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园丨马艺华:双榆树的"女理发师"

2017-11-28 马艺华 新三届



        今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新三届大学生即77、78、79级通常被视为一个群体,聚集了“文革”十年被耽误的人才。新三届以平均约5%的超低录取率,成为中国当代史上难以复制的一代。


        他们有怎样的高考故事?他们的校园生活如何度过?本号特辟“卌年”专题,征集新三届学子记录高考历程和大学生涯的文图稿件,共同分享新三届人永志不忘的那一段如歌岁月。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

        

           马艺华,1982年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毕业,就职于《中国煤炭报》。后转投《中国体育》杂志和《运动·休闲》杂志,现在《中国体育报》供职。



我是1982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之后,就离开了校园。尽管也在北京生活、工作,但很少走到海淀这边。偶尔有个校庆、同学聚会回来,每次都会惊讶于校内、校外的巨大变化,张望的眼睛总用不够的同时,每次都会细细地辨认当年的模样,回味曾经的故事。

 

东门内“实事求是”大牌子后面,是一片操场。刚进校时,同学之间还都不熟悉。正好我们的宿舍楼红一楼就在操场旁,新生们下楼打一场篮球,不一会儿大家都称兄道弟的了。后来,篮球架都挪到八百人大教室西边的空场上了,留下这片空旷的操场正好为新生们出早操提供了方便。


那些时日,每天天蒙蒙亮外面的大喇叭就喊上了,住红一楼的新生们因为窗户就对着操场,怎么把耳朵捂在被窝里都无济于事,一个个睡眼惺忪地下楼加入到早锻炼的行列,大家都羡慕那些不住校的北京学生( 人大刚复校那阵,因为校舍紧张,大部分北京学生没有宿舍,每天走读)。


我和同班同学郭敏(中)、温文(右)在操场边


操场的西北角有两排肋木,校艺术体操队的姑娘们活动时常在这里抻筋、压腿,成为男生们关注的一隅。而操场的东侧有一片松树林,尽管不算太大,但相互间有意思、没意思的男女学生,也都喜欢到这里来遛跶。

 

东门外的那条大街,当时好像还叫白石桥路。马路不像如今这般宽阔平整,来往马路的中间是一条 土沟,这在现在看来实在是有碍观瞻。有一次正巧看见一个骑挎斗三轮摩托车的警察同志,骑着车在路上耍酷,一下子栽进了路边的土沟,灰头土脸的狼狈至极。

 

这条路上跑着的332路公共汽车在人大东门这里有一站,是我们经常乘坐的交通工具。不管是往北去往颐和园、圆明园玩,还是进城去动物园终点站倒车,都少不了乘坐它。

我和袁济喜(右),我们班两个来自上海的考生在红一楼前合影。他现在是人大国学院领导、教授、博导

 

人大东门外还有一个不能不提到的去处,那就是双榆树——一片由平房组成的我(包括我们住校的 外地学生)上学时期经常光顾的“综合性商业中心”。当时人大周围都是农田,只有那里才稍显“ 繁华”,能应付我们在校园里不能满足的生活需求。特别是解决周末的肚子问题。

 

来到北京上学,没想到周末学校食堂一天仅开两餐,大概是上午十点一餐,下午四点一餐。这种进食频率,如何能让我等20岁左右的小伙子适应?(那时人大校园里只有一个学生食堂,一个教工食堂,不像现在的校园不仅食堂众多,餐饮花样也让人眼花缭乱,而且还有各种饭馆、酒吧供学生们挑选。)


于是,饥饿的我们出去找食那就不可避免了。那时去校外吃饭,最近、最熟悉的也就是双榆树了,吃个饺子、包子什么的,实惠而快捷,都是不错的选择。

我在红一楼宿舍的上铺

 

有时候因为什么事过了饭点了,或是想改善伙食了,或是有人发了一笔“意外之财”——其文学作 品在某媒体发表得了稿费,同学们也会纠集着一起去双榆树撮一顿。除了敲得了稿费同学的竹杠之外,有时候带工资上学的同学也会慷慨地抢着埋单。


不知现在全日制大学本科生是否还会有带工资的,反正当时我们班有不少带工资上学的老大哥、老大姐,而且上学期间还能延续他们的工龄。 


还有,在双榆树买点牙膏、肥皂之类的日用品,那都是经常的事。偶尔会在那里的照相馆拍个证件照。对了,不能忽略的是双榆树的理发馆,因为那里面有两个年轻的女理发员长得相当漂亮,让人不由得想起王丹凤主演的老电影《女理发师》。

我们班同学,前排左3是我


我们男生去那里理发,都希望能排到那美女理发师来打理自己的头发,回宿舍还会议论那两个理发师哪个更漂亮。传说还有男生头发还没长得足够长 ,就着急忙慌地奔了双榆树。

 

但从人大去到双榆树,也要出校园东门,穿过如今的北三环,到友谊宾馆对过的马路东边,走出不少路呢。如今那一片早已被林立的高楼、大型的商场所覆盖,一点也没有当年的模样,哪儿还有什么红砖斜屋顶的平房了?

 

据说早先双榆树叫“桑榆墅”,是康熙时重臣、官至大学士的大臣明珠所建的别墅,因桑树和榆树居多,故取桑榆为别墅之名,后谐音为双榆树。而明珠在双榆树附近建桑榆墅,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给儿子纳兰性德营造一个读书会友的优良环境。对,就是那个写了“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满清第一词人”纳兰性德。


如此一想,意象中的双榆树似乎蒙上了一层遥远、浪漫的色彩,因为那是我们回味中的四十年前。


我在校门口留影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推送,特此鸣谢



人大新三届阅览室

马艺华:睡在我下铺的老兄

 马艺华:我在大学收获了最完美的礼物

张小雪:小学毕业生考入大学的天方夜谭

张小雪的大学生活:那些流年,那些囧事

郝荃汪建熙:财金侠侣

张河:聊聊我们班里的几大“老”

张河:我的“自助式”高考复习

张河:我们同学我们班

骆小元追忆上大学:生命复苏,心灵飞扬

骆小元忆会计行业:筚路蓝缕三十年

杨宾:岁月峥嵘忆当年

一百幅老照片里的人民大学新三届

人大新三届:命运,就这样改变了

人大新三届同学对母校的感言与寄语

张晋峰:一段难忘的经历

徐世平:经历学潮

郝荃:最开心的是帮助别人

蔡晓鹏:人大新三届校园往事钩沉

陈锡文:人民大学78级报到第一人

周其仁:在江湖与庙堂之间

郭凡生:追寻我们共同的理想

黄晓京:物非而人是——旧信札的记忆

徐建: 中国不缺当官的,

缺的是德高望重的大律师

吴思:思想的创造力

胡舒立和她的新闻专业主义实践

送别新三届学友曹征海

肖玉环:长歌当哭  送君远行

肖玉环:告别南生

何砚平:吴方有芳,愈久弥香

刘学洙:上善如水——记新闻人张善炬

孟国治:高考那年,从打入另册到跃过龙门

龚炽荣:大学时代的游泳往事

和记忆中的那个女生

李梅:我眼中的顾晓阳

遇见纽约的秋天——

人大工经系78级校友李德顺先生专访

李秋零:机会来了就要抓住

刘晓阳:地久天长——忆王小波

房伟:留得生前死后名

王治平:我的大学时代

吴工圣:我和我们宿舍的七条汉子

吴工圣:一路走来  知恩感恩

管士光:回望来时路

李秋零:机会来了就要抓住

北大教授牛军口述当年高考经历

庞松:我们共同经历的年代

何平:毕业时黄达老师给我题词

……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永远的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上山下乡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当兵岁月

主题六:新三届人的爱情故事

主题七: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八 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九: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