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住嘴,嘴别欠,别老打打的!打得过吗?
管住嘴,嘴别欠,别老打打的!打得过吗?
文/肥猪满圈
今儿说一个战役,叫“吴淞战役”,不是武松啊,和武二儿没关系。我以后也许会写《金瓶梅》系列,我发现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先生特别不待见武松,对武松同志特别没好感,一直叫武松武二儿。
吴淞战役的“吴淞”,就是吴淞口,吴淞口说白了就是长江入口,上海的黄浦江和长江的汇流处,往东距离长江口大约30公里,往北就是上海崇明岛和长兴岛隔水对峙。吴淞口主要是扼守长江航道的要塞,在明清时期,吴淞口是重要的江防和海防的重要的军事要塞。
我今儿说的这段是在吴淞战役中,1万多清军和2000英军,整个战斗,大清仅打死了2个英军士兵的故事。
地理位置弄清楚了,再来说时间:“吴淞战役”,仅仅持续一天,大清帝国军队全败,英国全胜结束战斗。时间是公元1842年6月16日,当时的大清高官陈化成提督战死。
陈化成,生于公元1776年,就卒于“吴淞战役”,即公元1842年6月16日当天。
陈化成将军
陈化成将军是厦门人,当兵的出身,历任嘉庆皇帝的参将、道光皇帝的总兵。老林(林则徐)鸦片战争时期的福建水师提督,后来任长江水师提督,在保卫吴淞口的战役中战死。
我们今天看这段历史,觉得死就死,和我们没啥关系。但事实上,提督,那在大清,官儿已经非常大了。提督,是简称,其实应该叫提督军务总兵官,是一个地区的最高军事指挥官,可以说是真正的封疆大吏,级别是副国级,即从一品。
大清的提督分陆路提督和水军提督,满清大约十几个陆路提督,3个水军提督,分别是福建水师提督、广东水师提督和长江水师提督,陈化成做过福建和长江的水师提督。
所以说在这次战役,死的大清高官,级别非常高,按着今天的话说,差不多算副国级了。
话说第一次鸦片战争,大英连克大清的厦门、定海、宁波。1842年5月18日,大英帝国的战舰进驻杭州湾,占领乍浦县城。继续推进,人家大英的海军,就和打着玩儿似的。5月28日,英军2000多人和20多艘军舰开赴宝山县(上海)的吴淞口。
当时上海吴淞口驻扎的清军,当然了,当时叫宝山县的吴淞口,大清官兵共约8000多人,火炮400多门。可以说,即便放在今天,其实力也不弱。当时的两江总督又增兵5000人,但是,这5000人是拿着烧火棍来的,没大炮。
“吴淞战役”是6月16日,那么“距今”还有不到20天。6月8日,英军到达长江口,这就要干了。当时宝山县吴淞口,大清铁军修筑了非常坚固而宏大的长江要塞军事防御工事。
经过我就不说了,其实大伙儿都知道。当时大英军队的火炮,和大清军队的火炮构造上没有区别。如果说有一点儿,那就是大英的火炮在射程和精度上,应该是稍好于大清的。
前几天的激战,双方互有损失。6月16日,英军的3艘重型舰发起猛攻,疯狂轰炸大清炮台。
激战正酣,陈化成跑上炮台,鼓舞士兵,英勇杀敌。
当时的两江总督叫牛鉴,几次要求陈化成到宝山指挥所,但是陈化成不去。
大英军队几次强攻未果,退下来稍事修整。而满清军队以为大英水军战败,赶紧向两江总督牛鉴报喜,牛鉴一听,高兴,亲往炮台视察。
牛鉴得用总督的派头上炮台,得有总督的仪仗,其大摇大摆,牛逼闪闪地这就登上炮台了。此时英军的炮弹精准落下,在人群中炸开。牛鉴吓坏了,从轿里钻出来,脱掉官服,在其他将军的保护下,仓皇逃窜到宝山县城。
牛总督觉得,宝山肯定得丢,干脆我远点闪着。路线图是宝山-嘉定-太仓。大家听说总督逃跑了,宝山县太爷也跑了。宝山的几千官兵,数十门大炮,都不要了。
无心恋战,因此吴淞口炮台被英军攻克。
此时英军已经知道大清的两江总督逃跑的消息,因此他们知道趁热打铁火速拿下长江口的硬道理。
此时,只剩下主阵地西炮台,大清长江水师提督陈化成将军,就在西炮台。此时的西炮台已经被英军包围了。
最后的结果是作鸟兽散,鸟兽散的,逃命去也,剩下的,全部被大英的炮弹炸死,陈化成将军,也在西炮台阵亡。
应为都作鸟兽散了,因此,陈大将军的尸体,几天都没人收殓。
几天后,有个安徽的武进士,叫刘国标,他找到陈化成的遗体,藏在芦苇荡中。再过几天,陈化成遗体被运往嘉定,整理仪容,运回福建安葬,现今的陈化成墓在福建厦门市,
英军占领宝山县,县城空无一人,几天后,英军再占领上海县,这不长江之门户,就算是彻底打开了。
其实“吴淞战役”前后好几天,大清军队没发生重大死亡。而英国军队参战的战舰14艘,并未全部参战,死亡2人,受伤25人。
大清1万好几千人的大清海防陆防军队,为啥大清军队没死很多人呢?估计也就100多人。因为都吓跑了,不都做鸟兽散了吗?
大清军为啥跑?不就因为牛鉴跑了吗?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跑了,自己还打啥仗啊,保命要紧。
所以说这事儿,当时的第一主将陈化成战死,而当地最高行政长官牛鉴跑了?你看看这俩人,鲜明对比吧?
事后,牛鉴被大清逮捕,判处临阵脱逃之死罪,秋后斩,就是到秋天就斩首。但是后来又被免除死罪,还给了一个七品芝麻官的头衔。最终老牛以二品官的身份,於1858年寿终正寝,享年73。
总督牛鉴
说这个牛鉴,曾经是大清咸丰皇帝和道光皇帝的老师,两代帝师啊。公元1814年,中进士,殿试二甲第四名。按着今天的话说,考的非常好。牛鉴历任文渊阁校理、都察院记名御史、山东道监察御史、广西道监察御史、京畿道监察御史、都察院吏科给事中、云南粮储道、山东按察使、顺天府尹、兵部侍郎、江苏布政使、江苏巡抚、巡抚兼领江苏布政使,此时的老牛,已经成一省的最高军政财长官了,正二品。
随之,还得升官儿,牛鉴任两江总督,挂兵部尚书衔,这就是从一品大员了。还任过抚远将军,兼辖两淮漕运和盐运。当时最赚钱的连个行业,都被老牛占了。
漕运,就是船运,因为当时没公路没高铁,最现代的运输工具就是船运,即河运和海运,这叫漕运。当年的漕运总督也是高官,从一品或者正二品,品级非常高。
盐运,就是巡盐御史,在清代,这个品级也比较高,一般属于皇帝钦差,不归地方管。你总督官大,但是你管不了我,我和你,不是上下级关系。到了清代后期,巡盐御史一般由巡抚或者是总督兼任了。牛鉴,就属于兼任的。
话说牛鉴,“吴淞战役”不是逃跑了吗?得了一个秋后斩,但是后来释放,老了又升任正二品的资政大夫。
您看这俩人,陈化成战死,牛鉴吓死。
陈化成生于1776年,卒于1842年6月16的“吴淞战役”,享年66岁,老牛等于是又多活了16年。
其实中国,一段段历史,触目惊心。我们得知耻而后勇,而不是动不动就要打打杀杀。
甭管和哪儿,我最看不上的就是那些嘴贱嘴欠的主儿,那些欠撕嘴的欠登儿们,动不动就打,动不动就亮剑。从1840年到现在,没亮过剑吗?挨揍多少次了?咋就不长记性呢?还动不动就亮剑,你打得过人家吗?
还记得当年伟大的慈禧老佛爷同志的《对万国宣战诏书》吗?
最后一段:彼仗诈谋,我恃天理;彼凭悍力,我恃人心。无论我国忠信甲胄,礼义干橹,人人敢死,即土地广有二十馀省,人民多至四百馀兆,何难减比凶焰,张我国威。其有同仇敌忾,陷阵冲锋,抑或仗义捐资,助益儴项,朝廷不惜破格懋赏,奖励忠勋。苟其自外生成,临阵退缩,甘心从逆,竟作汉奸,朕即刻严诛,绝无宽贷。尔普天臣庶,其各怀忠义之心,共泄神人之愤,朕实有厚望焉!
写的多好,单轮文学,一篇好文。
是啊!【尔普天臣庶,其各怀忠义之心,共泄神人之愤,朕实有厚望焉!】。你【有厚望】还让人家揍西安去了?这不就是嘚瑟吗?和今天很多各色人等的亮剑,不如出一辙吗?
所以说,万事,别嘚瑟。大清慈禧,为了一时之快【对万国宣战】,结果京都“汴梁”被人家占了。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有理不在声高,吃一堑长一智吧。
海燕啊,你可长点心吧!
您看完此文,别忘了看我写的白话《红楼梦》,很有意思,就是把《红楼梦》翻译成白话文,我已经翻译到第19回了。我的白话《红楼梦》全部有音频,您可以音文对照,听着看,也不累。
这是到今天最新的一回,第19回(下)的链接地址:白话《红楼梦》第20回(下)-有音频
感谢您的阅读,如能关注和传播,不胜感激!
如果您觉得我写的还凑合,请打赏鼓励感谢!
需要写个人传记和剧本的朋友请和我联系,下图为此公号二维码,期待您的关注并推广给更多人,感谢!
我的有声书《红楼梦》系列(有音频-您“看”着不累)
往期杂文:
北京作家编剧老李
16062020於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