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统摄天下学术略论5中学规范详究概述
第五讲 中学规范详究概述
孟晓路
本文1.8万字
我们这个课叫做中国哲学原著导读,是导读还是选读?总之,总之先得导读。我们这个讲座应该说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导读课。你了解了中学的统类和源流、中学分类也就是中学的规范,你才能够进入原著的研究。那么今天这是一个西化的规范,在我们的这个规范里边哲学系的课程以通史加概论为主,原著的部分占的比例很少。
这种通史加概论的学哲学方式,就是要用通史加概论来把我们中国学问乃至西方的学问真正的面目把它覆盖上,好用这种概论来做它的主要的观点。那么,在这种体系里边,要想知道哲学是怎么回事是很难的。包括你对西方哲学的了解,都只能得一个皮相之见。当然,在现有的规范里边,对西方的了解的失真性要比对中国学问的了解要小一点,就是失真度要小一点。虽然读的同样的是通史加概论,但是对介绍西方的通史里边没有那么多的偏见。虽然是五十步和百步,那现在西方的介绍还是五十步,要比对中国的介绍要强上那么一点。在这个体系里边对中学的介绍可谓荒谬至极。我们也不厌其重复,就是这个荒谬性最集中的就表现在:把本来应该附于子部之末的哲学用来称呼儒释道,也就是把经学和子学都叫做哲学。你看这个经就是儒教,子部子学是以释道等诸子教,以释道为首,这两个是为首的,那后边还有那些大教。哲学只在子教最后,是附在这个后面的。现在却把这些,也就是儒释道都叫做哲学。所以这种颠倒是非常严重的。所以这里边就体现了一个,总体来说就是夷夏颠倒。本来我们中学应该是框架,西学是材料;我们中学是言说的语法,西学应该是语词;我们中学是主体,西学是客体。现在反了,哲学成了框架,西学成了框架,中学成了材料。西学成了语法,中学成了语词,西学成了主体,中学成了客体。那就发生了这样一个,本来我们应该称哲学为子学之末,这就是夷夏的正见。我们站在中学角度去认识去统摄自己的学术和天下的学术包括西学。现在却反了,用西学来认识中学,来认识天下的学术,那么西学成了统摄一切的那个东西了,在这个框架里边,那么,儒释道,经学和子学都成了哲学。
这个事情和我们关系密切,因为我们就是学哲学的,大家也学了两三年了,将来好多同学可能还要接着学下去接着研究下去,所以大家如何对与你结下不解之缘的这个东西有一个精确的、深切的了解,那还是有极大的必要,否则的话,你这一生将会,自误误人。首先你误了你自己;其次你的学问越大,你的影响力越大,你就会误人,误人子弟,误天下学术,误得越多。还是要对这个哲学有一个正确的了解。
中国哲学这一科,它的成立是从胡适《半部哲学史》开始的。胡适在北大写了一本哲学史大纲,出了上半部,雷声很大,蔡元培作序,结果影响很大,下半部没有了。所以属于一个开头。真正成立可能是从冯友兰先生两卷本《中国哲学史》开始的。那就这两部书一个是胡适的一个是冯友兰的,就奠定了中国哲学这一科的基本规范。它的基本规范也就是我们来总结,也就是说等这两个:贬经学为子学,等儒释道为哲学。这里边已经发生了两个歪曲、两个重大的混淆。首先对我们中国学问的内部关系的框架,他做了一个很大的改动。本来我们是经史子集,经学和子学是分开的。可是在这里面,就把儒家和其他的家并列起来,都成了一家一家的哲学了。当然,退经学为诸子,跟我们下面要说的两个规范里边的误解有很大关系。也就是说,近代中国哲学史里边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退经学为子学,跟七略和四库全书这两个分类法,这两个传统的学术规范当中的一个重大的错误有关。在这两个规范当中,都把儒家放到了子部,跟其他家派确实是并列的。所以这样在写中国哲学史的过程当中发生这样一个错误,那么我们也确实也不能够全部把责任推给胡适和冯友兰这个今天的学者。确实这个错误由来已久,但是这个错误确实是更加严重了。因为在我们的规范里边确实是有经学的,虽然经学和儒家是分开的。经部立六经以及六经的解释的学问,子部立的是儒家自己的著作,那这里边是有经学的。可是在哲学史里边经学没有了,只剩下了一家一家的哲学,那确实是发生了一个重大的错误就是贬经学为子学。经学没有了,那么只剩下了儒家。道家从老子开始讲,老子之后就是孔子,都是这么讲。经学在这里面看不出来了。那其他的第二个就是把所有的中国的学问有关儒释道方面的,儒释道基本上就是经学和子部都称为中国哲学。传统的释迦以及后来的释迦摩尼佛的佛教都给称为中国哲学。这就发生了两个问题,退经学等诸子、等儒释于哲学,就发生这两个问题。这样就有两个重大的混淆:一个是混淆了经教和子教、经学和子学。那么经教经学是一统之学,子学只是多元里面的一元。把这两者混淆起来,那错误是非常大的。那更大的就是把儒释道都称为哲学。这就是彻底的夷夏颠倒。本来哲学是一个不成立的学科,是一个不断地在动摇在晃动、要坍塌了的学科,不断地有西方自己的哲学大师来宣布哲学的终结,哲学要完了。可是我们还把我们自己本土的如此可贵的学问,本来是已经立于天地之间如此的长久了,我们等于哲学,我们是不是也要把它推到哲学那样的终结的不成立的命运呢?不知道这里边有什么好处。
直到前些年,大概是2003、2004年那个时候,徳里达来北京来中国访问,他说了一个看法,就是中国哲学不成立。这一下就哲学界的人特别是搞中哲的人那就受到了很大的刺激,很受伤,大家就开始起而讨论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中国哲学,西方人一般也不承认,我们是自作多情,跟人家亲近,人家不睬你。所以西方人从来也不把儒释道放到他们哲学系里去讲,他只是放到东方学或汉学里去讲。从来也不承认你儒释道是哲学。所以人家那样有他的道理,儒释道本来就不是哲学。恩,讨论中国哲学的合法性,恩,正好,我那个时候就讲述了三大学术规范,我就跟大家交流了交流,可是没人同意。我的观点是中国哲学就不是哲学。徳里达的观点,我们双手赞成,他是贬义,我们是自信。他说你不是哲学,好像就是这个不能登学术大雅之堂了。我们的观点是,我们跟你分开,我们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学术。所以还是分开为好。
那分开的第一步就是成立国学这一科吧。在现有的学术规范里边单列出国学这一科。现在已经露出了萌芽。从民国全面西化的规范兴起以后,也就是经学科被蔡元培先生的民国体制,民国的学术体制取消以后,那么我们中国传统的学问就被称为国学。这个是一个不得已的名称。咳,也就是说是一个中国学术的衰世之名。啊,这是中学的衰世之名!也就是说是极端衰落的时代的名称。本来是中学。中学是一个中性的名称啊。中国的西方的,中学西学。那么国学是衰世之名,在国学的对面就是西学,被认为是世界学术。西学是普世性的世界学术,中学是地方性的属于中国一国的特殊性的、一国的地方性学术。所以在国学的名称下,我们中学的地位已经缩到了一个颠倒的、缩到了那个本来位置的对面去了。本来西学应该是地方性的学术,中学是天下性的学术。这已经完全颠倒了,西学成了天下的学术。中学成了地方性的学术,所以这是一个衰世之名。中学极端衰落的时代,在全面西化的规范里边,为中国的学问争取一席之地的一个名称。但是,就这样一个名称,要取得它的合法地位也是难上加难的。在民国的体制里边经学被取消了,国学也没有立为正式的学科。一直到今天中国的大陆以人民大学为开头,成立了国学研究院那是06年左右。纪宝成校长还是很有魄力,很值得赞叹的。为什么这个事情不从北大清华开始而从人民大学开始?我认为这体现了这三个主义之间不同的关系,应该说这两个之间。也就是说,对传统文化这方面是比较亲近的。所以人民大学它是一个左派的阵地,是一个中国培养原来是第二党校培养干部的地方,所以它是左派的一个阵地。而北大自由派的阵地。所以北大至今也没有国学院,它是西化的,西化那方面的阵地。郭齐勇先生在武汉大学设立的国学院可能搞得比较好,比较纯正。因为他那个地方就是以学习经典学习中国的经典,也就是以经学为主。很认真的去读那些四书五经,所以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确实是比文史哲方面的毕业生要素质高不少。据说国学院的毕业生不管是人大的还是武大的,他们都很抢手啊,都还没有毕业都被订购一空了。所以这个国学的振兴还是有希望的。不过国学至今还没有取得正式学科的地位,别说在学科门类里边取得一个地位了,在一级学科里都没有,只是一个附属在文史哲下面的一个交叉学科,也不知道,总之还是黑户口,没有一个正式的身份。在这个学科门类里边,就是在二级学科里面也没有,一级二级三级在所有的这个里边你找不到国学这个词。所以我们争取的第一步还是把国学立为立为一级学科。那当然进一步的能把它列到学科门类里边那就是更好的。那将来的中国就会有十四大学科门类。就是除了上次介绍的那些十三个以外,啊,还会有一个国学的国学的门类,那就是我们将来的发展方向。这个也是大势所趋,不会有什么疑问,只不过是时间的事情。
3.中学规范详究
吾人参照七略四部所改定之经史子器四学体系乃是中学实际之最精确反映。
3.1七略、四部与四学
七略四部是历史上两个最有影响和最权威的中学分科体系,前者成立于刘向刘歆父子,刘向奉成帝命领导校书工作,成别录20卷。未竟而向卒,哀帝命其子刘歆承父业竟其事,歆做成七略七卷。别录和七略后亡佚,然主要部分皆保存于汉书艺文志中。据艺文志,天下学术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六类,类下又分小类,六艺下分易、书、诗、禮、乐、春秋、孝经、论语、小学九种,诸子下分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诗赋下分曲赋之属、陆赋之属、荀赋之属、杂赋、歌诗五种,兵书下分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四种,术数下分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六种,方技下分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种。
四部体系之成立经过了一个演变过程:晋荀勖的《晋中经簿》将群书分为四部,经书为甲部,诸子、兵书、术数、方技为乙部,历史记载和杂著为丙部,诗赋、图赞及汲冢书为丁部,从而奠定了四部分类的基础;东晋李充的《晋元帝书目》将乙丙两部的次序加以调整,以史书为乙部,以子书为丙部,四部已具雏形;四部体制之最终确立是由《隋书经籍志》完成的,此书正式标列经史子集之名称,并进一步细分为四十个子目,从此四部分类法为大部分史志书目所沿用。四部之下的类目历代皆有变动,清代编四库全书,四部下共列四十四类,有的类下又设小类:经部分易、书、诗、禮下分周礼、儀禮、礼记、三礼总義、通禮、杂礼书六小类、春秋、孝经、五经总義、四书、乐、小学下分训诂、字书、韵书三小类十类;史部下分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下分诏令、奏议两小类、传记下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四小类、史钞、载记、时令、地理下分宫殿簿、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水、古蹟、杂记、游记、外记十小类、职官下分官制官箴两小类、政书下分通制、仪制、邦计、军政、法令、考工六小类、目录下分经籍、金石两小类、史评十五类;子部下分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下分推步、算书两小类、术数下分数学、占候、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六小类、艺术下分书画、琴谱、篆刻、杂技四小类、譜录下分器物、饮馔、草木虫鱼三小类、杂家下分杂学、杂考两小类、杂考下分杂说、杂品、杂纂、杂编、杂书五小类、小说家下分杂事、异闻、琐记三小类、释家、道家十四类:集部分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五类。
下面,我给大家再讲讲,就是说这段第三节中学规范详究,是我们讲完了夏学夷学之分以后,也就是说世界上有三大学术规范,分为夷夏两型。我们上面已经大致介绍了夷夏两型三大学术规范大概的情况。夏学也就是中学,它的学科体系也就是说可以代表它的学术规范的就是经史子器。夷学当中印度的学问是各有五明这样一个分崩离析的状况,各个教派各有五明,谁也不统谁。西学是宗教哲学、科学、文学艺术这样一个规范。西学规范也就是印、埃还有两河这样一个三大起源的状况,后来又演变为二希的这样一个亲近的源头。中间又经过了希腊罗马,欧洲的中世纪一直到了今天的现代学术,不断地断裂,就跟他的文明、文化是一样的。那么,文化断了,文明断了当然它的学术也会也会断裂,这个是自然而然的。我们大概的介绍了一下学术规范,世界天下学术规范的大概。那么我们下边要用这节详细地研究一下中学的规范。它详细划分情况以及它在历史上的演变情况。
在这个下面写了一句:吾人参照七略四部所改定之经史子器四学体系乃是中学实际之最精确反映。也就是说我们想用中学来统摄天下学术,本来是想有所创造的,最后发现不需要创造,这个用来统摄的东西本身以及统摄的这个事实本身,都已经发生了都已经存在了。那么经史子器是一个中学事实的反映,就不是我们的创造。因为用经史子器来统摄天下学术也是一个中学早已经存在的长久的事实了,也不是我们要创造的。我们要做的只不过是把这两者在未来重新的复兴起来。
3.1节,七略、四部与四学。
前两者七略四部是历史上两个最有影响和最权威的中学分科体系。我记得我们上中学的时候读袁枚写的那篇文章《黄生借书说》。那里边就说:七略四部之书汗牛充栋什么什么的,以表示这个书的多。那么这里边就提到了七略四部,这大概也是我包括好多同学最早的知道七略四部。那时候对七略四部的了解还是很模糊的,到了今天,研究到这步的时候,我们才对七略四部有了一个比较精确的了解。总之,这是我们中学两个权威的分科体系。七略成立于刘向刘歆父子。两位都是汉人。刘向的生活年代全在西汉,刘歆大概跨了两个还是三个啊,这个我记不太清,总之他是跨了这个新莽的时代,后来可能也就到了东汉了,到没到东汉我不太清楚了。总之,他延续到新莽的时代。他帮着王莽改制,刘歆也是重要的参与者。也就是说,今天我们对于王莽的评价还是不能一棍子打死,还是应该有相当的同情。因为我觉得王莽要做的事,只不过就是没有成功,其实也是很好的,他要复周礼,要打击那些豪门权贵。打击这些占地很多的那个仕族地主,要实行均田制,这都是非常好的事啊。在这个君主制的时代,因为他有篡位之嫌,所以被认为是大奸臣大坏蛋,一面的反面人物。这个是一方面。总之,我们要对王莽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那你想想,如果王莽是那样的不得人心,那样的坏,为什么当时的那些世人、那些儒家的学者,全部都跟王莽走,没有一个反对的,包括刘歆这样的大学者。除了刘歆还有很多,没有什么人反对。可见那个是人心、那个儒家的所向啊。王莽就是这些人复古的领袖,复兴周礼的领袖,他们这是在奔赴着理想,只不过就是没有成功。因为时代已经变了,中国人的业力已经很重了,这种美好的制度推行不了了,实现不了了。
这个成帝还是西汉的。刘向奉成帝命领导校书工作,成别录20卷。未竟而向卒,哀帝命其子刘歆承父业竟其事,歆做成七略七卷。这个别录的内容比较多他可能就像四库提要那样的,他除了收书的名称之外还有比较详细的对每本书的一个提要,所以它的篇幅就比较大。
中学统摄天下学术论录音整理
10月17日第二节课 2012425017 李佳
艺文志就是一卷,《七略》七卷,《别录》二十卷。这些可能都有对书的详细的介绍,所以篇幅就大。下面艺文志,他可能也有些书有介绍,多数的书介绍的很少,就不能算提要了,他只是有些书的后面提了一句,有些书就没提,没说什么,只能还是一个目录性的。艺文志是一个目录性的。而《七略》和《别录》应该除了目录之外还有提要,所以它篇幅就大。但是这两个,别录和七略后来都没了,都没保存下来。主要的部分保存在了《汉书艺文志》中,这艺文志就是东汉时候班固所修的一部史书。这个汉书确实是我们中学复兴史学规范,奠定复兴了的史学规范的重要的书。《史记》奠定了主要史学的规范,汉书也有比较大的贡献。《史记》还是一个通史,汉书就成立了这个正史的断代史体例。也就是一代一部,不再混着了。也就是说史记是没头没尾,从皇帝开始到了汉武帝就结束了。他没有朝代,没有成立断代史。而这个汉书就是东汉的时候为西汉这个朝代已经过去了,为西汉做史。这个所以这就成立了以后中国正史的一个传统。这就是从汉书开始的,为前代修史。正史都是断代史,一代一部,而且都是前代结束以后由继承的朝代来修。艺文志上面已经说过了,它保存了刘向刘歆所成立的体系的主要结构,但他可能就把那个提要删掉了,他的剩下的主要就是那些书目了,但是除了书目之外它还有总序,总序在最后,艺文志结束了,它来一个主要的书的这种概况。
“大凡书,六略三十八种,五百九十六家,万三千三百六十九卷,入三家,五十篇,省兵十家。”这就是当时的一个主要的书的概况。六略三十八种,也就是这个七略其实就是六略的体系。那么,七略当中有个纪略,也就是个概述,具体这个纪略是干什么的也不清楚,总之纪略就不是用来做分科体系的那一略,纪略应该是一个总述。然后真正的作为分科的是六略。六略三十八种。这个种就是类别的意思,比如说是六艺下分易书诗这些,这就是我们上面列的这些,六艺下分易书诗这九种,一直乃至到方记下分四种,再加起来就是三十八种。五百九十六家,家就是本的意思,每种之下又分成了不同的。家应该相当于今天的种,种相当于今天的类。五百九十六家就是五百九十六部,就相当于部。那个当时天下的书啊,主要就是这五百多部。你看那时的书多少啊,那时作为一个学者多幸福啊!能够通天下之学,六略之学读上一遍不是什么难事,一共才这么三千多卷,三千多万字,用不上一年就能把它读完了,精读的话用一生足矣。如果一个天赋够的话,用一生把这六略通了还是有可能的,不是什么太大的难事。古人治学方面是比今天要轻松一些,要幸福得多。五百九十六部,不是三千多卷,是一万三千三百六十九卷,一卷假如是一万字的话,那也就是说,有一万万多字,一亿个字,相当于今天佛教的大藏经。如果你分出主次来,把这些你全部都读上一遍,把它全部读上一遍,全部精通,还是有可能的。
所以现在的问题,现在的学术问题一个是书太多了,另外一个问题是失所统摄了。所以在今天治学是非常困难的,要想通达天下的学问几乎就是不可能了,因为今天的什么都成专科之学了。既然通达天下的学术是不可能了,所以就放弃了,所以就成了专家专科之学了。哲学本来是通人之学,本来是形式上的大学道学,在今天也沦为专科之学。搞哲学的也是以专门为上,不再以这个成为一个体系的大家为上了,而是以作为一个专门的领域的专家,作为他的崇尚。从黑格尔马克思以后立体性在大家也不再有了,从此以后哲学也成了专科之学了。今天的书就不知道有多少了。所以我在这个文章的最后,我有一个计划,就是重编四库全书与我们这个体系,将来条件成熟以后,我们的设想大概是要等到中国的天下体系成立了以后,中国成了天下的共主以后,那么,总授天下之书,把他再编哪块。你看把它那个翻到最后这一页。你看把天下之书分为四类:收录书、存目书、不存已不禁书、尽毁书。也就是说这里面要收的书应该是很少的,当时的天下之书又多了,又更多了,不知道有多少部啦。我们能够收录进去把它全文收录进去的,我们能收四库全书那么大就可以了。那么剩下的就是存目,以及连目都不存的这都有很多,尽毁的这后两类连目都不存了,有的需要烧掉最后一类,把这个有害的。这个有害的书太多了,各种科学教的邪恶之书,如达尔文,兵器,核能转基因之类的,只是列了个荤荤大者,需要烧的我看还不知道要多少呢!大部分书都需要烧掉的,有一部分任其自生自灭,有价值的、价值不是很大的就存目,最有保存价值的最需要流传的把它全文收入到这个新四库全书里,这样天下的学术才能重新回到他的正轨。就是说书太多了没用,不但没用还有害啊。今天的书有害的居多,所以我经常说“开卷有益一语,于今日极难言矣。”开卷有益啊!这是古人的古人的情势古人的状况,今天恐怕都是反着的,今天开卷就是上网,我们能说上网有益吗?上网上到它自动蹦出来的那些都是无益的。所以说今天开卷有益要大大打个问号才行。在我们的设想里面,很多书都要烧掉,能剩下的就剩下了这七略的一万多卷,四库全书有多少卷啊,我记不清了,总之要多多了,可能有几万卷吧六七万卷,再多剩点,剩六七十万卷,当然这是个大概的想法,总之要少剩,那全文收录的应该是非常经典的那种书,这样天下学术才能重新回到他的一个正常的状态。今天已经是这种得了癌症的状态了,还有就是要再不整理的话,天下的学术将为这种恶性的膨胀而自己毁掉自己了,所以要必须治这个病。因为癌症作为一种疾病来说它的特点就是属于恶性膨胀,就是不断的不断的以几何基数来增长。这学术到了这一步也就成了癌症了,成了学术的不治之症了。如果学术这样不断的分裂下去,不断的以几何基数这样生产下去生产继续扩大,知识生产、知识爆炸,也就是学术癌症,不是件好事是件大大的坏事,需要我们重新的认识,提起高度的警惕学术的爆炸。到了今天这样一个状况,那将要导致人类学术的自己毁灭自己。
这是七略的总叙,在每一略下面他又有一个小叙,比如说六艺到了小学的书都列完了以后就有一个六艺的小叙:“六艺之文:乐以和神,仁之表也;诗以正言,义之用也”,到最后他说“安记所兮,悔所不见,终以自闭,此学者之大患也”。然后有一个小字就是叙六艺为九种。然后诸子这十家列完了以后就再来一个有关诸子的小叙:“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虽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易曰:‘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去与流裔。使其人遭明王圣主,得其所折中,皆股肱之材已。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方今去圣久远,道术缺废,无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犹愈于野乎?若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后边有诸子为十种,诗赋后面有一个小叙,“凡诗赋百六家”,就是说诗赋收入的书一百零六部,一千三百一十八篇,这么多诗和赋,入阳雄八篇,这个入的就是七略里面没收的,把它加进来了,还有个初就是说,七略里面原来在这个下面的把它除到别处去了,把它调到别的略或者是别的种下面去了。
“凡诗赋百六家,千三百一十八篇。故总言诗赋曰‘不歌而颂者谓之赋,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这个里面“不歌而颂,谓之赋”,不唱而平读叫赋。以前这个赋是跟诗相对的,诗是由歌而来的,所以叫诗歌,而不是歌赋,诗歌是连用的。我们今天就知道我们要深究这个词的意思,在诗经那个时代啊,一直到乐府那个时代,他都是要配上曲子来唱的,需要歌的,那叫歌诗,诗歌,不歌而颂就是赋了,就不是诗了。“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登高能够即兴脱口做出一篇赋,这样的人就可以做大夫了。看来做大夫就要能写文章,这是中国的传统,“言感物造端,才智深美,可与图事,故可以为列大夫也。”
所以说大夫就要有这种很深的感触力,很深的感受力、很敏感的感受力,要能够有这种感通的能力,跟天下跟君主跟人民跟自然万物有感通力。今天这个具有多少行政知识的知识官僚不是这样的,在看来这个古人强调的大夫的素质主要有他要有这种感通的能力,也就是要有这种人,对于人字,人以通为立义,这是谭嗣同的说法。仁者觉也。所以,麻痹不仁,这个麻痹了,不觉了,就是不仁了。所以仁强调的是知觉性,也就是感应能力。这种柔软的,灵敏的感受力,柔软的心,心硬了就僵死了。那么别人有苦不痛不痒,是刚硬的,别人有喜乐,也不随喜,也不痛不痒。所以这种刚硬的心就是人心的反面,就是不仁之心了。所以说人心柔软的,是感应灵敏的,而这个也就跟这个活是联系在一起的,对,这个活的东西是柔软的有感应的,有感应灵敏的这种知觉性的,死的东西就是刚硬的,也就没有了、丧失了他这种灵敏的感通力。所以哀莫大于心死。那么今天的人可谓刚硬之疾,心死以疾了。
“可与图事,故可以为列大夫也。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邻国,以微言相感,当揖让之时,必称诗以谕其志,盖以别贤不肖而观盛衰焉。故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也。春秋之后,周道渐坏,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人矢志之赋作矣。大儒孙卿及楚屈原,离谗忧国,皆作赋以风,咸有恻隐古诗之义。其后宋玉、唐勒、汉兴枚乘、司马相如,下及杨子云,竟为侈丽闳衍之词,没其风谕之义。是以扬子悔之,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如孔氏之门人用赋也,则贾谊登堂,相如入室矣,如其不用何!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这是诗赋。
下面是兵书,咱兵书里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图四十三卷,省十家,二百七十一篇(重),如一家二十五篇,出司马法二百五十五篇,入里也。省十家,二百七十一篇重的,也就是说删去这些重的十篇书,比六略的体系多收了一家二十五篇。把司马法原来在这个兵家之下的,这个司马法原来是在兵家里的,现在出到里部去了,六艺的里那种,就这司马法不会更变,为什么放到里面去呢?可能这个汉书的作者认为这是属于周礼的附属的学问,所以我们上次就讲了下官司马,所以这个司马是讲兵学的,讲兵学的经典,兵学的经典应该是以司马法为始祖的,什么孙子兵法、孙膑兵法,这都是司马法之后的诸子百家之学了,司马法还是应该说保留的经里面的兵学是最多的,也就是说它还保留着位列的道术里面的兵学,上官司马掌兵学从这里面能看出来。
“兵家者流,盖出古司马之职,王官之武备也。《洪范》八政,八曰师。孔子曰为国者‘足食足兵’,‘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明兵之重也。”所以这个兵学、军事学非常重要,在这个四库全书的子库里,就把兵学列入了仅此于儒家的,大家看这个四库全书的子库吧,子库下儒家之后就是兵家,这个兵家是非常重要的,假如我们要把儒家从子部里移到经部,那么兵家在这里面就成了子部之首了,这个兵学非常重要。为什么呢?没有兵、没有武备,这个国家就保存不了,天下就不能安定,那么历史文化就不能安立,一切的学术也就没有了前提,所以说这个兵非常重要。“亦曰‘古者衔木为湖,啖木为食,苦食之吏,已危天下,起用上矣’后世腰襟为刃,胳革为甲,器械甚备,夏夷汤、武受命,以师克乱而济百姓,动之以仁义,行之以礼让,《司马法》是其遗事也。”所以我们说,这个司马法是倒数里的兵学,记叙的是三代的兵学。“自春秋至於战国,出奇设伏,变诈之兵并作。汉兴,张良、韩信序次兵法,凡百八十二家,删取要用,定著五十三家。诸吕用事而盗取之。武帝时,军政杨璞捃摭遗逸,纪奏兵录,犹未能备。至於孝成,命任宏论次兵书为四种。”程帝命刘向校书,是他负责领导工作,刘向具体还负责校六艺诸子和诗赋,然后任宏负责校兵书,还有另外两个各有专人,就是那个术数,有一个负责医学的官吏,属于太医那个系统的,叫什么我记不清了,还有术数还有另外一个人,这是四个人。刘向负责校三部,然后另外三个各校一部,这是兵家。
然后术数,术数百九十家,二千五百二十八件,“数术者,皆明堂义和史卜之职也。史官之废久矣。”也就是说术数来源于这些史官,“其书既不能具,虽有其书而无其人。易曰:‘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春秋时鲁有榇慎,郑有神灶,晋有卜偃,宋有子韦。六国时楚有甘公,魏有石申夫。汉有唐都,庶得粗觕。盖有因而成易,无因而成难,故因旧书以序数为六种。”可见这些列都是这个术数前面这个天文,看来,我们在历史的时候,我们中学学历史的时候就曾经学过有一部书叫《甘石星经》,我们在当时认为那是一部天文学著作,那在我们这个,在六略这个体系里边它确实也就放在了术数下边的天文这一种里边。所以这些人除了通天文之外,他后边这些肯定也是兼通的,所以他都属于术数的类别。
下面是方技,方技三十六家,八百六十八卷。“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太古有歧伯、俞拊,(这齐伯就是黄帝内经里面,与黄帝论医学之道的那位)中世有扁鹊、秦和。盖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也就是说在歧伯、俞拊、中世扁鹊、秦和这个时代啊,医和政是不分的,治病和治国是不分的。所以我们至今流传一句古语“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可见中国学问这个经史子器是极其通达的,是相通的。那本来这个相是应该是通了经史以后的才能做的事,医学赋予气部属于专门之学,这两个在西方的学问里边是通不起来的,所以在西方也不会有这种“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话,这绝对不会有。在西方政治家是政治家,医学家是医学家,特别是现代西方更是如此,在古代也差不多,古今中西都差不多,总之这个学术都是越来越分裂了,在西方的古代也也应该有这样的意思,我记得在罗素哲学史里边就有一个阿拉伯的,传亚里士多德学问的大家,他的本职工作就是一个太医,那当然那是一个阿拉伯学者,后来跑到了西欧去了,没有,大概还是在依克兰那个地方,这是广义的西学,也可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但是到了今天,中国和西方都不可能有这样的事了,那些政治家就只会做政治家了,做医学大家不太可能,医学家去做政治家也不好说。“汉兴有仓公,今其技术掩昧,故论其书,以序方技为四种。”这四种就是一经、一方、房中、神仙四种。一经就是黄帝内经,这样的经典著作,通论性的介绍医学之道的著作。经方大概就是张仲景那些书,到今天还有一个派别叫做经方派,据说是由章太炎在民国时候兴起来的,也就是说,章太炎先生还是一个通达学问的人,所以他能做到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他本来是搞政治的,也是一位大学问家,还通那个医学,首创了经方派,这很难得。这个经方派在近代中医遭到西医的强烈的压制的时候,他们就精研这个医术以治疗效果取胜,疗效方面达到了古人相当高度。傅路江就是经方派的,写了一本书叫《儒医概论》,这个经方派是值得研究的,在我们中国的医学里边,中国的中医学在经方派里成立了这样三个层次:一个是经方,一个是处方,一个是药。经方就是坚持以不变应万变的方的经,在仲景的山海论里面就列出了一百一十多个。这一百一十多个经方就可以不变应万变,就是说临时来了病人了,就以诊脉来发光辨证这都是张伯笠发明的以发光辨证来对这个经方,先选定其中一个,然后再采用发光辨证,对其中一个调整开出了处方,然后按照处方来抓药就是最后一步了。所以我们中国的药是有结构的,是根据这三层结构来的,而这西医就没这三层结构,西医只有药这一结构,也就是说什么病,就给她开什么药。没有经方也没有处方,就是药,直接由药这个层次去对这个病。所以就总结出来了,凡是有结构的就能得其统摄,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就能成为一门成熟的学问。凡是没有结构的,就是不能成为学术的垃圾学问。什么是垃圾呢?垃圾就是散的呀!无所统涉的。所以不管是语言还是文字,垃圾语言没有结构,直接由这个词来对应事物,一个事物造一个新词。垃圾医学也没有结构,直接由药来对病,有一种病就得搞一种新药,所以它这个语言或者说医学,永远也不能成熟因为它总有应付不了的东西,总需要有新的东西加进来,总需要学习,总在幼稚的这种阶段。西方的语言也是一样,西方的语言就是没有结构的。总之这个语言跟它的一切的文化下面的那些东西是相互关联的,有什么样语言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化,有什么样的学术。我们中国的语言是有结构的,是能够得其统摄的这样的一个语言结构,所以它的各种学问都是有结构的,能得其统摄,能够超出垃圾的境界。西方的语言正好相反,所以它的学问也是一样,总归是垃圾的语言造成了垃圾的学术,垃圾的文明。
第五讲第三节课田萍2012425019
艺文志小序是非常值得去研究的,对著作的源流提出了自己的理解,是了解中学统类的重要文献,里面有长处也有短处。比如说诸子十家当中,我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它这里面有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把儒家也放到了诸子十家当中,与其他并列。虽然把儒家放到了诸子之首,儒道阴阳法名墨杂农小说,儒家放到了子部之下,与其他的子部并列,这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可谓影响深远,一直到今天还有它的影响。这个分法以后就一直保存下来了。以后七略的分法当然就是这样了。四部的分法儒家也在子部。直到哲学的规范里面更是与诸家并列。说严重一下,总之这个影响是非常严重的,错误还是比较大的,还是需要加以指出来。把儒家与其他的子部并列,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错误。
在这之前,司马谈还提出了一个更加错误的学术观。司马谈在六家要旨里提出了一个六家的说法,以道家置于六家之首。道家之下有次序我就不太清楚了。道家、名、法、儒、墨、阴阳。但是怎么排的,他排的什么次序我记不太清了。他排次序肯定是有他的见解在里面的。把道家排在首位而且极力地推崇道家,认为道家是得大道之全,是为政的要道。儒家包括六经,他这里面是儒家是有六经的。司马谈有一个和我们一样的地方就是把儒家和六经放在一块的。他一个非常大的错误就是把儒家六经和子部诸家并列,而且还居于道家之后,这个错误就很大了。可以肯定的就是儒家和六经不分开放一块是一体的,这是可取的地方。屏退六家与其他并列,甚而将道家居于六经之上,这是两个错误。让儒家和六经一块都和各家并列的,而且让道家居于六经之上,这是巨大错误。这正是那个时代的反映吧,这是当时那个时代诸家实际地位的反映。司马谈时代还是汉武帝尊六经之前的时代,以道家为王官学的时代。所以司马谈把道家放在最前面是有他的时代背景的。是汉初学术的实际地位的一种反映。但这个只是一时的便利,不能作为评论学术的定论。司马谈的错误就在于把汉初那个时代的一种特殊的学术的关系作为一个定论了。
那么这六略的体系,刘向那个时代早已是汉武尊六经以后的事情了,所以他提出一个比司马谈更加合理的学科体系的见地。他把六经提出来了,置于各家之上,不再与各子部并列了,放在经部了。但是剩下一个尾巴,把传承六经的儒家留在了诸子之列,没有提出去,没有把儒家和六艺一块提出去,还剩了一个尾巴。司马谈的问题已经由六略大部分体系解决了,但还剩下一个尾巴,就是儒家。把六经跟儒家分开了。六经单列,居于六略之首,把儒家留在了诸子之内。这是对司马谈错误的改正没有彻底,留了一个尾巴,一直流谬至今。也影响了以后四部的分法,四部把儒家还留在子部和诸家并列。这就是六略和向歆七略的比较。向歆七略已经能够如实地反映这种学术之间关系了。既是一个学术事实的反映也是一个学术本身的关系的一种应有的反映。也就是说汉武帝拨乱反正,恢复了这些学术本来应有的地位。刘向的七略做了比较正确的反映,但是还留了一个尾巴,把儒家留在诸子之列,没有彻底解决问题。
还有一个就是六略的体系认为这十家各来自于王官中的某一官。这说法也应该两面地来看。基本上,在马一浮先生的框架里说:与其信向歆,不如信庄子。他否定了儒家对于王官的论调,认为诸家皆出于方术,出于道术,这是庄子里面的看法。道术流出方术。刘歆和艺文志的看法就是王官。王官中的某一官出某一方术,还是一一对应的。我们可以把这两种说法分别来看。假如我们笼统地说,王官出诸子和方术出于道术,这两者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以前的道术就保存在王官之学里面。因为那时候没有私学。所有的学问都由王官来传承。现在笼统地说诸子是从王官里来的就跟笼统的说是方术从道术里面分裂而来的,这是不对的。所以我们对汉书艺文志和刘向他们的说法应该辩证来看的,他们是有他们的的看法的,笼统的说是没错的,但他们也有他们的问题。就是他们把诸子和王官的对应搞得过分僵化了,弄的一一对应了:某一子来源于某一官,说道家出于史官,纵横家出于行人之官,墨家出于青庙之首,说的特别僵化,这就有他的问题了。说的过于僵化,过于整齐划一了。一个子就处于某一个特定的王官,这恐怕不是事实。也就是说诸子当中的每一子他们当时,就像最早期的老子是道家之首,他确实是出于史官。到了孔子就不具有某种身份了,他是遍学各种学问。各种王官之学,散在民间的也好,当时还保存的王官学也好,他遍学各官,你并不能说儒家出于某官。不能这样定论。墨子也一样,他也学了很多的学问,也不能仅仅说墨子出于青庙之首。墨家当中的器学,但显然和青庙之首关系不大了。墨子的言非葬、非乐可能跟青庙之首的学问有些关系。这样我们就对马一浮先生和后来章学诚发挥了这种观点,还有后来六经皆史的观点。我们对这个先不说。在我们的经史子器里面可能也是对他们有一个说法。我们就说这个章学诚的子出官学这种说法,要辩证的来看,分成两个方面。像这个马一浮先生所主张的方术出于道术是一致的,没有太大差别。问题就出在过分的僵化,过分的一一对应,这就是他的问题。七略就先谈到这。
下面是四部。四部的成立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从晋朝开始出现一直到唐朝作隋书经籍志的时候,最终的确立,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晋荀勖的《晋中经簿》将群书分为四部,这个时候还没有经史子集的名称,只有甲乙丙丁的名称。这是荀勖的甲乙丙丁四部和今天的四部有两个不一样:一个是没有标出出经史子集的名称,一个是乙部和丙部次序不对。所以说荀勖的这个是子部,但史部排在了第三位。下面这个李充这个,就只剩下一个不同了。李充还没有给出子部的名称,但他已经把次序排的跟以前一样了,把史书排在乙部,子书放在了丙部。到了魏征编隋书经籍志的时候,基本上确定经史子集的规范。他沿用了李充甲乙丙丁的次序,而且给安上了经史子集的名称。隋书经籍志进一步地分出了四十个子目。四部分类法就成为唐以后主流权威分类法了。四库全书还是继承了四部的分类法,它可能在经史子集之下这些类和小类里面做了调整。比如说经部里四书和五经总议这肯定都是新立的,因为在唐朝那个时候还没有四书的独立也没有五经总议。在子部里面也有很多的调整,隋书经籍志我记得还是按照传统的诸子百家,按照十家来列的。四库全书里面做了很多的调整,基本把好多家都并起来了,比如法墨家都看不到了,都放到了杂家里面。杂家下分杂学和杂考两类,杂学里面列了墨家乃至名家。杂学里面有墨学,把墨家、名家、道家的一些书都放到了杂学里面,调整的比较大。还有一个就是把释家和道家放到了最后。四库全书的子部我认为相当混乱,标准极不统一,极需要我们进一步给他调整,其他的书还没有像子部这么混乱。
我们详细地介绍一下四库全书的分类情况。如果大家有能力读四库全书就可以按照我们今天介绍的读。
经部易类,就是列了好多,礼下分周礼、儀禮、礼记、三礼总義、通禮、杂礼书六小类。春秋下面没有分类,孝经、五经总议是四库全书新立出来的。当然五经里面的书可能自古有之,但没有把他单列成一个小类。四书是新出现的,在朱子以后才成立了四书。在四书五经里面把他成立了一个单列的部分。乐学下面收的有关乐律雅乐声律的著作,这个放到经里面好像那个不怎么正确,那都是后人的著作了。小学分了三类,分训诂、字书、韵书三小类十类。字书有急就篇、说文解字、康熙字典。急就篇相当于三百千那样的古老的识字课本,相当于今天的三百篇百家姓、三字经,孩子认字的这种课本。说文解字是许慎做的,康熙字典是康熙时候的字典。这是经部。
史部有正史,那个时候有二十二史,到明史结束。编年史下面有举出一些例子,有竹书纪年、资治通鉴。纪事本末,这些都是一些书的名字了。别史从钦定、崇定、大经国志,也就是除了中国那些四夷的史书,杂史、诏令奏议有太祖高皇帝圣训。二汉诏令,奏议。张之洞是南皮人,沧州地区的,今天沧州南皮县的,他的号就是南皮。经常称为南皮先生。是我们沧州先贤。传记分三类,圣贤比如说孔子圣贤编年,名人传记,列子春秋。第八类是史钞,史钞下面有两汉博文,通鉴总类,南北史实小录。载记有吴越春秋、南唐书等。时令这是我们传统的分类办法,有时令这一类。钦定月令籍要就是这月令的一个衍生著作。每个月之下都做些什么、不做些什么。十一地理之下分的多,宫殿簿、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水、古蹟、杂记、游记、外记十小类。元和郡县制,太平繁衍志,都会郡县有河渠,边防山水。其古迹加杂记,杂技里面有洛阳伽蓝记。记载洛阳当时的寺庙的一个书。杂记:南方跑木状、北户录。北户在尔雅释地篇里是一个地名,北户就是门朝北开的地方。我们中国都习惯于门朝南开,这个地方是门朝北开的所以是南半球了。所以我们对地球的了解从很早以来就不限于中国这一小块,已经能达到全球很大的范围了。尔雅释地篇里就有北户这个名词了,而尔雅很早了,相传是周公所作的尔雅,所以我们认为我们中国的天下是在退化的,我们以前的天下是全球的天下,是大九州,到了黄帝以后就变成小九州了。但就是因为他是退化的,我们通过史书对天下的了解就是自始至终是广大的天下,不是仅仅指我们中国这一小块的天下。
岭南风物记是杂记、游记,外国的游记,比如说佛国记,这是法显大师写的,他是留学佛国的祖师了。法显法师是玄奘之前的一位大师。大唐西域记这是玄奘大师写的去印度的一个记录。职官下分官制官箴两小类。官制下面有明会典、唐六典,相当于周礼,原来周礼就是官制。官贞、州县提纲。所以看这个书名是有好处的,看这个书名就能让我们知道大体在写什么干什么。所以经史子集的书给他一个存录的地位,都是一个很高的地位。我们借这个名字就知道有这么一个书,我们还能大致地知道他在说什么。有很多的书连存目的价值都没有的。天下的人把它忘掉,根本就不知道它为好。这就是那些有害的书,连存目的书。
十三是政书下分通制、仪制、邦计、军政、法令、考工六小类。这军政,司马法应该属于军政。考工下面有一部书叫营造法式,考公下面的书很少。可见当时的公科是很少了。这部书是梁思成、林徽因花了很大精力,需要加以大力弘扬的,我们传统的学问,这是传统建筑学的经典。你看它放在史部了,我们还是觉得它应该放在器部会更加适合。像考工正书这些应该归回原位了。把考工这部分就并入了工学了。
目录下分经籍、金石两小类。四库全书里面的小类的分类标准是相当混乱的,目录也放在史部了,在子部里面有补录。目录放在史部当然是我们中国的史学传统。从汉书艺文志就开始把目录放在了正史里。这就是史部。史评十五类,子部,儒家,下面有有孔子家语、荀子等等,那里面说的书很杂了,像杨雄、王冲等等都在儒家部之下。
兵家,孙子、吴子,法家有管子、邓子,商子、韩非子。前面这些是先秦诸子法家的,后面这些是段誉的,所以这些分类是相当混乱了。把法家和法学等同了。法学就是刑吏之学。
农家,可能列里面所收的那些农家的书都没有了,可能都失传了吧。它收的都是农学的书,而不是农家的书,所以子部的这些家就等于学了。法家就等于法学、农家就是农学。这就成了专科之学了。所以我说子部的划分标准十分混乱。农家有齐民要术、农学、农桑辑要、衣食辑要、泰西水法。泰西水法就是介绍西方水力的著作。这里面已经在用中学统摄西学了。这可能是徐光启他们翻的。西方怎么修水库,疏通江河之类的。还有一本书野菜博录就是荒政。研究野菜,看哪些菜是可以吃的,都很重要。我们今天看不起这些书是不对的。说不定哪天我们就灾荒了,吃不上饭了。你要懂这些就不会挨饿。还会自利利他,他教别人吃菜不中毒,能救活好多人。我研究了一些。研究了好多类,有的叶子能吃的,有的根能吃的。比如野石榴,以前我只知道石榴子能吃,但是不知道叶子也能吃。我就试了一下,不太好吃。但是至少你知道它能吃,不会中毒,能够解饥就可以了。所以我对野菜已经有一定的研究的。我知道的能吃野菜有一定的数量了,荠菜,一种有开白花的野菜,也不苦也不辣,而且春秋两叉,春天二月一茬,现在一茬。春天可以吃上一两个月。小麦出来后又出来了。也是下面要说的,我们要研究传统的农学,这些齐民要术、农商籍要,这也是农学的一个经典之著了。农商籍要这是元朝的统治者编的。一开始他们说要圈地放马的,后来改了,不但改了,而且还组织人写出了一部很好的农学著作叫农商籍要,这个书是很好的,很奇妙的。农政全书,齐民要术要是最古的书,那么这个农政全书一直以来就是一部经典。像这三本书要大力研究。那里面的种田等等的各种农学方法都逐渐地恢复起来。也就是要复兴传统农业也靠这些传统的农学著作,这个也不难,因为农学不像医学,不那么玄妙,所以农学靠这个书就可以恢复起来了。但是医学不能,医学一断,只靠医书,除了那些有天赋的人,有天才的医学大师可以依靠医书来恢复医学之外,普通的人是很难恢复的。所以现在的中医要抢救,如果不恢复很快就断了传承了。中医现在已经快没有了,只剩下一些医学院和中医学院,一个是假医学,一个是假中医。所以假就假在用西医学冒充中医学。
后面就是医学。天文算法下分推步、算书两小类。就讲到这里吧。
《西学之中学渊源》西方伪史考辨简析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发分享至朋友圈,福慧日增,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