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届2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老编的话:今年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50周年。本号开辟的“知青”栏目,将重点分享知青朋友的纪实性文图稿件,期待您的支持。本号对知青朋友“不堪回首”或“青春无悔”的争论不持立场,只愿提供一个网络平台,供大家回忆、再现、追思、反省那一段以身相许的苦乐岁月。
作者简介
刘魁英,笔名柳生,河北人,1948年生人。1968年9月自天津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972年选调回津。南开大学经济系77级,毕业后入政府机关工作。现已退休。
原题
作者 :刘魁英
1971年,是我来北大荒查哈阳太平湖农场的第四个年头了。过了春节,又开工了。
2月5日,全连都上太平湖,来两年多了头一次赶上打鱼,又新鲜又兴奋。隆冬的太平湖零下三十度上下,周围的世界一片肃杀,白雪覆盖着平坦的湖面。雪下是1米厚的冰层,近似透明状。
今日太平湖
冰面上很热闹,裹着厚厚冬衣的人们头戴各色皮帽子,脚穿棉靰拉,大头鞋,还有的老乡穿上白色高腰毡靴,轻巧而保暖。人们把最保暖的家把式都用上了,因为要在冰上呆上一天,穿少了可顶不住。
象我们这些没技术的劳力干镩冰的活儿,有技术的人穿杆,还有马拉网,人拉小套儿,各有分工。干活儿的人们欢声笑语,一片繁忙。
鱼网从马车上卸下来堆在冰面上,一大堆,据说有600米长。
最基本的工作是先打冰眼,人们用双手拎起冰镩子,高举胸前再向下戳击冰面。冰镩子是个圆木锥形体,1米高,上部有细圆木棒横穿过圆木体,这是手柄,底部是铁锥尖。
连续戳击,冰上溅起白色冰碴,洞眼逐步加深,直到1米深的冰面被打穿,形成一个直径半米的冰洞。这样的冰洞在湖面上两面都要各打大约12个眼,隔12米距离左右一个。
人们把一根两丈长的杆子,送入水下,尾部连着一根绳子,绳子后面连着鱼网。杆子在水下,人们通过一个个冰洞导引着杆子前行,这叫‘穿杆,直到最后到达最后一个洞口。这时鱼网的一头用马开始拉绳子带动鱼网下水,而另一头则用人拉小套拉动绳子带动鱼网下水,鱼网则通过一个冰洞下到湖里,直到鱼网全部进入水下。鱼网在湖面冰下形成U字形缓缓前进。
在总出网洞口,一个绞盘已立在那里,一匹白马开始拉动绞盘。白马不停转圈,鱼网在水下慢慢拖动。停下手来的人们都凝视着冰下,看着鱼网一点一点在下面移动,等着那个收获的到来。
在出网口,开始有零星鱼挂网上带出水面,人们开始活跃起来。鱼多起来,人们看着一条鱼一条鱼被摘下扔在湖面上,那鱼儿激烈蹦跳,大嘴张了几下,几乎瞬间就被冻住在那里。
最激动人心时刻是当鱼网兜部出现,一大兜鱼被死死拉出水面,人们开始欢呼,那种兴奋,不可言状。据有经验的老职工说今天这一网大概至少有五千多斤,不算最多,多时可达万斤。
网络选图
绞盘附近冰面上到处是鱼在翻腾,最大的能有十七、八斤,最多的是品种是白鲢和胖头。我们捉起大鱼,举起欢呼,从小很少见到这么大的鱼。人人笑逐颜开,这一天好有意思。
这些大鱼的时令价是4角5分,我们食堂也要美美吃上一顿,大块朵颐了。
北大荒的冬季,上午八九点钟才亮天,下午三点太阳就下山了,该回了。人们收拾工具,把鱼网和鱼分别装上马车,迎着残阳,向西方向走去。
冬捕,是有趣而令人神往的!
网络选图
文图由作者提供(注明网选除外)
喜欢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知青阅览室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届2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