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干货分析——为什么可以放心大胆的买新EC

小Li飞刀 狮城小飞刀 2023-04-03

话说我之前酝酿的标题其实是这个:新EC尺价涨到1400?不是痴人说梦

想来想去还是不想被打脸保持一贯低调作风吧。

 

说起新加坡的EC,和BTO组屋的概念类似,是以低于市场价提供给新加坡家庭的重要福利。但是不少人吐槽如今坡县的EC市场,动辄11xx尺价让人望而却步?



所以本文旨在理清几个重要的概念,无需废话,先上结论:

1.      ECBTO一样,能提供稳定的利差回报给一手屋主。

2.      ECBTO一样,可以认为是个较长时间内的资产。

3.      EC是任何时代你能负担得起最便宜的私宅,不管是600尺价的时代还是1100尺价的时代,或者是未来注定的1400尺价的时代。

4.      EC价格未来注定会走高,就和过去20年的趋势一样不可逆转。

5.      时间和收入上限决定了未来新EC的价格,政府会伺机调整策略。

6.      只需每年3%的通货膨胀,我们十年后回头打脸。

 

下面是具体分析和数据,主要数据来源为URAHuttons Research

过去20多年的OCR新私宅、新EC和转售EC尺价表现如下图;

为什么用OCR郊区新私宅呢?因为绝大多数EC都在郊区啊。


你可能只觉得都在一路上涨没啥特别啊,我们来截取20年和10年前的两个点来比较:



2000年的时候,新EC尺价399,新公寓尺价626,差价227PSF;十年后的2010年,转售EC尺价到了600,我们可以认为买家赚到了201 PSF的差价,按照1000尺三房单位来看可以认为十年赚了20万新币。


下面是2008VS 2018年的例子:



2008年的时候,新EC尺价566,新公寓尺价793,差价为227PSF,十年后的2018,转售EC尺价到了平均808买家赚到了242PSF的差价,按照1000尺三房单位来看可以认为十年赚了24万新币。


那么“聪明”的买家就会问了:按照这个趋势,那我随便买个转售EC过十年卖掉不也是稳赚?

嘿嘿,看到聪明打引号了嘛?


原因的话你们可以自己去想,我只给个关键提示,就是这涉及到了EC定位机制

BTO的政府补贴一样,EC的定位是受行政手段控制的廉价公寓,也就是比市价便宜一截的价格卖给新加坡公民家庭的私人公寓。看得见的利差就导致了和BTO类似的中奖效应,如果地点好的EC就会受到疯抢,比如2017年的Hundredpalms



要是在二手市场失去这个天然利差的话嘛。。。

你可以仔细观察下:在转售市场买个二手组屋十年后卖掉稳赚嘛?


我们还是看回这张图,新ECOCR新公寓尺价对比;

目前两者的利差已经到了一个较大的水平:415PSF,我们可以认为EC的赚钱效应,是20多年来最大的。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买入新EC就能稳赚这个差价,因为新EC的地点普遍不靠近地铁和名校学区,由于成本控制关系也不能完全和同一地点新私宅相比,不过普遍20%+的利差是稳稳的。



换句话说,目前11xx尺价的EC在交房并且满MOP的情况下,转售市场卖到13xx尺价不成问题,正巧也是和之前两个例子里面一样,买家能赚到200+PSF的差价


口说无凭,所以我们来看个具体例子——北部Canberra地铁站边上即将开盘的ECProvence Residence


Provence EC的招标在201910月结束,土地价格566PSF,预计回本价963PSF(疫情之前的预测哦),数据来源:EdgeProp



那么后疫情时代的开盘价必定是11xx起,参考下隔壁2020年初开盘的EC ParcCanberra


顺便提下,Parc Canberra 开盘一年至今几乎售罄,也已经数次调整价格。

而即将开盘的Provence马路对面,Canberra Dr的私宅用地在去年疫情之前招标成功,我把早报的报道集合在一起看,关键信息:土地回本尺价为1140PSF(也是疫情之前的预测哦)



看来下EdgeProp的数据,Canberra Dr的私宅这两块私宅用地的数据相差无几:




那么在新私宅回本价11XX PSF的情况下,开发商赚取20%+的利润合理嘛?


再次提醒,这个回本价是疫情CB之前计算的!

加上地段B中标的开发商又是UOL,你如果观察过他们的定价策略,比如最近的Avenue South,PenroseClavon,就知道这个地点卖均价14XXPSF也没毛病。

话说你能找到目前任何一个距离地铁<500米;附近商场、食阁、超市一应俱全的新公寓开盘<1400PSF

那么对面一街之隔、极其罕见的地铁附近400个单位的新EC开盘卖11XXPSF有啥问题?

这不是稳稳的利差200-300 PSF

以上就是EC赚钱的原理简单分析。



那么原理分析过了,那就再给几个数据来验证吧。

刚刚满5MOP的几个EC获利情况,普遍都在200 PSF左右:



不要忘记,这些EC在十年前买入时7xx+PSF也是当时EC尺价的历史纪录,但是和同一时期新私宅差价200+PSF稳稳的——简单明了的赚钱逻辑。


再来几个较早几年满MOPEC,平均也是获利30%左右:



更早的一些ECTOP>15年),有些已经翻倍,最不济的也有6成收益:



但是上图有个细节你发现了嘛?和“聪明”有关,我先不说。

这也就论证了我的第二个观点:EC在较长时间内是个资产

 

下面再分析新EC价格未来趋势,啥时候EC会卖到1400尺价

两个衡量点,时间收入上限

时间来说其实很简单,早晚会发生的事情:

20年前的新EC价格399

10年前的新EC价格7xx10涨幅80%+

现在(2020-2021)的新EC价格11xx10涨幅50%+

10年后的2030年新EC价格14xx只涨30%+?是不是太保守了?



但是不管怎么样,长期趋势只会是上升而不是下降。



各国QE直升机撒钱了解下?小小坡县如何独善其身?



姑且我就保守的用每年3%的通货膨胀来预测CCR/RCR/OCREC的价格,也就是从2020年开始每个区域的新楼盘每年涨3%,到了2030年就是这个样子的:


为什么用新楼盘,因为要实际反映开发商土地价格和成本价格,当然数字只是数字,只供参考。

我们把上图拿掉那些无关的地区,只看OCR Pasir RisSengkang地区和目前的EC的对比,并把时间轴往回拉十年,也是一样用每年3%的价格差:


倒推回十年前的2010年:新EC 7xx的尺价, OCR公寓<1000的尺价,是不是挺符合下图的实际情况的?




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EC尺价必破1400

插个题外话,新公寓价格会如何呢?可以参考个思路:

捡漏机会——那些即将绝版的新加坡公寓

 

除了时间,第二衡量点就是收入上限


你们以为政府增加BTOEC收入上限是让更多人买得起廉价的组屋和公寓,但是学过经济学理论就知道,引入更多买家加入游戏最终会导致竞争,并且把价格往收入上限的方向推动,也就是这个举动会导致BTOEC价格上涨


BTO的价格上涨我就不谈了,你随便Google下就懂,并感谢全民买单制度:

建屋局2019/20财政年赤字超过26亿元 创历史最高

建屋局2018/19财政年赤字达近20亿元


而从最近一次政府增加收入上限时间点,是在PunggolEC星水嘉园(PiermontGrand)开盘价创下历史新高(1080 PSF)一个多月后调整的:



为此我专门写了个帖子来分析:HDB和EC提高津贴?别高兴太早


这个举动倒不如说是被EC土地价格屡创新高之后倒逼的,因为EC买家的贷款负担能力收到收入上限和MSR的压制,不让更多高收入买家入场的话一些大户型单位会消化困难,政府只是顺水推舟、成人之美罢了。

下图是2019年的两则EC土地竞标报道:


我们看到目前在售的几个EC: Piermont Grand, OLA, Parc Canberra, ParcCentral的土地价格都是550+PSF, 和几年前的Rivercove有着较大的增长(350+PSF),这也导致了开盘价必然破千。



EC土地供应在政府手上,那么政府是不是有意降低土地价格呢?

来看疫情CB之中的新EC土地招标策略,随便想想就知道:

新加坡:EC招标期延长意味着什么?


疫情CB之后的结果:7方竞标之下,义顺EC的土地价格有降低嘛?


加上开发商土地库存告急,集体出售Enbloc由于政策限制又无路可走(详见分析:深度分析:继续给坡县集体出售Enbloc泼冷水),必须依赖于政府GLS补充库存,那么EC的土地竞标一定是兵家必争。



而市场对EC售价的容忍度也是节节攀高,前面分析过了是正常经济学现象:



淡滨尼的Parc Central EC均价已经接近1200PSF大关了,还是开盘大卖6成。

这些数字表现毫无疑问会给开发商极大的信心去继续标地。

 

所以回到时间收入上限这两点来看:

EC土地价格未来突破650 PSF是个重要的转折点,这就意味着新EC的回本价会是11XXPSF,卖价势必会接近1400PSF,这个时候目前的收入上限$16000造成的贷款限制(百万左右)会迫使:

1.      开发商调整单位面积控制总价,使得买家能负担得起。

2.      倒逼政府继续调整收入上限,使得更多人加入游戏。


其实这个“土地价格上升——调整收入上限”的游戏过去20年已经反复上演。

你可能不记得十年前的2011年初,BTO的收入上限是8000EC的收入上限是$10000的吧,没错,就是这个数字!

下个十年再挪个20%-30%有问题嘛?



话说这些财政赤字和额外成本你认为谁会来买单?如何买单?

还有增加的GST会是谁来买单?



还是你觉得下个10年新EC尺价再涨个20%-30%太保守了?


顺便提下转售EC,尺价也肯定会继续攀升,今年应该能破900PSF,这是给10年前“历史高价”买入一手EC屋主的正常回馈。

参考:同比料增47.8%至1137单位 EC转售量去年首次破千



那么“聪明”的你又会想,我去接盘买个转售EC不就完事了嘛?

额,这个问题我前面已经提示过两次了啊。

来个具体点的例子,如果你能看出其中的玄机的话。。。



或者是你根本没看懂我这贴?那咱俩就需要聊聊了:


 

再次重申开头我对EC的几个看法:

1.      ECBTO一样,能提供稳定的利差回报给一手屋主。

2.      ECBTO一样,可以认为是个较长时间内的资产。

3.      EC是任何时代你能负担得起最便宜的私宅,不管是600尺价的时代还是1100尺价的时代,或者是未来注定的1400尺价的时代。

4.      EC价格未来注定会走高,就和过去20年的趋势一样不可逆转。

5.      时间和收入上限决定了未来新EC的价格,政府会伺机调整策略。

6.      只需每年3%的通货膨胀,我们十年后回头打脸。


另外关于EC的地点不少人吐槽,我说大家都是成年人嘛。。。

有地铁、学区、超市、商场、又离市区近,政府会拿这个地点来建EC?



只要学会做选择:

SC第一套房拿住十年稳稳赚个20万不香嘛?

被转售组屋套牢的能借机翻身又无需ABSD不香嘛?



兴趣阅读:


势不可挡的老龄化——兼谈组屋的资产属性

居者有其屋的另一面——再谈HDB的陷阱

年轻转售组屋的“陷阱”你会踩进去嘛?

【新加坡房产】HDB的贷款是个坑嘛?

新加坡的百万组屋(HDB)漫谈

深度分析:继续给坡县集体出售Enbloc泼冷水

选择组屋还是公寓?给你个思路

新加坡私宅供过于求?可能恰恰相反!

新加坡CPF公积金还贷有多坑?


特别福利不定期更新,添加小编有惊喜



⭐新加坡房产讨论群组

⭐新加坡打折楼盘一览

⭐新加坡投资盘推荐一览

⭐新加坡学区房推荐一览

⭐新加坡最新贷款配套资讯

⭐无需ABSD的投资楼盘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