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石舫塔影新春贺辞

石舫塔影微信群 石舫塔影 2024-01-02


己亥年新春专刊

敲响新岁的钟声,咏诵新春的祝福。石舫间塔影下,春意盎然,恭贺连绵。愿新禧的祝福如满满的一湖春水,带着温暖温馨流向每位同窗朋友的心田



石舫塔影新春贺辞



01

朔寒时令迎新春随想

刘旭东(法律)


冬令倚窗沐煦阳,

娇儿盼试新裘装。

鲜疏佳果细剔选,

不复当年渍窖忙。

刘郎醉填岁寒辞,

唤忆少时林棲望。

身旅京畿温陈酒,

心慕天山遍地霜。



图片提供:刘旭东


02

新  年  祝  福

舒文(社会学)


我挑选着词句

挑选着彩色的,祥和的,流光溢彩的

就象挑选着一束花,一块绸缎

为了编织祝福 

送你每日佩戴:


就像一个装着干花的香袋

让愉悦的味道环绕着你;

就像一块温润的碧玉

让美德安静地守护着你;

就像一小粒亮晶晶的钻石

让你在压力下坚强着,并且

更加璀璨


摄影:舒文


03

华氏32度

——献给石舫上众仙女的新年祝词

 李革(技术物理)


人问

如果年龄和华氏气温相同

你选中的理想数

 

当然32度

冰和水的交界

内装一颗冰一样清清亮亮的心

外挂一身水一样温温柔柔的性

 

华氏32度

冻住青春正浓水波漾漾的眉眼

冻住牛奶般丰润细滑的肌肤

冻住蜜桃般成熟浓郁的芬芳

 

华氏32度

不像万年冰川一般冷酷幽暗

不像灼人沸水那样嚣张泼辣

沉静的外表下

活泼欢腾地流动

 

华氏32度

不论外界的酷暑严寒

固守内心的晶莹无暇

不论身边的飞沙走石

自清自洁自流自在


摄影:李革


04

新  春  祝  辞

胡玮(法律)


    都说人生像马拉松。像在哪里?作为自虐过两回的跑渣,我的体会,第一,后半程比前半程更艰苦。第二,总是有终点的。


    春节快到了。与其把它想成一年的终点,倒不如把它想成中途的水站。喝点水(为了诗兴换成酒也成), 一杯浇在头上(如果怕冷,可以换成精神层面的浇灌), 再补一个能量胶。如果事业占去了你太多时间,留一点给自己阅读吧。如果岁月已经开始在你的身体上留下痕迹,擦去跑鞋上的灰吧。读书,奔跑,会带给你写作的灵感。春天到了,祝石舫群的同学们佳作连篇。


图片提供:胡玮


05

过  冰  河

——并祝石舫诸友新春吉祥

千黛(中文)


远树葱茸戊戌尽

银鹊衔枝过冰河

云霞蒸蔚逐红日

念念相生随碧波

但等春燕穿春柳

玉岁昭明四时合

白马楼前一杯酒

青石舫上万首歌

2019.1.23


绘画:千黛



06

赋  岁

——借千黛君春燕句

胡玮(法律)


石舫惟馀空台基,

塔影入冰严冬时。

岂无同窗忆故国?

自有花木吐新枝。

更期春燕穿春柳,

共聚小群赋小诗。

过客一去苍山远,

丹心犹挂未名池。

2019.1.23


摄影:张明东


07

永遇乐·贺石舫新春

马建茹(国际政治)


踏遍千山,故园犹记,

燕南书香。

塔影钤湖,舫台傍岛,

春水牵柳长。

幽庭藤翠。曲塘荷艳,

丁香慢绽芬芳。

凭朱户,听秋飒过,

吹匀一地明黄。


年光不负,老歌尚绕,

细说春暖秋凉。

祝意气发,愿心界广,

家宁人泰康。

风疾乘风,浪高破浪,

挂帆云海朝阳。

同窗诺,湖鱼野鹿,

玉盘金觞。


摄影:张明东

08

燕 园 版 永 遇 乐

周晓剑(计算机)


身漂海外,

同学犹记未名湖处。

一塔湖图,

书声总被雨打风吹去。

老虎洞外,海淀中关,

少年足迹曾布。

想当年,风华正茂,

心雄万夫如犊。


时光如梭,蟾宫折桂,

唯剩梦里回味。

三十三年,如昨往事,

历历仍在目。

不堪回首,早生华发,

身形粗重凝滞。

盼再聚,三秦汉堡,

尚能饭否?


图片提供:周晓剑


09

新  春  贺  辞

黄伟(物理)


石舫波漾诗文涌

燕园风清桃李红


摄影:张明东


10

过 年 的 味 道

白东宁(中文)


过年的味道

是蜡烛的味道

一支小小的红蜡烛,

颤巍巍地立在灯笼中间

那是一个折叠的纸灯笼

淡粉色的圆筒状

绘着两株黄色的梅花

一支小木棍挑起来

晕黄的蜡烛光照亮脚前

妈妈说: 去吧,去胡同里走一圈儿

胡同里的孩子们灰黑的身影

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的灯笼

悬浮在空中

蜡烛的味道淡淡地

飘来

我最早的过年的记忆

孩童最真切的欣喜与期盼


过年的味道

是妈妈的拿手菜的味道

热油翻滚,热气蒸腾

呲啦,叮当,噗嗤

炒锅,蒸锅,煮锅

水汽铺满了窗

香气弥漫了屋

我的小鼻子

尽情了

我的小嘴巴

忙活了

我的小肚子

充盈了

一年的味蕾都饱胀在一两天

晚上睡在床上都停不住的笑


过年的味道

是爆竹的味道

强烈刺鼻

呼啦啦扑面而来

火爆炙烈热情豪放

所有的日子都生龙活虎轰轰烈烈

那如何

不由得人血脉喷张

是的,一切都是新的开始

旧日如同爆竹的碎片

火红却支离

新的日子却是爆竹的光彩

炸开,震耳欲聋的宣言

爆竹的味道

让人不由自主地振奋

让人不由得回首

却更加要前望


过年的味道

是儿时的味道

埋在心底

潜藏舌尖

深入鼻息

牵动敏感的神经

还原最醇的年味


2019.1.25



摄影:张明东


11

新  年  寄  语

卢向阳(无线电) 


    年会开了三天,一分钟也不想多呆,散了会便拖着行李直奔机场。

    航班是红眼航班,但听说有月全食,这夜空中的航行立刻就变得不那么枯燥与疲惫。

    我的座位靠走道,在关闭机舱门的第一瞬间,我确认最后一排恰好无人,便迅速坐了过去,靠着窗,等待夜色降临,充满期待。

    一觉醒来,飞机已经升空,窗外确实有一轮满月,在漆黑的夜里尤其明亮皎洁——然而并没有什么月全食。向下望去,那些路灯照耀下宽阔的马路都变成了纵横交错横七竖八的光的线条,整座城市像一幅儿童涂鸦的画,又像极了地缝裂开时四处蔓延的火红滚烫的岩浆。

    漂亮的空姐送来了咖啡,嗅着空气中淡淡的咖啡香气,回味着空姐温柔的微笑,心情也舒缓开来,觉得未来的日子似乎应该会美好。

    脑子里闪过一张摄影作品,一架飞机恰好经过拍摄者与月亮的连线,长焦镜头捕捉了这一瞬间,飞机的影像叠加在巨大的月亮之上,仿佛在飞向月球,充满未知的神秘和浪漫——这也是此刻我的感受。

    望着窗外的月亮,在飞机引擎嗡嗡的背景声中,我觉得这个夜晚更像跨年夜,过去的时光就这么点点滴滴地留在身后,变成支离破碎的记忆片段,而新的一年新的未来,就这么一帧一帧地在眼前展现出来。

    舷窗倒映出我的影子,模糊昏暗,仿佛是过去的我,正对我絮絮叨叨:我就陪你到这了,后面的路你自己走。

    我问他,后面的路,和之前的路,有什么不同?

    他说:没什么不同,不要做没底线的事,尽量不要说言不由衷的话。

    我笑了笑。

    他也笑了:还有,生活就是你的倒影,你对它笑,它也会对你笑。

    飞机开始下降,地面出现一条蜿蜒漫长的路,像一条发着光辉的蛇。蛇会蜕皮,蜕皮之后会是新生,但是我们,不要把自己当成那蜕掉的皮,之后的我们,也许从今天开始,才是那新生的蛇,有着新鲜的光泽,灵动而富有生机。

    留在身后的,才是蜕掉的死皮。

    新年伊始,以此寄语新年的自己。


摄影:卢向阳


12

赏雪月寄石舫诸友

刘青崇(无线电)


漫天飞舞疑是春

风撒梨花迷行人

红鸟喈喈归巢隐

溪水淙淙出林榛

孤雁巴山念石舫

浩然大湖钓冰鳞

玉轮晴晖碧空澈

辋川翠竹环佩新

Rochester Hills, Michigan

2019.1.28


摄影:刘青崇


13

贺新春旅行流水账

胡剑平(生物)


岁末环球辞戊戌,

耶诞台北看冬雨。

故宫传世藏珍宝,

大溪仙境染葱绿。

饶河夜市美食鲜,

淡水老街海味奇。

耄耋老伯忆流年,

客台半生思故里。

告别宝岛抵沪杭,

日啖闸蟹石锅鱼。

跨年漫步浦江边,

七彩霓虹镶天际。

烟波浩渺西子湖,

淡妆浓抹白苏堤。

腊八重返圣迭哥,

故友欢聚话棕榈。

密州寒风凛似刀,

千树梨花洁如玉。

朱雀吱喳落松枝,

绣球摇曳披银缕。

燕园学子迎新春,

石舫诗人出妙语。

乙亥金猪乐拱门,

不待扬鞭自奋蹄。


2019.1.28于密西根莽莽雪原


摄影:胡剑平


14

过    年

马小隐(中文)


    快过年了。翻检出一些老物件。老物件不多,随着时间的流逝所剩无几。前几年回家过年的时候,我们兄弟姐妹见面,每人选取了几样,作为纪念。我挑了一个麒麟送子的长命锁,两支银簪子,和一个铜质的墨盒。回家后专门把它们放到一个铁盒里保存。

    长命锁是我们小时候挂在脖子上的,麒麟送子的图样:麒麟上一个童子,一手持莲,一手持笙。银簪子是我姥姥用过的,两支上面都有莲花图样。铜墨盒是我姥爷的,他通文墨。盒盖上刻着字:“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风,目属之而成色”。四行。是我喜爱的苏东坡。

    我对银饰怀有深厚的感情。所以也买过不少这方面的书。去各地旅行,我都会买一个银镯子作为纪念。凤凰,云南,西藏,尼泊尔,埃及……它们有传统的纹样,吉祥的寓意。

    我的姥爷是天津人。我和哥哥自小跟着姥姥姥爷,直到家庭发生变故,我们一起回到河北。我的童年记忆是模糊的,只记得一辆车接走了我们,我和大人上了车,而我哥哥哭着不肯上车。

    永远离开了那个西边有河的村庄,那宽阔的庭院,生长着果树和蔬菜,房屋窗台上晾晒着我们用泥巴做的玩具。再没有回去过。

    回到城市里,长大,读书,都没有意识到姥姥姥爷是怎么苍老的。然后我考上大学,离开家乡,离开姥姥姥爷,来到北京。大一时姥姥故去,大二时姥爷也离世了。都没有见到最后一面。没有告别。

    凄哀。不是用语言所能描述的。永远不能。童年永远的消逝了。

    去年在家乡我见到哥哥。在他家吃了一顿饭。酒酣耳热中迷蒙了双眼。我姥爷喜欢男孩,这是时代的烙印。讲究吃穿的姥爷,每月只要领到退休金,首先就会带我哥哥去饭馆里吃一顿。这是他们之间的秘密。我以前不知,如今才听哥哥告诉我。哥哥说也许有一天我们会一起回去看看。

    有时候碰到来自天津的人,我会和他们聊几句天津。这个城市既平易又洋气。我记得有一次在天津街头,看见婚礼队伍走过,新娘子穿着粉红色的婚纱。有人觉得俗艳,我却觉得另有一种娇美欢喜。尘世的活色生香,和五大道的奢华洋气,很好的交融在这里。天津还有一种习俗,过年的时候,不论姑娘媳妇,都会在头上戴一朵绒花。所以在节庆的时候,我会在发梢系一朵红花。

    我的姥爷讲究不少。他有时候会专门去天津给我们买衣物、食品。

    而北京已经成为我生活最久的城市。今年过年,故宫准备了很好的展览,还有庙会。于是昨天我们进宫感受过大年的气氛。我穿上牡丹图案的棉袍,衣襟上挂上我的长命锁。穿上我的红色绣花鞋。我有那么多皮鞋,穿的最多的却是绣花鞋,因为穿着它走一天路都不累。小时候,姥姥给我做绣花鞋,这种情结永远跟着我。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明代始建的紫禁城,凝结了无数人的智慧汗水。时代变换,已无天子之尊,这煌煌宫阙是时间和历史的纪念碑。

    游人如织。普天祈福。展览上有不少如意摆件,我会格外留意它们。因为如意是我母亲的名字。莲花纹样也很多,我的奶奶名爱莲。她是一个慈和的人。那个时代的女人都是慈和的。

    记忆总是不经意的重现,无法回避它们。

    看过展览,又在紫禁城里随意走走。宫门贴着对联、门神,喜庆的灯笼上飘着幡带,上面是吉祥的辞句。最后来到慈宁宫的庙会。我买了不少来自各地的特色美食。也买了两支戴月轩的毛笔,准备新正开笔。

    过年。时间的仪式。

    正月里我也要回乡省亲。不可避免的,有些事重回脑海。微笑是最勇敢的行为,把这些怀念和伤感,藏在心底,随着时间继续向前。

    祈愿新年祥瑞,福寿绵延。

2019.1.30


图片提供:马小隐


15

贺 石 舫 新 春

张明东(图书馆)


汉白玉石显奇珍

巨宝船舫镇湖心

博雅文塔仰群英

红楼光影映甘霖

兰亭知新求佳辞

洛社沐春会湖滨

海棠观大盛当年

慈和咏吉怡醉吟


摄影:张世华



往期回顾 


共饮初釜茶,举盏迎新春

鹿鸣苏必利尔湖

你是我掌心的宝

小芳

密歇根湖畔的诗语

南京:1937之殇

古城古屋慢悠悠

奔跑阿甘的路

诗心画意亚平宁

流年里的旧巷

江湖还有查大侠

世间已无金庸笔

创刊号:光阴的故事



   

石舫塔影

《石舫塔影》新春专刊

编委会:张明东、李革、刘旭东(法律顾问)

本期主编:张明东  |  图片来自86同学

2019年2月5日


1、本公众号为展现中文诗词、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戏曲等原创文学作品的自媒体。征稿邮箱:1796363391@qq.com(石舫塔影)。

2、本公众号主要发表北大86级同学及其二代子女的作品。凡作者发往本公众号征稿邮箱的作品,均视为同意并许可本公众号单独发表或汇编刊载使用;除非另有书面约定,本公众号发表的作品的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3、本公众号欢迎以链接方式完整转发;除本公众号特别注明“不得转载”的内容外,如需转载引用作品内容,请与作者联络并取得许可,并请注明转载引用出处。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第一时间看好文◤


石舫塔影微信群”主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