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澈:从莽原出发,在城市社区里输入荒野经验
点击上方 “ArtAlpha艺术阿尔法”,进入公众号,关注我们,及时获得专业独到的艺术行业资讯和深度报道。
作为85后的策展人王澈,最为知名的行为是从2015年开始的一系列户外行走计划。
毕业于美院史论系的他,早年在机构做策展工作,做了五年以后,用他自己的话说,自我内卷了!
“我发现我已经形成了一种被秩序裹挟着的被动策展形式,这个形式可以让我策划任何艺术家和展览,有点自我对于策展和写作上质疑和否定的感觉,这种策展状态和我最早对于策展和写作的理想完全不一样,也离真正对于艺术家的理解或者判断越来越远。”
2015年王澈逐渐开始独立策划项目,而这些项目都是在户外,在自然中的项目。
董金玲的蒙古
远处的暴雨
与天际线重合的脊梁
01
行走在莽原上
王澈在这一系列的户外项目中,与艺术家同行,朝夕相处,大多数时候没有设定任何创作与写作的目标,但大家又各得其所。
“我发现这样陪伴式的和艺术家在一起,可以对艺术家有充分的理解,然后从理解的角度再去看待他的作品,和纯文本的经验不一样,更深入和丰满。”
这种行走的体验,从古至今就有,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卷二》就曾提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文本经验上的身体体验,不管是一起行走的艺术家也好,王澈本人也好,都收获了有别于工作室的体验。
在如今全球化、万物互联,一切趋同的世界,差异性成为了竞争力之一,而艺术创作的基础就是原创性。要想做出不一样的作品,不一样的展览,对艺术家和策展人的要求就更高了。
王澈的行走计划,已经做了五年,共7个项目,走过了山川、河流、荒漠、戈壁和草原。参与的艺术家和艺术行业人士逾200人。
和以往创作采风不同,王澈和艺术家们往往是“漫无目的”的行走,而这之后是否有什么样的成果并不是“行走”所追求的。
在这些项目中,王澈有时候组织十来个人,有时候三五个人,也会有单独与一个人走的时候。“期间只预设行走的大致路线,而没有预设这个过程中是否创作,有时候兴致来了,就会写写画画,全部是自然而然的。”
王澈将整个行走的过程,理解为从城市、从工作室这样一个有秩序和逻辑的地方的短暂出离,在不同地域观看、思考、讨论,寻找差异性的表达。
对于策展人和艺术家,脱离都市,离开信息世界,就跟我们现在所有人不能离开手机半刻一样需要勇气,也需要一种想明白的淡定。
在王澈今年策划的“散步:从社区延伸到自然”展览中,参展艺术家闫冰、杨心广、梁硕、蒋鹏奕、李易纹、刘成瑞、郑江、康靖、琴嘎、范西、黄嘉彦……都是这个项目的常客,或者可以说主人了。
王澈并不仅仅是行走计划的策划者,他们更像是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旅行,大家有时候一起走,有时候独立行走。
而这样“漫无目的”的行走,却产生了一连串丰硕的成果。
闫冰近期的创作在一场行走中展开,这一系列作品看起来是独立的,系统外的,感人的。
闫冰《行走的云》2021,布面油画,66 x 91 厘米
闫冰在自述中阐述了行走中的感受,“我在故地走入了新的精神世界。新的感受和领悟带我逆向穿过了原有的认知,犹如从一片云影里走出。突然,一切清晰了起来。”
而梁硕则从“景区”的角度表达了今人对山水的态度和理解,对于他来说“景区”属于都市和自然的结合部,作品中阐明自然与社会的这层关系,可以从“景区”这一视角窥视和思考。
而王澈自己,将这些过程都纪录成为文本和影像资料。
“在《沙漠驻留》项目中那段时间,感觉时空的概念都是和城市里不一样的,城市里是时空碎片,而那里是另一个世界,一个完整的,沉浸式的面对人与自然,自然与自我的世界,有了这样的经验以后,判断事物都会变得不一样。
城市和信息世界是将我们每个人同质化的塑造,而真正用身体去实际行走时,你会发现,每个地方的差异性如此之大。”
这样出离,行走,“看起来很无聊”,但是让这些艺术家、策划人不再只局限于行业内的信息标准,而是进入了一个更大的世界。无意中,做了一件极其有意义而且很可能影响深远的事。
蒋鹏奕 砾石谅解了大海No.1 2020 摄影 160×235cm影-160(H)_235(W)cm
童文敏 树根 2019 行为 金之岛 马来西亚 单频录像 ( 彩色,有声 ) 11'19''
黄嘉彦 库布齐 -隐系列 2017 单频录像、彩色无声 39″
李易纹 绵延-3 2021 布面丙烯 260 × 180cm
琴嘎《一刹那》2017 单频录像(彩色、有声) 8分钟
闫冰 爱 4 2015 装置,铁,麦子 直径约24-38cm, 高度约54-96cm
郑江,《地衣》,彩砂、蚁狮,尺寸可变,云美术馆展览现场
云美术馆首展“散步—从社区延伸到自然”展览现场,左侧为艺术家康靖为此次展现现场创作的两件作品分别为《《膈11#》和《后天》,右侧为梁硕作品《白云古洞桃山水》
刘成瑞,《漫步者》,绘画、诗歌、石头、麻绳,尺寸可变,2004-2021,云美术馆展览现场
杨心广 土壤之上(荧光绿 No. 1、2、3)2019 木板,植物,丙烯颜料,水性封闭漆 120x100x8cm
02
从自然到社区
与深圳云美术馆的合作,是王澈近期的工作项目。
这次,他带着出走的经验,再度回到都市,深入社区。
“从自然到都市,再到社区,各个阶段都是互动的,不是独立的。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社区使人们逐渐形成新的家园意识,这如同几千年来我们对于乡村家园的情感寄托或精神归属一样,我们正在经历着一个关于精神归属从‘乡村家园’到‘社区家园’的转折时期。”
深圳云美术馆位于深圳龙岗区与惠州交界处的一个小区内,这个小区一半属于惠州,一半属于深圳,类似于北京的通州与燕郊交界,住着很多在城市工作的上班族。
今年五月王澈在云美术馆的第一个项目“散步——从社区延伸到自然”,邀请到13位艺术家参与,展览通过“散步”这个社区中的日常行为,将“自然”与“社区”形成联系。作品选取了艺术家特定的作品,将一系列“自然”的经验带入社区,与社区形成互动。
而这些“自然”的经验,正是来源于此前的行走计划。
“我们在钢筋混凝土的楼宇里给人们讲述自然的故事,并邀请他们走进来对话。让我们没想到的是,整个项目在社区的互动性最后都特别好,很多居民专门来打卡,互动,给我们留言,给了我们很大的归属感和温暖感。”
云美术馆“散步——从社区延伸到自然”展览现场
03
从外至内的“身体视觉”
在“散步”计划之后,王澈新的项目“身体视觉”9月28日在云美术馆开启。
此次展览邀请了毕振宇、查尔斯 · 桑迪森、胡尹萍、季勇、郎粲、李怒、伍伟、张雪瑞、周巍九位艺术家参加。
如果说“散步”是一场出走,那“身体视觉”就是从外走向内的一个切入。
“‘身体视觉’是一个将艺术整体介入社区的实践,在此强调的是一种整体感知的理解方式。我们希望小区的观众能通过我们的展览,了解到艺术创作的不同路径、方法。所以此次展览,不仅会在社区的美术馆,也会在社区的其它空间展开,观众可以随时随地走入艺术创作中,参与进来。而艺术家的创作也从之前从‘自然’的取材回到人的情感,生活中,这是一次从外到内的切换。”
参展的九位艺术家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有最普遍的人的情感,人们的日常生活物件,人与人的交流与联系……如果说“散步”是带人们出走、寻找,那“身体视觉”则通过这些作品提醒了观者自我的存在。
“以往观众对于艺术的解读经常处在一种被动的观看和陌生的体验上,问题存在于既定的观看方式和思维意识里,这种结果造成艺术在具体语境中也很难被激发,同时也显现了观众在面对艺术的角度极度单一。
当代艺术所强调的当代性具体体现在艺术家对于生活的感知,这些感知往往通过艺术的方式又普遍的指向着我们的生活。从这个角度将艺术与城市和社区关联时则需要强调艺术的‘出处’,同时试图将观众的理解和体验从视觉向身体延展。”
“身体视觉”展览现场
王澈选择云美术馆来实现这个想法,因为他认为云美术馆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公共美术馆,而是一个社区性质的美术馆。不管是观众,还是参展艺术家本身,大家在这里共同参与创作互动,都与社区这个概念密切相关,更像是日常邻里之间的沟通,轻松又有温度。
“所以,这里并没有所谓的艺术介入,而是人的介入,身体的介入。”
END
参展作品:
毕振宇,身体図景 ,2021,人工智能(生成对抗网络)、定制程序、定制亚克力景片模组、 LED 灯光管模组、 灯光控制器,尺寸可变
In_k(毕振宇)大多数以程序逻辑对影像创作的多种维度和交互性进行探索,在《身体図景》中,身体作为一种语言、性别、政治、符号、区域等象征,将“身体”本身的复杂感作为了与观众身体互动的思考基础,他收集一系列肢体动作,包含各种打斗或舞蹈的身体语言在AI中生成许多不可辨认的肢体语言,这些肢体语言不是我们已知的任何身体符号,却呈现了一种身体超越维度的异化视觉。
查尔斯·桑迪森,起源II,2018,数据投影、电脑、C++代码,无限循环,尺寸可变,3+1AP
查尔斯 · 桑迪森 (Charles Sandison) 擅长用软件程序创作作品而被人们所熟知。他将词组和数字纳入计算机编程,最后将观众带入具有浸入性的视觉挑战作品之中。他许多作品的底稿都是他在自然散步的过程中绘制的,这反观了他对于数据泛化时代的警惕,机械论世界观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渗透,使人们发现科技进步给人类带来丰厚物质财富和舒适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混乱无序的世界,工业涂炭的自然,商业异化的人性,人类精神世界支离破碎,传统文化价值观分崩离析。当我们沉浸在他的数据作品中时,应该思考熵化世界的悲观结局。
胡尹萍,小芳,2016,综合材料,尺寸可变
胡尹萍的作品《小芳》源于她对于母亲的关爱,2015年初她回四川老家时,发现母亲和镇上的妇女一起编织一种劣质的毛线帽子,并被廉价的收购,回到北京后,她找到一位朋友“小芳”充当收购者,介绍她与母亲认识,并以较高的价格收购母亲的帽子,因工作需要,母亲学会上网、微信、网上银行等现代网络工具,建立了她的自信心和存在感,此后因为爱好,母亲创造了一百多种“奇怪”的帽子。胡尹萍在《小芳》作品中朴素的情感,智慧的方式维护了以母亲为代表的乡镇妇女的尊严和价值,激发她们的创造力,从而使她们成为一个艺术项目的参与者,也使“帽子”本身具有了艺术的结果。
季勇,滑板公园,2019,艺术微喷,139x120cm,2/3 (3+2AP)
© 图片由艺术家和 M 艺术空间提供
季勇(Guillaume Hebert)的风景是“更新的风景”,并且具有摄影绘画的视觉感,城市的景观和自然景观构成在一个画面中,超现实的视觉下形成对照、平衡、审美的意味,具有绘画性的摄影给观众带来艺术家身体性的温度感,消解摄影容易形成的塑料感、廉价气息,同时也在视觉上形成了古典的气质,颠覆既定的审美经验,而城市景观前置在自然景观的背景上,暗含艺术家对于自然和科技的态度,提醒我们在城市进程和科技发展过程中,将自然作为底色和背景的意义。
郎粲,十厘米的高傲,2019,艺术微喷,135x86cm
Lang Can, Ten Centimeters of Pride, 2019, Digital inkjet print, 135x86cm
©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郎粲的创作站在了叙事的对立面,通过对女性心理微妙变化的呈现来反思社会对于理性的信仰,进而讨论理性叙述背后潜藏的权力欲望。另一方面从社会权力与个人主体性辩证的角度揭示隐形意识对女性压抑所展开的创作脉络,比如《十厘米的骄傲》中女性被物化为性感的对象,是完全站在男性立场来呈现女性被性物化的一种外在标准,郎粲选择半裸女性背对站立,并且只有腰部以下的身体,黑白高光除了性感之外没有多余的信息或是情感,她试图强调女性作为完整人被忽视的问题,诸如人格、能力、情感、思想、性格等等。另一件作品《信使》是一个有温度的名字,也是现在的郎粲与过往郎粲之间的一次对话,这里关乎女性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以及不得不去变化的方方面面,少女拉扯泳衣的私密动作被循环播放,遮掩的心理被放大,有些焦虑有些无奈,过于秘密,不易被言说。
李怒,你能说多少次“我爱你”?你又能说多少次“我恨你”?,2021,铁、钢化玻璃、对讲机、木板,100x214x222cm
李怒是一个具有公共意识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始终像激发器刺动我们对于此时此地的感知和回应。艺术家时而站在城市内部的情绪、空间、问题、互动上,时而站在城市外部的地缘、历史、关系、宗教意味中。他为本次展览特别创作的《你能说多少次我爱你?你又能说多少次我恨你?》中,为观众设置了一个电话厅的装置,交流成为一个个体如何进入另外一个个体,双方如何彼此冲突,又如何互相妥协的影射,也在追寻、反思、探索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共同关联。
伍伟,龙伯-2,2021,木、金属、纸张,尺寸可变
伍伟的创作材料一贯以纸为媒介,复杂的剪纸体现了艺术家极致探求和繁复的工作形态,纸被剪成各种形态,如皮毛般附着在不同的工业产物上,也存在一种蔓延消解的并置形态,工业化为主导的社会形态冰冷并充满权利,艺术家在面对这种权利的时候,将古代神话、仪式、宗教的图像或意味通过温暖而平和的纸张加以呈现。以剪纸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联结了传统与当代的关系,同时也形成新的视觉转换。
张雪瑞,微林 2021,2021,旧衣物、大头针、香樟木树干,尺寸可变
张雪瑞在装置作品创作的这条线索上极具女性艺术家的特性,对于生活的细致体验与情感上的细腻表达充分地融合,正如在此次展览的作品《微林2021》里,她收集有花纹的旧衣服将其中的布花细致裁剪下来,并“移植”到木头上。作品的观念轻盈且深沉,被遗弃的旧衣服如同从人的身上剥离下的情感与温度,或是遗忘、或是抛弃,也或许是被动的疏离。艺术家将旧衣服上那些象征温度的布花精心收集,并给予这种情感新的根基,便形成了在木桩上聚花成林的温暖意象。
周巍,造物,2021,现成品、水泥钢筋、不锈钢等,尺寸可变
周巍近些年来的创作关联亲情、社区、家园,通过以物造物的形式将个人与女儿、朋友、家庭的关系形成创作的底色,这个路径具体体现在艺术家移情到造物的形式上,其中的物便来自于个人和朋友的生活闲置物品,闲置的物品作为媒介和材料在艺术家的观念中形成新的视觉和体验空间,也是艺术家对于物质过剩时代,人们普遍对于物品存在焦虑情绪的思考。尤其在疫情的背景下,艺术家对于家的体验更为深刻,在本次展览的全新作品《造物》中,艺术家通过创作来重新认识身边的物品,通过物品尝试连接个体与时间、记忆、社会、时代的共生关系。
关于策展人:
往期 · 推荐
ArtAlpha观察| 现当代板块崛起,下半年内地市场继续向好
张大千2亿创拍卖纪录第二高,徐悲鸿《奴隶与狮》遗憾流拍,巴斯奇亚2.3亿全场最高,香港佳士得史上最强阵容战绩
把这个老爷爷“玩坏”这事,各界网友都兴奋了,艺术圈也坐不住了
ArtAlpha观察| 苏富比对2021年全球艺术市场的8个预测
波提切利巨制5.9亿破纪录,或被俄罗斯买家竞得,亚洲藏家为前一口买家
这些“大咖”艺术家都画过她,来了解当艺术家模特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比尔盖茨离婚了,要分割的1300亿财产里还有价值连城的艺术品
2021环球艺术市场报告出炉!全球艺术品销售额同比下降22%,网上销售创新高,富人更富,收藏动机依旧强烈
ArtAlpha观察|“沉重的深度”抵不过“高颜值”和“治愈系”?
艺术圈顶流村上隆直播带货赶不上薇娅一个零头?卖了什么,卖的怎么样?
2020全球TOP200收藏家榜单出炉,看看都有哪些华人面孔
探访超级收藏家伊莱·布罗德(Eli Broad)挂满艺术品的家
杀死席勒和克里姆特的这场流感,吞噬了半个世界,改变了一战结局
投稿、合作以及业务咨询请发送邮件至:artalpha@163.com,也可添加微信 lilyli20180326 或 Lily_Lee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