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卌年丨郭德茂:那年高考,一个初中生的“凤凰涅槃”

郭德茂 新三届 2022-05-22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郭德茂,1955年生。新疆大学七七级中文系学生,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教授,现已退休。


原题

77年高考记




作者:郭德茂


人生的故事各不相同,谁的人生不是一部精彩的小说呢?只是没有写出来或没有很好地去构思,去往深处开掘并加以刻画… …

他走进了1977年大学招生的考场,没有紧张,没有胆怯或害怕,有的只是好奇和希望!第一场语文考试,作文是重头戏,拿大分的,一定要写好!会是什么作文题呢?

他是在新疆石河子三中的考场参加考试的。教室能容纳三十多人,可参加考试的只有十几个,有些座位空着,是报了名没来考试吗?

这是冬天,这天是阴天,窗外飘着雪花,天气寒冷,可郭德茂的心里热腾腾的,他知道这是希望,是决定他的未来的一场考试。

试卷发下来了。新疆的作文题是二选一:《驳难》和《每当我想起周总理的时候》。他看了题,也理解了题意。这是百废待兴的时期,难题一大堆,怎样向前进?很难!很难呀!于是有了《驳难》这个题,是要大家鼓足信心和勇气,要有战胜困难的决心!这要写论说文。而论说文是难写的,刚经过文革,人们擅长抒情而不擅长说理。郭德茂觉得论说文难写,没把握。他选定了写抒情散文《每当我想起周总理的时候》。

他会写作文。当小学教师,还教四五年级学生写作文,写作文最重要的是审题。他用了排比段的形式,突出这个“每”字:我在接受再教育感到劳累的时候想起周总理,我在当小学教师有为难的时候想起周总理,我在周总理逝世的时候想起周总理。此刻,我坐在考场上想起周总理。

一一后来一同的知青伙伴问起高考作文,他这样回答,他们说郭德茂是凭一篇作文考上大学的。后来入学后他知道,全班只有两个同学写了论说文,他们两个都是很优秀的学生。

语文题最难的一道是把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的一段文言文译写成现代白话文。这是当时的高中语文书上有的,但郭德茂没上过高中。他按自已的理解八九不离十地写出来。

前面经历了批林批孔,他读了《历代法家文选》。太难了!他就按注释慢慢啃。给他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荀子的《天论》和柳宗元的《封建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

他对自己的语文考试满意。出了考场,遇见同单位的一个考生,她是读了高中的。郭德茂问她那一题出自哪里?他没读过不知道。那女生撇了一下嘴,很不屑。郭德茂感到很没趣。

那一年,这女生没考上。不但她没考上,郭德茂的初中同学,后来上了高中的都没考上。当时郭德茂也有点自得,隐隐有点兴灾乐祸,后来随着人生历练觉悟的提高,他对小时的同学就只有同情了。

那个女生后来考上了某校,毕业后回到乌鲁木齐,他们在路边相遇。她显得憔悴,独身,她对偶遇似乎惊喜,还感兴趣,郭德茂说我已经结婚生子。

数学考试。这是郭德茂最担心的。他的小学算术很扎实,但初中知识只能说马马虎虎。那时复课闹革命,初中连书都没有,老师各显神通。他的数学老师是浙江人,从浙江寄来的数学书,每一题前面都是毛 语录,然后是王老五向地主租了多少地,收了多少粮,要向地主交多少,他颗粒无收还欠地主多少这样的题。而高中,他没上过。

可他为了高考,找来老高中课本,居然还找到一本“徐莼舫”的《平面几何》,反正能懂多少懂多少。他学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勾股弦、对数。有些懂了会了,有些一知半解,迷迷糊糊。一一考题中正巧是一道一元二次方程,让他逮住了。一道对数题,他硬着头皮做,可能前边是对的,后面是错的。

考试结束,他留连在走廊。两个监考老师走过,一个问“你们考场怎样?”郭的监考老师回头望了一眼,“我们考场可能只有一两个还行。”另一个老师也回头望了一眼。

考历史地理的综合考试,郭德茂的答题肯定有笑话,但他也捡了便宜。一道地理题,题目是什么忘记了,但郭德茂熟知当时不多的相声一一出苏门答腊,过马六甲海峡… …他就是这样答题的,还答对了一一这哪里是考知识能力,分明是考智商嘛!可见当时的社会知识水平有多低!

考试结束了,就是等结果了。郭德茂觉得自己能考上。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初中生,他一直觉得信心滿满,“舍我其谁”!

要填报三个志愿。他第一志愿报了兰州大学哲学系,因为他老家是甘肃。第二志愿北京大学历史系,他觉得那里强,好玩,他读过一篇半截子读不懂的文章,记住了一个名字:汤用彤。第三志愿,新疆大学中文系。他真的喜欢中文,别的录取不了,这个应该可以吧!

录取开始了,广播上不断传来新生录取的消息,可是他没有接到通知书。他坐不住了,骑自行车跑到石河子招生办。“怎么没有我?”一个四十多岁的戴着眼镜面容消瘦的工作人员问,“《游褒禅山记》你翻译对了吗?”“当然对啦!”“那你就等着吧。“一一第三天他就接到了通知书,新疆大学中文系录取了他。

后来他想,会不会他的乱填志愿也起了作用?这个青年志向不小。后来他当教授,给学生讲到他的经历,对学生说好事要胆大,坏事要胆小,又加上潘石屹父亲的两句成四句:“好事要胆大,坏事要胆小。无事不找事,有事别怕事。”被学生称为郭老师金句。有学生问,要不做坏事,怎么你说坏事要胆小?他说,要胆小,不敢做坏事,慎独,这也是说不能做坏事。

不要小看新疆大学中文系,这里的老师是一流的。他们主要来自两部分,上世纪五十年代名牌大学毕业的立志边疆的有为青年教师,躲避运动自愿全身而退的“白专”青年教师。郭德茂后来到外地读硕士,读博士,他真的感觉新疆大学的中文老师不比别处差。

郭德茂一个初中生考上了大学,他怎么敢考大学?怎么能考上大学?他回想起他坐在考场的前前后后。

他从小是个好学生,爱学校爱上课,每天早早背着书包到学校。三年级时开学一发书他就先通读一遍,不管懂不懂,还把高年级的书借来读一遍。在班上他常受老师表扬。

文革了,老师被打倒,他成了被批斗老师的”白专苗子”,他们那里的文革不是吃素的,把老师头发剃去一半,脸上泼上墨汁,吊起来打斗。他贴出大字报为老师说话,要文斗不要武斗。尽管他年纪小,不会有皮肉之苦,但是个“落后学生”,不能加入红卫兵。

初中毕业了,他不能上高中。造反上台的校长在全校大会上讲,“人说他上了高中上大学,上了大学当教授。我不让你上高中,看你能当教授!”就这样他刚16岁就参加了工作。

他应该感谢支边青年大哥哥。上海知青帮他买漂亮的小提琴垫肩,四个一套的校音笛,他学拉小提琴。武汉知青大哥哥有个百宝箱,里面有很多1950年代的电影画报,使他知道了金焰、赵丹、张伐、崔嵬等明星和名导。还有中苏友好与苏联中学生互赠的明信片,让他知道了宇航、加加林。

那个时候也奇怪,一会儿流传《红日》《平原枪声》《林海雪原》《创业史》小说,一会儿有不少没头没尾的书,“大克劳斯和小克劳斯”的《格林童话》《普希金抒情诗集》《三国演义》《儒林外史》,反正抓到什么读什么,读完了也不自私,立刻传给别人。

后面他读到的对他最起作用的是北大编的《现代汉语》,兰大编的《古代汉语》,还有杨周翰主编的《外国文学作品选》,里面有夏目漱石的《我是猫》,猫眼看人。莫泊桑的《菲菲小姐》,居然是个男人,他感到文学真奇妙。

他当工人,年龄小,又爱读书,人们怜爱他,让他做小学老师,他一边教几个小学生,一边自己读书学习。

那是个“读书无用论”盛行的年代,知识越多越反动。”我是大老粗”是表示自己的红色身份。可是年轻人还是愿意读高中,这也很吊诡。

他不能读高中,很伤心,觉得丢人没面子,他爸安慰他:“现在的高中也学不到啥,瞎胡混。你现在工作了也好,两三年后说不定还要去农场呢!”果然三年后他的上高中的同学去了兵团农场。他们后来为城市户口费了很多周折。他们都参加了1977年高考,没考上,还要受家人和外人的白眼,“你看人家没上高中考上了,你们多上了三年,还没考上!“

所以,人呐,不能瞧不起一时不如自己的人。只有走过了,你才知道走对了没有。

他们发愤努力,1978年、1979年也有考上的。遗憾的是他的一个要好的朋友,初中时成绩和他一样,他上了高中,但连续几年没考上。郭德茂快毕业的那年,他觉得考得不错,来他家问大学里怎样学习,郭诚恳地说感受,他的眼里满是殷切的希望,可后来得知他还是没有考上。

郭德茂想如果1977年他没考上,很可能也和他一样,因为题越来越难,新人已经起来了。但是郭德茂会走自学考试的道路,不过那就完全不同了,道路不知会怎样地曲折。人生是只能走一次的单行道啊!

1977年高考,汇聚了十几年的青年学子,有三十来岁拖儿带女,有应届小姑娘,有高中毕业或没毕业的,有像他这样的”同等学力”的考生。那时“大学生”在人们的心里有点”神圣和神秘”,有的根本不敢报考,不少报名了的也提心吊胆,心中无数。有少数老三届志在必得,但也还担心马失前蹄,而像他这样是初中生却又“舍我其谁”的恐怕少之又少。这一方面是由于他毛头小伙楞头青,无知而无畏,一方面也由于他分析了形势,知道社会状况,与他同等的参考者是怎样的水平,而他也做了不少努力和准备。

他考上了大学,在石河子沙湾一带有小小的轰动,人们打听并流传着一个初中生考上大学的消息。一个外号叫“不得了”的年轻人逢人便说,“哎呀呀,不得了,不得了,我们单位一个初中生考上了大学!“学校的老师也拿他来教育学生。他弟弟放学回来说,“老师说此刻你正乘着时代的列车,风驰电掣地前进。〞郭德茂笑了。

不过从此以后,在”榜样”的感召下,三五百户人家,六七百职工的单位,年年有后生考上大学,乃至研究生,博士生,留学生,不少远远超过了郭德茂。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请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77级记忆

戴伟华:致敬,我们的1977级
陈侃章:“跨六奔八”的77、78级
吴鹏森:日记中的“77级”
苏斐:77级,舅舅与外甥是同班同学
范文发:冬闱77级,赢得久违的公正
何晖:华南工学院数力系77级影像志
浙大77级,神仙友情,归来依旧少年
贾建初:景德镇这群77级的“含金量”
明若水:高考作文没写完就匆匆交卷
祖琴:当年录取不报到禁止再考,
让我慌了手脚
周冰:入学半年后我才转上粮食关系
于泽俊:一个同学被父母逼迫退学了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40后、50后、60后的光阴故事这一代人的苦难辉煌与现实关怀都是新三界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