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卌年丨彭乃青:我和我的大儿子同年上学堂

彭乃青 新三届 2021-04-24

        老编的话:2018年是新三届大学生中的77、78级走进校园40周年。他们有怎样的高考故事?他们的校园生活如何度过?本号延续“卌年”“校园”“同窗”等专题,征集新三届学子记录高考历程和大学生涯的文图稿件,共同分享新三届人永志不忘的那一段如歌岁月。 


作者简介

彭乃青,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系77级,现已退休。


原题

1977,父子同年上学



我生于1945年,过去埋在心中的只有“要认真读书,跳出山门”的想法。功夫不负有心人,1963年我考上了全县仅有三所高中的一所———安流中学,当年全县录取率10 %左右,我在读的学校梅林中学有100多名参考,只有8人被录取。可想而知,我考上高中,真如做梦一样。


 1966年,高考取消了。当时感觉是晴天霹雳,无奈加麻木,别无选择,只得回家务农。随着年龄增长,我成家了,有了三个小孩。为了生计几乎什么活都干过,犁田、播秧、做木匠、编竹制品,用手艺谋生。给生产队理发,开手扶拖拉机、做挑夫、当看山员,做泥水匠,尽力去做力所能及的事以补贴家用,甚至还抬过死尸……


总之,我每一天都要辛勤劳作,才能勉强维持全家六口人的生计。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由于自己是老牌高中毕业生,被村里学校聘为一名民办教师。这是我引以为傲的最初的“正规”职业,也是对我以后的人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份职业。原本早已荒废在脑海里的知识重新得到激活,站在讲台上的我从此爱上了教师这个职业。


1976年是我回乡务农的第十个年头,“跳出山门”的希望非常渺茫。然而机遇总是会给有理想、有抱负的人。1977年,高考恢复了,就如同“久旱逢甘霖”,广大青年和学生无不欢呼雀跃,奔走相告,怀着多年的渴望与企盼报考自己心仪已久的大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师生、夫妻、父子、叔侄、兄弟姐妹等同考的喜人景象。我意识到这将是我人生的一大转折点,于是我向高考发起了冲刺。


荒废了十年的知识,重拾起来还是有困难的。日间既教书又务农甚是劳累,到晚上夜深人静时,我还在坚持复习。当时,村里的不少人在嘲笑,并投以怀疑的眼光,负担很重,“压力山大”。但我没有迟疑,没有退缩,因为我自己很清楚,除此之外,别无他路,而且这次高考放宽了政策,是给了我们这些不同年龄、不同出身的人公平竞争的机会。我义无反顾,挑灯苦读。


在1977年的冬季高考中,我四科总分接近280分(其中数学99分)的成绩被第三志愿的华南师范学院(现华南师范大学)录取。而我填的第一志愿是广东矿治学院(现广东工业大学),第二志愿是华南农学院。我估计也许招生部门出于这样考虑:师范院校是对民办教师的一种较好选择。入学后,也发现我们班里绝大多数都是民办教师。


1978年3月,我进入华南师范学院数学系就读。村民由之前的怀疑和嘲笑变为羡慕和祝贺,家人也为此而骄傲。我是在恢复高考后村里第一个大学本科生。我年龄三十有余,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大儿子也即将在秋季读小学一年级了。就这样,父子同年上学,算是比较稀奇吧。此后,这也成为村民闲谈的话题。


那年3月我从边远山区五华县坐12小时的汽车,一路颠簸到达广州,迎接我的是工农兵大学员。我人老相、瘦黑,身穿皱巴巴的农村土装踏进学校大门,自己感觉很不自然,如像《红楼梦》里的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报到后我被安排到一间八人住的宿舍,宿舍是两层楼房,男生住一楼,二楼住女生。


 一进大学房间,电灯明亮(而那时农村还没有通电),从贫困落后山区出来的我心情就舒畅多了。房间靠墙两边各放两张双层的有上下铺的床,中间摆放八张小桌。我进来时,房里已坐着几个先到的同学,一看他们的模样跟自己差不多,忐忑不安的心情才逐渐平静下来。


与他们交流中,发现我们之间情况基本上大同小异,大家也都是来自农村,且年龄相仿,有共同语言。虽普通话很不标准,方言很重,但都不妨碍我们交流,谈兴甚欢,直至深夜。


华师数学系当年招收了两百人左右,分成六个班,其中年纪较大(30岁左右)分在一、二班,称为“老头子班”,与其他四个班的年龄相差甚大,年纪最大的和最小的相差十几岁,辅导员年纪也比我小得多。三、四、五班为普通班,六班为尖子班,专业课分开上,公共课大班上。虽然这样分班,但同住一栋楼,六个班中绝大部分都来自农村,我们相处还是很融洽。


 虽然离开了农村,但我的大学生活仍有不适应。一是农村务农惯了,一下子不那么辛苦,反倒不习惯。二是离家远,牵肠挂肚家中老小,甚是担心。所以要省吃俭用,把师范生每月24元生活费及每月33斤大米(粮票),差不多省下三分之一寄回老家补贴。且每年寒暑假,都急于回家看望母亲及妻儿,帮助家中干农活。


因此,我的大学生活是不平静的,可以说“一心二用”,既要刻苦学习应对繁重的专业,又要牵挂家中事。当时通讯还很落后,只有书信来往。但在这样复杂情境下,我还是很认真地完成了学业,各学科成绩及毕业论文都在良好以上,还算顺利地度过了不平凡且“漫长”的大学四年。毕业后,我如愿以偿,成为一名中学教师,兢兢业业,直至退休,为教育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原载《南方都市报》2017年12月07日

版权事务请与编辑联络



卌年:恢复高考记忆

刘溢:我们班同学相互有过不杀之恩

刘柏荣:三子之父终圆大学之梦

张敬:我不清楚为何被第三志愿录取了

王鸣:没填"服从分配"让我错失录取机会

郭进:1977年我的录取通知书被收了回去

卢锡铭:中大嫌我大龄,华师把我"捡"走

陆华:数学考了99分的文科生

李传武:我在零下30多度的寒冬参加高考

方新阳:我曾一次又一次与大学擦肩而过

黄积卓:提神的浓茶难受得我失眠了

于慈江:北大,我姗姗来迟的初恋

马莉:我幸运地搭上了恢复高考的头班车

马莉:解冻时期的校园爱情故事

吉培坤:30岁超龄大学生的两地书

 陆滨芊:从前被教育不称霸如今到处小霸王

田警惕:从兵工厂考来,学成干一辈子老军工

乔远生:百米决赛差点成了“裸跑”

姚克勇:一斤二两芝麻种子送我上大学

梁瑞宗:瘦小个头的我差点被拦在考场外

吉培坤:我与我的学生一起走进考场

商乐维:1979年早春的青春圆舞曲

陈甬军:从检修工成长为一带一路专家

朱永慧:那一年,我和妹妹走进同一所大学

朱正红:新疆文科状元考入华南师范学院

 戴焕锦:厂里阿姨敲醒了我的高考梦

王枬:我填报中文系却被政治系录取了

邹溱:月黑风高寒冬夜,百里单骑赴考场

 李宜华:工友们帮助我高考都是蛮拼的

谢悦:我当年高考作过弊

黄麓:为查全性先生造像背后的故事

"新三届"黄麓兄弟向查全性先生敬赠雕像

120个回望,记录一代浙江学子的转折瞬间

40年前高考作文

广东考生陈平原:大治之年气象新

北京考生阎阳生: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夏晓虹:那一年峰回路转补录北大中文系

颜花花:我们当时报北大清华的考生特别多

王惠生:感恩林乎加,扩招上大学

郭建平:物理老师猜中两道40分的大题

张志强:老乡没答对首都北京,居然考中北师大

刘晓陵:想当医生的女护士被物理系录取了

严明人:我被扩招进了北大法律系

黄健:从江南小篾匠到京城大学生的荆棘之路

郑亚楠:那年返城的我,洞房花烛+金榜题名

陶景洲:大学生活是我人生的盛宴

蒋蓉:啼笑皆俱的高考往事

蒋国辉:一个矿工的高考逆袭

周慕冰:我们是知识改变命运的典型

郑忆石:我看到考场赶出去一个作弊者

詹国枢:高考改变了我们全家的命运

高宽众:我考上了政法界“黄埔一期”

侯建刚: 歌乐山下的"西政78级神话"

周大伟:高考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周大伟:同桌的你,你在天堂还好吗?

林侃:求学之路跌宕起伏梦碎梦圆

袁晞:1978年那个炎热的夏日

明瑞玮: 我被高考撞了一下腰

邓天雄:我的高考一波三折

汪瀰的故事:坎坷求学路

梁志全:那次火车旅行让我茅塞顿开

雷飞志:猪肉、香烟及那年高考

罗新伟:屈辱卑微引导我考上大学

张云坡:夹缝里挤出来的参天大树

高玉民:我们自刻钢板油印出几本英语教材

唐师曾:我在北大的阳光里

张小雪:小学毕业生考入大学的天方夜谭

刘大椿:一张老照片带出的珍贵记忆

陶景洲:我的同学李克强

陶海粟:挑战权威的初生牛犊

陶海粟:“屠夫状元” 任保山

李辉:母校复旦,常在心中

马艺华:睡在我下铺的老兄

马艺华:我在大学收获了人生最完美的礼物

刘海峰:两次高考改变我的命运

高考从单一制走向多元化

徐小平:把人生经历设计成人生财富

王维佳:我被录取到没有填报的政治理论专业

倪瑞杰: 妈妈捎的土特产被舍友分而食之

温时幸:杭大四年, 对"寒窗"一词体会颇深

应亚平:默默自学机会终于降临

王俐:高考第一天我迟到15分钟

陈兴良:我所认识的邱兴隆:其人、其事与其书

刘晓阳:阿阮的被褥床单是全宿舍最整洁的

乔凯华:我们给邓小平写信要求“专升本”

夏春秋:蓦然回首往事并非如烟

杜欣欣:我差点失去信心中途弃考

张建田:团里准备放弃的名额被我争取了

马申,他多要一张试卷把答案誊抄一遍

刘亚谏:录取通知书错了两字投了三条村

夏玉和:走进心目中的大学我跋涉了八年

赵晓明:我家世世代代没有一个识字的人

张晓岚:那一年我差点没有通过政审关

徐瑞清:蜜月里,新娘送我上大学

孟国治:高考那年,从打入另册到跃过龙门

翁大毛:难忘我的高考岁月

复旦数学系77级:在新世界门前

李辉:晒晒我的1977年高考试卷

复旦78级同学黄山巧遇邓小平

舒修:追忆复旦新闻系墙报“前哨”

冯印谱:一个黑五类子女的大学梦

魏达志:艰辛的求学之路

魏景东:一张准考证带来的回忆

吴畏:我的高考,1978

王治平:我的大学时代

吴工圣:我和我们宿舍的七条汉子

吴工圣:一路走来  知恩感恩

陈锡文:人民大学78级报到第一人

管士光:回望来时路

李秋零:机会来了就要抓住

北大教授牛军口述当年高考经历

骆小元追忆上大学:生命复苏,心灵飞扬

张河:我的“自助式”高考复习

庞松:我们共同经历的年代

何平:毕业时黄达老师给我题词

追忆逝水年华:

北大经济系77级点滴回忆

北大中文系77级:

数风流人物,还看当年

海闻:从北大荒到北大到北加州

珊伊:我在北大留学生楼的文化冲击

一张北大旧照片,牵出40年前高考记忆

北大1981:一个口号激励一代人

宋家宏:高考,让我此生与书为伴

徐小平:生命中那盏明灯

周振华:拼搏三年走进心中圣殿

小学毕业的四哥,

连续三年高考成绩过了重点线

谢迪辉: 其实我们学的都是“屠龙术”

曹放:感恩时代的幸运

于泽俊:我的一个同学被父母逼迫退学了

陈中惠:我推迟半年拿到报到通知书

李杜:一张小饭桌送走四个大学生

陈海林:拿到录取通知书前一天,

我在杜甫草堂见到邓小平

段英贤:保存40年的一张准考证

杨鹏程:跨越13年,我参加过两次高考

周林林:老师押中了那年的高考作文题

赵凡:那年16岁,我跳级参加高考

陈平原:再也写不出比“高考作文”

更有影响的文章了

陈海贤:17岁那个炎热的夏天

张效雄:1977年兄妹三人同赴考场

盖生:1978:入学记忆回放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永远的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上山下乡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当兵岁月

主题六: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七: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八:反右运动60周年祭 

主题九: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