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哪幅是梵高最好的作品?8位顶级专家告诉你他们的选择

ArtAlpha News ArtAlpha艺术阿尔法 2020-11-05

点击上方 ArtAlpha艺术阿尔法”,进入公众号,关注我们,及时获得专业独到的艺术行业资讯和深度报道。



荷兰警方公布的梵高作品被盗过程,视频来源:环球眼



4月22日,荷兰警方公布了前阵子博物馆梵高画作的被盗视频,视频显示,盗贼骑着摩托车到达博物馆门口,并用大锤反复敲打击碎玻璃门,进入展厅偷取画作后匆匆离开,整个过程简单粗暴,网友表示“所以电影里面那样身手矫捷躲过重重机关的艺术品大盗都是骗人的……”,“还以为是个雅贼……一点技术含量也有没有!”


2020年3月30日凌晨,画家梵高(Vincent van Gogh)创作于1884年的风景画作《纽南春天里的牧师花园》在荷兰东部的辛格·拉伦博物馆被盗。被盗时,博物院因新冠疫情处于闭馆期间。



被盗梵高画作《纽南春天里的牧师花园》



这幅被盗的画作是借展而来,本来藏于格罗宁格博物馆,估值达500万英镑。而画作被盗当天,正是梵高诞辰167年的纪念日。




荷兰辛格·拉伦博物馆



前此案一直在调查当中,辛格.拉伦博物馆位于阿姆斯特丹以东的小城拉伦,博物馆负责人扬·鲁道夫·德洛尔姆表示了对窃案的极度愤怒和难过”。他请求盗贼小心对待这幅画,这样公众早晚还能欣赏到它未受损害的原貌。


延伸阅读:

.梵高生日当天,他的画在荷兰博物馆被盗

.那些年被盗又被送回来的艺术品,贼说,我压力太大了



《纽南春天里的牧师花园》是梵高返回故乡尼厄嫩乡村与父母生活时创作的一幅画作,属于他的早期作品。


近日,艺术新闻杂志Claire Selvin邀请了全球梵高的专家,每个人选择一张最喜爱的梵高作品,从这些选择中,我们得以一窥梵高极具个人魅力的绘画风格。


 

1
《麦田里的收割者》



梵高,麦田里的收割者, 1889, 布面油画. COURTESY VAN GOGH MUSEUM, AMSTERDAM (VINCENT VAN GOGH FOUNDATION)



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馆长Nienke Bakker选择了《麦田里的收割者》,梵高在法国南部的圣雷米精神病院居住期间画了这幅阳光明媚的风景画,他那时主动承认了自己有精神问题。那是一段艰难而孤独的时光,他一门心思地画画,希望通过画画治愈自己。

 

这幅画中是梵高画过很多次的他窗外的景色“对我来说,他画出了普罗旺斯最经典的景象:广阔的田野,灼热的太阳,天空被炙烤的要熔化。在梵高生动的笔触中,金色的麦田变成了汹涌澎湃的大海。


这幅画的象征意义也很美。对梵高来说,麦子是大自然永恒轮回的象征。画中的收割者在他眼中是死神的象征,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就是被收割的麦子。但是这种死亡并不令人悲伤,它发生在光天化日之下,太阳金色的光芒冲刷掉了一切。

 

 

2
《普罗旺斯夜晚的乡间小路》


梵高, 普罗旺斯夜晚的乡间小路, 1890,布面油画. © KRÖLLER-MÜLLER MUSEUM



库勒-幕勒(Kroller-Muller)博物馆馆长Renske Cohen Tervaert的选择是《普罗旺斯夜晚的乡村小路》,这幅作品有可能是梵高在普罗旺斯时期创作的最后一幅作品。他在离开圣雷米精神病院之前画了这幅画。画中不是一个真实的存在的风景,而是由他自己将多个物象相互组成的景观,这是对圣雷米最后的留念,对他逗留期间的众多印象概括呈现。

 

他在给保罗·高更(Paul Gauguin)的信中对这幅画做了特别美妙的描述:“夜空中有个朦胧暗淡的月亮,这轮细长的新月在地球半透明的投影中若隐若现,而一颗星星被突出地异常明亮,在云飘过的青色的天上,呈现出柔和的粉色和绿色的光亮。下面是一条路,路的两旁是高大的黄树藤,后面是蓝色低矮的阿尔皮勒山。一家古老的客栈,窗子是橘黄色的,一棵高大的柏树,笔直而幽暗。路上有一辆黄色的马车,套着一匹白马。还有两个走夜路的人,一切都非常浪漫。”

 


3
《沟壑》


梵高, 沟壑, 1889, 布面油画. PHOTO ©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BEQUEST OF KEITH MCLEOD


 

波士顿美术馆欧洲艺术绘画副馆长Katie Hanson推荐了梵高1889年秋天在圣雷米的精神病院附近创作的一条深谷——《沟壑》。Katie把它描述为忧郁而狂野的地方。“对我来说,这两个词与丰富的色彩和充满活力、有质感的笔触产生了深刻的共鸣。”


第二年春天,梵高把这幅画送到巴黎,高更在那里看到了它,并回复梵高说:“在大自然的主题中,你是唯一会思考的人。我想用我自己的一张画跟你交换,交换你画的山的风景。两个非常小的旅行者在画中,似乎在那里攀登,寻找着什么。不时出现的红色小笔触,像点点的光,而画面统一在紫罗兰的色调中,既美丽又宏伟。“



梵高, 沟壑(局部)


高更的评价强烈地提示了后人如何认知这幅作品,也提醒我们要仔细寻找那两个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人物。”而且,这幅作品还有一个秘密——梵高重复使用了画布,在他的写生植物的构图上作画。如果你仔细看,可以看到下面那幅画的笔触。



4
《圣雷米的风景》


梵高,《圣雷米的风景》, 1889, 布面油画 © NY CARLSBERG GLYPTOTEK


达拉斯艺术博物馆欧洲艺术高级馆长Nicole Myers选择的这幅作品创作于梵高在圣雷米精神病院的第一个月里,那时他只能在围墙内作画。他渴望地写下从他卧室的铁栅栏窗户里瞥见的景色:一片被石墙围起来的麦田,在石墙外,银色的橄榄树和小农舍星罗棋布在阿尔皮勒山脉间。


就在梵高获准离开他房间的时候,他在一场猛烈的暴风雨后画下了这幅麦田的惊人景色。这幅画显示了梵高表现力的巅峰,线条、颜色和形式都融合成一种超凡的东西。梵高相信艺术和自然对自身疾病的治愈力量。

 

疫情期间,我从自己卧室的窗户看外面的世界的时候,梵高这幅画又展现了新的意义。这是一幅关于自由,复兴,以及最终获得希望的画作,他在经历了自身可怕的风暴后重新站了起来,可以说鼓舞了正处在危难时刻的所有人。

 


5
《鸢尾花》


文森特.梵高, 鸢尾花, 1890, 油画、薄纸板画布. WIKIMEDIA COMMONS



伦敦国家画廊19世纪后绘画策展人Christopher Riopelle说到:“我最喜欢的梵高的画可能还是我小时候在加拿大渥太华的国家美术馆看到的他的第一幅画,那里是我长大的地方。


1890年春天,他在圣雷米精神病院的花园里画了几幅鸢尾花的作品,当时他的精神状况时好时差,这是那时候唯一一幅画着一朵开放的鸢尾花的作品。这朵花独自在坚硬的泥土和粗糙的草丛中艰难地往上爬,很高也很笨拙,而它在保护着其它几只还没开放的,更脆弱的茎秆。


我发现很难不把这幅画想成是一种希望的宣言,也是梵高的另一种自画像。对文森特来说,尽管有许多糟糕的日子,但这一天一定是美好的一天,他对线条和色彩的敏锐观察和技术的控制达到了巅峰。”



6
《自画像》


梵高, 自画像, 1887, 木板油画. COURTESY DETROIT INSTITUTE OF ARTS/CITY OF DETROIT PURCHASE


底特律艺术学院欧洲艺术策展人Jill Shaw表示挑选一张最喜欢的梵高作品是一个异常艰难的挑战——他早期的许多画作都很精致,他调色的天赋在后来的艺术生涯中尤其引人注目。


“我最喜欢的是他的自画像(1887年,底特律艺术学院)。梵高画自己的自画像超过了40幅,而这一幅,反映了1886年他搬到巴黎后,与当时的前卫艺术家接触后所得到的收获。这段时间,他运用蓝、绿、粉、黄等色彩,将它们紧密地组织在一起,而当你靠近观察作品的时候,这些色彩会在你眼中融化。

 

而这幅画对我来说尤为重要,是因为它的来源,当底特律艺术学院(Detroit Institute of Arts)在1922年买下它时,它是这位艺术家被美国公共博物馆买下的第一幅画。2022年,底特律艺术学院将举办一场展览来庆祝这一里程碑意义的收藏事件发生100周年。”



7
《有柏树的麦田》


梵高,有柏树的麦田, 1889, 布面油画. COURTESY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19世纪欧洲绘画策展人Susan Stein推荐的馆藏作品《有柏树的麦田》用无尽的魅力常年吸引着参观者的目光。1889年初夏,梵高画了这幅充满活力的作品。那时,他已经习惯了精神病院的生活,并在圣雷米精神病院周围的乡村和崎岖的田野间找到了艺术创作的土壤。


他对普罗旺斯的景象非常熟悉,充分利用了这里最具特色的物象(柏树、橄榄树、麦田和山脉)怀着轻松和热情,梵高创作此画时游刃有余。专注于画面上的所有景物,从高耸的松树上的绿色到邪恶的黄色在这里编织成一个充满动感的画面,颜色结合线条的表现力,充满了力量和沉着的自信。


 


8
《岩石》


梵高, 岩石, 1888, 布面油画, MUSEUM OF FINE ARTS, HOUSTON, GIFT OF AUDREY JONES BECK.


休斯敦美术馆馆长Gary Tinterow推荐的《岩石》是一幅绝妙而独特的画作。绝妙是因为梵高将自己独有的开创性的笔触运用在了这幅画中,这种笔触是从他的素描中而来。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Van Gogh Museum)收藏的《蒙马约尔山的岩石与松树》(The Rocks of Montmajour with Pine Trees)这幅素描或许能清晰地解释梵高笔触的精妙。



 梵高《蒙马约尔山的岩石与松树》


这幅《岩石》的独特是因为风景画的理论规定了主体不应该放在构图的中心。在这里,梵高向我们展示了他对荷兰大师的研究,而被意大利人制定,法国人执行的风景画的规则被打破了。


而我最喜欢这幅画的地方还是它的色调:钴蓝色,翠绿色,尘土飞扬的橙色,与融化的冰淇淋似的天空形成对比。文森特在未干的调色板上将它们混合的方式太令人兴奋了,我每次看到这作品都会忍不住微笑。






*  本文信息来源:环球眼,CLAIRE SELVIN “What’s the Best Painting by van Gogh? Eight Experts Reveal Their Favorite Works”from Artnews,由ArtAlpha翻译编辑整理,欢迎转发到朋友圈,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往期精彩内容

>ArtAlpha观察 | 疫情4个月,内地的画廊都怎么样了

>Lady Gaga发起的One World演唱会凝聚了全世界,艺术与音乐从未走远

>在疫情的阴霾下,艺术家用诗歌和绘画带给人们爱与希望

>ArtAlpha观察|厉为阁主席在疫情期间的深度对谈

>ArtAlpha专栏|新秩序的重整,艺术市场在线化的观察

>那些年被盗又被送回来的艺术品,贼说,我压力太大了

>“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徐震在澳洲的首个大型个展

>艰难时刻,多国巨资救助因疫情受困的文化艺术机构和艺术家

>他是艺术圈中的Zara,与厨师一起创作,消费下沉的现在他带来买得起的美术馆级艺术品

>首届巴塞尔艺术展网上展厅上线,多家画廊销售良好,新的艺术交易方式正在生成中

>KAWS全新AR作品改变了艺术的观看、拥有与交易方式

>疫情期间的创作,被限制自由的同时获得了自由

>应对疫情“黑天鹅”,仅用两周筹备,中国首个“线上艺术周”破壳而出

>那些在收藏界呼风唤雨的女性们

>全球艺术品销售额同比下降5%,女性在艺术市场中的重要性增强,2020环球艺术市场报告出炉

>他是"拉斯维加斯之父",刚刚1.05亿美元私洽买下马龙收藏毕加索作品

>疫情是艺术品展示与交易全面转战线上的催化剂?

>那些正在跻身拍卖夜场的艺术新星们

>击败拍卖行,三大画廊巨头获得唐纳德·马龙价值4.5亿美元藏品出售权

>专访香港佳士得晚拍主管何善衡:归零的行业,服务至上,机会永远在

>杀死席勒和克里姆特的这场流感,吞噬了半个世界,改变了一战结局

>星光熠熠、买气人气鼎沸,第二届弗里兹洛杉矶艺博会迎开门红

>关于呼吁减免画廊租金等费用,ArtAlpha专访北京画廊协会秘书长池刚

>疫情对中国艺术行业的影响调查结果

>安迪.沃霍尔领衔,伦敦佳士得当代艺术夜场成交5.11亿,成交率达98%

>大卫·霍克尼《水花》2亿人民币领衔,苏富比伦敦当代艺术夜场成交超九成

>不畏香港情势波折,法国前总理家族3月将成立新空间首展赵无极

>疫情一个月艺术圈都发生了什么

>赵旭:2020年将是万象启始的一年






投稿、合作以及业务咨询请发送邮件至:artalpha@163.com,也可添加微信 lilyli20180326 或 Lily_Lee1021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发现更多精彩好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