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菁英丨赵汀阳:一个哲学家的漫画生涯(内附哲学漫画选)

赵汀阳 新三届 2020-09-02


学者档案

本文作者


赵汀阳,1961年出生,广东汕头人。1978年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8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获哲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长城学者,博导,学部委员。主要研究领域:政治哲学、伦理学、知识论。著有《论可能生活》《观念图志》《天下体系》等。


原题 

赵汀阳:

一个哲学家的漫画生涯

(内附哲学漫画选)




采访者:曾芳 
原载于《城市画报》


喜欢赵汀阳的漫画是从几年前开始的,那时购买《天涯》的一个因素是因为赵汀阳,汀阳的漫画代表了一种面貌,一种有活力的智慧。后来看到他的朋友郭良在《南方周末》上取笑他用电脑要看着一个流程指令行事,从坐下,开机开始。想像不出他该是个什么样子,是不是个老成持重的中年学者?


见到他是在北京三联书店的咖啡网吧,我觉得他看起来更像个年轻的自然科学家,坐下一谈就融入了这样的环境,书、咖啡和网。
采访者:你是什么时候开始画哲学漫画的?


赵汀阳:不大清楚。是这样的,我本来会画画。90年代初的时候有一个年轻人办的哲学杂志叫《哲学评论》,里边有的话还比较有趣(例如维特根斯坦的话),有天我说,给你们画两幅画吧。当场画了几幅有关维特根斯坦的,可能算是我最早的思想漫画。


采访者:然后就开始经常画?


赵汀阳:偶尔。要看心情,这基本上是作为休息。现在如果要画可能感觉不太一样了。现在我画得少一点,但比过去要画得好。过去的漫画有些传统漫画的味道。


采访者:我最早看你的漫画都是从《天涯》上看的,但我觉得完全没有传统的感觉。


赵汀阳:从《天涯》起就已经比较好一点。这些年发生很多变化,所括艺术。所谓前卫艺术、实验艺术发生很多很多变化。像过去我们可能会说,有某些是纯正的艺术,某些是消费的或者是大众的艺术之类,有的是精英的有的是大众的有的是学院派的,它会有很多的区分。但现在这一切的界限正在被打破。可能有一些艺术家会认为他做是真正前卫的东西,他的是实验艺术,他本来就不是大众看的。但现在除了大众以外,我们的人群正在分化为各种小众,所以以后这个大众的主体也会被削弱。我猜测将来不会有一个高高在上的主流艺术,底下还有一些大众艺术。就好像有一部分精英要看高级艺术,乌压压的一片都看大众艺术,这种情形以后不会有了,以后人群会非常多样。所以在这种背景下,艺术形式也会被重新定义,包括漫画。像我们过去的漫画最常见的讥讽点坏人坏事、社会现象、贪官污吏或者丑化政治人物,这是一种大众文化,在我们情绪比较简单激动的时候,还是有意思的。但我们显然还有一些别的心情,不那么愤愤不平的心情,所以就需要别的漫画了。


采访者:漫画对于你意味着什么呢?


赵汀阳:我是做哲学的,画漫画是休息,对于我来说,它是个很单纯的事情,一点附加的意义都没有。所以我就可以完全自由地画。我知道一些当代艺术家和作品,当然会受他们的影响。也许从某个方面说,我的漫画类似实验艺术的草图。因为我不是职业艺术家,我没有去实现那些想法,我就只当作是草图。


采访者:对,我记得你画的“全球化”、“国际接轨”就是很有趣的构思。


赵汀阳:如果有条件,当然可以在野外真的弄两截铁轨接上,你可能会说是很有意思的装置。所以我的画的目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漫画,基本上是想表达一种创意,这跟实验艺术家在构思时的心情是很类似的。不一定要批判什么或者讥讽什么,而是中性的,只是要表现一个可能有意思的情景或者场面。也许我的漫画也会有某个小众感兴趣。


采访者:那你认为这个小众是什么样的人群呢?


赵汀阳:其实我们自己是不能设想的。但从这些画的销售或者说读者的反馈这个角度来看,艺术家通常会喜欢,他们觉得亲切,感觉像是朋友,然后有些比较有感觉的学者会喜欢,有知识的年轻人一般会喜欢,但有知识的老年人就不一定。


采访者:是不是正如你刚才讲的艺术的许多界限正在被打破,那对于你个人来说,画漫画、做哲学研究是不是都统一在你的生活中呢?


赵汀阳:没有理由说明这两者是统一的。需要一个理由吗?不需要吗?有人说我这种漫画叫思想漫画,或者叫观念漫画,可能是因为我的哲学背景,所以他们相信这其中表达了我的很多哲学观念。其实这也未必。当然我相信这其中会有微弱的影响。但从我自觉的层面来讲,我基本上还是把它当做实验艺术的草图来想的。并不是以哲学家的身份来画的。


当然有某些画是专门和哲学家开玩笑的,像海德格尔,尼采,维特根斯坦等,像这种漫画算是有一点哲学背景。


我自己倾向于画“脑袋系列”这样的画。还想画“自杀系列”,没画完。有一幅是一个人对着一面镜子,里面是他的影子,他一枪把玻璃打碎。这是“值得推荐的自杀方式之一”。我刚画的另一幅,铁轨上有高速的列车冲过来,一个人站在铁轨旁边,他的投影横卧在铁轨上。这是“值得推荐的自杀方式之二”。


采访者:你怎么看现在港台的流行漫画?


赵汀阳:见过,但不看,不是说它们画得不好,而是毫无关系。我追求的漫画是在你抽去了文字这后还是好的漫画,当然文字可能会增加一些趣味。而港台的那些如果不要下面或里面的文字说明,不要人物的对话,它就完全不知是什么了。那种漫画像是一种看图识字或看字识图。曾经有艺术家画了很多“看图识字”,画的是“爸爸”、“妈妈”、“汽车”、“马路”之类,但画面极丑化。我觉得他就是敏感到了这些问题,所以反讽。那种流行漫画跟我毫无关系,无法在一起谈论。采访者:你为什么要把人物都画成一个圆乎乎的胖子?


赵汀阳:很偶然的。我比较懒,而这种最简单,一笔就画下来了。
采访者:你的绘画是在电脑上完成的吧?


赵汀阳:用电脑是因为偷懒,而不是说我觉得电脑画更先进。用笔涂阴影要涂好半天呢,而电脑点一下就完成了。很多事情都是很奇怪的,最后就会被说这是一种新的形式,应该用电脑来看。


采访者:对,这就像一种符号。


赵汀阳:好像这样更先进一点,其实不是这样的。


采访者:你现在做哲学研究主要是哪一个方向呢?


赵汀阳:其实现在你不管做哲学还是其它人文、社会科学现在都是面临着一个转型的状况,包括美术,这些都会有变化,都是在找办法,找到一条能走的路,因为过去的路都堵着,做东西就是在找一条路。我在讨论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包括文化之间的对话形式。在全球化、国际政治化这种背景下的对话方式。


采访者:请你再谈一下今年(编者按:2000年)的另外两本书。


赵汀阳:一本是哲学论文集《直观》,福建教育出版社的。另一本是广东教育出版社由我主编的一本书,里面也包含我的两篇文章,是一个论文集,叫《现代性与中国》。这就是我们现在比较典型的研究课题。这本书里是现在都关心这个问题的人,像汪晖等人写的文章编起来的。


采访者:你日常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呢?


赵汀阳:工作时间主要用来做哲学,休息时可能会画几幅画。其它都是没有必要谈论的生活本身。


赵汀阳漫画选


选自《非常姿态》 济南出版社1998年版










文图选自网络,版权事务请联络编辑
表扬小号
就摁下二维码打赏吧


新三届菁英

李秋零:神学和哲学是仇人还是情人?
李秋零:我的康德缘
李秋零:机会不来不去做梦,来了就要抓住
李玫瑾:用哲学的眼光看世界
张志伟:我和人大哲学院同龄
冯仑:从"吃瓜群众"到"夜总会的处女"
高王凌:投身农村改革的另一个人生更精彩
陈锡文:我与中国农村50年
周其仁:在江湖与庙堂之间
刘鹤:"非常重要"的中国经济掌门人

以后就叫老顾“省级农民”好不好?

樊建川:一个痴迷于收藏记忆的敲钟人
帮着"摸石头"的人——回忆张少杰
肖玉环:告别白南生
肖玉环:长歌当哭 送君远行
送别新三届学友曹征海
周大伟:到处都是我们的人!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

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

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

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

……

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

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

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

本号只接受微信公众号首发投稿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