其他
甘阳 | 教育工作者不要去参与制造集体焦虑
欢迎设置星标★,精彩内容不错过~
教育的可为与不可为
——第二届“大学-中学”圆桌论坛闭幕词
(论坛于2019年举行)
文 | 甘阳
【编者按】:在闭幕致辞中,甘阳教授对四场分论坛讨论的主题进行了精当的总结,并提出了对教育的深入思考。他认为,教育要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在中学阶段,教育重在传承,要扎实基础教育,不应过度强调创新。而教育之所以要强调传承,就是因为教育中有“不变”的东西,教育要让人的生活有稳定性,而不是随波逐流。对于教育资源的跨区域流动和全球教育竞争,甘阳教授强调学者不可抱持抽象的正义原则,不可不考虑地方的实际情况,不可参与制造焦虑。
正文
传承与创新问题何去何从?
几乎所有的大学老师,不管是理工科的还是文科的,都觉得中学最主要的工作还应该是非常扎实的基础教育。比如大学老师对中学做跨学科研究、做STEM是有一定保留的。刘栋老师的发言“中学教育有远比跨学科更重要的事情”在大学老师中应该是有相当代表性的。这就涉及到一个非常根本的问题,那就是教育(无论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的传承和创新的问题。
基础教育,甚至大学本科前两年的教育的根本定位是传承,也就是说,通过教学的手段把人类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所形成的文明的结晶,以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传递给学生。但是现在,我们过度地强调创新,这是教育定位巨大的偏差。数学、化学、物理的基础还没做扎实,上来就搞综合训练、跨学科训练,这些比较花哨的东西,是不是有利于中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呢?
第二届“大学-中学”圆桌论坛现场
传承与创新的背后可能还有一个问题:如果人类社会只有变化,而没有不变的东西,人类是不可能存在的。越是变化,越是要找到不变的东西,否则没有办法生活。如果我们整天都在改变,那就是随波逐流。我们做教育,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无论世界变化如何迅速,我们都不能发毛。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如何?
我想讲两点,特别是论坛三“跨地区的资源流动”,我们要特别注意避免以一个非常抽象的正义公平公正的角度去衡量很多地方上做的事情。很多地区由于历史不同,做法也会不一样。我比较希望教育部能够更多地给地方以自主空间。比如江苏和浙江本来基础教育资源积累就比较厚,省内很多地方都有好中学、名中学,这是历史形成的格局。正因为江浙地县级中学的基础非常好,所以他们可以采取禁止省内教育资源流动的做法,这是建立在历史形成的基础之上的。
而像河北、内蒙,他们就不具有这样的基础优势,所以他们采取集中式的做法,省内教育资源的流动性比较大,而从王蓉教授等的调研来看,这种资源集中做法的负面效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我的意思是说,并不存在谁对谁错,两种做法都应该允许。我们不要以抽象的正义公平来看待教育资源的流动,每个地方一定是利用它现有的资源去做事。所以我们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学校,大学老师做科研、做调查,要克制一下自己的“正义冲动”。
全球化的问题,我同意天津耀华中学的王杰老师说的,我们要有基本的文化自信和教育自信。我们不应该狂妄自大,但也不应该妄自菲薄。
中国教育存在很多问题,但你如果去到任何地方都觉得那里的教育比中国好,觉得中国一无是处,那肯定是错误的。有一篇文章,说海淀集中了学霸二代,而加州湾区则集中了出国的学霸二代。从公共投入来看,加州的教育资源远远不如海淀区,他们遇到财政问题的时候经常会说要穷就先穷教育,这在中国是不可能的。其实全球发达国家也都面临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有相似性。我们不要想着去把一个地方的教育全盘推翻从头开始,而是应该一步一步在自己的基础上去做,效果反而会比较好。
结语
关注雅理“不”读书,从此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