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浩宇:人生如劲旅,这是一条很长的路
点击上方 “ArtAlpha艺术阿尔法”,进入公众号,关注我们,及时获得专业独到的艺术行业资讯和深度报道。
谷公馆主人谷浩宇
“‘劲旅’是一条很长很长的路,而人生如劲旅,继续前行。”
——谷浩宇
近两年,艺术品市场中,以70后为代表的艺术家板块浮出水面,备受关注。艺术家市场的起伏,背后总是伴随着画廊推手们的身影。
作为一个优秀的推手,需要有敏锐的眼光,需要长袖善舞的商业能力,又需要持久忍耐,与艺术家(或艺术家的作品市场)共同成长,甚至成为艺术家的人生旅伴,心灵基石。
犹如安伯斯·瓦拉德(Amborise Vollard)与巴勃罗·毕加索,马尔堡画廊的贝斯顿与弗兰西斯·培根,李奥·卡斯迪里(Leo Castelli)与贾斯伯·琼斯……
来自台北的谷浩宇就是这样一位推手,生于70年代末,有历史和艺术教育背景的他,2000年初从美国学业归来就追寻心中梦想,开始经营他的画廊“谷公馆(Michael Ku Gallery)”,从第一个展览艺术家韦嘉的个展《照亮夜色無垠》至今已经有14年光景。
他先后推出了韦嘉、陈可、宋琨、仇晓飞、贾蔼力、陈飞、胡晓媛、加藤泉、蒋勋等现已声名鹊起的艺术家的展览,助力于他们在台湾的市场推动。
2021年,于台东池上穀仓艺术馆谷浩宇策展“席德进-历史就是我们自己”席德进逝世四十週年特展。摄影/林建文
在外人的印象中,谷浩宇是一位温文尔雅,热爱生活,用心工作,不急不躁的画廊主,举手投足间有着一股“无可救药”的浪漫,仿佛是现代徐志摩。
“像是从古代走来的朋友,内心层次丰富,仿佛灵魂来过世上很多次,我感觉谷浩宇身上就有这样一种气质。”艺术家韦嘉评价到。
如果把画廊业划作商业领域,谷浩宇更像是一位文化商人,对于艺术和他的艺术家,总是娓娓道来,而善于文字的他总是自己亲自策展,并为自己艺术家的展览写下前言。
韦嘉“劲旅前奏曲”2008-2018 作品展,展览现场
开展14年后,谷公馆再次举办了艺术家韦嘉的个展——《劲旅》前奏曲,由十件创作自2008年至2018年的作品组成。这是一个有着时间顺序的展览,可以看见韦嘉十多年来的绘画历程,而这也是谷浩宇陪伴韦嘉成长的十几年,所以展览题目中的“劲旅”,似乎就是两人从业生涯中的惺惺相惜。
“劲旅”最初的涵义是指一群精良的部队,一群精锐的前锋。然而展览题目中的“劲旅”,被解读为一个带劲的旅程,一条道路。
苏东坡曾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其间总有种无可奈何的命运顺从感,而对于谷浩宇和韦嘉来说, 他们的人生观更像是狄兰·托马斯那不要温和地走进的良夜,始终怒斥着光明的消逝。
这个复工后的周二,请与我们一同走进艺术推手谷浩宇的十余载“劲旅”。
01
来自
内心的召唤
和很多人将工作作为一种谋生手段不同的是,对谷浩宇来说,艺术于他,是一种内心的召唤,是一生所要追求的。
“这种召唤在童年的时候就有了,那个时候爱画画,爱阅读,爱音乐。”
谷浩宇觉得很幸运自己能聆听到这种召唤,“从童年阶段视觉上的喜悦,到高中时期的深入了解,再到大学时期的深度认识,内心中的网络逐渐形成,慢慢变成一个美的宇宙。”
谷浩宇高中二年级的春天在巴黎,罗丹美术馆
在台北长大的谷浩宇,青少年期间就跟随妈妈去看了卢浮宫,有事没事就会在台北故宫观摩,“母亲可能是当时艺术上最好的朋友,她支持我的热爱,与我一起看美的风景。”
家庭的收藏背景也让他早早就接触到常玉等等的大师作品,“那种感觉就像第一次读到张爱玲小说时的喜悦,是一种很本能的对生命的共鸣。也是从那个时候我就明白,艺术不是一种说教,也不是一种纯粹的娱乐,它是一种更深刻的,有各种因果关系的精彩存在,是一种对于人的关怀。”
读台大历史系时,谷浩宇在台北市立美术馆当展览导览,“巴黎橘园美术馆在整修,全部馆藏最精彩的作品,马蒂斯、苏汀、莫迪尼阿尼、塞尚、卢梭、玛丽·罗兰珊……都来了,好像为20世纪的尾声,以及自己的大学青春,做了一次一个世纪的告别。”
谷浩宇也就在那个时候拿定了此后的职业方向,“我觉得大概没有别的悬念了,做艺术的事情会组成我未来工作追寻的志向。”
1999年,谷浩宇大学毕业前在台北市立美术馆当展览导览
2000年初,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艺术市场也迎来全球的关注,并且出现了很多优秀的独立艺术家,他们不再是早年间的画院系统,而是为自我创作,为自由创作。
“当时那种氛围,犹如经过雨夜后爆发的生命力,百花齐放,刺激又有力量。”
身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留学的谷浩宇,当年并没有被美国文化所吸引留下,商业嗅觉灵敏的他闻到了东方耀然升起的气息。“那种活力,就像是一股滚滚向前的历史浪潮,吸引你跟随它一起前进。”
2007年的798艺术工厂
毕业后,谷浩宇迅速回国,来到北京,找了离艺术最近的798工厂附近住下来,每天逛画廊,走访艺术家工作室。
“那是一个特别浪漫的时代,我住在宏源公寓,到了晚上整个798是非常寂静的,像是嵌入在周围繁华城市中的一种孤奇,一种安静的内敛,充满了自信和希望。”
相对当时很多刚刚经历改革开放所带来全球文化洗礼的内地同行来说,谷浩宇对于艺术的眼界和市场的判断是更开阔和超前的,他内心笃定,从踏入这个领地开始,就很明确自己的方向所在,“那个时候也有像刘野,张晓刚这样优秀的艺术家,他们的市场节节高升,但是我更倾向于与我相同时代的艺术家交流。”
02
知遇
2007年,谷浩宇在798初识了韦嘉、陈可、宋琨、黄宇兴……的作品,这些作品中的色彩,青春,创造力和个体的释放深深吸引了他。
“和现在ins上发了张图片获得多少点赞量的感觉是不一样的,那是一种内心深处的感知和召唤。让我变得像海绵一样,想要吸收更多这样的能量,让我仿佛看到一面镜子,从镜子里看到了‘我是谁’。”
这些作品中,谷浩宇印象最深刻的是艺术家韦嘉的一幅作品,“我记得那是一个穿着斗篷的人,站在悬崖上,画面华丽又孤独。不知道为什么,我瞬间就读懂了隐藏在其中的伤感、尊严、骄傲和隐忍,那时一种特别高妙的境界,让人难忘。”
韦嘉 《如果能飞,能去往哪裡 I》, 2007, 丙烯画布, 250×170cm(图片有改动)
延伸阅读:韦嘉:每幅画都是灵魂的容器
每当这个时候,谷浩宇就会感恩,艺术不是一个附属品,而是一种精神粮食,既高贵,又不是那么玄之又玄,甚至是可以唾手可得。
“于是,我开始真正的追寻这些优秀的艺术家。”
2007年秋,谷浩宇参观成都双年展时,遇到了一批四川美院来的学生盛情邀请他去川美走一趟,看看那里的创作氛围。
“这些学生非常有趣,那天我们一起吃饭聊天到很晚,他们问我喜欢川美哪位艺术家的作品,一时想不起来便反问他们,谁是他们心中最欣赏的艺术家,没想到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的说出了‘韦嘉’这个名字,我很惊讶,因为早在北京的时候我就已经被他的作品深深打动过,并不知道韦嘉就在重庆,也没想到这么多人会同样喜欢他。”
后来一位同学, 现在也是80后艺术家中的佼佼者郝量,说可以带谷浩宇去韦嘉的工作室。
“我与韦嘉的故事就是从这个晚上开始的,记得已经10点多了,韦嘉还在重庆坦克库的工作室画画,我当时心情忐忑,不知道自己喜欢的画的作者会是什么样子。见他第一面,我印象中只有一件事情,就是我眼前这个艺术家的眼睛,是如此的干净明亮,和他画中的感觉是一样的。”
也许同样面对如此干净清澈的谷浩宇,韦嘉也一见如故,两人交谈甚欢。
在韦嘉的工作室,谷浩宇看到了一张张激动人心的创作,久久不能平静,第一天聊完,第二天他又来了,“我告诉韦嘉,说想开一个画廊,想要在台湾做出属于自己这一代人的艺术,然后自我推荐是非常有观点的,有想法的人,没想到韦嘉还没听完就直接答应到‘好’。”
韦嘉的直接爽快让谷浩宇觉得不可思议,“那个时候他也已经很火了,而他画画精雕细琢,一年的量有限还要面对国内国外的很多展览邀请,可以说能答应我这个‘什么都还没有’的画廊主的展览邀请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他居然那样的相信我。”。
谷浩宇大受振奋,于是把返回的机票延后了一天,第三天就开始和韦嘉讨论展览细节,作品定价……
“谁能想到,我仅仅用了三天时间,决定了要做一个画廊,决定了画廊的第一个展览,有了我代理的第一位艺术家,这真是一个传奇!”
2008年的六月,谷浩宇位于台北敦化南路的画廊“谷公馆”正式开张,开馆展览“韦嘉:照亮夜色无垠”由他亲自策划并撰写展评,韦嘉也来到展览现场。
谷浩宇也成为了台湾当时最为年轻一代的艺术推手。
2008年6月,谷公馆展览《韦嘉:照亮夜色无垠》现场
韦嘉在谷公馆的第一次展览“照亮夜色无垠”现场,这也是谷公馆的第一个展览。当时韦嘉32岁,谷浩宇30岁,他们的未来好像也如展览名称一样,照亮了往后的岁月。
“‘照亮夜色无垠’,这个展览的名字仿佛也开启了我的画廊的故事。暗夜里,无边无际的月光照亮了往后的道路。”
韦嘉后来又给谷浩宇介绍了贾蔼力,于是越来越多的优秀艺术家在谷公馆第一次打开台湾市场的大门。
谷浩宇形容自己身上这样的浪漫是“无可救药”的,也和这些同年代的艺术家一样,大家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浪漫,但都心有灵犀。
2009年谷公馆《仇晓飞&宋琨:拣尽寒枝》展览现场
2009年谷公馆《贾蔼力 JAL》展览现场
《谷公館2018 十週年特展》展览现场,贾譪力《走遍天涯海角-总在我的身旁》,2007年,油画画布,200x232cm
“后来认识了宋琨,她是一个特别感性的人,而这种感性不是小格局的,是一种至情至性的。宋琨叫我去看一部娄烨的电影,后来我就把娄烨与宋琨和几位艺术家邀请到一起做了展览。”
从谷公馆第一个展览开始,谷浩宇就倾注了自己几乎所有的热情在上面,自己策划,自己写展评,除了画廊的展览,也参加各种博览会,以及与一些优秀的国际画廊进行交换展。
最为著名的合作是与日本小山登美夫画廊的交换展览,以及和卓纳画廊的展览合作,谷浩宇一步步把这些中国艺术家的作品推向了全球顶级的平台,也同时将这些优质画廊的艺术家带到中国。
远在浅野烟林 韦嘉个展 东京,小山登美夫画廊 2009年10月10日至31日
《歌唱带电的身体》展览现场,2019年卓纳画廊,韦嘉(右3)与谷浩宇(右1),卓纳画廊香港总监许宇(右2),简翊洪(左1)
2009年谷公馆推出小山登美夫艺术家川岛秀明(Hideaki Kawashima)与福井笃(Atsushi Fukui)的双人展”convolvulus”(昼顔)。
延伸阅读:ArtAlpha专栏 | 以小搏大, 谷公馆艺术家参展卓纳画廊群展
当问到一个浪漫主义者的画廊的商业效益时,谷浩宇充满感激之情,“好像是冥冥中受到了很多的眷顾,从开业到现在,一直都特别顺利,感谢理解和支持我的藏家,甚至我认为并没有去强行推销过一件作品,藏家们因为作品本身的精彩,从各地闻讯而来,让我感到欣喜。”
这么多年对于画廊的倾注,谷浩宇用一句话来形容,“痛并快乐着。”他并不是一个特别愿意去“卷”的人,而是该停的时候停,该闭关的时候闭关,该生活的时候生活,该发力工作的时候发力。
“这就是我生活的部分,我愿意参与其中,就像每个展览我都愿意闭关写下展评一样,我想要记录下我们的时代。”
从29岁时筹备画廊到现在,谷浩宇和他身后这一代艺术家逐渐从年轻力量变成了中坚力量。
2010年谷公馆《韦嘉/ 宋琨/ 陈可/ 贾蔼力 时代的镜子》展览现场
2011年谷公馆《胡晓媛:夏至》展览现场
2014年“人的风景-娄烨”,由谷浩宇担任策展人。左为韦嘉作品“浅涩嚐春”,右为宋琨作品“旅程I”。
2014年,娄烨在韦嘉作品前
03
天涯存知己
目前,和谷浩宇合作时间最长,展览最多的艺术家当属韦嘉,而谈到他们之间的关系,谷浩宇认为更像是朋友,知己,而不是单纯的商业合作,“他来参加展览开幕之前,会问到我应该带哪些衣服,我偶尔会充当他的造型师(笑)。”
他们也一同去看展览,“记得我们在台北故宫肩并肩站在一起看《采薇图》,两人都看得出神了,画中伯夷与叔齐两个惺惺相惜的人,他们知道彼此的信念,人生当中有这样的知己是多么的幸运。”
旅途中的韦嘉(左)和谷浩宇,2018,谷公馆十周年,拍摄于台湾北海岸
而在创作中,韦嘉遇到问题或者困难的时候也习惯于拨通谷浩宇的电话,“艺术家的创作也是阶段性的,和人生境遇密切相关的,有起有落。作为他的合作伙伴,需要的是理解他,支持他,陪伴他。”
《劲旅前奏曲 | 韦嘉》展览作品:《白头到老 VII》150 x 120 cm ,丙烯画布,2008
韦嘉 《白头到老 VI》, 2008, 丙烯画布, 120x150cm
韦嘉在创作上经历了多次转变。2008年与谷浩宇合作的第一年,韦嘉是在版画和油画的结合探索中达到一个顶峰,油画中同时渗透出版画的装饰性,而随后第二年,韦嘉便开始了新的探索,偏向更为古典的绘画性。
韦嘉2012年在谷公馆的第二次个展“PORTRAIT 韦嘉 ” 2012年8月22日至10月10日
到2012年韦嘉在谷公馆第二个个展“PORTRAIT 韦嘉 ”时,已经达到新风格的又一次高峰,暗处里闪烁着古典油画的光芒,画中的肖像是他自己当时生命状态的写照。
当人们以为这就是往后韦嘉的创作主线,然而,他再一次从“山顶”跳下,开始新的跋涉。
《劲旅前奏曲 | 韦嘉》展览作品:《圣.丹尼斯峰》, 2014 丙烯画布 60x70cm
《劲旅前奏曲 | 韦嘉》展览作品: 《沉醉》, 2016 丙烯画布 180x140cm
韦嘉 小恍煌 | 2017年3月12日至5月14日 谷公馆
2017年的个展《小恍煌》,韦嘉放弃了自己此前最为拿手的具象绘画,具体的人物肖像逐渐变得模糊,“好像一个刹那之间就出现的辉煌,像一场梦一样。人生的际遇往往如此。这时期的风格成为2022年风格的开端。”
所以,当2022年,韦嘉提到新展览名为“劲旅”的时候,与谷浩宇一拍即合,因为在谷浩宇眼中这么多年韦嘉的创作,就是一次次从舒适圈中的出走,一次次从谷底爬向顶峰,又再次的周而复始。
韦嘉《海景》2015 年作 ,布面丙烯 ,190 × 280 cm ,估价:RMB 800,000 - 1,500,000,2021中国保利拍卖成交价:270.2 万(艺术家最高拍卖纪录)
《劲旅前奏曲 | 韦嘉》展览作品:《拥抱》, 2018 丙烯画布 70x60cm
一般对于画廊主的经营来说,稳定的创作面貌更利于宣传和销售,韦嘉不断的创作变化,对于经营者来说无疑是一次次的冒险和考验,“作为成年人,似乎有一个声音会告诉你,应该做事有所保留,不要全盘托出,但是韦嘉并不是选择这样的‘聪明’,而是直面风暴,永远以真诚相待,毫无保留。”
谷浩宇非但没有因为这些不断变化的作品带来经营上的冒险而退缩,而是迎难而上,站在艺术家的一面,努力去理解和支持,“有时候他走快了,我会想办法去跟上;而他在前面奔跑的时候,也会有不确定,疑惑的时候,我会给他理解和支持。我们仿佛是在一起开拓一条艺术道路,互相鼓励,披荆斩棘。”
所以,这条‘劲旅’是两个知己彼此共同前进的一个写照,“回首看来,留存的记忆都不是策略,不是商业行销,而是绘画本身。甚至,有时候我会想,如果生命里没有韦嘉这样一位朋友了,那我会是多么难过和寂寞。”
04
忠于自己
作为画廊主,当问到如何去做好一次次销售,如何做好展览,如何去做好推广以及自身的品牌,谷浩宇认为他并没有完全去按照纯粹的商业来思考。
“我也一直不断的在这些方面去努力,但是另一件事情对我来说更重要,因为这是我说热爱的事业。我没有去做任何的既定几年规划,或者宏大的商业目标,我更喜欢沉浸在里面,做好当下,过好每一天。”
谷浩宇于2018画廊十周年个展时留影。上为韦嘉2018作品“无名”。
谷浩宇认为自己更像是艺术家的贴身顾问,能看到外人所看不到的那些创作中的苦闷,失败……“这个时候我想应该有一个人,他与艺术家具有一样的信念,知道艺术家在做什么,想什么,需要什么,也许我就像扮演这样的角色,这个角色不只是一个商业的角色,更像是一个与艺术家共同往前开创一条艺术道路的人。”
所以,当西方国际画廊全球开分店,扩大规模,打开跨界商业之门的时候,谷浩宇并未为之所动,依然保持着自己的节奏。
“我一直是开放的心态,不拒绝接受或者排斥新的事物,但是所有的事情到最后,还是一个自我的选择,你自己的理想状态是什么样的。选择商业模式就和选择合作艺术家一样,有各种各样的,最后选择的是适合自己的,时代再怎么变化,我们最终也要保持自己选择的独立性和自由,这和艺术家的创作是一样的。”
“我也时常在思考谷公馆的信仰是什么,核心价值是什么?也许我们小一点,频率缓一点,跟随自己的心念,把精力留下来成全最根本的,以及最在乎的事情上。当然我们随时都在以更新的眼睛看整个局面,但不急于追逐,我想最后时间沉淀后,价值一定会产生的,真正好的作品也会被刻划在时间的洪流里,那时,局面的宽度便可以开创出来了。”
2021年,于台东池上穀仓艺术馆谷浩宇策展“席德进-历史就是我们自己”席德进逝世四十週年特展
谷浩宇与蒋勋
蒋勋2018在上海佳士得艺术空间的首次内地个展,蒋勋(左)与谷浩宇(中)与魏蔚在现场
从最开始经营画廊的主线为同时代艺术家,谷浩宇逐渐也将目光投向更长的历史线索,更多有艺术价值,而未被市场发现的“宝藏”。
他先后策划了蒋勋和席德进的展览,“蒋勋将人文的薰陶与面向社会大众美学文化为信念与使命。而席德进的绘画那么强烈,代表了整个60年代最与西方对话的现代主义艺术。”
这些艺术家的作品在谷浩宇的推动下,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也越来越受到市场认可。
2017年 谷浩宇天美艺术基金会艺术家参访卡塞尔文献展
2019年 天美艺术基金会 谷浩宇与台湾年轻艺术家来到威尼斯普拉达基金会Prada Foundation 展览
2016年 谷浩宇带领天美艺术基金会的艺术家们于北京与刘野座谈
此外,谷浩宇也创想了天美艺术基金会,协助台湾本地艺术家去进行全球艺术生态的考察和学习,为其打开全球艺术视野的大门。
“最为欣慰的是这些艺术家经过了多年努力后,都开始展露更大的气度,其中,罗智信开始大量参加国际展览,去年参加利物浦双年展,参观者爆棚;简翊洪成为今次台北当代讨论度最高的台湾年轻艺术家……”
2021年,谷浩宇经过来回一个多月的隔离,亲自参加上海021博览会,带来韦嘉全新创作个展。韦嘉是色彩敏锐的艺术家,作品裡独树一格的色彩铺陈开来,与上海展览馆的空间,产生了奇妙的风情与对话。
这两年因为疫情的缘故,谷浩宇减少了出行,但到了去年底,他觉得不得不出门了,想来内地看看老朋友们,来看看艺术世界又有什么新的变化,于是冒着隔离1个月多的困难,毅然决然参加了上海Art021,带来的韦嘉作品售罄,他也如愿以偿去了川美看望了老朋友,并开始了新一年的展览计划。
《劲旅》前奏曲之后,这个展览的另一部分也将在今夏来到深圳的红树林画廊,开启一场双城展。
在刚刚过去的台北当代艺博会,谷浩宇带来了韦嘉《劲旅》展览中的作品参加,以及参加了2021利物浦双年展罗智信的装置作品,图为谷浩宇与台北当代主席 Magus 先生在韦嘉作品前合影
“《劲旅》回顾了过去十年韦嘉的创作之路,也是我的生活和工作的反照,‘劲旅’是一条很长很长的路,而人生如劲旅,继续前行。”
END
韦嘉“劲旅前奏曲”2008-2018 作品展
展览现场
勁旅前奏曲 | 韋嘉
Strenuous Journey I | Wei Jia
展覽時間:五月十四日至六月二十六日
開幕時間:五月十四日下午三至六時
地址:台北 谷公馆
展览前言:
韦嘉2022年最新个展“劲旅”,即将于七月十日登场,展出一系列近两年最新创作。“劲旅”开展前,将于五月十四日,展出名为“劲旅前奏曲”的历年作品精选展,由十件创作自2008年至2018年的作品组成。这是一个有著时间顺序的展览,可以看见韦嘉十多年来的绘画历程中,创作风格的演变与延伸。其创作的核心价值,从早期的自身延展至人生,这是一条永不停息的旅程。
2003年开始,韦嘉将创作重心从石版转向架上绘画,打破石版尺幅框架的同时,也开启早期绘画中,带有石版特质,构图对比鲜明的语言。平整流畅的画面,描绘从个人视线裡望见的自身与世界的关联。起伏且具体而微的世界,像是舞台中的一景,从一个聚焦的视点,渐渐扩大。
2008年,绘画性的表现手法向韦嘉召唤。平面的构图逐渐转向灵动的笔触,这是韦嘉在风格上第一次勇敢的转变。“白头到老VII”与“照亮夜色无垠VII”是第一阶段作品的高峰与尾声,少年的孤独与温暖、华丽与荒凉、灿烂与隐密,都在画面裡表露无遗。接下来的“飞行忌III”与09年的“远在浅野烟林III”,则更近一步,以接近文学性的面貌,表现生命或艺术探索之旅的面貌。“飞行忌III”中,光芒在前方,而华丽的羽毛大氅底下,躲藏了一个惊慌的面孔;“远在浅野烟林III”是荒烟蔓草裡的断壁残垣,风化的老虎与孩童,紧紧相拥,相依相存,直到永远。
2012年的“空杯醉”,是艺术家自身的写照,也是现实世界裡的返照。暗处裡的酒杯发光,是对饮也是独饮。韦嘉在艺术上痛快的表现过往不曾出现的,近于古典油画的手感。这是他第二次风格的转变。将古典与现代气息结合的笔法略带生涩,却带著磨练的干劲,带领他走向下一个绘画的里程。
2014年的作品“圣•丹尼斯峰”,简化的笔触将朝著目标奔去的背影转化为内心的信念。画面裡拨云见日,草木扶疏由放鬆的笔触构成。这是他第三次转变。
2016年的“Moon”,以及同年的“沉醉”,明亮轻快的色彩与温柔的肉体合一,人物的肢体反应其内心状态,然而参差的情感对比降低,悲喜皆轻轻带过。2017年的“无名”是韦嘉十多年绘画生涯中经常描绘的马,静中带动,黑色的毛皮与漆静的背景相呼应,只在眼神间透露了它的个性。
2018年的“拥抱”,人物的轮廓界线减去,色块与线条合一。形象在具象与抽象的笔意中流转,却在降至低处的面容与手势之间,再次回到无需掩饰的情感。
“劲旅”最初的涵义是指一群精良的部队,一群精锐的前锋。然而韦嘉的劲旅,是一个带劲的旅程,是一条道路。绘画是他的时代,而时代依旧向前。
——谷浩宇
* 本文为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图片来源自谷公馆,韦嘉工作室,感谢谷浩宇先生的帮助。欢迎转发到朋友圈,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往期 · 推荐
赵无极2.78亿港币领衔全场,众多艺术家破纪录,佳士得香港春拍战报
这家画廊20年前就开始代理严培明,是卡特兰的最早支持者,ArtAlpha专访MDC画廊亚洲区总监荷心
9.22亿美元!苏富比缔造拍卖史成交最高单一收藏家拍卖纪录“麦克罗威珍藏”
最昂贵的20世纪艺术品诞生!安迪·沃霍尔作玛丽莲‧梦露肖像13亿元成交
多图预警 | Met Gala 全接触,金狮奖艺术家献作品,红毯造型大合集
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现场直击,ArtAlpha专访中国馆策展人张子康,了解“元境”背后的故事
不可控的时间和暴涨的成本,疫情和战争阴霾下的国际艺术品交流现状
2022环球艺术市场报告出炉!全球市场强劲复苏,中国为最大的公开拍卖市场,NFT成新看点
他们将艺术会客厅带到三里屯,破圈跨界打开增量市场,做艺术赋能社会的践行者
那个用动物标本做作品的艺术家回来了,再现30年来最有争议又令收藏家垂涎的作品
年轻收藏家在别墅里开空间,与拍卖行、设计师联手在春日呈现极简艺术生活
亚洲买家竞得5亿元马格利特,新晋艺术家成交火爆,苏富比伦敦精彩回顾
杨媛草,曾经的“综艺女王”,如今的佳士得中国区主席,上任半年经历了怎样心路
巴斯奇亚9416万元成交,新晋艺术家表现亮眼,佳士得首场上海-伦敦联拍战报
看雪中KAWS,零下15度野外穿越,听亲历者讲述KAWS HOLIDAY长白山站的神仙体验
朱配货、waiting list、大画廊的倾销?繁荣的市场?…许宇解读市场中的傲慢与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