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统摄天下学术略论4夷夏两型学术规范
夷夏两型学术规范
孟晓路
第四讲
本文1.9万字
第一段梁雪记录
老师:我们上次讲前几次吧,讲了这个夷夏之辩,基本上讲完了。这个我们的结论就是世界的文明分成夷夏两大类型。那么文明是以学术为核心的。比如说,任何一种大文明,其背后总会有一个学术体系来支持。既然文明有两种类型,那么我们得出的结论,进一步这个推论就是,人类的学术也会有两大类型,也就是夷型的学,又叫夷学;夏型的学术叫夏学。文明有夷夏之别,那么学术也就会有夷学和夏学的区别。每种学都会有他的学术规范,所以夷学有夷型的规范,夏学有夏型的规范,这样就是我们大体今天要讲的内容,要讲一下这个夷型和夏型的规范。
夷夏就是特有所指的,夏特指华夏中华,夷就指中华之外四方之民和四方的文明。所以这个夷夏之分一定要搞清楚。像我我以前是有这个问题的,就是说夷夏是一个代号,可以套在任何一个地方去。比方说,西方人可以认为自己是夏,都可以自称中心自称为夏,然后都自认为其他的地方其他的文明是夷。以前我是有这种错误见解的。从今年春天开始我发现这个是错误的,这种对夷夏的看法是错误的。这不合夷夏的本意,不合我们这个从孔子到春秋以来的对夷夏的理解。那么正确的理解就是,夏就是一个,不能套到别的地方去,夏就是特指的华夏,中华文明,就是我们这个地方的人和我们这个地方的文化文明,不能套到别的地方去。所以夷夏就是不是一个任意可以套的代号,而是各有确定所指的这种文明。那么,华夏这个地方有他特有的文明,就是华夏文明,有他特有的学术就是夏学。所以这个夏学就特指的是中国学术,夏学就特指的中学,那么夷学就是印西之学,印学西学以及其他的。所以印西呢就可以概括夷的范围,所以夷学就可以用印学和西学来概括,也就是说这儿这个西是一个广义的西,就是可以叫做泛西洋文明。泛西洋的概念就包括埃及、两河、希腊、罗马还有中东回教,还有中世纪西欧,这是泛西洋的概念。那么狭义的西洋就指的是西欧。所以有狭义的西洋,有泛西洋。我们这里的西就是一个广泛的泛西洋的概念。所以用印和西就可以把夷的规范基本上都能概括进去了。所以说这个西就是印度以西,印度以西。中国在中间,中国的西边是印度,印度再西边就是剩下的那些了,当然那也就包括了中国的东边,因为这个西和东是这个可以转一圈又回来的,所以包括了美洲的澳洲原始文明。
所以我以前就曾经给大家介绍过,就是做过一个讲三大学术规范的文章,那个时候就提出了人类的文化有三大文化,所以这个学术也就有三大类的学术,每种学术各有他的规范,那么这个文章里边我就提出了学术和规范也就是学术规范这个定义,我给大家讲一下。
学术,学的本意是觉,术的本意是一种道,引申为技术。所以这个学术就概括了知和行,理论和实践这种全面的内容。那么学术给它一个定义就是,它是人类从解决特有的问题来的智慧和实践经验的结晶,从而代代相传着。学术是人类从解决特有的问题来的智慧和实践经验的结晶,从而代代相传。这个代代相传就表示了学术的这种传承性,也就是说学术不是每一代都重新开始另起炉灶的,学术有一个传承的特点。这种传承性就把学术和教育深切的联系在了一起。也就是说学和教其实是一个东西,从参究言谓之学,从垂示言谓之教,参究是学者的事,垂示是圣者的事。所以从学者向上去参究,因为他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他处在一个智慧的底层,智慧经验的底层,他需要上求,上求更高的智慧和经验,这就有这种参究的行为,这就是学。学了就能觉,所以学的本意是觉。这学怎么学呢?模仿,先是模仿,然后从外面去模仿。所以学的另外一个解释就是效。诸子跟论语,学而时习之,《学而》一篇就是这个学字,学者效也。效就是从外面去从世界上去效仿,行为世界上去效仿,效仿圣人的行为,渐渐纯熟了,就逐渐的归入内心,这样就发生了这种内心的觉悟,从效而觉。这就是从参究言学的解释。垂示言曰教,那么垂示是圣者的事。也就是说圣者已经站到了觉悟的智慧经验的顶峰,所以他不仅仅自己觉悟就了事了,他是有发生了大觉以后自然就会有仁爱、慈悲之心,要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这个是一定的。仅仅是自己觉悟了就不管了,这样他的觉悟还是小觉不是大觉,他的觉悟就是有限的,所以这种大觉之人一定会发生这种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得的利他之行,那么他就会有垂示社教的事情了。就会垂示,把他这个从上面从上而下这个方向把站在顶峰的这个经验给人民,给这个凡人讲出来,设立一种教法,使这个普通的人凡人也能够由下而上达到圣者觉悟的顶峰。这就是教,所以学和教是一个东西,一个是从上而下,一个是从下而上,从上而下叫做学,自下而上的这个方向叫做教,这就是学和教的联系,也就是学术和教育的联系。
下面是规范。规者规矩、范者范围。也就是规矩就是方法,范围就是对象和内容。所以规范就是这个学问的对象、方法和内容的总称。所以规范就是一门学问的对象方法和内容的总称。大家可以去研究一下康德的《未来形上学导论》,在这个书的开头,康德就提出了跟我大体类似的对学术规范的这种说明。康德是从讨论学科的成立的角度来说这个事情的。事实上我们下面也要说学术规范跟学科有密切联系的,也就是说最能代表一个学术规范的最能体现一个特有的对象方法和内容体系的这种规范,就用一个学科体系。最好用一个学科体系来代表他。那么康德就说这个成立一个学科首先就要有他的特定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学术的特有对象,他是用对象这个词的。有了这个对象以后,那就要进行研究了,那么研究就要有方法,那么康德就说就是这门学术的这种途径,各有途径,各有到达他那个最后结果的内容、最后的结果就是解决特有的问题用一种特有的途径然后达到的那个学术的、这种体系内容的体系,就是我们用内容来说,康德用另外的词来说,这样一门学说就成立了。那么一个特定的学科体系就能代表一种特定的学术规范。
那么我们就要特别的指出中西印既然是不同的学,不同文明之下的不同学术不同的学术类型,那么他们就会有不同的学术规范。那么体现这一点的就是证明这一点的就是他们各有自己的学科体系,那就是我这里列出来的这些。中国就是经史子器的学科体系;印度是五明的学术体系;西方是宗教哲学这是一类,科学又是一类,文学艺术这是一类,这基本上就是西学的学科体系,这是我们最熟悉的一个,甚至多数人会认为是一种天经地义的唯一可能的学科体系。对不对啊,也就说在今天大多数人都把三大学术规范这种事实给忘掉了,在他的这种模糊的意识里边认为,只有一种学术那就是西学,只有一种学术规范那就是西方的规范,只有一个学科体系那就是我们熟悉的宗教哲学科学文艺的学科体系。大家需要从这里走出来,发生警醒,不是这样的!要重新地认识到文明有三型,学也有三型,那么学术规范学科体系也有三种类型。这是首先要达到的认识。那么我们就说到了说清楚了学术规范。学术规范的定义就是一种学术类型其特有的对象方法和内容的总称,可以用学科体系来代表。
这是我曾经达到的认识,那么今天对三大学术规范的认识就要更加进一步了,也就是说只提三大学术规范是不够的,要进一步提夷型和夏型两型的学术规范,要由三大学术规范进展到夷夏两型学术规范,这就是学问的也就是我们夏学途中的进步,离圣人的认识进了一步。所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我们求学的过程是一个幸福的历程。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饭疏时饮水,曲肱而枕之”,颜子“一箪食一瓢饮,不亦乐乎”,程子去向周子问学,周子劈头指示要寻孔颜乐处。那么孔颜的乐处,我看最大的乐处还是学,从学里边得到的喜乐,所以《论语》开篇即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把这两句话放在了孔子之经的最前面,不是没有缘故的,是深有其故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我们这一生的选择还是相当的正确,因为经常能够发生求学过程中的觉悟之事,觉悟一层就突破一层痛苦,达到一级的这种快乐。
中学夏学规范我们已经大体的说了一下,就是由经史子器个学科体系来代表的规范。这一点也是我最近的进展,在三大学术规范那篇文章里边,提的还是六艺体系,马先生给我们的楷定,这个马先生说楷定国学之名义,国学者六艺之学也。所以在这之前我一直遵循马先生的教导,认为中学的规范就是六艺,但是我也早就发生了动摇,先是发生了怀疑,后来就发生了动摇,总觉得六艺不太像是能够概括中学的学科体系,因为中学从久以来就已经是经史子集体系了,但是在马先生六艺统摄一切学术上来就把这个经史子集给消掉了,就是说“六艺统诸子,则子部之名可以不立,六艺统四部则四部之名亦可以不立”,他倒干脆,马先生一下用这个六艺把经史子器给消掉了。后来我发现越来越发现特别是前些天我发现这个不合中学的事实,中学自古就有一个经史子器的规范。马先生是推崇庄子的,在庄子的天下篇里边事实上已经成立了经史子器的规范,在庄子之前也就是说在春秋之前,在《周礼》里边已经存在一个经史器的规范,这个经史器的规范,至少在西周在周公做周礼的时候早已经存在了,所以周公才把它体现在周礼里边,所以经史器学术的事实这种学术的划分显然不是周公的发明,是周公之前早已存在的学术事实。所以我们下面可能要深入到研究周礼这篇经文,周礼是篇宝藏,内圣外王的宝藏,我们可能历来对周礼的研究都太少,需要下大功夫去研究,我们政治的资源学术规范的资源都能从这里边找到究竟的根据,周礼里边已经存在经史器的体系了,不但存在而且是充分成立的存在,史部体现在周礼里边那就是由史官所传承的学术,经部那个时候的经是诗书礼乐,经部在周朝,孔子之前指的是诗书礼乐。《礼记王志篇》,其中曰”顺先王之道,以诗书礼乐造势,春夏教之以礼乐;秋冬教之以诗书。这个就是周朝教育的主体内容,也就是诗书礼乐。所以我们对经部的判定其实是以这些学问体现学问的这些书是否进入了公共教育成为公共教育的主体内容作为一个根本的判定。也就是说假如这些书进入了公共教育而且成为了主题内容,那么它就是经。当然那么中国的经历来都是官私学公共教育的主题内容,所以六经是教宗,也就是教育的主体内容的意思。立教之宗,史部为正宗,这个史官是在周礼那个设官系统里边他是整个士大夫为政系统的旁边的观察者、记录者、以及批评和指导者。周礼里边的史官有五种设立,五种划分,太史,小史,内史外史还有御史,这个御史还保留着着呢,在汉朝太史公这个太史还保留着,小史这些都没有啦,所以周朝对史的划分是极其详细的,也就是说每一个每一层的官吏系统都有负责监视观察就说监察,监察这个层次的这个类型的这个为政者的史官,所以史官就成为整个为政系统的旁边的观察者、记录者以及批评指导者,所以史的两个功能无非就是书以道事,记言书事,提供意见,加以劝谏、惩戒劝惩,所以一个是记录一个是批评,所以史是正宗。
所以在周礼里边,从史官所负责的这个文书的类型来说,这个史部已经昭然的俨然成立了,有制有令还有典法责,所以制者记也,就是后世史记之类正史的来源,在这中间有《周志》有《郑书》,这已经是史书史部的主要类型,那些令政什么的就是一直到四库全书里边还有在史部里边有诏令之部,有各种制,所以在正史里边有各种制,那么后边这些就是诏令部和各种制的来源。在周礼的记载当中史部的各种类型的亚科也已经有了,已经在周朝已经有了,刚才已经说了史部。
下面就是这个器部。器部是在周礼里边就是最详细的,所以传承器部的有各种各样的人,因为器部是专门之学,所以各有专人来传承这些专门之学,那么周礼的设官系统有天官冢宰、地官司徒,还有春夏秋冬之官,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通,春官没带这司字,所以记不清了,所以这是政治的总负责者,地官是农业,春官是礼学,接下来这是兵,行,工,这样俨然也就有了后世的六部,吏部,户部,天下之人在这个周礼的时候,四民士农工都会分一块地的,所以那个根据这个地来编户,所以这个司徒负责农业这部分叫户部,礼部兵部行部工部。你看都有,所以中国的政治是如此的成熟,在周礼里边已经完全的成熟了,哪像后世的西方的政治,我们还崇拜他们真是可笑之极。就是说虽然你看辜鸿铭先生的著作,因为辜鸿铭先生在他年轻的时候用了十几年的时间亲历这个西欧各国,考察他们的学术政治,那对西学西欧的情况是比我们道听途说了解得清楚多了,他得出的结论就是蛮夷的政治及其幼稚不足为法,所以大声疾呼痛心的呼吁不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只需要学习他的科技。我觉得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极其正确的救亡和尊王攘夷的思路。就是说我们学习西方是有条件的,我们不需要全盘的学习他,只需要学一点点就学习他的科技就够了,再多了就是过了就错了。所以总体上认为以辜鸿铭先生作为最精确的理解、以张之洞曾国藩为领导的洋务运动的救亡路线是最正确的、最值得推崇的一条路线,就是中体西用的路线。那么中体就是说中国的政教之体不动,西用特指的就是西方的科技工业之类。学这个就够了。进一步的学习西方的政教。在政教上去西化,这个是大错特错,让我们的近代应对西方走了极大的弯路,到了今天又要来重新复兴中体,这不知道有多么危险,有多么违曲劳力。
在六官之下设立了各种身份的官吏,那么六官就是这种专门之学的同时又是这六种专门之学的分法。那么可以说这就是政学、农学、礼学、兵学、刑学、工学,看来我们可以遵从周礼的划分,当然这也是参考,这里边已经有了对器部大体划分。然后在器部之下,由各种专人各种专官来传承其下的分科,比如说医学、术数之学好像就在属于礼的这科里面,我记不太清了,反正就是有的,医是由医师,术数又分了六种官来专门传承那相应的一小科的术数,比如说术数之下有龟人,那就是专门管龟卜的一部分人,有梦占,专门掌占梦的官员,还有,总之是六个,我记不太清了。这个农下边有各种身份,其实他的这种身份就体现了他管的那部分学术,土训这就是专门研究土壤的改良土壤的,有稻人有牧人,你看可以分得很清楚,他们要负责的这个学术是很清楚的,土训负责土壤,土壤之牧人研究放牧之学,总之各种身份是跟他负责的学问联系在一起的。
第四讲夷夏两型学术规范 第二段 刘昕怡
这个经史器的规范,在《周礼》里面各有专官,各种学术都由官学来传承的这样一个状态,就是庄子所说的“道术时代”。道为没有分裂的时代。那么到了庄子的时代,就从道术列为了方术,那么这个道术呢,庄子也告诉大家了,道术也没有完全失传,道术还在传承,只不过又多了一些,多了一个东西,就是方术。
那么道术有两个传承,一个是“其在术度者,旧法世传之史,多有之。”那就第一个传承这个道术的就是这个史官传统,史官的学术,也就是史学。庄子说的非常清楚,非常明白。第二个“其在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搢绅先生,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这就是士大夫传承经学。这是两个传承道术的学术和系统,一个是史学——由史官传承的史学,传承的是道术。由这个士大夫传承的经学,也在传承道术。那么下面他就说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出一个百家之学,所以诸子百家,这就是子部,出一个子部。从经史器到了庄子的时代,就有了经史子器。所以到了庄子的时代,经史子器的规范就已经成立了。特别要指出的就是史部,古已有之。所以我们认为七略,七略当中每一略史部,七略当中六艺略,春秋部之下,收入了史书。也就说六艺,这个七略把史书并入了六艺,也就说并入了经部。
我们认为这不是古来的传承,这是当时有特定原因的一个便利。什么特定原因呢?就是秦朝的焚书,秦朝焚书烧了四种,所以我们从这个李斯上的《焚书表》里面也能看出来,经史子器在李斯那个时代,是确然成立的。李斯所上的《焚书表》要烧的这三类书,“请以史官非秦记者,烧之”。“史官非秦记者”也就是说史官所负责的,史官也就是史书,史书里面的非秦记的,也就是非秦国的史书,全部烧掉。诗书,“其有敢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这里面又说到了这个,一个是史官,一个是《诗》《书》百家语。《诗》《书》就是经部,这显然就是经部、经书。百家语,子书。“有敢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就是到这个负责焚书的这个官那里边去。“杂烧之”,就是混在一块,不管是哪一类的,该烧的、下令烧的,全部烧掉。下面是所不烧者,所不去者,唯什么呢?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不烧的这三类,医药、卜筮、种树,这就是七略里面的方技略,卜筮是术数略,种树他这里面没有单列一略,其实就是后来四部里面的子部里面的农学、农书,这属于农学。所以这在我们的划分里面全部都归入器部,器部之书不烧。这个属于经史子的,属于道学的这些。形而上之谓道,形而下之谓器,属于形上的经史子这部分,全部烧掉。所以秦朝就是一个科学国家。我看留下的就是器部,分科之学,形而下的这些。形而上道的,连子部,都要烧掉。所以在李斯上《焚书表》也能看到,这个经史子器的规范,在李斯烧书之前已经成立了,所以子部也早已经有了,早已经成立了。七略里面不列史部,这个是一个由焚书造成的一个特殊情况。
《史记》对所烧的经和史后来的命运做了说明,“秦既得志,诗书史记皆焚之”。但是这个诗书多藏人家,故后来就又有了。这个史记,史部唯藏周史,只在周朝周国图书馆里面全部保存着,那么在民间是没有的,所以在烧的时候一下都烧掉了,再也恢复不了了。这样经书和史书的命运就有所不同,经书后来因为多藏人家,由从人家那里面,就是民间,又献书,又复兴了,又出现了,又得以恢复了,所以经部虽然焚了,但是因为藏于民间,所以恢复了,经部又恢复了。史书唯藏周史,只在周国的图书馆里边有,民间没有,所以把图书馆的书全烧掉了以后,民间没史书。民间可不能在民间。这就看到了这个经是公共教育的教材,所以在官藏图书馆有,在这个民间收的也很多,因为这个是公共教材嘛。这史书就不是教材,所以只藏在官学里边,只藏在官方,民间没有,所以他就一烧了就恢复不了了。在编七略的时候,这个属于史部的就是几百卷的书,那时候已经有《史记》了,光《史记》就一百零五篇,剩下的有什么《国语》、《战国策》,就那么几本。史部已经全烧掉了,所以书太少,刘向和刘歆他们两位就没有把史部单列,附于经部《春秋》之下了。这就是七略不立史部的一个特殊原因的说明。
我们还是要强调就是说史部自古有之,七略不立史部,只是一个特殊情况下的变例。你看在七略之前是有史部的,七略之后在这个很久之前了,也就说在魏朝的那个一个图书分类法里边就有了甲乙丙丁四部,这个四部法在魏晋的时候就出现了。在这个时候,因为那个时候的史书已经又多起来了,史部单列了,所以这个不立史部的时间,只是七略的西汉东汉西汉这四百年,在这之前是立史部的,在这之后史部也又成立了,所以不列史部的时间是很短的,所以这个经史子器的结构,经史子器的学术体系古已有之,一直到四库全书。
所以我们对经史子器的这种划分就最能够反映中学的现实,比七略和经史子集这两个分发都要更好的,更如实反映了中学的现实。也就是说我们这个分法综合了七略和四部的长处。你看七略其实是六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还有一个兵书,术数,然后是方技,你看这个兵书历来都很重要,在六略里边单列了,在七略里边单列了兵书。在这个四库全书的子部,把兵书排在了第三位,第二位还是第三位啊?不是第二位就是第三位。儒家之后就是兵书,或是儒家之后是法家,然后是兵家。总之这个兵书的排名是比较靠前的。一个学说的立不立,它的排序都反映了时代的学术取向,兵书是很重要的。它为什么重要啊?因为你没有兵,你这个学问就保护不了,所以这个是属于道学的。这四部属于器学,所以七略的优点是有道有器,缺点是不立史部,缺点是史部没立。这四部的优点就是立了史部,缺点是把器部,除了诗赋之外的兵书、术数和方技并到子部去了,把这并到子部去了。所以经史子器,经史子集的规范,成为一个有道无器的规范,这好像是全是道了,器没有,没有在分科里面体现出来。在这个最一级的这个学科里边,没有属于器的学科。没有属于器的学科,所以就成了一个有道无器的规范,所以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我们就并成了,我们合这两者之长,去两者之短,然后就成立了一个经史子器的规范,我们又把这个并入子部的这些器部之学把它单列出来,跟集部合并,成了一个器部,这个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更能如实的反映中学的历史事实,这就是中学规范。中学规范,我们的经史子器四科。
下面是夷型的。这个印度五明:内明、声明、医方明、因明、工巧明。首先说内明是各有内明,也就是说印度规范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各有内明。假如说西洋和中国有一个统一的学术规范的话,那么印度的规范是不统一的,虽然叫做五明,但不是一个统一的五明,而是各个教,各有一个五明,谁也不跟谁融通,谁的也不包括另外的,就是它的内明是不通的,是各有内明的。所以印度的规范是一个多元的规范,不是一个统一的规范。那么中学和西学,还有一个统一的规范,这个是印度的最大的特点,它是各有内明,从而也就是说各有五明了,也就说佛教的五明,跟婆罗门教的五明,跟其他教的五明,那是不一样的。不但这个内明不同,其他的,其他的这个明,比如说因明,也各有传承,不相通融,各有自己的经书,那是不相互承认的。比如说佛教有自己的因明书,印度教、婆罗门教也有自己的因明书,各有经典,不相承认,只宗自己的那个那些书。所以印度的学术分得很开,各有系统,一个教就是一个系统,一个教是一个系统,各有自己的五明的系统,不但内明如此,其他的明,虽然有相通之处,但是也表现得分得很开。这是印度的一个,印度规范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分的很开,各有五明。
内明,各个教的内明也都按着这个来分的,各有自己的经律论,佛教有佛教的经,佛说的律,那佛制定的,论,佛教的大师作的。那么婆罗门教,有婆罗门教的内明,那就是四吠陀,那就不是经律论了,什么梨俱吠陀、夜柔吠陀等等,那就是一个四吠陀的这种体系。婆罗门教的内明是四吠陀,佛教的内明经律论。它一说这个内字,也表明了它们这种分的很开的这种特点,也就说排他的这种特点。它把自己叫做内道,所以内明是跟内道联系在一起的,跟外道,跟外明相对,内道是真理,外道是邪说,中间没有这个通融的余地。所以在印度人一说外道,那就是老死不能来往的,分河饮水。水都不在一块吃的。外道的经书是不准看的,除了大师要做论来破这个外道的时候可以看之外,普通的人不准看。它们的分,就达到了这种程度。印度的特点确实是一个很分的这么一种特点。内明,各有内明。
声明。声明是文字、语法,用今天的话,文字学、语法学,就是相当于中学的小学,研究文字,研究这个字的以及它的训诂。所以声明相当于中学的小学,这两者是基本上是在范围上是一致的,研究这个。所以印度的语言文字是以声音为重点的,印度的语言文字啊,他的文字那也是表声的,表声的,以声为重的,所以它叫,它研究语言文字的这门学问呢,它叫做声明。所以在印度,这个声的意思是很广阔的,有语言文字的意思,还有各种意思,比如说它这个词类,它也叫做声。比如说功德声,就是形容词,它把形容词相当于西方形容词的那种词类,叫做功德声。把这个名词叫做,把专有名词叫做随欲之声,普遍名词叫种类声。还有把动词叫做作业声。总之就是用声来表示词类。这就是声明。声明里边那么印度这边主要是在研究梵文,在传承梵文。所以声明就是声明的经,所以在之前有梵天所作的这个声明经,后来一个声明大师叫做波尼尼,由波尼尼所作的声明最为流传,他作的声明论,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就叫《波尼尼经》,这个是今天还有的,这是一部现代的显学,北大的季羡林先生和他的弟子叫段晴,段晴教授,做了一部叫《波尼尼经的注解》,对《波尼尼经》有比较深入的研究。这是印度的小学,文字、梵文之学。印度的学术是非常精深的,没有无一字无来历的,他这个小学也是这样,那文字之学具有深刻的哲学背景,就是说形而上学背景,道学背景。就是说印度梵文是最适合表达形而上学的一个语言。曾经说过它有一千九百九十四个词根所衍生而成,那是结构非常严整的,所有的词都由这一千九百九十四个词根生成,不用再新加,所以它的词根表是固定的,从波尼尼那个时代一直到今天,没有动过。只需要世界变了,事物新出现了,只需要用这一千九百九十四个词根加以重新的组合就可以了,所以这是一门完全成熟的,自从造出的时候就已经完全成熟的语言,不用再进化了,没有进化的余地了。所以梵文的语法也是从词根里边去讲的,所以这个梵文的词根就相当于中文的字。在真谛大师译的《俱舍论》里边,就把词根译为字,这个是非常贴切的,所依译为词根反而是会有误导,因为西文里面没有词根这个对应,但是我们这个汉语里面有,这就是字,我们汉语有字有词,那么梵文有词根有词,看正好是两相对应,可以对应上的。
所以我最近中心点在夷夏之辨,在这个夷夏之说,所以我发现这个文字,文字是一个文明的核心,文明既然有夷夏之别,那么文字也有夷夏之别,我们就发现,这个梵文和汉语汉字,是两种夏型的文字,因为佛教,佛教是一种更大的夏,汉语就是中华文明,传承了佛教更大的夏的正统,所以中华文明也是夏。究竟来说,梵文属于佛教的范围,梵文也属于夏型的文字,汉语属于夏型的文字,那么其他的那些西文属于夷型文字,所以印欧语系说,印欧语系说把梵文和西文扯在一块,从而把印度文明和西方文明扯在一块,这个是不要脸的行为,非常恬不知耻。西方的文明跟印度的文明没法相比,垃圾西文和夏型的黄金文字的梵文更加没法相比,所以把这两者扯在一起是很无耻的。这是声明。
下面有因明。因明就是印度逻辑,解释一下这个明。明者智慧,所以就是觉,也就是觉,所以五明就是五觉。明就是觉,觉就是学,所以五明就是五学,正像我们中学的四学一样的,看我们这是,我们把这个中学可以称为中学经史子器可以称为中学的四学,认为五明就是五学,印度的五学。这个因明,印度的逻辑。印度的明学用中学的名字更好,我们中国有名家,有明学,西洋有逻辑,印度有因明,在我们统摄天下学术的体系里边,在器部的名学之下,就列了三个亚门,一个就是中国的名学,一个是印度的因明,一个是西洋逻辑。这三者是各有规范的,印度的因明不同于西洋的逻辑,可能跟中国的名学更加接近,所以我们认为,中印的学问是如实可以成立的学问,西洋的学问是有问题的,就同他这个根上,他这个因明之上。那么因明就是学问的一切学问的方法,所以可以单列为一门学科。所以逻辑也就是量论也就是认识论,这是成立学问的途径,所以在这个根本途径上出了问题,西洋的学问也就问题太大了。那么中学、印学之所以是可以成立的学问,也可以追溯到它的名学和因明,是合理的。那么,中国的名学保存下来的已经不多了,已经是零零散散了,最完整的就保存在《墨子》里面,《墨子》里面传承名学还保存的最为完整,像其他的那些名家的书,像公孙龙子还在,都已经都不成总之都剩下的不多了,剩下的都很少了,还有一点保存在庄子《天下篇》里边,记得惠施的那一部分里边了,有惠施历物十事,还有名家的二十多个命题。那么印度的因明,印度的因明保存的非常完整,在汉译的佛教《大藏经》里边,有着非常,佛教的因明,也有着非常好的忠实的翻译,非常精的选择下的翻译。在西藏的佛教,藏书叫单珠里边,保存着很多佛教因明的经书。那么印度的婆罗门教的因明经书,也保存的比较好,它有一个派别,专门研究因明学问的一个派,叫什么派啊,记不清了,也有它的经书。那么,印度的因明,它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比量。它相当于推理的,相当于逻辑推理的这个量叫比量,逻辑,这叫演绎,相当于演绎的这个东西,印度叫做比量。所以演绎成立于亚里士多德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这个三段论,演绎推理。比量,有宗、因、喻。有人就说了,这个宗是结论,因是小前提,喻是大前提,可以找出来。但是,这两者大大的不同,因为宗、因、喻的比量,是比,比就是“以已知比之未知”,是一种类比推理。演绎,就是这个是演绎推理,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是大大不同的。在西方逻辑的模式里边,对类比推理是鄙视的。其实只有类比推理才是成立的,演绎这个根本就不成立。演绎是伪装的比量,也就说是伪装的类比推理,这些问题说来话长,就此打住吧。这是因明。
下面是医方明,云何医方明,这是《瑜伽师地论》里边介绍五明的那一部分当中医方明的那段,“云何医方明,当知此明略有四种,谓于病相善巧。于病因善巧。于已生病断灭善巧。于已断病后更不生方便善巧。如是善巧广分别义。如经应知。”这经不知道在哪,佛教的医经在中国的翻译过来的并不是很多,可能有好多没翻译过来也许,中国翻译的佛经里边,属于医方明,介绍医方明的这部分的经应该是很少的。反而在西藏的单转里边保存的多,那些气脉明点之学,气脉的经,好多都跟医学有关系,也就是说中国的大藏为什么没,为什么这个属于医方明的经看不到,是因为当初没翻。在印度佛教的这个原本里边,应该是有很多的。那么医方明,研究四个方面的内容,“谓于病相善巧。于病因善巧。于已生病断灭善巧。于已断病后更不生方便善巧。”那就相当于什么呢?也就是说,病相善巧,了解病的相貌,根据病的相貌判断病因,知道病因,给施治,让这个病治好,这是第三部分。下面最后一部分是预防,治胃病的预防医学,那么中国的医学,大概可以分成,就是方技啊,可以分成四个部分,经、脉、方、药。经,像《黄帝内经》之类的,这种《黄帝内经》啊,这个《伤寒论》这样的医学经典,医学之经,就是总论性的,属于医学之道的范围。下面这个脉、方、药,这都属于医学之器,也就是说医学的这个实践方面的。脉,脉学,诊脉的,诊脉之学;方,开方、药方;药,这个就像《本草纲目》那样的药书。这就是中学医方明的四部分,那跟这个跟印度的医方明是有通融之处的,这里边《瑜伽师地论》介绍的非常笼统,我们也不得其详,对印度佛教的医方明难得其详,所以只好这个就此以后再说。
下面工巧明,在《瑜伽师地论》里面又叫做工业明,工业明处。
第四讲夷夏两型学术规范 第三段 宋孟琦
咒术、营造、生成、防邪、和合(老师写字时强调,写字不能歪,左右都不对,还是中好)。营农—农业;商贾—商业;也就是说,农学、商学、事王工业这是政学,农学、商学、事王如何侍奉国王的,当然是从为政之学了。事王工业。当然也包括法学啊,这些什么兵学之类的,因为事王包括的很广啊,总之有关政治,这个政就是我们的政教之政,广义的。书算、计度、数印,这是数学。印度有一个跟西方和中国并列的数学传统。印度的数学是很发达的,阿拉伯数字就是印度数字。因为西方人是从阿拉伯学去的,所以叫阿拉伯数字,其实阿拉伯人是从印度学去的。应该正名为印度数字,我们现在用1、2、3、4是印度数字。特别是他们发明了这个“0”字,这个是非常高超的。我们中国数里面也有。不过西方的数字里面没有这个。因为他们都从阿拉伯人那里学到了高超的计数方式。在学阿拉伯数字之前,他们是不会算算术的。算100以内的加减是算不通的。因为它那个数字计数系统太差了。用罗马的这个(ⅠⅡⅢⅣ)来计数,又没有算头,这怎么算啊,他们那个数字那个twenty-four thirty-seven 这数字的名称啊,让他们就算不清楚。就是说,数学大师算这个加减法都有困难,普通的人根本就不识数。算不了的。100以内的加减算不清楚的,几十都算不对。从学了阿拉伯数字之后,学了印度数字之后,进步了。进步多了。占相、咒术,嗯,这就相当于中国的术数学。这个占相就是中国正宗的术数学。咒术相当于这个祝由,祝由歌。念咒来治病什么的。营造,营造、生成、防邪、和合、音乐,营造就是建筑学。我们中国有一部名书,梁思成研究的叫《营造法式》。宋代的《营造法式》,就是建筑学。中国的建筑学,宋代的《营造法式》。生成、防邪、和合这些都不知道是干什么的,我们只能猜测,就放在广义的工学里面吧。这个只是猜测,不知道是用来做什么的。音乐清楚,就是我们的乐学。嗯,总之,这些都是属于器部里面的。所以印度的五明用我们经史子器来统的话,内明属于子部,其他的四明,声、因、医和工属于器部,印度的学术,印度的规范有子有器,而无经史。
下面是西方的规范。宗教、哲学这是道学,属于子部,科学、文学艺术属于器部,所以西印的学科体系,有子有器而无经史。对西方这个学科体系我们最熟悉的。就不用花多少功夫给大家介绍了。
我可以介绍一下印度学术规范和西方学术规范的演变情况。我们已经谈论了中学的规范的演变了啊,从周朝一直到汉代的到后来四部的体系我们都已经谈过了。那么印度的规范、印度的学科体系是怎么演变的,它经过了这么几个阶段。我概括的,也不知道准确不准确,我只是根据我的了解吧,给它一个初步的概括。印度规范的演变。第一步,经学时代,也可以说以子充经的时代,也就是说,它这个时候是以吠陀为经的时代,这个时候相当于周朝以前,也就是说,那时候,印度的学术是统一的,没有方术,只有经学一统的,吠陀一统的学术。后来那些反婆罗门教的教派啊,反吠陀的沙门集团啊,都还没有出现。这是印度的经学时代。在佛陀之前吧,也就是说,两千五六百年之前。所以这个学术的演变大致都差不多。但是在我们中国诸子的春秋的时代啊,我们中国的道术列为方术了,道术分裂了。那么印度也一样,正是雅斯贝尔斯所推崇的轴心时代,其实雅斯推崇的还不够,还得往上推,轴心时代之上还有更好的时代,那就是道术的时代。他所推崇的轴心时代不过是方术出现的时代而已。2500年前,中国出现了老子孔子,印度出现了佛陀以及其他教的大雄,那些著名的人。这些都是道术裂为方术时代的情形了。在这之上,中印都有一个一统学术的时代。所以,非雅氏所知也。以吠陀为一统的学术,后来,也就是到了轴心时代,2500年前左右吧,或者在更早的时候,那么就出现了反吠陀教的佛教、其他教,甚至是外道等等。印度的学术从道术出现了分裂。道术就是一个大体的类比吧。吠陀毕竟是一个比较古老的大教啊。它相当于我们中国的道术。但是毕竟有所不同。我们只能从究竟来说,吠陀也不是道术了,吠陀早就是这个已裂的方术了,应该归到子部去,我们只是一个大致的类比。总之吠陀,吠陀一统的时代就分裂为吠陀、婆罗门教、佛教和其他教,这样的一个状况。所以,第二步这个过渡阶段,就是初步分裂的时候,那么到后来,这个情势就定了,成为一个诸子并立的,分崩学术的学术战国时代。这第三步的发展就跟中国不同了。中国出现了方术以后,道术还是一统的。所以中国最后就成立了一个经史子器的一个一统多元的一个学术结构。印度就分裂为诸子并列的学术战国了。没有一统了,婆罗门教也统不起来了。婆罗门教成为诸家、诸子中的一子了,诸家中的一家了,诸教当中的一教了,它的特殊地位没有了。这就是中国跟印度的不同。印度和中国的不同。印度一开始是吠陀的一统天下,这一开始跟中国的差不多,到了后来中国成立了一个一统多元的经史子器的结构,而印度就成立了各有五明的一个分崩离析的学术结构。
下面是西洋规范,西洋规范的演变又有特点。首先,西洋规范的起点跟中印大大不同,中印的起源都起源于一统,起源于一个东西。只不过是后来的演变中印有所不同,那么西洋规范的流程,自始就跟中印不同,那以后就更不同了。西洋规范的开始,它是杂凑出来的,不是一个一统的东西。怎么杂凑出来的?那我们要追究起来就是泛西洋的体系了。所以泛西洋是一定要提的。这个埃及两河是它的源头,这个源头甚至还要加上印度,源头就是三个,最古老的源头:埃及文化,两河文明,印度文明。这是西洋规范的两大源头和三个主要的源头。源头上是多,不是一,是杂凑出来的,一开始就杂凑,嗯,后来又演变成二希。从三大源头演变成二希,希罗和犹太。希希—希腊、希伯来,从三个演变成两个。这个希腊文化是从那三大源头来的,这希伯来的文化也是从那三大源头来的,所以就从三大源头演变成二希了。所以有人说,犹太人是印度的贱民,不堪种姓制度的重压,逃到了以色列地方,才有的一个种族,一个文化。所以这个犹太教有贱民学术的特性,就是特别小,特别阴毒,缺乏博大的光明的性质。反正他们从早就受压迫,所以心态比较的灰暗,局面比较小,所以小民教就是犹太人发明的。跟它这个起源或许不无关系。那么从二希就演变成了中世纪的神学时代了。在中世纪的神学时代,有二希规范,表演的一个消长的过程。这个神学时代发端于圣本笃的大型修道院。本笃教派这个时候以希伯来的成分为主,本笃的时代是耶教的一个黄金时代。那个时候耶教维持着一个大致的统一,没有分裂。连这个异端都很少,所以那个时候天主教很幸福啊,后来他们的黑暗期过去了,城市渐渐出现,学术渐渐萌芽,这个时候异端就出现了。就有了反异端的重大任务,这个时候就从本笃修道演变成了经院哲学。阿奎那的学术最后成了天主教、经院哲学的一个结晶。这个异端出现了以后还不到此为止啊。后边有大异端的出现,小异端都小巫见大巫了,大异端就是马丁.路德。有人给马丁.路德算命,说这个人的星相、命相注定要做一个大异端者。你看,这是命里注定,所以马丁路德出现了以后就进入了裂教时代,天主教分裂了,分裂成了天主教和新教,新教大大小小,不断分化的各种派别,一统就消失了。进入新教时代,新教时代之后,很快,科学教时代就来临了。那么西洋规范就从神学,宗教神学包罗一切的规范,进入了今天这个规范了。你说在它这个中世纪的时候,一统的这个时候,只有神学,一切都在神学里边,其他的学问几乎没有什么地位。这个神学包罗一切的时代。哲学、科学都是神学的婢女。没有什么地位,到了科学教的时代,这个宗教哲学、科学和文艺的规范就成立了。继续演变,一开始,那就是神学,总之它是消长的,神学越来越差,一开始可能神学和科学平分秋色,神学越来越被后者所吞没,到了现在,那就是一个科学教,科学淹没了神学,甚至也淹没了哲学的这么一个规范了。体现在中国的13个门类里最为典型。所以说中国现代学术规范,是一个比西方还西方,比西方还现在的规范。因为它已经没有神学的地位了,西方还保留神学的学科,一级学科。我们中国从哲学开始,哲学是第一个,下面是法学,法学第二个,哲学之下有宗教,第一个是哲学,下面是三个,第二个我记不清了,第三个是宗教,所以宗教已经摄入了哲学,已经被哲学淹没掉了。在中国的体系里面已经不存在了,不再显现在最初的学科门类里面了。法学下面是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军事学,这种排列了表示了在当下的地位的排列,前四个我记得,后边的顺序我记不清了。只能根据记忆我把它列出来了。下面是理工农医,还有管理。宗教成为哲学下边的一个学科,宗教在最初的分类里面已经没有了。那表示,科学教的分科之学彻底的淹没了宗教,淹没了它的子学,器学彻底的把子学淹没掉了。子学都没有了,西洋的规范就经历了一个从杂凑的两个起源。两个阶段的起源,三大源头,二栖的规范。后来,进入了神学一统时代,神学一统时代过后,就经历了神学和科学并列的时代,最后,科学淹没了神学,到了现在。就是西洋规范的演变过程。
泛西洋跟中印都是最不同的,它在起源的时候,就已经不是一个一统的东西,一个杂凑的东西。最后更是一个分崩离析的失所统摄的一个状况。13个学科门类,哲学本来是一个一统的道学,本来是放在子部里面,放在子部里面又不合适,总之哲学这个东西在经史子器里很难找到位置。我最后决定,还是要把它附于子部之末。原先我想把它放在文学,还是放在子部之末比较好,因为什么呢?因为子部都是大教,哲学不是教,所以放在子部有问题,但是哲学的对象是一个整体性的,哲学还在研究大全的问题,所以从对象上,属于同类的对象,哲学放到子部去了。但哲学在今天也已经成为一个分科哲学了。已经失去它大全的宗旨了,也就是说,哲学从体系化的哲学进入到了分裂的专业化的哲学时代,体系化的哲学家早已经不再出现了,从黑格尔、马克思之后就没有了,以后进入了分析哲学时代,所以在今天哲学也已经是一个分科之学了,所以全是分科之学,平起平坐,谁统谁啊,没统,在最初的里面就没有统。各个下面再分,一共分成了635个专业,门类多至13,专业多至600余,其分崩离析的状况可以概见。说到分崩离析,还是要放到整个的西学的整体里面来看。所以它不得不分崩离析,因为它的起源都是杂凑的,一直没有一个一统的东西出现。所以我们说,宗教神学的时代似乎一统,但那里边,神学本身是一个由二希两个东西合成的,混成的,不是化合而成,是混成的。所以在神学规范里面,奥古斯汀的神学已经酝酿着分裂的根本原因,因为奥古斯汀的学问就是二希的杂凑的学问,没有统一,所以西洋的规范在各个阶段,即使在貌似统一的神学时代也都是分崩的,所以从隐到显,这个是势之必然,无所逃的。两个规范的演变情况。
在讲这些的时候,我们大体上也对三个规范做了对比,我们也一直在对比,下面我们总结一下它们的统一。首先就要分成夷夏两型,那么夷型和夏型区分的关键,就是夷学只有子器,缺经史。而夏学是经史子器全具。夷学最缺的,一个是经学,特别是史学,假如他们还有貌似的经的话,他的经书,他自己子教的经书,它貌似我们的经,但是史部连貌似的东西都没有的。就是印度泛西洋的这些文明,都没有史观传统,也就没有信史的传统。所以他们的史书,因为没有史官嘛。所以是另外人写的,对西洋而言就是由文人附带写的,我看西洋的史书应该属于我们的中学的小说家也。我们中学的十家里面有小说家,小说也就是野史、俾史,这种野史也就是道听途说,加人之言,街头巷尾之论,说是不完全是想象,中间也有一得的成分。所以我们中学给它成立一个小说家。是因为它有可取之处。但毕竟跟信史不是一回事,毕竟跟中国的子部完全不同。这个是史书和信史的传统。是夷学最为缺乏的。夷学缺经缺史,所以夷学也就跟夷型的文明一样,只能是一个有断性的生生灭灭的断线的状态了。所以我们说经史是这个学术保持不断的根本。没有经也没有史,特别是没有史这个文明和学术,没有办法不断的传承下去,只能断裂,只能发生断裂,那么印度早已经断了。因为它没有史的传统。西洋的文明也就是这样的,不断的断的这种状态,埃及断了,希罗又断了,中世纪又断了,不断的断了,有新的东西来取代。这个跟它缺乏经史是有直接的关系。
下面一点,夏学跟夷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同。中学有经史子器,一统多元的全面的结构。而西学为什么只有子器,只有多元而无一统,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追究到的根本原因发现,它跟夏跟夷的政教关系不同有关。那么中土的夏型文明,我们华夏是政教一体,而夷型的政教呢?夷的政教是政教二分。政教二分的状态下,还有一个貌似一体的状态叫做政教合一,政教二分不就是政教分离了吗?貌似一体的状态叫做政教合一。政教合一的状态还是二分的,所以不管是政教合一还是政教分离都是二分的,都不是中夏一体的状态。我们为什么说中夏是一体的,而这个夷的是二分的呢?我们可以找个一个最根本的证据就是承担政教的主体,在中国就是同一个主体,那就是士大夫阶层。士大夫阶层既是为政的承担者,也是教的承担者。所以,何为一个士大夫阶层,在野就是士,在朝为大夫,这不是两个分裂的阶层,它是一个一体的阶层。所以士大夫是一个一体的。为什么成为一个一体的阶层,是因为只有中国有选举制,后来有科举制。所以士和为政有正式的渠道进入大夫的层面,所以士和大夫由选举制、科举制连为一体,他们就是一体的,到了大夫退休以后,他又回到了乡下,还为晋绅,退休的,在野的士绅。所以士和绅从来就是一个阶层。所以士是在野的,晋绅就是为官的。总是这样相同的,流动的。士可以升为大夫,大夫可以退为士绅,所以,在中土就是一个阶层,不是两个阶层。中土由一个阶层来承担政教,所以政教一体。从学理层面来说,是这样的,为什么在中国可以由同一个阶层来承担两个不同的东西呢?是因为中国的教和政跟夷也不同。
中国的教是内圣外王之道,是为政之教。而中国的政也就因此成为以教化为本的政治了。所以中国的教也跟其他的地方不同。也就是说,西方的印度的政和教是二分的,政是政,教是教。政不负责教化,政就是消极性的,禁止暴力,以暴力来禁止各种违规的这种刑罚为主的政治,它不是以教化为本分的政治。那么婆罗门教的教,因为它是一个出世之教,所以出世之教不研究怎么为政,所以研究出世之教的人就不能同时成为为政的人,所以婆罗门只负责教化,它不负责去为政,为政的人是帕蒂利。那么西方的教也是一样,西方的教也是一个出世的教,不是研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所以它就是要出家的,出家的人不可能为政。这样,由于教的不同,我看根本就是因为教的性质不一样。中土之教是一个内圣外王之道,是一个为政之教,所以就有了夷夏所有的这些,那么政治和教育就有一个阶层来承担。也就有了政教的一体。西洋的教是出世的,印度的教也是出世的,所以就不得不由两个主体来承担,承担这个教和政然后也就有了教和政的二分。有了教和政的二分以后,中国的政教一体也就决定了它的学术一定是一个一体多元的结构,因为中国的教和政是一体的,在有一个一统政治的时候,不可能让这个教完全处在一个分崩离析的状态,所以一定要立一个在朝之教,由这个教一定要维持一个一统的状态。那么其他的教作为多元。也就是说在政教一体的情况下,假如这个政是一统的话,那么教也就不可能出现完全的多元的教,必须有一个教来承担这个公共教育比如儒教,来让所有的人都去学习。那么在政教二分的状态下,政虽然是一体的,一统的。这个教分裂了,教育也就分裂了,教当中也就不可能有一个一统的状态了。所以它的学也只能是多元的。比如印度,它在统一的年代,但是政治不管教育啊,教育是由各个教自己负担的,没有一个由国家来管的教育,国家不管教育的。就是说各个教自有它的教育系统,当然在它的教育里面就叫它自己那个五明,不可能同时都教,所以印度的学问,学术规范也就成了一个分崩的状态,唯有多元,没有一统的结构。因为它是分着的,政教二分,在政教二分的状态下,即使有政的一统,这个教分裂了,学术的一统也出现不了,西洋大致也是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今天的内容就讲完了。
《西学之中学渊源》西方伪史考辨简析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发分享至朋友圈,福慧日增,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