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寄父家书】那年的棉服:在最冷的季节,给你最暖的爱护

邢福义 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 2021-12-26

关注上方蓝字,一起感受温暖


2019.01.05

小寒今至手难舒

终日掩门深闭庐

严冬落雪心盼暖

幸有孝子送棉服


今天来感受一下

福义先生《寄父家书》中

那套棉服带来的温暖


那年的棉服

在最冷的季节

给你最暖的爱护



邢福义先生


一九六一年

(注:1951-1971年,邢诒河老先生曾黑龙江黑河生活)


4月18日

棉衣服,新的,儿们目前没法做。这并不是由于经济过于紧张;经济再紧张,一套棉衣服是买得起的,何况并不那么紧张!不能做的原因,是在于棉衣布票和棉花票。至于旧的,也难于买到,因为缺布票和棉花票的人较多,买旧衣的人也就多了。想来想去,觉得这样解决比较好:去年冬天儿做了一件新棉衣,虽然薄一点,但还暖和,现在儿已用不着,先寄给您应目前之急需;今年冬天儿再做一件新的,如果还是没有布票、棉花票,还有一件旧的(1956年做的)可以穿,反正武汉的天气不很冷。至于棉裤,就成问题了。儿来武汉之后,仅做了一件棉裤,是1957年做的。穿到现在许多地方已经破了,而且许多地方的棉花已经脱落,也就是说,它的御寒能力已经很弱了。但考虑来考虑去,再也没有其他的办法,所以也先把它寄给您。也许(在那么寒冷的地方)有它比没有要好一点。


4月21日

因为棉裤要让漱谷抽空补一下,所以这封信拖到今天才(和棉衣服同时)寄出。漱谷本来要给您写信的,但因为要上课及熟悉讲稿,所以也就不写了。


9月28日

儿的寒衣问题已经解决了 。—— 棉衣,拿1956年做的那件反面改制;棉裤,拼凑上七尺布票买了七尺布做面,用一条旧裤子做里,里面的棉花是用一截旧棉被弹成的。这样一来,棉衣也好,棉裤也好,又可以穿上个两三年。您说您又把棉衣服寄回来,儿很是着急。儿已用不着,特别是黑龙江那么冷的地方不多穿一点怎么行?儿还常常担心,您年纪这么大,严冬一到,没有足够的寒衣怎么能过得去呢!急急写这封信,是要阻止您把棉衣寄来,如果您已寄来,那将来还是要寄回给您的。


9月29日

寄给您的棉衣裤,您千万不要再寄来,因福义的已得到解决。即使有困难,我们是能克服的,这里的冬天比起您那里来要暖和得多。


本书收录了邢福义先生1955年至1991年间寄给父亲的240余封家书,时间跨度37年。这是家书,更是“史书”,记录着邢先生从20岁的翩翩学子成长为著名语言学家的人生历程,也呈现出那个特定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雨人生和家国情怀。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往期回顾



邢福义先生《寄父家书》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寄父家书】一代学人的坚守与担当

【寄父家书】邢福义: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寄父家书】深沉的父子情


窗外风雪再大

也有我陪伴着你

辞源

教师工具书

学生工具书

新书

中国辞书学会

佳文摘选

语言天地

活动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