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卌年丨温大勇:我的大学梦,为了那份平等和尊严

温大勇 新三届 2020-08-25
  
 作者简历

作者少年时期


温大勇,1948年生,当过知青、工人、教师,198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顾问,《剧本》杂志社原主编,编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创作有《土尔扈特人》《文天祥与忽必烈》(合作)《玉杯恩仇记》《汉将李陵》等剧本,出版有《一捧雪》《清忠谱》《红卫兵忏悔录》《<呻吟语>译评》《曾经沧海难为水》等作品。

原题
我的大学梦



作者 :温大勇


 
打很小的时候起,大概是在小学吧,我便有了长大后要上大学的想法。不过,这可能还算不上是“梦想”,只是小孩子偶尔生出的一个念头,而且因为离“长大”还很遥远,所以并不是念念不忘。那时我还天真地以为,小学毕业升中学,中学毕业考大学,都是自然而然的一段人生经历,如同将来要参加工作、结婚生子,一切都会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也因此就没把这件事特别放在心上。

上大学的想法是由何而来的呢?……我说不大清楚。但可以肯定,这不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诱惑,不是后来被广为批判的“轻视工农兵思想”,更不会是贪恋那大学毕业生的四五十元钱工资——那个时候的孩子单纯得很,没有什么功利金钱概念,况且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学毕业生其社会地位、经济地位都不会太让人羡慕。假如非要给这种想法找个“出处”的话,那恐怕和家庭环境有一点儿关系。然而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家庭背景,使我日后的“大学梦”平添了许多周折。

我家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那种“书香门第”。尽管父母读过大学,父亲还是留学德国的博士,但他们的上一辈都不是读书人:爷爷只上过几年私塾,在家乡的中药铺先当学徒后当伙计,吃尽千般苦,人到中年才考上了中医大夫“医证”,得以挂牌行医;姥爷少年从军,驻守在东北边境小城虎林,九一八事变后带兵打鬼子,誓死不当亡国奴,落个倾家荡产,绝对是深明大义,可文化程度有限。虽然如此,他们却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后辈人多读书。

姥爷姥姥和奶奶去世得早,我没有见过,老一辈人里,我只和爷爷生活过一段时间。关于爷爷,我在大学里曾撰文回忆过,此处不多谈,只讲爷爷对“学(xiáo)习”的推崇——爷爷认为,只有上学,好好念书,才能有“出息”。爷爷晚年时离开长春的伯父家,住到了北京的我家,后又不听劝阻开了小小的私人诊所,但凡有人来探望、看病,“学习”“上进”肯定是爷爷的重要话题。在爷爷的视野之内,不管谁家有困难,只要孩子愿意上学,一向节俭的爷爷都会慷慨解囊。

爷爷病重后,我大姑和二姑在他身边伺候,我几次听到两位老太太抱怨96岁高龄的老爹,说他重男轻女,含辛茹苦把两个儿子培养成了留学生,却耽误了女儿一辈子的前程。每到这时,往日脾气急躁的爷爷总是不作声,似乎是默认了对女儿的亏欠。我后来才知道,姑姑们说得不完全对,伯父和父亲是因为考上了“官费”才能最终完成学业,爷爷没有这个经济力量,但老人家为儿子的付出肯定是一般父亲所做不到的。

母亲很在意一个人的学历,也常把“上大学”挂在嘴边,特别是哥哥姐姐先后上了大学,母亲认定我也要上,时不时提起这事,好像除此没有更好的出路。父亲因为母亲的这个看法同母亲拌过几次嘴,说这么讲对孩子影响不好,不过终究也没能转变母亲的认识。我上了初中后,自己到哥哥姐姐的学校玩,对那里的一切“感觉”挺好,加上我学习不觉吃力,因此对母亲为我做的“安排”在内心里并不排斥。说尽管说,但父母并不太操心我们的学习,甚至很少过问,他们只管忙他们的工作,而我也从来没有把“考大学”看得有多么重要,做过格外的努力。

生活就这样继续,一切平平淡淡。正像我家街门上那斑驳的对联所言,“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大概也是我们这一类家庭对子女今后人生道路的基本祈愿,此外别无他求——其实原本就这么简单,小孩子想上大学,家长愿意让他多读些书,真和什么“阶级”“思想”“意识”无太大关系。

1964年春天,我即将初中毕业,面临中考,在清华附中读高中的表哥邀请我到他学校玩。那天正逢清华附中春季运动会,朝气蓬勃的男女学生和严谨昂扬的校风令我印象深刻,乃至今天仍历历在目。秋天,我和表妹也如愿考进了这所与清华大学只有一墙之隔的住宿制中学,与表哥成为校友。入学后才得知,清华附中近两年的高考升学率很高。我戴上校徽,在外校中学生赞羡的目光中不禁有些得意。亲友们都觉得,我上大学是迟早的事,我也这样想,只是没有认真考虑过将来报考哪所大学,选读什么专业。

在清华附中,我有几点感受,一是学校上升势头正猛,校领导踌躇满志,积极推行教育改革,特别强调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一心要把清华附中办成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中学;二是同学们都是来自各校的“高材生”,学习努力,上大学、考清华的想法不言自明;三是政治空气浓厚,校园里思想交锋频现,最终导致学生群体撕裂——全国第一个红卫兵组织就是在清华附中“秘密诞生”的,主要由不满校方“教育路线”、“阶级路线”的干部子弟构成,我的表哥是发起人之一,当然这是后话了。

上了高中我才意识到,主要是因为上一代的原因,每个人都打上了不同的“阶级烙印”,“家庭出身”基本决定着个人前程。表哥表妹出身于革命干部家庭,属于可以依靠和信赖的“红色后代”;我的父亲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我们这一部分学生需检讨和清理“资产阶级思想”;还有些同学则要和“反动家庭”“划清界限”,背负着沉重的政治包袱。在清华附中,渐渐地,隐隐地,学生们被分作三六九等……我对这一切十分抵触,内心愤愤不平,有时会突然漾起深深的屈辱感。

从1965年开始,学校的各种政治活动逐渐增多,在校方组织的或学生自发的讨论会上,每个人都要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很多同学日益谨言慎行,但相当一部分干部子弟仍对“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强烈不满,动作不断,冲突也时有发生。到来年春天,清华附中的正常教学工作实际上已经难以为继。有的同学暗地里仍在做高考的准备,我因“学习目的不明确”被同学“帮助”过,而且才上高二,反倒不再多想今后是否考大学,利用下午自习和晚自习时间,看了大量闲书,整天浑浑噩噩的,几乎没有意识到一场巨大灾难即将降临。

1966年春夏之交,“文化大革命”爆发了。6月13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通知,改革高等学校招考办法,并决定将1966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推迟半年进行。在此之前,北京女一中高三(四)班和北京男四中高三(五)班学生给党中央和毛主席上书,强烈呼吁废除旧的升学考试制度。我们——不单单是我们,全国人民都毫无例外地“欢呼”和“拥护”。校园内外贴出很多大字报,为“无产阶级大学”最终对“资产阶级黑帮狗崽子”、“地主富农的孝子贤孙”关上大门,“大声叫好”。一个阴天的下午,我和几个同学来到海淀镇的废品收购站,将自己的全部书本卖出。那天,我第一次“发现”我是那样向往着上大学……

之后,学校的“路线斗争”日趋激烈,一部分教职工和学生被批斗、被殴打,有人自杀,随之几派武斗,再往后是“革命大联合”、“复课闹革命”,开始“上山下乡”……直到过了50多年,我们班的同学仍然没能再次聚到一起,因为伤痕依旧。还想交待的是,“老附中们”先后通过不同途径大都上了大学,当然也有一些人永远失去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包括我表妹,而本来他们是完全有这种可能性的。

在极度动乱中,我的父母和亲戚们也没能幸免:表哥表妹的父亲——我敬爱的姨夫,从援越前线召回后即被“造反派”迫害致死;因留学、工作经历等“问题”,一向爱国敬业的伯父、父亲被单位实行了“无产阶级专政”,一度失去人身自由;身为教师的母亲由学校“革命群众”“扭送”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关押,罪名是“现行反革命”;舅舅姨们遭到各种政治冲击甚至迫害,“家不聊生”……我在这里提到这些,是因为我的家庭和社会关系深深影响到我随后的生活,某种程度上还决定着我的命运。

关于那个时期,二十年前我曾写过一本书《红卫兵忏悔录》,后由明报出版社出版,那里从一个侧面留下了我的部分记忆。

1968年12月,我奔赴山西农村插队。在村里,我很快就成了最棒的劳力之一,被评为“五好社员”“优秀民兵”。业余时间,除了打打篮球,看看能找到的小说、诗歌、古代散文,偶尔读上几页外语,对今后不敢多想。

1970年6月27日,中共中央批转北大、清华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决定废除考试制度,“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招收工农兵学员,并决定先在以上两校进行试点。1971年,好像是刚开春,清华大学到县里招生的消息在知识青年中一下子传开了,我激动万分,又几乎难以相信。

在顺利地通过了群众推荐和公社批准后,我来到县里参加招生学习班,又经过了面试、体检、座谈等程序,最终让回到村里等通知。我照常下地出工,早出晚归,在忐忑中盼望着、期待着,直到被清华大学录取的同学去了北京。多年后,有确切消息说,当时招生的人是带着录取名单来的,我们这些所谓表现好的知识青年只不过是陪着人家演了一出戏而已。

1972年夏天,父亲被“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我才有资格随着父亲到湖北江汉油田招了工,那里也是石油部“五七干校”所在地。父亲很欣慰,他觉得自己不会再影响孩子的前途了。一年后,未征求我的意见,我被调到油田子弟中学任教。尽管我很不情愿当老师,但我带的班成了优秀班级体,我也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在油田,我遇到过两次大学招生,也两次错过了,甚至都没有进入“程序”,原因仍是“家庭问题”。

我是那样想提高自己,想多给学生们些知识,想上大学受高等教育,但面对父母,我故意表现得完全不在意,“淡定”得很,我不想让他们伤心。学校里有些老师是“文革”前的大学生,他们有时会兴致勃勃地聊起大学时代的轶事。每逢遇到这种场面,我都很少搭话。直至现在,面对着没能上成大学的老同学或老朋友,我轻易不会谈论我的大学生活。

我所在的那所子弟中学领导明争暗斗。一位负责人不太掩饰地跟我说,只要我能向他靠拢,入党、上学都不是问题。亲历过清华附中的派性斗争,我对“站队”已没有兴趣,况且我对他们也都没有恶感或格外的好感,便“顾左右而言他”,采取“中立”立场,还自以为很得体。没想到,竟有人为此在我的档案里做了手脚,说我暑假从北京探亲回校后,向老师们“宣扬邓小平全面整顿成果”,“散布对文化大革命的不满情绪”。这虽然基本上是事实,但此举过于险恶——要知道,那是在1975年啊!如果不是十年浩劫结束后,我所在学校分管人事的老师告知我,说我的档案里曾有过上述记录,现已抽掉,让我放心云云,我还毫不知情呢!

1977年8月,因哥哥姐姐大学毕业后都被分配到外地工作,为落实知青政策,我调回到北京,仍当中学老师。之前,我还曾在河北廊坊一所中学短期任教。经过10年漂泊,回到年老的父母身边,我对上大学已不存任何幻想,积极参加教师在职进修,尽心尽力教好课,并考虑解决“个人问题”。

星期天,一个一起插队的老同学找到我,说大学有可能要恢复考试招生,“老三届”也可报名,叫我早做准备,还让我帮他找一套中学课本。我半信半疑,父母也没有多说话。

“文革”后第一次大学招生考试报名真的开始了,我反而犹豫起来:一是觉得年纪不小了,大学不一定愿意招,更主要是不想空欢喜一场,再受刺激。父亲像是很平静,还说刚调回北京,要安心工作。母亲则劝我别放弃机会,看得出对我期望很大。我感谢学校对年轻教师报考大学没设任何障碍,反而鼓励我们勇敢面对新的选择,于是我报了名——在当时那种气氛下,假如不报名参加高考,就显得太没出息了,有可能让学生也看不起。

根据招生情况,我报考的第一志愿是北京大学考古系。因为还要给学生上课,没时间多复习,我觉得把握不大,有“匆忙上阵”之感。考试后不久,校领导兴奋地告诉我,我的成绩非常好,区里市里排名靠前,让我“静候佳音”。这消息令我很意外,我简直不知怎么形容我当时的心情……

北京市招生办通知考生下个星期二检查身体,我自恃身强体壮,根本没在意。星期天,我在表妹的婚宴上酩酊大醉。星期一下午,我有些难受,请校医室的大夫看了看,随后她严肃地问我是否有心脏病史,并为我打针拿药,嘱咐我尽快到医院检查。我惊呆了,回家没敢提起这件事。第二天体检,我第一轮就被淘汰,医生说我有严重的心脏期前收缩,让我病休……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并没有感到难为情。

我拿着河北廊坊和北京的学校为我开的身体健康证明,四处奔走“上访”。或许是我的高考成绩真的不错,市招生办破例决定,在指定医院,两个星期后专为我再检查一次身体……最终结果让我完全绝望,我彻底失去了入学资格。母亲掉了眼泪,父亲痛斥我“得意忘形”。我默默地走上讲台,没有休过一天病假。两个多月后,我心脏的种种不适症状全部消失,我又成了“正常人”。有一阶段,我经常下意识地摸着脉搏,感受着心脏的咚咚撞击和令人不安的频繁间歇,体味着难言的痛苦。

表哥和我一同参加了1977年的高考,并考进了清华大学。“文革”开始的时候,高中毕业考试已经结束,表哥和同学们就等着高考了,没想到大学停办,这一等就等了11年!

在沮丧和悔恨中,高等学校78级招生工作很快又开始了,给了我们“老三届”考生最后一次机会,我也像是捞到了救命稻草,重新报了名。因职业所限,这次只能报考师范类院校,于是我仅仅填报了两个志愿:重点学校报了北京师范大学,非重点学校报了北京师范学院。那一学期我担任了班主任,班里很不稳定,我不敢丝毫懈怠,家访、补课,带学生下乡,组织活动,整天忙忙碌碌。每天晚上备完第二天的课后,我还要为即将到来的高考准备功课。那半年里,我记得母亲很少看电视,我也滴酒未沾。

大概是上天眷顾我,我顺利地拿到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的录取通知书。我给在服装厂工作的未婚妻打了电话,告知这一喜讯。母亲红了眼圈,父亲为此喝了一点儿酒。9月下旬,我和她登记结了婚,然后各自返回单位去上班。现在回想起来,我们那时竟会如此冷静,真是不可思议。

也就是在那前后,我的父母和挨过整的亲戚们都被平反了,没人再留意别人的出身,似乎一切都充满了希望……

大学期间同学们在颐和园的昆明湖畔合影


十一过后,我交接了学校工作,按期到大学报到。负责招生的张美妮老师笑着问我:温大勇,你不是未婚吗,什么时候结婚了?我吭哧着没有正面回答。其实,我们是在一年之后借了邻居搭的地震房,才“正式结合”的,入学前只不过是履行了一个“手续”罢了。

有一次在学生食堂排队打饭,我曾听到两位极年轻的学友指点着中文系的老大哥老大姐们,戏称他们为“老头儿老太太”……是啊,我是1964年入学的67届高中生,此时毕竟已过而立之年,和那些十七八岁的应届生作同学,的确有些惭愧。但回想过去,我不愿意抱怨什么,可我也绝不会说“青春无悔”!


又过了很久,我才悟到,我之所以越来越渴望上大学,一心要圆我的大学梦,多半是想为自己争取一种权利,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不被人歧视的权利。至于其他,仿佛并不太重要。


作者近影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表扬小号
就摁下二维码打赏吧


北师大新三届

潘婧:一个白洋淀女文青的心路历程

 谢悦:当年高考作过弊

谢悦:我家曾住赵家楼

谢悦:在那个放牛班的春天里

谢悦:在北大荒最让人心烦的是小咬

成曾樾:1983年胡耀邦激赞个体户

成曾樾:北京胡同的旧貌新颜

杨慧君:一榜三及第:

兄妹三人同年跨入大学校门

龚晓庄:“非典”时期穿梭在两岸三地

鄢烈山谈方方日记:情怀,忧虑与悲悯

宋家宏:高考,让我此生与书为伴

杨鹏程:跨越13年,我参加过两次高考

季思聪:这次不是学农,真的插队当农民了

季思聪:文革中师大女附中的恩师们

定宜庄:什么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集体特征?

陈辛:沉重的旅程

徐晓:我的朋友史铁生

徐晓:监狱中的日常生活

徐晓:无题往事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