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中国人的造梦师
乌镇
东方,温婉,清雅
中国江南水乡古镇之
长老与新人
中国人偏爱乌镇?
以世界的眼光看,
乌镇是「中国本来的样子」。
外国人未必能辨认「乌镇」,
但熟悉它身上的「江南范儿」,
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碧柳佳人、茶竹丝绸……乌镇,满足了西方人对「东方审美」的想象。
在中国人眼里:
全国名胜古迹那么多,
2807个国家A+级景区、250个百年古镇,论资排辈,哪轮得到乌镇?
但如今,乌镇确是全国景区的No.1,
年收入比第2名黄山多一大截,
更将桂林、丽江、张家界、九寨沟等老牌旅游区甩在身后。这个成绩放在世界范围也是厉害的……
人们吐槽「乌镇是假的」,但真实游客量已证明了中国人对它的偏爱。Why?
乌镇,中国人
理想生活的造梦师
偏爱一个地方,不需要理由,
但偏爱20年,一定有它的原因。
乌镇的眼光很准,
它恰逢时宜地给现代人造了一个梦:
一个小而美、慢悠悠的江南梦。
而且这一场梦,很Real!
既有小桥、流水、人家的古典美,
又有新潮文艺、未来世界的新格局。
它善解人意,又很自我。
更神奇的是,
这场梦不断更新、迭代,
让80后,90后,00后都愿意陷进去。
这个梦,只能在乌镇做!
今天,时差岛邀你来乌镇
忆一场江南水乡的梦境
☁
▲ 《似水年华》,80后的乌镇记忆!
▲俯瞰乌镇西栅,左上角是木心美术馆,右上角是乌镇大剧院。Photo © VCG
Photo © 金炳仁
乌镇西栅1800米风景线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
航拍 & 制图 © 时差岛
木心说:风啊 水啊 一顶桥。
桥,就是江南人的乡愁,
离乡的人对桥的惦念往往最深。
时差岛编辑整理了
1000条#乌镇#的微博热搜词
按曝光频率高低排名
▲乌镇西栅龙形田花海。
自宋到清,小小乌镇共出了
64名进士、161位举人,
这数量一般的江南古镇比不了。
1400年前,有梁代太子在此读书;
近代,走出了茅盾、木心、王会悟等乌镇才子佳人。
熬时间的慢工细活,
江南匠人最擅长。
小到竹编铁器、丝绸布锦、小食糕点,
大到庭园景观、楼阁建筑,
老乌镇人得心应手。
乌镇蓝印花布染坊、叙昌酱坊。
乌镇,曾死过一回
上世纪80年代,
因城市化跃进和地方官员短视,
多数中国古镇,经历了九死一生。
乌镇也不例外,一场噩梦。
▲1990年代,乌镇保护开发前水阁旧貌。
「中国式错爱」更加速了乌镇之殇。
当时,周庄已经火了,乌镇自觉唯有「茅盾故居」还有点开发价值,于是掀了古路修水泥路,拆了古宅盖停车场。古镇被开膛破肚!
古镇,有多少记忆可以重来?
乌镇这一段命运,和大同、太原、青岛、哈尔滨如出一辙。上世纪80年代,全国搞「千村一面」,中国多少美丽古城永远消失。
直到今天,不少地方还在拆真古董,热衷于搞假古董。
1999年,是乌镇的转机。
新一任桐乡市长说:
「我们以前欠下的债,现在来还。」
市长委派他的助理陈向宏带头,
成立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管委会,拯救乌镇!
今天的乌镇是全国景区No.1,太多人复盘它,皆因这「活过来」放在当年绝非顺理成章、自然而然。
陈向宏是乌镇北栅人,时年36岁。
面临当时残局,这位「陈主任」有远见,也肯踏实做事。跑遍了世界各国的古镇,汲取周边古镇的得失,认准2条制胜法宝:
❶必须「修旧如旧」,重回乌镇100年前样貌。
❷必须市场化,拒绝一切体制化干扰。
以陈向宏的蓝图,
「拯救乌镇」先救活了再说!
从东栅做起,先拆,再盖。
拆新房、拆工厂,盖老楼;拆水泥路、铺青石板;疏通河道,修复古桥......自称「包工头」的陈向宏,亲自画图纸,整日泡在工地,一砖一瓦修旧如旧。
▲陈主任手绘的乌镇布局图纸。
2007年,乌镇西栅景区正式开放,
不到10年,成为中国景区第1。
「新乌镇模式」让人服气,不只是因为收入、游客量,更在于文化保护与商业间的平衡。
后来,江南六大水乡古镇捆绑列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联合国特评专家对乌镇倍加青睐,说「世界的古镇保护模式,可以参考乌镇做法」。
但只有乌镇,才有木心美术馆这样的地方。
▲馆长陈丹青说:我们为木心一个人做美术馆,它存在,是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和历史,面对过去和未来的双向开放性尺度。Photo © 时差岛
于是,又破天荒地办了乌镇戏剧节,
「乌镇大梦」找到了戏剧这个完美载体。
2013年第一届戏剧节的「筑梦团队」:
陈向宏和黄磊牵头,请来了赖声川、孟京辉、田沁鑫等中国戏剧届大半壁江山。
到今年,已是第7年。
黄磊说:在北京,看完一出戏,走出去是长安街,这个梦可能一下子就醒了;但在乌镇看戏,是从一个梦走进另一个梦。主角是乌镇,所有来的人都是参加演出的。
乌镇人办戏剧节,
对标的是法国阿维尼翁、英国爱丁堡。
中国的文艺青年终于在国内,
也有了自己的桃花源。
▲2019年,乌镇当代艺术邀请展。
还不止,世界互联网大会
也永久落地在了乌镇。
让全国网民猛然意识到:
当人们质疑「乌镇是假的」时,
陈丹青说:我只能说,它让我想起无数别的古镇完蛋了,没了——江南江北多少古镇本该像乌镇这样死一回,再活过来,活得像如今一样,那有多好啊!不可能了。
对于当下中国人的理想生活,乌镇刚刚好。
所有国家的文艺复兴,
都是从一个个小城镇起来的。
它是中国城乡巨变的缩影。
我年轻的时候,乌镇很老,
现在我老了,乌镇变年轻了!
——乌镇一位评弹艺术家说
爬山虎长满新墙,岁月给古镇包了浆,
乌镇一梦20年,越老越有味道。
乌镇20年的变化,
恰似中国20年的变化。
从慢,到快,再回到慢。
乌镇Slogan的变化,
也体现了中国人心态的变化:
20年前,「乌镇,中国最后的枕水江南」
—— 想向中国介绍我是谁;
10年前,「一样的古镇,不一样的乌镇」
—— 想向世界证明我很特别;
再后来,「来过,未曾离开」
—— 只想与你共情,回归初心。
人们对乌镇也偶有牢骚:
这的确是真的。可人多不能怪乌镇,
只能说,在中国像乌镇的地方太少了。
乌镇,是一种思维方式。
这种真正专业、匠心,
有文化敬畏感的商业化,
恰好是今天「中国经济奇迹」的稀缺品。
Photo © 木心美术馆
时差岛×乌镇景区
邀请地道的乌镇人
和刘若英一起和你说早安!
点击下方小程序
▼
- END -
文 | 时差岛团队
视频 | 耿龙 何勇锟 景晓莹
无人机航拍 | 屈党行
视觉 | 赵梦宜 韩丹
图 | 乌镇旅游、VCG
主要参考书籍:《乌镇剧院:并蒂》王南、袁牧著;《乌镇》阮义三著;《乌镇》陈向宏主编;《乌镇·茅盾》王士杰编著;《乌镇志》方志出版社;《木心研究专号2016》木心作品编辑部编;等。
© 时差岛出品
世界各国巡游
时差岛
- 中国人的世界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