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节语文课如何系统建构学生认知结构,发展思维品质?

思维智汇 思维智汇 2023-03-17




在今年10月份的第三届全国思维型教学大会上,由湖南省湘潭市九华和平小学的贺珍珍老师带来了一节小学五年级语文课《跳水》。这节课从文本出发,通过一连串的提问和探究环节设置,不断地将课堂推向高潮,使得学生对文本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深度感知和理解,促进思维品质的多元发展和不同层面的收获,引起了好评。这节课也在第三届全国思维型教学优质课评比活动中被评为了特等奖。


两周前,我们对贺珍珍老师进行了专访,分享了贺老师践行思维型教学以来的心得体会以及关于《跳水》这节课的设计思想。本期“思维型教学典型优质课”,我们推荐《跳水》这节课,将完整呈现这节课的全貌。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通过这样一节典型的思维型语文课,我们将充分感知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如何落地的。教师如何在语文课中进行有效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又如何通过一节语文课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发展思维品质。






本文为“思维型教学典型课例”系列文章第二篇。

本文共5163字,仔细阅读需13分钟


教学导入:重温故事梗概


在上课之前,学生已经提前接触了《跳水》这篇课文。因此,课堂伊始,教师首先让学生回顾了《跳水》这篇课文所有出现的人物,包括水手、孩子、船长和猴子,随后让学生将这些人物串联起来,简单概述这个故事。


以下是这篇课文的完整版:


一艘环游世界的帆船正往回航行。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一只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模仿人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船长的儿子才十一二岁,他也笑得很开心。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气,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猴子不但不理,还撕得更凶了。


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他攀着绳子爬到第一根横木上,正要伸手去夺帽子,猴子比他更灵巧,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zi)牙咧嘴地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头上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地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他刚喊出“三”,孩子就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人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40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滑动查看)


学生回答完之后,教师在屏幕上用简单的关系图概括了故事情节:水手拿猴子取乐——猴子拿孩子的帽子——孩子追赶猴子——在最危急关头,船长命令孩子跳水——水手救起了孩子。


此时,教师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最让人揪心的情节莫过于孩子走上最高的横木,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自主探究:揣测人物内心世界


在课前,教师给出了一个学习单,要求学生完成一个思维导图:默读1-4自然段,用“o”画出描写水手笑的词语,用“——”画出描写猴子表现的的关键语句;用“____”画出描写孩子表现的关键词句,并将关键词句简单记录到学习单中。



而在本节课的自主探究环节,教师要求学生默读1-4自然段,围绕水手的三次笑声,揣测猴子和孩子的内心世界,在文中相应的位置写下来。


在探究结束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分别表述小说中人物在不同情境下可能的内心世界,理解故事发展的脉络。


教师首先提问:当猴子在人群中模仿人的动作,惹得人们哈哈大笑的时候,猴子可能在想什么?


学生回答:猴子可能在想,这些人被我惹得哈哈大笑,那我摘下小孩的帽子,人们会笑得更欢。


教师接着提问:于是,他摘下孩子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爬到了桅杆上,此时水手又大笑起来,此时,孩子可能在想什么?


学生回答:孩子可能会想,猴子摘我的帽子,让我在众人面前出丑,我一定要把帽子取回来。


教师接着抛出第三个问题:猴子越来越放肆,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孩子的帽子,于是水手笑得更欢了,猴子在笑声中将孩子的帽子挂在了最高的横木上,此时的孩子可能在想什么?


学生回答:我要是孩子,我一定会想,这只臭猴子竟敢这么做,我一定要在大伙面前和猴子一决高下,让大家看看我的本事!



归纳总结:


水手的笑如何推动故事发展


在分析完水手“三次笑声”所引发的人物内心世界的发展,教师引导学生带着对人物内心的理解重读课文1-4自然段,并进行归纳思考:水手的笑对于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一个学生回答:在第一自然段结尾写到:“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因此,水手的笑会让猴子越来越放肆。


教师进行适时的评价:他抓住了课文中的关键信息进行了表述,做到了有理有据。


另一个学生回答:如果水手不笑,猴子就不会去摘孩子的猴子,如果水手第二次不笑,孩子也不会去追猴子。


此时,教师进行总结:水手的笑刺激着孩子的表现,同样也在伤害着孩子,猴子的种种表现一步步激怒了孩子。虽然水手的笑在文中描述不多,但它在一步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合作交流:船长为何要这样做?


接着,教师要求学生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中孩子所进入的危险境地,让学生体会孩子所处的“命悬一线”“进退两难”的境地。


当学生朗读完之后,教师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假如当时你在这艘船上,你会怎么救这个孩子?


一个学生回答:我会让孩子趴着柱子,一点一点往回爬。


另一个学生回答:我会让孩子在原地待着别动,让水手顺着梯子爬上去,把孩子救下来。


接着,她让学生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寻找船长在面对孩子在危机关头的做法。


此时,教师抛出了关键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在危急关头,船长父亲居然用枪逼着孩子跳水,船长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做?”



教师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开展合作交流,并给出了要求: 通读全文找线索,并分别从船长、水手、自然环境等不同角度找依据,自制思维导图,还原船长的思维过程。


在完成合作交流之后,教师要求小组代表选择若干视角进行汇报发言。


一个小组从船长、孩子、自然环境等角度进行分析:首先孩子不懂得如何爬下横木,很有可能会摔在甲板上,这样就没命了,其次船长的孩子是有一定水性的,跳到水里知道如何浮上来;另外当时海面风平浪静,跳海的危险性较小;最后孩子跳海后水手也可以立即把孩子救上来。


教师还让之前提出解决方案的学生比较船长的解决方案与自己解决方案之间的优劣。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在这样一个危机关头,时间是很宝贵的,多一秒就会多一分危险,因此船长父亲当机立断用命令的口吻让孩子跳海是当时最好的办法。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就着船长父亲的行为思考: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学生回答:这是一位临危不乱,急中生智的智慧的父亲。


教师进行总结:不仅人物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故事的情节同样能凸显出人物的特征。



总结反思,应用迁移:


用学到的方法还原炮手的思维过程


课堂的最后部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这堂课上你有什么收获?


有学生从船长做事的角度进行总结:遇事应该要冷静,不该冲动,要能当机立断。有学生从孩子的视角进行总结:要学会控制情绪,无论什么时候也不要将自己逼到最危险的处境。有学生从写作的角度进行总结:写作的时候应该抓住人物的关键特点。有学生从阅读的角度进行总结:在阅读文本的时候要边阅读边思考。


最后,教师出示了由本文作者列夫·托尔斯泰撰写的另外一篇小说《鲨鱼》的节选,这各片段主要介绍了炮手如何救起了两个被鲨鱼袭击的孩子,她要求学生用在这节课上学到的方法进行课后思考:《鲨鱼》这篇文章炮手的思维过程与船长的思维过程有何异同?



鲨鱼

列夫·托尔斯泰


我们的轮船停在非洲的海岸。中午,天气很好,海上吹着凉爽的风。快到傍晚的时候,天气变了,开始闷热,从撒哈拉沙漠吹来的热风像是把我们闷在蒸笼里。


日落之前,上尉走到甲板上喊了一声:“游水呀!”一会儿,水兵们就跳到水里。他们把帆放到水里,用它围成一个游泳池。


我们船上有两个小孩,他们最先跳到水里。他们嫌帆布圈里太憋气,想到宽阔的海里去游泳、比赛。两个人就像蜥蜴一样,用力往前游,争着游到锚上浮着水桶的那个地方。一个小孩开始赶上了他的伙伴,但接着又落后。这个孩子的爸爸是一个老炮手,正站在甲板上称赞他的儿子。当儿子落在后面时,他就大声喊:“别落后哇!加油!”


突然甲板上有人叫了一声:“鲨鱼!”我们一看,水里现出一个海怪的背。鲨鱼一直向着孩子们那边游去。


“往后!往后!游回来,有鲨鱼!”炮手大声喊着。可是孩子们听不见,还是一个劲儿地往前游。他们笑着,闹着,越游越高兴。


炮手的脸像麻布一样发白,呆呆地瞧着孩子们。水兵们放开小船,跳到里面,用力摇桨,往孩子们那边划。但是鲨鱼已经离孩子们不到二十步了,那只小船离得远远的。


孩子们起初没有听见有人叫他们,也没有看见鲨鱼,后来有一个回头看了一眼。我们都听到了一声尖叫,两个孩子立刻分开,各往一方游去。


这尖叫声好像唤醒了炮手,他急忙离开他站的地方,跑到大炮跟前。他转动了一下炮架的后尾,俯在大炮上瞄准,同时装好引火线。船上的人都吓呆了,愣在那里等待后果。大炮轰的一声,我们看见炮手仰卧在大炮旁边,用手捂着脸。这时候,谁也不知道鲨鱼和小孩怎么样,那一瞬间烟雾遮住了我们的眼睛。


水面上的水雾渐渐地散了,开始从各方传来悄悄的声音,接着声音越来越大,最后到处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


老炮手露出了脸,站了起来,也往海上看。


死鲨鱼的黄肚皮随着海浪波动着。


几分钟后,小船追上孩子们,把他们送到轮船上。

(《鲨鱼》全文,滑动查看)


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后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思维导图。


这堂课结束后,陕西师范大学严文法教授进行了深度点评,他认为这节课非常好地体现了思维型教学理念:



1. 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环节,教师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引领学生扎实地开展了自主探究和基于合作的交流,没有让合作交流流于形式,而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比如在自主探究环节,教师让学生“推测”人物的内心特征,“推测”这个词就具有开放性,为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提供了可能性。


2. 这堂课具有良好的结构,通过一连串的问题设置,不断地将课堂推向高潮,一堂课很重要的目标是让学生形成结构,包括知识结构、认知结构与核心观念结构,而这堂课非常好地体现了认知思路的结构化,通过对人物一系列心理活动和变化的探究和解析让这堂课有了结构。


3. 教师通过创设一系列的问题情境能够不断地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提出解决方案,从船长、水手、孩子三个层面思考船长决策的合理性,并与船长的解决方案进行对比。这就通过认知冲突进行了思维的碰撞。


4. 这节课也很好地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比如一开始教师让学生概述文章内容体现了“语言的建构与运用”。


此外,这节课非常好地实现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比如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线索,这体现了思维的灵活性;让学生将自己的解决方案与船长进行比较,这是思维的批判性;让孩子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这是思维的独创性;学生基于文本,结合真实情境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这是思维的深刻性。


5. 在总结反思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对这堂课的收获进行总结,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汇报,使得这堂课的目标和价值得到进一步地彰显和实现。


例如,通过这节课有孩子学到了要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有学生懂得了要边读边思,这些都从某种程度上达成了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上课片段:



版权说明
本文为思维智汇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林崇德:思维品质的训练对学生有多重要?

胡卫平——为素养而教,我们需要思维型教学

胡卫平——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原中央教科所副所长滕纯——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需要提升思维能力

著名心理学家张梅玲——将哲学思维渗透到数学教育中

改变我们的下一代,从思维教育开始

以思维为“核心动力”,这所学校抓住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

 湖南湘潭九华和平小学丁素平:“学思维”课程正在改变着我们的课堂教学

“思行合一”:这样提升专业能力才是当下教师所亟需的

“学思维”开学第一课来了!看看这些“玩”high了的课堂都是什么?

长按二维码,联系我们

电话:13521950921

投稿邮箱:siweizhihui@yeah.net




喜欢,就点个「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