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4年普陀、浦东新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上海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含作文(持续更新)


上海市徐汇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上海市嘉定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上海市松江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14年静安区高三语文一模作文   范文

2014杨浦区一模作文及学生优秀作文

2014年杨浦区高三二模作文及学生优秀作文

2014年崇文区、虹口区高三二模作文及学生优秀作文

2014年黄浦、闵行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普陀区

材料:

“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推出了“断舍离”的概念。所谓“断”就是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舍”指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离”是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这原本针对杂物管理的概念却引发了人们更广泛的联想和思考。因此,成为今年微信中的一个热词。

请根据上述材料,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见解。

要求:(1)自拟题目;(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学生作文:

听从内心需要来“断舍离”(67 分)

前不久,“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关于杂物管理提出了“断舍离”的概念,引发了我们更深的,关于物质的思考。其实,我们对于所有物质,都应“断”一一并不真正为内心需要的东西不买、“舍”一影响心灵平衡的东西要及时舍弃、“离”一一当我们发现我们的自我已经异化为某一物质的附属物时,我们应该勇敢地舍弃它。

现代的科学技术本身是为了让人们获得更多的自由而出现的,有了自由,我们才能听从内心的需要。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古时候的达官显贵需要有奴仆来为他们摇扇,而现在只需一个电风扇即可搞定。然而这些解放出来的人力资源却并没有投入更有创造力的劳动中,而是在技术的海洋中沉沉浮浮,使自己的心成为陌生人。

生活在上海的我们,谁都不会陌生这样的情景:地铁上,坐着的,站着的,刚刚挤进来的,每个人都紧紧盯着手机。坐着的人把手机一掀,塞进口袋里,站着的人就知道他要走了。前不久河南一个17 岁的女生商某也因为走路时盯着手机,掉下十五米深坑身亡。现在的手机游戏都要不停地点,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暂且不论它对生活学习的影响,人沉迷于其中,如同旋转小笼里的小白老鼠,从早到晚不停的跑啊跑啊....因为外在的物质,我们的心灵不停的跳动,一刻也停不下来,这样的心想得到幸福,不是天方夜谭是什么?

这样的物质,是我们的内心不需要的,在多数时候是没有用的,它使我们烦躁不安宁——成日用手指在屏幕上焦虑的“切水果”的人,与旧社会生产线上成天重复同一个动作的工人,与摇扇的奴仆,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呢?为了内心的自由我们要勇敢地“断舍离”,要跟随听从内心真正的需要。

每个人都需要幸福,而幸福只能存在于自由、安宁的心境中,这是每一个人真正的内心需要,一旦与这些标准相饽,就要断!舍! 离!“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那些沉迷手机游戏的人,用十倍的空虚来填补一倍的空虚,又用一百倍的空虛填补十倍的空虚,然后是一千倍,一万倍...这种东西,有什么意义呢? 能带来货真价实的幸福吗? 自以为是自由却实际上陷入了更大的牢笼中。所以,应立刻“断舍离”。

内心的平和与自由是我们取决事物的最高标准。如果它不能给我们带来幸福,就应“断”,如果对于我们的幸福不必要,就应“舍”,如果我们对它的迷恋阻碍了我们变得幸福,就应“离”。地铁上,不妨把手机放在包里,闭上眼睛想一想亲人的爱,生活的美好,或者拿一本书看看,这样的生活,才是顺应内心真正需要的,才是真正自由的。

物质越丰富,我们越需要远离我们内心不需要,但使我们沉沦的东西,为了我们心灵的需要,请切断,舍弃,远离那些无意义的“杂物”,还给我们一个宽敞舒适安宁、温馨、自由自在的“家”。


清理“心中的杂物”(63 分)

“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针对杂物管理提出的“断含离”的概念引发了人们更广泛的联想和思考。杂物管理是生活的一部分,其包含的思想却与人们所探寻、追求的生活哲学有诸多共通之处。

“断舍离”的针对杂物有它特殊的含义。当人们从杂物管理中跳脱,放眼生活乃至生命,这三字“箴言”又能展现它蕴含的更深邃的涵义。

“断”用从生命入手的宏观眼光看,即是不做不该做、不适宜做的事,就像买东西前考虑其成为杂物的可能性一样。“舍”即是勇于舍弃,只是舍的不仅是杂物,更是在深知有舍才有得的前提下,用智慧权衡利弊做出的明智而勇政的舍弃。是在即时利益面前的崇高牺牲,是洞察一切得失后敏锐而果敢的决定。

而在这三字“箴言”中最难做到却又起决定作用的却是这个“离”。对于杂物也好生活也好,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谈何容易! 但不幸的是,“离”恰巧是贯彻断与舍的根本。如果说“离”的初衷是从根本上解决对杂物的烦恼,那么从生命的宏观角度看,“离”则是摆脱物质世界的束缚,站在出世的境界处理入世的事,心灵排除了杂物,宽敞了,生命也便宽敞了。这该是何等的人生高度,有幸的是古往今来不断有人告诉我们这样的境界是可以达到的。

从箪食瓢饮而乐在其中的颜回起,人们对“离”的追求就从未停止过。马寅初一生简朴,含弃名誉舍弃个人利益而视学术为生命,他自己摆脱了物质的束缚。才在反右的狂风暴雨中坚下来,胸襟豁达的他活了一个世纪,带着出世情怀为入世的普通人做了太多的实事。马先生仅凭一颗热忱却宽敞的“离”世之心,慷慨做出个人利益的崇高牺牲,却为更多人带来利益。这是智慧,更是非清除心中杂物不可达到的境界。

爱因斯坦说:“我一生都不怎么在意名利、财富这种物质的东西,却一生在研究物质和整个宇宙。”早在青年就享誉全球的他确实有“离”的境界。内心宽敞,没有杂物,所以他能果断拒绝以色列让他当总统的邀请,是为“断”;他能放弃战后德国为他回国提供的优厚待遇而在美国深居简出。潜心研究统一场论,是为“舍”。一切皆始于他的“离”世之心,于出世的境界做入世的事。

所以生活中的杂物也好心中的杂物也好,都可以用“断舍离”的思想清理掉。其中的“离”则是最应追求的,它让“断”与“含”更自如也更有智慧。杂物管理竟与生活哲学如此紧密联系,真是妙不可言。

 

                        浦东新区

材料:

有人说,你是谁,便遇见谁。

也有人说,遇见谁,你便是谁。

这两句话带给你怎样的启迪和思考?请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


学生作文: 

种子与阳光(68分)

人生好比一朵花。是它的种子决定了这是一树飘扬的繁樱还是一朵墙角暗芳的夜来香;然而若没有阳光的哺育,春雨的润泽,它一辈子或许都不会生根发芽。如果幸运得多,遇见春阳与甘露,那么它会绽放得更加灿烂。

人们说的都没有错。“你是谁”即为人的本质,是蕴藏在种子里的品种;而“遇见谁”则是外部条件,是阳光和雨露。你脚下踏着的路昭示着一路将会遇见的人,然而“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人也无法在两个时刻作为同样的一人。遇见了,无论经历的是欢声笑语亦或是憎恶泪水,分别之后,你就总会汲取些什么,而有别于原先无知的懵懂的自己。

一切都要回到那颗种子说起。初心决定着你是谁,你要走怎样的路。梵高在心中埋下一颗色彩的种子,罗丹在心中埋下一颗线条的种子,尼采在心中埋下一颗唤醒的种子……正是有了种子的扎根,才会绽放这样一位天才的后印象派大师,这样一位敢于把真实赤裸裸呈现于世人的艺术家,这样一位敢于用“雷霆与火焰”向人类说话的神我论者。先驱者往往怀着探索的种子,才会选择一条光荣的荆棘路,才会遇见最黑暗的夜和最美的黎明。

种子发芽,雨水、阳光的到席便尤其重要了。中国诗文化的种子从《诗经》中发芽,倘若没有魏晋古体诗的浸润,汉乐府的四六尝试,唐代诗语言最灿烂的话又怎么会绽放呢?然而于其生长中,却总是有不断的创新和失败罢了。

这样想来,或许只有艰难的环境才更能促成人生的绚烂吧?

杜甫在“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凄苦中才极致地表现了文学的人道主义关怀。倘若没有那场安史之乱呢?他是否还是那位能看到路边冻死骨的“诗圣”?

我想,他依旧会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却不会有如同现在的惊人动魄之作。从岩缝中破顶而出的苍松愈加雄起苍劲;在冰雪中傲然绽放的梅愈加冷傲凄美。温室的气候培养千篇一律的娇贵,只有在风霜雨雪中磨砺过的花才饱含生之热情。

现代人却往往贪欲太甚,补习磨平了自己的心性,而眼巴巴盼望多遇见些权势之人。伸长了枝干往空气混浊的暖气棚里探头探脑,最后也只微微开出皱纹满面的枯花。

要谨记于心得便是相信我就是我,在命中无数次巧合的遇见之时,接受苦难也接受阳光,避开污浊不染淤泥。请攀紧冬日的阳光,让种子开出风姿绰约的花。

 

 

把握自己,何求他人   (66分)

大仲马曾经有言:“世上任何才华横溢之人都懂得惺惺相惜。”才人和市井小民即便有生活交集,但却终究形同陌路。而中国古人有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可见遇见谁也可以携助于个人成长。

然而,我们似乎难以预见,难以把控自己能遇见谁?我们的出生、家庭,似在生命的起初就早已定格。然则,决定自己是谁就更应该牢牢握在手中。生命本没有名字,人人生而平等,既然如此,后天改造便至关重要,而不是强求客观因素。

米兰.昆德拉有言:“把自己的身子交给别人的眼光来评判,这便是不安与怀疑的来源。”芸芸众生之中,人难免迷失自我,难免怀疑与不安,这一切追根溯源,都是源于我们主观的妄薄之心。“遇见谁,你便是谁。”虽有随遇而安、乐观旷达之意,但探其本质,仍是“甘”于平庸,随波逐流之态。随波逐波,主观能动的丧失,也源于我们的慵懒之心。庸庸碌碌看似忙碌,实则是懒惰的本性。只是愿意接受身体的辛劳,而拒绝了脑心灵的耕耘。“遇见谁,你便是谁”这一说在当下,强调了客观环境,淡化了主观努力,试图成立“妄薄之心”“慵懒之心”的遮羞布。在当下积极进取的社会风气中,对我们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而言,此言确存在偏颇之处。

谁说没有伯乐,世间就难有千里马?少年王勃,才高八斗,毛遂自荐,写下了流芳千古的《滕王阁序》。是金子便能发光,是人才便能受到赏识。贵人相助不可能在庸才的头上降临,惺惺相惜的总是才子佳人。“你是谁,便遇见谁。”更强调主观。只有决定自己是谁,才能决定遇见谁。生命本是人世间复杂的多面体,上帝赋予我们的可能本不公平,只有通过自己辛勤的双手改造自己。身残志坚者把自己不完整的生命活得感天动地,贝多芬如是,左丘明如是,他们不强求能遇见谁,而只是执拗于自己是谁。

苏轼有词云:“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这大概是这两句话的一个概括。几经波折的他逐渐明白——“遇见谁”似乎是时运决定的,而书写生命的篇章,成就“我是谁”是完全取决于自己。子曰:“用则行之,舍则藏之。”在时运不济之时,“遇见谁,你便是谁”或许是一剂心灵良药,但绝不甘甜长久。只有自己的主观努力才是真正的良药。

正如卡夫卡所言:“真正的自由源于责任的担当。”只有勇敢面对,主观上的努力才能让我们内心自由,渐行渐远。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66分)

有一条涓涓流动的小溪,我看到一片叶子,一片脆弱的叶子随着溪水顺流而下;而我又看到一条鱼,一条顽强的鱼正奋力与溪水抗博,逆流而上。溪水一直不停滴流。

世界何其美妙,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不同的人。有人说,遇见谁,你便是谁,我们遇强则强,遇弱则也会变弱?为什么我们自己的命运是掌握在那些毫不了解的人身上呢?正如那片叶,溪水向东流,它便向东飘去,毫无自主感,这样被掌握了人生,没有个体的独立性,幸而我们不是叶,我们是那条可以奋力逆流而上的鱼。

我们是谁,便遇见谁。

想起那位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所说:“掌控故事的不是声音,而是耳朵。”的确,我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体味到了什么,是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倘若我们内心足够强大,一切纷繁杂乱经过自己内心的净化过滤便就也会化为春天的那一缕阳光,温暖了自己。

《出神》的作者刘天昭,生于这样一个快时代,她没有加快自己的脚步,反而刻意放慢自己的步伐,去感受,去用自己的内心来感受这个世界。于是,她看到的是自己,那个内心温柔细腻的自己,她在别人忽略的过往中活出了自己惊心动魄的一生。

我们是谁,那是何其重要,我们只有明白了自己,知道自己的本心,才会追逐它,而不是被时代冲昏了头脑,以至于忘了自己当初是为了什么而出发。《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主人公查理斯,他看到了自己的本心,在过了30年混沌的日子后,他突然明白,自己的内心是一直追求艺术的,于是他放弃一切,眼中只剩下的是艺术的光辉,他来到塔西提岛,他遇到了艺术,于是他绽放了自己。

现在社会要求创造力,新思维,而这些是来源于我们个体的独特个性,我们是一个个唯一的自己,不是其他的复制的别人,古希腊哲人曾说:“我们受教育是为了摆脱现实的奴役,不是为了适应社会,我们要成就独特的自己。

我们是谁,便会遇见谁,我们看到那条逆流的鱼,是因为我本身也不被溪流冲刷,因为我内心一直只是挣扎,挣扎着活出内心的自我。

窗前有不断的水流落下来,是屋檐上的水,一滴一滴,时间也就这么流逝,而不变的,是我们,我们那强大的,坚守本心的意愿,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我们还是我们。

辛波斯卡说:“人们看着那条河,以及河对岸。还有那条逆流而上的小船。

 

遇或不遇(65分)

有人说,你是谁,便遇见谁。也有人说,遇见谁,你便是谁。实则未必,也许这都能成为生活的规律,但绝不是生命的定律。

不是每一匹千里马都能遇见伯乐,受到赏识,大展宏图,又怎能说没有遇见伯乐,它便不是千里马了呢?他仍是的。

孔子弟子三千,他们都遇到了孔子这样一个良师,然而三千弟子真能如愿成为像孔子一样之圣人?如颜回贤者又有几何?

不难看出,并不是你是谁,便遇见谁,也不是遇见谁,你便是谁。最主要的是寻到那一方净土,做好自己,做对自己。

遇见良师益友不易,因此即使无法遇见,仍要独善其身。寻不到良师益友,你也能成为你想成为的人,前人留下的著作之中能让你学到的种种,在生活阅历增加时逐渐领悟的种种,都能引领一个人未来的发展之路。没有遇见谁,并不能成为你没能成为谁的借口。如果你没有意愿,没有抱负,即使遇见了,仍会走向失败。

在成为你想成为的人之后,也许,你并不会遇到与你志同道合的人,然而,此时坚持走自己的道路才是正确的。陶渊明成为归隐山林之居士,是坚持了自己;孟德尔推翻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是坚持了自己……遇到志同道合之人固然是好事,但若微斯人,仍要与己归。那是一种气节,一种勇敢。当跨越百年之后,这种气节与勇敢会被永藏。

然而在如今这个追逐利益与权力的时代,人人都想有一个强大的“靠山”,迷失了自己,自己究竟是谁?已全然不知。

人们似乎都开始认为,“拼爹”、走关系是这个社会的生存法则,遇见一个有权有势之人,必能助自己一臂之力,飞登青云梯,傲视群雄。未免让人呵呵。

久而久之,社会便成了一个大染缸,进去走一遭,出来全是黑的,又是谁说着透过黑暗能看见耀眼的繁星?的确,人们现在是能看到明星,那是遥远的历史文明的光芒,但不觉得那光正在变暗吗?

顾城说:“一个人应活的是自己,并真实。”一个人向往的世界不应该将权利作为首当其冲,不是想着要成为谁,就一定要遇见谁,也不是想着我成为谁了,就一定能遇见一样的人,而是做自己,做真实的自己。

自然,当你独善其身时,眼界会发展转变,你会拥有一种魅力,去吸引和你一样的人,也许还能改变身边的人。

生命不能执着于遇或不遇,而是应将完整真实的自己展现,再去遇或被遇,你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而或感染他人。

遇与不遇,二者皆有益处,先善己身,而后思遇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