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条件的爱,谁说我不配?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小巫按
2015年4月举办的『小巫艺术养育』黄埔三期的学员大多来自江南,让我充分体验了江南水乡的特质:既有欢快跳跃的浪花,也有余味无穷的涟漪,也有时波澜不惊,水深不可测。做课堂案例练习时,三期的学员的积极度相比北方人居多的黄埔一期略逊一筹;然而,课程结束后,大家的感悟却火山喷发一般地蓬勃而热烈,本文即为学员Echo当年发来的长篇,今天读来,依然震撼而感动。
图为Echo在黄埔三期上的绘画作品
01
为什么我这么笨?
曾听一位心理学老师夸张地举例说明人本主义和行为主义的区别:假设一个人洗手要洗100遍,人本主义是接纳他,让他不认为自己有问题,允许他最后还是有可能洗手100遍,但却是快乐地洗手100遍,而不是痛苦内疚地洗手100遍;而行为主义则认为他这样是错的,必须达到不再洗手100遍的目的。
这让我想到人本主义沟通流派与某些其他流派之间的差异。也领悟了为什么之前自以为是地使用一些技巧却怎么毫无效果呢?原来我一直把它当作一种手段,一种搞定孩子的法宝,一种让孩子顺遂我意的方式。我自以为我在倾听,实际我从没有用心去听,看到的都是我认为的表面,而没有走进孩子的内心。
比如,我总是试图在叙述一个简单的事实,说出表面的感受——“你生气、难过、不舒服、不高兴”。我常常停留在这个层面,我的脑子拼命组织我要说的语言,可是我常常就继续不下去了。我一直以为我这不是在倾听么?为什么我就继续不下去了呢?我困惑过,为什么倾听这么难?为什么我就这么笨呢?我到底该怎么做?无条件养育真的是允许孩子想干吗就干吗么?
我内心告诉我不是的,可是我找不到钥匙。
在一套网络课上,有一位老师点醒我:“你需要倾听一下你自己。”突然在网络这一头的我泣不成声。是的,不会倾听自己,又如何去倾听别人?没呵护好内在小孩,又如何呵护孩子?我仔细向内看,当我一开始试图倾听孩子的时候,我发现我的胸口堵着一团东西,我在极力掩饰自己的急躁:“我不允许你这样,我都倾听你了,你为什么还不好?你给我快点好!你到底要我怎么样?”而事实上,我根本没有接纳女儿。
那时的我也根本不能接纳我自己,我感到愤怒、无能、悲哀。我很努力了,从小到大从来也没有人这样对过我,我觉得很委屈。最终没忍住心中的怒火,向孩子爆发时候,我又常常哭泣,后悔万分,和孩子说“对不起,妈妈不该发火”。那时我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失败的妈妈!还无条件养育?你少往自己脸上贴金了!你太道貌岸然了,你真虚伪!
02
头脑里的评判家喋喋不休
有一段时间,我很害怕带女儿出去参加活动,生怕各种意外情况发生。有好几次周末去上华德福艺术课,她总是不肯进教室,在工作室外面的院子里。我怎么拉也不肯进去,我觉得作为一个提倡无条件养育的妈妈来说,当那么多人的面硬拽孩子实在不好,但是当时我实在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只强忍怒火,故作平静地说了几句:“你不想进去是吧?你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是吧?”(其实很多也是我的妄加揣测)。
因为面子的问题,因为怕大家嘲笑我,我幻想了无数次把她拉进教室的情形,内心早已火冒三丈!我觉得孩子这样让我很丢人,我很怕别人说“你怎么教孩子的?倡导华德福理念的课程孩子不会不喜欢去上的,不喜欢去上一定是孩子的问题,孩子的问题就是你的错!”我不想让别人说是我的错,所以我不能接纳她的行为,也不能接纳我当时的尴尬、无所适从、手足无措,让我自责不已。工作室的老师(孩子其实挺喜欢里面的老师的)出来陪她玩一会后她才肯进去的,而我那时候已经不敢靠近她,只得站在教室里等老师带她进来。
我每次跟老师抱歉,觉得特别不好意思,我感觉我的孩子是个问题孩子,我很难堪,我怕耽误老师时间,我怕老师嫌我你家孩子为什么总是这么麻烦?有段时间我真的都有点怕去上那个课。
那阵子我觉得女儿像个定时炸弹,让我丢人,让我恨自己,我讨厌那种感觉。工作室的老师说你的孩子可能是寻求关注。我不知道她说得对不对。因为我从来没有真正听过她。
写到这里,我也理解了小巫老师在面对某些家长的问题时,比如对方问“我的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那样?”小巫老师一般很少正面回答甚至有时候说“我不知道”,因为只有真正倾听了孩子,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
然而当我慢慢学会去看自己后,原来堵在胸口的那团情绪,是我怕被别人评价,我拼命否定自己,骂自己虚伪,我在自我攻击。我一直在进行着一个人的战争。低价值感把我折磨得很累,很苦:“你不配践行无条件养育!你不够资格!你很笨!你什么都做不好!”
小巫老师巡讲的《无条件养育》大型讲座,我听了上海和南京两场。黄埔一期二期的时候也曾动过心,但当时也把自己给评判了:就你?还『艺术养育』?不过问自己的内心,我是很想参加小巫老师的课程的。我知道这里面必定有我想要的东西,我只是怕自己运用不好它们。一想到讲座上被“解聘”下台的妈妈,我就很恐惧,我很害怕遭到小巫老师的否定。黄埔三期报名后我都问过我自己:“你配上这个课程么?你之前学习那么差,你确定你不是来打酱油的?”
再一次的网络课让我觉醒,看见头脑里那个喋喋不休的评判家,就是妈妈的声音,也早已内化为我自己的声音:我不够好,我不值得。妈妈那句“你没有用,你什么都做不好,你这就是能力问题!”一说出口,就会让我情绪奔溃。我特别害怕这句话,特别想摆脱这句话。
我也这才明白,内心另一个声音是在呐喊,“不是的!绝对不是的!”我也发现了我的自卑已经转化为自恋与保护层,或者说麻痹自己的伪装。
03
真实更需要勇气
黄埔三期中,小巫老师在晨圈带领我们唱歌跳舞游戏,非常地放松自在愉悦,仿佛回到童年时代。原来并非你一定要专业学过音乐,你才能放声高歌!并非你一定要专业学过舞蹈,你才能跳舞!我看到之前自己不敢来,只是在追求完美,又在评判自己。实际那几天,没有人关注有谁唱得不好、跳得不好,大家在一起,用心去感受这种音乐的律动,游戏的多样有趣,那几天的心灵得到丰富与滋养,真的十分快乐、由衷地喜悦!除了感恩,我真的无暇去滋生其他的念头。
每天晨圈结束时,小巫老师都会带领我们做一系列动作,她配合着朗诵英文颂词:
Upright I stand on the earth
I open myself to the world
I'm surrounded by the feelings of those around me
这个过程令我格外感觉庄严肃穆。后来得知这是优律思美元音动作I-A-O 的版本之一。这些话,这些动作,让我的心突然激动起来,油然地感受到了对生命的尊重与信任,对天地的敬畏与臣服。原来我并不卑微,我也是一个值得尊重的生命个体,这世界上只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我,我学着与自己和解,与世界和解。并且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小巫老师在课程中还介绍了人的四种气质类型:风相、火相、水相、土相。然后让我们过了把戏瘾,分别演绎四种角色,深刻理解了这四种不同类型人的特质。每一种类型的人都有优缺点,每一个缺点背后可能就对应着一个优点。所以你无需骄傲,你无需自卑,更无需比较和证明,你就是你。我也明白了我就是水相加土相的人,不必死死揪着自己的缺点不放。我要承认自己的不完美,并且拥抱自己的不完美。
是的,我学习了亲子沟通,是的,我学习了无条件养育,是的,我简单地了解了华德福,我的内心非常推崇它,我知道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我走得很慢,我还在摸索,尽管有些人走在我前面了,那也没什么,我着急地去追逐的话,那会错过属于我的风景。别人有属于别人的步伐,而我有属于我的速度。慢不等于是错。我不用去和别人去比,觉得自己学艺不精。我不虚伪,我很努力。不要用学习了什么,我就应该做到怎样,活在自己的限制框架里。我只需活在当下,安心做好自己,做一个真实的自己,真实有时候更加难能可贵,更加需要勇气。
课程中也感受到小巫老师的真实与接纳,耐心倾听,毫无控制与否定,与我们平等地对话,从未以老师居高临下。课后与我们一起聊天开玩笑,拍照时也很幽默地摆动作。感觉小巫老师是在用生命活出理想状态,身体力行告诉我们什么是无条件养育,绝不是在口头传授理论知识。『艺术养育』也不单单是一个“养育”课程,单从老师本身也学习到了什么是无条件的爱、什么是接纳的倾听。
课程里的植物观察也让我进一步认识自己,看到真相,看见孩子。可能是每天一大早的晨圈开始的太幸福了,加上老师的接纳,同学的友善,这一切都让我放松了很多,毫无压力的去观察植物,丢弃我不会画画的念头,我手画我心,信任笔,信任心。最后虽然不完美,但我觉得画的比我预期地要好很多。从未如此用心去感受一棵植物,站立的姿态、叶子的纹路、它的果实、它的根部、它的新芽、它的味道、它的触觉、它的伤疤、它的喜悦、它的坚强、它周围的朋友、它的生存方式、它的生命故事。。。最后惊奇的发现竟然会被一株植物而感动,发现它的真、善、美,并且从中汲取了力量!
不过无论我怎么画,都只能呈现我眼中的它,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不同的它,而它只是它,我根本无法呈现它真正的样子。真相是无法描述、比拟、绘画、形容的,真相只是真相,让真相呈现它自己,内在需要很大的空间。我只是透过它看见我自己,正如我从育儿道路上的探索到更多的是发现自己深层的信念,更了解真正的自己。同时也在学习分清什么是我?什么是孩子?每当给孩子贴各种标签的时候,我问自己,这是真的么?孩子真的是这样么?还是你的所思所想?还是你恐惧,烦恼的放大?
就像小巫老师说的,观察植物是练习清空自己、锻炼心魂肌肉,更有利于我们与孩子的相处。
育儿即育己,倾听自己、认识自己、探索自己,学习看见自己、看见他人、看见真相,这一路走来非常不易。小巫老师讲了「深度共情」,也让我颇为震撼和醒悟,原来曾经的共情并非共情,就别提深度了,都是带着自以为是的同情,为了共情而共情,一句“我理解你”其实只是一句空话,背景音其实是“我怕你以为我不理解你,就拼命要表达和证明我的理解”。
真正的共情,是两个人的连接,甚至有时候无需语言,只是一种陪伴;无论你是怎样的行为,我看见你行为背后的需求,我陪伴你、接纳你、爱你、相信你自己的力量,这应该也是无条件养育的精髓。
04
不再绑架孩子
武志红老师推荐的那本《我与你》提到,“当我带着预期和目的去和一个对象建立关系时,这个关系即是我与它的关系。不管那预期或目的看起来是多么地美好,这都是我与它的关系。因这个人没被我当做和我一样的存在看待,他在我面前沦为了我实现预期和目的的工具。而我与你的关系,是当我放下预期和目的,而以我的全部本真与一个人或任意事物建立关系时,我就会与这个存在的全部本真相遇,这种没有掺杂着任何预期和目的的关系,即我与你的关系。”
“看见”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要看到并尊重对方的真实存在。用马丁·布伯的话称,即要看到对方的神性存在。
是的,放掉所有的企图,那些都是表象,你不是问题,我也不是问题,一切都是可接纳的,被允许的。我知道那些表象都压抑着最深处的秘密,那些表象只是一层层包裹好保护好自己的外壳。让平静的我进入你的心,让我陪伴你,让我去感受你。谢谢你的允许,我为能感受你而感到荣幸。一层层剥开外壳的刹那,我也为我终于能看见那个核心而流泪,并且心疼你的层层包裹,看到你的不安全感。我愿意去真正地看见你,真正地用心去爱你。
『小巫艺术养育』课程学习归来,在我慢慢领悟“看见”的门道后,我发现了,哦,原来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女儿才会采取这样那样的言行,孩子根本就不是在无理取闹,她只是内心在呐喊:“求求你,看到我吧!我受不了了,你还看不到我!”
我不再认为孩子仅仅是一个孩子,我不再凌驾于她之上,不再抱持“我是你的母亲,所以你必须得听我的。我肯定是对的,你肯定是错的。我要不断纠正你,以免你走错道”这种态度。不再以母亲的责任感绑架她,也绑架我自己。其实,我只需把她当作一个值得尊重的生命个体。不轻意否定她的行为与需求,学习听见她的渴望,感受她的心,感恩此生我们彼此的陪伴。谢谢她此生选择我做她的妈妈,让我学习爱自己,爱他人。
更多艺术养育学员感悟
跟着小巫学养育
一
线下课程
点击图片进入相关课程:
如果您有意在中国其他地区开展小巫老师的工作坊,请咨询静仪文化:
朱静 13661686964(微信同)
添加微信好友时请注明“小巫工作坊”
二
线上课程
1
张德芬空间
长按识别左边二维码
获得小巫独家育儿秘诀
2
小巫养育学堂
长按二维码进入
小巫养育学堂平台
长按二维码进入
小巫养育学堂报名处
— END —
更多阅读请点击
【号外】见证神奇:小巫家庭联结力个案专场 | 上海 5月6日
在问“如何培养孩子的XXX”之前,先问问自己:我有资格“培养”谁吗?
还有三百多篇精彩文章,请进入公微查看
微信平台博主
简介
关注小巫养育学堂
关注小巫微信公众号
小巫,美籍儿童教育专家,人智学者,两个孩子的妈妈;毕业于北京大学,美国Rutgers大学教育学硕士,国际母乳会哺乳辅导,清华大学特聘讲师;华德福学校联合发起人兼特约顾问;国际人智医学学士后培训(IPMT)项目发展顾问;开创『艺术养育』父母培训课程,创办『小巫养育学堂』网络课堂,创立『家庭联结力』亲子互动模式;著有《让孩子做主》《接纳孩子》《小巫教你讲故事》等十余本畅销书,累计销售上百万册;开发故事工作坊、想象力工作坊、儿童成长力工作坊、十二感官工作坊等系列课程,线上线下学员近百万人次;当选新浪教育首届“中国榜样家长”。
喜欢请点赞
爱看就打赏
原创是付出
稿费来捧场
因腾讯设置缘故,本微信公众号仅可关联两个个人微信号收取原创赞赏费用,因此本公号所有原创都关联到“小巫艺术养育”或“小巫养育学堂”微信号上,欢迎大家慷慨赞赏,所有费用皆会悉数交到原创作者手里!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