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昆仑儒家】礼由仁生,依礼为和——《论语》论“礼”作品选

昆仑雅君 昆仑群玉 2024-01-09



编者按:又到学期总结时,本学期结束,这一轮儿持续了四年半的超长初中生涯暂告一段落,心下竟有些无语凝噎的味道。于是,便想着这次学期总结,对过去的四年半进行一个总的盘点,算是为自己准备的一个小庆典。复盘的过程中,发现有未发表的学生作品,一为初一(上)的《论语》“论学”,一为初二(下)的《论语》“论礼”,略为编校,录于此,算是留个念想吧。是为记。


千洵

回到儒家核心思想“仁”上面来讲,礼就是仁的外在体现。每一个人理解的礼都是不一样的,根本原因可能在于每个人心中的“仁”不同。孔子所理解的礼是“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为何孔子会说出这番话?俭,是一种选择,说明礼注重的不是外在的多么浮夸的表现,而是仁心的发动,是仁心外推的一个过程,因为礼的本质就是仁。我们在行礼的时候,最重要的不是外在多么的浮夸,而是内在的传递。《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从根本上讲,也是一种极简主义的体现。而“丧”所表达的也一定是内在往外的传递。当舍易要戚的时候,就是一种仁的呈现了。当然,当我们太过于夸张地“戚”的时候,也是一种偏离中庸的状态,是儒家所不取的。我们情感的流露是一种礼的表达,那么,当我们人是一种不仁的状态时,礼又是怎么样的呢?或许这种礼会沦为一种礼教的形式,对人产生约束,或者是礼失仁,成为一种偏外在的现象。


欣怡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这一则里讲了礼之本,便是仁。如果我们注重内在的仁,那俭便是非常容易和内在联系的,要知道“五色令人盲目,五音令人耳聋”。丧礼呢,这便是子女对父母的孝,此时,子女正处于一个大悲伤的状态,这时候,我们就需要选择去聚焦,我们不能是日用而不知的状态,而是要自我叩问,我们是偏外的还是偏内的?如果我们不要礼,只要俭,只要戚,行不行呢?那不行。我们需要用中庸的方式呈现戚和俭,那就是求和,我们需要防止泛滥情感的放纵。


晋嘉

孔子还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孔子的意思是说君子无所争,但要是真的争,也要符合礼。假如争没有礼,人们就会像动物一样为一点利益而争得你死我活。礼强调或者说其目的就是要达到“和”,即中庸之道,防止过犹不及。总的来说,礼就是限制人们的动物性,制约人们的情感,让人们与动物区分开来的方式,使人们至少在理性层面解决问题。


秉宸

纵观中国社会类型的发展史,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三类:原始社会、礼乐社会和法治社会。夏商时,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刚刚形成,人们对于大自然的很多神奇现象不能给出完美解释,而又崇拜、敬畏这种力量,所以便制造了各种图腾,编造了很多种鬼神来给出当时能做到最好的解释。用这种鬼神的力量,又有助于君王对民众的统治到了现代,现代中国的社会制度偏重法治。有更高的可靠性,基本规定了每一个人权利与义务,对于违法行为,有强制措施予以处置强制执行对于那些违的人可以起到一定震慑作用,并且可以给其他人警示。礼乐社会则介于这两种社会之间。我认为礼乐社会是一种较为柔和的社会制度它以血脉为根基,以熟人社会为模式,主导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让人们能够和睦相处,进一步做到没有太多的冲突。用礼的方式来交流,礼尚往来,这样大家都开心。只是,用不太具有强制性的礼来让大家规范自己的行为,很考验个人的意志力和良知的,需要个体有很高的文化道德修养才能以行动来完美诠释周礼如果血脉联结变弱,社会流动性变大,个体文化道德修养程度不高,那礼往往变成虚礼,社会便处于混乱之中。在我看来,既有毁灭,也有新生。礼乐制度的没落,正是法治制度的苗头社会制度一直在向前演进,会一直演变为更适合时代的样子这正是时代前进的标志。也许哪一天我们现在的法治社会也会破落,一种新的社会治理模式出现


说礼崩乐坏

悦扬

东周之时,春秋战国,礼崩乐坏。原本西周时周公制礼作乐,天下就算说不上是什么大同,也算是大治了,那为何到了东周就崩坏得不成样子了?要想了解,大概还是需要先把周礼的特性和基础搞清楚。


周朝初建历史,周公鉴于前两朝的优势和劣势,一改商朝敬鬼神的形态,制定了礼乐制度,并以此维系社会的稳定运行。礼乐制度随当时分封制的政治形态,依赖于伦理政治。伦理政治讲究家国同构即君臣关系与父子关系相似,维系政治运行和政权合法化的则都是血脉。赖于以上这些制度,同时也是为了维护这些制度,周礼讲究慎终追远,祭天地祭宗祖。


分封制是这样的,最早建国的时候,诸侯是天子的兄弟和儿子,关系亲密,自然也不会有什么作乱犯上的想法。但是等到若干年之后,天子和诸侯的关系,称得上是八竿子打不着,血缘疏远之后,原本依赖血缘而存在的伦理,自然就没有办法延续,进而使得血缘的重要性被淡化,争斗不断。之后,随着争斗过程中部分诸侯的势力扩大,野心也逐渐变大,春秋时期可能还有些虚礼在,到战国时期更是完全刀兵相向了。


生在这样一个时代,孔子想要恢复世界的秩序,他选择了礼,于是开始重新推行礼乐制度,开始追寻礼的本质,让礼新生。


礼乐制度最初制定出来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平,即守礼是做到“和”的途径,和也是礼的呈现,反过来说礼的状态又是和本身,守礼而和便是礼这一套制度最终的追求,这算是礼的一个本质。东周时人心膨胀,和不再成为最高追求,即使是最亲密的人为了权力也可以互相残杀,于是礼被放弃了。


但之前肯定有些什么东西,能够维系人类共同追求的“和”,才使得先前是一个人人皆礼的社会,为了维护社会秩序,推行礼乐。孔子再向内追溯,他发现了被命名为“仁”的东西,这个仁就是礼背后最本质的东西。人有仁心,所以追求和的状态,体现于外便是礼,悟得这个道理之后,孔子云游四方,唤醒人内在的仁心,致力于恢复周礼。


面对礼崩乐坏,儒家选择了回归社会旧有的体制,选择了周礼,建构起伦理社会的大厦。不过,孔子的礼跟周礼有一点不太一样,主要在于周公制礼作乐之时,单纯地是为了维护社会和平,所以周公礼乐制度可能偏外在,是一种从外塑造的规定。而孔子因为看到礼背后的仁心,所以相较于周公的礼,可能会更偏内一些,儒家是从心而发为礼,而非从外向内。


只是我们知道,东周结束后,秦朝大一统,并从此结束了单纯依赖于伦理的社会,而开始转向一个依靠规定维持的社会。面对乱世,恢复以前的秩序固然是一种方式,制定一种新的秩序亦是一种方式。儒家选择了发展前者,但同时,也有其他的学派选择了后者。如果真正面对一个失去秩序的社会时,被命运笼罩的我们又应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论礼

孔子出生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但是他却像一盏灯,在那如漫漫长夜一般的时代,点亮了一盏夜灯,照亮了一条前行的道路。如果说有亡国和亡天下之分,那礼崩乐坏代表的便是亡天下。那么,究竟什么是礼崩乐坏?


我们说的礼一般来说,是指周礼。不同于殷商时期的文化,那时崇尚巫术,万物崇拜依旧盛行,也就是说,殷商时期,他们是通过类似“宗教”的方式来统治国家,信仰的一致便是他们达到政统的方式。但是孔子也说过,敬鬼神而远之,这样的思想便是从周时开始的。周公摄政七年,提出了各方面的带根本性的典章制度,其实有了一点我们现在国家所遵从的依宪治国的意思,核心的不同,在于这些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缘为纽带,把家族和国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伦理融合在一起。从商到周,是巫术转变至宗法的过程,本质上来讲是从人与鬼神的关系到了人和人的关系。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我们便可以将其称之为礼。礼崩乐坏代表的是一种伦理道德的崩溃,人与人国与国之间不再奉行礼的交往方式。但是到了孔子所说的礼时,他把周礼内化,加上了仁,使得礼不只是外在,而是由内心发出的。


那么,什么是礼的本质呢?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礼与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说和是我们最终要达到的目的,那么礼就是达到和的手段。我认为和的最终阶段,也就是《礼记大道之行》中写到的“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也就是大同社会。但是,如果没有以礼作为手段,为和而和的话,也是没有意义的。所谓的和,并不是要去当一个好好先生,而是要通过礼的方式达到礼乐之和。


子曰:礼,与其奢也,宁简;丧,与其易也,宁戚。也就是说,行礼的时候应该从简从戚,也就是说达到一种极简的状态。用老子的话讲,也就是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使人耳聋。这些,是应该舍弃的。生理上的极简,是为了注重精神上的丰富。滥情,只会使得过犹不及,应以一种比较中庸的方式呈现礼。礼偏重于内在,这便勾连到了儒家的核心思想,也就是一个字“仁”。我们可以说礼的本质就是仁。有仁的简与戚便是最真切的情感,也是礼最真切的体现。


如果礼失仁会怎么样?那么,礼就会成为一种形式,也就是礼教,除了束缚人性之外,没有什么意义。而且,仁是礼之本,失去了仁的礼,便不是真正的礼。真正的礼乐应该是由仁心出发,是一种仁心的外在体现,只要仁心已经发动,外在形式上的烦礼就不那么重要了。


那么,礼会用在哪些地方?子曰:君子无所争。君子是不争的,无所争的状态,便是一种和的状态,的确,如果人人都是君子,大同世界便能够成为现实了,并不会有争的存在,但现实肯定不是这样。所以,君子哪怕是要争,也会以礼的方式争,也就是所谓的以直抱怨。如果在争的时候做不到礼,那是动物性的,就和两只动物打架一样,是非理性的。但是如果通过礼的方式来争,便能够限制动物性,制衡情绪情感,通过理性的方式解决,做到友谊第一。如果能够做到以礼的方式争,是礼的体现,同时也是仁的体现。


那么,究竟要如何行礼呢?其关键便在于中庸之道。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行礼的过程也是推行礼乐制度的过程,具体的方式可以细小精微,多达种种德目,但是这些德目合起来便是一个仁字,而所谓的广大代表的就是天道,也就是仁心的出发点。


“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荣”,这句话便有了那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味道。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依旧坚持推行的就是礼乐制度,他代表的便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


说礼

熙锴

你见过有礼的人吗?可能“见过”,也可能“没见过”。但是,那些人真的有礼或者无礼吗?或者说你真的知道礼是什么,怎样去行礼吗?


孔子告诉我们礼是仁的呈现,同时仁也是礼的根本。可以说,礼是体现仁的一种手段一种途径。孔子还说过,“礼之用,和为贵”,这说明了礼乐的目的便在于和,不管是当时的伦理社会,还是现在的权利社会,也就是公民社会,我们都需要和。只不过相较来说,原来是以性善来看待人,以礼来治理,是一个潜在的“规则”,是隐藏起来的,而现在则是以性恶看待人,以法来规定限制人。如果一旦失礼,就好比现在失法一样,将会变成丛林法则一样地弱肉强食。


如果以此看来的话,礼相比较便是重内的。一次,林放问孔子关于礼之本的问题时,孔子这样答道:“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这便可以看出其中的极简精神。孔子认为礼不能太过荣华奢侈,应该节俭一些才好。而行丧礼时也不要大张旗鼓,应该秉持着勤俭的精神。那么,这样的话,不就是吝啬吗?不,并不是。因为虽然简朴,但是依礼而行,有情在内,自然是孝的体现。当然,也有特殊情况,所以,这其实涉及到了一个自我叩问的问题。如果仁心发动,是因为心不安,便是孝,但是如果仁心不发动,只是因为外在,可能仅仅真的是吝啬吧!同时,从孔子的这句话中也可以感受到中庸的精神。孔子并没有让我们舍去礼,也没有让我们大张旗鼓,他只是让我们呈现俭与戚,从而达到和的境界,防止我们滥用感情。


同时,上面那点也可以从孔子的“吾不与祭,如不祭”这句话中看出来。如果仁心发动了,礼就已行了,去不去皆可。但是,如果仁心不动,去了,可能也只是虚假的,不去,那更不用说了。但是,也千万不能让礼成为一种束缚,一种形式,那样的话就毫无意义了。


那么,礼在什么时候可以发挥作用呢?换句话说,就是礼的作用吧!如果发生了争执时,没有礼,人们便会像动物一样充斥着非理性,最后变成弱肉强食。而如果有礼的话,会限制动物性,制约情绪,让人们做到理性地解决问题,最后可能会变成友谊第一,也就是义的境界。


如果知道了怎样去行礼的话,那礼有哪些阶段?或者说可以抵达哪些层次呢?本能型的人们是无礼的,是丛林法则,是刻在DNA里的本能。而情感型的人们则会稍有显现,比如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可以说是礼尚往来,或者是堕落层面的狼狈为奸。到了逻辑型也就是实用理性型的人,最低便是一种规定,一种束缚,或者说一种底线吧,会变成礼法的形式,而高的便是礼乐,也就是和的境界。圣贤层的人们就更不用说了,自然是从心所欲不逾距,是一种自我实现的自由人的形态,最低也是律己立己达人。


自礼崩乐坏以来,礼乐好像已经消失殆尽,可是真的如此吗?可能并不是,她深深地埋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等待着萌发的那一刻。


说“礼”

瑞涵

社会生活中由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如击鼓奏乐,奉献美玉美酒,敬拜祖先神灵等,都是礼。礼为孔子所推崇,他以史为镜,鉴于夏商,学习周公所创造的“礼”,然后赋予其丰富的内核。


为什么孔子会想要改善周礼?因为周时的制度是家国同构,君臣大多都有着血缘的牵制,但在孔子所处的时代,血缘变淡,或是一方的势力扩大、更有野心,这些方面都会突破礼,导致伦理制度不再管用,世道崩坏,变为无序的社会。“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可以看出孔子对当时社会礼崩乐坏的痛惜,也可以看出孔子对政治的敏锐性。


面对礼崩乐坏,夫子选择了周礼,可夫子并没有完全沿袭周礼,他对周礼最大的改善便是在礼中加入了仁,礼之本成为了仁,有仁的礼,才成为真正的儒家的礼乐,没有仁的参与,礼就只是一条条需要遵守的条规,不出于情感,只是为了执行而执行,变为了外在的律条。


“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礼,与其过于奢华,不如节俭一些,就丧葬而言,与其浪费,不如真心实意地悲戚。过多地注重华丽,必然缺少内涵,丧失了本质,不如节俭,更易勾连内心,毕竟“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这表现了儒家的极简精神。过于地大张旗鼓,就会压制心里对亲密之人去世的悲伤,但也不能完全没有“礼”只有“戚”,外在的礼可以节制一些悲伤,防止泛滥成灾的情感,要知道,过于悲伤肯定不是逝去的亲人想要看见的,所以要有“中庸”的呈现,这便是礼。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由仁而发之笑,诚挚、真诚,才可以打动人心。朴素的,有着一种“道韵”,可以看出一种心的自然而然,“繁华落尽见真淳”,繁华沉淀为了一种真淳。“绘事后素”,先上色,后勾勒,一种绘画的方式。“礼后乎?”仁在前,礼在后,仁就是用来上色的,上完颜色后,整一副画便已经确定了画完后的模样。仁,就是确定大致方向的,之后才是礼,礼则是用来勾勒的,用来收尾用来完善的,也就是说,礼是用来呈现仁的,是为了“锦上添花”的。


礼,也是分为不同层级的。本能型的人是不存在礼的,但可能会有一些类似于礼的表现,这可能是因为丛林法则,或者刻写在DNA的东西。情感型的人,则是“礼尚往来”,一种情义,堕落层面的便是“狼狈为奸”。逻辑型的人,则是遵守实用理性,高的标准便是礼乐,低层级的便是礼法,法制,只能遵守底线。圣贤型的人,是自由的,但这自由中也有这礼乐,“从心所欲,不逾矩”,成为自我实现的自由人,律己,达人。


说“礼崩乐坏”

昕锐

无数人讲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中华民族先贤孔子也是这样认为的。面对这样的现实,孔子选择了延续周礼,做周礼的传人,进而创立了自己的儒家学派。


我们换个角度讲,礼崩乐坏真的是个坏事吗?


礼是什么?礼当然指的是周礼了。在儒家的义理结构中,礼就是仁的体现方式。对于周而言,礼实际上就是宗法制度,我们都知道周是伦理社会,礼就是把政治和伦理融合在了一起而形成的制度。


回看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可以把礼说成是原始社会与法治社会的过渡。在甲骨殷商时期,崇尚的是万物有灵,信仰对象非常广泛,就是对大自然有各种信仰,有着对自然的敬畏,这显然就是个原始社会的架构。


到了周,时代不一样了。周公改制,有了较为完善的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制和井田制。这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大进步,意味着人们不再那样野蛮,人们开始自己管理自己。


但是,当时人还是比较少比较分散的,都是以部族为单位的,家族的思想还很强烈,所以周公是以宗法血缘为纽带,把家族和国家融合在一起,相当于是对症下药。他想到了礼这个妙方来治理国家,这就是一种革新。


礼是周公面对那个时代的复杂情形所实行的政策,而时代是在无时无刻地变化着的,这个礼终究有不适应的时候,那就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我们说那是礼崩乐坏,换个角度,也不妨说它是时代的进步。人类社会发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口已经比较多了,人群聚集越来越多,家族意识好像并不是特别地强烈了,再者,人聚集在一起也容易出现争端,那时候,没有特别详细的制度条文去规定人们的行为,一些问题无法解决。所以,那时礼这种以家庭伦理链接国家的形式好像不怎么实用了。而且,文化也在革新,越来越多文化学派出现,对于如何治理社会,也不只有周礼这一条了。


春秋战国时期并不意味着人们又重新回到了野蛮时代,这或许意味着人们进入了新文明时代。在无数新的社会矛盾冲击下,人们又开始找新的道路。在没有找到新的出路前,群雄混战,战争进一步发展。当然,战争也促进着科技的发展,那个时候也出现了各种兵法,我们开始重新认识到了那种人的复杂性,同时,战争也促使土地不断兼并。


春秋战国结束后,秦统一了天下,秦胜利的法宝是什么?是法。法家认为性本恶,用法律去约束他人,去维持自己的统治。虽然战国时期的法家是用来服务于君王的,但是它可能代表了法治社会的开创,开始要一个外在的制度去约束人,代表一个新时代的开启。今日我们的治国方法也有所变化,新中国不再是忠诚于皇帝,而是为人民服务,为全国所有人民存在。


时代在不断变化,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每个时代都有它的救世良方。不是说周礼不好,孔子发展的周礼之仁作为一个人的思想高标是可以的,只是把它作为一个政治体系,在某些时候好像并不是很适用。


昆仑大课程作品汇总

夜灯

【昆仑世说】探寻生命之根——“正始名士”作品选

【昆仑世说】刀尖上的舞者——阮籍作品选

【昆仑世说】清醒之痛,骨上之痕——嵇康作品选

【昆仑曹操】雄哉,魏太祖——曹操作品选(一)

【昆仑曹操】雄哉,魏太祖——曹操作品选(二)

【昆仑曹操】雄哉,魏太祖——曹操作品选(三)

【昆仑儒家】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课程之论仁作品选

【昆仑儒家】仁为孝本,以礼行孝,忠孝同构——《论语》课程之论孝作品选

【昆仑儒家】乐之者学且思——《论语》“论学”作品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