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昔年丨李大兴:谁记得一甲子前的北大今天?

李大兴 新三届 2021-04-24


作者简介

 

        李大兴,祖籍四川,北京出生长大。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半年后被公派日本留学。作家,卜居美国芝加哥。




        整整六十年前的1957年5月19日,北大学生响应大鸣大放的号召,在大饭厅外张贴大字报,各抒己见,由此引发了校内热烈的讨论与意见的发表,最终以大量学生被打成右派结束,史称“北大五一九”。


        始作俑者来自历史系,他们提出的第一张大字报内容是质问北大出席青年团三大的代表是谁,是怎样产生的。这张大字报只是开个头,内容并不激烈,也没有引起太大反响,但是参与者张学仁被打成右派,张贴者陈鸿生因为日记里的言论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后病死狱中。



        最引人注目的大字报是物理系学生谭天荣的《我的一株毒草》,谭天荣因为这张大字报和后续的几株“毒草”,成为与人民大学林希翎并列的全国最著名学生右派之一。


        如果以内容的尖锐论,大约以物理系刘奇弟的“胡风绝不是反革命——为胡风招幡”为最,挑战对“胡风集团”的定性,并附了一副对联“铁窗锁贤良,天昏地黑;忠臣血撒地,鬼哭神号”。刘奇弟因此被判刑15年,不到三十岁死于狱中。


        流传最广的是中文系张元勋、沈泽宜共同创作的一首诗《是时候了》,其马雅可夫斯基式的激情浪漫与后来现实的残酷对比鲜明:


是时候了,
向着我们的今天,
我发言!
昨天我还不敢,
弹响沉重的琴弦。
我只可用柔和的调子
歌唱和风和花瓣!
今天,我要鸣起心里的歌,
作为一支巨鞭,
鞭笞死阳光中的一切黑暗!
为什么,有人说,团体里面没有温暖?
为什么,有人说,墙壁隔在我们中间?
为什么,你和我不敢坦率地交谈?
为什么……?
我含着愤怒的泪,
向我辈呼唤:
歌唱真理的弟兄们
快将火炬举起
为葬阳光下的一切黑暗!!


        结果是两位作者被投入黑暗多年,不过他们最终幸运地活下来了。死去的是他们的同学林昭,1968年因“反革命罪”被枪毙,如今被祭奠为那个时代的圣女贞德。


        另一位在1970年被枪毙的是历史系著名的才子沈元,据说是1955年全国文科高考状元。我1970年代中就从黎澍先生那里听说他的遭遇,曾经记述如下:


        “1963年黎澍调他到近代史所,对他很爱护。到文革中黎澍被批斗,沈元也被揪出陪斗。他和一位美丽并有思想,在当时就敢于说出戴高帽、挂牌子是希特勒迫害犹太人的做法的表妹结婚,却被扫地出门,连栖身之地都没有,最后铤而走险,涂黑色鞋油冒充黑人闯入马里驻中国大使馆申请政治避难,被立马交还。沈元在1970年4月18日被枪毙,年仅32岁。”


北大右派学生沈元。


        听说半个月前庆祝北大校庆时,还健在的一些当年的右派学生,在校园里纪念“五一九”六十周年,多年来第一次没有被制止。


        历史会部分失传,但是终究不会全然湮灭。


(原载作者微信公号“诗意与记忆”,本号获许可转发。)


一九五七祭

尹俊骅:父亲的右派档案

张海惠:花溪水赤城山——怀念父亲

陈小鹰:我的母亲亦父亲

何蓉蓉:母亲,我心中那盏不灭的灯

邓晓芒:这就是我的母亲

张辑哲:堂吉诃德式的青年

潘虹:父亲的自杀让我超越痛苦


北大系列

李大兴:大木仓胡同树影依然

——王小波逝世20周年纪念

李大兴:回忆早年的王小波

李大兴:1980年的北京大学

李大兴:我想象中的北大精神

王友琴:未曾命名的湖和未曾面对的历史

雪汉青:为了漂泊的灵魂

熊国胜:拓宇是寿者,骄傲的寿者

高远东:在忌日纪念海子

               海子诗九首

高远东:刘卫国,你在哪里?

吴晔:我一直很认真地幼稚着

熊国胜:追忆同窗挚友骆一禾

重温王友琴的《未名湖,你听我说》

熊国胜:骆一禾的“背影”(上篇)

熊国胜:骆一禾的“背影”(下篇)

陈平原:研究文史的第一流学者,

大都没有博士学位

谢思敏:李克强同学指点我东瀛取经









每天讲述最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关注新三届

 

   少达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五:父亲,截止6月父亲节前

主题六:反右运动60周年祭 

主题七:新三届人的知青岁月

主题八:新三届相关选题文章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