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中澳洲丨陈苑苑:无论外面世界发生什么,按部就班做自己的事情

陈苑苑 新三届 2020-10-14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陈苑苑(凯苑),南京人,出生于上海崇明,1978年入学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毕业后回母校进修自动控制工程,长于速度控制和实时控制程序设计。1988年移民澳大利亚Adelaide,1996年就读于南澳大学,毕业后做进出口贸易和民居房产投资。2013年读教育学研究生,现为澳大利亚在册数学教师。自小酷爱文学,常作随笔,在海内外媒体均有发表。 


原题
澳洲日记
(4月13 -19日)



作者:陈苑苑



4月13日,星期一

 
今天是Easter Monday,耶稣在周五受难,周一复活。所以真正的复活节是今天。耶稣复活后回到天父身边。
 
语音版《静静的顿河》拉着我一路小跑,已经跑到最后一卷,第八卷了。大致地说,这部著作书写了苏维埃政权建政前后,哥萨克人经历的苦难和残酷的一段战争生活。人是有目的动物,那么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但结果并非如此。最惨的是内部战争。各派都说是为了族群的利益,导致彼此厮杀。
 
二战后大规模的战争基本上没有了。这是不是从二本战本身吸取的教训呢? 
 
SBS记者Cassandra Bain 报道,由于各国相继关闭边境,航空公司停止营业,滞留在境外的澳大利亚人要回家的难度越来越大。外交部发言人说,我们正在同各国政府,旅行社,以及航空公司协商,让澳大利亚人尽早回到家里。
 
除了政府努力营救之外,民间也有团体积极行动。印度社区里有一间名为“印澳战略伙伴”的组织,通过他们在新德里的员工,帮助澳大利亚人回来。今天上午有一架载有400多人的飞机抵达墨尔本。到本周末,还有两架飞机会到达澳洲。该组织的负责人Virk教授说,这是一项极其困难的任务,因为人们散在各地。而印度的关闭令使得旅行非常困难。但他说,他会竭尽全力,让每一个在印度的澳大利亚人回到家里。目前,大约有6000多人还在印度。
 
英国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1万,成为疫情最严重的第五个国家。SBS记者Ben Lewis报道说,虽然英国外长不止一次地说过,(住院期间)首相的精神很好,但事实上首相Johnson的病情远比公开的严重。
 
Boris Johnson专门摄制了五分钟的视频,他在视频上说,在ICU期间,“两种可能都存在”,对拯救他的生命的医护人员表示感谢,尤其是在ICU里,24小时陪伴他身边的两位护士。Boris Johnson说,言语无法表达他内心的感谢。他将对他们终身感激。 

 
 在ICU看护英国首相的新西兰女护士Jenny
 
这两位护士都是移民,其中一位女护士是新西兰人。为此新西兰总理感到骄傲。说各国都有新西兰的护士们。她说,这些护士们在别的国家,如同在自己国家一样尽职。Jenny说她当时并没有立刻认出他的病人是谁。她对于英国社会对她的工作的认可非常激动。
 
上周英国全国关注首相的健康,现在人们转向关注整个国家的健康。人们开始审视首相设计的防疫措施是否合适。 
 
截止今天下午3点,全国累计确诊数为6359例,新增46例,增长率0.7%。死亡人数61例;死亡人数和确诊人数的比例0.95%,接近1%。已测试人数达362,000,确诊人数与已测试人数的比例为1.75%。
 
澳大利亚的疫情数据虽然良好,但澳洲官方说,取消防疫措施还为时过早。但逐步取消限制的计划已在准备中。SBS记者Cataline Flores报道。
 
疫情暴露出澳大利亚在供应链上的问题,特别是医疗设备和医疗用品,几乎都依靠进口。为改变此状况,墨尔本已经开始生产呼吸机,政府给予300万资金的支持。南澳前两周刚刚将一间包装产品的工厂转换为生产医用口罩的厂家。 
 
4月14日,星期二

 
昨晚睡得极好。这是健康改善的现象之一;至少我相信。“呆在家里”便 好好睡觉,好好营养,好好锻炼,好好读书。
 
今天最开心的一件事,是读到新三届上一篇以书信的形式讲述澳洲疫情的文章。作者将战战兢兢的疫中澳洲写成了懵懵懂懂、憨态可掬、中了六合彩的“风景这边独好”。我多少次忍俊不住,看完好一会儿,还在咧着嘴笑。
 
其实同样面对一个世界,各有各的态度。老实说,碰上就碰上了。但不管怎么说总还是小概率事件。新冠毒魔找上门来,你也敌不过。作者在悉尼,是澳洲的重灾区。悉尼的各项指标几乎占了整个澳洲的一半。她还是能够幽默、从容,能够笑对毒侠,因为有一种自信,有一种乐观,也因为有了应对的具体措施。
 
其实做好了该做的事,该怎么生活还是怎么生活。归根到底,体质好,免疫力强,才是根本。所以加强营养,保证睡眠,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身体就会健康。而乐观、为善、积极、幽默让我们愉快,而愉快产生荷尔蒙,加强我们的免疫系统。
 
今天最好的一件事,是出版社将我的散文集的一审意见发了过来。三审三校中一审的难度最大,耗时最长。这本书原计划四月份出版。中间就杀出了一个新冠。现在刚刚进入三审三校。好事多磨。我不觉得“多少事从来急”,我更不以为我是什么。该是你的还是你的。上天早就把你的命运规定好了的。
 
正巧,一位朋友也来信息,他要出的两本书也已经到了印刷阶段。上周印刷厂开工,他的书已经被安排进计划。好为他高兴!他的计划是一年出一本书。这我想都不敢想。他因之忙得很少在群里露面,跟姑娘害羞似的。
 
另一位我极为尊重的朋友的一部书再版,他写了再版后记,请我看。这部书有百万字,他老兄一年时间写出来;要我抄也抄不出来,哪里有资格提什么意见?他已经出了好几部百万字的小说。人就是这样,越有能力,越是谦逊。结果,我没提出意见来,但他的谦逊和努力都感染到我。
 
无论外面的世界发生什么,按部就班做自己的事情。我的这些朋友有这样的定力,我引以为豪。
 
《静静的顿河》一下子冲到第八卷,第五章。所剩只有十分之一。为了均分时间,我不得不强制自己停下来。我本来对战争的部分一点兴趣都没有。但读/听到这会儿才发现,小说的大部分都同战争有关。更重要的是,只有体验过战争的残酷,才知道和平的美好;只有通过死亡,才知道生命的宝贵;也只有在灾难中,人性才充分显现出来,人性的美和人性的恶。
 
今天总理Morrison接受SBS记者Ben Lewis的访谈,Morrison说这次疫情控制的成绩,归功于澳洲的华人社区。当时政府要求从中国回来的人自我隔离,大多数人都做到了。在澳大利亚人还糊里糊涂,也开开心心享受年假的时候,中国人在中国已经感受到这次疫情非同小可。中国人本身性格中就谨慎。粗心如我,一月底的生日说好要去中餐馆吃饭,结果转念一想,没有去。
 
我身边真有一位朋友,从中国西安回来,很自觉地将自己严格隔离了14天。她来澳洲10年还不到,孩子也比我的小不少。所以我们在孩子教育,和文化差异方面有交流。而我们谈话最多的,还是如何同澳洲人交往的问题。
 
她有一位澳洲的男朋友。男朋友不富有,但本分,诚恳,勤快,衷情。对她和儿子都很好。但有些具体事情上,她不能理解,所以我们常常有交流。
 
她春节后从中国回来。那时候政府只要求从中国回来的人自我隔离。她请她男朋友不要来接她。可他说不行。他说以往都是他接的,这次也不能例外。但说好,不拥抱,不接吻,不接触。在到达以后的14天里,他每天来,但呆在后院的屋廊下,不进门。她和儿子呆在门里。他们隔着玻璃门,默默相望,含笑致意,如此地过了14天。
 
新冠给多少人家带来灾难,但对他们却是浪漫。她这才真正体验到,他有多忠心,多善良。
 
澳洲的疫情到目前为止是控制得比较好的。则注意力转移到由疫情带来的就业问题。过去的30年,风调雨顺,日怎么好过。失业率一直在5%以下。但现在估计有可能升到10%以上。这如何避免,暂时还没有答案出来。 
 
4月15日,星期三

 
今天是胡耀邦忌日。提起胡耀邦,我周围朋友有同他熟悉的,有在他手上得到解放的。我没见过他,听我爸爸说,他个子和我差不多高,想必是夸张吧。在胡耀邦力主给300万在新中国被整肃的人“平反”之后,他却被整肃下去了。
 
澳洲疫情控制得较好,电视新闻只用一半不到的时间报道相关内容。
 
一周前被警方拘留的西澳男子,因违反“自我隔离”而触犯紧急管制令,被送上法庭。该男子3月28日从墨尔本回到佩斯。在14天隔离期间,几次离开旅馆,被警方发现,并缉拿。在今天的佩斯法庭上,其罪行成立,而被判6个月加2周的徒刑。其中一个月在监狱,其余时间在监外举行。
 
澳洲最早是英国囚犯的流放地。当时对囚犯的惩处相当严厉。所谓囚犯,有的仅仅只是偷了一块面包而已。英国的文化,思想可以自由,但行为受法律制约。社会在法制下无一例外,包括国王。因而对犯罪行为严加打击,但对和平反抗则网开一面。甘地和曼德拉都是在英国文化中出来的英雄。
 
疫情好转,媒体告诫全球大萧条将会到来。澳大利亚30年前的经济衰退,如今40岁的人大约也不会记得其时的情形。由于这次经济大萧条为全球性病毒传染引发,任何国家都难逃厄运。
 
新冠冲击下,各国财政都吃紧。新西兰总理带领高层公务员减薪20%,持续六个月。
 
由于年轻人不易被感染,澳大利亚只有墨尔本和首都堪培拉关闭学校。但学生和家长都越来越希望返回学校。一位女中学对SBS记者说,她不喜欢老被家长监视;而一位母亲则说,她不知道如何督促孩子学习而深感无力。总理Morrison呼吁老师们支持学生和家长,让学生回到学校。
 
若干天埋头写稿,呆在屋里的时间太长了。今天就想到屋子廊下坐坐。于是拿着计算机走到外面去了。在外面写东西,也有一种味道。
 
忙得好几天没喝咖啡,今天才想起来。又看到冰箱里还剩下的蓝奶酪,前阵子天天吃,吃得怕上瘾。如果忙起来就会忘掉,那就不是瘾了。蓝奶酪有点像我们的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
 
明天是倒垃圾日。赶紧下楼把垃圾桶推出去。一下子想起前阵子网上的帖子,说呆在家里的澳洲人,如何趁推垃圾出门的机会,张扬一回个性的情形。令人实在好笑。好笑的要命。 

大多数澳洲人都和我一样胸无大志。他们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办party,小吃小喝不算,还要绞尽脑汁好玩好乐。Party常常有主题,比如森林野兽,人人都去弄个虎皮狮首装扮起来。所以,家里拿出几件奇装异服并不是难事。
 
下楼去推垃圾桶,发现有人给我送柿子来,那种硬的日本柿子。我立即问弟弟和弟妹,因为他们家有这种柿子树。他们回说没有。儿子家虽然也有一棵,但是中国的那种。他从来都懒得摘,每年都让鸟们啄得遍体鳞伤。要是他摘了,再给我送来,还“放下就走”,岂不是太阳从西边出?不过我倒是需要水果了,先吃了再说。
 
这两天忙,练芭蕾有点偷工减料。于是只抓重点,练fondu,还是要肯定自己。

不知怎么的,《静静的顿河》一天里听了10集。一集25分钟,便用去250分钟,也就是四个多小时,加上要停下做标记,岂不要接近五小时!可我怎么不觉得呢? 
 
4月16日,星期四

 
本周的一半已经过去。澳洲情况继续好转。
 
总理Scott Morrison 也当松了口气了。四周来,电视上没见他面容舒展过一次。当家人不容易。但他说,不能松劲。所有的防疫措施,还要保持四周。当初他用邱吉尔战时动员的口气说,“我们决不投降”。但现在他好像是在说:我们决不停战。
 
说真话,我心里还是蛮肯定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的。政府不是说只把病毒挡住就行了,还要在挡住病毒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让国民生活如常。牺牲一切去做好一件事情固然可贵,但能够均衡地做好几件事情,更不容易。前者只需要决心,后者需要智慧。你关闭过境,要航空公司停航,你得考虑到航空公司的损失,要考虑到雇员在拿不到工资情况下的生活。
 
我私下认为,Scott Morrison 和他的同僚,一定都是好父亲,是个爱家管家的人。当然,理发时间限制在30分钟之内,似有不妥。想必这是从男人角度作出的决定。30分钟的理发时间对男人是够了,对女人则不一定。人不是神,一定会出错;但出了错,改过就是了。这条规定第二天就被更改了。
 
南澳今晚11:59放宽边境限制令。免于14天隔离期的“必要旅行人员”扩大到现役军人、健康服务人员以及“飞入飞出”(从城市到矿区必得坐飞机的)人。 

《静静的顿河》听/读完了。开始看第二遍。没想到从结尾到开头的短路,呈现出主人公一家三代前后十年的命途:经过一场革命,一户靠土地生活的农家,历经苦难却家破人亡,只剩下主人公和他的儿子存活下来。
 
可这分明是在苏维埃政权下发生的事情啊,怎么能够得以出版?这叫我想起《列宁在1918》,那是最最革命的时刻,竟然还有芭蕾舞剧《天鹅湖》在上演。这是不是说,当年这个政权还是珍惜自己民族的艺术成功的呢? 
 
4月17日,星期五

 
澳洲对日本的疫情报道不多,所以就知道日本的情况比较好。可今天报道了日本的防疫级别升高,全国进入紧急状态。由此可见,澳洲政府对“大好形势”保持冷静的头脑,但同时考虑逐步放宽限制,是正确的。
 
电视上看到的日本首相安倍,显然老了一些。叫我有不少同情。当家人辛苦啊!
 
我还在想口罩的问题。这两天电视屏幕上,戴口罩的人  多了。我虽然没有从医学上弄清楚,但就说这必有,那么为什么欧美,包括澳大利亚,就这么不情愿戴口罩呢?
 
如果假定这是个文化问题,我试图从一个相反的位置来看。假如今天要我带上穆斯林的头巾,只露出两只眼睛,以防止病毒侵染,可能我也很难接受。如果是法令,我可能会执行,但肯定是能不戴则不戴。民国初期剪辫子,也是件很痛苦的事情。辫子有什么用?又有什么好看?但是人们不肯剪。清朝初期则相反,留发不留头。严重到这个程度,人们还是不从。
 
武汉的死亡人数被提高,使得总死亡数增加近40%。武汉防疫部门说,数据的不准确,是由于采集数据的困难。澳大利亚SBS记者在报道时,给出了另外的理由:世界卫生组织WHO没有给出一个统一的标准。 

今天最高兴的事是建筑师将区政府要求追加的几张图纸完成了。回头一看,我的建房申请12月27号递交的。需要追加的图纸的要求是3月16号通知建筑师的。距今已经一个月,够慢的了。受新冠影响,区政府人员在家办公,也是拖延的一个因素。但现在好歹完成了。
 
傍晚和儿子一起去看婆母。四周来这还是第一次。抄丽莎的作业,到婆母房间对着街的门外面,老人在安全门之里,而我们在院子的栏杆之外,相距超过两米。老人当然高兴,尤其是见到小草。奶奶的确疼这个孙子,他视小草为鲁道夫的成就。
 
儿子告诉奶奶,他油漆了他自己的房子,但说他着实痛恨此类劳作。但现在看起来,效果不错。他将自己的摄影图片印制在油画布上,装饰整个房子。他说他很喜欢,奶奶自是表扬他。他告诉奶奶,他现在在家工作,但他并不喜欢,还是希望回到办公室去。
 
奶奶跟他说,下次带一支牙膏来,儿子答应后又问,要不要淋浴液,奶奶说不用,她喜欢香皂。儿子继续问,要不要润肤液,奶奶还是说,不用,她喜欢香皂。如此反复了五六遍,儿子知道没有办法了。老人听不清,只得作罢。
 
我们大概没有超过20分钟,老人说她站得累了,于是我们离开。
 
回家的路上,我们一路聊,谈的都是工程上的事情。儿子一直觉得这个妈妈很傻,其实也是。但毕竟做过工程,只是我全部在电的方面,儿子几乎全在机械方面。他谈到公差问题,这在澳洲竟然不是由工程师来设定的,而是由制图人员解决的。这和中国机械工程知识结构大不一样。
 
疫情日记已到尾声。虽然澳大利亚的疫情控制得相当不错,但政府并没有放松警惕,所以我不觉得还会有什么坏消息。而没有坏消息也就不再有得写了。于是今晚我给悉尼的一个朋友打电话,因为是他建议我写日记的。 

武汉出了一个方方,她的封城日记成为多少人在足不出户的日子里翘首以望的文字。于是他对我说,你也可以写啊,你是学工的,逻辑思维强,一定会比她……我知道方方,是因为她的《软埋》。那是好多年前我的一个好朋友推荐给我的,电子版的。我正好飞去中国,在飞机上就读完了。我还听说,她因为此书而被端去了湖北省作协主席的头衔。所以我内心很敬重方方。
 
我自知无法同方方比,但被他这么一说,我还真动手了。电话里我说谢谢他,没有他的提议,我连想都不会想到。他也做工程,也是电类,但比我要低好几届。他毕业后始终做自己的专业,而且工作上相当优秀,叫我好羡慕。可我不理解,写疫情日记之类的事,连我自己都没想到,他怎么会想到的呢?我就这样对他说了,他倒也没有谦逊,却说“因为我老了,你还年轻。”——生生地叫我笑了一个晚上。  
 
4月18日,星期六

 
下面是澳大利亚截止4月18日每日新增病例图表

 

  
这张图表已经说明了澳大利亚当前的疫情。无需多言。
 
南韩的防疫措施之一,是运用手机应用软件,追踪同感染人相接触的人,然后再对这些人做测试。这就有的放矢了。
 
 澳洲也已经研发手机应用软件,追踪同感染人相接触的人
 
澳洲也已经研发出相应的软件。但它的运用将会触碰到澳洲文化中一个坚不可摧的概念——隐私权。
 
如果政府能够追踪与我接触的人,那么我与谁交往,就完全暴露在别人面前,尽管这个“别人”是政府,这也是我绝对不能容忍的事情。澳洲人在到感到他们隐私权受到威胁时,他们会非常反感。

所以总理Morrison在推特上安慰他的公民,使用这一手机软件并不是强制性的,但寻求公民的合作和支持,自愿下载该软件。 
 
总理Morrison在推特上说,这一手机软件的使用并不是强制性的
 
政府服务部长专门出镜说明,说这一软件所使用的个人信息只以防疫为目的。政府保证其私密性和安全性。但他接着说,如果有足够数量的人们运用这个软件,则“社交隔离”可以被取消。
 
这听上去实在就是苦口婆心的家长。为一大家人好,还要让每个人都心悦诚服。
 
在民主国家,你还真不能动不动就说“我是为你好”来强硬推行政策。他们会说,你认为的好,不是我要的好。
 
“你的好不是我的好”这一幕,已经在地球的另一端上演了。美国密西根等几个州,州民上街抗议,反对州政府“社交隔离”令。他们有的高擎国旗,有的穿上印有国旗的T恤,很有底气的样子。美国国旗是自由的象征;美国鬼子的“不自由,毋宁死”,还真不是口头上的。
 
德国对新冠毒侠的应对有条有理。德国健康部长Jens Spahn说,德国的感染人数曲线已呈线性。新增人数大为减少,且增长率与日俱减。与国际上相比,德国做得很好。但“这使我们谦卑,而不是过于自信。” 
 
 德国健康部长Jens Spahn
 
这真是位很德国的部长,说话一板一眼,“线性”“增长率”“谦卑”等词真是用得很到位。 
 
我们小时候我们动不动就做小结,总结成绩。这个臭习惯还在我身上。马上疫情要结束了,自己做个小结吧。
 
1. 写了五周的“日记”。最早的“日记”记录一天的电视报道中我认为重要的内容,写的比较认真,比较花时间。几乎可以说,每天大多数时间贡献给了日记。因为求准求细。这样大的一个事件,能够记录个人的角度,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虽然只是青菜萝卜的流水账,但有一个不同点,我在最早时一直关注比例问题。新增率、死亡率和检测率。这可能就是学工思维吧。为此有点小开心。
 
2. 读完《静静的顿河》。这归功于三位朋友。第一位建议我读,并在我几度抱怨俄罗斯人名、地名之难以记忆时,也没有松口说可以不看。这位是老师,我又是个听话的学生。所以虽不诚服,但相信老师自有老师的道理。第二位帮我理出了一个头绪,和其相关的内容和意义。如此提高了我阅读的兴趣。第三位向我推荐了该著作的语音版,既可以听。而听,就可以利用零碎的时间。从而阅读速度大大加快。又由于文字和声音有不同的效果,使得阅读有了立体感。
 
3. 在芭蕾上,学练了Italian Conti Verture上的advanced Glissè 和Fondu。它们不同于我过去练过的组合,而且难度较大。今年初到了另一间芭蕾学校,加上这部分的训练,让我体会到“转益多师”的好处。
 
4. 治疗鼻炎一个疗程下来,自己感到效果在60%以上。我会乘胜追敌,直到把鼻炎完全治好。
 
5. 体重减下来1公斤。现在达标。 
 
4月19日,星期日

疫情日记结束。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新冠疫情实录

澳洲

陈苑苑:这个复活节主题是“呆在家里”

陈苑苑:澳洲媒体有报忧不报喜的传统

陈苑苑:自我居家隔离的日子开始了

 陈苑苑:疫情袭来之澳洲日记

萧蔚:悉尼夜景,警察飞到窗外查“扎堆”

萧蔚:不羁的澳洲人和口罩

萧蔚:悉尼的抢购潮

日本

李扩建:国民树立“正确地恐慌”意识

加拿大
周小六:超市每天清早是老年人专场
周小六:绝望退却之后,生活就会恢复阳光
周小六:渴望普通生活,现在是一种奢望
英国
刘晓华:这一周是英国的最至暗时刻

刘晓华:整个英国都在为重症的首相祈祷

刘晓华:门外的世界,全人类都在挣扎着
德国
蒋国辉:疫中旅程,从珠海到法兰克福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