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ArtAlpha艺术阿尔法”,进入公众号,关注我们,及时获得专业独到的艺术行业资讯和深度报道。
▲第59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现场,图源:labiennale
今年全球最重要的艺术盛事第59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预展在昨日(4月20日)开启,4月23日正式对外开放。本应该是在2021年举办的第59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因疫情推迟一年,于2022年4月23日至11月27日在意大利威尼斯的花园(Giardini)、军械库(Arsenale)和威尼斯的各个展馆举办。
由威尼斯双年展主席罗伯特·西卡托(Roberto Cicutto)主持第59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主题为“梦想之乳”(The Milk of Dreams),由塞西莉亚·阿莱马尼(Cecilia Alemani)担任总策展人。
▲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的海报“梦想之乳”在威尼斯随处可见,图源:labiennale
本届双年展中国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办,展览主题为“元境(Meta-Scape)“,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担任策展人,助理策展人为孙冬冬,4位(组)艺术家受邀参展,分别为刘佳玉、王郁洋、徐累、AT小组(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研究院与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联合项目,AT小组艺术家成员为:李妍、陈治、管伊铭、陈厚闻、陆飞、彭家园、雷剑豪、刘一晨、闫亮亮)。
▲威尼斯双年展军械库展区 (Arsenale),图源:labiennale▲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现场,图片致谢:艺术对话三里屯 Ader Wu中国国家馆的展览地点在军械库(Arsenale)展区,此次中国国家馆展览主题“元境(Meta-Scape)”,与此次威双的主题“梦想之乳”(The Milk of Dreams)遥相呼应——这个主题重点关注三个不同的研究领域:身体及其变形的表现;个人与技术的关系;身体与地球之间的联系。在这场艺术盛事开幕之际, ArtAlpha艺术阿尔法 专访了本届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 张子康 先生,请跟随他一起了解中国馆策展背后的故事。
ArtAlpha X 张子康
张子康(Zhang Zikang)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美术馆》杂志主编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与科技研究院副院长
第59届威尼斯国际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
艺术阿尔法:本次威尼斯中国馆的主题“元境”与双年展的主题“梦想之乳”有什么样的关系,应该怎么来进行解读?
张子康:今年主题展的策展思路很有新意,展览情况也是前所未有,比如女性艺术家占了约90%。展览以超现实主义画家莱昂诺拉·卡林顿(Leonora Carrington)2017年创作的儿童图画书《梦想之乳》为主题。在书中,这位超现实主义艺术家描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生活通过想象的棱镜不断被重新想象,在其中每个人都允许被改变、改造成为某件事或某个人。画家卡林顿质疑我们如何定义生命?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区别是什么?能否想象一个身体可以被改造成其他东西的世界?“梦想之乳”探索的是一个人类可以被重新改造、重新定义的神奇世界。
中国馆的主题“元境”灵感来源于钱学森的手稿,30年前他将“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一词翻译成“灵境”。
▲钱学森在1993年给汪成为的信件中,钱学森写道:“我对灵境技术及多媒体的兴趣在于,它能大大扩展人脑的知觉,因而使人进入前所未有的新天地,新的历史时代要开始了!” “境”在中国传统文化话语体系中,是一个不断演化的含义,从疆界、边界,逐渐延伸为人的心灵感知所能达到的精神界域,并衍生出“取境”、“意境”、“化境”、“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等等美学概念,都旨在提示一种“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生命价值”。当这种根植于传统“道”家思想的“大有”与“大无”的辩证思维,与当下的“人类世”与“去人类中心化”思潮碰撞时,我们发现时代所展现的人类与自我、与社会,以及与环境之间的紧张关系,需要从一种“深层的生态意识”角度来思考。▲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现场,图片致谢:艺术对话三里屯 Ader Wu
“元境(META-SCAPE)”作为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展览主题,旨在基于当下“人—技术—自然”共生的人类境况,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境”作为一种原理性观念,从“元(META)”所提示的超越时间的态度出发,基于中国寻求现代化过程的经验,以新媒体艺术实践为媒介,通过“造境”的美学方式,在情与景、虚与实、心与物的应用与呈现中,展现中华民族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所形成的“理解结构”,讨论人类为未来世界的共存所设定的文明路标。▲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的海报“梦想之乳”在威尼斯随处可见,图源:labiennale
同时,“元境(META-SCAPE)”从以诗为代表的中国文艺传统中的“境”的多重含义出发,将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梦想之乳”所凸显的新媒介时代“去人类中心化”,以及发现“一个充满各种可能性的自由世界”等等当代思想、观念与行动,置于漫长的中华文明演进历史之中加以消化与转化,以求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话语体系和思想表达方式中,探寻人类走向和平发展的智慧结晶。 艺术阿尔法:展览主要想让观众看到什么呢?
张子康: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展览呈现来反映一些问题,比如艺术在今天,或者今天对艺术的理解,可能和过去是不一样的。我们也希望观众在这样一个时代,这样一个威尼斯双年展主题背景下,通过“元境(META-SCAPE)”认知中国,认知中国文化,了解中国艺术与世界的关系,中国在艺术创造上与别的国家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中国文化在人类共同的未来将去向何方。
▲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现场,图片致谢:艺术对话三里屯 Ader Wu
艺术阿尔法:展览主题中的“元”被译为“Meta”,这是否与近期较火的“元宇宙”概念相关?
“元境”的“元”字现在被人们用来代表“元宇宙”的概念,形容一个无限大的境界。但我们使用的时候考虑得更多是精神文化层面上的含义,除了当下科技的发展,也包含“之初”的概念中时间的线索。▲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现场,图片致谢:艺术对话三里屯 Ader Wu
艺术阿尔法:面对我们一个有很长文化渊源的国家,艺术形式也非常多样化,为什么选择了“Meta”这样的高科技方向?
张子康:纵观中国现代美术史的发展,会发现我们所讨论的“现代性”,最早是从学习西方,改良中国画开始的,这个过程从徐悲鸿那个时代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
而“现代性”这个词语本就是西方来的,西方这套系统到当下已经趋于完善。
我们跟随其后,离西方那样的完善系统还需时日,同时如果完全按照其逻辑去发展,也容易失去我们原本所有的价值体系。
而当下正在发生的是世界的巨大变革造成西方这套系统也在受到挑战,比如颠覆性的技术出现等等,这相当于我们在还没有建立一个类似于西方那样完善的系统的时候,和他们一样面临了一个新世界的来临。
在这个新世界面前,我们都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都需要去学习、理解和创造。所以,我们选择用“元境(Meta-Scape)”这样的概念去对话世界,这正是我们平等交流和对话的机会。
艺术阿尔法:这次中国馆展览的艺术家的选择是如何考虑的呢?
张子康:这次的中国馆参加的艺术家年龄跨度很大,有60、70后,也有80、90后。年轻这一代他们对新的技术非常敏感,比如像刘佳玉,她是90后,从英国留学回来,参加过很多重要的展览,思想上和创作上都较成熟,代表了未来的一个方向。▲刘佳玉,《虚极静笃》,人工智能、3D打印,3D投影、实时渲染,尺寸可变,2021年©刘佳玉工作室▲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现场刘佳玉的作品©刘佳玉工作室王郁洋是70-8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他虽然在中央美院任教,但一直在尝试各种实验,而且完全不受学院体系的创作方法限制。他对高科技特别感兴趣,也善于用成熟的技术,或者对未知技术的探索来创造他的作品。他对于技术的兴趣,拓宽了艺术创作方法的边界。尤其是这次威尼斯参展的作品,代表工业化发展中人与自然,人与现代文明的关系,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思考。▲王郁洋,《季》,树脂、黄酮、铜、青铜、不锈钢、树,400 × 800 × 260cm,2021年©王郁洋工作室
▲王郁洋,《雪人》,265x190x285cm,黄铜,紫铜,混凝土,不锈钢,2021年©王郁洋工作室徐累是60后,我们90年代就认识了,那个时候他已经是敢于创新的艺术家了,也因为这个原因很难被传统绘画界接纳,往往连展览都参加不了。当然后来人们知道了他,知道了他对于中国当代水墨的推动。威尼斯的展览,我们选择徐累,是考虑他的作品可以把中国文化的历史展示线拉长,让观者从过去、当下和未来,来了解和思考中国历史进程中文化演变的进程。▲徐累,《世界的云和山》, 90x65cm ,绢本 ,2021年©徐累工作室徐累近期的作品中,将东西方艺术史中的经典图像融合,他试图从绘画最源头的根上去打通文化之间的对话,这些他所探索的方向和我们的主题有一定的关系,也能让我们这个展览的呈现更加完整。这次双年展他创作了一件与绘画有关系的装置作品参展,也是一种新的创作的思考。▲徐累,《Correspondances》, 266x350x48.5cm,亚克力, 金属材料, 电动轨道,2022年
▲徐累,《Correspondances》,266x350x48.5cm,亚克力, 金属材料, 电动轨道,2022年©徐累工作室
▲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现场徐累的作品,图片致谢:徐累工作室
这次参展艺术家还有个亮点是AT小组,这是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研究院与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联合项目,在教授和科学家的指导下,由年轻人组成的创作小组。这样的阵容,在前几届中国馆的展览上是没有的。这几年国际上越来越多的以小组为单位的创作者,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过去西方是反对这样集体性创作的,而近些年被细分的学科间开始重新融合,艺术的定义也越来越多元化。这种跨界的组合,比如懂艺术的和懂科技的在一起创作越来越被接纳。▲ 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研究院+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集体项目,《丛林》,人工智能深度学习、镜面打印,尺寸可变,2021年©AT小组▲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现场AT小组的作品,图片致谢:艺术对话三里屯 Ader Wu
艺术阿尔法:问一个关于机制的问题,中国馆是一套什么样的流程来决定是哪个方案代表中国参展,需要和主题馆团队进行沟通吗?
张子康:据我所知,威尼斯双年展主办方对于国家馆的方案,会有一个环节来浏览汇总,也可能提出意见建议,但是主体上是尊重的态度。因为每个国家发展是不一样的,文化也不一样,所以威双在国家馆这个部分保持一种包容和开放的态度,主要权力交给每个国家自己。国内的环节是策展人提交策展方案,由学术委员会来进行几轮评选最后确定哪个方案入选,这也是一个很国际化的学术机制和流程。
和主题展的评选方式不一样的是,主题展主要是选人,选定某位策展人,然后由他(她)来确定主题,通过主题来定展览方案,选定艺术家。国内是选方案,所以艺术家名单和作品部分需要在准备方案的时候就有一个基本框架。 艺术阿尔法:国内由学术委员会确定了某个参展方案以后,这个方案就不会有变动了吧?
艺术阿尔法:您的这次方案从开始准备到最终入选,大概经历了多长时间?
张子康:这次整个策展,是我和孙冬冬一起来进行的。孙冬冬做了很多具体工作,包括去威尼斯现场布展等工作。从准备方案到入选,大概有半年多的时间;从得到入选的通知,再到展览开始中奖大概有两三月的时间。▲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助理策展人孙冬冬和艺术家王郁洋等人在展览现场,图片致谢:李振华 艺术阿尔法:从今年2月份得到入选通知到4月开展,这个准备时间还是很紧张的。
张子康:是,主要疫情造成的运输不确定性,到最后能顺利开展,也是非常幸运了。 艺术阿尔法:几位艺术家的作品在现场是怎么布局的?
张子康:“元境”分为花园与展厅两个区域。整个展览的空间由BUZZ庄子玉工作室进行设计,通过空间视觉营造的方式将中国文化的意境再现,观众行走在由一个现实与虚拟像结合的山水写意的空间中,移步异景。
▲中国馆展场布局©BUZZ庄子玉工作室
展厅区域分别是AT小组的项目《丛林》、徐累的《兴会》、刘佳玉的《虚极静笃》以及王郁洋的《王郁洋#:四分之一(节气)》。三位艺术家的作品与一个集体项目共同构筑了“元境”的空间叙事。 ▲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现场王郁洋的作品,图片致谢:艺术对话三里屯 Ader Wu
花园区域的《雪人》雕塑形象来源于创世神话与《道德经》中的文字,王郁洋将文字转换为01二进制语言,再将其导入多种数字制图软件中,通过计算机重新计算导出新的形象,让文字脱离开对现实的指涉,经过计算机逻辑和语言的重新组织,再度返回到现实之中。 从这里开始,展览就试图在一种文明的基调中,呈现“人—技术—自然”当下的人类境况。▲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现场王郁洋的作品《王郁洋#:四分之一(节气)》,图片致谢:艺术对话三里屯 Ader Wu
展厅入口即见的是悬挂在空中的王郁洋的雕塑《王郁洋#:四分之一(节气)》,该作品是一个基于巨大的信息数据库的计算机程序自我学习与运算生成的作品。独特之处在于程序所展现的对于自然的兴趣,作品中的“树”不只是一个关于树的形象,而是被程序大脑所要求的“一棵真正的树”,如同是真实与虚拟之间的桥接, 让观众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思考内在于人工智能中的生命灵性。
▲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现场,图片致谢:艺术对话三里屯 Ader Wu
展厅中分布着的植物形状的镜子是AT小组的作品《丛林》,作品组成了一个植物的环境,也成为了展厅内部的视觉线索。
印有植物的镜子装置把室外的自然环境,投射到室内人工制造的空间,同时观众也将自己的形象投射在印有植物的镜子中,完成了不同 幻象的合成。
▲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现场刘佳玉的作品《虚极静笃》,图片致谢:艺术对话三里屯 Ader Wu
▲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现场刘佳玉的作品《虚极静笃》,图片致谢:刘佳玉工作室
在刘佳玉的作品《虚极静笃》中,同样使用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
艺术家将中国传统“山水画”内涵的“天下观”与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统一在一起,它的数据一方面基于地图的数据,另一方面基于中国山水画数据采样,3D打印的山形配合电脑实时渲染的3D投影,将中国画内在的“天下观”思想比兴于具体的行动中。
▲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现场徐累作品,图片致谢:艺术对话三里屯 Ader Wu
而长期从事中国画实践的徐累,以装置作品的形态,构建不同文明原理之间的对话,以七巧板的形式前后叠印,相互融合,在历史的回 望中,展现中国传统思想中和而不同、相依为命的澄怀观道的宇宙意识。
《兴会》为绘画作品与机械装置作品组合而成。绘画部分通过十八世纪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画家弗里德里希的《吕根岛上的白垩崖》(Kreidefelsen auf Rügen,Chalk Cliffs on Rügen)的风景为原型的一组作品(四件),将山川树木以世界艺术史的多样画法予以不断置换,在移花接木的闪回过程中,寓万变不离其宗,借西方观众熟悉的形象,阐述中国哲学思想,“一生二,二生 三,三生万物”,同时表明古老的绘画传统如何回应人类文明共同体的当代课题。
▲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现场,图片致谢:艺术对话三里屯 Ader Wu
在此,“元境”提倡的是一种万籁共生的宇宙生命意识,是富有中国文化思想、智慧以及生命力的和合境界,在此,“造境”的目的不是为了建立新的区隔,恰恰相反,它的目的正是要超越现实的藩篱界限,重新建立一种普世性的反观自我的方式,由此探讨建构人类共同未来的可能性。
艺术阿尔法:作品的布展上,需要与艺术家协调吗?
张子康:布展方案出来以后,我们与艺术家进行了讨论,但整体怎么安排,主要是由策展人来协调,因为整个展览是一个整体,需要思考这个整体如何来进行叙述。 艺术阿尔法:这些数字化的作品对于材料没有那么强的要求,对于运输和展陈是不是更容易实现?
张子康:数字化的作品呈现上依然对于材料是有一定要求的,因为最终虚拟的数字需要实体来呈现。而军械库展区的建筑都是文物,受到保护,所以我们需要自己来进行搭建,重构空间。而且,根据以往在威尼斯的展览经验来说,所有的搭建材料,最好都是自己准备,因为当地的情况比较复杂,一是成本高,二是可能当地的材料和效率无法满足我们的要求,还要考虑搭建的安全性以及当地的一些突发情况等等,所以整个展览的投入成本是较大的。 艺术阿尔法:当地的突发情况是指?
张子康:比如吴洪亮在策划上一届威双中国馆时遇到台风洪水,很多建筑都泡水了,所以布展上要考虑到这种恶劣天气。而且在威尼斯,即便遇到涨潮现象,展览很可能依然会正常开放,因为当地已经有很好的应对设施了。但是对于我们外来的参展者,如何把这些环境不确定因素考虑进去,有效的预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布展现场,图源:labiennale
▲威尼斯双年展的军械库展区,图源:labiennale 艺术阿尔法:这次因为疫情的原因,是不是参展人员都无法到达现场?
张子康:是这样,因为疫情我本人有教学工作无法过去,孙冬冬和部分艺术家到现场进行具体的工作。 艺术阿尔法:这次疫情后重启的双年展,世界的变化也是如此之大,这次的命题和讨论的问题也和以往不同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您和整个团队有压力吗?
张子康:威尼斯双年展每两年一次(本届因为疫情时隔三年),针对过去两年所发生的,引起人们最关注的前沿问题来展开讨论。因为全球面临的状况也是前所未有的,包括疫情、战争。所以说本届主题本身是有跨越性的,我们需要面对这样一个大的形势变化。而这个变化并不是缓慢的,在人们适应以后形成的,而是一个急转,需要迅速反应。同时,中国有自身的特点,虽然已经是全球化的当下,中西方对于文化的理解依然有不一样的地方。所以在策展上,确确实实是有挑战,我们需要放眼全球,又需要在框架内去考虑问题,从自身的特色来思考我们未来的可能性。
▲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现场,图源:labiennale
艺术阿尔法:看到您作为央美美术馆的馆长,这些年很注重美术馆数字化的发展,这次威双的策展思路上也似乎印证了这一点,您怎么看待后疫情时代的数字化发展?
张子康:数字化的发展是一个必然之路,而疫情让这个发展提速了。
同时,疫情也给全世界带来一个新的格局的变化,甚至是颠覆性的。将来如果全球旅行再次全部放开,那我们依然会面对的是和过去是完全不一样的新世界。
具体到艺术方面,一是大家出行不便造成了线上展览的提速出现,现在美术馆都在重点发展数字板块。而作品上,去年全球来看,数字艺术作品也在迅速进入人们的视野,所有这些变化也促使我们不得不去改变,去进行新的探索。
▲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现场,图片致谢:艺术对话三里屯 Ader Wu
艺术阿尔法:现在中国的艺术爱好者依然受疫情影响无法出国观看这次威尼斯双年展,这次国家馆有没有相应的措施,比如线上展览,或者是之后将展览带回国内巡展呢?
张子康:我们之前是有一个想法,怎么用数字技术方式让国内的爱好者同步观看我们的中国馆,但是因为各种具体技术的限制,暂时无法实施。
而国内的巡展,我们是会在这届威双结束后陆续开展的。
艺术阿尔法:中国馆如何与当地或者来参加双年展的全球艺术人士进行互动的?
张子康:我们计划了当地的一些学术研讨会,邀请当地的艺术人士参与讨论,这是一个互动。
当然,我们的艺术家的作品本身也是互动,除了作品和展馆的呈现,像AT小组和刘佳玉的作品也有很强的互动性。
▲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新闻发布会现场,图源:labiennale
艺术阿尔法:最后想了解您对本届威尼斯双年展有一个什么样的预期?
张子康:双年展提出的问题和展示出来的面貌,如果能引起大家的关注,引发激烈的讨论,不管是赞扬也好还是批评也好,就说明了影响力所在。
如果听不到声音,那么可能就是比较失败的。
从这次的主题,以及艺术家选择等很多方面来看,都是有冲击力的,也是非常受关注的。
▲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现场,图片致谢:艺术对话三里屯 Ader Wu,刘佳玉工作室
张子康,现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馆》杂志主编。中央美术学院艺术与科技研究院副院长。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持策划、编辑出版各类文学、艺术图书千余册,多次荣获国家级图书奖项;策划众多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大型艺术展览,如“马克·夏加尔”中国首展、“雷安德罗·埃利希——太虚之境”、“安尼施·卡普尔”、“悲鸿生命——徐悲鸿艺术大展”、“超越”西海美术馆开馆大展等。
助理策展人|孙冬冬|
孙冬冬,当代艺术策展人、评论家与撰稿人,“华宇青年奖”理事会理事,致力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批评写作与展览策划,主要关注 “后奥运时代”中国当代艺术、新媒体艺术,以及中国当代艺术系统构建等相关议题。
刘佳玉,1990年出生于中国辽宁,2014年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同年组建刘佳玉工作室,致力于对新媒体艺术的创作实践与研究。她曾入围Lumen digital art艺术奖以及Aesthetica art 艺术奖,2020年福布斯中国U30,乐活GWP100。她的装置和影片在国际上被报道于CCTV-9,ITN N2K,Inhabitat,Dazeen,VICE,Arduino,Designboom,Fubiz等。作品多次参展于V&A,Watersman Art Centre , Helen Hamlyn Centre ,约克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K11艺术中心等,并参加伦敦艺术节,广州三年展,成都双年展,伦敦动态艺术博览会,伦敦设计节以及伦敦时装周等。
王郁洋,1979年生于哈尔滨,2004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2008年获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他曾在广东美术馆、伦敦Massimo De Carlo画廊、意大利佛罗伦萨Novecento美术馆、龙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等国内外重要机构举办个展,也曾参与2021年成都国际双年展——超融体,2020年UCCA 北京非物质 / 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香港/迈阿密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仁川国际电子艺术节展、澳大利亚悉尼白兔美术馆、德国之夜——文化交流展等国内外重要艺术家群展。
徐累,1963年出生于江苏,现工作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他于1980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主习传统中国画。毕业后参与八五美术新潮运动,并参加了中国现代艺术大展。此后他的主要方向是以现代观念改造传统绘画,使传统美学在新的图像中得到再生,形成风格并产生影响。他同时也以装置、影像等作为创作媒介,延展其绘画理念,提倡将中国传统的文化“原理”转化为当代视觉认知,以艺术史知识谱系构建与未来的联系。徐累曾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北京今日美术馆、北京南池子美术馆、Marlborough画廊(纽约/马德里)以及旧金山、伦敦、香港等地的画廊举办个展。还参加了如古根汉博物馆“中华文明艺术五千年大展”、“第十二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等重要展览;其作品为故宫博物院、上海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苏州博物馆、香港M+艺术博物馆等机构收藏。AT小组艺术家成员分别为:李妍、陈治、管伊铭、陈厚闻、陆飞、彭家园、雷剑豪、刘一晨、闫亮亮。AT小组基于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研究院与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的合作研究过程中孕育而生,小组成员们致力于在今天多学科多领域交叉发展的时代中探索和实践出艺术与科技交汇互融的新道路与可能性,促进艺术发展创新的同时也为科技提供新的想象和实践。AT也是英文艺术与科技的首字母缩写。组合与合作是出于对人类共同世界的思考与态度。集体思考、讨论而后付诸实践可以使世界变得更美好。小组成员将根据研究的发展方向和不同项目的特性而不断吸纳不同领域志同道合的新成员。
“ 本文为原创,图片来源已经标明,感谢张子康先生对本文的帮助,欢迎转发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