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叶秋怡,上海人,66届高中,养牛挤奶,77级大学,留学德国,任职美国,博士后,科研员,工程师,已退休。
谨以本文
献给我牛棚十年
中的同事们
十年浩劫,我牛棚十年,还原被淹没的历史,希望真实故事有些价值。自古不喝牛奶的中国人,第一头奶牛从何而来?人工授精员
奶牛只有产犊后才能泌乳,故而奶牛受孕产犊是牛奶生产的关键。上海地区在上世纪50年代之前,奶牛受孕都是让公母牛在放牛场上自然交配。自1959年起牛奶公司废除自然交配,人工授精是唯一的奶牛繁殖方式。人工授精员就是指专门从事给乳牛授精的技术人员。12牧场有两位人工授精员:徐其林师傅负责西区,龚明奎师傅负责东区。他们每天骑着自行车来到牛棚巡视或工作,自行车上总是带着装冷冻精液的保温罐。清晨和傍晚,我们都还在休息时,他们在牛棚里或放牛场上巡视,观察母牛的分泌物,一旦发现即将排卵的迹象,就要及时授精。那时采用的是直肠把握式宫颈深部输精法。比起原先采用的阴道开腔器输精法,这方法使母牛的受胎率提高10%。人工授精员在操作时,得先把右手臂伸入牛肛门,一把一把地把直肠里的牛粪掏出来,那一大坨一大坨的牛粪沿着手臂腋下涌出,啪啪地落在脚下,同时手臂慢慢地沿着直肠向体里推进,直到整条手臂几乎都伸入牛体内,才能通过直肠摸到母牛卵巢,从而检查卵巢上滤泡发育成熟情况,然后才能有效地授精。即使在寒冬腊月,他们也得光着右膀操作。所以人工授精员工作服的右袖可以完全脱卸,以方便操作。相比起这样紧贴着牛屁股在牛粪堆里进行的操作,挤奶工的工作要干净轻松的多,挤奶工只需要躲避奶牛的拉屎拉尿,偶尔才溅到些牛粪牛尿。畜牧业是生命科学的先驱,那时,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曾与牛奶公司一起合作搞课题。中科院的科学研究员们原先都是在象牙塔里看文献搞研究,在干净舒适的实验室里做实验。在合作期间,龚明奎师傅去生物研究所实验室讨论课题,当龚师傅凑近显微镜观察时,闻到一股强烈的香味,原来那显微镜的镜头都被那位女研究员身上的香水熏香了。作为合作课题的一部分,中科院的研究员们来到牛棚里,向人工授精员学习直肠把握法,学习如何把手臂伸进牛肛门里往外掏牛粪,可想而知,这种冲击对平日养尊处优的他们何其巨大!下班后,人工授精员们把手臂稍稍冲洗,就若无其事地去吃饭聊天了。而科学家们掏牛粪后引起的恶心反胃,好几天都吃不下饭,过了好久才恢复过来。
2016年秋回国探亲,与牧场的技术员们合影。左起:我,丁丽娟,徐其林,龚明奎
文革期间,虽然上层建筑的单位搞乱了,但是上海各生产单位依然照常运作。当时的口号是“抓革命,促生产”,上级领导制定生产指标,层层监督,基层单位一定得认真执行,惟恐被扣上“破坏生产”的政治大帽子。人工授精员的生产指标就是奶牛繁殖率。繁殖率与牛奶产量有紧密联系。奶牛产犊后就是泌乳高峰,随后泌乳量日渐减少。故而繁殖率越高,牛奶产量就越高。但是,太高的繁殖率会伤害奶牛健康,从而缩短奶牛寿命。那时候,牛奶公司定的繁殖率指标很高,达85%,换句话说,平均每头奶牛每14个月就得怀一次胎。2016年我回沪探望龚师傅,得知现在的奶牛繁殖率指标已调整到60%以下了。当年为了完成这85%繁殖率的指标,人工授精员不仅要有高超的技术,而且劳动强度非常大,远超过我们挤奶工。在配种高峰期间,龚师傅徐师傅奔忙在各牛棚里,大腿因长期骑自行车都磨得起泡破皮。他们属于技术科干部,粮食定量仅每月29斤,常年累月地吃不饱,龚师傅至今还记得当年那种难熬的饥饿感。虽然工作很辛苦,两位人工授精员非常热爱他们的工作,风里来雨里去在各牛棚里忙碌。我很敬佩他们。我们五组的高产母牛多,工人又都爱护奶牛,徐其林师傅与我们很谈得来。他平时说话不多,但是一提起良种母牛就有一种由衷的痴迷,会如数家珍地讲起良种母牛的血统,奶产量,体型特征等等。即使是对小母牛,徐师傅也爱护备至。记得有一次运输队来五组,要把小牛犊送到小牛组去,那位老大粗抓住小牛尾巴,就要往车上拖,徐师傅看见,赶快阻止:“不能抓小牛尾巴,那是很嫩的,你这样抓会弄断尾巴的!要抱着小牛四条腿送到车上去!”基于如此的“行业乐在其中”的敬业态度,两位人工授精师傅的配种技术精湛完美。改革开放初期,有位美国农场主到中国考察,得知龚明奎师傅给奶牛的配种成功率高达75%,而美国最好的配种成功率也只不过60%左右。这数字上的15%差异意味着经济效益上的巨大差异。那位美国农场主当即邀请明奎师傅到美国他的农场去工作,一开价就是每月工资8000美金,还承诺向他提供一幢房子和汽车。当时国门初开,明奎师傅考虑到自己语言不通,家中有三个孩子,没有接受邀请,淡淡一笑而过。乳牛育种
以前,中国人是不喝牛奶的。欧洲乳用牛是外来物种,是欧洲人经过了几百年时间的技术积累才逐渐培养出的。上海开埠通商后,欧美洋人们把欧洲乳用牛运到上海,其中大都是荷兰黑白花乳牛,从而得到新鲜牛奶的日常供应。正是因为乳牛品种珍贵,那时洋人们严格禁止欧洲乳用牛进入上海农村,所有欧洲乳用牛产下的小牛都要严格登记,小母牛留养,小公牛宰杀。189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得一头荷兰黑白花小公牛流落到川沙农村。那天夜晚,外商“爱光社”牛奶公司的一头黑白花母牛产下两头小公牛。当时在“爱光社”工作的一位中国员工灵机一动,只上报了一头小公牛。乘外国人睡觉的时候,他将另一头小公牛偷偷带出了牧场,转移到川沙的朋友家饲养,并用本地耕牛的奶来喂养。等它长大后,让其与本地黄牛进行杂交,从此开启了上海民族资本的奶牛业。后来川沙地区的奶牛业尤为普遍。黑白花乳牛与上海本地黄牛的第一代杂交奶牛,又称“二夹种”,二夹种的后代称为“倒二夹”。我刚开始在五组挤奶时,牛棚的38头牛中还有几头奶牛是二夹种。由于杂交优势,这些“二夹种”性能不错。从1938年起至1950年,上海地区的奶牛行业多次从海外进口奶牛,其中以“荷兰黑白花乳牛”为主。1950年之后,停止从欧美进口奶牛,直到1984年起,才重新开始大规模从欧美进口良种奶牛。上海地区的奶牛业发展,不仅要引进国外的良种奶牛和种公牛,还必须实现奶牛本地化。来自欧美的乳牛的原产地大都是高纬度地区,夏季凉爽。而上海地区的夏天极其闷热,气温可高达37度,奶牛的新陈代谢旺盛,体温高达39度。这些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奶牛如何安全度过上海的酷热,是一大挑战,故而上海地区迫切需要实现奶牛的本土化。在1950年至1984年的三十多年期间,上海地区不再从欧美进口奶牛,奶牛育种主要依靠从本地优秀奶牛中筛选。育种采用的方法称为“级进杂交”法:从现有的几枝公牛族系的后裔中选出高产母牛,再从它们的女儿中挑选高产母牛,如此代代筛选,连续五代,将第五代的高产母牛与其上五代的公牛族系进行回交,以巩固其优良品性。所以在给奶牛配种时必须熟悉各枝公牛的后裔,以避免“爸爸配女儿”或“爷爷配孙女”等的近亲交配。至今我还能记起当年几头种公牛的牛号:917号和310号公牛。我们五组有好几头奶牛是他们的后代。310号公牛是1946年联合国救济总署《援华奶牛》的后裔。它的女儿们体型都较矮,乳房端正,乳头偏小。917号公牛是我们五组奶牛“老曲背”的儿子,那是徐其林师傅建议留下的,记不得它属于上海奶牛哪一枝公牛的后裔。它的后代比较高大,有点像其母亲。1978年,上海选育出325号是最优秀的公牛,其公牛族系来自八牧。八牧的人工授精员侯根福师傅到六牧场取冷冻精液时,总是追着要325号的种。
冷冻精液技术
乳牛品种优化的关键是培育良种公牛,常言道“母牛好好一窝,公牛好好一坡”。培育良种公牛的信息反馈周期漫长:母牛十月怀胎,产下的小母牛18个月后怀胎产犊泌乳,至少得等一个泌乳期之后才得知此母牛的泌乳能力,进而从牛群的产乳能力统计得出公牛品种的优劣,也就是说起码要花费四年多才能确定该种公牛是否优良。液氮冷冻精液技术的开发大大提高乳牛育种的效率:从优秀母牛中筛选出留种母牛,把它们产下的小公牛养大后采精,将精液冷冻保存。先取小部分冷冻精液给一小批母牛授精,待产下的奶牛长大产奶后,统计这头种公牛后裔的产乳性能,从而挑选出良种公牛。有了冷冻精液技术,一头公牛的精液可供数十万次以上的配种,液氮的低温可以长期保存良种公牛的精液,从而不受公牛寿命的限制,也避免了将劣种公牛进行广泛配种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牛奶公司的公牛集中在三个牧场:六牧,二牧和十一牧。南片牧场(六牧,八牧,十牧,十二牧)的人工授精员们组成了冷冻精液试制的合作小组,(简称“南片合作组”),开始了冷冻精液技术的研究开发。南片合作组的成员大多没有受到过正规农学院的教育,但是都有丰富的牧场经验和积极尝试的干劲,互相之间非常投缘,大家一起合作,群策群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成果。六牧场的畜牧师孙尚德和八牧场兽医刘福强也积极支持南片合作小组的工作,他们两位都受过农学院高等教育,提供了很多有关冷冻精液技术的文献资料信息。冷冻精液技术的开发经历了多次的突破:从自然交配到人工授精,从常温精液到冷冻精液,从采用干冰(-76C)作为冷源到用液氮(-196C)作冷源制作颗粒冷冻精液。每一个突破都付出了大量的精力:采精后如何配制精液,在制作冷冻精液时如何降温,在使用冷冻精液授精时如何升温,等等。在那个年代,中国闭关锁国,不仅来自海外的技术信息有限,材料设备更是落后,每一个技术突破都需要多次的摸索,并在实践中反复验证,才攻克一个个难关。后来有关报道中提及他们的成果时说:“1971年上海自行试制以液氮为冷源的颗粒冷冻精液成功。”只有亲身参与其中的人才能深切体会到这“自行”二字包含着多少执着和辛苦。在试制早期,用干冰作为冷源的冷冻精液都无法授胎,原因是采用的干冰中酒精含量太高,把精子都杀死了。为了得到高质量的干冰,就设法讨好干冰厂的工人。龚明奎师傅与足球运动员很熟,私下里送几张热门的足球赛票给制作干冰的工人,请他们在制作干冰时多过滤两次,以提高干冰的质量,终于解决了这一技术难关。在试验用液氮做冷源的颗粒冷冻精液时,如何降温和升温精液是技术关键。南片合作组经过反复尝试后发现,降温公牛精液必须缓慢而且分阶段,先从38°C降到4°C,此过程往往需要几个小时,待精液彻底冷却后,用滴管将配制后的精液滴到干冰(-77°C)内,进而用液氮降到-196°C度。在人工授精前需要升温冷冻精液,这时得快速升温才能保证精子的成活力。1971年,我因为总结出五组奶牛高产的经验,有幸参加牛奶公司技术交流会议。在会上听到南片合作组试制冷冻精液成功的报告。这才知道龚师傅徐师傅他们除了日常的人工授精操作外,还与南片牧场的同行们做成这么一件技术革命的大事,令人钦佩。六牧场离五组不远,骑自行车15分钟就到,我有时到六牧场去看公牛,也见到南片合作组的人工授精员们围在一起制作冷冻精液颗粒的情景。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起,牛奶公司开始筹建公牛站,决定将公牛站建在六牧场。公牛站的建设比造普通的牛奶棚不同,因为荷兰黑白花乳牛的公牛性情与母牛很不同,荷兰黑白花母牛的性情温顺,人可以安全地靠近乳牛操作。黑白花公牛个头很大,体重是母牛的两倍。力气也很大,饲养公牛要分外小心。在六牧场曾发生过公牛伤人的事故。肇事的就是那头有名的917号公牛。那位饲养员长期与公牛打交道,已经与公牛很熟,那天在喂料时,一时大意,离公牛太近,不防备那917号的大牛头一晃,牛角撞在饲养员胸口,一下就挑断了他所有肋骨,送到医院已不治身亡。伤心的亡者妻子想去看是哪头公牛肇的事,人工授精员们拦住她,怎么也不敢告诉她实情。毕竟,917号是头难得的良种公牛。当时那头公牛并没有发脾气,只是那么摆了摆头,就把人给弄死了。故而在建造公牛站时,公牛的牛栏都用粗大的钢管建成。上级主管部门在审批提供公牛站所需的钢管建筑材料时,感到很奇怪,造一个牛棚居然需要这么大批量的钢管?1974年11月牛奶公司种公牛站建成,1975年起上海种公牛站进口法国设备,开始制作塑料细管液氮冷冻精液,从此开始了冷冻精液在上海地区甚至全国的奶牛群中的普遍应用。公牛站也“鸟枪换炮”,当年六牧场的简陋公牛棚都改建成到现代化的设备,走进制作冷冻精液设备的厂房,走廊里一大排不锈钢大型液氮罐,锃亮发光。虽然早期制作冷冻精液颗粒的土方法已经成为历史,但是当年南片合作组敢于开拓群策群力的精神依然值得赞赏发扬。
牛群普查
培育出适应当地气候的高产良种乳牛是件大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冷冻精液技术是关键,数据的积累和统计避免了育种的盲目性,筛选出留种母牛更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上海牛奶公司自1974年至1992年间每年进行一次牛群普查鉴定。1975年我调任12牧场的厂医,虽然厂医工作干净轻松,但是我却依然对奶牛育种感兴趣,“不务正业”地参与奶牛育种的工作,跟着龚师傅等参加1975年的牛群普查,跑遍了牛奶公司的各牧场,鉴定良种母牛。良种母牛普查首先是根据奶牛的奶产量,选出一批高产母牛,然后组织技术人员到实地鉴定高产母牛,要求留种母牛体型好,牛脚牛蹄健壮,乳房端正,乳头适合机器挤奶,等等。从高产母牛中挑选出留种母牛,把它们产下的小公牛留种。记得1975年那次牛群普查,全牛奶公司的畜牧技术员和人工授精员都参加了,其中有三位女士:公司畜牧科的丁丽娟,十一牧场的畜牧技术员孟庆佩,还有我,只是个挤奶工,更准确地说,是个厂医,是跟去看热闹的。我喜欢和这些畜牧和人工授精员们在一起看牛,尤其喜欢听龚师傅,徐师傅和侯根福师傅的聊天,他们敬业,真诚,正派。看牛期间,我们一起骑着自行车到郊区牧场去,一路上天南地北聊天,一两个小时的骑车,也不感到累。徐师傅言语不多,但是特别爱看牛,一见到良种母牛,围着那牛上下左右地打量,几乎是着了迷。大家都笑他:“别人爱美女,徐师傅是爱美牛。”侯师傅是八牧场的人工授精员,我第一次见到侯师傅是在1971年的全公司技术交流大会上,他代表南片合作组作冷冻精液颗粒的报告,他绘声绘色的讲解令人印象深刻。这次和他一起牛群普查,常常被他的风趣逗笑,任何场合只要侯师傅在,气氛就活跃多了。龚师傅豪爽豁达,谈吐幽默。记得当我们来到嘉定四牧场看牛时,当地技术员讲起嘉定的一位以前劳模,被打成“牛鬼蛇神”,他的一大罪状是和刘少奇合过影。龚师傅听了,冷冷一笑,反问道:“和刘少奇合影就成了罪状?那么谁与刘少奇合影最多呢?”大家想起文革前的国家领导人们的照片,都不吭声了。参加牛群普查,我不仅看了很多高产母牛,也趁此机会见识了牛奶公司各牧场的特色。牛奶公司的十二个牧场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我们第十二牧和浦东的第十一牧场,中国本地牧场主开设的牧场,即公私合营的牧场,三四十头小牛群,牛棚分散,手工挤奶。另一类是美英式牧场,如第六牧场等,牧场规模稍大,挤奶器按装在各牛棚里,挤奶工提着挤奶器依次到各奶牛旁挤奶。还有一类是当年中苏友好时期苏联专家来设计建立的大牧场,一牧,二牧,七牧等,是苏联式大牧场的翻版。占地辽阔,牛棚整齐,听说早先连奶牛的花色都相似,一律黄白色。挤奶集中在一大间机器挤奶房,在挤奶时段,一头头奶牛从各牛棚踱到挤奶房。在挤奶台上挤完奶,然后踱回各自牛棚。有的奶牛步伐艰难,真像被榨干了血汗的那样。挤奶用全封闭的挤奶器,无需顾虑弄脏牛奶,也不会发生牛脚踩进奶桶的事件了。这几个现代大牧场虽然设备先进,可惜牛群的品种大多源自前苏联,经过二三十年的选种育种,牛群的品性还是不如南片牧场的小型牧场,在牛群普查时入选的高产母牛不多。大型的国营牧场有奶牛产房,挤奶工不需兼职助产。在那里我还看到了完备的修牛蹄设备:粗大的木架,把牛夹得稳稳妥妥的,修牛脚的师傅可以舒舒坦坦地坐在小板凳上修牛脚,想起顾师傅徒手修牛蹄的惊险情景,很感慨,要是我们12牧场能有这设备该多好。在提高奶产量的各因素中,育种遗传因素占了70%绝对性的作用,而饲养管理、营养水平、牛舍饲养条件、兽医保健等其他各项因素占30%。下图列出了1956年至2006年上海列年奶牛平均单产,展示了上海地区奶牛业在过去五十多年内的发展。
1956年至2006年上海列年奶牛平均单产。(资料来自上海奶业简史)
图中1961年的低谷反映了那段三年自然灾害的饲料匮乏时期。1966年至1978年牛奶公司的奶牛平均单产在5000公斤左右徘徊。自1979年起奶牛的平均单产开始逐年攀升,在1978至1992年间达到7000公斤左右。这正反映了自70年代起冷冻精液技术的开发,公牛站的建立,奶牛普查和选育良种的多年积累的成果。1999年起奶牛单产再度攀升,其原因可能源于上海从海外引进了一批堪称全球一流的荷斯坦北美品系与德国品系奶牛种质。我养牛挤奶8年,深知牛群的年平均单产达9000公斤是多么的不易,其中凝聚了多少奶业职工和技术人员的心血!四十多年后,我在西班牙旅游时,沿途没见到奶牛场,西班牙的传统甜点不是乳制品,而是蛋挞-用鸡蛋做的甜点,因为西班牙气候炎热,不适宜乳牛业。回想起牛棚十年,上海夏天酷热,上海牛奶行业居然能够培养出了适应上海气候的良种奶牛,实在了不起!!
兽医刘福强
和徐师傅和龚师傅交谈中,常常提起八牧场的兽医刘福强医生,他是治疗奶牛创伤性心包炎专家,闻名全牛奶公司。奶牛创伤性心包炎是上海地区奶牛的常见病。上海是工业城市,来自上海郊区的草料常混有的铁丝等尖锐异物,倘若这些尖锐异物被奶牛吞食后,经过瘤胃后滞留在网胃(蜂巢胃),网胃离牛心脏很近,尖锐异物在牛运动或咳嗽时可能穿透胃壁、膈,刺到心包上而致病。患了心包炎的奶牛,奶产急剧下降,必须动手术把尖锐异物取出才能治愈,否则只能淘汰,送屠宰场宰杀了。奶牛创伤性心包炎的手术治疗难度很大,需要锯断肋骨打开胸腔,才能触及心包取出异物。刘医生是牛奶公司中少数几位能做此手术的兽医。一天,徐师傅告诉我,刘医生要来12牧场做心包炎手术,我骑车去那个牛棚看热闹。到了那里,不敢靠近,只远远地观看。手术设施简陋,空空荡荡的牛棚里,其他牛都已放到放牛场。只有那病牛站立着,它的前后腿都绑在牛架上。刘医生是主刀医生,四周围着龚师傅徐师傅和12牧场的兽医们。刘医生在牛右前胸划开20cm的口子,锯断肋骨,然后把手伸进刀口里探索,那牛开始挣扎。看到此,我感到反胃头晕,天旋地转,再也看不下去,只得赶快离开。我进一步结识刘福强医生是源于金属探测仪。那时兽医设备简陋,诊断心包炎很困难。听徐其林师傅说,刘福强医生托人制作了一台金属探测仪,用于诊断心包炎。不过那个探测仪操作困难,有时耳机里还放出了样板戏。我一听就来了劲,“能播送样板戏”?那说明金属探测仪跟收音机的原理差不多,我自学了那么多电子技术,很想进一步了解详情,并表示若有可能,我也来做一台。龚师傅非常支持我,没多久,那台金属探测仪就送到我手上。为了试制金属探测仪,我曾到刘医生家去拜访过。刘医生终身未婚,领养了他哥哥的女儿为养女,他全身心地扑到畜牧业上,休假日几乎都在图书馆中,查阅国内外有关资料,他不仅精通兽医疾病诊断和治疗,而且在畜牧育种和应用等技术领域都有贡献。在南片合作组试制冷冻精液期间,刘医生到图书馆里查阅了大量有关冷冻精液的海外文献,通过侯根福师傅把很多宝贵信息和试验方向带给南片合作组。在刘医生家里,我遇见他的养女,她告诉我,西郊公园也常常请刘医生去为各种动物治病,有时甚至需要把针筒绑在竹竿上,远距离地给老虎打针。凡是与刘医生一起工作过的人,无一不被他对畜牧业的奉献精神而感动。从刘医生那里拿来的金属探测仪,控制器由电子管组成,探头很大,长30cm宽20cm,内有两个偶合在一起的大线圈,与控制器中的电容组成LC振荡迴路,当有铁器出现在探头磁场内,振荡频率改变,这个变化信号由音频放大器输到耳机。知道了原理,就能着手试制了,我在家中的亭子间里摆开了摊子,大哥帮了很多忙,陪我到处采购元件,我采用晶体管取代电子管,设计了信号放大线路,又自行绕制两个探头线圈,用环氧树脂板制作了探头支架。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可以调试了。等到用一铁丝出现在探头上方时,扩音器里出现了“嘟……”的叫声,终于成功了。妹妹们至今还记得我在亭子间里调试金属探测仪的叫声。但是,我终究是初出茅庐,学艺不精,靠单打独斗研制出来的探测仪灵敏度不如刘医生的那台。可能是我设计的探头太小:长20cm宽10cm,只注重了加大电感值,没考虑到探头的尺寸:探头越大,磁场越大,探测深度就越大。如今回想起当年的我,还真是年轻无畏,精神可嘉!结束语
四十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沧海桑田,当年牛棚里的许多事,现在已成为历史:机器挤奶取代手工挤奶,甲沟炎和腱鞘炎不再发生;大型奶牛场里分工细致,没有什么人牛情;不再文化大革命,当然也不再发生牛与鬼的故事了。不过,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变:奶牛必须经过怀孕产犊后才能泌乳,人工授精员们依然要光着膀子操作。当年分配到牧场的66届高中生们,现在海内外各显神通,大展宏图。师傅们在改革开放后也迎来了他们人生的辉煌时期:顾根余师傅担任过六牧场的场长,龚明奎师傅担任上海奶牛研究所所长,为全国各地培养了几百位牧场技术人员,桃李满天下。说实在的,写出我人生中这段时期的故事并不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中国十年浩劫,我牛棚十年。回想那段牛棚岁月:繁重单调的劳作,漫长的等待,无果的奋斗,还有那丑陋的领导。幸好还有淳朴的同事,敬业的技术人员和可怜可爱的奶牛,是那段时期灰色回忆中的闪亮光点。我的十年牛棚经历平淡无奇,把这些点滴经历记录下来,只是想反映那个年代的荒唐,还原部分可能被淹没的历史年代,希望这些真实的故事有些价值。跋
2015年秋回沪探亲,与牛奶公司丁丽娟老师和陈星焰老师相聚,提及当年奶牛育种的情景,我随口说想写些牛奶公司技术人员的回忆。回美后欲提起笔来,才感到落笔不容易。我虽然敬重牧场的技术人员,却从来没与他们真正共事过,能写的只是一些有关他们的浮光掠影,更多回忆是自己养牛挤奶的经历。只得改变写作方向,把自己以前陆续写的几小段牛棚回忆拼在一起,再加上有关奶牛育种和技术人员的故事,凑成了《牛棚十年》。2016年秋初稿完成,在回沪探亲时,将初稿给亲朋好友,征求意见,再次修改,几乎是重写了关于奶牛技术的部分,占全文的1/3。龚师傅刘医生有很多感人事迹,可惜我知道得太少,没能详细写出,深感遗憾。感谢陈星焰老师给我找来了“上海奶牛简史”,感谢老同学吴嘉宝编辑的《中国乳文化与科学》。这两本书在我写作中提供了很多帮助。写出初稿后收到牛棚同事的反馈和建议,令我感动,成为我修改和完稿的动力,深表感谢。此文原名《牛棚十年》,但是“牛棚”这词可能比较敏感,故改名为《牧场岁月》。参考文献
1.上海奶业简史
上海奶业行业协会《奶业史》编委会
2010年
2.上海滩奶牛往事
http://www.archives.sh.cn/shjy/scbq/201209/t20120913_36405.html
3.中国乳文化与科学
吴嘉宝编辑,2008年
戴眼镜的姑娘
与牛结下深厚情谊
牛棚里有人两副面孔
欺凌又拍马
七十年代
徐浩渊:诗样年华
顾晓阳:我的1976
赵柏生:我在上海长大
从未睡过床铺
它一定很美妙
徐浩渊:地下读书沙龙
唐晓峰:难忘的一九七一年
田晓青:北京公交十三路沿线
赵越胜:骊歌清酒忆旧时
徐晓:我的朋友史铁生
陈海林:《少女之心》
像性教育读物
陈徒手:“毛选”五卷出版两亿册
史铁生:问心有愧的一件往事
雷颐:“西哈游客”与“莫尼克情结”
史保嘉:鹪鹩巢于这一枝
齐简:飘满红罂粟的路
北岛:四十年前的记忆断章
1973年中国记者在美国
李辉:1977年世界聚焦邓小平
回看这些老照片
我们已经恍如隔世
李晓斌:带你去西单的
那堵墙再走走
1970~80年代
上海人弄堂生活掠影
1970-80年代电影歌曲经典
李大兴:黑暗中的流光
乱世孩子早当家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