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教学检测语文试题
2019-2020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一中高一(下)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江苏省江阴市二中、要塞中学等四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四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南京一中实验学校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江苏省高邮市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调研试题
江苏省徐州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抽测语文试题
江苏省宿迁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宿迁市宿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江苏省淮安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江苏省盐城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终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淮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检测语文试题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教学检测语文试题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怡当的一组是
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假山,是中国艺术家精心构造的心灵________ 这些枯槁瘦硬千奇百怪的假山,几乎没有任何生命的信息,但是中国人却爱之如金玉之城,传说当初杭州花圃盆景园内立一处叫作“绉云峰”的假山时,当天几乎是________ ,人们竞相一睹,这种文化现象背后________ 的是中国人崇尚自然的美学精神。
A.影像 趋之若鹜 突显B.幻象 万人空巷 突显
C.幻象 趋之若鹜 凸显D.影像 万人空巷 凸显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怡当的一项是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____________;正如沈周题画诗所谓“荣枯过眼无根蒂,戏写庭前一树蕉。”
①而时间背后隐藏的不变因素同样亘古如常
②樱桃一年一年地红
③亘古如斯
④它是永恒的不可变易的
⑤芭蕉一度一度地绿
⑥时间一刻不停地流淌
A.②④③①③⑤B.⑥④③①②⑤
C.⑤③①⑧⑧⑤D.②⑤③③①④
3.下面的诗句所涉及的古代体育活动依次为
①一声低来一声高,嘹亮声音透碧霄。空有许多雄气力,无人提挈漫徒劳。
②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③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④香散天风兰佩隋,声摇环玉彩绳飞。飘飘似跨双莺去,闲雅宜从月殿归。
A.放风筝 抖空竹 赛龙舟 荡秋千B.抖空竹 放风筝 赛龙舟 荡秋千
C.抖空竹 荡秋千 赛龙舟 放风筝D.放风筝 抖空竹 荡秋千 赛龙舟
4.下列诗句中,与漫画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
A.入夜始维舟,黄芦古渡头。眠鸥知让客,飞过蓼花洲,
B.大江横万里,古渡渺千秋。浩浩波声险,苍苍天色愁。
C.浊酒残杆欲解愁,芦花噙泪缀兰舟。苍霞化作天边月,雁影秋风古渡头。
D.雁影秋风古渡头,落霞飞鸿野沙洲。浊酒欲笺千古事,胡笳随风入兰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江西吉南赣道副使方君墓志铭
(清)刘大櫆
方君讳浩,字孟亭,桐城人也。其尊府桦坡先生,家世行谊既有铭。君生而沉毅,不与童儿共嬉游。及长,读书为文章,骏发有气。中雍正八年进士。初知太原祁县,调阳曲,迁保德州,又知隰、平定二州,迁知蒲州府,移守潞安,擢江西广饶九南道按察副使,旋调吉南赣道。因公有诖① , 循例复职。方需次吏部,而以乾隆十九年七月十八日疾卒京师邸舍,年五十有二。
君之莅官临民,严而不苛,和而不可犯。既去,而民多思而不置。其在隰也,隰民以茹素为群,群数百,号为大乘教。君悉召至庭,而啖以酒肉,人莫知其原。其后速捕大乘党人连数郡,而隰民独免。金川用兵,平阳富民愿输饷,而旁郡效之者甚伙,君独以潞安地瘠民贫,不为报。会天子巡狩中岳,取道泽、潞,而民田之近接道旁者,吏辄令薅去青苗以俟。君独以銮舆未出,而废民耕作,非为上爱民之道,令耕如平时。民得以收获,而事亦办治。在广饶,兼摄九江府事,岁旱而米商未至,洪州乏食,大府檄属郡悉运仓粮往济。君以郡民咸待食,而移粟他往,恐生事,请独输九江仓,而属县停运。比违大府意。未几,安仁以阻运罹重罪,罪及守令。大府乃以此重君。旋有吉南赣之调。南赣自前世多不轨之民,依山泽为患害。而上犹奸民据险为乱,君闻即驰诣捕缉,比大府至而谋主已就擒,讯实,置之法。
尝推先君子之爱以事诸父、诸姑及从兄弟,又推太夫人之爱以事诸舅、从母及外兄弟。其族属、姻戚、故旧之贫不能娶,久丧不能葬,及羁穷以死而不能归者,君皆为之区画,必得当而后已。
(选自《桐城派名家文集》,有删改)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旋调吉南赣道 旋:不久
B.而啖以酒肉 啖:给……吃
C.吏辄令薅去青苗以俟 俟:等待
D.安仁以阻运罹重罪 罹:判处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讳:旧时指死去的帝王或尊长的名字,古代“讳名不讳姓”,常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B.摄:文中与“行”“假”“权”“署”一样,指临时代理某个官职。
C.外:指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威,古代称父亲的姊妹的儿子为外兄弟。
D.先:称呼死者的敬辞,文中“先君子”即是对作者亡父的尊称。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公有诖,循例复职。方需次吏部,而以乾隆十九年七月十八日疾卒京师邸舍,年五十有二。
(2)金川用兵,平阳富民愿输饷,而旁郡效之者甚伙,君独以潞安地瘠民贫,不为报。
8.根据文意概括方浩为学及为官的特点。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新春
陆游
老境三年病,新元十日阴。
疏篱枯蔓缀,坏壁绿苔侵。
忧国孤臣泪,平胡壮士心。
吾非儿女辈,肯赋白头吟?
[注]①本诗是陆游在山阴家居时所写,时年七十岁。②《白头吟》是乐府民歌,相传是一位女子因情郎变心所作。
9.从情和景的关系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10.尾联运用了哪些手法?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11.补写出下到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怒而飞,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2)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3)清荣峻茂,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4)自经丧乱少睡眠,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____________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
(6)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7)____________,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8)删繁就简三秋树,____________。(郑板桥《赠君谋父子》)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菊花与泉水
庞余亮
济南的菊花肯定是属于李清照的。
那一天,趵突泉公园的菊花开得实在烂漫了,仿佛如微醺的李清照。微醺的李清照,微醺的菊花们,心照不宣地,一边吟诵着《醉花阴》和《声声慢》,一边将所有的苦日子、坏日子、酸日子、甜日子用煎饼一卷,和着山东大葱,蘸着高粱烈酒,把这个秋天过得有滋有味。
二百余种菊花,二百多阙词,每一行,都闪烁着少女李清照的眸子。三十万盆菊花,三十万本《漱玉词》,每一页,都有墨香,那墨一定有漱玉泉的水,在砚台里洇开来。
我去的那天,恰巧下着雨,因为要把郭沫若的对联读出来,索性把雨伞收了。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这对联有些遗憾,什么后主啊,李清照的词风是独立的,她是宋词中的“女王”。“女王”的王座,是用趵突泉的菊花铺就的。
雨越来越大,有雨便有泉,难怪趵突泉公园里的人会越来越多,都在看汹涌不绝的趵突泉。
“泉太好了,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是那么翻滚。你立定呆呆的看三分钟,你便觉出自然的伟大,使你不敢再正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只是自然有这样的力量!”
五个“永远”,三个“冒”,几乎就是老舍这个作家的铁板钉般的信心和忠诚。这信心,这忠诚,背后是这个作家滚烫滚烫的热爱,对于济南对于趵突泉的爱。
——所以,有泉水的济南,最适合一个刚烈的坚决的人爱她。
在济南,老舍在泉水边生活了四年半,或者可以说,泉水在老舍的身体中流淌了四年半,《济南的冬天》,《济南的春天》《济南的秋天》,全是济南的赞美诗。除了这些赞美诗,还有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他的每一个文字都像是我们的教科书。干净而美好。
那美好里,就有“断魂枪”里的默契。
趵突泉、漱玉泉、无忧泉、孝感泉、知鱼泉、石湾泉、鉴泉、湛露泉、满井泉、卧牛泉、珍珠泉、黑虎泉。还有余下的60眼泉。
完全就是老舍的“断魂枪”的72式。点点又点点。招招又招招。
“不传!不传!”
那一夜,老舍摇着头,又摇着头。大明湖里的见到“老残”的白莲花也学着老舍摇头,老舍与白莲花对视一下,然后,老舍先生微笑着,摘了片白莲花瓣,用它佐了酒。
——真想就这么与老舍相遇一次,或者做一天他的书童,为他捅炉,为他磨枪,为他摘莲,为他担泉。
雨还在下,黑虎泉边有许多雨中担泉的济南人,汲水的几乎都是女子。母亲与泉水,理所当然。我掏了一口,那泉水几乎是跳进我喉咙的。天下怎么有这么好的城市啊,泉水涌着,一如既往地涌着,如老舍先生当年在济南的灵感。
那一年,老舍先生依依不舍地说:“从一上车,我便默默地决定好:我必须回济南,必能回济南!济南将比我所认识的更美更尊严,当我回来的时候……”
后来,老舍先生并没有回来,在北京那口又浅又浑浊的湖水中,肯定想到了济南。
雨还在下,我的镜片更迷茫,更恍惚……突然,一个跟着妈妈来担泉的男孩在我耳朵边奶声奶气地喊了声:“娘——”
我的心一下子软了,被泉水浸润的童音,济南话的童音,是天下最好听的声音。
(选自《纸上的忧伤》,有删改)
12.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李清照“宋词女王”的王座是用的趵突泉的菊花辅就的,趵突泉的灵性丰富了李清照的生活和文采,她以趵突泉的菊花为创作源泉写了大量的词作。
B.文中的“雨”与作者迷茫复杂的情思相映衬,也为作者雨中遐想提供一个诗意的背景。
C.作者在雨中趵突泉遥想老舍在济南的创作生活。《断魂枪)中主人公“不传!不传!”的决绝与老舍自身刚烈的个性相契合,互为映衬。
D.文章以“花和泉水”为线索,思路缜密,情感细腻,张驰有度,在娓娓而谈中带领读者进行一场精神的远游。
13.文章在叙述时穿插了大量老舍作品的相关内容,这样叙述的好处是什么?
14.请探究文章结尾画线句子的意蕴。
阅读下画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谈书评
朱光潜
真正的批评对象永远是作品,真正的好的批评家永远是书评家。
书评家的职务是很卑恭的。他好比游览名胜风景的向导,引游人注意到一些有趣的林园泉石寨堡。不过这种比拟究竟有些不恰当。一个旅行向导对于他所指点的风景不一定是他自己发现出来的,尤其不一定自己感觉到它们有趣。他可以读一部旅行指南,记好一套刻板的解释,遇到有钱的顾主就把话匣子打开,把放过几千次的唱片再放一遍。书评家的职务却没有这么简单。他没有理由向旁人说话,除非他所指点的是他自己的发现而且是他自己的爱或憎的对象。
一个批评家应该是一个探险家,为着发现肥沃的新陆,不惜备尝艰辛险阻,穿过一些荒原沙漠冰海;为着发现好书,他不能不读数量超过好书千百倍的坏书。每个人都应该读些坏书,不然,他不能真正地懂得好书的好处。不过在每个时代,每个国家里坏书都“俯拾即是”,用不着一个专门家去把它指点出来。与其浪耗精力去攻击一千部坏书,不如多介绍一部好书。没有看见过小山的人固然不知道大山的伟大;但是你如果引人看过喜马拉雅山,他决不会再相信泰山是天下最高峰。
批评的态度要公平,一个人只能在他的学识修养范围之内说公平话。孔夫子只见过泰山,便说“登泰山而小天下”,不能算是不公平,至少是就他的学识范围而言。凡是有意义的话都应该是诚实的话,凡是诚实话都是站在说话者自己特殊立场扪心自问所说的话。人人都说荷马或莎士比亚伟大而我们扪心自问,并不能见出他们的伟大。我跟人说他们伟大么?这是一般人所谓“公平”。我说我并不觉得他们伟大么?这是我个人学识修养范围之内的“公平”,而一般人所谓“偏见”。批评家所要的“公平”究竟是哪一种呢?“司法式”批评家说是前一种,印象派批评家说是后一种。前一派人永远是朝“稳路”走,可是也永远是自封在旧窠臼里,很难发见打破传统的新作品。后一派人永远是流露“偏见”,可是也永远是说良心话,永远能宽容别人和我自己异趣。这两条路都任人随便走,而我觉得最有趣的是第二条路,虽然我知道它不是一条“稳路”。
法朗士说得好:“每个人都摆脱不开他自己,这是我们最大的厄运”。书评像一切其它艺术一样,它的作者不但有权力,而且有义务,把自己摆进里面去;它应该是主观的;这就是说,它应该有独到见解。叶公超先生在本刊所发表的《论书评》一文里仿佛说过,书评是读者与作者的见解和趣味的较量。这是一句有见地的话。见解和趣味有不同,才有较量的可能,而这种较量才有意义,有价值。
欣赏一首诗就是再造一首诗;欣赏一部书,如果那部书有文艺的价值,也应该是在心里再造一部书。一篇好的书评也理应是这种“再造”的结果。如果莎士比亚再活在世间,如果他肯费工夫把所有讨论、解释和批评他的作品文章仔细读一遍,他一定会惊讶失笑,发见许多读者比他自己聪明,能在他的作品中发见许多他自己所梦想不到的哲学,艺术技巧的意识以及许多美点和丑点。但是他也一定会觉得这些文章有趣,一律地加以大度宽容。
世界有这许多分歧差异,所以它无限,所以它有趣;每篇书评和每部文艺作品一样,都是这“无限”的某一片面的摄影。
(选自《书边闲语》,有删改)
1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作品永远是真正的批评对象,所以书评家永远是真正的好的批评家。
B.作者认为书评是读者与作者的见解和趣味的较量,因为见解和趣味不同的较量才有价值。
C.欣赏任何一部书都和欣赏一首诗一样,是书的再造,一篇好的书评也理应是这种“再造”的结果。
D.“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钱锺书(谈艺录)引清人谭献语),这一观点和作者的书评见解是相通的。
1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运用比喻论证手法,通俗形象地闸明书评家和游览名胜风景的向导的职务的不同。
B.文章引用法朗士的话,强调书评家融入自我,发表独到见解的必要性。
C.文章在论证批评家应多介绍一部好书时,用看小山和大山的效果作了对比,增强了说服力。
D.文章在论证批评的态度要公平时,以人们对荷马或莎士比亚的理解为例,对“司法式”批评家进行了否定。
17.作者为什么说“每篇书评和每部文艺作品一样,都是这‘无限'的某一片面的摄影”?请根据文意简要解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本世纪初,苏南苏北步入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前者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阶段,传统工业产业在空间上的布局已经饱和,而苏北仍处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过渡的工业化早期阶段。2000年前后,被苏南淘汰的一批化工企业沿江北上,寻找新的机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苏南地区实现了“腾笼换鸟”,苏北地区则凭借政府的优惠政策、低廉的土地成本等优势吸引转移产业的聚集,化工产业转移的出现是必然的,发达地区淘汰落后产能转移至发展中地区,经济上来之后会再淘汰、再转移。前些年国家也讨论过把化工产业逐渐转向西部,但关键的问题是,管理不到位,不论转移到哪里,都会是一颗定时炸弹。出了事,不从安全监管上想合理的对策,而是简单了事,是不可取的,对行业发展也不利。管理是保障化工企业环保、安全最重要的一环,只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定,在安全评价、技术管理等环节做好管控,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化工产业事故率不会高过其他行业,
相较于对GDP的追求,科学、绿色发展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今年3月10日,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中卿在“人大监督工作”记者会上表示,今年开始由国家统计局对各个省区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进行统一核算,并“叫停”对各地GDP总量、速度进行排名的做法。有评论认为,今后将出台更加科学、绿色的政绩考核体系。
(摘自《中国报道》2019年5月刊)
材料二: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非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的指导意见》,要求解决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和卫生防护距离不达标问题、遏制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促进石化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到2025年,城镇人口密集区现有不符合安全和卫生防护距离要求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就地改造达标,搬迁进入规范化工园区或关闭退出。
近年来,我国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力度不断加大,采取了一系列化监管的措施,对遏制重大事故的发生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一些危化品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安全意识不足,相关生产及保存设备简单,工艺水平落后等原因,危化品犹如一颗颗定时炸弹。2015年8月天津滨海地区发生的危险品爆炸事故,至今令人记忆犹新。
材料三:2013-2018年化工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
2013-2018年化工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
材料四:
国务院“3.21”事故调查组认为,江苏盐城响水爆炸事故中,事故企业连续被查处,被道报、被罚款,企业相关负责人仍旧违法违规,我行我素,最终酿成剧烈事故。
企业屡教不改,安全生产上墙不走心。据媒体报道,就在去年,涉事企业就有13项安全隐患被道报。这一说法在国务院“3.21”事故调查组的通报里也得到证实。也就是说,涉事化工企业是“前科”累累,经常“带病作业”。可以说是屡次整改,屡次再犯,屡教不改。安全生产,永远只是刷在墙上,挂在嘴上,而没有落实在行动中。由此来看,这个涉事企业的斑斑劣迹已经为此次惨祸埋下了隐患。
政府以罚代管,整改只走形式不务实。化工是高危行业,企业的安全规范、安全操作,一直是地方政府监管的重中之重。事故发生前,涉事企业安全隐患早已存在,为什么却能“一边罚款一边生产”,一路高歌猛进?不是当地不够“重视”,据媒体报道,今年以来,响水多次开会强调生产安全。就在爆炸的当天上午,响水县安全生产委员会还开展了一场“安全生产培训专题讲座”。那为什么爆炸还是发生了?原因很简单。所谓的重视不能只停留在开讲座、看报告上,所谓的安全监管也不能只是停留在对涉事企业的一罚了事上。如果没有做到真正跟进督促,严格依法履职,严格保证整改到位,发生“上午开会强调,下午爆炸发生”式的黑色幽默也就不稀奇了。
(指自2019年3月25日法制日报)
18.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化工产业转移是地方政府用科学发展观引领经济发展的绿色举措。
B.由于政府行政干顶,2025年后我国城镇人口密集区将不再出现不符合安全和卫生防护距离要求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C.近年来危化事故有所下降,这与政府部门对相关企业的积极干预不无关系。
D.响水“3.21”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当地政府只重税收,以罚代管,一罚了事。
19.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危化品成为定时炸弹与一些危化品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安全意识不足,相关生产及保存设备简单,工艺水平落后等有关。
B.只要职能部门跟进督促,相关企业整改到位,就不会发生“上午开会强调,下午爆炸发生”式的黑色幽默。
C.由于对各个省区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进行统一核算权收归国家统计局,今后有望出台更加科学,绿色的政绩考核体系。
D.材料三表明:由于统计口径发生变化,2016年到2018年危化事故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是2017年死亡人数有所上升。
20.危化品企业如何才能健康发展?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费孝通曾这样评价他的老师潘光旦先生:“我们这一代人很看重别人怎么看待自己,潘先生比我们更深一层,就是把心思用在自已怎么看待自己上。”
阅读材料,完下面小题。
灯市
我邑岁于三月二十三日为天后诞展,先期县官出示,沿衡鸣锣,令居民悬灯结彩以祝,前后数日,城外街市,盛设灯彩,自大东门外之大街,直接南门,暨小东门外之内外洋行街及大关南北,绵亘数里,高搭彩棚,灯具不断,店铺争奇赌胜,内外通明,遥望如银山火树,金吾不禁,彻夜游行;百里外舟楫成集,浦滩上下,泊舟万计;名班演刷,百技杂陈,笙歌之声,昼夜不歇。凡阅半月,而灯事始毕,自道光辛丑,海疆多故,驻兵设防,因罢灯市,通商后,华夷杂处,恐生争端,遵以为禁云。
雨苍氏曰:“乱后文章感慨多”,拙句也。生际承平一罹变故觉事无大小知皆有今昔之慨灯市其一端尔。
(节选自毛祥麟《墨余录》,有删节)
22.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4处)
23.文末加点的“雨苍氏曰”的作用与《史记》中的________ 及《聊斋志异》中的________ 相同。
24.根据文意,简要概括灯市的特点。
25.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头发的故事》大部分都是主人公N先生的独白,通篇没有完整、紧凑、集中的情节,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但这种特殊的结构却形成了独特的视角与观点,使文章对主旨的表达更具表现力。
B.《家》中的觉慧富有斗争精神,追求光明、自由、幸福,否定封建礼教,走上彻底叛逆的道路;但他也有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狂热与幼稚。
C.《茶馆》中常四爷悟出了这样一个荒唐的 “道理”:“有钱呀,就应该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可千万别干好事!”在这一人物身上,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干事业的狂热又易在挫折面前软弱灰心的特点。
D.哈姆雷特在孤立无援的不利条件下,用装疯来麻痹敌人,接连经受了克劳狄斯及母亲派来的他的同学、恋人对他的试探。最后采用“调包计”,除掉两个作为奸王走卒的同学,使奸王借刀杀人的计谋没有得逞。
E.《欧也妮·葛朗台》塑造的爱情悲剧中,两位青年主人公并不是故事中的第一主角,小说浓墨重彩加以描绘的,不是悲剧中的负心汉,甚至也不是痴情女,而是这场悲剧的主要制造者老葛朗台。
26.简答题
(1)翠翠请祖父用双管唢呐吹《娘送女》这支曲子给她听,有什么样的用意?
(2)“据我看来,头一句好的是‘圃冷斜阳忆旧游’,这句背面傅粉,‘抛书人对一枝秋'已经妙绝……没处再说,故翻回来想到未折未供之先,意思深透。”这里的“我”是《红楼梦)中的谁?诗句的作者是谁?诗歌吟咏的对象是什么?诗题是什么?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文艺复兴时代的建筑师与以往任何时代的建筑师都不同,他们一边进行建筑创作,一边潜心研究各种文化。他们不再是传统的工匠,而成了满腹经纶的学者;建筑也不再是传统习惯的延续,而变成一种高尚的文学想象;建筑师此时不仅是在建造一座建筑物,他还在建造着一座理论大厦。
建筑师在他的设计领域有了一系列新发现,佛罗伦萨的画家发现了透视学,从而产生了空间关系的新概念。其次是发现了和声中的音程与节拍在物理量度上是有精确比例的,这无疑使人们对统一感又有了意外的体验,窥测到一个富有意味的新王国,人们推想一座建筑物就应有可能在它的尺度和比例上反映出自然本质和上帝的根本法则。首先将这种理论付诸实践的是阿尔伯蒂。他在《论建筑》一书中阐述了以数字和谐为美的基础和理论,推崇基本几何体——方形、立方体、圆形、球体的绝对权威,进而由这些形体的成倍数关系的增减创造理想的比例,阿尔伯蒂探究的第二个问题,即一种对人的权力和才能的深切关注。人们发现人本身具有一种新的尊严,人文主义者信奉毕达哥拉斯的名言:“人是一切事物的量度。”在综合了各种理想形式去创造每一座完美的教堂时,阿尔伯蒂都深信自己是在创造上帝的一个想象。这个理想中的形体折射着人的形貌。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提出:“一座建筑应该反映人体比例。”达·芬奇的名画也把人体比例与理想形式---方形和圆形联系在一起。根据这些理论,阿尔伯蒂创造了许多堪称文艺复兴里程碑的建筑。
(节选自刘托《外国建筑艺术欣赏》有删改)
27.简要概括文艺复兴时代建筑师的特异之处。
28.概括文中加点的“新发现”的内涵。
29.阿尔伯蒂能创造出里程碑式建筑的理论依据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1.D
2.C
3.B
4.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漫画的理解以及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应当先对图画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诗句,搜索并提取有效信息,关注图画细节。
首先观察画面,画面中有“小船”“垂钓”“月牙”“鸥鸟”“渡头”“蓼花”等信息,组合成清幽、闲适的意境。再分析选项,B项,“大江横万里”“浩浩波声险”的阔大与画面意境不符;C项,“浊酒”“噙泪缀兰舟”的凄冷与画面意境不符;D项,“浊酒”“胡笳”的悲戚的情调与画面意境不符。排除BCD。
故选A。
5.D项,罹:遭受。句意:安仁县因为发生了阻运事件受到重责。
6.D项,“对作者亡父的尊称”错误,“先君子”是对方浩亡父的尊称。
7.(1)方浩曾因误事而被免职。后又依照旧例恢复了职务,正待起任吏部侍郎时,却在乾隆十九年七月十八日因生病在京师馆舍中去世,终年52岁。
(2)金川发生战争时,平阳富户愿意供给军饷,其周边其他郡效仿的很多,唯独方浩以潞安土地贫瘠百姓贫困为由,不作回应。
8.为学,沉稳静处,思维敏捷;为官,严而不苛,以民为本。
参考译文:
方先生名浩,字孟亭,是桐城县人。他的父亲是桦坡先生,其家族门第品行道义都已有了碑记铭。方浩从小就沉稳刚毅,不与童儿一起玩乐嬉戏。待到长大了,读书写文章,思维敏捷而且有气势,雍正八年考中进士。起初任太原祁县知县,后改任阳曲知县,又调到保德州,还担任照州、平定州的知州,还调到蒲州任过知府,做过路安州太守,提拔为江西广饶九南道按察副使,不久调任吉南赣道。方浩曾因失误而被免职,后又依照旧例恢复了职务。正待赴任吏部侍郎时,却于乾隆十九年七月十八日突然在京师馆舍中亡故、终年五十二岁。
方浩为官任职,对待百姓严肃而不过于严厉,平和而不可冒犯。离任以后,百姓大多对他恋恋不舍。他在照州时,照州百姓因都吃素而结为群体,有几百个这样的群体,号称大乘教。方浩把他们全召集到庭院中,拿酒肉给他们吃,大家都不知其中缘故。后来清政府逮捕大乘党人,牵连几个郡,唯独照州百姓得以幸免。金川用兵时,平阳富户愿意供给军饷,而其周边各郡效仿的很多,唯独方洁以潞安那土地瘠薄百姓贫困为由,不作回应。又连天子视察中岳,途径泽州、潞安州,当地官员要求土地靠近官道的百姓,将田中的青苗除去等待天子通过。只有方浩认为天子车驾未出而荒废了百姓的耕作,这不是统治者的爱民之道,下令还像平常那样耕耘。当地百姓得以有了收成,而事情也办得好。在广饶,方浩还兼代九江知府,当年闹早灾,而粮商未到,洪州缺粮了,督抚发文要求所属各州郡全部调运仓储粮食前往救助。方浩认为郡中百姓都在等吃的,把粮食调往他处,恐怕会出事,请求只运送九江的仓粮,而所属县停止运粮。方浩接连几次违背督抚的意旨。不久,安仁县因为发生了阻运事件受到重责,惩处牵连到郡守县令。督抚这才因此看重方浩。不久就有了调任吉南赣道的事。南赣地区从前代就有许多不守法度的百姓,仗着山峦水泽为害当地。而上犹县的奸民则占据险要之地作乱,方浩闻知后,立即飞速前往抓捕鲜拿,等上司到了主犯已被抓获,审讯得实,依法处置。
方浩曾把对亡父的爱扩大为对众伯叔、姑姑及堂兄弟的爱,把对母亲的爱扩大为对众舅父姨母及表兄弟的爱。他的同族亲属、姻亲及老友熟人,凡因贫穷要不起老婆、丧事久拖不能下葬、为穷所困死而不能归养故里的,方浩都为他们筹划,一定要办得妥妥当当方才作罢。
9.颔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选取枯蔓,坏壁等意象,破损不堪的篱笆,荒芜萎败的藤蔓以及残断墙壁,这些冷色调景物与诗人当时家居生活的心境一致,传递出诗人居家的贫困和内心的苍凉。
10.反问用典,引用《白头吟》的典故来表示否定,表明诗人不会像小儿女一样去吟诵《白头吟》这种诗,空发儿女之情的感叹。以反问作结,表示诗人虽然年老多病,但是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不减当年。
11.(1) 其翼若垂天之云 (2) 无以至千里 (3) 良多趣味 (4) 长夜沾湿何由彻 (5) 春江花朝秋月夜 (6) 奈何取之尽锱铢 (7) 位卑未敢忘忧国 (8) 领异标新二月花
12.D项,“以‘花和泉水’为线索”错误,文章的线索是“雨”。
13.避免平铺直叙,使文章结构错落有致。丰富了文章内容,扩充了文章的思想内涵,例证并强调泉水对作家文学生命的滋润。有利于文章主旨的揭示。
14.“一下子软了”,突显作者灵魂深处的母性情怀。“泉水浸润”,表现滋养关系和作者对济南泉水的无限热爱,“童音”象征干净纯粹,折射出作者对纯净美好人性讴歌,“天下最美的声音”,表现作者对厚重济南文化的由衷赞美和至高褒奖。
15.D(A项,“因为作品永远是真正的批评对象,所以……”强加因果。
B项,“作者认为书评是读者与作者的见解和趣味的较量”张冠李戴,原文是说“叶公超先生在本刊所发表的《论书评》一文里仿佛说过,书评是读者与作者的见解和趣味的较量”。
C项,“欣赏任何一部书都和欣赏一首诗一样,是书的再造”错误,原文“欣赏一部书,如果那部书有文艺的价值,也应该是在心里再造一部书”,选项“任何一部书”扩大范围。)
16.D项,“对‘司法式’批评家进行了否定”错误,原文“这两条路都任人随便走,而我觉得最有趣的是第二条路”只是作者自己的趣味,并没有对“司法式”批评家进行否定
17.文艺作品本身在思想内涵及艺术技巧方面蕴含美点和丑点,这些美点和丑点是读者难以穷尽的,每个书评只是作品某一个角度的独到发现。
18.C
19.B项,“只要职能部门跟进督促,相关企业整改到位,就不会发生……”说法绝对。
20.合理调整危化企业布局,注重安全监管实效。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强行业规范训练,提高安全生产意识,促进危企转型升级,提升生产工艺水平。
22.生际承平/一罹变故/觉事无大小/知皆有今昔之慨/灯市其一端尔
23.(1) 太史公曰 (2)异史氏曰
24.持续时间长;空间范围广;可彻夜游行;有杂戏助兴;热闹非凡。
参考译文:
我们城在三月二十三日庆祝天后诞生,先是县官贴出告示,沿街敲打锣鼓,让居民张灯结彩来庆祝,前后多天时间,城外街道,设置彩灯,从大东门外的大街,一直到南门,以及小东门外的内外洋行街道和大关南北,绵延几里地,高搭彩棚,灯饰没有间断,店铺之间竞相比赛,内外灯火通明,远看像银山火树,这一天解除宵禁,百姓彻夜游玩;百里以外船只聚集,滩岸上下,停泊的船只数以万计;著名的演艺班子都来表演,各种民间杂技汇聚,奏乐唱歌的声音昼夜不停。历经半个月,赏灯的玩乐才结束,从道光帝辛丑年间,沿海边疆多生事端,朝廷派驻守军,设置防务,于是才结束了灯市。通商以后,华夏与蛮夷居住在一起,朝廷担心生出争议事端,就遵从禁止了灯市。
雨苍氏说:“乱后文章感慨多”,这是我的拙作呀。生活太平,一旦遭遇变故,就觉得事情无论大小,都会产生昔盛今衰的感慨。灯市就是其中的一个罢了。
25.CD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名著阅读考查,考点大多落在主要人物、重要情节和主题理解上,能力层级多为“识记”。题型多采用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考生只需要在平时多“识记”基本的名著知识,了解名著的名段名角即可。
C项,“常四爷”错误,应该是“秦二爷”。
D项,“克劳狄斯及母亲派来的”错误,是克劳狄斯派来的他的同学、恋人、母亲对他的试探。
故选CD。
26.(1)婚礼鼓声迎婚喜轿,勾起翠翠两年前与傩送相识的记忆,少女对朦胧的爱情有所憧憬,但少女持有的羞涩矜持又让她难于向爷爷诉说,于是只好请祖父吹《娘送女》的曲子,寄托自己的少女情怀。
(2)林黛玉(或潇湘妃子),史湘云(或枕霞旧友),菊花,《供菊》。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以及积累文学常识的能力。名著阅读考查,考点大多落在主要人物、重要情节和主题理解上,能力层级多为“识记”。题型多采用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考生只需要在平时多“识记”基本的名著知识,了解名著的名段名角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对沈从文小说《边城》人物、情节的理解分析能力。“吹唢呐的一上岸后,又把唢呐呜呜喇喇吹起来,一行人便翻山走了。祖父同翠翠留在船上,感情仿佛皆追着那唢呐声音走去,走了很远的路方回到自己身边来” 这一段描写婚嫁,看到别人家办喜事,眼前端午,迎亲花轿撩拨了翠翠内心深处的情思,勾起翠翠两年前与傩送相识的记忆,引发了她对爱情的美好憧憬。翠翠请祖父吹唢呐《娘送女》,但是,翠翠没有娘,翠翠只有爷,翠翠满腹的心事不好向爷爷倾诉,从侧面烘衬了翠翠对未来迷茫和惆怅的心情。
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对《红楼梦》相关人物、情节的记忆、理解能力。《红楼梦》第三十八回写贾母领着众女眷在藕香榭赏花饮酒吃螃蟹,欢乐非凡。宝玉和众姐妹们酒足蟹饱之后,诗兴大发,分题作了十二首咏菊诗。这一情节是黛玉评价湘云的《供菊》诗。
27.具有文化积淀,充满文学想象,重视理论素养。
28.发现了透视学;产生空间关系新概念;发现和声中的音程与节拍在物理量度上有精确比例;对统一感的意外体验;推想出建筑物应在尺度和比例上反映自然本质和上帝的根本法则。
29.“建筑物有可能在它的尺度和比例上反映出自然本质和上帝的根本法则”的推想,毕达哥拉斯的名言“人是一切事物的量度”,维持鲁威提出的“一座建筑应该反映人体比例”,达芬奇的名画把人体比例与理想形式——方形和圆形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