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5月24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微史记丨马雅:淝水之战:好运的谢安

马雅 新三界 2020-08-25



原题
淝水之战:好运的谢安


 


作者:马雅

                                   

      
“风神秀彻”,谢安才四岁,就被一位权贵兼社会名流(桓温他爹)看好。不难想象,这对一个极聪慧的幼童心理上的冲击。而他的名字“安”,也当终生给予他某种暗示。
         
谢安出身世家大族,在晋魏那极讲究门阀的时代,这很重要。当初,谢家并非像他发迹以后那样,“一门四公”,而他本人仅以“名士”著称。
        
说起魏晋,每令后世的知识分子钦羡不已,认为那是士大夫最理想的时代。其实,他们虽崇尚清谈、追求风雅,许多人却是不得已为之。自东汉以来,社会动乱、政权更迭,政治上很容易站错队,因此许多世家大族朝不保夕。于是,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远离朝廷,寄情山水,饮酒作诗,为避祸而莫谈国是,成为隐士。同时,他们又讲究仪容、风度和谈吐,争相比试,竟成为一时风范。

在此仅以其“帮主”为例,一睹风貌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巍峨若玉山之将崩。” 奇妙的是,这与其说是勾勒容止,不如说是描绘气场和神韵,有如国画般写意,给人以遐想的空间,并为士大夫的审美立下标杆。

然而,嵇康终不免杀身之祸,其好友阮籍也只能装疯卖傻,借酒浇愁,因为他们仍被卷入、或仍旧甩不开宫廷里曹氏与司马氏之间的凶险恶斗。可人的智商和能量,总得找到某种发泄的孔道。因此,一开始,谈玄、隐居是名士们明哲保身之道,可逐渐地,干脆to make lemon into lemonade。


这种生活方式既可以成为出世、遁世的途径,从中获得某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也可以变成沽名钓誉、待价而沽的手段;更可以韬光养晦,为来日出山做准备,因人而异。久而久之,在这群有教养、颜值高、风度绝尘的隐士中,“隐”的时间越长,名气越大,积累的社交和政治的资本也就越多,正所谓 still waters run deep。谢安应是其中的天字第一号。
         
谢安隐居东山,被朝廷屡征不起,且一隐就二十年,从二十岁直到四十岁。有人说他这是装逼到极致,因为他早名声在外,有当大官的本事。这完全是装?其实未必。首先,那年头人的平均寿命不过四十来岁,有可能还没等装完,人就咽气了。其二,谢安是在其弟谢万兵败被废为庶人之后,才出山的(这就是“东山再起”的出处)。在一个讲求氏族和门阀的社会里,家里有人在朝廷做官得势,才能够维护住家族的利益。总之,谢安作为一位士大夫,受老庄的影响,退则隐;也受儒家的教育,进则仕。而作为一个心智健全、有责任感的人,他必然懂得这个道理。
         
又有人说谢安在野放歌东山,在朝出将入相,是把入世与出世玩得天衣无缝。可厚积才能薄发。当年,他随友出海泛舟,天气骤变,惊涛骇浪;无人不惊恐,唯有他吟啸自若,稳坐钓鱼船。时权臣桓温有篡位野心,曾放言: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而谢安和王坦之为绊脚石,必先除之,遂被邀请赴“鸿门宴”。届时,王手足无措,汗流浃背;谢安却从容不迫地对王说:国家的存亡,今儿就捏在咱哥俩的手里了。他已看穿桓温是只纸老虎,有贼心而无贼胆,缺乏临门一脚的霸气。所以,在席上他不但谈笑风生,还打着洛阳的官腔(相当于今天标准的普通话),引吭高“歌”:“浩浩洪流,带我邦畿……”,这是嵇康旷达高远的诗歌,是当年士大夫群里的一首“流行歌曲”。谢安的心闲气定,雅量从容,有如天人再现,震惊四座。在先声夺人之后,谢安又给桓温来了一通孔孟之道,抓住他怕当奸臣的软肋,给他设下“良心发现”的套。结果,桓温的气势被耗竭,谢、王二人化险为夷,晋王室也转危为安。

         
由此可见,谢安为人胆大心细,且很会“作秀”。然而,他“作秀”之盖世无双,且看淝水之战。
         
曹魏替代东汉以后,司马氏的西晋又替代了曹魏。此时北方各少数族裔纷纷兴起,进犯中原,晋朝则退居江南,成为东晋。氐族苻坚的先秦统一北方后,于公元383年,雄心勃勃,挥师南下,志在灭晋。东晋的京城建康,一片震恐。才出仕几年的谢安已位居司徒、名列三公,现又加封为征讨大都督。他镇定自若,派谢石、谢玄和恒伊等诸将率兵八万,前往抵抗。
        
临上阵前,谢玄来向叔父谢安告别,也想借此请示一下作战方案。可谢安对他说:朝廷早另有安排,把话头掐住。考虑力量对比的悬殊,军情之万分紧急,作为前锋,谢玄于心不甘,于是又派部下张玄前去再作打听。谢安却驾车上了山间别墅,与亲友聚会,然后才落座跟谢玄下围棋,赌博别墅。谢玄原比谢安的棋艺高明,但因忧心战事,只打成平局,而谢安又拉着他和别人一道游山逛水。直到天黑,谢安才把诸将招来,面授机宜。
        
而后,驻守外地的桓冲遣三千精兵至建康,以保卫京城,不料被谢安送回,让他们留守原地,来加强西部的防御。桓冲不禁感叹:我服了谢安的气度,可他没打过仗,派往前线的也都是些没有多少经验的小伙子,弄不好我们这回得当战俘了。
         
后前方报捷,谢安又在与人对弈。他阅后把捷报放置一边,不动声色,继续下棋。当客人问及,他仅云淡风轻地说:小孩子们打了大胜仗。直到棋下完,客人离去,谢安自己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狂喜,跃进内室,把木屐底上的屐齿都磕断了,这是他平生少有的失态。对于谢安的这场表演,晋书作如此评说:“矫情”。
        
战前,先秦皇帝苻坚曾气势汹汹地宣称:他可“挥鞭断流”,结果“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全军覆没。淝水之战以及跟进的北伐,使晋朝再度与北方以黄河为界,整个黄河以南的地区重新归入晋朝的版图,使东晋和华夏文明又赢得四五十年的光景。谢安也由此青史留名。                       
        
后人读史,每每为淝水之战的以少胜多叹为观止,甚至难以置信。而史书上从未记载,谢安究竟在战前给诸将面授了什么机宜,战时又曾出过什么锦囊妙计。淝水之战的胜利,到底是因谢安的胆识过人?还是因为天佑神助?抑或二者兼有之?

        

当年,东晋抗敌的决心是有滴,历年来在防御上也颇有准备。
        
首先,“君臣和睦,上下齐心”,拿今天的话就是:谢安有领导和群众的支持。当然,这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桓温当权时,谢安成天提心吊胆的,可见皇上的这点信任,也是他拿命换来的。而且,谢安善于搞权力平衡,摆平了上层的关系。比如,他曾阻挠桓温篡位,后又挫败其加九锡的图谋,这显然让他跟桓氏结了梁子。可桓温死后,他则处心积虑,处处照顾到桓氏的利益。所以临到战时,东晋统治集团能够一致对外。以至于淝水之战前夕,桓冲主动从西线出击,减轻东线(主战场)的压力,使敌军顾此失彼,疲于奔命。这样,前方的主帅谢石和先锋谢玄免除了后顾之忧,而谢安也有可能坐镇京师,遥控全局。
         
其次,谢安有眼识人。他甚至“内选不避亲”,违众怒,重用了他自己的侄儿,“谢家宝树”谢玄。谢安曾问子弟:(俗话说: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咱家的条件已这么好,可你们为什么还要到社会上去“混”,我为什么还想让子女们出息?众人不语。唯谢玄答:“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谢玄出身豪门而具“经国方略”,却有这等争气而高尚的心态,这岂不是谢安额外的福气?谢玄花了七年多时间,培训出精悍的“北府兵”。这支以刘牢之为首,由南渡流民组成的队伍,素有与北方异族战斗的经验,同时渴望收复失地返回故乡。所以,他们一往无前,屡立奇功。谢玄与“北府兵”在沙场上的决战决胜,才是淝水之战中的“硬件”。
         
 当然,谢安的个人素质也起了作用。在中国古代的士林中,嵇康和阮籍是以志趣和才情风华绝代,而谢安之所以能与他们比肩,是因为他在淝水之战中表现出来的见识与气度。

张大千画:围棋赌墅

         
在此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谢安假戏真唱,究竟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他围棋赌墅谈笑风生,其实是在打心理战和宣传战。先秦乃当时一大强国,在东晋朝廷里肯定布有眼线。苻坚在出兵前,已然给东晋君臣封赐,比如他封赐谢安为吏部尚书。此举虽属狂妄,也可见先秦的势力和影响;而强敌压境,谢安竟与亲友饮酒下棋,是刻意向国内外释放信号,通过上层人士或特务走漏“小道消息”,以安抚人心,或迷乱敌方。显然,谢安运筹帷幄时,力所能及的只是放烟雾弹,发假新闻,打心理战,而这仅仅是战争里的“软件”。打个不完全恰当的比方,谢玄就像日后的林彪在前方打胜仗,谢安就像周恩来在后方作谍报和统战。
         
至于谢安怎能如此地“装神弄鬼”,这还真得益于他多年的归隐。至于如何应对“机会”与“机遇”,谢安确实老到。他能等待和隐忍二十年,这其间必有几多变数,几多诱惑,几多庆幸,几多遗憾,几多迎战和挑战。在这一方面,他的定力绝对高于当时任何一位决策者。战事犹酣,他不但能装得超脱,实际上也要比旁人要超脱,就跟下围棋、看山水一样,时有胜负,有低有高。这点使他很不同于一般的将帅,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而不那么孜孜以求,患得患失,或壮怀激烈。谢安位极人臣之后,仍经常游山玩水,谈玄说妙,以至于好友王羲之都告诫他说:别清谈误国啊!谢安却反驳道:你看商鞅倒是变法,可那秦朝不二世就玩完了。所以,谢安的办公理念,也有别于那些整天蹲衙门的官僚。
        
而且,尽管谢安有时候看去很“虚”,却有他相当“实”的一面。当初,他弟弟谢万掌管四个州的军务和政务,他跟着一同到任,说是疼爱弟弟前去帮忙,顺便替他解决了部队里的纠纷,而他自己也就此进行了实地的行政和军事考察。以谢安的悟性、智商和情商,这并不需花费太多时间。

       
 然而,秦军的兵力毕竟占绝对的压倒优势,而东晋并非以强兵著称,故战争之成败实属难料。谢安当时并无全策,只得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而与其张皇失措,令军心民心浮动,不如勉示镇静,以稳定人心。当然,他也不是坐以待毙,只是外松内紧,见机行事,但愿时来运转。然而,lucky him!  运气真的来了。
        
先秦军中,有一位原东晋的降将朱序,他竟被先秦派到晋军来劝降。但他“身在曹营心在汉”,向晋军献计:应在秦军渡水时乘虚而入,进行袭击,以杀灭其威风;而这一定要赶在其百万大军聚合之前!此计被晋军采纳。临战时,谢玄利用先秦军队过淝水时进退号令不明之机,当机立断,大胆出击,搅乱了先秦军。而朱序作为内应,在先秦军内喊叫:先秦军在前面败了!于是先秦军大乱,且兵败如山倒。
          
蹊跷的是,苻坚这位号称战无不胜的统帅,不知何故,竟在他生命最紧要的关头,“竞技状态”不佳,莫名其妙地乱了方寸。他先是恃众轻敌冒进,而后又犹疑惊慌。当时,苻坚虽拥兵百万,战线却拉得很长,真正参加淝水之战的只有三十多万,且由各种族裔组成,甚至语言都不尽相同,显然战时通讯不便。故一旦军心打乱,阵容很容易溃散。但是,苻坚失败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他刚从军事上统一北方不久,政治上还不巩固;连年的征战,军民也亟需休养生息。但苻坚因胜而骄,好大喜功,急于求成。于是,这位史书上有称雄才大略的领袖,竟与他的千秋大业失之交臂。

         
好运有连锁反应,反之亦然。试想如果谢安当年伺候的主子是汉武帝或唐太宗,不但他权力要受限,甚至人也会被猜忌;于是君臣有隙,而同僚掣肘。且看看岳飞和袁崇焕的下场!试想在先秦军渡水时,谢玄虽为良将,但有闪失,未能抓住战机果断出击,及时地打乱敌军的方阵;于是朱序这“贰臣”,便不会主动地里应外合,前后呼应,反戈一击。试想那天苻坚临阵状态良好,指战发挥正常,而作为身经百战的统帅,即使前方败退,他也能临危不惧、处乱不惊,挽狂澜于既倒。即使不能一统天下,至少他也很有可能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更试想,如果谢安的敌手是励精图治好几代的忽必烈或多尔衮?那么,这历史都将会通通重写。
        
所以,军事天才拿破仑的话不是没有道理滴:与其给我百名善战的骁将,不如给我百名走运的福将。也许,这是东晋的气数未尽,哈哈。总之,淝水之战晋军得胜,多少出于某些偶然的因素,而这些偶然因素,给谢安带来了好运。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这几条都让谢安占全了。人云:天助自助者。但是,自助者不少,天助者却不多。在千古风流人物里,谢安确实算是非常幸运的一个 。


 
马雅阅览室
司马迁被“去势”的真正原因
龚自珍传奇:落红不是无情物
马雅:东瀛物语
马雅:新大陆的移民梦
马雅:一个南韩孤儿在美国的命运逆袭
马雅:他是一只对月嗥叫的孤狼
马雅:“英雄”不问出处
马雅: 一个肥胖家庭在美国的典型生活
日本能做到的,难道我们中国做不到?


文章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图片选自网络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微史记
孝庄皇后与多尔衮真的有一腿?
胡尉新:明朝是被跳蚤灭掉的
茅海建:清朝究竟是怎么灭亡的?
把清朝这个饥饿、恐怖的时代
歌颂为“盛世”是可耻的!
陈湘安:历史研究中的文明尺度
吴思:德国人如何对待历史
萧功秦:华夏国家起源新论
我的祖先是如何从非洲蹭到中国来的
葛剑雄:中国在边疆问题上吃了哪些暗亏?
王毅:为什么对付敌族要"辱其妻女"
王毅:民族自大神话膨胀与幻灭的历史教训
王毅: 义和团运动蒙昧性的文化根源
及其对"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许小年:为什么只有商鞅和邓小平改革成功了
顾土:中国穿和服的名人都是谁?
顾土:五百年卧虎藏龙
从铁狮子胡同到张自忠路
 鲁迅投笔怒怼的“三一八”究竟谁是主使?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本号只接受微信公众号首发投稿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