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丨龚凤乾:和林格尔,我心中永远的第二故乡
老编的话:今年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50周年。本号开辟的“知青”栏目,将重点分享知青朋友的纪实性文图稿件,期待您的支持。本号对知青朋友“不堪回首”或“青春无悔”的争论不持立场,只愿提供一个网络平台,供大家回忆、再现、追思、反省那一段以身相许的苦乐岁月。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
龚凤乾,男,汉族,1956年2月27日生于天津, 1982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外语系,获英语文学士学位;1987-1988在英国利兹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主修非参数统计学;1995年获美国俄克拉荷马市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2003年毕业于天津财经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就职于天津财经大学统计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学位中心应用经济学硕士论文评审专家,研究方向为统计学与风险管理。2016年退休。
1975年夏,我和天津市和平区当年的高中毕业生(其中有4个初中生,一个技校生)共21人,组成上山下乡小分队,赴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和林格尔县公喇嘛公社青年农场插队落户。
1977年12月,我在公喇嘛公社参加了粉碎“四人帮”后的第一次正式高考,随即被内蒙古师范学院(现内蒙古师范大学)外语系录取,有幸成为77级大学生的一员,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一道,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
说起来我下乡务农的时间也就近三年时间,但它却对我后来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令人难忘。
难忘林格尔县公喇嘛公社青年农场。这个农场是老知青在老场长、老共产党员张万万等村民带领下,白天开荒、晚上盖房,用自己积攒的钱购买必要的建筑材料,大干一年,于20世纪70年代初建立起来的。就是在这里我学会了锄地、间苗、施肥、浇地、喷药、收割等种田技术;农闲时到邻村挖河碳(可做肥料)、到山上炸石头、到河滩上挖沙子(可做建筑材料);学会了使用雷管炸药、翘棒、铁锤等项技术。
通过这些劳作,我切实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但也有不少收获:身体强健了,“人勤地不懒”、“一年之计在于春”等格言对我不再是说说而已了。抓不住农时、或虽然抓住农时但疏于田间管理,都不能取得好收成。务农如此,干任何事业也应该是如此吧。
年轻时的作者
内蒙古广大农(牧)民的善良纯朴,也在我心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记得有一年冬天和几位知青去邻村挖河碳,晚上收工回来时只见房东大娘把一大碗热腾腾的、上面洒满红糖的黏高粱饭给我们端了过来:“娃娃们,快来趁热吃吧。”
大娘这一句话至今我仍倍感亲切,她把我们就当成了自己的孩子。能助人时就伸出援手,决不犹豫,这难道不是一种宝贵的品格吗?
村民们不怕吃苦、勤俭节约、助人为乐等品格,种田中表现出的精耕细作“农把式”精神,对我也有很深刻影响,种田的学问其实很大呢。
老知青的榜样作用也对我们产生了重大影响。有幸在这些大哥哥、姐姐身边插队务农,也是我们的一种荣幸。这些“老三届”知青大都来自天津21中。
“刀在石上磨,人在苦中炼。” 在内蒙古农村的经历使我对中国“农民、农村及农业”(即现时所谓的“三农”问题)有了切身的体认。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我对这一点深信不疑,因为辽阔的广大农村、纯朴的乡村百姓,太需要知识、人才的支持了!
没有长期的艰苦奋斗,就不会有城乡差别的逐步缩小乃至消灭,经济发达地区帮助经济欠发达地区、最终实现双赢——这一目标尚未实现。无论已回城的知青、仍在农村的知青,关心“三农”问题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尽其所能,仍然是我们的心愿。
但是应该指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也带来了相当多社会问题,埋沒了许多人才,不少后遗症(尤其是对女知青而言)尚未得到比较理想的解决,这也是不能回避的。
感谢和林格尔接受、养育了我们,使我们美好青春的一段时光能在和林格尔度过。中国那么大,下乡知青有上千万之多,恰恰我们选择了和林格尔,而和林格尔也接纳了我们,这难道不是因为我们有很深的缘分吗!
和林格尔,我心中永远的第二故乡!
2008年的作者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推送
知青阅览室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永远的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