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港跨学科国际讲坛
Y1, No.3, 2020
第一届文学伦理学批评跨学科研究
大学生领航论坛
中国・杭州
2020年12月26-27日
2020年12月26-27日,由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主办,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跨学科叙事研究中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协办的“紫金港跨学科国际讲坛”系列学术活动(第三期):第一届文学伦理学批评跨学科研究大学生领航论坛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成功举办。来自浙江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日本九州大学、韩国建国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马来亚大学等20余所高校的近200位大学生参与论坛。本次论坛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同步直播的最高同时观看人数达4289人。【开幕式】
论坛由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杨革新教授主持。浙江大学本科生院教务处副处长金娟琴为开幕式致辞。在致辞中,她介绍了浙江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本科生办学目标,高度肯定了紫金港跨学科国际讲坛的创新意义,并对首届大学生领航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大会组委会主席、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聂珍钊教授,大会组委会副主席、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副院长李媛教授出席线下会议。【专家主题报告】
在专家主题报告环节中,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尚必武教授和《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主编、华中师范大学苏晖教授分别做精彩报告。尚必武教授的发言题目是“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跨学科路径:兼论叙事学与文学伦理学的交叉融合”。他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跨学科特征出发,提出叙事学能否与文学伦理学交融互鉴的问题。尚教授分别勾勒出当代批评界所出现的“叙事转向”和“伦理转向”及其发生机制和重要结果,在此基础上深入两个学科内部,先后探讨了叙事学的伦理转向和伦理批评的叙事转向,指出正是由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兼容性,使得后一转向成为可能。最后,他基于对麦克尤恩小说的批评实践,生动阐释了“叙事之矢,伦理之的”的批评原则。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语学院院长张欣教授在点评中指出,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跨学科研究无疑是未来文学研究的趋势,而文学批评应研究作者带给读者的伦理启示。她认为,尚教授为我们展示了文本细读基础上的文学批评范本,具有很强的问题意识,为我们指出一条文学跨学科研究的正确路径。苏晖教授在题为“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创新、批评实践与国际话语权建构”的发言中,首先介绍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提出及理论体系的建构和拓展,通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结项成果“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丛书展示理论在批评实践中的广泛运用。随后,她总结了文学伦理学批评建构国际话语权的四种途径,即:在国际学术期刊传播、在国际学术组织中掌握话语权、在国际学术会议中发出主流声音和国际同行给予高度评价等。她认为,文学伦理学批评强调文学的教诲功能,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展现了中国学者的学术自信和创新精神。浙江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副主任吴笛教授认为,苏晖教授的报告全面客观地梳理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发展路径。他强调,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中国学术走出去的成功范例。以往九届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见证了理论的发展壮大,理论的创建者聂珍钊教授在对基础理论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重视传播必要性的观点,这无疑进一步推动了理论的发展。【学生代表主题报告】
在学生代表主题报告环节中,来自浙江大学的董凯、上海交通大学的陈佳怡、华中师范大学的陈芬、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王聪、越南顺化师范大学的阮英民和浙江大学的孙燕洁分别发言。
董凯在题为“被‘改造’的父亲们:美国犹太文学对反文化运动的伦理反思”的报告中认为,1960年代的反文化运动表面上是一场挑战资本主义观念的文化革命,实际上是一场改变传统代际关系的伦理革命。反文化运动不但顺应了战后美国社会的时代精神,而且颠覆了传统美国社会的代际伦理。在这场运动中,子辈一代实现了其利益诉求,重构了父辈一代在职业、家庭和政治上的伦理身份。华中师范大学刘兮颖教授在点评中指出,董凯的报告巧妙选取三部不同年代的代表性作品,创造性地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从文化视角和伦理视角得出新观点,提出新的术语“代际伦理”,视野开阔,思路清晰。刘教授同时建议,在研究中应注意区分“代际伦理”与“代际关系”,努力找寻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联和差异。陈佳怡的发言题目是“以虚构‘接近真相’——《赎罪》中的叙述聚焦与小说家的伦理责任”。她认为,《赎罪》中的小说家布里奥尼和历史学家之间的对话揭示了麦克尤恩之于小说家伦理责任的期待。布里奥尼进行文学创作时所采用的叙述聚焦及其蕴含的伦理寓意,凸显了文学有别于历史的特性。浙江工商大学何庆机教授在评议中认为,陈佳怡同学的报告论证充分、逻辑清晰、观点鲜明。此外,他建议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进一步深入探讨虚构与现实的关系,尝试与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西奥多·阿多诺的相关立场展开对话。陈芬在“努斯鲍姆论情感智性与伦理选择——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对话”的报告中指出,努斯鲍姆认为情感智性贯穿着伦理选择的各个环节,包括展现伦理困惑、认清伦理处境、指导伦理选择过程并对选择进行反思。伦理选择后主体的情感反应和对受损价值的补救措施高于选择本身,而情感智性使伦理选择变得生动灵活、更具感染力。浙江大学何辉斌教授在点评中指出,陈芬的报告进一步发展了文学伦理学批评核心术语的内涵,具有理论创新价值。同时,他建议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对研究方法进一步扩充。王聪在题为“论全球化语境下扎迪·史密斯《摇摆时光》中的身份建构与焦虑”的报告中,选取英国新锐作家扎迪·史密斯的小说《摇摆时光》,以“焦虑”与“影子”为着眼点,从文化身份、阶级身份以及女性家庭身份三个角度论述全球化趋势下的伦理问题。她认为,史密斯借“我”之口吻重新审视族裔群体,尤其是黑人女性在文化身份、伦理身份、性别身份建构中的选择与焦虑。浙江大学隋红升教授在评议中认为,该报告思路开阔、论述清晰,对伦理身份的概念进行了有益的拓展和延伸。此外,他建议标题应更加体现出报告主体部分所涉及的全球化问题。阮英民的发言题目是“越南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综述”。他认为,越南文学批评缺乏本土意识,忽视对亚洲批评体系的建构。从2016年开始,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在越南逐渐兴起。尽管阮英民、阮文舜、黄氏化、阮黄元等学者参与发展该领域,但仍显不足。阮英民结合自身对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瞻望了文学伦理学批评在越南的广阔发展前景,及其在挖掘越南文学伦理价值方面的可能性。浙江大学孙艳萍教授在评议中指出,阮英民主动审视本民族文学传统,敏锐捕捉到其中的问题并积极做出应对,体现了学者强烈的本土意识。她建议,在今后的理论研究和批评实践中,继续向越南学界引介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的前沿发展动态。孙燕洁在题为“《红楼梦》中王熙凤的伦理选择”的报告中,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结合人物所处伦理环境,探究王熙凤的斯芬克斯因子在各种事件情境下的变化,分析王熙凤的伦理选择,探讨王熙凤这一形象的伦理价值,继而对红楼女子悲剧群像与当代社会伦理环构建进行有益探索。华中师范大学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副主编曾巍在点评中认为,孙燕洁运用文学伦理批评基本概念对经典文本进行阐释,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观点,值得称赞。他建议,可以从更加多元的研究视角对人物的行动进行分析,从人物的多种称谓入手对其伦理身份和伦理选择进行探讨。【分组讨论】
在分组讨论中,来自20多所大学的近200位大学生分成22组,分别就伦理教诲与儿童文学、科学选择与科幻文学、文学伦理学批评基础理论与核心概念、美国文学与文学伦理学批评、英国文学与文学伦理学批评、中国文学与文学伦理学批评、日韩文学与文学伦理学批评、中越文学伦理学批评比较、文学伦理学批评与文本批评、中外戏剧与文学伦理学批评、跨媒介与跨学科研究、族裔文学的伦理视角等议题展开讨论。
第1组由浙江大学博士生张驰主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李纲评议,来自浙江大学和马来亚大学的8位同学分别发言。蔡雯爱介绍了马来西亚作家梁志庆的童诗理论与童诗教学。陈安琪介绍了日本作家宫泽贤治童话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教化意义。陈硕、陈思语分别论证了童话的现实性、主角的真实性和情节的悲剧性在伦理教诲上的作用,还原了儿童生存的真实现状。陈玉莲以马华小说为例,探讨少儿文学处理死亡议题的难题、表达形式和教育意义。吕之睆、牛雅恒聚焦儿童文学所承担的使命,指出它可以不受限于抽象的纲常礼节,通过天马行空的想象、塑造拟人化卡通形象来适应儿童的思维方式。张驰从人类童年经验入手,提出脑文本的先在性符合量子世界体系里微观粒子的性质与状态。在评议环节中,李纲副教授指出童话在提升儿童对世界的伦理认知、深化儿童伦理身份认同、促进儿童道德成长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第2组由浙江大学博士生王如主持,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柏灵评议,全组10位同学围绕中、日、英、法四国儿童文学中的伦理价值和表现、伦理主题、伦理理论等展开探讨。高雅探讨了日本作家安房直子小说中的死亡主题,指出其实用性价值。韩朝伟论述了《宠儿》中的伦理悖论、伦理混沌、伦理建构三种伦理现象,及其对人物命运走向的影响。郝玉梅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与人学探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及困囿,即儿童读物与儿童文学的区分。金美奂、王俪淇、姚琳怡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方法,论述儿童文学的伦理教诲功能、成因、必要性、作用、价值和表现,以及面临的困境。王如以《美女与野兽》互文本为例,探讨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互文性空间中的伦理嬗变。吴佳乐以《海底两万里》《神秘岛》等科幻文本为例,探讨伦理教诲之于儿童身份意识建构的价值。张心琳论述了《小王子》中爱、责任、承诺、理性、死亡的伦理本质。在评议环节中,柏灵副教授肯定了发言者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修改建议。第3组由浙江大学博士生陈韵祎主持,苏州科技大学副教授郭雯评议。本组聚焦文学中科技与伦理的关系,以《别让我走》《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趁生命气息逗留》《美丽新世界》《末日迁徙》以及刘慈欣的科幻小说等中外文学作品为研究载体,探讨科幻文学中科学伦理的核心命题,从技术物、伦理选择、科技要素等维度对科学选择、科学技术等所引发的系列伦理问题进行深度剖析。本组讨论充分体现了与会同学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对现行科技革命中已经或可能出现的社会伦理问题展开追问,审视科学与伦理的关系,进而让我们更接近至善幸福的人生,充分体现了人文科学的前瞻性。第4组由浙江大学博士生叶晓娟主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教授程林评议,7位同学从不同角度探讨科技与文学伦理学批评之间的关联,分析的作品包括《弗兰克斯坦》《像我这样的机器》《别让我走》《物理学家》等,涉及科幻文学与科学选择(叶晓娟、吴嘉禾、吴一航)的关联,科学选择与伦理道德(张怡),后现代伦理学思想研究(伍文妍),科学伦理问题与不可靠叙事(尹青)等相关话题,也有结合基因编辑婴儿对科技的伦理价值进行思考的讨论(张元元)。本组密切关注科学选择与科幻文学的关系,深入分析文本及科学现象中的伦理矛盾与伦理身份,对科学发展下科学选择面临的问题与冲突展开追问和思考,充分展现出人文学者们的人文关怀和前瞻性思维,丰富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阐释空间。第5组由浙江大学博士生董凯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杜娟评议。本组讨论涉及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基础理论与核心概念,7位同学从不同角度对伦理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思考。胡可儿以《月亮与六便士》为例,通过主人公的伦理选择探究功利主义影响下的伦理两难。金晓靖分析奥斯汀笔下的陌生人问题,并结合伊戈尔顿的文学理念来探究作家的共同体观念。刘晓红关注自19世纪以来的“耽美”现象,通过分析女性的审美观念来反思当代社会的伦理观念。华东师范大学的罗君艺根据林奕含和保罗·德曼的修辞理论对诗性正义进行了溯源,并以此谈及诗性正义的当代理论价值。浙江大学的董凯从伦理学视角反思美国反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并通过文本阐释说明反文化运动对父辈伦理身份的颠覆。浙江大学的唐尔豪与巫家宏分别通过分析《西西弗的神话》、《人民的名义》等作品对伦理选择等问题进行探讨,两位同学将文学作品与影视创作、体育竞技等元素相结合,体现了年轻学者的朝气与潜质。杜娟教授认真聆听了五位同学的发言,并对论文结构、论证过程和主题提炼等进行系统点评。第6组由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陈芬主持,浙江大学姜磊老师评议,探讨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基础理论、伦理选择和人性等核心概念、喜剧的伦理教化作用、非虚构文学中的伦理叙事等问题。何辉斌教授分析了喜剧之笑在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内容、价值取向、情感倾向及伦理教化功能。崔海莲探讨了电影《寄生虫》中“寄生”这一社会伦理问题带来的伦理悲剧并揭开了造成这种问题的阶级根源。王晨雪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揭示了《沉沦》中“零余者”形象的伦理意蕴。吴威尔针对人性这一概念,表达了对善与恶、人性与兽性等二元对立问题的思考。吴越介绍了齐泽克对“人”这一概念的内在冲突性的重新审视以及对人性固有的非人之维的思考,试图发现该思想资源对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启示。张端揭示了《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的伦理选择传递出的对生命存在意义的探寻和对自由追求的思考。郑可欣聚焦精神疾病“病志”的伦理诉求,展现了对边缘群体的关注和对公平与正义的维护。第7组由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李顺鹏主持,浙江大学教授隋红升评议。本组讨论既有对作为整体的文学伦理学批评基础理论和概念的观照,如邵佳攀和邹岸轩对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生成的梳理和对核心概念的分析,也有对个别核心概念的专门论述,如邹阳以《了不起的盖茨比》为例,深入分析了小说中的伦理选择。高宇斌、赵晓梅和李顺鹏分别从伦理体用、伦理形态和戏剧表演的角度探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及实践。本组发言重点聚焦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基础理论和核心概念,在对已有理论和概念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做出进一步探索,体现了同学们的问题意识和前沿意识。第8组由浙江大学博士生管海佳主持,宁波大学教授段波评议。本组聚焦于外国经典文学中的伦理书写,以《刑前一课》《百年孤独》《烟草路》《三次偶遇》《卢布林的魔术师》《太阳照常升起》《芒果街上的小屋》与《国家的客人》八部文学作品为研究载体,从认知科学、空间表征、疾病书写、女性意识等视角对这些作品中的伦理选择、伦理悲剧、伦理禁忌、伦理危机、身份认同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考察。8位发言人从复杂的伦理关系出发,不仅发掘了外国文学作品中的教诲意义,丰富了文学伦理学批评对于文学作品的阐释,同时也展现了极强的现实关怀,为当下的种族议题、性别议题等从伦理视角提供解答。最后,段波教授强调,需加强对文学伦理学术语的准确理解和运用,加强问题意识和提炼核心论点能力等。第9组由南方医科大学副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文学博士生龙艳霞主持,浙江大学汤轶丽老师评议,聚焦于美国文学与文学伦理学批评,涉及经典文学、生命伦理、伦理选择、身份建构等多个问题。王佳希就《觉醒》和《红字》中的伦理选择进行了对比。韩懿洁讨论了经典文学中的伦理选择和伦理教诲问题。龙艳霞对小说《1793年黄热病瘟疫》中的生命伦理进行了解读。王梓钰讨论了《路》中父子的伦理选择。杨萍萍对琼·迪迪恩的《大河奔流》中莉莉的伦理自我进行了解读。袁欣悦探讨了《押沙龙!押沙龙!》叙事的空间解读。张金妹对《红色英勇勋章》的伦理困境与伦理选择进行了研读。郑璐颖对《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的边际越界与身份建构进行了分析。第10组由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郑新刚主持,江南大学吕洪波老师评议,聚焦于韩日近现代文学中的伦理书写问题,围绕5位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大江健三郎、村上春树、若松贱子、东野圭吾)、1位韩国作家(申采浩),以及日本奇迹派私小说进行了伦理批评实践活动,并就小说文本中的伦理语境、伦理身份、伦理主题、伦理审视、伦理选择、伦理旨归和伦理立场等问题展开分析与讨论。此外,小组讨论还涉及了海外华人华语文学的概念界定和伦理选择问题。吕洪波老师就各位同学的发言做深入点评,并提出有益建议。第11组由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罗理浩主持,韩国建国大学教授Inseop Shin评议,围绕国别文学的文学伦理学批评展开讨论。建国大学的四位学者围绕“Mobility, Literature and Ethics”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其中Inseop Shin教授以诗歌《一个亚洲人》为例提出“Walking Mobility”这一概念,引起与会者关注。Jin Suk Bae教授从韩国不同区域的混血学生流动性出发探讨韩国的教育与社会经验。Jinhyoung Lee教授关注了小说《爱的水族馆》中朝鲜社会的迁移权问题,Jooyoung Kim教授探讨了新冠病毒流行时期韩国国民的伦理思想与文化问题。小组还体现出多理论综合分析的特点,如:上海交通大学陈嘉翌以非自然叙事探讨《蟑螂》中作者对英国脱欧的讽刺与批评。华中师范大学罗理浩分析了隐性进程中《单身汉之死》妻子出轨这一伦理选择的深层原因。浙江大学王婉莹讨论了《米德尔马契》的幸福伦理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杨俊婷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与叙事判断理论的融合切入分析《终结的感觉》。此组讨论涉及韩国、英国、奥地利等多个国家的文学,体现了强烈的现实关怀。第12组由浙江大学博士生李卓主持,浙江大学副教授袁淼叙评议。全组聚焦文学伦理学批评中的核心概念“伦理身份”和“伦理选择”展开讨论。程媛媛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出发,旨在分析《瓦解》中蕴含的伦理因素,探讨奥贡卡沃伦理悲剧的原因及其启迪。戴安妮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主、辅以女性主义视角,从个人因素、社会因素、作者的伦理意识等层面剖析安娜·卡列尼娜之死的必然性。范予柔认为英雄吉尔伽美什这一形象通过自身的伦理身份与伦理选择揭示了古巴比伦人伦理价值观嬗变的过程。胡琼分析了《洛丽塔》中亨伯特与洛丽塔的伦理选择背后的逻辑,探讨伦理身份在伦理选择与伦理困境中发挥的基础性作用。李卓探讨美国黑人小说《向苍天呼吁》宗教、种族、家庭等方面的伦理困境,揭示出伦理选择与伦理身份息息相关。张云衣从读者、作品以及作家的关系出发,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对《洛丽塔》进行了深入分析。钟君涵探究了古罗马文学作品《爱经》中诗人“自然中心”式的伦理思想。第13组由浙江大学博士生唐婕主持,浙江大学副教授薛冉冉评议。李雨婷讨论了《白噪音》的后现代家庭伦理重构。刘晨茜分析了《鼠疫》的伦理身份与伦理选择。刘宗岱探讨了《阿伽门农》的道德与正义。欧宝怡阐释了文学伦理学视阈下《漂流到日本》中格丽塔在兽性因子与人性因子博弈下的叛逃与回归。唐婕解读了弥尔顿《失乐园》中的科学想象,张璐从文学伦理学视角分析了《羊脂球》中的伦理选择。张奕晓以《辛德勒名单》为例,讨论了经典文学中的伦理选择。周鑫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基础,解读了纪德的《背德者》。薛冉冉副教授对成员发言进行点评,肯定其学术潜力,提出了诸多具有启发性的修改意见。第14组由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李顺亮主持,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陈敏评议。全小组聚焦中外戏剧与文学伦理学批评,以当代美国戏剧与英国戏剧代表人物——威廉•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哈姆雷特》《麦克白》《威尼斯商人》为研究载体,对戏剧人物的伦理处境与伦理选择进行了细致梳理,从伦理两难、伦理焦虑、伦理隐喻、戏剧音乐等维度探讨了中西戏剧作品中人物的伦理选择及其伦理教诲意义。陈敏副教授对发言进行精彩点评,肯定了同学们独到的学术视野,并提出诸多富有洞见的建议。本组讨论内容丰富精彩,展现了文学伦理学批评在中外戏剧批评领域的强大生命力。第15组由浙江大学博士生张秀主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教授郑杰评议。冯红红以《保尔•贝雷特》为例论证了塞巴尔德的跨媒介回忆诗学是如何将大屠杀和二战记忆持久地固定在集体记忆之中,从而凸显了记忆伦理的向度。李淑梅探讨了伊朗儿童电影蕴含的伦理美学价值。孙川结合《史记•项羽本纪》论述了文学对当代读者伦理选择导向的积极性作用。王子昂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对《红高粱》的文学文本和电影文本进行切片式考察,探寻伦理选择在双文本下的不同表征。张鑫艳对阿尔比的戏剧《沙箱》展开研究,揭示出阿尔比对当时美国社会风气的批判以及对正常家庭伦理关系的渴望。张秀结合《威尼斯商人》探究了莎士比亚对人身上善恶共存的本质属性的深刻认知以及对构建“博爱、公正、和谐的理想社会”的伦理愿景。赵芮嘉探讨了戏剧《长夜漫漫路迢迢》中的家庭伦理,以及爱与责任的伦理教诲。周丹丹以尤金•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为例,剖析了社会无形重压之下扭曲的父子伦理关系,揭示出在欲望和理性的对立中,只有重新审视自我,摆脱欲望的枷锁才能够真正的实现重生与自由。第16组由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曹心怡主持,浙江大学副教授苏忱评议。6位同学围绕英国文学与文学伦理学批评之间的关系展开热烈讨论。曹心怡探究了《阿弗小传》对虚构与非虚构文类杂糅的运用。成安妮认为《董贝父子》中主人公董贝的悲剧在于商业伦理凌驾于家庭伦理道德之上。杜思雨聚焦《无人生还》中人物的伦理选择。冯友民阐释了《南方与北方》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议题。梁家铭对《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霍尔顿情感与心智两方面的伦理困境进行探索。刘晓清综合文学伦理学批评、创伤后心理压力障碍症概念等多种理论,深度剖析了《时间中的孩子》中的人物创伤。第17组由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陈佳怡主持,华中师范大学蒋文颖老师点评。7位同学围绕现当代中英文学作品,从伦理选择、伦理环境、斯芬克斯因子等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核心概念出发,考察作家如何通过对战争、灾难、谋杀、乱伦等画面的书写投射出其对人性的敏锐洞察和深刻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挖掘作品所蕴含的道德警示和伦理价值。第18组由浙江大学博士生王爱素主持,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李敏锐评议。本组讨论关注英国文学作品所承载的各种伦理选择,考察了小说、诗歌等不同的文学文本如何呈现与表征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内涵及实践应用。本小组就脑文本与伦理选择、身体与社会伦理、斯芬克斯因子对人生走向的影响、诗歌中的共情伦理意蕴、伦理乱伦与创伤、“贞操观”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经过讨论,小组成员对个体与社会之间的道德伦理与利益等复杂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伦理选择的现实社会意义有了更进一步认识。第19组由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越南顺化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阮英民主持,广州大学副教授张连桥评议。本组的8位同学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入手,深入挖掘了《小城三月》《白雪乌鸦》《伤逝》《红楼梦》《围棋少女》等文学作品的伦理内涵,探讨了文学作品中男女形象的伦理选择、伦理身份、伦理困境、叙事伦理以及其对作家文学创作的明显影响。本组讨论以短篇小说、长篇小说和戏剧为研究文本,广泛探讨国文学、华裔文学、越南文学批评、越南“自力文团”文学现象等,展现了文学伦理学批评在实践运用上的宏大力量。本组成员在发言中体现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理论基础,促进了中越学者在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中的宝贵对话和互鉴。第20组由浙江大学博士生宋杰主持,韩国外国语大学教授林大根评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刘茂生作为特邀评议专家参与讨论。江俏陵探究了张爱玲小说《雷峰塔》和《易经》中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以及在特定的伦理环节中个人所面对的伦理困境和伦理选择。宋杰从石黑一雄《上海孤儿》中叙事者较为显著的记忆片段出发,借用记忆与创伤的相关理论,考察记忆书写中与之紧密相关的身份、创伤和记忆的责任等话题。孙燕洁通过对王熙凤这一人物伦理选择和伦理价值的分析,探索了《红楼梦》的伦理价值。王静梳理了乔纳森•萨福兰•福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帮助学界更好地了解这位作家及其作品。谢禺琼分析了曹文轩《根鸟》中主人公在寻梦旅途中因伦理身份的变化而做出的伦理选择及其产生的伦理价值。姚昕颐以郁达夫的《沉沦》为例,论述了其中伦理身份的迷失与伦理选择的纠葛。章绿也以《雷雨》为研究对象,阐释了其中的多重伦理悲剧。本组成员尝试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对中国文学进行全新解读,丰富了中国文学研究内涵。第21组由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苏学林主持,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徐彬评议,聚焦于外国族裔文学中的伦理书写,以《拓荒者》《蝴蝶君》《浮世画家》等西方经典文学作品为研究文本,对族裔身份引发的伦理问题进行深刻探讨。答佳静认为《拓荒者》反映出库柏关于荒原问题的卓远见识,是实际上美国荒野伦理思想的“先行者”。何淑敏阐释了“梁祝”母题在2017年《蝴蝶君》改版中伦理构建的作用。胡圣昊分析了《浮世画家》中小野增二所面临的伦理困境,以及石黑一雄对于如何在伦理困境中做出伦理选择、建构伦理身份的思考。黄馨文分析了《住在地下的人》中丹尼尔斯伦理选择中的责任意识。苏学林借助齐泽克的“视差理论”分析了雷祖威《触礁的爱情》中的伦理悲剧。郑庆荣解读了《鼠族》中的非自然叙事,指出战争会消失,而创伤不会。本组讨论涵盖族裔伦理、性别伦理、婚姻伦理和家庭伦理等方面,对族裔群体在异质境遇中的社会问题展开追问,充分体现了文学伦理学的可操作性和延展性。第22组由浙江大学博士生张桃红主持,浙江大学副教授马晓俐评议。全组聚焦族裔文学的伦理表达,围绕中外文学作品中的伦理主题、伦理建构、叙事伦理等方面进行探析。范思环结合《牡丹绮情》分析了文本独特叙事手法所建构的伦理维度。吕晨通过解构《桃姐》宣扬的伦理“理想”之人文主义博爱精神,揭示其背后隐藏的社会危机和资本主义殖民话语,反思了电影文学伦理的现实意义。吴蔡灵泽以《左耳》为例,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入手,探索青春伤痛小说的伦理选择及其文学教诲功能。吴兆凤深刻剖析了《麦克白》中两位主要人物理性意志与自由意志交锋的完整过程,揭示莎士比亚戏剧丰富的伦理教诲意义。杨曼基于《浮世画家》中主人公的伦理身份,结合修辞叙事学理论分析小野不同伦理身份下的伦理选择,凸显其中蕴含的道德倾向和伦理意识。张乐探讨了《飞越大西洋》中的叙事策略,以及不同时间段中人们对自由和未知命运的共同寻求。张雪飞从创伤叙事视角出发,考察了《长日留痕》中所蕴含的伦理选择的启示。张桃红指出《美国牧歌》中地方丧失与伦理身份危机的紧密关系,分析了对美国犹太移民的生存意义及其所肩伦理责任的哲学思考。【闭幕式】
在闭幕式中,各小组主持人就每组发言情况进行汇报。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英文系副主任孙艳萍教授致大会闭幕辞。她指出,本次论坛实现了从教育理念与方法到会议形式的突破,将不同国家、不同学科的学生汇聚一起共同探讨文学问题,这将十分有助于启发学生的跨学科思维,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人文情怀和国际视野的人才。她表示,在结合各类学生课程的基础上,文学伦理学批评跨学科研究大学生领航论坛将会持续举办下去。最后,她向国内外大学生发出诚挚邀请,欢迎他们参加将在浙江大学举办的第二届文学伦理学批评跨学科研究大学生领航论坛。
【紫金港跨学科国际讲坛】
Zijingang Global Forum for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紫金港跨学科国际讲坛”是以浙江大学的主校区紫金港校区为主场命名的国际大讲坛,旨在为从事人文研究,尤其是为从事文学研究的国内外广大学者群体,提供一个探讨新理论、寻找新方法、传播新思想、交流新信息的跨学科国际交流平台。作为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基础建设的一部分,“紫金港跨学科国际讲坛”将按类别、分系列推送国内外一流学术成果和开展前沿研究学术活动。讲坛将分为国际一流水准的“领航前沿讲座”,国际一流成果的“领航成果推送”,面向青年学者的“领航跨学科论坛”和面向硕博研究生和优秀本科生的“大学生领航论坛”四种主要类型开展学术活动。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
2020年12月28日
【END】
文 | 会务组责任编辑 | 任洁、汤轶丽 审校 | 杨革新往 期 回 顾
聂珍钊 || 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价值选择与理论建构
聂珍钊 || 论人的认知与意识
聂珍钊 || 论脑文本与语言生成
聂珍钊 || 论语言生成的伦理机制
会议通知 || 紫金港跨学科国际讲坛:第一届文学伦理学批评跨学科研究大学生领航论坛
紫金港跨学科国际讲坛(第一期)暨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高层论坛在浙江大学成功举办
Call for Papers || Forum Kritika on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会议延期通知 ‖ 第十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
第九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隆重开幕
第九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盛大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