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24岁时的作者
张建安,1954年生于苏州,大专学历,高级工程师。1958年随父母从苏州迁往云南省个旧市,1966年随母亲迁回苏州。1970年苏州21中毕业进苏州开关厂学徒,1978年考入苏州市机械局职工大学学习。1992年苏州开关厂与法国阿海珐合资。2014年退休。苏州古城区有一条名叫平江路的历史老街,这是苏州古城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区域,堪称古城缩影。对照南宋《平江图》和明末《苏州府城内水道总图》,平江路基本延续了唐宋以来的城坊格局。平江路南北走向,西临平江河,北接拙政园,南眺双塔,水路并行,河街相邻,路宽3米多,河宽5米多,全长1600多米。平江路东西两侧宽街窄巷纵横交错,名人故居星罗棋布,明清古建镶嵌其中。平江路中段有一条向东的支巷,名叫中张家巷,中张家巷14号是一处清代遗留的古建筑群——全晋会馆。据《清高宗实录》记载:“吴越州郡,察其市肆贸迁者,多系晋省人。” 清乾隆年间,在苏州从事茶叶、生丝、绸缎、服饰、票号生意的山西人就有582 人。大量的山西商人来到苏州后,不仅遇到了人生地不熟、语言交流困难、餐饮住宿等实际问题,而且商业竞争日益加剧,促使晋商们要抱团生存。建立同乡会馆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联络方式,集资创办一座山西会馆,既能够凝聚乡情,又可作为客商往来的温馨驿站,同时也是洽谈生意的最佳场所。苏州有记载的第一座全晋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位于山塘街半塘桥畔。咸丰十年(1860年),一场战乱殃及池鱼,全晋会馆被太平军的攻城战火焚毁。光绪五年(1879年),山西旅苏客商再次集资兴建全晋会馆,会址选在中张家巷今址。新建成的全晋会馆拥有门头、大厅、众多客房及一座戏楼,好不气派。大门上悬挂的匾额黑底金字: 全晋会馆。新中国成立后,全晋会馆收归国有。此时的全晋会馆,历经风雨战乱,房舍破败不堪。解放前,苏州是一座消费城市,产业基础薄弱,只有一些手工业,眼镜制作,曾经是苏州手工业较为发达成熟的传统名牌产业之一,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也是我国眼镜制造业的发源地。解放初期,苏州市面上拥有众多眼镜店,大约有几百人从事眼镜制作,一些民间个体熟练地掌握了磨片制镜技艺。上世纪50年代初,一穷二白的新中国急需恢复生产振兴经济,政府号召社会闲散人员组织起来,发挥各自技能和手艺为新中国建设添砖加瓦。1956年,时任重工业部副部长段君毅来苏州调研,指示苏州市委组织眼镜合作社,为我国的光学工业发挥领头羊的作用。不久,全晋会馆隶属的平江街道居民委员会,动员几位掌握眼镜制作技术的师傅带头,组织一些居民参加,利用全晋会馆简陋的房舍,自制了几台简陋的磨镜土设备,于1958年正式成立眼镜生产合作社,归属于苏州市手工业管理局。很长一段时间,这些工人们穿戴着袖套和围裙,双手浸在混浊的水里,蘸着金刚砂和松香,用砂轮打磨镜片,车间里到处是尖锐刺耳的 “吱吱” 声,他们延用小作坊的落后方式,手工磨制玻璃、水晶镜片和制作眼镜。转眼到了1966年,全晋会馆内已经陆续有了三家类似的眼镜生产合作社,由于资金不足,设备简陋,产品单一,技术力量薄弱,生产仍然以手工操作为主,小打小闹,十几年没有什么起色。平江街道革委会决定整合优化管理,将三家眼镜生产合作社合并为一,挂牌成立了苏州镜片厂,企业性质为大集体,所属主管部门为二轻系统文教百货公司,全厂职工286人,镜片年产量110万个。当时全厂设备有:单片磨磨片车233台,多片磨磨片车54台,光学磨片车16台,割边车14台,金属切削机床7台,锻压设备3台,电动机65台/182瓩。此时的苏州镜片厂,由生产合作社的小作坊变身为大集体所有制的里弄工厂。1970年,苏州镜片厂更名为苏州第二光学仪器厂,划入苏州市机电系统管辖,仍为集体所有制。此后几年,全厂职工群策群力,艰苦创业,克服了各种困难,成功自制了研磨机等生产设备,生产多种机床显微镜、光谱投影仪、水准仪等光学仪器,不仅在技术上有了较大的提高,而且产品的档次和规模也都有了一定的进步。1972年8月份,苏州市、局两级革委会的领导到 “二光厂” 参观,苏州市革委会领导认为,苏州的轻工业基础比较发达,光学、金加工技术具有优势,完全具备试制和生产民用照相机的能力。根据 “二光厂” 的技术、设备和生产水平,经研究决定将试制民用照相机的任务交给“二光厂”。上世纪七十年代,物资极为匮乏,像洗衣机、缝纫机、自行车、冰箱、电扇、钟表等民用轻工业产品,都是老百姓可望而不可求的东西,民用照相机更是属于高档奢侈品,市场上罕见国外进口照相机出售,而且价格昂贵,国内仅有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能够生产民用照相机,江苏省一直是空白。苏州市面上常见的民用照相机大多是上海照相机厂生产的海鸥牌照相机,当年那可是稀罕物,谁家要是拥有一架,出门挂在胸口,足以引得路人回首侧目。研发照相机,首要任务是引进专业技术人才。1972年年末,照相机研发筹备小组在 “二光厂”成立,并且由苏州机电局出面,从本市和外地调集了 7 名技术人员充实研发团队。在这些外调人员中,有一位杰出的专业技术人员,后来成为“二光厂”照相机研发小组的领军人物,他就是季荣曾先生。季容曾先生195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光学仪器专业,本科学历,他和上海照相机厂总工程师孙晶璋先生是同班同学。调入“二光厂”之前在云南省一家军工企业任职。而且,他还在上海照相机厂参与过上海牌 58-Ⅰ型相机的试制工作。1972年,季容曾先生调入“二光厂”时年仅36岁,正是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的年龄,不但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而且具备优秀技术人员不畏困难、勇于钻研、吃苦耐劳的精神。研发小组经过数月的调研,并且得到业内专业人士的指点,最终确定研发方向,制定了三条基本原则:1. 鉴于当时 120 相机热销势头见缓,预计 135 相机将成为主流,因此确定研制 135 机型;相机的选型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产品的生命力,而且还将影响到企业的未来发展。当时,上海 205(后来的海鸥 205、凤凰 205 等)固定镜头旁轴相机已形成生产规模,各地仿制者众多。那时,行业内没有技术资料壁垒,获取全套的相机图纸和技术工艺很容易,仿制简单便利轻车熟路。但是,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既无特色,技术上也很落后,研发小组考虑到产品的后续发展,最终放弃了这一方案。最后,研发小组在分析研究了国内外市场信息后,决定选择日本佳能公司的产品作为研发仿制模式。他们选取日本佳能公司1965年推出的 Canonet QL17 旁轴相机作为仿制蓝本。QL 是 Qucik Load (快速安装)的缩写,这是日本 Canon (佳能) 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种快速安装胶卷的技术。这款相机采用固定镜头的旁轴取景器,透镜具有6片4组的双高斯结构,焦距为45mm F1.7 大光圈高品质镜头,采用当时先进的快速上链、电子测光等技术。相机外形小巧,设计紧凑,功能齐全,款式新颖,在国内外市场十分畅销。后来证明,当年研发小组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日本佳能公司的后续产品 Canonet GQL17 被推荐为日本侧轴相机 “七剑”之首,这充分说明当时试制团队具有非常专业的眼光。研发目标确定后,研发小组决定购买一台佳能 Canonet QL17 型相机进行拆解、研究、测绘、仿制。那时,中国人还没有“知识产权”的概念,根本不懂得那是一种侵权行为。当时中国正处于关起国门搞运动的年代,要找到一架 Canonnet QL17 照相机谈何容易!任何海外物资进口都要立项申请,即使想办法托人从境外购买带回国也是困难重重。通过研发小组成员的努力,峰回路转,最终从杭州照相机厂借来了一架 Canonnet QL17 型相机。至此,相机的研发工作终于迈出了第一步。1973年,春节一过,相机研制工作正式启动。首先是从仿制测绘开始,仿制的同时融入自身的创新与理念。经过三个半月的艰苦努力,图纸工作基本完成,随后将零件图纸发到车间加工。因为是样机试制,没有模具,许多零件都是由钳工师傅手工制作出来。1973年6月15日,这是“二光厂”历史上最值得纪念的一天。在全厂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仅仅用了短短半年时间,就成功组装了第一批共 5架 135-Ⅰ型照相机,向“七一” 建党节献礼!经过测试, 相机各项性能基本达到设计要求,试拍效果理想,成像清晰,色彩鲜艳。样机制造成功,苏州机电局开始筹划照相机的小批量试产。他们没有采用传统的先办厂、再生产的方式,而是根据当时苏州的轻工业基础,制定了“两厂两车间”的组织方案,将机加工能力较强的苏州电信机械厂和苏州电器四厂合并组建为苏州照相机厂,负责机体加工和整机组装;光学基础较好的苏州第二光学仪器厂更名为苏州照相机二厂,负责设计生产照相机镜头、取景器、测距仪;苏州仪器元件厂成立百叶窗车间,生产照相机镜间百叶窗;苏州机械电镀厂成立了专门的电镀车间,负责照相机的表面处理。这个框架基本满足了苏州照相机行业发展的需要。四个部门分工合作,由市经委牵头,专门成立的“市相机战斗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如果遇到疑难零件或专业模具,“战斗办”就会组织全市工业部门“大会战”来解决。1974年11月,经苏州市革命委员会批准,苏州第二光学仪器厂更名为照相机二厂,隶属苏州市机械工业局。1976年1月,苏州照相机二厂发生一场大火,全晋会馆内大殿被烧毁,戏楼濒临倒塌。为了保护文保建筑,将全晋会馆内所有的工厂和居民撤出,已经刻不容缓。1978年,虎丘山麓的照相机厂光学楼完工,面积6121平方米(其中办公辅助间687平方米),总造价82.6万元。由于苏州照相机二厂原有厂房狭窄危险,又是文物保管单位,到货设备无法安装,困难较多,于是市革委会决定将照相机镜头总装校验和部分零件生产陆续搬迁到虎丘山麓的苏州照相机厂生产。1985年7月,苏州市机械工业局下发文件,苏州照相机二厂改名为苏州机电元件厂。主产照相机镜头、组合开关、交换器等机电元件及老产品液压机。企业性质为集体所有制,其它均维持不变。从1974年至1985年,苏州照相机二厂这块厂牌仅存世11年,虽然短暂但不平凡,她为苏州开创照相机历史画上浓墨重彩的第一笔。1974年,苏州照相机厂开始筹建,厂址选在虎丘山麓,占地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基建投资120万元。1977年,厂房全部建成。1978年6月,苏州照相机厂在新址正式挂牌成立。马根源任党总支书记、厂长。朱衡彬任党总支副书记。陆寿柏、吴鑫坤、邵玉书、丰锡忠任党总支委员、副厂长。1980年,季荣曾被授予工程师职称,后任照相机厂总工程师。经过三年的时间,苏州照相机厂的生产工艺和工装模具已经满足了小批量生产的基本条件。1976年,第一批量共计100台照相机在苏州照相机二厂完成生产。照相机批量生产后,意味着产品即将投入市场销售,需要一个商标。时任照相机厂副厂长的陆寿柏提议,苏州是一座历史名城,苏州园林甲天下,虎丘是闻名遐迩的吴中第一名胜,苏州照相机厂又正好位于虎丘山麓,商标宜采用“虎丘”。并且请苏州著名书法家费新我先生左笔用行书、草书两种字体各写“虎丘” 二字,作为商标用字,并配上虎丘二字拼音。于是,苏州照相机厂生产的首批100台相机被正式命名为“虎丘 HQ35-1”。这是一个划时代历史标志: 1976年,“虎丘”牌照相机正式诞生,它的摇篮竟然是全晋会馆。此后,由苏州机械工业局报请苏州物价局核准,虎丘 HQ35-1型照相机每架出厂价98元(国家仪器仪表总局制定),批发价109元,零售价120元。上世纪七十年代,苏州职工的月工资平均为30多元。购买一架虎丘牌照相机需要3个多月的工资。即使这样,由于当年虎丘牌照相机产量较少,供不应求,需要凭票购买。虎丘牌照相机能够从苏州走向全国,成为照相机行业内知名度较高的品牌,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她就是上海《新民晚报》的体育记者卢璐。卢璐,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系,爱好网球运动,曾进入国家网球队任运动员,在第一届全运会上荣获女子双打冠军和女子单打亚军,后任网球教练。1965年开始担任《新民晚报》体育记者。1984年7月28日至8月12日,第23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中国在重返国际奥委会后首次派出体育代表团参加了本届奥运会,共有运动员及领队教练 350 多人,精兵强将阵容强大。随行的还有近80名记者,其中就有上海《新民晚报》体育记者卢璐。卢璐能够选中随团参会,一是她英语流利,二是有国家运动员和教练背景,三是担任体育记者多年,具备运动员和体育记者的双重专业素质。随团出行的记者几乎全都选用日本、德国的高级相机,而卢璐阴差阳错,却随身携带了一架苏州照相机厂生产的虎丘 HQ- 351 旁轴相机,胶卷和冲印服务由柯达公司免费赞助。在奥运会上,卢璐用这架虎丘牌照相机拍摄了开幕式中国代表团入场、奥运火炬点燃、女篮比赛等许许多多精彩瞬间,全程记录了赛场内外中国运动员的动人风采,还拍摄了大量美国洛杉矶的风景照片。卢璐手里的这架照相机,无论白天黑夜,抓拍抢拍,延时爆光,都用得随心应手干脆利索,从未出现任何故障。在短短的 15 天里,卢璐拍摄了 200 多幅照片,陆续刊登在上海《新民晚报》上。不久,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卢璐的访美见闻——《一个女记者在美国》,书中最后一章,卢璐着重介绍了她用虎丘牌照相机在美国奥运会上的拍摄花絮。后来,很多记者和摄影爱好者,看到卢璐在奥运会上拍摄的这些照片,画面清晰、色彩鲜艳、曝光准确,全都赞叹不已,并且把目光聚焦在卢璐手里的这架“小虎丘”身上,致使苏州虎丘牌照相机名声大噪。
1984年7月,上海《新民晚报》体育记者卢璐在美国洛杉矶奥运村用虎丘 HQ351 旁轴相机拍摄的照片
那架曾经在1984年奥运会上作出卓越贡献的虎丘牌 HQ-351 照相机,卢璐后来把它送给了时任苏州照相机厂李振廷厂长,保存在苏州照相机厂的历史陈列室内,作为永久的纪念。苏州照相机厂从诞生到辉煌再到陨落,历史跨越大约10多年,弹指一挥间。为了叙述方便,下面以时间为轴线,记录苏州照相机厂的一些大事件。1973年6月15日,苏州第二光学仪器厂完成第一批共 5架 135-Ⅰ型照相机试制任务。苏州照相机在全晋会馆诞生。1974年,苏州照相机厂开始筹建,厂址选在虎丘山南麓。
1974年11月,经苏州市革命委员会批准,苏州第二光学仪器厂更名为照相机二厂,隶属苏州市机械工业局。1976年,第一批量共计100台照相机在苏州照相机二厂完成生产,正式注册商标为 “虎丘 ”。1977年7月,虎丘 HQ 35-1 型相机通过江苏省相关部门鉴定,开始批量生产,当年生产505架。随后几年,苏州照相机厂年产量在2000架至5000架之间波动,照相机单位成本从1978年的420.34元逐步下降到1982年的127.87元,逐步扭亏为盈。1980年代初,苏州照相机厂敏锐地发现,国内市场虽然120双反相机已经开始“退烧”,但仍然有一定销量。于是果断上马简易型虎丘HQ 120双反相机,打“短平快” 抢占国内市场。1980年11月,虎丘HQ120-1型双反相机面世。该机采用塑料机身,三片三组镜头,快门速度只有B、1/25s、1/50s和1/100s 四挡。由于售价低廉,产品销量不错。1983年底,苏州照相机厂又推出虎丘HUQIU120-2型相机,这款相机比虎丘HUQIU120-1型相机有很大提升,已经不再是简易相机,其功能和性能与海鸥4B相仿,最高快门速度 1/300s,内装自拍机,并加装了闪光同步装置和支架。
这两款相机销量较好,1981年总产量12650 架,1982年总产量高达34550 架,为苏州照相机厂的盈利打下了基础。由于这两款相机的额头标牌采用拼音花体字样,分别选取了金色和银色,收藏者俗称 “金虎丘”和“银虎丘”。四年间共生产52950台,存世量不算少。
1978年4月至1981年间,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30周年,由国家仪器仪表总局牵头,江苏省机械厅组织苏州、无锡和常州三家照相机厂联合试制,1982年7月制出样机,分别命名为凤凰JG-304A型和虎丘JG-304A型相机,标志着苏州照相机厂的产品进入了电子化时代。1985年底开始批量生产。随后苏州照相机厂还陆续推出了 虎丘 HQ35-3、HQ35-3G、HQ35-3A、PT-1 等产品。这些产品均参加了第三届全国照相机械产品博览会,受到好评。1983年9月,在全国照相机行业产品质量检查中,虎丘HQ35-1 照相机不合格,责令停产整顿。这对苏州照相机厂是个不小的打击,工厂立即成立整改小组,动员全体员工日夜奋战三个月整顿质量。当年12月,在杭州相机研究所进行的复试中,10台抽样样机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达标。1983年9月,在杭州举行的第三次全国产品质量评比中,虎丘HQ35-1 型相机以总分229.57 获得135平视分幅相机第二名,整机达到一流水平。这一年,该厂135相机总产量达到 22150台,销售也取得了空前的成功。1984年,苏州照相机二厂还推出了两只MD卡口单反相机镜头,可用在国产海鸥等单反相机上,一只是 35mm F2.8,另一枚是 135mm F2.8。由此也可看出苏州照相机二厂的研发生产能力的确具有较强的实力。1984年开始,苏州照相机厂产销两旺,厂领导信心大增,在总工程师季荣曾的主持下,开始研发虎丘牌系列新型相机。1985年,苏州照相机厂推出了两款新品虎丘HQ35-2 和35-2EE。在虎丘HQ35-1的基础上,HQ35-2改用JG304A型相机的38mm F2.8镜头,相机体积缩小;HQ35-2EE 相机在HQ35-2相机的基础上安装了浙大教师赵玉安研发的 ZH-4电子计量集成电路,实现了相机半自动化。1985年5月,这两款相机通过了生产鉴定。少量上市后,研发人员发现新配镜头达不到二类镜头的标准,果断停止这两款相机生产。但是研发人员发现 ZH-4 测光集成电路相当精确,于是将半自动测光部分移植到工厂的拳头产品虎丘 HQ35-1 相机上,生产出了当时先进的半自动测光 虎丘HQ35-1EE 型相机。这款相机使用 cds 光敏电阻进行外部测光,取景器中有三个LED灯显示测光结果,右边的红色LED灯显示曝光过度,左边的红色灯显示曝光不足,中间的绿色LED灯显示曝光精确。这样,在确定光圈值后再调整快门速度,或者在确定快门速度后再调整光圈,使相机具备了光圈优先或速度优先的功能。当时,135彩色胶卷扩印已经开始流行,拍摄彩色胶卷的自动相机市场需求量较大。虎丘HQ35-1EE相机正好顺应了这种需求,在市场上广受青睐。苏州照相机厂抓住这个机会,1987年初立项,年底即批量生产500 台,分别投放到上海、北京、成都和无锡试销,很快就一抢而空。1987年底,虎丘HQ35-1EE通过了技术鉴定。1988年大批量生产,6月份产量突破千台,9月份就达到8000台。1989年底,在杭州第五届全国照相机产品质量评比中,虎丘HQ35-1EE荣获135电子测光类相机二等奖。1990年底被评为江苏省优质产品,至1991年共生产15万架,成为苏州照相机厂的又一只拳头产品。1989年初,苏州照相机厂推出了可以多次曝光的虎丘HQ35-1A型照相机。这款相机是在虎丘HQ35-1型相机的基础上,增设了多次曝光推板,在不过卷的情况下,推动该推板即可给快门上弦,实现多次曝光。随机还配有一套三件遮挡用附件,受到消费者欢迎。而且推板分红、黑两种颜色,可供消费者选择。转眼进入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门进一步打开,国人的腰包逐渐丰盈,照相机市场出现了两极分化。一面是国内摄影爱好者青睐的世界先进的中高档相机畅销;另一方面是深受中国普通百姓欢迎的“傻瓜”相机,由于小巧玲珑、方便携带、操作简便、物美价廉,迅速地挤占国内市场。面对国外照相机对中国市场的迅速侵蚀,国内照相机企业根本没有招架之功,纷纷败下阵来。苏州照相机厂也不例外,只能断腕自救。1992年,苏州照相机厂被拆散重组,港澳台多方合资在苏州照相机厂原址成立了 “苏州依俐发照相机有限公司”,企业注册资本108万人民币,成为一家股份制企业,主要生产塑料外壳的“傻瓜相机”,商标为 “依俐发”。虎丘牌照相机从此停产。
2017年,苏州市政府对虎丘风景区周边环境进行大刀阔斧的整治,虎丘山麓的原苏州照相机厂所有厂房被夷为平地。等破拆机、推土机的轰鸣静止平息,尘埃落定烟销云散,一座装滿创业史的工厂永远从苏州消失了。至此,苏州照相机厂成为历史,那块厂牌,将永远珍藏在苏州人的记忆中;虎丘牌照相机也如昙花一现香消玉殒,仅仅成为摄影爱好者柜子里的收藏品。1976年1月,苏州照相机二厂发生一场大火,致使全晋会馆大殿焚毁,戏楼濒临倒塌。这一重大生产责任事故,促使苏州市革委会决定腾笼换鸟。不久,苏州照相机二厂即搬迁至虎丘山麓的照相机厂光学楼。1978年10月,苏州市机械局职工大学由西园路仪表厂搬迁至全晋会馆。当年,这所号称“大学”的学校,其实仅有2个班级,2个专业。一个班级为机械制造工艺专业,简称 “机班”;另一个班级为工企自动化专业,简称“电班”。学制为全脱产三年。校长马广宇、教务主任徐雯玲,全体教师约40多名,学生不足百人。在这批学员中,年龄、经历、学力可谓参差不齐、五花八门。即有基础扎实老三届高中毕业生,也有仅小学文化程度的70届(我就是);即有参加工作已十几年的企业骨干,也有初高中刚毕业进厂才一二年的青工,年龄最多相差十五岁;有参军复员的老兵,有下乡插队的知青,有工厂先进模范……当年我25岁,有幸成为这所学校的一名学员,在这里完成了一次人生转折。在我的这些同学中,有许多来自、毕业后又回到照相机厂(诸国平、郭宁庆)、照相机二厂(任伟、王忆诞、、徐黎阳、葛鹰),他(她)们曾担任虎丘牌照相机的模具开发、光学研究、相机检测等工作,为苏州照相机事业、为照相机厂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84年6月,全晋会馆内所有使用单位全部迁出。苏州市政府拨款120万元对会馆进行全面体检和整修。对会馆中路、西路建筑进行全面大修,移建正殿,重建庭园,使会馆原貌基本恢复。1986年10月,会馆作为苏州戏曲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馆内辟有昆剧、评弹、苏剧、民族器乐等专题陈列, 还有古戏台和清式茶园书场两处复原式陈列兼演出场所。2003年11月,中国昆曲博物馆在全晋会馆挂牌成立。2006年5月,全晋会馆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张建安专题
张建安:苏州的城南旧事
张建安:“反华”纪录片
那碗阳春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