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园丨何晖:华南工学院数力系77级影像志

何晖 新三届 2021-04-24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何晖,1954年生于广州,1972年高中毕业,进入广州市师范学校,1974年毕业后任初中教师,1977年考入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数力系,2014年退休,退休前是广州信息工程学校高级讲师。


原题

四十年前这一天,

难以忘怀那些年




作者 :何晖





历史不一定都能清晰地记忆每一年的高考,但一九七七年的高考,却一定能够让历史深刻铭记,并且一定会用浓墨重彩大书特书。2017年12月4日~12月8日,为纪念七七高考四十周年,央视的五集大型纪录片《高考一九七七》,把我们带回到四十年前的这一天,使我们仿佛又回到难以忘怀的那些年。(以上央视《高考一九七七》宣传海报选自网络



时光倒流40年。1977年,中国正在拨乱反正、神州大地百废待兴,十月初,北京,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改变无数知识青年命运的决策正在中央高层酝酿、形成 ,这就是高等学校招生要进行重大改革,恢复高考。


   这是华国锋、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对恢复高考的批示。


邓小平决策恢复高考的批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恢复高考的决定




1977年10月21日,一条重磅消息:“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恢复高考”传遍大江南北,国人欢呼雀跃、奔走相告。


我们看到了改变命运的希望


1977年广东省高考招生简章


1977年华工的专业介绍


华工专业介绍中的师资班专业


1977年高考报名登记表,选自华工《七七、七八级毕业三十年纪念册》




1977年12月11日,那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一场被停了11年的考试,一场可通过公平竞争改变自己命运的考试开考了,就是这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冬季高考,彻底改变了被称为77级的我们的人生轨迹,我们才有了后来华工求学的那些年!


央视五集大型纪录片《高考一九七七》电视截屏


迎接人生最重要的一场考试,接受命运的挑战。


1977年高考考场



从照片可见,相比现在的高考,1977年高考有两个显著的不同,一是考生年龄普遍偏大,二是在冬季考试。


数学试题





1977年广东的语文试题,作文题是《大治之年气象新》,按当时的说法,“打倒四人帮,从大乱达到大治”,1977年是“大治之年”。


只有五道题的政治试题


理化试题。物理、化学各占50分


回过头看,当年的高考题目绝对不难,用现在的标准看简直就是“小儿科“,现在的高考生随便都可以考个好成绩甚至满分。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却难倒了很多人,这在1977年高考全国录取率为5%、广东最后录取率为1.63%(见下资料)就可见一斑。



1977年高考全国录取率是创最低纪录的5%。



1977年高考广东连大专、中专的录取率是1.63%,我们当年可是“百里挑一”。



 “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重要,因为它恢复的是公平与公正”,这是2009年上映的电影《高考1977》的经典台词。


40年前寄送录取通知书的信封,里面薄薄的一纸通知承载着无限的希望


1978年,那是一个春天,我们大学梦圆。几十年过去,那时的青葱岁月,那些的如烟往事仍难以忘却,记忆如初。


难忘东三楼前紫荆花,难忘西湖岸边红棉树。


难忘五号楼红墙绿瓦,难忘金银岛林荫小路。


难忘课前百步梯登高,难忘饭后湖滨路散步。


难忘汪国强老师幽黙,难忘邓韵秋教授严肃。


难忘厚厚吉米多维奇,难忘概率与高等代数。


难忘"将失去时间补回",难忘"把青春尾巴抓住”。


难忘课室里求知若渴,难忘图书馆挑灯夜读。


难忘侯一钊年少聪颖,难忘赖洪建勤奋朴素。


难忘游泳池劈波斩浪,难忘运动场生龙活虎。


难忘几十人同住教室,难忘手摇扇子斗酷暑。


难忘五山街新华书店,难忘“华工校巴”22路。


难忘远赴大上海实习,难忘沪东船厂老师傅。


难忘苏步青教授教诲 ,难忘国产大飞机蓝图。


难忘实习后结伴穷游,难忘祖国好山河处处。


难忘朝夕相处同窗情,难忘华工四载求学路!



大学,我们来了!华工,我们来了!入学时的华工校门。


1978年3月13日,华工77级开学典礼在体育馆隆重举


某高校77级开学典礼


新生入学注意事项,选自华工《七七、七八级毕业三十年纪念册》


新生入学须知,选自华工《七七、七八级毕业三十年纪念册》




华工牌坊,原来刻着的是“国立中山大学”,文革时改为“为人民服务”,那些年我们坐22路车或骑单车往返市区必从其下经过。


每次走过百步梯,都会想起“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饭后散步必走的湖滨路 ,也是放电影的地方


风景秀丽的金银岛


当年的一号楼


入学时临时做男生宿舍的一号楼东侧二楼大教室现已变身为办公室


二号楼上的“为人民服务“,显示这是学校的行政办公楼


数力系所在的四号楼,是我们主要的上课地点


曾经是中大文学院的五号楼,我们经常在这上课


沿百步梯拾级而上,就是十二号楼,曾经的中大法学院 ,我们偶尔也在这里上课


自习要预先“霸位”的图书馆


2017年11月,华工校庆,我班两“老“在后来男同学住的东三宿舍前留影


当年的东三宿舍,现在改建为华工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一部分



数学77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从15岁到30多岁,有在职的也有应届中学生。这是我们班的第一张合照,邓韵秋教授上公开课后摄于一号楼。



1977高考时年仅15岁的天才少年侯一钊和佛山帅哥的校园合照。听卢永全讲,当时他穿的皮夹克还是借侯一钊的,还挺合身,像度身订做一样。



侯一钊,从我们班走出的世界著名数学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全球顶尖的加州理工学院应用数学系主任、终身教授,2004年获得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最高奖“晨兴数学奖“应用数学金奖,2012年当选国际科学基金会数学与应用研究所的科学决策与行政管理委员会主席。


媒体报道侯一钊事迹
    


侯一钊带领全家回到当年住过的东三宿舍,旧地重游,感慨万千。


钊仔在老马制作的《77数学师资班30年聚会》PPT中写道:


三十年如一梦,回首往事感慨万千。

永怀恩师教诲,追求卓越有梦真美。


侯一钊当年的拓扑作业



我们的同学入学时年龄相差悬殊,最小的侯一钊年仅15岁,最大的“老三届”们大都已年过30,因为他们基础知识扎实、社会阅历丰富,理所当然成为了我们班的带头大哥,同学们都尊敬地在他们的姓前加“老” ,比如照片中的老甄、老邝、老雷、老马,还有老洪、老赖、老苏、老廖……个个都是棒棒哒!


这是四位台山大哥1981年上海实习时在苏州的合照。记得当年老雷还为实习后的旅游,专门购置了一台相机影彩照,在当时也算土豪之举,引来我们一片羡慕嫉妒,但没有恨。


我们班只有十位女同学,这是其中的八位齐刷刷在一号楼前


图书馆前八金花


那些年,能拍彩照,不简单!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建筑红楼前姊妹花



我们班的第二张合照。1980年8月,天河公园(那时叫森林公园)班集体活动。


1979年9月,白云山,班团支部的活动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第一小组合影


第二小组合影


第三小组合影


第四小组合影


东三102宿舍六兄弟


老校门,只能留在记忆中


经老师认真批改过的数学分析作业


当年的高等代数试题



1981年暑假,我们在上海复旦大学、沪东船厂、飞机制造厂、汽车设计研究所实习,浦江游留影。


甄勃和方伟棠在复旦附中合影。甄大哥是我们班的学霸,1977年高考状元


黄浦江畔


上海豫园


上海一一苏州一日游


上海实习结束,同学们结伴穷游祖国大好河山




北戴河


不到长城非好汉


登泰山而小天下



数学七七与数学七八部分同学(前排左二、三)在无锡喜相逢


西湖泛舟



北京同学家聚会


师恩难忘


我们毕业了!


迟来三十年的抛帽仪式



我们在华工的那些年还没有中山像


同样,那些年校门广场也无这校名巨石


那些年我们经常坐的“华工校巴”22路车却只能留在记忆中


邓小平圆了我们的大学梦,2009年在深圳邓小平像前合影



1977年冬的一场考试,使三个广州一师的同班同学又在华工数学77成为同学,这是其中的两位。


      

天若有情天亦老,

岁月是把杀猪刀。

青春不再友情在,

晚秋夕阳无限好。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  2017年,还是一个冬天,改变我们生命轨迹的77高考已经过去整整四十年。


四十年过去青春不再,

未来四十年值得期待。

感谢四十年前的机会,

把握机会命运我主宰。

感恩四十年后的现在,

珍惜现在夕阳也精彩!


以上1977年高考的历史照片除特别说明外,均来自网络,2017年12月11日制作完成,谢谢观看!


选自作者美篇,本号获许可分享

给老编发个新年红包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广东新三届

40年前高考作文

广东考生陈平原:大治之年气象新

陈平原:再也写不出比“高考作文”

更有影响的文章了

马莉:我搭上了恢复高考的头班车

马莉:解冻时期的校园爱情故事

朱正红:新疆文科状元考入华南师范

洪光华:那年12月,我们的冬季高考
洪光华:喜欢历史的我为何读了化学系
纪平雄:改变命运的二十天
江佐中:放牛娃的春天
邱捷:33岁高中生同等学力考上研究生
彭乃青:我和我的大儿子同年上学堂
洪文生:金银岛见证的如歌岁月
李兵:难忘的一缕晨光
卢锡铭:中大嫌弃我年龄偏高,
华师把我给"捡"了回去
苏炜:千山独行,人生的引路人
顺德“新三届”高考故事
1977年孙中山故乡86人被大学录取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追师长……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