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写作系列(三):表扬信怎么写?
作文写作系列:倡议书怎么写?
材料作文“前浪后浪”例文导写
考前作文:以“义”为本,坚守信用
教你写时评类作文
作文写作系列(七):辩论稿怎么写?
以“体育强国建设”为主题的指导与例文
面对“新冠病毒”疫情,高考作文会从哪个角度命题?
应用文写作系列(九):演讲稿怎么写?
写作系列(十):读(观)后感怎么写?
作文时评范本
作文指导《点滴劳动,共筑盛世》
高考作文必备的几种样式
泾渭分明巧对比,纵横比较理更明及论据应用
任务驱动型作文万能结构模板
高考作文专项突破之时政作文
作文指导:偶像和英雄
层进式议论文的三种结构
论据:点面结合 相得益彰
思辨性作文怎样加强语言训练
许多考生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不注意思辨性语言的训练与强化,在写思辨性文章时对语言的要求往往仅停留在符合常理上,但若仔细推敲,则常会发现其中的漏洞。思辨性语言凝练简洁,富含思想内涵,是学生思维成熟的标杆之一。可以这么说,语言没有思辨化,就成了站不住脚的过头话。考生应该也必须对生活进行思考,从而概括、抽象、提炼、总结出相关的规律,这样才能做到理性与感性并重,从而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
一、语言的思辨化首先要具备五个前提
1.多培养。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增强自身的道德修为。王国维说过:“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之有也。”沈德潜也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2.多阅读。用别人的思想点燃自己的火把。思维的交锋、碰撞、融会能让人对生活具有敏锐眼光。
3.多感悟。对人生世相要有一颗善感的心,对生活多反思,培养自己的认知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说,思维的刀要经常磨,不然就会生锈。
4.不写“一头话”。“一头话”是指只注意事物的一面而不注意事物的另一面,片面议论。
5.不写“到头话”。就是用静止的、孤立的眼光看待问题。同样是以苦难为题,我们不能说“只有苦难的人才能获得成功”,强调苦难是唯一标准,而忽视其他因素。这样的语言就显得静止、孤立,且太褊狭。
二、语言思辨化要达到三种境界
1.“有认知”。即要能对一个事物进行评价、判断、感悟和认识,迅速得出思维结果。这是基础。
2.“辩证性”。在“有认知”的前提下,要保证思维结果不偏激、不片面,做到客观正确,防止绝对化。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不适当地强调某一方面,抑制另一方面,常常会陷入错误的泥潭。
3.“新颖性”。揭示宇宙间的大真理、大规律,并不是学生所能达到的程度,但只要比同龄人看得“深”一些、“宽”一些,也就是做到所谓的“新颖”了。怎样才能到达“新颖”的最高境界呢?那就应该力求做到放眼未来,要善于把事物放在大背景下去看、去想,用世界的、长远的、人生的目光去审视生命、人生、社会;要善于思辦,看到事物的多面性,用个性的眼光去审视世界;要善于冷静反思,打破常规格式,用个性的思考、别具一格的慧眼去感悟世界。只有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于形象中见哲理,于质朴中见深刻,于含蓄中蕴真义。
三、纵向思维
如何做到“深”和“宽”,具体要落实到两种思维上:一是逆向思维(即“反弹琵琶”唱反调),二是纵向思维。下面着重谈一下后者。
纵向思维就是突破事物表象,深入事物内部的思维方式。训练纵向思维,要做到以下五点:
1.揭示事物本质(属性)。如:
(1)困了,累了,但羞于倒下,这就是人。
(2)幽默的精髓是悟性。
(3)蜡烛点燃了,就注定要熄灭。
(4)光线充足的地方,影子也特别黑暗。
(5)真正的彻悟是在恋生的同时不畏死。
(6)“爱的背面是什么?”“是恨。”“不是,是遗忘。”
(7)心灵的灯,在寂静中光明,在热闹中熄灭。
(8)生活是没有现众的。
(10)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程度。
以上句子就是抓住事物特有的属性得出的理性判断,它们切中事物的根本,一针见血地指出事物的本质。
2.挖掘事物来源。如:
(1)友情的错位,源于我们自身的混乱。
(2)时尚始于独特,终于粗俗,而二者皆为时尚之大忌。
(3)人生最高的奖赏和最大的幸运产生于某种执着的追求,人们在追求中找到自己的工作与幸福。
(4)因为不坚持,天空的云才能展现万般风貌;因为不留恋,树木才有春天的新生;因为不停留,小溪才能涓涓不息。
以上句子是追溯事物产生、发展的根源,分析导致影响它们的原因和动机而得出的理性评判。(2)幽默带来悟力和宽容,冷嘲则带来深刻而不友善的理解。(3)时尚使我们陷入许多愚行,其中最严重的是使我们成为它的奴隶。(4)多读精粹的作品,可以增加才气和灵性,也可以增加骨气和人格,对人的主体世界的滋润是多层次的。以上句子是从事物的好作用或危害的角度来思考的,指出了事物所具备的功能效用,从而得出对事物的认识。(1)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不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2)我们面临的挑战不是如何记住一句话,而是如何使之成为我们的生存状态。(3)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4)天堂也能变成地狱,地狱或许就是天堂,一切只在乎你怎么想。以上句子深入剖析事物的实质,指出与之有关的核心因素和要到达它的首要条件、关键要害等。(2)对痛苦的担当,就如同对喜悦的渴望,需要以赤子之心坦然相对。(3)人生只要具备松弛下来的技巧,他自然不会认为活着就是受难。(4)生活是个双面镜,应该用凹的一面照苦难,凸的一面照幸福。(5)如果实在消受不了名誉的重压,那还不如悄然从山峦爬下,安顿于人间万象的浓(6)人生是污浊的河流,要容纳这河流而不失其清洁,人必须成为大海。(7)有些感伤不安,应是需时刻隐藏的。因为它,生于感性亡于理性,埋下一日或可(9)人看鱼自由时,肯定忘记了鱼是在水中:人想有鱼的自由,就要有一份如水的心(10)人应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以上句子从事物到达的途径渠道、方法方式的角度进行理性思考,从而得出对事物的判断和认识。一般地说,材料作文大多比较适合写议论文,它除了具有议论文的一般特点外,在结构模式上,还有其自己特点,通常采用的基本模式,可概括为“引”、“议”(或“评”)、“联”、“结”四个字。下面分别说明:引——就是引述材料作话题,揭示论点或提出问题。它属于“引论”的部分。最好从提出论点的需要出发,抓住材料要旨,用简洁的语言,准确地引述。一般说来,材料不同,引述方式各异:文字多的叙述性材料应概述,精辟的名言警句要复述,寓意深刻内蕴丰富的文字要阐述,漫画型材料要对画面作简洁介绍和扼要阐述。引,一般写在第一自然段,要求从材料中引出恰当的中心论点。那么从哪些材料中引出中心论点呢? 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1)一句话。主要是一句名言、格言、警句、俗语,甚至谚语和哲理性的话。例如从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引出论点“提倡尊老爱幼”。再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可引出论点“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2)一种现象。如从“逢年过节,大吃大喝,铺张浪费”可引出论点“成由节俭败由奢”;又如从中学生早恋现象引出论点“早恋,成功的绊脚石”。(3)一件事情。如从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可引出论点“车祸猛于虎。生命价更高”。当然,近年的高考,几乎都是材料作文。而材料本身就写了一种现象或一件事情。尤其要认真读懂材料,深刻领悟材料。三言两语,击中要害,干脆利落,恰当而迅速地引出中心论点。从材料中引出的中心论点,语句要通顺、凝练,绝不能是病句。可以是一个对偶句、判断句,可以是简短的哲理性的话。中心论点要正确、鲜明、新颖。正确,就是符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符合时代要求,符合社会普遍追求的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鲜明,就是赞扬什么,批评什么,褒什么贬什么,要旗帜鲜明,态度明确,不能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甚至错误。新颖,有时代感,有独特的见解。中心论点书写时也可独立成段。议——针对材料,作出必要的分析。既要简要地分析上文引用的材料,又要由此稍作生发,拓宽思路,为下文展开议论联系实际张本。这是由“引论”到“本论”的过渡性文字,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议,一般可以采用几个分论点的形式。每个分论点,语言要凝练、简洁,可以独立成段,也可以把几个分论点写成一段。力求醒目,结构清晰,思路清楚。分论点要倾情打造,要生动,有意蕴。结构基本一致,内容彼此相关,要能扣住中心论点,扣住题目。扣住话题。否则,就有偏题之嫌。结构上,分论点之间可以是并列式的,也可以是对照式的,也可以是递进式的,(同学们继续参照以前发的《议论文写作基础指要》,研习其中的论证结构部分)递进式的分论点,可从时间、空间、大小的角度思考,可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古及今,由中到外,由个人到国家,由自然到人类社会等。那么,如何来拟分论点呢?可以采用“类、因、法、果”构思法。“类”——“是什么”,解决的是对象问题,从话题、文题中选关键词提问。如《美丽的梦想》,关键词是“梦想”,可从“梦想是什么”拟三个分论点。“因”——“为什么”,解决的是原因问题,如《美丽的梦想》,“为什么要有梦想”,“折射现实情况如何”并顺此提出分论点。“法”——“怎么办”,即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从“怎样去实现美丽的梦想”拟三个分论点。“果”——“怎么样”,即问题得以解决后“我”的态度和体验,如《美丽的梦想》,“梦想实现后我会有怎样的表现,或梦想没有实现我会如何坚定地追求”。当然,“类、因、法、果”不需要在一篇文章中面面俱到,只要选择一两个方面即可。用作展开的一两个方面,一定是自己体验最深刻,认识最独到,占有材料最丰富的优势方面。“议”是文章“猪肚”部分,要材料丰富,内容充实,有说服力。要采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方法议论,恰当地使用古今中外的名人名家事例作论据。论据要准确、典型、丰富。准确,就是所举事实要真实,不杜撰,不张冠李戴,能用来充分证明其分论点或中心论点。典型,就是有历史代表性。丰富,就是论据要多,要有说服力,使人看后不得不服。事实论据可以是正面的,也可是反面的。要概括、压缩,不要堆砌事例,也不要大段大段地叙述某个事例。一定要结合论点对事例作针对性分析,且注意事例间的过渡和衔接。事实论据要能证明其论点,不要生拉硬拽,牵强附会,人为地给论据和论点之间架起桥梁。如“尊老爱幼”话题,可举事例:西晋李密“陈情一表”、宋代杨时“程门立雪”,武汉“暴走妈妈”陈玉蓉。陈毅作了元帅亲自为病弱母亲洗衣洗裤。春秋时,幼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几十里山路去亲戚家借米为年迈父母煮粥。感动中国人物林秀贞,30年来先后义务赡养6位非亲非故老人,并资助十多名下岗职工幼小的子女读书。洪战辉十几年如一日赡养病重母亲、疯子爸爸和抚养幼小的妹妹。除了摆事实外,还应有讲道理。可采用事理论据,如名人名言、格言警句、俗语谚语等等。要有点辩证分析,符合哲学观点,短短几十字,还可防止将论点极端化以后出现漏洞。如话题“偏见与关系”,如果论点是“要搞好关系,就不要有偏见”,那么是不是有了偏见就一定搞不好关系呢?再如论点如果是“人必须要有自信”,那么可能有人说自负也是一种自信,所以在议论时必须指出,不能将自信和自负混为一谈。这样,文章严密,无懈可击。讲道理可以巧借名言,把别人的话用自己的语言并结合论点进行议论。如论证论点“勤奋,成功的保证”,可以借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来讲道理:“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勤奋。玩耍,只能荒废事业,使人一事无成。”讲道理亦可从反面来分析,从假设来理解。如论证论点“磨砺铸造人生”可这样写:“假如司马迁在遭受宫刑后萎靡不振,经不住挫折,受不起磨砺,他会完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吗?”联——即联系实际,展开分析论证,这是文章成败的关键之所在。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必须使论证充实而严密;必须选择典型而有说服力的事实作论据;必须作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做到有理有据。联,或个人,或集体,或社会;或中国,或外国;或自然,或人类社会。反反正正,多角度,多侧面地阐述。还可指出论点在现实生活中的指导意义,比如证明论点“创新是一个民族的魂”,可以联想到“嫦娥一号”:“正是许许多多的航天科技工作者,从无到有,开拓创新,踏踏实实,才成功发射‘嫦娥一号’卫星,扬了军威,长了民族志气。”结——即对全文的论证作总结,解决问题,总结全文。要注意如下几点:要照应材料,与文题或开头呼应;要深化论点,或发出号召,或提出办法,把论证推向高潮。结,或以抒情句式发出鼓励和号召,或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和拓展。如论点是“我们需要倡导探索精神”,可以这样结尾:“总之,人们应发扬探索精神,知难而上,不保守,不停滞,勇于进取,不断获得新成果,开拓新领域,使国家日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首尾呼应,发出号召,铿锵有力,引人深思。结尾部分切不可故意拔高,要精练有力,反对尾大不掉,罗索冗长。
/ 概述材料——概括而不罗索
引论 入题(略)
亮出观点——鲜明而不含糊/
/展开分析——有理而不杂乱
本论 展开(详)
联系实际——实在而不空泛/
/小结全篇——干脆而不离题
结论 归纳(略)
照应材料——简洁而不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