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思维方法 | 学会“比较”,我们才能引导孩子认清这个世界

张蕾 思维智汇 2023-03-17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处处都存在着“比较”,通过比较,我们了解两样事物的异同,学会区分事物;通过比较,我们给知识进行归类,建构知识体系。合理的比较让我们洞悉世界,不合理的比较也会让我们误入歧途。


总之,学会比较,我们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并获得创造性的发现。


本文围绕“
比较”这一种思维方法,引导教师和家长如何科学地进行比较,并利用合理的方法在教学和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比较能力。

















本文为“思维方法”系列文章第二篇。


当你以为“我简单,世界就简单”时,面临教育的种种问题时,你会发现:父母的世界,没有“简单”二字。
 
反映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热剧,如《虎妈猫爸》、《小别离》、《小欢喜》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也引起了大家对“家庭教育”的持续关注与反思。

 

为了择校、为了补习、为了填报志愿、为了留学,引起了一系列家庭风波,夫妻关系紧张、亲子关系疏离、朋友关系破裂……剧情在很大程度上也折射出,作为家长的“攀比”心理。


攀比,指不顾自己的具体情况和条件,盲目与高标准相比。这其实就是一种用错了的“比较”。

 

即便全世界只剩下两个学校,也会出现一个“好学校”一个“差学校”;


即便两个孩子都是成绩优异,也会有“第一名”和“第二名”之分;


即便老师都是“先进工作者”,也会有“看不顺眼”“不合心意”的时候。


而《道德经》第二章,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此做了“纲领性”的描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由此,我们看出科学的“比较”,就需要既看见“同”也要看见“不同”,这才能真正帮助我们认识世界。


什么是比较?


人类认识事物一般是从区分事物开始的,而要区分事物,首先就要比较。

比较是认识、说明对象间相同点或相异点的思维方法。

它可以在异类对象之间进行,也可以在同类对象之间进行,还可以在同一类对象的不同部分、方面进行。
 
比较,是科学研究中获得新发现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
 
在科学史上运用比较的思维方法做出重大发现的不乏其人。其中,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因发现了X射线,而成为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第一个获得者。而在伦琴发现X射线之前,早就有人观察到了,如英国物理学家克鲁克斯在做实验时,就曾看到过一种七块的蓝白色的光线。但是,由于他没有像伦琴一样通过比较进行深入的多方面仔细研究,虽然他第一个看到X射线,但却不是X射线的第一个发现者。
类似这样,采用“比较”的方法,找到新的发现,还有很多。如:

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重复居里夫妇的实验,发现“中子”;


俄国伟大化学家门捷列夫对各种元素原子量和主要属性进行比较分析,

写出了第一张化学元素周期表……


19世纪前半叶,比较的方法在科学研究中得到普遍运用,成为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例如:

用比较的方法研究自然地理,便产生了比较自然地理学;


通过比较多种不同生物的机体和器官,产生了比较解剖学;


用比较的方法研究各国教育,产生了比较教育学……


学会“比较”要遵循这四个法则


比较是一种思维方法,而我们要学会比较,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入手。

1

确定标准,是“比较”的出发点


事物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比较,人们按照各自需要,着重以某方面来观察事物之间的同与不同。例如:为了比较物体的长度、面积、体积,必须规定标准的计量单位。如果使用的计量单位不确定、不精密,那么所取得的数据不可靠,就让研究和社会生活难以进行。

从这个角度,你就不难理解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促进经济文化交流繁荣的意义了。

战国时期,各国度量衡的标准不一,如:

北朝魏、齐一斗等于古二斗(古斗指王莽时所定的标准),一斤等于古二斤;


北周则一斗比古斗仅大百分之六,一斤比古斤仅多二两;


南齐则一斗等于古一斗五升,一斤等于古一斤八两……


如此缺乏统一的“标准”,当人们在进行商品交换时,自然就会出现因“短斤少两”而产生矛盾,商品流通减少,阻碍了经济发展。


当我们在进行“比较”时,需要问一问:从外观到内部结构,从设计理念到实际效果,从原理到算法……需要以哪个方面作为比较的“标准”?
 

2

比较,既要全面也要抓实质


比眼力,找到所有不同,你才赢!


两幅图一共有4处不同,你都找到了吗?

当我们仔细看这些“不同”时,你往往会发现:这些“不同”是来自各个方面的,如:有无、颜色、形状、方向、大小、数量……

虽然,在科学研究中,往往为了研究事物某种属性,而撇开了其它方面专门就对象的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进行比较。但,我们需要学会“全面比较”的方法。

比较两个事物,既要比较外观也要比较内部,既要比尺寸也要比花纹,既要比结构也要比原理,既要比设计也要比效果……

比较两个人,似乎就更复杂了!

既要比智商也要比情商,既要比成绩也要比品格,既要看人前表现也要看人后行为,既要比“会做事”也要比“会说话”,既要比身体健康也要比精神高尚,既要比财富也要比能力,既要比艺术细胞也要比生活技能,既相信“当下”也要“假以时日”……
 
特别是对两个孩子的比较,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专挑孩子不擅长的方面,以为这样能激励孩子“奋发图强”,殊不知其结果往往是将孩子越推越远。

当然,在有了“全面比较”意识的前提下,还需要有事物实质方面的比较,否则找不出两个事物之间的真正差异,就难以解决问题。

3

同时比较同与不同,得出更靠谱的结论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


德国哲学家、数学家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曾经当过“宫廷顾问”。


有一次,皇帝让他解释一下哲学问题,莱布尼茨对皇帝说,任何事物都有共性。皇帝不信,叫宫女们去御花园找来一堆树叶,莱布尼茨果然从这些树叶里面找到了它们的共同点,皇帝很佩服。这时,莱布尼茨又说:“凡物莫不相异”。宫女们听了这番话想推翻这位哲学家的论断,再次纷纷走入御花园寻找两片完全没有区别的树叶,结果大失所望,因为粗粗看来,树上的叶子好像都一样,但仔细一比较,却是形态各异,都有其特殊性。
 
比如我们可以出这样一道题:请比较爸爸和妈妈。二年级的小朋友可以从人的共性、男性、女性,以及个性上去同时发现: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这样当无聊的大人们问:你喜欢爸爸还是妈妈时,孩子定然能做出头头是道的回答。

4

“极不相同”中找相同,“极相同”中找不同


另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在极不相同的对象中探求相同点或在非常相同的对象中探求相异点,对科学发现的意义越大,也更具有创造性。


比如,在水中生活的鲸,身体呈梭形有尾有鳍,看起来和鱼没什么分别。但,它和鱼有着本质差异,反而和生活在陆地上的猫狗属于同类,都是哺乳类动物。

因此,在“比较”思维方法的训练中,需刻意地进行:同类事物找不同,异类事物找相同。

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孩子能在以后的学习生活,跨领域地发现联系。
 

“学思维”活动课训练“比较”的思维方法


在《“学思维”活动课程》中就有这样既有趣又涉及科学的专业“比较”课例,按照年级螺旋式上升地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



在三年级下册中有一课《数王国的选举》,是这样上的:

活动导入:

数王国发生因为争抢月饼发生了踩踏,需要选出一个国王和几个司令,来建立王国的良好秩序。


活动过程:

列举出不同的数,谁有资格成为国王的“候选人”呢?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它既是普通的,也是特殊的。根据这个条件推选出的候选人来发表演讲吧!在演讲后以“标准”进行投票选出的国王,把数王国的公民分为两个司,选出两个司令,应该选哪两个数呢?


活动心得:

在选举中,同学们从哪些方面对“数”进行了比较呢?你平时发现了数的这些特点了吗?


活动拓展:

在数王国中,还有一些特殊成员,你能发现它们并说出理由吗?


在这个课例中,就是通过发现“普通而特殊”的成员,在数王国浩如烟海的数中聚焦0-9这几个基本的数字,它们是特殊的,因为它们既是数,也是组成数的基本数字,而这些数字中,哪个数又更加特殊呢?这就需要运用同学学过的知识来进行更多的比较。
  

教师和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学会比较?


在各科教学中,当教师需要把一个事物从其他事物区分出来,明晰其独特之处时,就需要用好“比较”的教学方法。一般的方法是列举与此事物相似(外形、结构、原理等)的对象,找出它们的不同点;同时,也可以把这个事物和与它差异很大的对象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

特别指出的是,教师要求学生进行比较时,需要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能从各个方面进行观察、对比、推理,从而得出结论。
 
家长朋友们,要提高孩子的“比较”能力,不一定非要坐下来说:我们开始玩“比较”的游戏啦!

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和孩子玩一玩这些游戏:

1

拼图中感知整体


平面和立体拼图,让孩子不断观察、比较局部的颜色、形状与边缘的形态,形成整体感。

2

观察中找不同


利用纸质和电子的“找不同”,在规定时间内,让孩子找出两张图所有不同,进行思维敏捷性挑战。“找不同”还可以运用在自然观察中,如:秋天来了,看一看路上的景物、人们的衣着变了;听一听哪些动物的叫声(如:蝉鸣没了,青蛙声没了)听不到了;闻一闻空气中散发着什么香味,什么花开了……

3

思维参与中找相同


看到周围的事物,不论是什么都可以联系起来“找相同”,比一比谁找得多。如:看到路上的小花和路灯,问它们有什么相同?(如:都有开和关;有的路灯是“花”的形状;它们都在路边;它们都可能给人带来好心情;它们都扎根在地上……)

4

确定标准选不同的冠军


看到路上的不同交通工具、不同动物、同类不同物品,每一轮从不同方面确定“标准”,选出不同的冠军。

其实,世界的“简单”与“复杂”也没想象中的那么不同,其关键是,你怎么看待“不同”!因为在真实的世界并不是 “非白即黑”的截然相反,所以当父母在进行“比较”时,也不要把孩子放在“非此即彼”的世界里。
 


 张蕾 

《“学思维”活动课程》副主编,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思维型教学基地教学总监、学优双创教育研究院STEAM+教学专家。2017年被授予全国第二届“课改优秀校长”。


独家 | 林崇德:思维品质的训练对学生有多重要?

独家 | 胡卫平——要培养孩子的各项核心素养,先决条件是培养孩子的思维

独家 | 原中央教科所副所长滕纯——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需要提升思维能力

独家|著名心理学家张梅玲——将哲学思维渗透到数学教育中

【寻道】以思维为“核心动力”,这所学校抓住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

独家 | 湖南湘潭九华和平小学丁素平:“学思维”课程正在改变着我们的课堂教学

国际数学大赛集体失利,只是因为我们缺了这样一种教育

改变我们的下一代,从思维教育开始

“学思维”开学第一课来了!看看这些“玩”high了的课堂都是什么?

在教育教学和日常生活中,有任何感悟和案例都可以向我们投稿,

若经录用,我们会给予适当的报酬与奖励。

我们期待思维的碰撞。

投稿邮箱:siweizhihui@yeah.net

联系我们:13521950921

喜欢,就点个「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