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食货丨张建安:“反华”纪录片中的那碗阳春面

关注本号☞ 新三届 2023-04-05


作者简历

24岁时的作者


张建安,1954年生于苏州,大专学历,高级工程师。1958年随父母从苏州迁往云南省个旧市,1966年随母亲迁回苏州。1970年苏州21中毕业进苏州开关厂学徒,1978年考入苏州市机械局职工大学学习。1992年苏州开关厂与法国阿海珐合资。2014年退休。


原题

复兴回民面店的
那碗阳春面


作者:张建安


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应邀来华拍摄的纪录片《中国》


1972年,意大利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受中国政府邀请来到中国,拍摄了一部长达3小时40分钟的大型纪录片《中国》。当年,这部名叫《中国》的纪录片非但没有在中国上映,反而引起中国政府的强烈不满。

安东尼奥尼执导纪录片《中国》原版巨幅海报


1974年1月30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一篇长文:《恶毒的用心,卑劣的手法 —— 批判安东尼奥尼拍摄的题为<中国>的反华影片》,文章说: 去年开始在一些西方国家放映的、由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拍摄的题为《中国》的反华影片,就是当前国际上一小撮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分子对新中国极端仇视的心理的反映。这个影片的出现,是一个严重的反华事件,是对中国人民的猖狂挑衅……

安东尼奥尼在拍摄纪录片《中国》现场


不久,全国各地革委会组织革命群众上街举行盛大游行示威,抗议安东尼奥尼丑化污蔑攻击中国。批判持续了很长时间,人民文学出版社在1974年6月还结集出版了一本名为《中国人民不可侮——批判安东尼奥尼的反华影片》的书。从那时起,我记住了这部电影和安东尼奥尼。


前几年,这部拍摄于半个世纪前的纪录片《中国》,悄悄地在网上流传开了,我也看了一遍。电影中有一组镜头拍摄了苏州石路的复兴回民面店,里面有许多画面,唤醒了我的记忆。

1966年我12岁,从西南边疆回到苏州,当时借住在石路横马路东海岛亲戚家中,那里是一片低矮破旧、透风漏雨的民房,象贫民窟一样。亲戚家离复兴回民面店很近,出门过马路走几步路就到了。当时家境困难,能去复兴回民面店吃上一碗阳春面,对我来说可是一件很奢侈的享受。


那时候,全苏州好像仅有两家清真餐馆,其中一家就是纪录片中的复兴回民面店。

早先,面店位于今天的石路国际商城的肯德基 KFC。当时,面店名称叫“马福兴”,后搬到横马路对面,也就是今天的石路步行街喷泉的地方,并改名为“复兴回民面店”。当年,石路国际商城前面的广场有一条小河浜,河面上有一座小桥,名叫“鸭蛋桥”(又称鸭黛桥),我记得小桥的栏杆是铁制的,黑黢黢的与众多石板小桥不同。复兴回民面店就在鸭蛋桥附近。复兴回民面店所在的石路地区原属金阊区,文革时期金阊区改名为“延安区”。所以纪录片中面店服务员穿的围裙上都有 “延安区饮食店”的字样。

纪录片《中国》中的食店


当年,复兴回民面店生意兴隆,每天吃客盈门。虽然这家面店主打牛肉面、牛肉生煎包子,那是复兴回民面店的招牌点心,可大多数食客都是奔着经济实惠的阳春面来的。阳春面有大碗和小碗之分,大碗3两面,收9分钱3两粮票,称为大阳春;小碗2两面,7分钱2两粮票,称为小阳春。记得我每次都是买小阳春,并不是饭量小,而是为了省钱。


在复兴面店吃面,一进门,先在帐台递上钱和粮票,领到一根竹子做成的面筹,然后拿着面筹在灶台边等候。那时候,都是自己到灶台上取面,而不是坐在桌前等候服务员送面。灶台上的大铁鍋烧着开水,灶台上放着一只只面碗,灶台前围着一群手持面筹眼盯面鍋的食客。当捞面师傅把面捞起甩干放进碗里,顿时有几只手争先恐后地把面筹递过去,嘴里喊着: “我先来的!我先来的!”恨不得把面碗抢到自己手里。那时候,每个人的肚子里都缺食少油,心里慌慌的。


阳春面,名字好听,其实就是光面,面条有宽和细两种,没有任何浇头,面汤是酱红色的,飘着几颗葱花,自己再滴上几滴鲜红的辣油,那叫一个香啊!一碗小阳春,仅有二两面,三口两口就下肚了,半饥半饱,意犹未尽。

1970年10月,我刚满16周岁,分配到苏州开关厂工作。开关厂在留园路58号,离复兴回民面店不远。


我进开关厂后,干的工种是油漆工,属于苦、脏、累的活儿,而且还接触有毒有害气体。油漆工学徒两年,第一年月工资14元,第二年月工资16元。从此,工资自由支配,生活自食其力,成为一名光荣的工人阶级单身汉。

那时,开关厂每到月底,为了上报当月产值,许多车间都要加班,干到晚上八九点钟,有时甚至干个通宵,而且没有加班工资,也不管饭。下班后大家又累又饿,我常常和几位同事一起溜达到复兴回民面店,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阳春面,然后回家。


有一次晚上加班到很晚,人困马乏又累又饿,我们几个人又来到复兴回民面店吃面,有一位人高马大、与我同龄的电焊工,夸口说: 他一口气可以吃8碗大阳春 —— 8碗大阳春,每碗3两面,也就是2斤4两面。大家不信,于是打赌,输者请客。结果我们输了,眼睁睁看着他狼吞虎咽,呼噜呼噜把8碗大阳春一口气吃了下去,连汤带面,一点不剩,吃得酣畅淋漓。他红光满面一脸得意,用手抺了一下嘴巴,说道:“我还可以再吃两碗,你们信不?”


记得当时这家面店还有“议价面”,就是可以不收粮票,3两光面1角2分,多收了3分钱。当年苏州有 “议价面”的面店没有几家。要知道,那是一个凭粮票才能吃饭的年代,粮票按年龄、性别、工种、职务等条件限量发放,小孩一个月9斤,工作的成年人一个月28斤,重工业工人一个月38斤。那年头,加上肚子里没油水,粮票根本不够吃,整天饥肠辘辘。

1972年的上海街头


当年,安东尼奥尼来复兴回民面店拍摄纪录片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个有意思的小插曲。当时不知怎么走漏了风声,附近的老百姓们误以为拍电影时可以免费吃上一碗阳春面,所以都赶来了想吃白食。拍电影那天,食客真是把面店的门槛都要踏破了,面店门囗热闹地像轧神仙,惊动了派出所,公安人员赶忙过来维持秩序。


纪录片中那只敲的铛铛响的平底大铁锅里,盛放的是牛肉煎包,那时候只需要2分钱就能吃上这样一个大大的牛肉煎包。不像猪肉,可以用猪皮做皮冻,由于牛肉比较干,为了让牛肉煎包吃起来汤汁丰盈,回民面店的师傅们动脑筋想办法,用萝卜、洋葱、包菜来取汁。每一只牛肉煎包,都做的大小、分量和形状一样,外焦里嫩,又好吃、又好看。


那时候,复兴回民面店最高档次的是牛肉面,2角8分一碗,只有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人才吃得起。牛肉面用全牛肉熬汤,清澈如水,滴上麻油增加香味,面上再加上几片牛肉,这才是货真价实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用苏州话夸赞说: 真真鲜掉眉毛。


石路有一座伊斯兰教清真寺,虽然不大,也没有什么名气,可在苏州是独一无二,留存至今。文革前,采购的牛肉必须由清真寺伊斯兰教阿訇诵经主刀,否则回民面店一律不用。文革开始后,清真寺被封,阿訇不见了踪影。回民面店照常营业,只是牛肉不知从哪里进货。在回民面店,绝对不允许出现猪肉,这是回民面店铁打的规矩,是对伊斯兰宗教信仰的尊重,即使文革期间也不例外。当时面店的回民老师傅,称猪肉为“钓鳖食”,顾名思义,猪肉是乌龟吃的东西。倘若看到食客偷偷带猪肉进店,毫不客气,马上轰出门外。

那时店里没有冰箱,为了保证食材的新鲜,每天要到钱万里桥的冰厂街买上几百斤大冰块,再盖上厚厚的棉被,给牛肉蔬菜保鲜。


正是凭着真材实料、精工细作,复兴回民面店成为当时苏州老百姓赞不绝口的餐馆。每天至少卖出300斤面,供不应求的时候,伙计们还要马上赶到上塘街的面工厂去拿面救急。

上世纪80年代初,复兴回民面店拆迁关闭了,再之后,亚细亚在此处开始建造商业大楼。从此,复兴回民面店从苏州市民视线中消失了,至今已经快半个世纪了。

安东尼奥尼的拍摄团队成员


2007年7月30日,意大利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逝世。改革开放后再看这部作品,感觉完全变了,因为我们走出了文化荒漠,具备了美丑的鉴赏能力,我们自己也已重新审视了那段荒唐的历史。相反,我们今天再看《中国》,会发现影片对文革甚至还有些许“美化”的痕迹。一位对中国甚至对扭曲的中国抱有善意和同情的伟大导演,却被一个荒唐的时代误读成反派人物,令人感慨不已。

庆幸的是,当年安东尼奥尼为我们留下了这段珍贵的影像,让我们能够回忆起那段蹉跎的岁月。

作者近照,摄于北京

2018年8月


文章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部分插图视频选自网络

给老编续杯咖啡
请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知食分子

袁唏:没肉吃的日子,

现在的年轻人无法想象

陈钢:问汝平生心血,一半用在吃上

陆耀文:从灾年吃到古稀,

舌尖上的时代风云

周连春:食堂的卤猪蹄儿

与校外的馄饨店

杜志峰:食堂改善伙食,

只是增添过油肉炝锅面而已

周小六:罢食学校食堂的日子

炮司大院:吃食堂饭长大的孩子们

李宜华:一张小字报

终结学生食堂"包伙制"

程远:从吃喝不愁到拾人残羹,

这辈子折腾好几回

李晶:腊肠长绿毛,洗一下照吃

谢侯之:关于吃的故事,

在延安插队的日子里

冯印谱:我家办过“人民公社大食堂”

中国咸人地图,

你的家乡是重口味的么?

方方:武汉人的菜桌,

能摆一席特色年夜饭

大国的味道:舌尖上的中美交锋

郑奕:猪拱下酒,越喝越有

曹钦白:有些菜只准看不准吃

汪朗:大油大肉的中国叙事 

汪朗:美食家的变迁

张效雄:最忆外婆拿手的几道菜

杜欣欣:京城下馆子的记忆

成曾樾:陪溥杰先生品尝宫廷御宴

韩晓秋:一个“吃货”的人生记忆

韩晓秋:集体户的餐桌

东北集体户的吃货生涯

集体户里杀猪的日子

老北京的下酒菜

方便面今天60岁,说说它的故事吧

梁实秋:民国文人中秋吃什么?

汪朗:羊蝎子与苏东坡

王宝泰:布宜诺斯艾利斯美食之旅

春节的饮食文化:美食DIY菜单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40后、50后、60后的光阴故事这一代人的苦难辉煌和现实关怀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点击分享赞在看,是对我们最佳鼓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