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颜料比黄金还贵,最新研究揭示“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新秘密

阿尔法君本人 ArtAlpha艺术阿尔法 2020-11-05

点击上方 ArtAlpha艺术阿尔法”,进入公众号,关注我们,及时获得专业独到的艺术行业资讯和深度报道。




近期,一项对维米尔的画作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的研究,揭示了众多关于这个神秘女孩不为人知的秘密......



约翰内斯·维米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1665年,图源:莫瑞泰斯美术馆 

 

您也许不知道荷兰国宝级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1632-1675)是您一定知道《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这幅画在黑色背景中,呈现了一个气质超凡脱俗,恬淡含蓄,欲言又止的女孩肖像,她似有似无的伤感表情,惊鸿一瞥的回眸使她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


那堪比《蒙娜丽莎》的神秘表情让这幅作品成为艺术史上不朽的名作,吸粉无数。


英国女作家特雷西·雪佛兰以这幅画为背景,出版了长篇小说《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2003年,由斯嘉丽·约翰逊和考林·佛斯主演的同名电影《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也获得了极佳票房。影片中,斯嘉丽把少女的姿态还原到了极致。



电影《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中,每一帧都像是油画
电影《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剧照

 

去年Angelababy还挑战了画中人,拍摄了杂志硬照。



图源:网络

 

新冠疫情期间,人们被封锁在家,各种cosplay世界名画,而《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是网友们最偏爱的模仿对象之一。

 


图源:网络

疫情期间,班克西(Banksy)的一幅名为《穿耳膜的少女》(The Girl With The Pierced Eardrum)的涂鸦作品被“戴上了口罩”。这幅2014年创作的作品模仿了《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图源:nydailynews



几个世纪以来,维米尔的这幅少女画像以它的神秘、唯美和饱含的情感吸引着各路艺术爱好者的观赏和专家的研究。

 

就连画中人面部的汗毛都成了长期被争论的学术主题。

 

由荷兰海牙的莫瑞泰斯美术馆(the Mauritshuis in The Hague)的绘画作品管理员阿比·凡德维尔(Abbie Vandivere)领头,对这幅被称为“荷兰的蒙娜丽莎”的作品的一项研究在2018年开始,对这幅作品进行了非常深入的挖掘。



阿比·凡德维尔(Abbie Vandivere)在作品前,图源:莫瑞泰斯美术馆



而围绕这项研究的其中一个重要主题就是“这个画中的女孩到底是谁?

 

在画中,这位女子穿戴着下等仆人的衣装,但耳朵上却戴着价值不菲的超大珍珠耳环,她到底是怎样的身份?

 

而近日,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系列现代成像的技术,在女孩的皮肤之下进行了测试,希望能解开这一谜团。

 

这项研究项目名叫“聚光灯下的女孩(The Girl in The Spotlight)”。在海牙的莫瑞泰斯美术馆(Mauritshuis museum)里专门建造了一个玻璃屋,为了让参观者可以观看研究人员和他们的高科技机器是如何对这幅1665年左右完成的作品进行全身扫描的。


美术馆目前因为新冠病毒疫情仍然处在关闭的状态,而研究结果和相关人员的解释都被放到了网上。



疫情之前,观众可以在莫瑞泰斯博物馆观看研究人员如何扫描《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视频源:watchthis小课堂
研究团队在玻璃屋中的工作过程通过莫瑞泰斯美术馆的官网向公众开放,图源:莫瑞泰斯美术馆


而遗憾的是,即使成像技术和分析手段都非常先进,但并没有回答出关于这幅世界名画神秘主题的关键性问题。

 

“那个女孩到底是谁?”莫瑞泰斯美术馆馆长马丁·戈瑟林克(Martine Gosselink)在网上介绍新研究成果时说:“遗憾的是我们没能发现这位年轻女士是谁,以及她是否真的存在过。但我们确实离她更近了一些。

 

但是这项研究也揭示了不少对这幅作品的新发现和更多细节,包括维米尔是如何画出这个女孩的,以及他到底用的是什么颜料

 

研究甚至发现了画中的女孩是有睫毛的,而我们仅凭肉眼观察基本看不出来。



3D数码显微照片下被放大了140倍的眼睛部分,图源:莫瑞泰斯美术馆



还有被长时间普遍认为的画面的纯黑色背景,其实并不是纯黑的,女孩是在一幅已经褪色的绿色窗帘的前面。而颜料在几个世纪的物理和化学变化中,颜色褪去,绿色的窗帘消失了。

 

显微镜扫描还发现了维米尔画笔上极微小的刷毛还嵌在女孩的皮肤上。


至于处于画面中心位置,也是吸引观众视觉的重点,少女的珍珠耳环,有些珠宝的专家认为,它太大了,真正的珍珠没有这么大的。


而这次研究的结果认为,也许是维米尔为了突出画面的焦点而故意夸张了珍珠的大小,也可能这本身就是因为透明和半透明的颜料相互叠加而产生的视错觉



3D数码显微照片下被放大了140倍的珍珠耳环,图源:莫瑞泰斯美术馆



对画面颜料之间迷宫般微小裂纹的扫描已经进行了多年,这项进展缓慢扫描是为了以此为基点,预测未来画布的损害状况,从而更好地保护作品。



 作品上微小的裂纹,图源:莫瑞泰斯美术馆


通过对显微镜下的颜料样本进行分析,可以确定维米尔所用颜料的来源


耳环的白色颜料来自英格兰北部的皮克区(Peak District),女孩头巾上的蓝色是在今天的阿富汗发现的天青石(lapis lazuli)研磨而成,红色是胭脂虫红(cochineal),由生活在墨西哥和南美洲的仙人掌植物上的虫子制成。



17世纪荷兰艺术家经常用到的颜料,图源:莫瑞泰斯美术馆


文物管理员兼项目负责人阿比·范代维尔( Abbie Vandivere)说:令人惊讶的是,维米尔在女孩的头巾上使用了这么多高品质的深蓝色颜料。这种蓝色颜料在17世纪比黄金还值钱。

 

而据传说,维米尔有11个孩子,为了养活他们,维米尔的生活始终过得很拮据。现在,昂贵的蓝色颜料的发现也许会推翻这个说法。


 

用于生产深蓝色(Ultramarine)颜料的稀有石头

画作中蓝色头巾的局部色彩


显微镜下画中少女蓝色头巾的放大图,图源:莫瑞泰斯美术馆



这些颜料不是维米尔从世界各地搜寻来的,很可能是从他的家乡代尔夫特买来的。这些发现不仅揭示了维米尔所用材料的细节,“还告诉我们17世纪荷兰和世界贸易的情况。” 范代维尔说。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在莫瑞泰斯博物馆 图源:sohu

 

研究还揭示了维米尔画这幅作品时候的绘画顺序

 

红外线成像研究表明,维米尔最开始是用深浅不同的棕色和黑色来起稿。然后他用黑色线条勾勒出女孩的轮廓,再从绿色背景画到前景:她的皮肤,她的黄色衣衫,白色衣领,蓝色头巾,最后是快速点下的几笔,构成了白色的耳环。而后,他在画布的左上方签名。

 

最让人好奇的肖像身份的问题,恐怕还要继续深挖。博物馆馆长MartinGosselink说:“画中的这个少女还没有透露她身份的秘密,所以我们的研究还将继续。”

 


参考:
yahoo.com
Mauritshuis museum
搜狐




*  本文为原创,图片来源已标明,欢迎转发到朋友圈,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往期精彩内容

>ArtAlpha直播回顾| 加仓中国的好时机,如何配置艺术品

>力量与爱,代表“母亲”最震撼的艺术作品

>艺术圈的后浪,如果不能有一个毕业展,那我就给自己办一个

>全球连线,疫情下画廊生存调查(一)

>哪幅是梵高最好的作品?8位顶级专家告诉你他们的选择

>ArtAlpha观察 | 疫情4个月,内地的画廊都怎么样了

>Lady Gaga发起的One World演唱会凝聚了全世界,艺术与音乐从未走远

>在疫情的阴霾下,艺术家用诗歌和绘画带给人们爱与希望

>ArtAlpha专栏|新秩序的重整,艺术市场在线化的观察

>那些年被盗又被送回来的艺术品,贼说,我压力太大了

>他是艺术圈中的Zara,与厨师一起创作,消费下沉的现在他带来买得起的美术馆级艺术品

>首届巴塞尔艺术展网上展厅上线,多家画廊销售良好,新的艺术交易方式正在生成中

>KAWS全新AR作品改变了艺术的观看、拥有与交易方式

>疫情期间的创作,被限制自由的同时获得了自由

>那些在收藏界呼风唤雨的女性们

>全球艺术品销售额同比下降5%,女性在艺术市场中的重要性增强,2020环球艺术市场报告出炉

>他是"拉斯维加斯之父",刚刚1.05亿美元私洽买下马龙收藏毕加索作品

>疫情是艺术品展示与交易全面转战线上的催化剂?

>那些正在跻身拍卖夜场的艺术新星们

>击败拍卖行,三大画廊巨头获得唐纳德·马龙价值4.5亿美元藏品出售权

>专访香港佳士得晚拍主管何善衡:归零的行业,服务至上,机会永远在

>杀死席勒和克里姆特的这场流感,吞噬了半个世界,改变了一战结局

>关于呼吁减免画廊租金等费用,ArtAlpha专访北京画廊协会秘书长池刚

>疫情对中国艺术行业的影响调查结果

>安迪.沃霍尔领衔,伦敦佳士得当代艺术夜场成交5.11亿,成交率达98%

>大卫·霍克尼《水花》2亿人民币领衔,苏富比伦敦当代艺术夜场成交超九成

>不畏香港情势波折,法国前总理家族3月将成立新空间首展赵无极

>疫情一个月艺术圈都发生了什么

>赵旭:2020年将是万象启始的一年






投稿、合作以及业务咨询请发送邮件至:artalpha@163.com,也可添加微信 lilyli20180326 或 Lily_Lee1021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发现更多精彩好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