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竟陵:守岁

老竟陵 鸿渐风 2023-04-30

请点击左上方“鸿渐风”关注我们

春节休刊公告

休刊时间:正月初一至初六。



【春节专辑】


   
老竟陵

       守岁,中国一种古老的风俗习惯,这个传说在远古的洪荒时代就有,年三十,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谈笑畅叙。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也是人类为对付“年兽”的无奈之举,森林里有种非常凶恶的野兽,叫做“年”。每年阴历腊月除夕那天,它都要出来大吼大叫,专门吃人和牲畜。当时没有人能够制服它。为了躲避“年”的灾难,人们都要在除夕那夭杀猪宰羊敬供年,让它胀满肚子,才不伤害人畜。信与不信都是古话。现实的是怎么跟家里人一起守岁,帮爸爸妈妈及爹爹婆婆拖住时间的尾巴,珍惜以往的岁月,让时间慢慢走向明天。
       我们家守岁都是在哥哥姐姐的催促声中嘎事的,早早的她们就催大人快点吃年饭,吃了年饭好守岁,我无所谓;不懂!反正跟在他们屁股后头玩。
       全家人都到齐后,大门两边的对联在他们的张罗下贴好了,灯笼挂了、鞭炮也放了、祖宗也请了,人也到齐了。年饭也在家人的欢声笑语中嘎事了,年饭是老传统——四冷八热。(四冷是四碟卤菜,八热应该有四圆,另外有全鱼、肚片、炒黄花菜、蒸肉,)当然每家各不相同。年饭也在大人推杯换盏接近尾声,但大人不发话小孩子们是不敢下席的,说这是吃年饭的规矩——大团圆嘛!但我早跑得无影无踪了,(没开悟的小孩不在此列,这就叫童言(行为)无忌)。


       吃完年夜饭,大家迫不及待的提着早已准备好的灯笼,跑到大门口去显摆,(这些灯笼都是我妈妈早些时扎的,有猴子、鲤鱼、六角、兔子......丝毫不亚于春茂永哑巴扎的灯笼。)我最喜欢的是猴子灯笼,并不是它比其他灯笼好看,而是我喜欢孙悟空,特别是灯笼上还有根金纸滚成的金箍棒,在灯光照射下闪闪发亮。大点的孩子们争相放起了烟花炮竹,这时我会掩着耳朵跑得远远的,一怕灯笼“失火”,再说我也胆小怕炮竹声。于是催哥哥姐姐们快去守岁,他们欺负我不懂事,说的不怕怄死你:这是在守岁,你告诉我们朗是守岁,你以为歪在房里熬夜就叫守岁,放鞭炮这是在赶“年兽”,不把“年兽”赶走,等哈“年兽”不把你吃了,懂都不懂就催。你不懂就去睡,我们还听你指挥?
       好不容易等他们玩尽了性,大家陆陆续续都往西厢房走去,守岁另一个重要环节——熬夜就要开始了!
       我们家有个红木凳子,上面是块活动的板子,板子一拿就是个光架子了,我参加守岁就是大人将我抱起放在这无盖的凳子中的,我就站在凳子中守岁。
       我站在板凳架子中看他们守岁,驱年守岁时我早早的就睡着了,根本不知道他们是朗在守!



       他们说我参磕睡去了,年兽来了你不帮忙,醒了还怪别人,今年你来拖,你如果睡着了就不怪别人。这些哥姐当年也就上十岁,现在回想起来他们也不懂,只知道守岁就是“熬夜”。“熬夜”不兴点什么东西这夜是很难熬的,一般情况下他们就是猜中指、翻叉、吃布子......
        这些都玩够了就开始在火炉子或者火盆上炒黄豆和玉米,用铁盒盖当小锅,炒出的黄豆和玉米特别香!但我妈妈不许我多吃,说吃多了嘴会打泡,并会发热气。
       我妈妈就坐在旁边给我缝初一要穿的新罩衣,和用毛巾扎帽子。妈妈手巧,用一条新毛巾可以扎上十款帽子,什么兔子、老虎、蜈蚣、还有一堆花、二堆花.....最多有五堆花。因为我最小,每年只给我缝一顶,其他小孩想都不想。

       
       我记得三姐有一次问妈妈,别人家初一蛮早就开门,边开门边喊“开门大发财”, 我们也学别人喊一喊,兴许我们家也发财了。这时我妈妈会很严肃的说,什么“开门大发财”,我从来不信,我们家被土匪抢之前也做生意,每年爹爹们也讲“开门大发财”,发了没有?土匪一抢,生意还不是照样垮了。再给你们讲个喊“开门大发财”的故事你们听:从前有家大户人嘎,这家老爷除夕夜对儿子讲;你初一早晨从后门绕到大门口,大喊“开门大发财”,我就将大门打开,同时我喊“元宝滚进来”,这时你把这个圆球朝屋里一丢就完事了。    
        第二天家家户户出行放鞭炮,儿子也起个大早从后门绕到大门口,大喊“开门大发财”,应着喊声老子打开了大门,儿子按吩咐将铁球使劲扔了进去,但就是不见他父亲喊“元宝滚进来”,儿子急了提醒老子快喊,连催几次,老子终于开口骂道;催、催你个鬼,是朗在丢,打到老子穷骨头了,还发财,发你个头.....!讲完后妈妈要大家不要信“开门大发财”,但愿望是好的。



      这时守岁的哥哥姐姐们一个个东倒西歪,有的扒在桌子上嘴角流涎,有的坐在椅子上参的拜拜伸,也不管“年兽”来不来,这时妈妈发话;那个不守岁光参磕睡,明天冒得压金钱,连说两遍,一个个象打了鸡血针一样,慌忙拿起铁盖炒的炒黄豆,炒的炒玉米,这钱真是个好东西,能激发大家守岁的积极性。我则七高到了八高里,再喊压金钱也吵不醒我了。直到街上响起了出行的鞭炮声,大家才一哄而起跑到爹爹婆婆房里去磕头作揖要压金钱。

我们家虽没太大的规矩,但守岁的风俗年年还是坚持下来了的。在随和不经意中,也显示出了一种仪式感。后来哥姐们相继去外地读书和工作,家里人一少,守岁也就逐渐淡化了。1963年我到沙市去参加工作,回天门过春节再没人提起守岁的事了。社会发展了,现在都坐在家里看春晚,年青人三五成群上街为拉动内需作贡献去了,还管他什么“守岁”到天明,打牌、狂欢、喝酒到天明去了,管他“年兽” 来不来,心里没有这规矩。守岁的习俗,也离我们渐行渐远了。


 

                                                   (编辑:鳝鱼臊子)


作者往期文章链接:

老竟陵:天门汉剧团那些事儿

老竟陵:茅草湾往事
老竟陵:苦人儿
老竟陵:那街,那河
老竟陵:回不去的学生时代(下)
老竟陵:回不去的学生时代(上)
老竟陵:鸿渐关的记忆


公号近期文章链接:
传松:我家的团年饭
大鱼海棠:年——成长中的期盼
因荷藕然:古禅留韵(五)
再来一壶:钩沉拾贝万泉河
秋沁荷池:我和岳口文物的邂逅(之二)
老秘:过年
飞鱼:万物静默如谜
四巷子:林彪在秋季攻势中(下)
四巷子:林彪在秋季攻势中(上)


敬请关注,敬请赐稿,欢迎留言(公众号“发消息”处可留言)。编辑部组建了《鸿渐风乡友群》,旨在增进编读沟通,分享信息。有兴趣者可在留言处告知您的微信号,编辑将邀您入群。本公众号投稿邮箱:449822561@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