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1北京西城高一(下)期末语文

北京语文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2020年北京卷新高考作文范文集锦(13篇)


高考精品讲义集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之写景、游记类讲义

多则材料类作文的类型、审题与写作方法


2021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论语》阅读汇编(含解析)

2021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论语》阅读汇编

2021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古诗阅读汇编

2021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作文题目汇编

2021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微写作汇编

2021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1届北京市十一学校高三5月模拟语文试题

北京东城区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统一检测高一语文2021.1


考场中诗词散文里的端午节

2021年北京卷作文写作指导与示例

2019-2020北京高一(下)学期期末名著阅读汇编

2020-2016北京中考真题古诗、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0-2016北京中考真题记叙文阅读汇编

2020-2016北京中考真题议论文阅读汇编

2019--2020学年北京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各区古诗阅读汇编

2021初三人大附中零模测试卷

2019--2020学年北京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作文题目汇编

2019-2020年北京语文八年级(下)期末文言文阅读汇编

2019-2020年北京语文八年级(下)期末古诗鉴赏汇编

2020北京人大附中高一(下)期末语文

北京东城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统一检测语文试题

2020北京中关村中学高一(下)期末语文

2020北京四中高一(下)期末语文

2021北京朝阳高三期末《冷门与热门》议论文

2020北京东城高二(下)期末语    文

2021年北京市中考真题语文试卷及答案


要读名著,也要做阅读
索性结合名著讲阅读方法
从名著经典情节中,看考题类型,学解题技巧

5次课了解名著主要人物、经典情节、作品主旨与外延
5次课阅遍出题类型、掌握解题技巧

名著与阅读一起学——假期语文班课



2021北京西城高一(下)期末语文

2021.7

本试卷共8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与语文知识运用。(18分)(6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12分)

书信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不说西周以“结绳记事”为代表的实物信件,即便是从文字书信出现算起,中国的书信文化也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传统书信,浓缩了人们对历史的记忆,也保留了传统文化的“原生态”味道。

书信本来是一种传递信息的媒介,同时也是一种情感表达的工具。与当今迅速发展的电子媒介相比,书信无疑是缓慢、迟滞的,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古人的时空感知变得遥远而漫长,其间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也就被相应放大。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就有许多和书信相关的作品,如唐代诗人宋之问的《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首诗所描写的,其实就是书信的阻隔所带来的对于故乡的一种独特体验,而现代电子媒介下的即时交流,往往难以产生这种情感的体验。

一些书信元素还能带给人们特别的艺术享受。如信笺,其艺术象征性已经大大超出它的实用性,包括鲁迅、张大千在内的诸多现代文学艺术家,对于自己使用的信笺都有精心的设计,往往带给人强烈的美感。而手写书信中的书写笔迹,同样是能够带来审美体验的重要方面。书法名家的墨迹自不必说,普通人的手迹虽然不能说自成体系,但也一样可以作为审美对象来看待。人们常说“见字如面”,实际上也表明,具有鲜明个人特征的书写带给人们视觉和想象上的丰富体验,是标准字体所无法模仿和替代的。

书信所记录的很多生活内容,都来源于当时的社会环境,是社会生活的一种真实反映。书信里记录了民间自然、人文的时景与变迁,体现着上至国家民族下至草根百姓的种种特征。可以说,一张张信纸就是历史时代的一个个缩影。另一方面,书信在名人研究方面也有重要参考价值。在书信的私密性有所保证的时代,人们往往会在信中写下自己真实的想法与情绪,从而成为研究写信人真实的思想脉络、人生轨迹的有力依据。

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书信一直是传统文化代代传承的重要媒介。无论是民间家族文化,还是民族传统文化,书信都是较好的表达方式和传播载体。自古以来,许多名门望族都会通过家书传承家风、延续家族精神,这些家书往往涉及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交友识人、持家教子等诸多方面,是一部部真实而又生动的生活宝鉴。中华传统文化就是这样通过家庭长辈的言传身教和家风传承,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血脉和基因之中。

然而,随着电子媒介时代的到来,以及距离书信时代越来越远的新生代的出生,书信可能会逐步走向更加边缘的地带。但是,书信是富有神韵的中华优秀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国悠久文明的历史见证。从这个角度来说,它将具有一种永恒的价值。

                          (取材于林焕新、胡玥、黄世永等人的文章)

1.下列作品,不属于材料所讨论的书信的一项是(3分)

A. 《报任安书》   B. 《谏逐客书》   C.《答司马谏议书》  D. 《与妻书》

2.下列有关书信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电子媒介时代,即时交流无法像书信一样传递情感体验。

B.那些具有鲜明个人特征的书信,同样可以成为审美的对象。

C.每一封书信,都能反映写信人真实的情感脉络和生活轨迹。

D.没有家书传之于世,优良的家风和家族精神也就无法传承。

结合下面拓展材料,完成第3题。

1975 年冬,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了大批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的秦简,其中包括秦代士卒遗留下的两封木牍家书。它们是秦始皇统一战争时期秦国两个士兵写给家中同胞兄弟的家信。信的主要内容是问候家人,也提到了当时发生在淮阳地区的战斗。战国末以及秦朝时期,邮驿系统只传递官方函件,不许夹带私人书信。这两封家书很可能拟由在楚地服役期满的老乡回家时捎带,可惜并未最终送达。

3.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的书信文化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B.中国古代书信的传递有时缓慢而滞后 。   

C.书信是古代人们传递信息的唯一手段。

D.私人信件也可以用作历史研究的资料。

4.材料中谈到了书信具有哪些方面的价值?请结合材料内容加以概括。(3分)

整合相关语文知识,完成5-6题。(6分)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要触及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的问题。

B.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C.先生曾在《若轩文集自序》中说起,自己每晚饭后都要出门走个七八千步。

D.鲁迅认为,小说必须是“为人生”的,要能“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6.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祝福》刻画了底层劳动妇女祥林嫂的形象,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彷徨》。

B.《水浒传》是以宋、元话本等文学作品为基础加工而成的长篇章回小说

C.《促织》选自《聊斋志异》,这部作品集是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巅峰之作。

D.《装在套子里的人》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小说作品。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9分)(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节选),完成7-9题。(9分)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人亦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7.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秦爱纷奢             shē

B.奈何取之尽锱铢       zīzhū

C.瓦缝参差             cāncī

D.卒叫,函谷举       shù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亦其家             念:顾念。

B.秦者秦也        族:灭族。

C.秦人不自哀       暇:空闲。

D.后人哀之而不之     鉴:赏鉴。

9.对“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中四个“后人”的理解,合乎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①②都是指秦以后的人;是指当时的唐人;是指秦人。

B.①②④所指相同,都是指当时的唐人;是指唐以后的人。

C.①③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②④相同,都是指唐以后的人。

D.①④相同,都是指当时的唐人,②③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

三、课内诗文背诵与默写。(8分)

10.在下面的横线上默写诗文原句。(选作其中4小题)(8分)

居则曰:“不吾知也!”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风乎舞雩,         

六王毕,                  ,阿房出。

长桥卧波,         ?复道行空,         

六国破灭,                  ,弊在赂秦。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侵之愈急。

四、课内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段(一)(二),完成11-13题。(10分)

(一)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二)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知道已是五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享了牲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11.将段文字的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出来(4分)

12.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深刻含意。(3分)

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

13.这两段文字表达了小说中“我”内心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五、经典作品阅读。阅读《红楼梦》相关文字,完成14题。(5分)

贾、史、王、薛是《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关于这一点,《红楼梦》第四回“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中有一处文字写道: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这处关于四大家族的介绍,在整部作品中有什么意义?请结合作品简要解说。

第Ⅱ卷

六、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18题。(15分)

孔子困于陈、蔡之间,七日不食,弟子有饥色,读书习礼乐不休。子路进谏曰:“为善者,天报之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贼。今夫子积德累仁,为善久矣,奚居隐也?”

孔子曰:“汝小人也,未讲于论也。居,吾语汝。子以知者为无罪乎?则王子比干何为剖心而死?子以义者为听乎?则伍子胥何为抉目而悬吴东门?子廉者为用乎?则伯夷、叔齐何为饿于首阳之山?子以忠者为用乎?则鲍叔何为而不用?故君子博学深谋,不遇时者众矣,岂独丘哉!

“贤不肖者,材也;遇不遇者,时也。今无有时,贤安所用哉!故虞舜耕于历山之阳,立为天子,其遇尧也;吕望行年五十,卖食棘津,年七十,屠于朝歌,九十乃为天子师,则遇文王也;百里奚为秦伯牧牛,举为大夫,则遇秦缪公也。夫骥罢盐车,此非无形容也,莫知之也。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

夫兰茞生于茂林之中,深山之间,人莫见之,故不芬夫学者,非为通也为穷而不困,忧志不衰,先知祸福之始,而心无惑焉。故圣人隐居深念,独闻独见。夫舜亦贤圣矣,南面治天下,惟其遇尧也。使舜居桀纣之世,能自免于刑戮之中,则为善矣,亦何位有?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当此之时,岂关龙逢无知,而王子比干不慧哉!此皆不遇时也。故君子务学,修身端行而须其时者也。子无惑焉。”

                                            (取材于《韩诗外传》卷七)

【注】抉目:指忠臣被诛杀。抉:剔出。    吕望:姜子牙。    罢:通“疲”,受累于。

兰茞(chǎi):香草名,比喻人有美质。   关龙逢:夏朝明相,以死谏闻名。  须,等待。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天报之福 // 子廉者为用乎

B.奚居隐也 // 亦何位

C.使骥不得伯乐 // 使舜居桀纣之世

D.忧志不衰 // 南面治天下  

16.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汝小人也,未讲于论也。

你这个见识浅陋的人,没有研习(圣人的)主张。

B.子以义者为听乎?

您以为有道义者(的建议)一定会被国君听从吗?

C.遇不遇者,时也。

能不能得到(贤明的国君)任用,是时运的事情。

D.夫学者,非为通也。

那些学习的人,并不是为了通晓日常生活的道理。

17.下列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或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孔子困于陈蔡之间,处境艰难仍然不辍读书习礼乐,这引发了子路的质疑。

B.孔子认为要想有所作为,除了要具备智、义、廉、忠,也离不开伯乐举荐。

C.孔子认为在困境中一定要坚守自我,智慧通达,不从众不趋俗,静待时机。

D.孔子借生于茂林深山的兰茞难以为人所识的遭遇,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怒。

18.上文中,针对子路的提问,孔子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来阐述自己的认识。请结合原文,任选其中一种论证方法作简要赏析。(6分)

七、古代诗歌阅读与鉴赏。(7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9-20题。(7分)

虞美人·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注】蒋捷:南宋词作家。生活在宋、元换代之际,宋亡后,隐居不仕。

19.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少年听雨歌楼上”,情怀与“少年不识愁滋味”有相似的地方

B.“断雁”一句,用离群的大雁喻指那些与亲人们断了音信的游子。

C.“歌楼”“客舟”“僧庐”的转换,暗示出词人的心境也随之变化。

D.“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借看淡悲欢离合来表达一种乐观旷达

20.词人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出发,依次推出了三种“听雨”的情境,刻画了自己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境遇和感受。请任选其中一个情境作赏析。(4分)

八、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18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21-24题。(18分)

辛弃疾的黄沙古道

倘若提及黄沙岭,想必鲜有人知。但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则近乎家喻户晓。这条从南宋走来的古道,因了辛弃疾的这首词而得名,成为江南一个美丽的注脚。黄沙古道是古时从上饶通往铅山石塘的必经之路。辛弃疾四十三岁那年,被谏官弹劾,惹得龙颜大怒,罢官,携家在信州上饶定居。

辛弃疾被迫离开战场,由一个抗金英雄改行当专业词人。这期间,辛弃疾常往返于上饶和铅山,写下有关上饶的词,多达两百首。可见,上饶是个多么有气场的地方。一个文人的气养足了,胸襟开阔豁达,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沿着上饶黄沙村出来,徒步数里,人烟逐渐稀少。山涧如一把天工神斧,凭空将黄沙岭斫为两半。山岬摆着形状不一的造型踅进山的皱褶里,给山平添了几分森严。流水潺湲,泠泠作响,让人想起古琴的声音,但绝不是古筝。古筝俗了些,是高朋满座用以表演助兴的热闹。古琴则不然,是独坐幽篁轻拨琴弦,弹奏一曲寻觅知音的绝响。

读辛弃疾与陈亮,或与朱熹,或与陆游等人的唱和诗词,总觉得辛弃疾是值得朋友推心置腹的。可以与他一起对雪煮酒,一起泛舟九曲,一起穿行松林,谈谈“富贵千钧如发”,谈谈“玉女峰前一棹歌”,谈谈铁马金戈梦——旁逸斜出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这样真诚的辛弃疾,真是可爱至极。

路愈加崎岖,进入山石古道,山涧全被寒芒和灌木丛覆盖。野草贴着地面向路中央蔓延,仿佛是占山为王的土匪,横冲直撞,霸道地挡住我们的去路。我们小心避开,脚踝依然被剐出许多道血痕。山里露水重,轻轻蹭一下,裤脚便被露珠沾湿,走起路来格外笨重。艰辛和疼痛,在很多时候,一直像人生设置中的隐喻,喻示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踏向远方的路上,总是充满曲折坎坷。

山上树木极多,一棵挨着一棵,整个树透着静气,迥异于城里的树木。每一棵树都沉得住气,不懂得谄媚天地,也不懂得取悦他人,淡定地发芽、长叶、开花、结果。久居城市,繁忙的工作和生活常常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历经沧桑的草木,都有一股倔强劲,即使被忽视,被践踏,也会拼全力绽放人生。它们是一个个智者,指点我们的迷津

起用、晋升、贬职、隐居,起起落落,贯穿辛弃疾的一生。辛弃疾和苏东坡一样,共同演绎宋朝的悲怆。两人虽身处逆境,却总有一股浩然正气,促使他们不断地探索人生的真谛从而让自己“光风霁月,高高超越于蝇营狗苟的政治勾当之上”。林语堂《苏东坡传》中写道:“从他的笔端,我们能听到人类情感之弦的振动,有喜悦,有愉悦,有梦幻的觉醒,有顺从的忍受。”辛弃疾何尝不是如此。两人都是豪放派的词人,在词中有交集,却又有着本质的不同。苏东坡在参佛悟道之中,秉性更趋于温润敦厚。他尽情享受人生,过着随遇而安的快乐生活。

辛弃疾毕竟是以武起事,是真正的勇士,敢于为屈辱的南宋发出慷慨的怆痛呼喊,有一股平常人不可企及的燕赵侠士之气。辛弃疾的心里住着千军万马,随时脱缰策马奔腾,气吞山河。他的灵魂在忧国忧民中苦苦地挣扎,有壮志难酬的长叹之意。

古道蜿蜒,犹如龙脊。越往上走,草越茂密,没人膝盖,无处下脚。行至半山腰,见有一座凉亭,专供行人歇脚。石块垒就,墙体的石灰剥落,漫漶着黄色的水渍,东一块,西一块,让行人窥探到时间的方向。数百年来,古道朝迎暮送了多少纷沓而至的身影?漫漫长路,一座凉亭,抚慰了多少旅途中孤独落寞的心?

南宋的某个夏天。当夜幕降临,各种属于白昼的声音都在黑暗中消失。踢踏踢踏,远处传来马蹄声,敲破夜色的沉寂。一轮明月悬挂在空中,很低很低,几近挨着黄沙岭。虫鸣次第响起,月光洒下缕缕清辉。良驹甩了甩长长的鬃毛,嘶鸣数声。辛弃疾站在山岗上,轻抚马背,高大的身影被月色浸染成一座圣洁的雕像。

辛弃疾沿着司南的指向,由北至南,从故乡到异乡,不论是在朝堂,还是在乡野,自始至终都在经营一个精神国度,让后人在接受宋词文化浸润的同时,也沿着孤独者的光芒前行。我想铅山人是懂得这个怀有赤子之心的爱国词人的,他们在为辛弃疾建立雕像时,让他永远面朝北方。

山道幽静,落满阴凉,陡坡下去,七星桥横在清澈见底的溪水之上。一棵古老的枫杨默默守在桥边,像是在等待故人。桥的四周,长长的藤蔓缠着一个个充满古意的诗句。回想一路的景致,意兴盎然,不由得脱口吟道: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取材于王俊同名散文,有删节)

21.下列对加点词语在文中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注脚:指黄沙古道因辛弃疾的作品成了一道江南美景。

B.静气:指黄沙岭上的树木顺应自然生长而保持的本真。

C.迷津:指久居城市的人们因生存压力过大而失去方向。

D.交集:指辛弃疾通过诗词创作而得以与苏轼相识相交。

22.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饶的山水环境给予辛弃疾一种丰盈的内心滋养,这使他的创作灵感源源不断,有大量词作传世。

B.第五段写野草,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形象地刻画了古道野草的茂密,也暗示出行程的艰难。

C.肆意蔓延的野草、历经沧桑的草木以及墙体剥落的凉亭,无不显示出时过境迁、英雄落寞的无奈。

D.作者对辛弃疾倍加推崇,不仅在于他有精彩作品传世,也在于他在命运多舛时仍不动摇爱国之心。

23.文中在写辛弃疾的时候还联想到苏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6分)

24.从辛弃疾的黄沙古道走过,作者有哪些感悟和思考?请分条概述。(6分)

九、语文活动与语文表达。(10分)

25.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完成语文表达。(10分)

班级某次主题拓展活动有一个环节安排为,根据所抽取纸片上的提示完成任务。其中有两张纸片上的提示如下。

第一张纸片上,写着几个词语:花坛,月亮,沙包。

第二张纸片上,是一幅漫画,见右图:

 

选择其中一张纸片,根据提示写一个有关家庭教育的小故事,150字左右。

第Ⅲ卷

十、写作。(50分)

26.以“和解”为题,选择自己熟悉的一个方面或角度,恰当运用表达方式,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700字。

 


2021北京西城高一(下)期末语文

参考答案

一、(18分)

1.(3分)B       2.(3分)B      3.(3分)C

4.(3分)书信的信息价值、情感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

评分参考:答出其中三点给满分。意思对即可。

5.(3分)D       6.(3分)C

二、(9分)

7.(3分)C       8.(3分)D       9.(3分)B        

三、(8分)

10.(8分)

如或知尔   则何以哉     浴乎沂    咏而归

四海一   蜀山兀         未云何龙    不霁何虹

非兵不利   战不善       暴秦之欲无厌    奉之弥繁

   评分参考:每空1分。句中有错别字、多字、少字,则该句不得分。

四、(10分)

11.(4分)参考答案:

“我”在祝福之夜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

评分参考:四个要点,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12.(3分)参考答案:

在现在这样的人世间,无所依靠而活不下去的人不如死去,使讨厌见到他的人不再见到他,这样一来对大家就都不错。这是作者愤激而沉痛的反语。

评分参考:“无所依靠而活不下去”“使讨厌见到他的人不再见到他”以及“愤激而沉痛的反语”,三个要点,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13.(3分)对祥林嫂的同情对不合理社会制度及其帮凶的(憎恨)厌恶。 

评分参考:三个要点,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五、(5分)

14.(5分)答案示例:

这处文字所指的是护官符(官场的护身符)。“护官符”的存在,表明贾、史、王、薛这四大家族是当时社会豪强势力的代表,彼此之间又用一种盘根错节的关系互相维护。四大家族是当时整个社会统治的一个缩影,也是《红楼梦》中人物塑造和情节发展的典型环境。

评分参考:五个要点,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六、(15分)

15.(3分)C      16.(3分)D       17.(3分)D

18.(6分)答案示例:

事实论证:孔子通过比干、伍子胥、伯夷、叔齐、鲍叔等人的不幸遭遇,证明君子怀有才德而不遇于时是人生的常态,不必为此困惑、焦虑。连用大量事实,使文章气势流畅,增强了说服力。

比喻论证:孔子以良马有千里之才却受累于盐车(兰茝芬芳却因为生于深山茂林而无人识见)设喻,论证君子怀有才德而不遇于时是人生的常态,不必为此困惑、焦虑。比喻论证,增强了说理的形象性与生动性。

对比论证:孔子先以舜得遇尧任用而成为天子从正面论证有明君之可贵,接着以关龙逢、比干衔冤被杀从反面论证社会缺少明君之弊,揭示出得遇明君对君子成就伟业的重要意义。正反对比鲜明,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假设论证:孔子先用舜得到尧任用的事实,论证“遇时”的重要性;继而假设如果不能为尧所任用,舜连善终都很难作到。运用假设论证,发人深省,增强了说服力。

评分参考:任选一种展开赏析,均可。方法、文字体现以及效果三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

七、(7分)

19.(3分)D

20.(4分)答案示例:

少年听雨在歌楼上,“红烛”“罗帐”等温馨的画面,烘托出欢声笑语的甜蜜时光,写出了出青春年少时春风骀荡的欢乐情怀。

壮年听雨在客船中,江阔云低、西风孤雁的画面,烘托出萧瑟凄凉的意境,反映出词人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

暮年听雨在僧庐下,一个白发老人独自倾听着夜雨,画面极其单调,表现了词人尝遍悲欢离合的人生滋味后的极端孤寂的心境。

评分参考:三处任选一处均可。每处答案两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

八、(18分)

21.(3分)D        22.(3分)C

23.(6分)参考答案要点:

辛弃疾和苏轼都胸襟坦荡仕途坎坷,创作风格相近。有别于苏词坦然超俗、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辛弃疾更多一些沉郁悲壮的家国情怀。写苏轼可以更好地突出辛弃疾的爱国之心,表达作者对他的钦佩之情。

评分参考:三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

24.(6分)参考答案要点:

自然山水可以滋养文人的内心,使他们获得创作的灵感;做人应该真诚坦荡,这样才能收获友谊;人生之路总是曲折坎坷,但我们要拼尽全力绽放人生;人生应该顺应本心,不必太在乎别人的看法。

评分参考:每个要点2分,答对三个要点,给满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它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九、(10分)

25.(10分)(略)

十、(50分)

26.(50分)(略)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孔子被围困在陈国、蔡国之间,七天都吃不上饭,弟子们都露出了饥饿的面色,(但是孔子)依然在不停地读书、修习礼乐。子路上前劝谏孔子说:“做善事的人,上天会用幸福来回报他;做不善之事的人,上天会用灾祸来回报他。现在先生您积累德行和仁义,做善事已经很久了,为什么处境这么困窘呢?”

孔子说:“你这个见识浅陋的人,没有研习(圣人的)主张。坐下,我来告诉你。您以为智者就不会获罪吗?那么王子比干为何会被剖心而死?您以为有道义者(的建议)一定会被国君听从吗?那么伍子胥为何会被挖出眼睛悬挂在吴国都城东门呢?您以为廉洁的人一定会被重用吗?那么伯夷、叔齐为何会被饿死在首阳山?您以为忠诚的人一定会被重用吗?那么鲍叔为何却不被重用?所以,君子学问渊博,深谋远虑,其中不能遇到好时机的人有很多,难道只有我吗!

“有没有才华,是才智方面的事情;能不能得到(贤明的国君)任用,是时运的事情。现在没有好的时机,贤才怎么能发挥出自己的才华呢!所以,虞舜在历山南面耕田,(后来)被确立为天子,(是因为)他遇到了尧啊;吕望将近五十岁了,(还)在棘津卖吃的,七十岁了,(还)在朝歌做屠夫,九十岁才被任用为天子的老师,是因为(他)遇到了周文王啊;百里奚为秦穆公放牛,(后来)被举荐为大夫,是因为遇到了秦穆公啊。千里马受累于沉重的盐车,这并不是(它)没有千里马的风度,(是因为)没有人懂得它啊。假如千里马遇不到伯乐,怎么能驰骋于千里之外?

“兰茝生长在茂密森林深远山野之中,没有人能看到它,所以世人感觉不到它的芬芳。学习,不是为了个人时运亨通。(君子应该)身处失意但不觉得困顿,遭遇忧患但志向不会消沉,在祸患和幸福的源头就已经有所察觉,因此内心不会困惑。所以,圣人身处乡野,深入思考,能听到别人听不到的,看到别人看不到的。舜也是圣贤了,他能够登上天子位,治理天下,只是(因为)他遇到尧啊。假如舜处在桀、纣的年代,能够让自己免除刑罚和屠戮,就已经很好了,怎么可能有天子的尊位呢?桀杀了关龙逢,纣杀了王子比干,在那时,难道是关龙逢缺乏智慧、王子比干不聪慧吗!这都是(因为)没有遇到好的时机啊。所以,君子致力于学习,修养身心,端正自身品行,然后等待时机啊。您不要有什么困惑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