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佛说阿弥陀经2

净界法师 十念生 2019-04-14

 

请大家打开讲义的第一面,看这个引证。是故净土三经并行于世,那么这个净土三经呢,就是这个《观无量寿佛经》、《佛说无量寿经》、还有《阿弥陀经》。三经,那么这三经呢并行于世,同时在世间流通,但是古德独以《阿弥陀经》列为日课。古大德在三经中呢,他单独的以《阿弥陀经》列为丛林的晚课。那么这是一个什么理由呢。岂非有见于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摄事理以无遗,统宗教而无外,尤为不可思议也哉!那么在这三经当中,在古德当中,《阿弥陀经》特别受到重视,乃至于在整个三经当中呢,以《阿弥陀经》列为晚课。这当中的理由呢,第一个,他普被三根。上至文殊普贤,下至忤逆十恶。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

 

这个净土三经中的观经呢,看这个经题,这个观字啊,看得出来,他的修行方法是观想。观想的法门。观想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观琉璃地、观莲花;或者观察照正报的庄严。观察弥陀的白毫相光,这观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放大光明。这个是观想观像,当然这个是利根人。利根的人那,他的烦恼单薄。他的心容易寂静。这个心寂静的人啊,他有堪能性。能够观察很复杂很微细的境界。这当然是摄受利根人的。他的环境也单纯,他天生的烦恼也单薄,也不容易昏沉,也不容易掉举。这个观想就适合他。其次这《无量寿经》呢,他虽然也是持名,但是他还要兼带要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这个发菩提心修筑功德呢,可能出家人是容易做到,特别是年轻出家的,占了便宜。他这个发菩提心啊,是为乳母有情啊发起大悲心啊,修六般若密。但是要年纪大一点的就可能会有困难。身心的羸弱,或者在家居士那更有困难。发菩提心啊,这在家人心中所缘的境界,那是一个家庭啊,妻子儿女。先生的这种境界,他怎样能够去广泛地去攀缘无量无边的众生呢。怎么去修行六般若波罗密呢?所以说呢,这个《无量寿经》的标准又稍微高了些。发菩提心、修六般若密、一向专念阿弥陀佛。

 

那么这个《阿弥陀经》的特色呢,本经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当中,二话不说,他但是要你执持名号,看这个经文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不管你是男人还是女人。闻说阿弥陀佛,听闻阿弥陀佛功德的这种境界啊,执持名号,经常地去忆念他的名号,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那么这《阿弥陀经》的当中呢,他对于其他的方便法门,二字不提。单单要你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以这样的一种,这种寻伺啊,直接跟弥陀感应道交。所以这个法门呢,上根人修,那当然是好,钝根人修也可以,乃至一个人,他一生造的忤逆十恶,他临命终时才开始觉悟,才开始忏悔,才开始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这个时候,他怎么发菩提心,修筑功德,都没办法。他不可能观想观像,那么这个时候呢,他忆念弥陀名号,忆念十句,转地狱的火成青莲花。所以说这个,持名一法,普被三根。就是这种境界。

 

那么摄事理以无遗,统宗教而无外,这当中有事有理。那么当然也能统摄宗门、教门一切的修行方法。这个摄事理以无遗这段我们可以解释一下:这个后面耦益大师会提到,念阿弥陀佛有事持、有理持。这个持名啊,是讲的比较简要,事实上具足来说呢,应该信愿持名。那么这当中呢,依耦益大师的意思呢,信愿特别重要。耦益大师说:你要信愿具足啊。临终乃至一念,都能往生。若无信愿,终将名号持之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力。所以你内心当中,对弥陀皈依的心那,不够坚定。念阿弥陀佛还打妄想说:阿弥陀佛真的能够救我么?对弥陀的信心不够,对往生的愿力不具足。那么这句佛号你能念到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啊,功夫成片那,亦无得生之意。这个关键还是信愿。那么这个信愿的栽培呢,就跟这个观,观想有关系啊,你平常的观想。如果你是从事相上去栽培信愿,这个时候呢,从缘起上去观察。我们这个从事相上栽培啊,就是这个时候你观察,娑婆是苦恼的,在娑婆世界受生那,有烦恼障碍你、有罪业障碍你、老病死的果报障碍你。你假设你下辈子选择去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的正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具足五种神通,供养他方十万亿佛。依报呢,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各式各样的宫殿,宫殿楼阁的庄严。那么你从这样一种事相上的差别,升起信念。这个时候,你对弥陀呢,通身靠倒,这叫事持。那么这个理持呢,就是你有一种理观。这个理观就是呢你能够明白万法唯识一心。就是说,前面的事观,多少有点心外有法,认为这一切法与心没关系。这些法是业力所成的,不是真实的。不过当然也是好。那么这个理观,你能够观察所谓的娑婆世界不离开你现前的一念心性。是一念的颠倒无明所变现的。所谓的极乐世界也不离开你现前的一念心性,是你的信愿持名所成就。那么这样子呢,你能够法法消归自性。我虽业障凡夫,是弥陀心内的众生;弥陀虽万德庄严,是我心内之佛。既然心性不二,自然感应道交。这个时候呢,你以这种万法唯识一心的思想来开展你的佛号啊,这个就是理持。一切法不离开你这一念心。那么这样子的厌离娑婆,娑婆世界是心中的杂染境界所以应该厌离。极乐世界是心中的清净的信愿心所成就,所以应该要欣求。那么以一心的角度来厌离娑婆,以一心的角度来欣求极乐,那么这样的功德就不可思议了。就不可思议了。这叫理持。那么在后面耦益大师都会讲到。所以说呢,如果不明白实相道理的人,他从这样一种业感杂染跟清净的差别来持佛也可以。那么你能够通达法华经、华严经,同诸法的实相,从一心缘起办法的角度来开展你的信愿。也是可以。这个净土法门呢,有浅有深,有事有理。所以总说一句话,尤为不可思议也哉!不管事持,不管理持,都可以和弥陀感应道交。都能新生往生净土。这件事情不可思议。那么这个是耦益大师的序法门。先把佛陀的所有的法门先做一个笼总的介绍。再把净土的特色,他的一个直接、圆顿的特色,乃至于持名的一个简易与稳当的特色把他标出来。再看第二段:序注疏

 

那么这底下呢,耦益大师写出他的著作弥陀要解的一个心情。先看序古疏。看古德的一个著作情况。

 

古来注疏,代不乏人,世远就湮,所存无几。云栖和尚著为《疏钞》,广大精微。幽溪师伯述《圆中钞》,高深洪博。盖如日月中天,有目皆睹,特以文富义繁,边涯莫测,或致初机浅识,信愿难阶。

 

那么耦益大师先讲到在古代的大德对弥陀经注疏的情况。

 

古来注疏,代不乏人,那么中国佛教(第一集完)43:06

《佛说阿弥陀经》2

 

藕益大师讲出他著作弥陀要解的一个心情。先看序古疏  看古德的一个著作情况:

古来注疏,代不乏人,世远就湮,所存无几。云栖和尚著为《疏钞》,广大精微。幽溪师伯述《圆中钞》,高深洪博。盖如日月中天,有目皆睹,特以文富义繁,边涯莫测,或致初机浅识,信愿难阶。

 

那么藕益大师先讲到这个在古代的大德,对弥陀经的注疏情况。古来注疏,代不乏人。那么中国佛教当然这二千年来啊祖师大德辈出。有很多的人对《阿弥陀经》都很重视,有很多的注解。但是呢世远就湮,所存无几。时间一久啊,世远就是时代太久了。早期的《阿弥陀经》注解就消失了。留到明末的时候,藕祖的时候啊所存的注解就不多了。不多呢,藕益大师就提出了两个代表,第一个云栖和尚,莲池大师,他的《阿弥陀经疏钞》,作为疏钞,广大精微。文字广大,义理特别的精微。我们看这个《阿弥陀经疏钞》。莲池大师讲的很广。就像一个佛法广论一样。把《阿弥陀经》开展的非常的详细。那么幽溪师伯述《圆中钞》,高深洪博。幽溪大师是藕祖的一个长辈了,他称他为师伯,他著的《弥陀圆中钞》高深洪博。他老人家用这一心三观,来开展这句佛号。可以说是非常的深妙。那么这两部经呢藕益大师赞叹,盖如日月中天,黑暗当中一片太阳现前,是一个正法的住世。那么有正法,太阳出来有眼睛,有智慧眼的人当然每一个人都能看的到。有教理基础的人那去看《弥陀疏钞》、《圆中钞》都能够得到利益。但是呢这当中有个问题,特以文富义繁,边涯莫测,或致初机浅识,信愿难阶。那么莲池大师的疏钞呢太广泛了,幽溪大师的《圆中钞》又太深入了,太深妙了。这个边涯莫测,不管的文字、不管是义理啊,在这我们一个初机浅识,末法时代,根机浅薄的人啊,就很难栽培信愿。这个事情是这样子的。我们如果去看这个疏钞啊,这个莲池大师的疏钞呢,他老人家是以华严经的思想,重重无尽,一为无量、无量为一,的华严经的思想。来开展净土的依正庄严。讲的非常的详细。他偏重在所缘,所缘境当中,净土的依正庄严有广泛的介绍。那么幽溪大师的《圆中钞》呢,他偏重在能缘。偏在能缘的一念心。这一念心具足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这圆中钞对现前一念心性那开展的详细。一个是以华严经为主,偏重在佛菩萨的庄严;一个是以法华经为宗旨啊,偏重在心性的功德。那么藕益大师呢,如果我们今天把《弥陀疏钞》跟《圆中钞》看了以后啊,你再看《弥陀经要解》,就可知道藕益大师的智慧不可思议。他能够把这二部注疏啊把他融通。他一方面赞叹净土的依正庄严,一方面又要你处处消归心中一念心性。所以说呢藕益大师事实上,他老人家是将《弥陀疏钞》与《圆中钞》加以融合。所以我们要真正了解《弥陀要解》啊,你有空还要去看看《弥陀疏钞》,看看《圆中钞》,你就知道藕益大师的思想根源。是从这二个著作开展出来的。不过当然,老人家讲的简要。讲的简要,所以叫要解。他能够在短短的文字当中,使令我们这些初机浅识的人能够建立信愿。这是要解的特色。那么这个是讲到古代两个大德的著作。各有各的优点。下一段呢就讲到藕益大师这一个注疏的心情。序新解

故复弗揣庸愚,再述《要解》。

 

因为前面两位大德,对于上根利器的人那,当然是得到利益,但是对于初机浅识啊,就信愿难阶。所以藕益大师在这种情况之下,不得不弗揣庸愚:“我不测量我自己是一个平庸根性的人”,藕祖的谦卑啊,“所以我在两位大德之后呢再注疏了这个要解。因为考虑到这个初机浅识、信愿难阶啊,所以我不得不再作这个要解”。那么我作这一个要解,是个什么样的心情呢:

不敢与二翁竞异,但是亦不必与二翁强同。譬如侧看成峰,横看成岭,纵皆不尽庐山真境,要不失为各各亲见庐山而已。

 

那么我作这个要解,我站在一个人的立场,个人的立场。我不敢与二翁有一种争高下的心情。佛法讲无我、无无所。我的心情没有想要比古德强的这一念分别对立的心。没有。但是若你既然没有想要比古人强,那你为什么要作这个注解呢?但是也不必与二翁强同。那么站在法的立场,站在弘法利生的立场,有些众生,必须要一一要解而得度。所以说呢,也不一定说,每一个人的思想要完全一样。也不必与二翁强同。站在弘法利生的角度,那么也不必与二翁强同。

 

   这个古大德,我们看这个古大德,依法不依人。他不在人中争高下,但是为了法的弘传,所谓的名利不可争,但是亦无不可持。那么个人的名利,这件事不是我们所计较的。但是我们为什么要继续弘扬佛法呢,亦无不可持。因为我们每一个众生,因缘不同,谁会因谁而得度,各有各的差别。所以我们对于佛法的弘传,个人也有一份的承担。亦无不可持。这正是藕益大师的一个心情。

 

     那么这个当中呢,讲一个譬喻拉,譬如侧看成峰,横看成岭,那么一部经有各式各样的注解,这个是很合理的。多元化的社会,各有各的思想。比如说:侧看成峰,同样一座山,你从侧面看,开展出来的是一个绵延的山峰。从横面看,合起来就是一个岭。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的面貌。那么总之呢,纵皆不尽庐山真境。没有一个人真正看到庐山的真境。庐山在这个大雾当中啊。但是要紧的是呢,你能通过你的语言文字的善巧,引导众生去亲近庐山。这意思就是说呢,经典是佛的大智慧境界所表达的。无量意。没有一个人能够完完全全把佛陀的真实意全貌表达出来。从契理的角度是没办法的。但是从契机的角度,每一个人不妨站在你的角度来引导众生,了解这部经。我们讲,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只要你有一个门就能进入这房间了,并不一定要把所有的房间全部打坏。其中有一个门就可以进去了。所以说呢纵皆不尽庐山真境,但是呢要不失为各各亲见庐山而已。是这样一个情况。那么这个是藕益大师著作这个要解的一个心情。

 

        藕祖的要解,如果我们就是这样读过去啊,也就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但是你要能够把心静下来啊,很虔诚地去把藕益大师的这个要解,特别是前面的五重玄义啊,一次一次的读诵,你会发觉这个里面的文字不可思议。你这一次一次的读诵啊,真正能够灭罪,可以把你无量的罪业灭掉。真正能够开展你的智慧。把你无始劫来的疑根拔掉。所以印光大师赞叹啊,印光大师说:纵令古佛出世,重注此经,亦不高出此意。印祖是个很严谨的人,他说啊,就算是古代的佛陀,释迦牟尼佛出世,重新为他讲的这部经作个注解,亦不高出此意。也大概整个义理、整个行持的开展,也大概就是这样子了。亦不高出此意。所以我们这个弥陀要解,我们要去化点时间,去慢慢地体会,去品尝。你再来念这句佛号,那感觉就不一样。感觉就不一样。你过去在念佛的时候,你这一念心与佛号有很多很多的障碍,总觉得念半天,没有味道。你把这弥陀要解背一背啊,信心的体验,你这一念心再跟佛号一接触啊,那前面的那些乌云就全部消灭掉了。灭除你的罪障。所以后来,有些东西我们都要会背的。那个序就是要背的。下个礼拜四我们就抽背。那么这个是讲到这个序的情况。好,我们看第二段:解经  正式的解释本经。那么分两段,

初、五重玄义

 

二、正解经文(11:51)

        藕益大师是天台宗的学者,根据天台宗的家风啊,在解释经典啊,就要先解释五重。五重就是五个层次。用五个层次把这个经典玄妙的道理把他表示出来。五重玄义。

那么第一重:释题,解释经题。那么解释经题分两段。第一个,总标立题,二别释通别。先看总标,看第一段:

 

第一释名。此经以能说所说人为名。

 

那么这个解释经题啊,有这个人、法、喻三种差别。这部经完全是人,单人立题。但这个人当中呢,有能说的,就是这个是谁说的呢?佛!这第一个佛是释迦牟尼佛,他是能说的人,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是谁介绍的呢,不是阿罗汉,也不是菩萨。他们两个都没有资格来介绍净土。只有释迦牟尼佛才有资格及这样的条件来明白介绍净土。所以说,这能说的人是佛。那么他介绍谁呢?阿弥陀!这个是所说的佛,也是佛。西方的佛。一个能说,一个所说。那么单人立题。那么这是总标立题。

 

再看别释通别。

 

那么这经题有别体、通体。这个别呢,就是别于一切经典的,“佛说阿弥陀”这五个字是不同于其他经典的。那么“经”这个字呢它是通的。任何一部“经”都是叫“经”。经是通体。先看别体:

别体当中分为三段,第一个是“佛”,第二“说”,第三个是“阿弥陀”。先看第一个,佛!

 

佛者,此土能说之教主,即释迦牟尼。乘大悲愿力,生五浊恶世。以先觉觉后觉,无法不知,无法不见者也。

 

    那么这个《佛说阿弥陀经》第一个“佛”字,指的是谁呢?此土能说之教主,即释迦牟尼。就是我们的娑婆世界的教主。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那么老人家呢,他也不是业力来投胎的。大悲愿力生五浊恶世。那么这个“佛”是个什么样的境界呢?这当中有三个功德。第一个站在自觉的角度,已先觉。第二个,觉后觉是讲觉他。第三个无法不知、无法不觉,是觉行圆满。

 

    这个“佛”啊,佛当然是一个万德庄严的境界,无量无边的功德、三昧、神通、陀罗尼。但是呢,他一个根本的功德呢,就是他心中那一念光明的智慧。所以,我们一般在解释“佛”啊,简要地讲呢,什么是佛?就是一个彻底觉悟的众生。心中的智慧。因为无量无边的功德,是从智慧升起的。它是根本。你有本,但得本不愁末。所以说藕益大师以这个智慧,来总持佛陀的功德。

 

    那这个智慧当然有三种智慧,第一个讲,自觉。这个佛陀的智慧啊,觉悟生命的真相啊,这当中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就是先明白业果的道理。那么我们刚开始接触佛法,当然刚开始内心是颠倒的。对这个生命,生从何来,死从何去是不明白的。我们刚开始认识的业果道理啊,我们就能够知道啊,生命相续。看到了无量的生命,原来我们的生命就像这水流一样,恒转如瀑流。过去的生命延伸现在的生命,有现在的生命,这个水流会继续地延伸到无量的生命。而这个整个生命的变化,是由我们的业力所构成的。那么这个时候,我们的人生观就有变化了。一个人最可怕的就是断灭见:人死如灯灭。一般来讲是这样的思想。你这个人死了以后呢,什么都消失掉了。那么生命只是一个偶然。那么我想得到安乐怎么办呢?那就及时行乐吧。没有来生,断恶修善,皈依三宝都没有意义。这个思想会让很多人造很多很多的罪业。所以说呢,我们心中第一道光明,就是明白业果,明白生命相续,明白业果的相续。那么我们想追求安乐,我们就应该避免去累积罪业。而且要积极地去积聚善业。所以说,我们明白第一个业果道理以后呢,有这个道理的摄持啊,我们就能够勉强自己,去断除身口意的恶法。勉强自己去积聚善业。因为为了追求来世的安乐。这第一层的觉悟。


第二层呢,我们从业果当中,还可以再进一步观察到空性。无我的道理。那么我们明白业果以后,虽然慢慢慢慢罪业减少,慢慢慢慢善业增加。但是我们这个自我的意识啊,这种无明啊,在心中浮动。人和人之间的接触啊,就有这得失的心,就有比较的心情。使令我们弟子心不安。虽然我们积聚再大的善业,总觉得,我们对于境界的这种赞叹,诽谤、得失,这个风一吹的时候,心中还是飘动。所以我们人总是想要进步,想要再追求更精致的安乐。这个时候,我们要修无我观。观察这个生命体,是由五个成份所构成的。色受想行识所构成的。而每一个成分都是刹那刹那生灭的。这当中没有一个常依主宰的我。这是我们的妄想捏造出来的。那么通过无我观的时候呢,我们在修习善法的时候,他完全是一种大悲的愿力。就不是以前以自我来断恶的,以自我来修善。而是以愿力来修善的。这个时候呢,在修善的过程中呢是无我无我所。那个时候呢,外界的境界不能障碍你,别人对你的赞叹、诽谤,你心还是安住,安住在空性。这个时候,你的安乐就不可破坏。不像前面的依止善业。别人一句话就让你倒下去。脆弱,安乐是脆弱的。

 

       那么我们第二个是明白了空性的道理。这个时候我们的安乐更加坚固了,更加的精妙了。第三层还可进步,观察到现前一念的佛性。这个时候,我们会升起同体的大悲心。积聚更广大的功德。所以说呢,佛法的觉悟有三个层次,业果的道理、空性无我的道理、到真如佛性的道理。那么前前是后后的基础。他是有一定的次第的。那么这样子呢来完成一种自我的觉悟。一种自受用。那么有这种自我觉悟以后呢,站在大乘的角度,我们有一份的责任,来帮助一切有情,使令他也能够觉悟。当然,佛法也同意说啊,你没有饭啊,我给你饭吃,你生病了,我带你去看医生。但是这样子,不能彻底使令得安乐令众生能够离苦得乐。因为,痛苦的根源是来自于心中的愚痴。你不能够解释佛法的道理给他听,你给他这样的一种饭吃,给他钱、给他看医生,暂时得到安乐,但是他总归来说,他还会要去造业,还会受苦。(21:00)

 

         所以说呢我们真正帮助众生,最后就是要为他说法。使令他也觉悟。觉后觉。那么,最后呢,我们自己从自利利他当中最后觉行圆满。这个无法不知、无法不见那,唯独只有佛陀。前面的自觉觉他,通于阿罗汉、通于菩萨,但是无法不知,无法不见呢,只有佛陀。所以你看这个经论那,你问一个阿罗汉那,他不敢说,他什么都知道的。他知道他告诉你,那么他不知道就说他不知道。但是你要问佛陀啊,没有一件事他不知道的。没有一件事。无法不知,无法不觉。这个是觉行圆满。只有佛陀,唯佛与佛才能够是彻底觉悟。那么这个是介绍这个“佛”字。当然,这个“佛”字,主要的是指的是释迦牟尼佛。

 

看第二个字:“说”

 

说者,悦所怀也。佛以度生为怀,众生成佛机熟,为说难信法,令究竟脱,故悦也。


那么这个“说”呢,藕益大师的解说,是悦所怀也。这个“悦”呢,是指的心中的一种欢喜。为什么心中欢喜呢,因为他所怀,满足心中的愿望。我们凡夫心中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上求佛道,第二个是下化众生。上求下化,这是我们菩提本愿。但是佛陀呢,只有一个愿望,因为佛陀自利已经成就了,佛陀的所有愿望就是,以度众生为愿望。那么现在呢,众生成佛的机缘成熟了,那么佛陀为说净土难信之法,使令在一生当中成就究竟解脱。所以,佛陀当时的心情是欢喜的。所以这个“说”呢,有欢喜、演说之意思。这个地方讲到众生成佛机熟,这个到是一个很大的因缘。一大事因缘。若你这个人啊,往生天界的因缘成熟,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你这个人成就阿罗汉的因缘成熟,这个也不是很难得。若说要这个人要成佛的因缘成熟,这件事情不可思议的。我们看这个法华经、华严经啊,这个成佛那是无量无边阿僧祗劫六波罗密的积功累德。而这个地方,众生成佛机熟呢,藕益大师的解释说啊,这里的“众生”指的是谁啊?说呢:“乃至一个忤逆十恶的众生,他能够信愿持名,就表示这个人成佛的因缘成熟”,是这个意思。那么问题就是说呢,他这个是个难信之法。信愿持名,我们如何对这个名号升起坚定的信心,升起坚定的愿力,这件事就不容易了。所以说,我们应该透过学习,透过明白道理啊,来破除我们的疑惑。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个“说”,就是众生听闻净土法门的机缘成熟了。换句话说,成佛的因缘成熟了。佛陀在那个时候呢,以一种大欢喜心来介绍阿弥陀佛。这是“说”。

 

第三个:阿弥陀

 

这当中分两段,先解释导师

 

阿弥陀,所说彼土之导师,以四十八愿,接信愿念佛众生生极乐世界,永阶不退者也。


那么这“阿弥陀”呢,就是彼土,他不是在我们娑婆世界成佛的。是在西方极乐世界成佛的。那么他以四十八愿来接引信愿念佛的众生。到哪里去呢?往生极乐世界。往生极乐世界有什么好处呢?永阶不退转也。

 

这个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我们入了经文后,会有详细的介绍。依报的庄严,正报的庄严。那么这个当中,藕益大师呢,他把极乐世界的功德,特别以这个永阶不退作代表。可见得这件事情是很重要的。我们凡夫的修学,最大的障碍啊,就是这个“退转”。所以打一个佛七,打佛七的时候,以一句佛号来熏习我们的身口意啊,慢慢慢慢内心能够寂静、光明。等打完佛七的时候啊,这人世的尘劳一接触的时候,又恢复了这种散乱的境界,昏沉的境界。就是我们曾经得到的功德,容易退失。没办法坚固地保存下来,没有办法把他累积起来,这个是我们凡夫一个最大的困难。你说你今天把无量寿经背起来,你三天不背就忘掉了。你说你能够拜八十八佛,今天拜,明天拜,要拜个十年,拜个尽行寿就不容易了。

 

我们任何的功德啊,在环境的障碍当中很容易退失。但这极乐世界呢,有这个好处,不退转。环境使令我们不退转。

 

   (例)看这个阿含经说啊,说有二个比丘,那么这两个兄弟啊,他哥哥很努力的修学圣道啊成就阿罗汉果。那么他弟弟呢,欢喜为人说法。欢喜攀缘信徒啊,整天在外跑来跑去,还是一个凡夫。那么他哥哥成就圣道以后呢,就经常用那个神通来观察弟弟。“哎呀,我弟弟内心还是一个烦恼的境界啊”。他劝他弟弟说:你不要一天到晚的在外面跑来跑去啊,好好地修习止观。他弟弟不听。好乐修习福报,好乐广积善缘。结果没多久,他弟弟死掉了。死掉以后呢,他哥哥用神通观察,哦,还好,得到人身。是个大户长者的儿子。那么有一天呢,这个大户长者就请了一个保姆来照顾他啊。这保姆抱的时候,不小心啊,掉到地下了。掉到地上啊,这个脑袋就撞到了石头。这个脑袋碎掉就死掉了。那么在临命终的时候,起了那个嗔恨心啊,就到地狱去了。到地狱去了。刺激他过去的罪业就到地狱去了。所以说呢,我们今天得到人生,但是我们没办法去决定我们来生要去哪里?诸法无我,这个无我的意思就是说呢,我们对于生命,没有主宰性。没有主宰性。

 

所以印光大师,他提出一个警告:他说三世怨。说你今生积极的修福修慧。假设我们今天没有成就圣道,也没有到净土去,来生会因为善业的因缘,得到大的福报。国王、大富长者。但是这个福报现前有什么问题呢?我们心中有烦恼。我们这一念烦恼的心跟福报的境界一接触的时候,烦恼就开始活动。一个没有福报的人呢,他造罪业啊,是没有多大的力量的。但是一个国王啊,一个大富长者啊,君王一怒啊,血流飘杵。那还得了。那么一个大富报的人造罪啊,那个势力,那可就大了。那么今生修福,来生受福报。第三生就跑到三恶道去了。三世怨。这只说明,我们凡夫的心情啊,在没有入正定聚之前,譬如空中的羽毛,可上可下。今生是一个比丘,如法的持戒,如法的忏悔,如法的做五堂功课,但是,来生呢,就忘了我是谁。一开始,享受今生所积聚的功德,开始放逸、造业,第三生就堕落了。(30:17)

 

所以说呢,到极乐世界的重点还不是去享受一下这样一种庄严的境界,重点是在于永阶不退。这个极乐世界环境的摄持,使令我们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使令我们成就不退转。藕益大师在这个地方特别标出来。永阶不退者也。那么再下看:

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亦云无量光。要之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正庄严,说法化度,一一无量也。

 

那么“阿弥陀”呢,这句话呢,本师释迦牟尼佛在本经中解释啊,说是无量的寿命、无量的光明。这个“阿弥陀”这句话,本来是个梵语,“那莫阿弥哆勃也”,阿弥多,这是个梵语。翻成中文是无量的意思。那么这个无量怎么去体会他呢?本师释迦牟尼佛有两个代表,一个无量寿命,一个无量光明。所以藕益大师就说了:我们念阿弥陀佛,为什么能够去召感一个无量的正报寿命?为什么能去召感这个广大的依报国土?因为这句佛号本身就是无量光、无量寿。如是因,就有如是果。那么无量寿是代表一种正报的功德,你这一念心与佛号一接触。你就成就无量寿的功德。你这一念心与无量光一接触,就能成就这样一个广大的依报国土。那么这两个把它开出来呢,就是无量的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正庄严,说法化度,一一无量也。这是解释“阿弥陀”的一个意思。那么“佛说阿弥陀”是一个别体。以下讲“经”,通体。

 

一切金口,通名为经。对上五字,是通别合为题也。教行理三,各论通别,广如台藏所明。

 

      那么一切的金口,这个“经”有不变意。佛陀所说的法,是真理,不随时空改变的,叫做“经”。那么这个“经”呢对于前面的五字呢是通别合题。前面是别体,那么这个“经”是通体。那么合起来就是一个“经题”。

 

       智者大师把这个“经”呢分成了三段。教经、行经、理经。

 

       这个“教”字指的是语言文字。这个“行”呢是修行方法。“理”是他的实相道理。当中有通有别。每一部经都有共同点,差别点。那么详细的呢,大家可以看天台藏,《法华玄义》。智者大师有详细的说明。教经、行经、理经。

 

       关于这个“经”啊,藕益大师讲的比较略,我们可以补充一下。

 

        根据《阿毗达磨杂集论》这个“经”呢有五个意思:

 

第一个“经”叫结蔓,就是说呢,佛陀的这些法语啊,就像是花一样,可以放出很多的香味。放出很多的功德。佛陀灭度以后,由他的弟子啊,用这个线,把这无量无边的话给串起来就构成了经。结集所成,就叫“经”。结蔓。就像一根线,把花串起来一样。所以这“经”有结蔓的意思。他是怎么来的呢,是由后世的弟子,把佛陀的言教,把它集结而成,这个是约“教”,教经来说。

 

第二个,“经”有显示的意思。

 

文字能显示种种的真理,显示种种修行的方法。叫做“显示”。

 

第三个,绳墨。绳墨呢,他是我们整个行为善恶的标准。那么这个显示跟绳墨是约“行”。他的文字呢,它的记载啊,是我们整个修行的一个标准。

 

第四呢,出生  这个是约理经

 

这些文字呢,我们这一念心跟经典的文字一接触,接触的时候啊,这些法语在我们心中运作的时候啊,不断地读诵,不断地忆念啊,他能够使令我们内心升起很多的功德:心净念定慧,种种的功德。成就五根五力。所以这个“经”有出生的意思。本无今有叫出生。本来我们内心当中是没有功德的,但是我们这念心去读诵经典以后,哎,我们透过这个文字的运载啊,我们能够升起功德。升起对三宝的信心,精进心、念心、禅定心和智慧心。所以他这个“经”有出生的意思。

 

第五:涌泉  那么这个经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就像那个泉水啊,它涌出啊,今天涌出,明白涌出,白天涌出,晚上涌出。那么这个经典,经过我们一次一次的重复,每一次每一次有不同的功德。功德一次一次的深入,一次一次的增长广大。就像这个涌泉一样。它是没有停止的。那么这个是约理来说。

 

       所以这个《阿毗达磨杂集论》呢说“经”有五个意思。结蔓、显示、绳墨、出生、涌泉。故名为“经”。是这个意思。(36:32)



虚云和尚方便开示1虚云和尚方便开示2

虚云和尚方便开示3虚云和尚方便开示4

虚云和尚方便开示5,虚云和尚方便开示6

虚云和尚方便开示7虚云和尚方便开示8

虚云和尚方便开示9虚云和尚方便开示10

虚云和尚方便开示11虚云和尚方便开示12

虚云和尚方便开示13


弘一大师在青岛湛山寺

弘一大师简传

弘一大师:世间没有不好的东西

叶圣陶:两法师(弘一法师、印光法师)

共尊印光大师势至化身原因

朱镜宙:我所知道的虚云老和尚

戒尘法师:我与虚云上座

虚云和尚行业记

弘一大师出家之因缘

印光祖师和弘一律师的师徒缘

印光大师:劝注重因果


虚云和尚自述年谱(全集)

倓虚大师:《影尘回忆录》(全集)

来果和尚自行录(全集)

一梦漫言(全集)

印光大师略传


历史真面目1

中医真面目1

 神仙传集锦1

走出西方中心论

《佛学与西学》


打坐方法

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

八段锦简述、   易经杂说

太上感应篇、   推背图(图文+详解)

心相篇 、     《心相篇》讲记

古琴文化综述、    千古音乐圣人师旷

经典古琴动画片两部

唐朝大国手完虐倭国第一棋手


轮回转世的科学研究

台大校长李嗣涔“灵界研究、多维时空“情况简介

雍正三教觉民,理同出於一原,道并行而不悖

《心经直指》—高道李清庵解释《心经》

了凡四训序文

不能用西人的“宗教哲学”视角来认识中华传统学术儒释道


略论明心见性1,       略论明心见性2

转八识成四智

六即佛          八识简介        

佛教八宗    密宗大义


认识佛教(1)认识佛教(2)认识佛教(3)

认识佛教(4)认识佛教(5)

                                                     

阅读和分享此文一切功德,

皆悉回向给图文原作者、众读者、转发者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发分享至朋友圈,福慧日增,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