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山东省威海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山东省历年语文期末一模二模试卷汇编(持续更新)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2019年山东省青岛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2020学年山东省枣庄市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山东省济南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19年山东省聊城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枣庄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枣庄市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山东省烟台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19年山东省德州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2018-2019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山东省济南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山东省菏泽市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

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山东省聊城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山东省德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山东省威海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山东省枣庄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第二学段模块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烟台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聊城市2019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山东省泰安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德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临沂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19年山东省青岛市高考语文三模试卷

山东省日照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校际联考语文试题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综合检测语文试题

2019年山东省潍坊市高考语文三模试卷

山东省滕州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2019年山东省日照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2018-2019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山东省聊城市九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开学联考语文试题

2019年山东省济南市高考语文三模试卷

山东省青岛市2020年高三年级期初调研检测语文试题

2019年山东省泰安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2019年山东省菏泽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山东名师联盟2021届高考实用性联考卷(二)语文

山东省德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威海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国货变成国潮,一方面需要实打实的产品,另一方面需要转变呈现形式,让消费生力军的年轻人为之买单。于是我们看到旺旺公司推出了潮牌毛衣,经典国货品牌六神花露水、英雄钢笔、回力鞋等都推出跨界新品,主打90后、00后消费者。

在国货跨界背后,有股神秘力量叫人工智能。实际上,用人工智能指导国货跨界的操作模式,在天猫平台上已经比较成熟了。这里,人工智能承担两个功能:一方面通过数据分析,判断哪些IP(即知识财产、文化现象等)和品牌用户的重合度更高,品牌有没有做联名的潜力和价值,预测联名后卖出爆款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可以提升货品创意本身的兴趣指数,品牌确认与IP合作后,人工智能可以推动一些创意方向,更好迎合市场或特定圈层的喜好。2018年天猫“双十一”全球潮流盛典上,旺旺与独立设计师品牌联名款红色毛衣成为当晚的焦点。在这场盛典开始的四天前,旺旺卫衣在天猫进行了小规模限量发售。合作款卫衣、毛衣和零钱包均在7秒内售罄,甚至带动了七十万粉丝涌入旺旺天猫官方旗舰店,客流量是平时的十倍,跨界效应显现。今年5月10日,“天猫国潮脑洞官”小程序的上线,则意味着借助人工智能进行国货跨界再进一步。从活动页面来看,依靠左边的IP及右边的品牌进行组合,生成跨界商品,通过上下滑动模式,单个用户在短时间内看到品牌合作最大的可能性。用户自己选定商品并为其点赞支持,最终支持率靠前的商品则将被生产市售。

(摘编自《人工智能让跨界的国货成爆款》)

材料二:

在未来教育的变革中,人工智能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个性化学习与终身学习等方面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虽然当前教育人工智能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和影响,但整体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依然面临诸多困境。要突破困境还应合理规划其发展路径。

第一,加大教育人工智能产品研发力度,提升技术服务品质。一是加强教育专家、人工智能专家以及企业人员间的合作,了解当前教育现实需求,寻找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契合点,推动教育智能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比如,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探索教育情感类机器人的研发,使其能够与学生进行情感互动,实现人机共情,让机器变得更有“温度”。二是拓展教育人工智能产品的功能模块,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和教师的教学要求。当前,国家积极倡导在中小学开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因此可以研发与之配套的教育人工智能产品,比如编程类教学工具和软件,以此辅助教育教学,优化学习效果。三是建立完备的教育人工智能产品安全监管和评估体系,规范行业标准,加大市场督导与监察力度,保障企业为教育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安全、优质的产品与服务。

第二,构建和谐共生“人机结合”新生态,增强教育人工智能信任感。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发展是智能时代的重要趋势。教育人工智能将取代教师的重复性劳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的压力和负担,使得教师有更多时间进行教学设计的优化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但是教育中涉及的学生道德品质、价值观念以及情感态度的培养是人工智能所不能替代的,仍然需要由教师来完成。因此,“人机结合”将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此外,人机信任是教育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因素,建立长效的人机信任机制是构建和谐共生“人机结合”新生态的前提。因此,要加快完善人工智能治理体系,制定和嵌入道德标准,打造更加强大、安全和值得信赖的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系统,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良性发展。

(摘编自杨现民、张昊等《教育人工智能的发展难题与突破路径》)

材料三:

科幻作品的人工智能叙事与当代人工智能的社会叙事有着很大差别,但在当代社会叙事中又往往不经意地将二者混为一谈。这其中当然有旧媒体和新媒体的推波助澜——越是新媒体越喜欢对社会恐惧推波助澜,因为这可以“恰切地”引发人们的焦虑和单纯快乐,其真实目标是增加新媒体的点击量。但三人成虎,社会叙事沉浸其中,不免最后也把自己吓倒。

无论是人工智能伦理、法律,还是未来的生活形式,所有这些都包含着想象的成分。人工智能的未来图景并非全部真实,而是一种既有真实,又有虚构的东西,但是虚构不是贬义,它具有一种独特的力量。这一独特的力量与人工智能的当代发展及其在当代生活中的独特地位密切相关。在此之前,似乎没有一种新技术能够把我们带向对未来的彻底忧虑。电话、广播、电视、互联网等都曾引发人们的焦虑,担心人类就此异化。现代思想家对技术的批判达到连篇累牍的程度,但是,所有新技术最终都与人达成了和解,新技术与人的理想融合在一起,最终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人工智能难道不能走这样的道路吗?

一个重要理由是,人工智能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即奇点来临。所有的社会叙事其实都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所以目前人工智能虽然还没有达到对人类自身发起挑战的程度,但我们总是预设人工智能将会以人类不可想象的速度发展,比如阿法狗已经充分展示了这一进展速度,最后只能把它停下来,因为人类棋手再也无法战胜它,继续发展它的棋力已无意义。如果未来人工智能全面超过人类,那么,地球上将存在两种顶级存在,一种是人类,一种是人类的造物——人工智能。但人工智能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摧毁人类,这不能不引起人类的恐惧。围绕这样一个奇点叙事,整个社会叙事划分为截然对立的两种态度: 拥护或反对。拥护人工智能者认为上述叙事只是一种忧虑,反对人工智能者认为这是人类的悲观未来。由此,人工智能在当代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得以彰显,它几乎摧毁了所有古典优雅的人类表征,直接将我们带到生存或毁灭的基础问题上。当然,所有这些叙事在引发忧虑的时候,却没有发现,这一叙事形式把未来的近景想象和远景想象不幸地混淆一处,并与当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进行嫁接,以至于我们从一开始所讨论的很可能就是一个不可证明的伪命题——人工智能具有自主意识,能够消灭人类。我们充满恐惧地认为,人工智能可能发展出自己的自主意识,这会让它具有全面代替人类的动力。但更多时候,自主意识是一种概念嫁接,而不是一个必然结果,而人工智能替代人类,这本身就是一种科幻构想。

(摘编自王峰《人工智能科幻叙事的三种时间想象与当代社会焦虑》)

(注)①此处指机器在智能方面超过人类的那个阶段。

1.下列关于材料中人工智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工智能可通过数据分析,判断品牌的联名价值及销售潜力,为国货跨界提供支持。

B.教育人工智能可以替代教师的部分劳动,但涉及道德、价值、情感培养等工作除外。

C.教育人工智能正处于起步阶段,它未来的良性发展离不开人机信任这一关键要素。

D.人工智能的独特力量在于既真实又虚构,给人类带来未来可能被异化的巨大焦虑。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跨界效应”产生的前提是,获取联名品牌和用户兴趣的数据,精准定位爆款商品并进行设计制售。

B.“天猫国潮脑洞官”小程序让用户也能参与品牌跨界合作,如果用户选定的商品支持率靠前就可以生产市售。

C.对人工智能持反对态度者,实际是将想象与现代技术嫁接,幻想人工智能可能发展出自主意识进而替代人类。

D.材料一以旺旺卫衣为例展现人工智能的强大功能,材料三则以阿法狗为例证明人工智能发展速度超出人类想象。

3.下列说法中,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在二三十年前,人们接受教育之后就可以受用一辈子,但对人工智能时代出生的人来说并非如此,他们必须保持终生学习。”

B.“技术如何跟教育更好地融合,主要还是看宏观大环境。教育的未来,主要取决于宏观社会环境的变革。”

C.阿里云城市大脑覆盖交通、平安、市政建设、城市规划等领域,是目前全球最大规模的人工智能公共系统之一。

D.华中师大成立全国首个人工智能教育学部,要将学校建成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引领基地和卓越教师培养示范区。

4.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种,它由三个命题组成,前两个命题是推理的前提,后一个命题是结论。请仿照示例,梳理出材料三画线语段中隐含的逻辑思路。

示例:

a.所有科学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前提)

b.逻辑学的规律是科学规律,(小前提)

c.所以,逻辑学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结论)

语段梳理:

a.电话、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所有新技术都曾引发人们的焦虑,但最终都与人达成和解。(大前提)

b._________,(小前提)

c.__________。(结论)

5.有同学看过某科幻电影后,对人工智能与其创造者权力反转的恐怖后果产生了深深的担忧,进而认为人类不应该发展人工智能。你是否认同他的看法?请结合三则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最后的老牛

原上秋

不知道从哪一天,老汉养的牛,成了村里最后的牛。

老汉心生悲凉。他好久不出门了,他是在一群小学生口中,知道了这是羊各庄最后的牛。那天,一群学生,是本村小学的,老师带队,来看牛。老师说,这就是牛。孩子从嘴里发出感叹,好大哟,它吃几碗饭?

牛曾经担负着日常的重活,拉磨,拉水,犁地,播种。也是老汉的伴儿,一起赶集赶会,一起熬过孤苦的日月

这头牛是在5年前的顺河集上,老汉看中了,花了所有的积蓄买回的。牛八岁口,有点老。老有老的好处,省钱,温顺。不像刚上套的牛犊,猛张飞脾气,驾驭不住。他和那牛一年又一年地春耕秋收,倒也自在。没想到,人还是那个人,牛却成了村里最后一头牛。

原想着,不拉磨了,不拉水了,只耕种。年轻后生想用拖拉机顺带把那一亩多地捎带了,老汉不让。老汉使惯了牛,那拖拉机毛毛糙糙的,还不把苗扯了。

谁知道,有一天老汉的地被征了。没活干的老汉就经常用手挠牛的脊背,把牛的眼泪挠出来了。牛回头,伸出舌头,舔老汉的手,把老汉的也差点舔出来。

隔几天,老汉就把牛牵出来,踏着熟悉的路散步。牛仰头哞叫一声,没有一点回音。早上和傍晚路上很繁忙,都是匆匆上班下班的。其它时候,路是空寂的。老汉和牛最熟悉的地,成了制衣厂。地里不再长出散发香气的小麦和玉米,从车间出来的,是一车车打包精美的衣服。

村长和厂长在村里招工,说衣服卖到中东。老汉不知道中东在哪,反正羊各庄的人穿不了那么多衣裳。一车,又一车,就是没牛车。牛和汽车相遇,就显得多余。

不少人劝他,卖吧,没用了。老汉抽着烟说,它卖过力,有功劳。劝急了,老汉在心里撂一句狠话,你舍得卖你家的?我家的,是媳妇。牛就是老汉家的么,除不能给他个小孩,啥都一样。

搁不住久了,说的人多了,老汉也想不是恶意,它还吃呢,还看病呢,卖地那些钱一动,他的心也动了。老汉头天晚上抱着牛说了好多话,从头到尾,给牛摩挲个遍。第二天,牵牛到了顺河集。合着有个好人家,也是它的福。姑娘大了,也要舍得送人。老汉拿着送闺女出嫁的心,忐忑复杂。

集市上的人围上来,看牛,摸牛。老汉看人。他看出这些人都不怀好意。他们抢着摸着,都说一句话,出不了啥肉。这是讨价还价的技巧。谈前先压低对方身价。老汉吃惊的,是话里充满的杀机。羊各庄不兴拉磨了,不拉水了,不耕地拉货了,难道李庄、张庄也不耕种了,非一刀杀了它?

牛又牵回来了。

牛是他家里的,是不生孩子的老婆。不是挨刀的。

五年了,三间土坯屋子,是牛舍,也是老汉的屋。吃喝撂觉,都一起。夏天一起烧艾,驱蚊虫。冬季,大树根没了材料,一直燃着,把个小屋烧得温暖如春。

烟熏火燎的草房,在活力四射的羊各庄,很遭人嫌。谁家盖楼,都躲得远远的。土坯茅草屋孤零零地兀自立着,不卑不亢的样子。

谁也不知道这土坯房啥年代修造,上岁数的人说,比老汉岁数都大。

原先有办法的家才有牛,老汉没有。大多数家不要牛的时候,老汉有牛了。老汉的牛是公牛,眼睛却含情脉脉。老汉的日子有一种爱恋的甜蜜感受。

没了土地,老汉的生活乱套了。多少个早起,他把牛套上,出了家门又折回。

锄头和镰刀都忠实地待在门口,像士兵等着他的命令。老汉挨个摸摸,叹口气,一头扎屋里,不想出门。

学生们看过牛,陆续又有人过来。他们看牛,看草房。村长和几个陌生人过来,送来5000块钱。村长说,领导说了,这头牛不能卖,也不能杀。老汉就下决心,一直养着,不杀,也不卖。

后来,一拨拨人过来,操着不同的口音,开着漂亮的汽车,男的女的,带着小孩,看牛,看草屋。他们照相,牛在后面,他们摆出姿势,和牛合影,和老汉合影,和茅草屋合影。

村长又陪着一群陌生人过来,说茅草屋不能拆,不能自己改造。走的时候,又给了一沓钱。

羊各庄的人都羡慕得要死:这些人绕过漂亮小楼不看,专看老汉的老牛破草屋,是咋了?

(选自《短篇小说》2019年4月)

6.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画线句①介绍了昔日老牛的日常生活,体现了它的重要作用。从后文看,它的劳动价值日渐减少直至消失。

B.文章写到老牛和老人的眼泪,眼泪中既有失去土地的失落与难过,也蕴含着彼此安慰、心意相通的深情。

C.村长两次给老人送钱,表明他对老人生活的关心,也暗示老牛和破草屋给村里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

D.文章围绕“最后的老牛”讲述了老汉与老牛的过往及现状,反映了经济发展进程中农村的诸多变化。

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多处以老汉和村民的视角写村庄变化,如制衣厂、村里来参观的陌生人等,使故事的叙述更真实。

B.在卖牛情节中,作者将满藏杀机的买牛者和视牛如家人的老汉进行对比,表达作者对世风日下的感慨。

C.“谁也不知道这土坯房啥年代修造”,点出了茅草屋的古老,为下文一拨拨人来与草屋合影埋下伏笔。

D.画线句②运用拟人和比喻手法,形象描摹了劳动工具收拾整齐的样子,寄寓老汉对耕种劳作生活的怀念。

8.文章开篇写村里小学生看牛的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文章结尾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伍子胥,名员,楚人也。员父伍奢、兄伍尚,皆贤。楚平王使伍奢为太子建太,费无忌为少傅。无忌不忠于太子建,言太子短王,后平王怒,囚诛伍奢、伍尚,使城父司马奋扬往杀太子,建亡奔宋。使者捕伍胥,伍胥贯弓执矢乡使者,使者不敢进,胥遂亡。闻太子建在宋,往从之。后与建子胜俱奔吴。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五年而楚平王卒,吴王僚因楚丧,使二公子将兵往袭楚。楚发兵绝吴兵之后,不得归。吴国内空,而公子光乃令专诸袭刺吴王僚而自立,是为吴王阖庐。阖庐既立,与伍胥谋国事。三年,乃兴师与伍胥伐楚,拔舒,因欲至郢,将军孙武曰:“民劳,未可,且待之。”乃归。九年,子胥曰:“楚将贪而唐、蔡皆怨之。王必欲大伐楚,必先得唐、蔡乃可。”阖庐听之,悉兴师与唐、蔡伐楚,与楚夹汉水而,五战,遂至郢。及吴兵入郢,子胥求昭王,不得,乃掘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楚大夫申包胥使人谓之曰:“子之报雠其以甚乎!子故平王之臣,亲北面而事之,今至于僇死人,此岂其无天道之极乎!”伍子胥曰:“为我申包胥曰,吾故倒行而逆施之。”后五年,伐越,越王勾践迎击,败吴于姑苏,阖庐死。夫差既立为王,以伯嚭为太宰。嚭与子胥有隙,谗之,吴王曰:“微子之言,吾亦疑之。”乃赐伍子胥属镂之剑,曰:“子以此死。”子胥仰天叹曰:“嗟乎!谗臣嚭为乱矣,王反诛我。”乃告其舍人曰:“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乃自刭死。后九年,越王勾践遂灭吴,杀王夫差,诛太宰嚭,以不忠于其君,而外受重赂。

(节选自《史记·伍子胥列传》,有删改)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言太子短王             ②而君幸赵王

B.①与楚夹汉水而陈           ②信臣精卒利兵而谁何

C.①为我申包胥曰           ②侯生乃客就车

D.①王反诛我               ②今其智反不能及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教导、辅佐帝王或王子者,有太傅、少傅之分。文中“太傅”指辅佐太子的人。

B.石,古代计量单位。至汉代时,因郡守俸禄二千石,世人以“二千石”代指郡守。

C.公子,先秦诸侯之子,身份尊贵,如魏公子信陵君。后泛指豪门士族的年轻男子。

D.舍人,此指门客。战国及汉初王公贵人常设,无职位,如战国时蔺相如曾做舍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伍子胥命运多舛。他的父兄被楚平王囚禁杀害,自己被楚国追杀,逃亡他国挣命,最终为谗言陷害,自刎而死。

B.伍子胥谋略出众。阖庐占领舒地后想乘胜进兵郢都,伍子胥加以劝阻;时机成熟后,阖庐听取其计策攻占郢都。

C.伍子胥隐忍刚戾。受到楚王迫害,他隐忍负重流离多年;随吴军攻入郢都后,他挖开楚平王的坟墓,鞭尸雪恨。

D.伍子胥富于远见。他临死前预言夫差重用奸臣诛杀忠臣,终将为越国所灭;九年后勾践灭吴,验证了他的说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故平王之臣,亲北面而事之,今至于僇死人,此岂其无天道之极乎!

(2)嚭与子胥有隙,谗之,吴王曰:“微子之言,吾亦疑之。”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秋日山中寄李处士①

杜荀鹤

吾辈道何穷,寒山细雨中。

儿童书懒读,果栗树将空。

言论关时务,篇章见国风②。

升平犹可用,应不废为公。

(注)①此诗创作于唐末乱世、社会动荡时。处士: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②国风,《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    )

A.本诗为寄怀之作,语言明白浅易,寓意深远。标题点明写作时间、地点及对象。

B.诗歌开篇点出“吾辈”现状,第二句既是实写山景,又对“道”作形象化描述。

C.颔联直抒胸臆,写儿童不以读书为业,而去玩耍嬉戏,表达诗人对国家的担忧。

D.尾联表达了对太平盛世出仕为官的憧憬,劝诫友人不要因社会动荡而消极避世。

15.从颈联“言论关时务,篇章见国风”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作答。

(1)司马迁对屈原《离骚》评价极高,他认为《离骚》“________________”,通过两组对比,对其创作主旨和表达的意义进行了赞美。

(2)魏征以水作比,劝太宗“_________”,要有听取各方意见的度量;老子以水喻人,认为“_________”,这种泽被万物不争名利的品格是人修身之本。

(3)《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句,曹操以周公自比,表达了热切殷勤、求贤若渴的诚恳态度。

(4)李白作乐府诗虽用旧题,却常注入现实主义新意。《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句便含有告诫当局好好用人、加强防守之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雨后的空气(    ),漫步于林间小道,深吸一口气,一股清爽便涌进了鼻腔流入了我们的肺。雨后的空气中夹杂着丝丝飘香的(    ),这种味道最容易使人沉思,勾起人们埋藏在心底的记忆。这一刻,时间被按下了暂停键,天地之间唯你孤身一人,往事就如这场雨一般来去匆忙,只有经历过才知其中滋味。

在中国的历史文化长河中,雨已然成为文人墨客笔下不可或缺的传情(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杜牧对丝丝细雨所生的哀伤,是对已故亲友的浓浓怀念;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李商隐在秋雨寂寥中寄托的绵绵相思,今夜的苦雨将倍增来日团聚的喜悦……在中国的诗词中,或悲雨,或喜雨,或思雨……每一滴雨都被中国文人赋予了独特的内涵,文人们借雨抒情,以雨写泪,雨也因其新的含义在中国文化生根发芽,成为了中国文化血脉重要的一支。雨,已经不单单是自然的雨了,每个人对雨的(    )都是不一样的,因此雨也成为了每个人的雨。我喜欢缠绵雨,喜欢它带给我的每一份感动和回忆,缠绵雨缠绵我心间,每一丝的缠绕都是我和它的专属故事,谢谢它的陪伴,感谢它的降临。

17.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怡情悦性  气味   载体  感觉B.怡情悦性  气息   媒介   感受

C.沁人心脾  气味   媒介  感觉D.沁人心脾  气息   载体   感受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雨因此有了新的含义,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20.下面文段有三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民法典是一部凝聚了几代立法者心血汗水,承载着亿万国人对美好生活向往。②它遵循科学立法为原则,将与民法精神、理念相一致的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其中。③民主立法既有助于立法科学化的实现,也有利于让形成的制度规范被认可、被遵守。④民主立法强调法的逻辑起点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⑤它所要求的重点在于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应当充分凝聚民智、倾听民意。

21.下面是某校为学生选课提供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22.有评论者认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代表雨果和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代表托尔斯泰凭借卓越的文学禀赋,把自己的人道主义思想融注到作品中。请以《悲惨世界》或《复活》为例,谈谈你对作者人道主义思想的理解。160字左右。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今年两会期间,有代表指出,在这次疫情中,大家养成了很多好习惯,比如正确洗手、打喷嚏用肘部遮挡、聚餐用公筷公勺等。这些好习惯不应只是特殊时期的“防疫法宝”,更应该转化为一种常态化健康生活方式,成为大家自觉自律的文明行为习惯。

②近期,全国很多地方开始为文明立法,将见义勇为、助残济困等纳入文明行为的保护和鼓励当中;同时将不文明行为纳入地方性法规,如对随地吐痰、乱丢垃圾、乱停乱放、高空抛物、车行斑马线不礼让行人等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对旅游不文明行为实施“一处受罚,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等。

今年是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表彰年,威海市正在奋力夺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三连冠”。创城来之不易,守城之路更难。

请你以某居民(化名“小威”)的身份,围绕“精致城市,文明有我”这一主题,给全体居民写一篇倡议书。

要求:结合材料,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D

2.A

3.D

4.    b.人工智能是一种新技术    c.所以人工智能(开始会引发人们的焦虑,)最终会与人达成和解    

5.不认同。①科幻电影中关于人工智能的描述是基于幻想的,其目的是借助想象激发恐惧,博取收视率;含有虚构成分,不可全信。②到目前为止,所有新技术都与人类和解,成为现代生活有机组成部分,人工智能最终也会如此。③目前看来,人工智能正在经济、教育等领域发挥巨大作用,其发展势在必行。因此应该发展人工智能。

认同。①虽然是科幻电影,但是基于对现实科技的研究,不能完全否定对未来的这种预测,像电话、互联网等曾经也被视为科幻,如今已经成为现实。②阿法狗的实施证明,人工智能的智力会超过人类,因此无法完全否认它不能替代人类这一可能。

 

6.C

7.B

8.从内容看,本村小学生特意来看牛,老师介绍牛以及孩子们见到牛的惊叹,都充分说明在农村牛已是稀罕物,已退出历史舞台;从结构上看,照应标题(设置悬念),引出下文对老人与耕牛关系的追叙(与后文陌生人的参观、村长的给钱以及村民的羡慕形成呼应)。

9.文章结尾写村民对游客不看漂亮小楼只看老牛破屋的困惑,以及对老汉凭借老牛破屋这种落后于时代的生活状态却一次次获得经济收入的疑惑;这些困惑,反映了村民对乡村文化资源的当今社会价值认识不到位,启发读者思考今天该如何处理新时代经济发展与乡土文化资源保护的关系。

 

10.D

11.D

12.B

13.(1)你原来是平王的臣子,亲自称臣侍奉过他,如今到了侮辱死人的地步,这难道不是丧天害理到极点了吗!(“僇”意思相近即可)

(2)伯嚭和伍子胥有矛盾,就说他的坏话,吴王说:“没有你这番话,我也怀疑他了。”

【解析】

【分析】

10.

本题考查辨析文言实词与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虚词的辨析方法:关注虚词的词性的差异;关注其不同位置;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

A项,“于”:①介词,引出对象;②介词,表被动,被。

B项,“陈”:①动词,排兵布阵;②动词,陈列,拿着。

C项,“谢”:①动词,告诉;②动词,辞别。

D项,“乃”:副词,却,竟然。

故选D

11.

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D项,“无职位”错,“舍人”是古代官职名称。秦汉到明代之间宫中都设有舍人,如秦汉置太子舍人,魏晋有中书舍人。

故选D

12.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分析综合能力。属于信息筛选。解答本题,要求考生认真审题,题干要求“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做题时要回归语境,对选项中的内容进行分析,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译错等。

B项,“伍子胥加以劝阻”错,根据原文“三年,乃兴师与伍胥伐楚,拔舒,因欲至郢,将军孙武曰:‘民劳,未可,且待之’”可知,加以劝阻的是孙武,不是伍子胥。

故选B

13.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故”,原来;“北面”,面向北、称臣;“事”,侍奉;“至于”,到;“僇”,侮辱;“此岂……乎”,这难道……吗;“其”,加强反问语气。第二句关键点:“隙”,隔阂、嫌隙、矛盾;“谗”,说坏话;“微”,没有。

【点睛】

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要点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还有细节方面容易出题,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特别是细节处,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参考译文: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他的父亲伍奢、兄弟伍尚都很贤能。楚平王派伍奢做太子建的太傅,费无忌做他的少傅。费无忌对太子建不忠心,在平王面前说太子建的坏话。于是平王发怒,囚禁并杀害了伍奢、伍尚,又命令城父司马奋扬去杀太子建,太子建逃到宋国去了。使臣要逮捕伍子胥,伍子胥拉满了弓,箭对准使者,使臣不敢上前,伍子胥就逃跑了。伍子胥听说太子建在宋国,就前去追随他。后来和建的儿子胜一同逃奔吴国。按照楚国的法令,有抓到伍子胥的就赏赐五万石粟米。五年以后,楚平王死了。吴王僚趁着楚国办丧事,派二公子领兵袭击楚国。楚国出兵切断了吴国军队的后路,使吴军不能回国。吴国国内空虚,公子光就命令专诸暗杀了吴王僚,自立为王,这就是吴王阖庐。阖庐自立以后,和伍子胥共同策划国事。阖庐三年,就发动军队和伍子胥攻打楚国,攻克了舒地,阖庐想趁机进兵郢都,将军孙武说:“百姓太疲惫了,不可(出兵),暂切等待吧。”(阖庐)就收兵回国。九年,子胥对吴王阖庐说:“楚国将军贪财,并且唐国和蔡国都怨恨他。大王如果一定要大规模地进攻楚国,必须先要得到唐国和蔡国的帮助才行。”阖庐听从了他的意见,出动了全部军队和唐国、蔡国共同攻打楚国,和楚国军队在汉水两岸列兵对阵,五次交战后,最终打到了郢都。等到吴兵攻进郢都,伍子胥搜寻昭王,没有找到,就挖开楚平王的坟,拖出他的尸体,鞭打了三百下才停手。楚国大夫申包胥派人去对伍子胥说:“你这样报仇,真的太过份了!你原来是平王的臣子,亲自称臣侍奉过他,如今弄到侮辱死人的地步,这难道不是丧天害理到极点了吗!”伍子胥说:“替我告诉申包胥说,我特意逆情背理地行动。’”又过了五年,吴军攻打越国,越王勾践出兵迎击,在姑苏打败吴军,阖庐就死了。夫差继位吴王,任用伯嚭做太宰。伯嚭和伍子胥有矛盾,就说他的坏话,吴王说:“没有你这番话,我也怀疑他了。”于是把属镂宝剑赐给伍子胥,说:“你用这把宝剑去自杀吧。”伍子胥仰天长叹说:“唉!谗言小人伯嚭要作乱,大王竟反来杀我。”于是告诉他亲近的门客说:“(你们)一定要在我的坟墓上种植梓树,让(它)长大能够做棺材;并且挖出我的眼珠悬挂在吴国都城的东门楼上,来观看越寇怎样进入都城,灭掉吴国。”于是自刎而死。过后九年,越王勾践终于灭掉吴国,杀死吴王夫差,又杀了太宰嚭,因为他不忠于他的国君,接受外国的贵重贿赂。

 

14.C项,“直抒胸臆”错。颔联用写实的手法,通过几个常见的意象“儿童”“果栗树”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大道深深地担忧,所以是间接抒情,不是直抒胸臆。

15.颈联劝诫友人要关注社稷民生,日常言论和文章应从现实出发。从中可以看出诗人虽处乱世,但心系国家,关注现实,表现其忧国忧民的形象特点。

16.(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所守或匪亲    化为狼与豺    

 

17.D

18.原文运用比拟手法,以“生根发芽”,体现了雨的含义逐渐丰富、发展,逐渐被认同的过程,“文化血脉”凸显了雨与中国文化一脉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与改后的文字相比,原文意蕴更丰富,形象更生动。

19.例一:“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是杜甫对滋润万物的春雨的喜爱,是对无私奉献情怀的由衷赞美;

例二:“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是王维对雨馈赠自然的颂歌,雨后的秋景让他流连忘返。

20.①“美好生活向往”后面加上“的法典”。②去掉“为”(或:把“遵循”改成“以”)。⑤倾听民意、凝聚民智。

21.学生进入选课系统后,需先阅读学校发布的选课公告和排课公告,然后开始选课,在系统显示选课结果后完成选课;如果想要重新选课,退课后重复选课过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