卌年丨应亚平:默默自学机会终于降临
应亚平,男,出生于1955年12月26日,杭州大学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获英国政府奖学金和英国埃克塞特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自1982年起,在浙江工商大学英语教学和国际合作与交流岗位上工作30多年。 2012年获法国政府棕榈叶教育骑士勋章, 2016年退休。
本文作者
原题:
在文革中自学英语
1974年3月我从杭州第十一中学高中毕业。初中后我之所以没有上山下乡是因为我出生在1955年12月,按当时的学校政策,出生于1955年9月的学生是可以选择就读高中的。以后我每当回想此事,总会感叹年龄决定命运的离奇年代。
当时我姐姐已在黑龙江支边,哥哥留城在茶厂工作,妹妹还在读高中。父母的想法是儿子应该留在城里,因为女儿上山下乡后还有机会嫁人回城。于是家里决定让我装病,争取留城。至于如何装病因篇幅较长,只能以后有机会再细讲。
我们四兄妹合影于1975年春天,左二是我。
我父亲是个店员,因民国时家境尚可,在上海大光明中学读完初二。父亲非常开明,酷爱中外文学,这在他同年代人中是不不多见的。
我的父母,摄于1978年的夏天。
受父亲的深刻影响,我看了许多文学名著,以苏俄和西方小说为主,如《红与黑》《牛虻》《父与子》《罪与罚》《欧也妮葛朗台》《静静的顿河》《野性的呼唤》《莫泊桑短篇小说》《契科夫短篇小说》等。到了1974年下半年。我突然心血来潮,决定学习英语,梦想着终有一天我会比别人先阅读到英语原版小说。
默默坚持自学,摄于1978年。
我高中的英语老师是高岳翔,他比我们学生年长10岁,他原本是能考上大学的,但文革前高考有政审一关,他因家庭出身为资本家,所以未被录取。幸运的是,他留校当了老师。
高老师非常随和,也因年龄相差不大,更像我们学生的兄长。高老师的英语教学是精湛的,也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所以高中时我的英语成绩属优秀。有了高中英语这一基础。我对学好英语充满信心。
我自订了英语学习计划。第一步重温英语音标,矫正单词发音,提高英语单词的拼读与拼写能力。第二步细读薄冰的《英语语法手册》。因薄冰先生语法手册中的例句通俗易懂,于是我将英语句子用纸盖住,试着将中译句子翻译回英语,然后揭开盖纸,与薄冰的原句对比,分析我的译文错在哪里,为何错了。
这一阶段我花了大约半年时间。当然与此同时,我还看了大量的英文版的越南画报,阿尔巴尼亚画报和北京周报,积累了大量的单词。我记单词的方法是将生字记在本子上,注上中文意思,发音较难或较特别的会注上音标。起先每天记30多个生词,以后逐步增量,记得最多的一天记了200多个生词。我当时的想法是,每一个生词如同新朋友,多见几次定能记住他的名字,所以也不怕忘了生词。
当我英语有了一定基础时,幸运大门又一次向我敞开。我高中时有个好友李明,他出生于高干家庭,但和资本家家庭出生的我(文革后我的家庭成分被纠正为小业主)却成了好朋友,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爱好,酷爱中西方文学和历史。于是我们交换书籍和唱片,我也成了他家的常客,有时因一部小说借来时间较紧,我会通宵在他家阅读。
那时候我们经常一起纵论天下,左三为我,摄于1975年。
李明有一大帮好友,他们大多是学军中学毕业的高中生,与我同龄。于是在1975年春我认识了孙严,苏服杰,李浩,徐于杭,贝昱,金进喜,王维等朋友。我们常会聚在一起喝茶,畅谈文学、历史和时政。难能可贵的是我们这帮朋友的友谊一直保持到今天,而且三观基本一致。
杭州第11中学七三届高二(1)班毕业合影。
贝昱出生于书香门第,那时他的英语口语与阅读已属一流。我从他那儿借了不少英文著作或译作,如屠格涅夫《猎人笔记》,丘赫莱依《第四十一》,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和狄更斯《双城记》等。印象深刻的是,所借的第一本书居然是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
1978年春我终于拿到了留城卡,街道分配我去官巷口的刻字店,因与我想象的工作相差甚远,我没去报到。另一方面,1977年年末已恢复了高考制度,我看到了进大学的机会,于是我在家里备考。
1978年5月我去湖滨街道报考大学,但接待人员说我是病留的,需医生证明我的身体已经康复。我二话不说直奔街道办事处对面的杭州第一人民医院内科门诊室。
我向一位年轻的男医生讲了来这儿的缘由。他口试了我的英语,说学得不错,于是让我躺在病床上,检查我的肝部(我留城的病因是慢性肝炎,特征是肝部微肿大)。过了没多久,医生就写好了康复证明。
我至今还后悔当时没记住医生的尊姓大名,恩人那。我拿了医生的证明又去了街道,顺利地报了名,但接待人员随后说了一句:考不上你还得下乡!我压根儿没把这句话放在心上,因为我自信是能考上大学的。
8月高考成绩出来了,我各科平均分为75分,英语单科82分。接到成绩单时我热泪满面。我最终被杭州大学英语专业录取。事后也知道当时曾有三所北京高校先后来街道查看我的档案,因家庭成分和我父亲问题在身而不敢录取我。
我的朋友圈也纷纷传来好消息,他们被浙江大学、北京语言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杭州大学、杭州师范学院等录取。
与老友李明在一起,摄于2008年夏。
弹指一挥间,39年过去了。回首往事,深深感恩我的家人、我的老师、我的朋友们和邻居,还有那位助人为乐的医生以及邓小平改革开放的英明决策。
40多年过去了,我们昔日的伙伴们,如今依旧在一起“抱团取暖”,摄于2016年12月。
(本号获作者授权推送。)
卌年:恢复高考记忆
每天讲述最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关注新三届
少达编辑、工圣审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