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综述子刊3文详解:菌群/AI/ctDNA如何助力抗癌 | 热心肠日报
今天是第1519期日报。
Nature Reviews:肠道菌群、大数据、机器学习与癌症精准医疗(观点)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IF:29.848]
① 菌群可作为肿瘤潜在生物标志物,影响癌症治疗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有效性;② 现有研究多集中在识别与癌症进展相关的特定菌群或其功能;③ 多组学技术可收集海量数据,也为数据存储和分析带来挑战;④ 生信领域日益依赖机器学习(ML)算法,研究人员应了解用于此类任务的不同算法和工具;⑤ 应保证创建ML框架和实验设置的严谨性,以证明其在现实世界中的价值;⑥ 基于ML的潜在癌症应用包括:开发预测性生物标志物、精准医疗和肠道微生物组定制调节。
Gut microbiome, big data and machine learning to promote precision medicine for cancer
07-09, doi: 10.1038/s41575-020-0327-3
【主编评语】肠道微生物组在许多方面与癌症有关,已知特定的微生物特征促进癌症发展。用于微生物组分析的“组学”技术不断发展,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增加的大规模数据集正在产生。然而,实现这些新工具的全部潜力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这限制了对大量现有数据进行批判性分析的能力。最新发表在《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的观点综述文章简要概述肠道微生物组在癌症中的作用,关注大数据时代机器学习驱动方法分析大量复杂医疗信息的需求、作用和局限性。此外,还讨论了基于微生物组的大数据在促进癌症精准医疗方面的潜在应用。(@Lexi)
Nature Reviews:基于AI的消化系统癌症标志物研发前沿(评论)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IF:29.848]
① 基于人工智能(AI)的自动检测处理各种人类恶性肿瘤(如胃癌、大肠癌、肝癌等)组织病理学图像具有很高的准确性;② AI系统可从组织学切片中推断出特定的遗传缺陷或分子亚类,此外,直接从组织学预测治疗反应是一个新兴前沿;③ 在临床应用之前,基于AI的方法需要与肿瘤学中的其他生物标志物一样,按照同样严格的标准进行评估;④ 基于AI的图像分析较为经济便捷,但需对研究者进行跨学科培训,如培训临床医生或病理学家学习编程语言等。
Development of AI-based pathology biomarkers in gastrointestinal and liver cancer
07-03, doi: 10.1038/s41575-020-0343-3
【主编评语】深度学习可以从组织学中挖掘临床上有用的信息。在胃肠道和肝癌中,这种算法可以预测生存率和分子改变。一旦病理工作流程被广泛数字化,这些方法就可以作为经济便捷的生物标记。最新发表在《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的评论文章总结了目前基于人工智能的癌症病例生物标志物开发现状和挑战。基于人工智能的临床转化需要在编程和临床应用两方面对跨学科研究人员进行培训。(@Lexi)
Nature Reviews:ctDNA在大肠癌中的应用(综述)
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IF:53.276]
① 循环肿瘤DNA (ctDNA)是微小残留疾病(MRD)的可靠标记,基于下一代测序的多基因分析是MRD检测的首选方法;②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亟需预测/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如ctDNA);③ ctDNA变异等位基因频率变化与指导毒性和昂贵疗法的使用密切相关;④ ctDNA可为基线突变检测提供可靠的、非侵入性的肿瘤材料来源;⑤ 未来试验应评估基于ctDNA的方法能否补充甚至取代放射成像,以指导抗EGFR抗体的使用,以及建立和验证其他靶向治疗疗效的早期数据。
ctDNA applications and integration in colorectal cancer: an NCI Colon and Rectal–Anal Task Forces whitepaper
07-06, doi: 10.1038/s41571-020-0392-0
【主编评语】循环肿瘤DNA (ctDNA)在治疗结直肠癌(CRC)患者中的潜在用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结肠-直肠-肛门工作组召集了一个多学科专家组,总结了ctDNA在CRC中的应用,为促进这项技术的有效开发和临床护理整合提供指导。该专家组重点讨论了ctDNA有可能改变临床实践的四个关键领域,包括微小残留病变的检测、直肠癌患者的治疗、对治疗反应的检测、以及跟踪靶向治疗和其他系统治疗的克隆动力学响应。(@Lexi)
预防大肠癌,不仅要留意家族史,还要警惕糖尿病!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IF:10.171]
① 纳入1261万瑞典人数据,包括约56万糖尿病(DM)患者、16万结直肠癌(CRC)患者,以无DM病史且无CRC家族史者为对照,探究DM和CRC家族史对CRC风险的影响;② 50岁前确诊DM但无CRC家族史的人,其50岁前和50岁及以后患CRC的风险是对照的1.9和1.3倍;③ 50岁前确诊DM且有1名一级亲属患CRC,则其50岁前和50岁及以后患CRC的风险是对照的6.9和1.9倍;④ 在50岁前,DM患者的CRC累积风险为0.4%,与无DM但有1名一级亲属患CRC的人接近,是对照的2倍。
Personal History of Diabetes as Important as Family History of Colorectal Cancer for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05-21, doi: 10.14309/ajg.0000000000000669
【主编评语】糖尿病(DM)和结肠直肠癌(CRC)有一些共同的危险因素,包括生活方式和代谢紊乱。最新发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上有关糖尿病和癌症家族史的大队列研究结果显示,DM患者的CRC风险上升程度,接近于CRC家族史患者。糖尿病和CRC家族史与CRC风险增加的相关性在年轻人中最为显著。(@Lexi)
国内团队:恢复Hippo活性,阻止胃癌发生
Cancer Cell[IF:26.602]
① 使用siRNA筛查鉴定出STRN3是磷酸酶PP2A的调控亚基,PP2A可抑制Hippo的抑癌活性;② STRN3水平上调与致癌基因YAP高度活化及胃癌(GC)患者更差的预后相关;③ 小鼠模型中,STRN3缺失可抑制YAP活性和GC发生;④ STRN3对PP2Aa介导的MST1/2激酶的去磷酸化和失活至关重要,破坏STRN3-PP2Aa复合物可破坏PP2A介导的Hippo信号抑制 ;⑤ 合理设计的选择性PP2A抑制剂SHAP可以激活MST1/2治疗GC,SHAP在化学诱导和患者来源的异种移植小鼠模型中阻断GC进展。
Selective Inhibition of STRN3-Containing PP2A Phosphatase Restores Hippo Tumor-Suppressor Activity in Gastric Cancer
06-25, doi: 10.1016/j.ccell.2020.05.019
【主编评语】Hippo抑癌活性的丧失和YAP的过度激活在肿瘤中较为常见,但Hippo激酶MST1/2失活突变并不常见,目前尚不清楚它们在肿瘤发生过程中是如何失活的。来自复旦大学的周兆才和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Shi Jiao研究团队在《Cancer Cell》上发表的最新研究发现,MST1/2激酶通过含STRN3的PP2A复合物去磷酸化,从而抑制Hippo通路,激活致癌基因YAP。此外,该合作团队开发了一种阻断STRN3-PP2A相互作用的治疗肽,可抑制YAP激活,在胃癌模型中显示有效。(@Lexi)
国内团队:醛缩酶B异常参与肝细胞癌变
Nature Cancer[IF:N/A]
①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高表达与肝细胞癌(HCC)转移和不良预后显著相关;② 在人HCC中,醛缩酶B(Aldob)和G6PD表达呈负相关,提示Aldob在代谢重编程中具有抑癌作用;③ 在二乙基亚硝胺诱导的小鼠肝癌模型中,Aldob缺失促进肿瘤发生,抑制G6PD可减弱该肿瘤发生;④ Aldob直接与G6PD结合,稳定Aldob–G6PD–p53复合物,抑制G6PD活性;⑤ 拆解Aldob–G6PD–p53复合物可释放G6PD活性并提高磷酸戊糖途径代谢,进而促进肿瘤发生。
Aldolase B suppress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genesis by inhibiting G6PD and 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s
07-06, doi: 10.1038/s43018-020-0086-7
【主编评语】代谢重编程是癌症的核心特征,但在肝细胞癌变中仍未明确定义。来自中国科学院的尹慧勇、Yongzhen Tao以及来自上海东部肝胆外科医院的程树群研究团队合作发表于《Nature Cancer》的研究,揭示了肝细胞癌代谢重编程的一种新模式,该研究结果提示了一种可能的治疗策略。(@Lexi)
曲氟尿苷/地匹福林+贝伐单抗:治疗不可切除的转移性大肠癌
Annals of Oncology[IF:18.274]
① 不适合联合化疗、不可切除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配接受曲氟尿苷/地匹福林+贝伐单抗(TT-B,n=77)或卡培他滨+贝伐单抗(C-B,n=76)治疗;② TT-B和C-B组治疗中位时长分别为7.8和6.2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9.2和7.8个月,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8和16.2个月;③ 两种疗法均未改变患者生活质量;④ 主要不良反应有≥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47%(TT-B) vs. 5%(C-B) )、≥3级手足症(0% vs. 12%)和≥3级腹泻(1% vs. 8%)。
Trifluridine/Tipiracil plus Bevacizumab in Patients with Untreated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Ineligible for Intensive Therapy: the Randomized TASCO1 Study
06-01, doi: 10.1016/j.annonc.2020.05.024
【主编评语】最新发表在《Annals of Oncology》的文章报道了一个非盲、非比较II期临床试验,纳入不适合接受联合细胞毒性化疗的、无法切除的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评估曲氟尿苷/地匹福林+贝伐单抗(TT-B)卡培他滨+贝伐单抗(C-B)作为一线治疗时对这些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该临床试验显示,TT-B治疗对不能切除、未治疗的、不适合强化治疗的mCRC患者显示了良好的临床活性,安全性可接受,生活质量无临床相关变化。(@Lexi)
Lancet子刊:PD-1单抗+乐伐替尼联合治疗晚期胃癌效果良好
The Lancet Oncology[IF:33.752]
① 29名患者参与该临床试验,患者均>20岁,患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转移或复发性腺癌,不考虑之前的治疗线路;② 患者每日口服20mg乐伐替尼,每三周静脉输入200mg派姆单抗,直到疾病进展或发展出无法忍受的毒性,或同意撤回;③ 直到数据收集截止日期,随访期中位数为12.6个月,69%(20/29)患者具有客观反应;④ 最常见的3级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是高血压(38%患者)、尿蛋白(17%)和血小板减少(7%);⑤ 无4级/严重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无治疗相关死亡。
Lenvatinib plus pembrolizumab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in the first-line or second-line setting (EPOC1706): an open-label, single-arm, phase 2 trial
06-23, doi: 10.1016/S1470-2045(20)30271-0
【主编评语】派姆单抗是一种抗PD-1抗体,在PD-L1综合评分至少为1的进展期胃癌患者中,约15%的患者出现肿瘤应答。乐伐替尼是VEGF受体和其他受体酪氨酸激酶的多激酶抑制剂,在体内模型中显著降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并增加CD8 T细胞浸润,从而增强PD-1抑制剂的抗肿瘤活性。最新发表在《The Lancet Oncology》的2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乐伐替尼和派姆单抗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疗效。该研究揭示,乐伐替尼和派姆单抗联合治疗在晚期胃癌患者中显示了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且安全性可接受。(@Lexi)
如何有效地通过邮寄FIT进行结直肠癌筛查
CA -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IF:292.278]
① 邮寄FIT之前通过短信、电话及邮件的邀请可提高回收率,邀请信应简短易读;② FIT的说明书应尽量简单,并明确指出易导致实验室处理失败的问题;③ 对于初次邀请后未应答者,应再次提醒以增加回收率;④ 应完善数据库建设对邮寄FIT的全过程进行追踪,对FIT结果异常者,需有明确的指引以促进结肠镜检;⑤ 应使用高质量的单次采样FIT,可提高回收率;⑥ 邮寄FIT是一种高成本效益的结直肠癌筛查方式,其持续性需要足够的经费及政策支持。
Mailed fecal immunochemical test outreach for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Summary of a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sponsored summit
06-25, doi: 10.3322/caac.21615
【主编评语】邮寄的粪便免疫化学检测(FIT)可增加结直肠癌筛查率,目前邮寄FIT的最优执行策略尚未形成。2019年6月,美国疾控中心召开了一次会议,对邮寄FIT执行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上的最新文章发表了该会议达成的9项共识。(@szx)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Lexi,szx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0711 | 母乳菌脉如何相传?今日Cell子刊发表重磅成果
0710 | 30分BMJ今日双发:预防糖尿病,多吃全谷物和蔬果
0709 | Nature双发:肠-脑轴继续突破,卵巢-肠轴惊喜登场
0708 | 今日Cell:肠道菌群调节5-羟色胺水平的新机制
0706 | "危险"互作:科学家明确提出肿瘤与微生物的三层级关系
0705 | 张发明/黄秀娟等参与,Gut发布新冠疫情下的FMT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