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劝注重因果
劝注重因果——《印光法师嘉言录续编》
婺源县内成立佛光分社发隐
因果一法,儒教亦极注重。故孔子赞周易,最初即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末后则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夫积善积不善,因也。余庆余殃,则果矣。
佛所说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乃发挥因果之究竟者。有谓因果为小乘,而不肯提倡者,是皆专事空谈,不修实德者。
如来成正觉,众生堕恶道,皆不出因果之外,何得独目之为小乘乎。
其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此所谓道,果何道也,非诚明合一之道乎。诚即明德,乃吾人即心本具不生不灭之妙性,乃性德也。由无克复之功夫,则不能显现,故谓之为阴。明,即明明德之上一明字,乃朝乾夕惕,兢业修持之功夫,即修德也。修德之事显著,故谓之为阳。修德功极,性德圆彰,诚明合一,即所谓明明德而止至善也。
前此之工夫,为格,致,诚,正,修。后此之事业,为齐,治,平。然此诚明合一,明明德而止至善,以迄于齐,治,平,非徒能如是也,固自有使之不能不如是者在也。何为使之不能不如是者,即所谓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也。
人虽至愚,决无好凶恶吉,幸灾乐祸者。闻积善必有余庆,积不善必有余殃,贤者必益加勤修,不肖者亦必勉力为善。勉为既久,则业消而智朗,过无而德明,昔为不肖,今为大贤。
是知诚明之道,于自修则已具足,于教人,非以因果相辅而行,亦不易尽人悉各依从也。
合因果诚明二法,方为圣人继天立极,垂型万世之道,亦即自心本具之光,与普照法界之佛光也。
不慧常曰,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欲挽劫运而救人心,不于此注意,犹缘木而求鱼也。
宋儒气量褊biǎn小,窃取佛经要义,发挥儒先圣人心法。欲后之学者,不闻佛法,故阴奉阳违,而特加辟驳,谓佛所说之因果轮回,实无其事,乃藉此以骗诱愚夫妇奉彼之教耳。
由辟佛故,虽圣人所说之因果,及史汉所说之生死轮回,各事迹,均不提及。唯以尽谊尽分,正心诚意,为治己治人治国之本。且谓人死之后,形既朽灭,神亦飘散,纵有剉斫舂磨cuò zhuó chōng mò,将何所施。且神既飘散,谁复托生。
如此说者,不但悖佛,亦大悖四书五经,及史汉所载托生变化诸事迹。特欲以此关闭后学,冀其永世不闻佛法,则己之所得,人莫能知,儒教亦可由此兴盛。
不知根本既伤,枝叶何茂。自兹以后,维持世道人心之法,止尽谊尽分,正心诚意而已。其督责人不能不尽谊尽分,正心诚意之善恶因果事理,完全废之。
世之大贤少而中下多,果以因果为虚无,以人死为永灭,遂塞中下人勉力为善之路,大开狂妄者肆无忌惮之端。
及至欧风一至,勃然景从,又复变本加厉。竟至废经废伦,废孝免耻,尚自矜夸,不知惭愧。使因果之理,不加破斥,谁肯倡此恶剧,以招永堕恶道之报乎。
诸先生只知以此卫儒,而未意及因此灭儒也。学说误人,甚于洪水猛兽,可不惧哉。
============================
参考注释
【一阴一阳之谓道】中国易学表述矛盾法则的命题。语见《周易•系辞上》。认为事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两种力量,相反相成,相互推移,不可偏废,构成事物的本性及其运动的法则。无论自然、人事,都表现此道。
【继天】秉承天意。
【立极】1.树立最高准则。2.登帝位;秉国政。
【缘木求鱼】爬上树去捉鱼,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劳而无所得。
【褊小】指气量狭窄。
【勃然】兴起貌。
【景从】如影随形。比喻追随之紧或趋从之盛。
【白话翻译】如诚法师译
因果这一法,儒教也极为注重。所以孔子称赞《周易》,最初在《坤卦》中就说:“修积善行的家族,必定留下许多庆祥。累积恶行的家族,必定留下许多祸殃。”在末后《系辞》中则说:“一阴一阳之间的转化推移,就是道。”积善、积不善,这是因。留下的吉庆、祸殃,这是果。佛所说的三世因果,六道轮回,是发挥因果到了究竟程度。有认为因果是小乘而不肯提倡的人,都是专门从事空谈不修实德者。如来成等正觉,众生堕入恶道,都不超出因果之外,怎么能单单视为是小乘呢?《周易》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里所说的道,是什么道呢?难道不就是诚明合一之道吗?诚就是明德,是我们即心本具,不生不灭的妙性,这是性德。由于没有约束自己,言行合礼的功夫,就不能显现,所以称为阴。明:就是“明明德”的第一个“明”字,是白天振作不息,晚上警惕慎行,兢兢业业修持的功夫,这是修德。修德的事情明显昭著,所以称为阳。修德的功夫到极点,性德圆满彰显,诚明合一,就是所谓的“明明德”而“止于至善”啊!前面这个功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后面这个事业,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然而这个诚明合一,明明德而止于至善,以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不是无缘无故就能够如此的,必定有使他不能不如此的原因存在。什么是使他不能不如此的原因呢?就是所谓的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啊!一个人纵然非常愚蠢,也决对没有喜好凶险,厌恶吉祥,庆幸得灾,喜欢得祸的。听到修积善行必定留下吉庆,累积恶行必定留下祸殃,贤善的人必定更加精勤修持,不成材的人也必定努力行善。努力得久了,那么业障消除而智慧明朗,没有过失而性德彰明,过去是不成材者,现今是大贤人。所以可知儒家提倡的诚明之道,对于自己的修持来说,已经具备足够了;对于教导他人,一定要以因果教育,相互辅助来做,但是即使这样,也还是不容易让所有的人全都依从。融合因果、诚明二个方法来修养自身、教导他人,才是圣人秉承天意,建立最高法轨,给千秋万世树立典范的大道,也是自心本具的心光,与普照法界的佛光。我常常说:因果教育,是世出世间圣人,治理天下,度脱众生的大道关键。想要挽回劫运而挽救人心,不在这个地方注意,如同到树上去捉鱼,徒劳无功。宋儒的气量狭小,窃取佛经中的精要义理,来发挥儒家先圣的心法。想使后来的学者,不听闻佛法,所以阴奉阳违,而特别加以辟驳,认为佛陀所说的因果轮回,实际上没有这些事,是凭藉这些说法来骗诱普通百姓信奉他的教法罢了。由于辟佛的缘故,即使是圣人所说的因果,以及《史记》、《汉书》中所说的生死轮回各种事迹全都不提起。只以尽情谊、尽本分,正心诚意,作为修养自身、教导他人、治理国家的根本。而且说,人死之后,身形既然腐朽消灭,神识也飘散了,纵然有地狱的剉斫舂磨,又如何来施用呢?而且神识既然飘散,谁又来托生。做如此说的人,不但违悖佛法,也大大违悖了《四书》、《五经》,以及《史记》、《汉书》中记载托生变化的诸多事迹。特别想以此来关闭后学之人,希望他们永世不听闻佛法,那么自己是从哪里得到的这些义理,他人就不知道了,儒教也可以由此兴盛。却不知根本既然损伤,枝叶如何会繁茂。从此以后,维持世道人心的大法,只有尽情谊、尽本分,正心诚意而已。那些督责一个人,不能不尽谊尽分、正心诚意的善恶因果事理,完全废除了。世间大贤人少,而中下根的人多,果真将因果当作虚无,以为人死之后,就永远灭绝,这样就阻塞了中下根人努力行善的大路,大开狂妄之人肆无忌惮的发端。等到欧美西风一到,就蔚然兴起,如影随形地跟从,又再变本加厉。竟然导致废儒经、废伦常,废孝道、免羞耻,还自我夸耀,不知惭愧。假使因果的道理,不被宋儒破斥,谁肯倡导这些恶剧,招来永堕恶道的苦报呢?诸位理学先生只知道辟佛教来卫护儒教,而没想到因此而灭绝儒教啊!这些思想学说误害人,超过了洪水猛兽,可不是要畏惧吗?
韩愈和大颠禅师 ,
王维学佛,
华严科学宇宙观浅探3 华严科学宇宙观浅探4,华严科学宇宙观浅探5
圣教量,
三量关系 ,
破科学,
破天文学,
破生物学,
破物理学,
常见三型,
西方哲学中的断见三型之批判(亚里士多德、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少食为妙》1,《少食为妙》2,《少食为妙》3,《少食为妙》4
3、王重阳道史学说贡献及丹法炼性,三阳道人“补亏正法”危害极大
张山人 王夐 陆生 辅神通 孙甑生 叶静能 袁隐居 骡鞭客 许君 杜巫
周贤者 王常 叶虚中 郑君 程逸人 李处士 骆玄素 赵操 崔玄亮
小编感谢您的分享和转载,
阅读和分享此文一切功德,
皆悉回向给图文原作者、众读者、转发者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发分享至朋友圈,福慧日增,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