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宁波“十校”2021届高三3月联考作文题例文和解析

浙江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真题汇编

近三年高考语文真题答案解析及部分作文范文
202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9年浙江省高考作文优秀学生范文
2018年高考试题浙江卷及答案

2020年浙江卷新高考作文范文集锦(9篇)


高考精品讲义集

高考议论文形式扣题之开头结尾猪肚点睛

议论文的写作结构

考场中的诗歌之唐诗的豪迈与悲伤

古文中的孔子与作文写作运用

议论文写作:论据的广度深度厚度

高考复习“书”“序”类文言文解题策略


浙江省之江教育评价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2019-2020浙江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默写汇编

浙江省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校联考语文试题


2019-2020浙江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作文题目汇编

2019-2020浙江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古诗鉴赏汇编

2019-2020年浙江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作文题目汇编

浙江省衢州市五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2021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浙江省台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复学检测语文试题

2019-2020年浙江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语言表达汇编

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2021届浙江省高三二模考前热身练语文试题

浙江省瑞安市六中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湖州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湖州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场口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教学检测(二模)语文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2020-2021学年高一4月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2021届浙江省绍兴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21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浙江省丽水、湖州、衢州三地市2020-2021学年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二模)语文试题



宁波“十校”2021届高三3月联考作文题例文和解析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近年来,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日益增长,从各大博物馆推出文创产品,到综艺节目《国乐大典》的丝竹之音,从游戏《王者荣耀》长安赛年中对大唐乐舞的演绎,到河南台春晚《唐宫夜宴》的舞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影视剧、综艺、游戏等娱乐产品的结合不断深化。有人说,把传统文化与娱乐相结合是一件双赢的事;也有人说,娱乐的形式会消解传统文化。

对此,作为年轻一代的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例文】

寓传承文化于娱乐之中

蔡宏伟

坊间流传一说,犹太人为让孩子热爱阅读,会在书页涂一层蜂蜜。孩子 小手翻过后,含至嘴里,有股甜味,便自小就有“书是甜的”的执念。这种做法,让犹太民族成为全球人均阅读量最高的人群。让年轻人传承传统文化,寓传承于娱乐之中,这些娱乐的形式就是涂在传统文化上的蜂蜜,吸引、鼓励年轻人热爱进而自觉传承传统文化。

由于传统文化与我们年轻一代间存在着时间、空间的距离,彼此间的隔膜很难用娱乐之外的强制手段去消除,去化解。寓传承于娱乐之中,不仅能让年轻一代感受到传统文化饱含人文关怀的温情和烟火气息,而且能引导年轻一代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去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做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者。

传统文化中本身包含适合娱乐的部分内容,如戏曲、曲艺等。这部分内容的传承离不开娱乐形式。近年来,全国各地电视台综艺节目里不断融入传统的音乐、舞蹈的表演,网络游戏如《王者荣耀》长安赛年中对唐朝乐舞的演绎,本身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适合娱乐的这部分内容的传承。年轻一代在“乐”中接受、欣赏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陶冶情操,也有助于这些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郭德纲和他主持的德云社,就是在对相声这一传统文化中的娱乐行业进行寓传承于娱乐之中的实践和创新,将相声行业由式微拯救至繁荣。更重要的是,郭德纲和德云社还让年轻一代了解并懂得欣赏传统相声,让相声后继有人。

诚然,相声、大唐乐舞这部分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固然需要寓传承于娱乐之中。那么,传统文化中的很大一部分内容,本身不具有娱乐性质,有些甚至是不适合进而不允许采用娱乐形式的,如经学、礼制之类,如何用寓传承于娱乐之中来实践呢?

对这部分内容的传承,关键是要创新娱乐的形式和做好引导教化工作。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针对传统文化中的非娱乐部分,我们要对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进行创新,使之能荷载传统文化的这部分内容。这几年来,全国各大博物馆主动打开封闭已久的大门,让馆藏的尘封文物“说话”,主动向年轻一代“示好”,并不断推出年轻人喜欢的文创产品。年轻人喜欢的娱乐节目,也注意寓教于乐,做好引导教化工作。如对品行不端的艺人进行封杀,弘扬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神。“诗词大会”等节目有意识地引导年轻人阅读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作品。……凡此种种,都是对寓传承于娱乐之中的实践效应的极大化。

当然,全面深入地传承传统文化,单单靠寓传承于娱乐之中的实践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完成的。但这种实践毕竟是全面深入传承传统文化的第一步——是基础,也是号角!就像舔尝到书本上蜂蜜的犹太小孩,随其成长,他会读更多没有甜味、甚至只有苦味的书。

我们采用娱乐的形式吸引、鼓励、引导年轻人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寓传承于娱乐之中,不仅不会消解传统文化,相反,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不仅能有幸传承传统文化,也在娱乐中歆享生命的活力与生活的温情。




2021丰台一模议论文标杆文

今年春节,河南春晚的舞蹈《唐宫夜宴》火遍网络,引发热议。

网友甲:一群“唐朝胖妞儿”,体态圆润,穿唐三彩色样的纱衣,画唐代“斜红”妆容,原汁原味,这才是传统啊!

网友乙:采用 5G + AR 技术,打造的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的视觉盛宴,一下子吸引了我。

网友丙:从穿戴造型看,舞蹈表现的是一群唐代少女。但她们嬉笑打闹,嗔怒搞怪,又和当下的少女毫无二致。

网友丁:听说舞蹈灵感源于博物馆的唐三彩乐俑,我最近就预约了博物馆的门票。

网友们关于《唐宫夜宴》的热议,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1号文:思路清晰,视野开阔,语言精准。49

讲好中国故事

近日,河南春晚舞蹈《唐宫夜宴》的全网走红,将文化的传承重新引入人们的视野。当古色古香的舞乐上演,十四亿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在心底涌动。这不禁令我重思文化传承之义。

文化传承,顾名思义,首先在于对优秀文化基因的继承。这种继承首先应是忠于形式的,即忠于文化的“外化”表现。《唐宫夜宴》之所以广受欢迎,其最为浅表的原因便在于其对于唐代舞女丰盈体态、唐三彩独特纱衣与唐代“斜红”妆容的复刻,而当外在的唐代文化形式得以流传,大唐盛世物产丰饶、包容万象、开阔繁盛之盛况便跃然于眼前。当“斜红”妆容与丰腴之态将唐代美人的风流韵味重现,我们民族根脉于悠悠千里共同生产生活实践的共同审美情趣便被激发,被唤醒。唐代美人、三彩纱衣、“斜红”妆容——这些看似流于形式复刻之物,实则为悠悠中华的文化符号。当种种独具风韵的文化符号被传递,一段舞蹈便被冠以“中国舞蹈”之名,我们辉煌的传统文化便得以传递。

不惟此,若欲让传统文化于当今之社会“活”下来,时代基因的注入不可或缺。当5G+AR技术的技术打造出视觉盛宴,当春晚传媒助力舞蹈节目传播,《唐宫夜宴》方得以出圈,得以焕发活力,引人注目。“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当新时代、新活力注入旧文化、旧智慧,便不难迸发出强大的文化力量。当故宫的文创产品火爆全网,当敦煌研究院的3D参观受到欢迎,我们不难证实文化创新的力量——它是继承基础上的创,是代代中国人智慧的累加,是文化传承的来路。

从《唐宫夜宴》中,我们依稀可见唐时少女的嬉笑怒骂,她们照进现实当下,引发出跨越时空之共鸣。在跨越千年的同频共振之下,一代代人以自己的努力将文化熔铸于艺术之间,促使人类文明永续传承,一路向前。而人又是文化的创造者,因此,我们在文化的传承中洞见唐人之趣、唐人之情。然而我们也应牢记自身文化传承者、创造者的身份,在欣赏之余,尽己之力传承中华文化,讲好中华中国故事。

所谓文化,乃人文化人而成。它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2号文:文化与科技,小切口立意,话题集中,思路清楚。思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如何传承?科技助力,二者结合——但传承不等于恶搞,需有机结合。一类上,47      

文化与科技

今年春节,河南春晚的舞蹈《唐宫夜宴》火遍网络,引发热议。而多样化的评论,无不体现着传统与科技的结合,是传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良好措施。

华夏五千年历史,文化是泱泱大国延续千年的不变内核。我们在面对德高望重的学者时,念出“高山仰止”,这是儒家文化;我们在登高远眺时脱口而出“一览众山小”,这是诗歌文化;我们在泼水节中畅谈节日的欢庆,这种民族文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一点一滴都值得传承。而面对当今拜金主义、虚无主义的盛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将视野缩小在一块儿电子屏幕,随之而来的便是文化传承的断档,保护文化迫在眉睫。

当娟人、剪纸等名词被逐渐遗忘,文化面临的挑战不仅是后继无人,更是无人知晓。而《唐宫夜宴》的备受关注,给传统文化以启迪——用科技保护文化。科技彰显未来,给人以对未来的幻想,但科技也可以肩负起保护过去的使命。互联网、短视频的是盛行,使文化通过直播形式推广;5G+AR技术的应用,更是使唐代宫宴的盛景登上更大的舞台。用科技保护传统不只是一句口号儿,已经有先行者用实践告诉后人,这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但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其如何与偏于古老的文化有机结合,成为一个难题。科技与文化应互相成就,不该有失偏颇。当以文化为吸引点,却用不伦不类的技术加以宣传,这不仅无法起到宣传文化的作用,更是对文化的侮辱,可见二者的结合仍在道阻且长的路上,这需要后辈不懈的探索。终有一日,二者将在和谐中共同发展。

文化是一个国家永恒的积淀,没有一种文化应该在历史中走向没落。而我们所处的时代,应肩负起保护文化与传承文化的责任,这不仅之于中国,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重中之重。当文化秉持着其独有的内核,搭乘着以科技为载体的轨道,文化与科技的结合,将使二者在相互成就中愈行愈远。

 

3号文:整合立意: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守正创新。思路:首先是守正,然后是创新。一类上,46   

文化相继,守正创新

在高科技快速发展的大时代,如何守住传统、开发传统是永恒的话题,而河南春晚舞蹈《唐宫盛宴》就给出了其独特的解答——守正创新,无疑是文化发展的通途。

在当今时代的现代化大都市里,文字普及率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真正潜心体味传统、钻研传统的人却不增反减。曾几何时,人们闻“大部头经典”而色变,用短视频代替阅读,用玩游戏代替冥想,快乐变得浅显而易得。正如木心所言:流俗的易传、高雅传统的失传才是真正的悲哀。因此,守住文化根脉,充分继承传统,对于现世具有巨大的意义,它是我们维系发展当代文化、推动社会“书香文气”弥漫的必由之路。舞蹈《唐宫夜宴》,将唐代“斜红”妆容、唐三彩纱衣、亭台楼阁加以还原,用原汁原味将其盛唐文化背后优秀的历史传统呈现,才有了如此高质量、直击人心深处、民族血脉、光辉历史的效果。

然而正如龙应台曾言,文化绝不是摆在墙上干涸的油墨,不允许任何添改。事实上,无论是干涸的油墨,亦或是巧妙的留白,都给人无限遐思和再造的空间。要想使传统焕发新生,靠的绝不是完全仿照,生搬硬套,而是要加以现实的思考,回应时代需求,通过内容、形式、体制、机制等手段加以创新。《唐宫夜宴》利用最先进的5G+AR技术,将虚拟场景与现实舞台结合,在提供了多彩的场景同时,相比于传统舞台又多了特色和更丰富的意味。小小的舞台串联起古今百姓、历史更迭,是优秀传统盛唐的再现,又是科技腾飞、祖国发展的生动呈现。既回望历史,又展望未来,让唐代与当代的少女在此交汇,遇见前世今生。如此创新,又怎能不使人心潮澎湃呢?

因此,面对时代发展的大变局,我们更应守住传统与民族之魂,在不忘本来、面向未来的实践中守正创新,将中华文化在任何时候都永葆青春与活力。

 

4号文:整合立意:如何传承传统文化。思路:继承是前提——还需推陈出新——贴近生活。一类中,45   

新生的雀跃与坚守的泰然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对待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当继承与发展,守正与创新。如何处理二者关系,则成为其传承路上的矛盾。

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其发展的前提基础。《唐宫夜宴》中舞者的体态、纱衣与妆容,都是对唐三彩乐俑的展现,而唐三彩乐俑则作为唐代文化的载体被一代代人民继承下来。如果不对其进行继承,现在就不会有如此包容的、具有与民族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没有文化谈何发展文化?

在继承的基础上,传统文化应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传统文化借助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创新并传播,国家博物馆网上展厅、故宫博物院的数字技术……都是将传统文化以当代形式展现,民族舞蹈中虚拟场景与现实舞台的结合,呈现着视觉盛宴。对传统文化进行内容、形式、体制、机制的创新,使其成为优秀的且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增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守正与创新传统文化都要立足于实践。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性,反映当时的社会存在。优秀传统文化要贴近生活,同时需高于生活,体现着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下来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我们继承和发展的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民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应当将所见所闻所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树立我们的文化自信,增强我们的文化认同感,自觉接受其熏陶。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应当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让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我们既要有新生的雀跃,又要有坚守的泰然,在继承中发展,在交流中传播,做中华文化小使者,学好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