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郝景芳:重新回想育儿之路,什么是有用的

晴妈 童行学院 2019-11-30



本文所有图片,来自童行学院合作插画师Lost7


最近有了二宝。时常有人问我:带老大和带老二有什么不同呢?我一般会回答:如果我只带过老大,我会说“带小孩有太多困难问题,很多麻烦注定无解”;如果我只带过老二,我会说“带小孩不过如此而已,超简单的”。而两个孩子都带过,我会说“Well,好多东西真的是随机的……”


我家二宝和大宝,性子差得太远,简直不像是一家的孩子。


姐姐小的时候,简直是嚎哭的王者,从小区楼底下就能听见这座楼里有一个孩子在大哭,在黑的房间开了灯要大哭,洗澡要大哭。弟弟从出生到现在两个半月,几乎没有一次大哭,自己一个人对着床铃嗯啊呀有说有笑,黑的房间开了灯就是轻微皱皱眉,洗澡开开心心。


姐姐和弟弟的差异,验证了那个说法:孩子的很多脾气秉性,天生的成分很大。


我妈妈说,除了天生秉性差异,还有一个原因,是你带老大的时候太紧张了。


虽然不想承认,但我不得不承认,我妈妈说的是有道理的。带老大的时候,过于紧张,很严肃认真地学习了不少育儿理论,但也因此把自己搞得焦虑,走了许多弯路。

 

很多时候,带小孩和人生很像,都是到处学习道理,但仍然经常过不好一生。但带小孩和人生最大的不同是,你还有第二次机会,可以重来一次,就像游戏可以从头加载。


今天我就来说说,站在二宝的位置上回看大宝成长,我走过哪些弯路,有了哪些获得,发现哪些东西是真正有用的。



我走过的第一个弯路,就是迷信实操技巧。


很多时候,我们看一个育儿文章或书,想直接跳过去理论,看看最后的一些操作建议,也希望看到一些“做了就好”的保证。可恰恰是这些步骤,最容易成为焦虑来源。


怀孕期间看了一本著名的“EASY”理论的书,就是讲怎样锻炼睡眠,其中作者说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按照“Eat-Activity-Sleep”(EAS)的循环生活作息(Y代表什么我忘了……),大致三小时一个循环。其中讲,做好循环规律,孩子以后睡觉都会好,身体健康心情好。


但实际操作中,为了形成规律循环,和女儿斗争了很久,她不睡要拼命哄睡,醒了要拼命接觉,每天都为了睡觉使出浑身力气,到最后两个人精疲力竭。


而最终的结果是,她白天的EASY循环建立得规范了,但是夜里的睡眠却糟糕极了,一夜醒六次,完全没有书里写的好效果,身高也一直低于均值。而最重要的是,我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要建立这个循环。


于是弟弟的作息我就很随性了。他哭一哭就吃奶,吃完了睡觉也行,不睡也行,两小时吃也行,四小时吃也行,睡二十分钟也行,睡仨小时也行。就这样,夜里反而睡得踏实。

 

我走过的第二个弯路,是只关注自己该如何,忘记了孩子实际是如何。


最初,我在一些非常流行的育儿书里,看到了“温柔而坚定”,就是每一次遇到跟孩子的冲突,要如何永远保持温柔,但又坚持原则,订立的规矩永远恪守,具体可以说的句子都清清楚楚列在表格里。


而我真正执行的时候,发现全不是那么回事,孩子哭疯了时间又急,只能满足她的要求;有时候她不讲理耍赖,没办法也只能吼两嗓子。可是这样我又感觉自己不好。这可如何是好,书上写的步骤,怎么就做不到呢?


后来,又看到统计规律,将父母的教养类型分为四种,包括权威型、专制型、冷漠型、放任型,其中只有权威型父母——既宽容接纳,又有威严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才最容易获得成功。这个“恩威并济”的模型也是让人困惑,何为权威的标准呢?


这段时间始终不透彻,不知道怎样才是好的教养做法。



我的所有这些迷思和弯路,在我带小孩的第二年,才遇到峰回路转的变化。


事后回想起来,我前面走过的弯路,都可以归结为:对孩子自身不够了解,只想学一些“好父母”的技巧。可实际上,不了解孩子,不可能了解如何做好父母。


在第二年,我读到一些剖析孩子、剖析人的书,心里才赫然明澈了很多。


起初是去读人本主义心理学者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后来读到了精神分析学派作者伊莎贝拉·费利奥沙的《理解孩子的语言:孩子的笑、哭泣和害怕》,后来顺着这样的脉络,开始阅读有关成年人的人本主义和精神分析书籍,包括让我激动不已的马斯洛的《人性所能达到的境界》和罗杰斯的《论人的成长》,还有特别有洞见的知心书《我们与生俱来的七情》和《恰如其分的自尊》等等。


这些书的特点是什么呢?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心理学著作,从源头讲起。它们不是实操书,而是深入剖析人的心理机制和原理。


在这类著作中,我了解到:所有表象背后,都有心理的需求,激动的情绪是为了表达,为了联结,或者因为难以自控的恐慌。每一个人,包括孩子,都有自我看见和被看见的需求。她会为自己骄傲,为自己感到自卑,渴望他人看见,渴望他人认可,有的时候越是强硬愤怒越是害怕,即使在最孤独压抑的境地中,一个人也有内心深处的生长欲望。


这些书彻底打开了我对孩子的认知,我开始关注更广泛的心理原理,开始观察孩子。而这个时候,育儿的做法就自然而然地涌出了:我不再需要对照表格,去查找此时该说什么,我知道一切都没有一定之规,只要我是真正看见孩子,努力与她联结,那就是对的。


后来,我和女儿在一起的时候,不再努力扮演一个完美的菩萨,而是以真实的自己相对。我们也会彼此生气、暴风骤雨,我也会有时埋怨她,但是风雨过后还是能深入谈心,她不敢跟其他人讲的事情可以跟我讲,她拥有越来越强的自我认知。


这些我能看见了。



现在,重新回想起来,什么是我觉得对父母真正重要的学习呢?


也很简单,就是一条:了解孩子的成长原理。


任何事情的讲法,都分道、法、术、器四个层面。


道,讲的是事物的原理,是对事物的层层剖析,找出最关键的要素、最核心的机理、最本质的力量,让人理解事物到底是怎样。道,让我们理解孩子的心底需求。


法,讲的是事物呈现的一般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是多种复杂情形的平均值,让人了解事物的日常规律。法,让我们知道父母风格和孩子学业的统计关系。


术,讲的是应对事物的方法和规则,是根据本质推导出来的方法,或者多年归纳的经验,它告诉人们最直接的做事方法。术,直接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对孩子说话。


器,则是直接用器物来做事了,不懂道法术,直接用现成的器物,如黑箱一般使用。

 

很多常见的育儿书,正是从“术”的层面入手,只用寥寥数语讲一点“道”和“法”,而且缺少出处、论证、剖析、分辨,直接说“这样做是好的”,然后让父母记住育儿之术。父母如果使用了,却没有得到好的结果,只说是父母自己的问题,徒增焦虑。


可是这世间哪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做法呢,每个孩子都不同,家里的兄弟姐妹千差万别,怎么可能有一套话术,对所有孩子都神奇有用呢?真的固守着一些做法,反而有可能看不见真实的孩子——有的孩子天生急躁,有的孩子天生迟缓——可是他们同样希望被看见。


真正好的父母指南,首先引导父母理解孩子。如果说太具体的实操步骤是教人闭眼杀牛,那么教原理的指南则是告诉人们:如何去观察一只具体的牛,牛的身体构造是怎样的。这就是庖丁解牛的层次境界,“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固守着术,而不去求道,正是焦虑的来源。焦虑是人对未知而有风险事物的正常反应,如果不了解原理,很多事都是未知的,“不焦虑”是不可能的。“不焦虑”根本不是什么心理调节技术,“不焦虑”只是因为心里懂得——从“道”的层面理解生活。



经过了这样的养育弯路,当我进入教育的阶段,我就格外重视从源头理解孩子。


我并不急于问“学英语单词哪家强”,而是很想了解孩子的语言发生遵循什么规律;我并不太关心“谁家的孩子认了多少字,会算了多少口算题”,而是很想知道孩子的数学能力是如何发展的,与什么有关系。我想知道孩子的外在表现与其大脑发展之间的联系,想知道如何观察孩子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而这些,是我心中的教育之“道”。


我可不想在教育上,再走一次哄睡养育的焦虑之路。


有一次,我在一本相对小众的儿童认知心理学著作中看到了对于儿童数学思维的研究,顿时觉得豁然开朗,有所领悟。


在那本书中,作者将儿童对数的理解分为了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作为声音的数,有的小孩子,甚至一岁多就能数到100,但只是语音上的数,不明白自己念的是什么。


第二层次是作为符号的数,也就是认识阿拉伯数字,这个过程会比背数字漫长一点,但也比较容易掌握。


第三层次是作为数量的数,就是能真正将一个数,与实物的数量对应起来,这个过程可能相当漫长,有的小孩两岁就能口头数数,但是四岁还不能真正数对物体数量。


第四层次是作为顺序的数,能把数字排成一串,理解数字的前后和大小顺序,再进一步,可以把这种顺序感进化为对数轴的理解。


这就是数感的建立过程。实际上如果这四个层次——作为语音、符号、数量、顺序的数——在小孩子头脑中完全建立起来,那么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是毫无问题的,加减法就是数量操作,比大小、排列和小数分数都可以看作是数轴操作。


真正理解数的概念,习题不是问题。然而建立数感,却完全不能操之过急,需要在生活中反复接触几年的时间。


理解这些原理,对我来说是异常重要的。我于是根本不会在意什么时候送孩子去补习,也不会焦虑,因为我懂得在生活里观察、等待、引导,看她头脑中是不是真有了数的感觉。而我知道这一切都急不得,也就不急。


其他一切学习也都是如此。孩子的学习在头脑中,在生活中,那些过程是不可见的,但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父母不了解这些原理,那可能只会急着与他人比较,或者跟随他人的做法,尝试各种学习班。而一旦清楚了解了孩子的学习原理,一切都变得透彻了、简单了,做法自然而然就出来了,生活中的每句话、每个角落莫不是学习。



真正好的,讲述教育之“道”的书,应该是什么样呢?


一本好的教育书,应该先让我们“懂孩子”,而不仅仅是告诉我们要怎样“教孩子”。应该从可靠的源头出发,深入剖析孩子的心智和认知发展,从人的大脑运作和生命成长规律角度,告诉父母“是什么”、“为什么”,再说“如何去做”。


甚至有的时候不需要讲太详细的做法。知道什么是重要的,知道如何去观察孩子,那就可以在生活中灵活去做了。


一本好的教育书,应该帮助大家分辨一些说法的真伪,介绍发现背后复杂辨证的背景。我们都听说过一些似是而非的研究成果,“据说有某项能力的孩子长大成功几率更大”——难道这是一项葫芦娃的特异功能吗;“据说孩子的成功和父母的这个做法有关系”——相关就意味着因果吗。这里面的道理若不辨析,理论越多父母越困惑。


一本好的教育书,应该启发父母的思考。它应该为父母赋能,成为父母的助手,而不是指点一切的导师。父母才是孩子早期教育的责任者。它可以给出可能性、选项、建议,最终让父母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决定如何去做。


也许有的父母会说:我不想思考,只想知道怎样让孩子思考。可是这世界上并没有这样的可能性。


世间万事万物都有相通的道理。面对纷繁复杂的未知,只有对原理的思考,才是更长久稳定的助力。对孩子而言,让他学会思考,是一生最宝贵的行囊。对父母而言,让我们学会思考,是放下焦虑的前提。



那现在我们能找到这样一本好的教育书吗?

很幸运,可以。


有这样一本书推荐给大家《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


这本书是少有的能从科学原理入手写教育的书。它将孩子的认知发展拆解成几个层次,按照最重要的思维能力分别论述。它将脑科学、认知心理学、语言学和教育学的最新研究,融入到孩子日常生活场景中,让父母理解孩子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孩子学习数学、语言的基本原理,更让父母了解到时常听人热议的科学思维是什么、软实力是什么,为什么要培养这些能力,如何让自己和孩子都更懂思考、更明智生活、更从容面对未来。


这本书的知识内容丰富、源头靠谱、学术背景深厚,而它的语言却远比一般学术教育书轻浅易懂。书的作者都用日常语言串联每一维度分析,从父母时常焦虑的疑难入手,更结合作者日常的育儿经验,将高深的科学带出学术殿堂,带入每天家庭教育场景,语言平实亲切,内容深入浅出,让人轻松理解家庭教育背后的原理。

 

这本书的作者是:


我自己——郝景芳:童行学院创始人,作家、经济学研究员

王立铭浙江大学教授,神经生物学家、科普作家

刘琼:儿童哲思专家,中国儿童哲学研究中心联合创始人

吕丽莹:儿童语言及认知发展专家,多年幼儿教育从业经验

李嘉文:终身学习实践者,深度跨领域学习研究者,中山大学心理学硕士

范以文:科学课老师,擅长科学创新教学实践,中科大物理学专业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点击阅读原文👇即可了解、购买。



写作这本书的过程是不容易的。我还记得我当时写稿的过程,脑科学和学习科学参考书堆到了天花板,一次次梳理学者对于儿童智力和思维研究的成果。我在大雪纷飞的瑞士达沃斯,深夜一个人的房间,围着被子一字一句修改。


童行的小伙伴们也同样如此。我们一起熬了很多个日夜,只想写一本不一样的育儿书,能像我们心中期望的那样,从“道”的源头,让父母懂得教育。


这本书是送给每一位有智慧、懂思考的父母的礼物。希望父母们能从一开始少走弯路,放下焦虑,理解孩子,沉静面对孩子的成长。即使从头来过,也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焦虑源于未知,思考穿透未知。未来,属于懂思考的人。



12

郝景芳

第 74 届世界科幻大会「雨果奖」得主

作家、经济学家、两个孩子的妈妈

儿童通识教育品牌童行学院创始人

2018年世界青年领袖

2017年财富杂志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领袖


本篇授权转载自景芳个人公众号:晴妈说

公众号ID:qingmashuo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一起童行


拓展阅读


景芳专栏

中国教育还缺什么?

不好好小朋友成长记

启蒙是安静,听见思维生长的声音

你敢不敢相信,那些你看不见的时间

让内在生长的兴趣,成为照亮学习的光

面对应试教育焦虑,我做出这样的选择


教研团队专栏

孩子需要不一样的主动

一个哲学家的启蒙教育

如何让孩子爱上科普书?

什么是真正有效的教育

你是不是误解了“成熟”和“成长”?

为什么我们总是忍不住想教孩子点什么?

那些爱学习的孩子,是我们“推”出来的吗?

三个好问题,给孩子一副探索世界的广角镜

我们还在用19世纪的方法,教育21世纪的孩子

思考和论证不是为了赢得辩论,而是为了看清自己

知道很多知识就够了吗?怎样帮助孩子获得对世界更好的理解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由郝景芳领衔编辑的“家长赋能指南”,帮助父母在孩子0-7岁成长关键期,全面打好基础,赢在未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