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卌年 | 王惠生:感恩林乎加,扩招上大学

2017-12-15 王惠生 新三届


         老编的话:今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新三届大学生即77、78、79级通常被视为一个群体,聚集了“文革”十年被耽误的人才。新三届以平均6%的超低录取率,成为中国当代史上难以复制的一代。


       他们有怎样的高考故事?他们的校园生活如何度过?本号特辟“卌年”和“校园”专题,征集新三届学子记录高考历程和大学生 29 45474 29 13305 0 0 5917 0 0:00:07 0:00:02 0:00:05 5947的文图稿件,共同分享新三届人永志不忘的那一段如歌岁月。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


    王惠生,1970年当兵,1977年复员在北京市政材料公司当汽车修理工,1978年高考,1979年1月进入北京邮电学院分院,毕业后先在市政材料公司研究所,1987年进入铁道科学研究院通号所开始铁路无线通信的研究工作。2016年退休。


原题

我的高考



        恢复高考

 

        1977年3月我离开服役6年多的部队回到北京。在我之前的一些战友工作分配得不错,有人分到了公安部做了警察,我也希望我能有这样的机会。



 

        在家待业两个月一直没有合适的工作,我这个呆着就难受的人就到海淀区武装部去了解情况。他们说如果不挑就有工作,这样我就进入了市政材料公司汽车队,工作是汽车修理工。

 

        我们的工作就是对市政运输的车辆进行维修。这也是技术工作,也需要学习很多知识,我父亲向他的同事,原来在后勤学院运输教研室的人找了一些汽车方面的书进行学习。不管怎样在新到这个单位的人中,我的修车技术还算是不错的。

 

        1977年9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

 

        这次具有转折意义的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会议还决定,录取学生时,将优先保证重点院校、医学院校、师范院校和农业院校,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


  1977年10月21日,中国各大媒体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并透露本年度的高考将于一个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

         

        听说要高考,我也想试试。我的老班长在部队被选为工农兵大学生,我的姐姐也是工农兵大学生,我也想像他们那样成为大学生。我初中上了一年就去参军了,文革时候初中还不如现在小学,基本没学什么东西。其实自己知道水平太低,但从来没有接触过考试这类事也不知道什么紧张、什么担心,无知者无畏。这样在1977年底我就申请参加高考。

 

        12月就要考试了,只有两个月的复习准备时间。报名前也不管自己行不行,可以说高考复习完全沾了我弟弟的光。他那年正赶上毕业,算是应届,他学习的书籍,学校的考题复习资料都拿回家参考学习。

 

        知道自己考试肯定不行,那就心理上过过瘾开开玩笑,我在填报志愿时报了北京清华大学、上海复旦大学、广州中山大学、杭州浙江大学……想去转悠的城市的大学都报。

 

        两个月的时间肯定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提高,也没有特别费劲地去学习。那时刚刚开放,很多过去的老电影开始在内部放映,在最后单位给了三天复习的假期时还去看了老电影。

 

        时间到了,是骡子是马也要上去遛遛。后来知道那一年有570多万人参加了考试,我也是其中一员。1977年12月10日正式走入学校接受人生的检验。

 

        进入考场

 

        考试的地点不是很远,在我弟弟的学校,骑车大约一刻钟。

      

        要说考的是什么基本记不清了,物理有一道题算是白捡(2分题):说出发动机的四个工作过程。这是修理汽车的基本知识我拿手,答案是吸(气)压(缩)爆(炸)排(气)。虽然只有两分心里感觉不错,高考的题也不是都很难。

 

        语文考试作文占了很大比重,对于很多人来说不会丢太多分。我认为真正学写文章应该是在中学,小学主要是会写字,会造句,特别是那个年代写个批判文章写个学习心得。

 

        1977年的高考作文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写什么?我没学过写作文,我的理解还在过去的年代里,认为就是写实,我在1977年分为几个段落,这一年我前三个月在部队,复原、待业、当修理工,好像没什么能写的啊,一下就蒙了。


 

        把作文与工作记录混在一起了,这一年什么事都干得不长,也没什么成就,写什么呢,稀里糊涂时间就过去了。 

    

        在这上面耽误了很多时间,老在想我怎么这么倒霉,怎么赶上这个时间高考,什么也没干怎么写啊。最后反正也没看到分数,不知道考了多少分。以后才知道作文与实际经历没有什么关系,主要看写作能力不是工作汇报。

 

       对其它考试就没什么印象了,高考完就没有再想这件事,肯定考得不好,最后不录取的连分数也没给(在校学生给分数,不知道别人我没看到分数)。

 

        不管最后结果,这次高考经历使我对高考有了初步感受,不是高不可攀,下次还要试试。

 

        1978

 

        1977年招生结束后(3月份),1978年的高考时间很快就知道了,转入正轨每年7月考试,还有不到半年时间复习对我来说也是很紧张的。

 

        我当兵比较早,当兵前除去停课闹革命在学校的时间不到6年,文革期间学政治多学文化少,基础比很多人都差。看过以前的高考卷子,基本都是没学过的知识,这半年时间必须更加努力才行。虽然准备考试但考上的希望不是很大,家里人也是这么认为的。


父亲给姐姐的信


        爸爸给姐姐的信中看到,家里对我的高考都信心不足,确实基础差了一些。主要问题是没有经过训练,不规范,上过不到六年学的人能考上大学可能性是小一些。

 

        为了提高学习成绩除了借助弟弟的复习资料外,也请人帮助辅导。妈妈在工厂上班,有个很好的同事的老公刘叔叔是工厂的工程师,算是有知识的人了。这个期间到这位刘叔叔的家里去过两三次,让叔叔辅导我们数学(还有弟弟和一个叔叔家亲戚的孩子)。

 

        可能工厂的工程师经常看图纸,反正刘叔叔的辅导在几何方面对我的帮助很大,证明一个圆的相关问题上好像有点窍门。

 

        这个叔叔还有一个亲戚在国家广电局工作,不知为什么化学不错,也去过礼士路的广电局宿舍他的家里接受化学的辅导。化学方程式需要背,很多概念需要经过实验帮助理解和记忆,对我来化学的基础更差。说虽然只去过两次,但叔叔辅导的收获很大,主要是对做题的方法很有启发,综合题可以很快找到解题思路。

 

        在复习期间我这个人不会熬夜,基本没有晚上12以后睡觉,到了11点就开始困了。不过早上6点前就起床,在上班前可以学习一阵子。上班如果是白班学习时间不是很多,因为我修车技术好,指定我负责大修,大修都是白班8点上班5点下班。只能晚上回家后复习,白天想复习也很难,修理汽车手上全是油腻不可能插空拿书本学习。

 

        其实晚上在家里也不是全力复习,我父亲及弟弟和他的同学经常在家里打扑克,大家都没有什么高考的紧张气氛。直到高考前几天才基本不打扑克了。

 

        高考前一个多月开始报名了,高考报名时我已经工作一年了,工作算是骨干,怕单位说我不安心工作不同意我报名,我填报的学校是西安公路学院的汽车专业,表示我上学是为了更好地工作修理汽车(也有点虚伪啊)。

 

        报名后,我就要求尽量安排我上夜班。夜班是下午4点半上班,等当天运输的车回来后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临时维修。毛病很大就放到第二天修,10点左右就可以下班了,没有问题车9点就可以离开。这样可以白天复习很长时间,晚上还可以再做几个卷子。

 

        正式赶考

 

        考试的时间很快就到了,这次的考场是在北京立新学校(现叫北京实验学校),骑车20分钟也到了。

 

        那年除了考英语专业外语考试不算分,我看了卷子除了认识几个单词基本做不出几道题。结果就是选择画圈,不管怎样画了十几分。

 

        我的几何水平还是提高很快的,作证明题通常比较快,但可能不太讲究步骤。现在想起来可能物理题也许因为步骤不全被扣过分,我也是上大学后才知道。

 

        大学一年级一次考物理,我是全班第一个交卷,但给我不及格。我找到老师说我都做对了怎么会不及格呢。老师说我做的题基本没有解题步骤,经常是两三步就写出答案了。我说我都知道答案还要写步骤吗,老师说这都是中学就要求了,你怎么不知道,所以认为你的答案是抄袭的。


        我说我没上过中学,不知道要有步骤,而且我是第一个交卷不可能抄别人,这时老师询问了监考老师证明我是第一个交卷,最后给了我61分。所以我想我的高考也可能为此丢了分。

 

        物理最后一题是个分数较高的综合题,是一个物体在斜坡向下滑动,有几个问,其中一个是求出物体最大的速度。当时琢磨了半天也不知道怎么求,心想有加速度这个物体下滑越来越快什么时候才是最大速度啊,结果没做出来。回家的路上听别人议论,最大速度就是摩擦力与下滑力相等加速度为零,我一下就清楚了,怎么当时就没想出来啊,起码白丢了10分。

 

        化学考试比较顺利,除了个别化学反应式不知道,其他基本都做完了,特别是最后一道综合题很顺利(老师辅导起作用了)。化学考试提前了五分钟交卷(就是想说明我也可以提前交卷),我心里感觉能拿90分以上。题都做出来了  最后只有79分,已是所有科目里的最高分了。

 

        如果从5门考试的平均成绩看还是及格的,总分317分。但也是没有用啊,录取分数为360。我弟弟还行,虽然成绩不是很高但毕竟进入了360分被北京体育学院录取。

 

        我虽然没有考上大学,但通过这两次的高考经历,我对学习的兴趣有很大提高,有机会应该多多看书增长一些文化知识。

 

        考完试很快就把这件事忘记了,因为考完的第二天父亲就脑溢血住院抢救,没有精力考虑高考的事。也有人说我父亲会得病,要是早病几天我和弟弟可都不能安心高考了。

 

        走入大学

 

        1978年10月,林乎加从天津调到北京任市委第一书记,天津当年就办了分校多招收了很多学生。当时,1978级新生已经入学。和天津相比,北京达到及格线而未能录取的考生更多,社会反映更强烈。于是,林乎加先在市委会议上介绍了天津办分校的做法,所有的人都赞成。接着,以北京市委名义在人民大会堂召开首都所有大学校长参加的会议。林乎加说,有那么多考试合格的青年不能进学校读书,这对他们不公平。可能他们一生再也不会有机会上大学了。

 

        从1978年的11月开始酝酿,到1979年2月开学,短短的三个月,北京就建起了36所分校。1978年高考五门试卷的满分是500分,凡是达到300分的北京考生都可以录取。16800名青年,在1979年春天走进了大学课堂。

 

        我考试成绩317分算是幸运者,赶上了扩大招生。我们这些分校学生都非常感谢林乎加,为群众考虑的领导是我们的好领导。

 

        这次是真的考上大学了,看着那么多分校我要报哪一个呢。我当兵就是无线通信兵,基本任务就是用好无线电台。虽然在军训中了解过无线的一些基本知识但还是想知道我用过电台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因此我选择了北京邮电学院的分校,并且是无线系。

     

        现在看来我对我的选择还是非常满意的,我们学校像我这样一直干着所学专业对口的人不是很多,而且无线通信又是发展非常快的,我国无线发展的每一步我都赶上了。

 

    那个年代能考上大学也是大事,很快就要离开一起工作的工友了,分别了请大家吃顿饭吧。我们修理车间也有十来个人,除去值夜班的一共去了十个人。到哪吃呢,不能太远最后就选了北京西苑饭店。 


    西苑饭店可不是现在的西苑饭店,那时虽然也是北京著名的饭店但没有住宿的,就是吃饭。那时候吃饭不管在哪个饭店,不管是否有名气,价钱都不是很贵,不像现在吃的是名气。

 

    我拿出一个月的工资40.5元请大家去西苑饭店吃饭,先说好了只管吃不管喝,当然由于我父亲已经病了不再喝酒,我就从家里带了一瓶西凤酒,啤酒在饭店里其他人买。

 

    上大学了,学校在清华大学北边,每天要从万寿路南口骑车17km左右上学,再难也是人生的必经之路。

 

    现在已经退休了,回想这一段经历好像没有费很大的力,但我认为我是把努力用到每一天,用到每一件事上。所经历的都是在学习,不管是在部队在工厂,所做的事都能增长自己的知识。

 

       我这一辈子没有后悔,只有感谢,感谢我的父母家人,他们教我怎样做人怎样成长;感谢我的战友老师同学朋友同事,他们是我接触最多的人给我最大的帮助,包括知识、问题、批评都可以化为前进的动力。


文图由作者许可本号推送



人大新三届阅览室

黄健:我把父老乡亲的农家生活录入史册

喻国明:宁喝一杯毒酒,不喝一杯温吞水

马道:《列宁同志》永放光芒

马道:与“爱”有关的故事

侯杰:我与70年前的那场战争

侯杰:访寻长眠坦赞铁路的中国英魂

侯杰:走进非洲or走出非洲

刘建生:锦涛同志给我号脉

刘建生:我拍赵总书记

刘建生:我拍邓大人

刘宇:每一张照片都是时间的化石

刘宇:保存日子的最好方法是把日子拍成照片

班和平:孝子贤媳活埋“黑蛇精”父亲

张伟光:红旗下的蛋(A:大学之前)

张伟光:红旗下的蛋(B:大学之后)

张伟光:红旗下的蛋(C:倒爷岁月)

张伟光:红旗下的蛋(D:力挺耀邦)

张伟光:红旗下的蛋(E:走出国门)

马艺华:双榆树的"女理发师"

马艺华:我的同学娶了英语课的美丽教师

马艺华:睡在我下铺的老兄

马艺华:我在大学收获人生最完美的礼物

刘大椿:一张老照片带出的珍贵记忆

张小雪:小学肄业考入大学的天方夜谭

一百幅老照片里的人民大学新三届

人大新三届:命运,就这样改变了

人大新三届同学对母校的感言与寄语

张晋峰:一段难忘的经历

徐世平:经历学潮

郝荃:最开心的是帮助别人

蔡晓鹏:人大新三届校园往事钩沉

陈锡文:人民大学78级报到第一人

周其仁:在江湖与庙堂之间

郭凡生:追寻我们共同的理想

黄晓京:物非而人是——旧信札的记忆

徐建: 中国不缺当官的,

缺的是德高望重的大律师

吴思:思想的创造力

胡舒立和她的新闻专业主义实践

送别新三届学友曹征海

肖玉环:长歌当哭  送君远行

肖玉环:告别南生

何砚平:吴方有芳,愈久弥香

刘学洙:上善如水——记新闻人张善炬

孟国治:高考那年,从打入另册到跃过龙门

龚炽荣:大学时代的游泳往事

和记忆中的那个女生

李梅:我眼中的顾晓阳

遇见纽约的秋天——

人大工经系78级校友李德顺先生专访

李秋零:机会来了就要抓住

刘晓阳:地久天长——忆王小波

房伟:留得生前死后名

王治平:我的大学时代

吴工圣:我和我们宿舍的七条汉子

吴工圣:一路走来  知恩感恩

管士光:回望来时路

李秋零:机会来了就要抓住

北大教授牛军口述当年高考经历

庞松:我们共同经历的年代

何平:毕业时黄达老师给我题词

张小雪的大学生活:那些流年,那些囧事

郝荃汪建熙:财金侠侣

张河:聊聊我们班里的几大“老”

张河:我的“自助式”高考复习

张河:我们同学我们班

骆小元追忆上大学:生命复苏,心灵飞扬

骆小元忆会计行业:筚路蓝缕三十年

杨宾:岁月峥嵘忆当年

……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永远的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上山下乡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当兵岁月

主题六:新三届人的爱情故事

主题七: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八 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九: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