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青丨谢悦:在北大荒干活,最让人心烦的是小咬

谢悦 新三届 2019-06-16


作者档案

本文作者


谢悦,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五团六九届北京知青,1978年参加高考,1982年毕业于北师大中文系。先后任职中国青年杂志社和管理世界杂志社,编审,2013年退休。


原题

虫 虫 总 动 员

——记北大荒的虫子们





作者:谢悦




楼下孩子们在歌唱:“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吹着我们……”于是想起当年下乡时我们也唱这首歌,歌词却改成了“小咬在前面带路,瞎虻追着我们……”


在北大荒的几年里结识了不少虫虫,可惜我不是法布尔,无法将它们撰成《昆虫记》。而它们对我还是颇有兴趣的,蚊子跳蚤瞎虻小咬,各路食客汇聚一堂,争先恐后在我身上搭伙开饭;先头部队未扎营盘,千军万马已扑面而至,诚如当时一首学大寨歌曲唱的,“一花引来万花开”,因此我后来曾剥皮朱文公诗曰:


曩日知青斗志高,无边刺痒不时搔。

等闲识得虫虫面,万紫千红总是包。


北大荒的虫虫们特点突出个性鲜明,就说蚊子吧,个头比城里的要大许多,战斗力也更强悍,隔着卡其布的罩衣就能给你来上一口,只是毒性不大,痒一阵也就过去了,不像被南方的蚊虫叮咬后要红肿好长时间。但在北大荒夏天没有蚊帐也是无法睡觉的,我那领蚊帐一使多年,破洞处便用线绳拴起来,后来也就拴成了一花引来万花开。


我是知青中头一等能凑合的,又没有小芳来给我爱,衣袖开了用细铁丝挂住,裤裆裂了也靠铁丝来维系。当时正在进行路线教育,路线斗争层层过关,阶级敌人从上到下不得漏网,名曰上挂下联;我因为发明了铁丝的妙用,便被知青们呼作“上挂下联”。


鲁迅曾说蚊子比跳蚤可恶,理由是跳蚤咬人不声不响,蚊子却要嗡嗡嗡发一通议论,似乎证明吸血的有理。在下对鲁迅当然是敬服的,不过以亲身实践经验,对老先生的跳蚤蚊子之论则不敢苟同。嗡嗡嗡发议论的固然讨厌,却令你知道它置身何处,可以提防;那不声不响暗地里给你来上一口的,才真的让人防不胜防。


虽然虫豸们投怀送抱都是为了“努力加餐饭”,而蚊子的筵席一般只开一桌,你若不赶它,在身上留一个包就完事大吉。跳蚤则不然,一旦沾身必要上下通吃,不吃够流水席决不肯罢休。而且睡觉时挂起蚊帐就可将蚊子拒之门外,跳蚤却是无孔不入。


有一晚跳蚤在我身上大开杀戒,咬得我走投无路,索性爬起来让旁人帮我清点身上的成果,这一数竟数出了八九十个红包,大大超过我在微信上抢到的红包数量。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把敌敌畏兑了水直接洒在褥子上才能入睡。


跳蚤是生物界跳高的NO.1,有此技能自是不愁生计。这说明同样是干坏事,本事愈大危害愈大。所以《资治通鉴》里说:“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也就是说,在没能耐的坏蛋与有能耐的坏蛋之间选择,宁愿选前者。看来司马光不光会砸缸,还深谙驭人之道:以996的要求而论,傻缺要比流氓好使。


返城后上大学,有一次挤在去学校的公交车上,猛然感觉腰际一阵熟悉的刺痒,立即意识到这是久违的跳蚤又来光顾了。抓跳蚤在我已是轻车熟路,隔着衣服迅捷地按住,用指甲死死掐着,一直坚持到下车——跳蚤不是捏一下就能干掉的,必须用指甲狠命掐。后来我将这跳蚤尸体夹在学生证里,不时打开展示一番,告诉城里人跳蚤就是酱紫滴。



当年在地里干活,最让人心烦的是小咬。那虫虫比芝麻粒还小,全靠大部队集团作战,经常能在地里看到前方一片黑雾移动,那便是小咬大军。


特别是在阴天,成堆成团的小咬从树窠草丛中倾巢出动,劈头盖脸,前赴后继,直奔人的毛发之中,有的钻进你的脖领衣袖裤腿,就像孙猴子在盘丝洞遇见的那群虫妖,“扑面漫漫黑,翛翛神鬼惊”。片刻之间,头发和眉毛部位便火烧火燎奇痒难耐,令人心中烦躁异常,赶又赶不走,躲又躲不开,只希望此时能有一桶凉水从头浇到脚,或者有个水塘一头扎下去。


所以,你瞧见在地里干活的男女老少人人头裹纱巾时不必惊奇,这不是臭美,是防小咬呢。听说有的连队知青抓住小咬用锤子砸,可见人们对其恨意之深。


瞎虻是吸血虫虫中的重型轰炸机,一开始看见这家伙呼啸着冲过来还真有几分胆寒,以为如马蜂般会螫人。时间一长也就识破庐山真面目,顺手抓上一只,揪去翅膀掀起屁股,看它在地上跳着玩。不过瞎虻的口器是为对付牛马而装备的,若在人身上叮上一口,立马见血。


今年春天我去温州旅游,在山水诗人谢灵运的谢公亭前留影,人谓此乃你谢氏祖先。我道区区诚非谢家之宝树,不过谢灵运“山桃发红萼,野蕨渐紫苞”的诗句,当年在虫虫们的配合下确是在我身上一再应验。


北大荒的虫虫中最令人恐怖的当属草爬子。草爬子学名蜱,据说被它叮咬时浑无知觉,一旦发现便为时晚矣。它的身子可以揪下来,头却扎在你的皮下再也出不来,每逢阴雨天便会让你刺痒不止。有一次我在一条狗的身上见到吸饱了血的草爬子,平时没有绿豆粒大的扁毛畜牲,此时已经涨成了酱紫色的蓖麻籽,令人作呕而又毛骨悚然。所幸我不曾被这虫虫光顾过,也没听说其他知青有谁喂过它。


当年在北大荒时,常听人说草爬子能传染急性出血热,这是一种病死率颇高的急性传染病。1984年我们在北京组织全国农村专业户座谈会,会上就有一位来自黑龙江的代表突发出血热,送到医院抢救,所幸保住了性命,当时媒体还作了报道。我逢人便说,那位代表一定是被草爬子叮了。直到最近我查了百度,才知道草爬子虽然传染多种疾病且造成一定的死亡率,但出血热的传染媒介主要是鼠类,寄生在鼠类身上的革螨也有某种嫌疑,而那顶多算是草爬子的亲戚。看来草爬子替耗子背锅了。


有一次在地里干活干到冒汗,于是把罩衣脱下来挂在地头的树枝上。收工时取了罩衣顺手往胳膊上一搭,立时便觉胳膊上一阵痛痒,揭起衣服来,那上面趴着一条色彩斑斓的毛毛虫,而胳膊上留下了一片黑色刺毛。懂行的人告诉我,千万不要去揉搓那些刺毛,否则皮肤马上就会肿起来。他教我用橡皮膏粘住那片刺毛往下揭,一试之下果然管用。还有一次在菜地里干活时让洋剌子螯了一下,那种深入骨髓的刺痒,简直让人终生难忘。


至于虱子那就甚属平常了,古人云皇上身上尚有三只御虱,何况我们这些知青。斯诺的《西行漫记》中也曾绘声绘色描写过领袖在延安的窑洞中伸手入衣捉小生物的情景,我们自然更不在话下。


1969年冬我们上山伐木,住在帐篷里,当然没有WC可供方便,雪地里随便找一个树桩,蹲上去就地解决。反正山里没有女生,不存在回避的问题。这天晚上我到帐篷后边方便,刚刚蹲上一个树桩,在月光的映照下,赫然发现身前晶莹的雪地上,竟有一只冻死的苍蝇!虽说冻死苍蝇未足奇,然而这零下三四十度的冰天雪地中,苍蝇又是从何而来?突然想起曾在什么宣传材料上看到过,抗美援朝时美帝曾发动细菌战,在中朝边境投下带有病菌的苍蝇蚊子。既然美帝能发动细菌战,苏修也就未尝不能,这里离中苏边境不远,那么这只苍蝇会不会……


想到此节,肾上腺素立马飙升,阶级斗争的弦迅速繃紧并直达G点。我蹲在树桩上,满脑子都是阶级斗争G弦咏叹调:这情况到底该不该报告?不报是隐瞒敌情,报错了是谎报军情,同时又担心那苍蝇可能携带的炭疽或伤寒病菌会爬到我身上来,就这样在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中完成了人生最纠结的一场排泄。


最终我选择了瞒报,而五十年后我依然存在的事实,则说明那只苍蝇与美帝苏修并无瓜葛,只是至今我也没参透它的来历。


在山上伐木时,经常看到当地人在松树的树干上抠一种白色的肉虫子,回到帐篷里在炉筒子上烤焦食之。当地人说这叫哈虫,非常好吃,极力向知青推荐。开始我们怎肯就范,后来有胆大的试了一下,哎吗确实味道好极了,简直就是炒熟的松籽。于是大家一起尝而试之,再以后知青们也就纷纷的去抠树干了。


那年山上的松籽大丰收。知青们为采松籽闯进深山,到晚上迷路了。大家努力辨认着道路,终于发现了一串人的足迹。不过很快恐惧就取代了兴奋,因为众人发现,这串脚印就是自己的;我们在林中盲目转了一圈,最终又回到自己走过的旧路上。初涉人生的我第一次体会到循着自己脚印走回头路的恐惧。



北大荒的虫虫种类繁多,也并非尽是阶级敌人。晚上捉几只萤火虫放入蚊帐,虽没有映雪囊萤的励志境界,好歹感到眼前尚存一点光明。在地里干活,有时会有一袭清香沁人心脾,宛如香瓜气味,后来我们发现那是一种灰黑色甲虫的杰作。谁也不知这甲虫的学名叫什么,便自作主张给它起个名字叫“香瓜虫”。


有人捉了一只香瓜虫,回宿舍后放进小瓶中养起来,企图天天有香瓜味可闻。但那虫虫自进了宿舍,却默默无闻的再也不肯配合。就当大家都认为无望的时候,某天瓶子里忽然就冒出了香瓜气味,于是几个鼻子立刻凑将上去,谁知如此一来却又无声无嗅了,看来这香瓜虫颇有几分大牌脾气呢。


即令在我身上开饭的各位,为了生存亲近于我,终究没造成多大伤害;而它们在我身上解决温饱的同时,想必也能找到和谐的感觉。法布尔在《昆虫记》中提到这些小生物时说过,它们并不企求我们什么,只是希望我们对它们宽容一些。其实比起我们同类中的吸血者,它们安全得多,我一掌拍下去,却免不了要它们付出生命的代价。


悲夫!“借问蜉蝣辈,宁知龟鹤年”,我虽不敢企望龟鹤之龄,起码从那时起又活过几十年,虫虫们却不知已历几朝几代了。


前几年重返北大荒,在村子的小河边被蚊子咬了两个包,那感觉煞是亲切呢。


谢悦之窗

谢悦:跟着外公玩风趣

谢悦:母亲与陈明老人的黄昏之恋

谢悦:1976年“五一六”这一天

谢悦:在那个放牛班的春天里

 谢悦:当年高考作过弊

谢悦:一个变老的坏人的故事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东北知青

董秋娟:我与梁晓声的初恋

李向前: 他们的名字叫"六九届"

张抗抗:红卫兵,说原谅还太早

濮存昕:我在兵团曾负责种马配种

周其仁:从完达山到朗润园

陈鸿仪:与死神擦肩而过

陈鸿仪:几曾回首,我的知青生涯

陈鸿仪:金训华的"牺牲"实质上是一场事故

陈鸿仪:七分钱要了一个父亲的命

姜和平:夜搜苏修特务记

匡亚明女儿李军:

长眠在黑土地的生命芳华

外交官父亲到北大荒给女儿扫墓,

像给女儿梳头一样

庞平:漫画,共和国知青

北大荒留守知青口述:我铁了心离开上海

留守在北大荒的老知青们

不老的北大荒:精神残疾知青的断裂人生

田晟:有一朵花儿无枝可依

他们永远长眠在北大荒

方新阳:我在乌苏里江当水手

方新阳:情系北大荒

肖复兴:北大荒知青生活回忆

孙海:那一年,父亲“押送”我回东北

范文发:我的"三同", 难忘在日本遗孤家的那顿饭

范文发:上海姑娘偷吃鸡,40年后去道歉

范文发:千山万水回上海

陈奋:人见人喜的俄罗斯姑娘百灵鸟

陈奋:深山密林,与黑瞎子并不美丽的邂逅

李振亮:种田人饿肚子是怎样一种悲哀

龚凤乾:和林格尔,我心中永远的第二故乡

石明诚:上海知青在延边的历史记忆

王红伟:一棵救命的大白菜

王世浩:北大荒的第一天

王世浩:兵团老战士肖竹文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

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

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

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

……

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

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

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