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驻挪威大使易先良在挪主流媒体《晚邮报》发表题为《万里为邻 四海一家——共同价值、共同目标下的中挪气候变化合作》的署名文章。
挪威一直是气候、环境和清洁能源领域的先驱。1993年,我第一次访问挪威,走访了南森研究所和相关科研机构,挪威科学家们的前瞻性研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其催生具有整体思维的政策制定者和研究领军人物,使挪威成为具有世界吸引力的合作伙伴,也使中挪合作历久弥新。前不久,欧洲和中国的洪水方才退去,美国的飓风和山火仍在肆虐。今年全球多国出现史上罕见的极端天气。地球正以越来越激烈的方式警告人类,是时候为气候变化采取有效行动了。事实上,关于气候变化的共识早已经形成。早在30年前,联合国就达成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此后,国际社会先后通过《京都议定书》、《哥本哈根协议》和《巴黎协定》等重要执行文书。但知易行难,据测算,本世纪中叶全球气温上升1.5°C的预期极可能提前10年到来,未来气候变化会愈加剧烈,人类的生存环境将进一步恶化,难道我们真的没有出路了吗?值得欣慰的是,中挪两个相隔万里的国家在共同价值和共同目标的指引下,不约而同地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国与挪威均承诺实现《巴黎协定》规定的减排目标。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中国愿承担与中国发展水平相称的国际责任,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于2030年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2060年实现碳中和。挪威则通过征收碳排放税等一系列措施限制燃油汽车发展和化石能源消耗。挪威已经制定了在2030年实现气候中和、并在2050年成为低排放社会的目标。客观看,节能减排的政策取向,或将带来更高的成本,或将增加政府和民众的负担,似乎同经济发展特别是疫后经济恢复的需要相悖。尽管如此,中挪两国仍然做出了艰难但正确的抉择,因为我们坚守共同的价值理念:只有一个地球;要为保障子孙后代生存权而主动担责。节能减排不是简单的加减法,而是涉及各行各业的深刻变革。为形成碳排放良性循环,我们需要借助金融、税收等手段便利企业参与;为开放更多水域用于海上风力发电,我们需对渔业进行精细化管理;为鼓励对碳捕集和封存等技术的投入,我们也需要调整相关领域的财政和税收政策。今年7月,中国碳交易市场正式上线,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挪威在《2021-2030气候行动计划》中提出要进一步提高碳税率,增加排放二氧化碳的成本,加快经济转型。在对外方面,中国出台《对外投资合作绿色发展工作指引》,鼓励企业将绿色发展融入海外投资与合作全过程。挪威也为世界各地,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减排努力投入大量资金、技术。这些举措都彰显了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时的决心,因为我们秉持共同的目标:通过节能减排,实现绿色转型,最终形成新的发展模式。中挪在自身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的同时,开展了一系列合作,逾30个联合研究项目在各类合作机制下展开,共同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贡献智慧和力量。在中国,无论是西南地区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还是东部沿海的风力发电场,中挪合作正发挥着实实在在的减排效果。新发展模式催生新合作领域,双方在新能源汽车、水电应用、碳捕集和封存等已有较好合作基础,在海洋与海事等领域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在气候适应、生物多样性等领域也大有可为。应对气候变化,世界需要更坚定的合作和更持久的努力,今年10月在中国昆明、北京将分别举行生物多样性会议(COP15)、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11月在英国格拉斯哥将召开气候峰会(COP26)。对中国、挪威和其他国家而言,这些会议都应该是扩大合作、推动行动、凝聚共识的机遇。中挪有责任、有义务在气候变化领域秉持多边主义,继续强化合作,助力《巴黎协定》全面有效实施。应对气候变化,无人可独善其身或置身事外,说教和推责只会浪费宝贵时间。CWEA来源:中国驻挪威大使馆
https://mp.weixin.qq.com/s/SkpUGA_bsydH91bakQ3z-g
陈新华:碳中和——这场伟大的运动缺乏明确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