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复习要点2
高一必修上文言文《赤壁赋》《师说》《劝学》《登泰山记》翻译及习题练合集
(3)夸张
为了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作艺术上的渲染,这种修辞手法即为夸张。夸张能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例1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新 沙
陆龟蒙
渤澥声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鸥知。
蓬莱有路教人到,应亦年年税紫芝。
【注】〔新沙〕指海边新形成的沙洲。 〔渤澥(xiè)〕渤海的别称,一本直作“渤海”。另说“渤澥”为象声词,海潮声。 〔官家〕旧指官府,朝廷。 〔蓬莱〕传说中的海上三仙山之一。 〔紫芝〕灵芝的一种,传说仙人种紫芝为食。
诗歌主要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夸张。开头两句“渤澥声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鸥知”,这是极度夸张的笔墨,这夸张既令人匪夷所思,却又合情合理,对官家的贪婪本性进行了无情的嘲讽。
[解析] (1)审题。题干要求有二,一是指明诗歌使用的修辞手法,二是分析时要结合诗句。(2)海滨在经年累月的潮起潮落中形成了一片新沙洲,最先知道的不是海鸥而是“官家”。这里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讽刺意味。(3)分析修辞手法是途径,把握诗歌主题是落脚点,要结合诗歌主旨和诗人的观点态度作答。(4)组织语言,精练作答。
[诗意赏析]
陆龟蒙是唐末咸通、乾符年间诗文兼善的著名作家,其生活年代正当唐末藩镇割据与宦官专权时期,宦官和朝官之争愈演愈烈,社会也愈来愈黑暗动荡,官府对人民的压榨愈加严重,百姓的灾祸也愈加惨重,导致民不聊生。此诗就是以这种黑暗的社会现实为背景创作的。
“渤澥声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鸥知”,海鸥是大海及海滨变化信息的知情者,它们世世代代在这一带水土之上繁衍生息,一直在大海上飞翔盘旋,对海边的情况是最熟悉的,因此这片新沙的最早发现者照理说应是海鸥。然而海鸥的眼睛却敌不过贪婪地注视着一切剥削机会的“官家”,他们竟抢在海鸥前面盯住了这片新沙。这两句的夸张和讽刺之处在于:一堤新沙刚现,老百姓们还未踏足其上,更无什么收成可言,官府就对它打响了征税的如意算盘。这仿佛很可笑,但对官家本质的揭露,又何等深刻!“蓬莱有路教人到,应亦年年税紫芝”,蓬莱仙山本为神仙所居的极乐去处,其间既无尘世名利之争,更无苛捐杂税之扰。官府中人并非不想到仙境中以掠取其间的奇珍异宝,而只是由于蓬莱“烟涛微茫信难求”、无路可通罢了。这里,假设的画面是可笑的,似乎纯属荒唐悠谬之谈,但在这荒唐悠谬的外壳中却包含着严峻的社会现实——官家搜刮的触须无处不到,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逃避赋税的净土乐园。诗句从本质上揭示了官府剥削人民的本质,从中也反映了诗人爱憎分明的可贵品性。
(4)借代
借代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而借用与它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或局部代整体,或整体代部分,或特征代本体,或具体代抽象等。借代可使语言简洁、生动、形象,引发读者的联想。
例2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 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两句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问)借代。“珠翠”本指妇女佩戴的首饰,此处代指宫女。(第二问)这两句极力写出了当年宫苑中歌舞升平的景象,与后面的“到而今”所描述的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
[解析] (1)审题。题干有两问,一是“万岁山前珠翠绕”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二是“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珠翠”本指妇女佩戴的首饰,这里代指宫女,即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使表达更具特点。“绕”是说“珠翠”多,“笙歌作”言宫中歌舞升平,形象地写出了北宋汴京宫苑的风月繁华。可结合前句“想当年”和后句的“到而今”作综合分析,可知两者形成了鲜明对比。(3)形象的描绘、鲜明的对比是为了更好地突出词的主旨。(4)组织答案要注意两个问题的层次。
[诗意赏析]
这首词当作于宋高宗绍兴四年(1134)词人收复襄阳等六州驻节鄂州(今湖北武昌)时。
从篇首到“蓬壶殿里笙歌作”,写登黄鹤楼遥望北方失地,引起对故国往昔“繁华”的回忆。“花遮柳护”四句极其简洁地写出北宋汴京宫苑之风月繁华、歌舞升平的壮观景象。从“到而今”到下片“千村寥落”句止,写北方金人占领区内铁蹄遍布,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惨痛情景。与前面歌舞升平的景象形成强烈对比。“铁骑满郊畿,风尘恶”二句,花柳楼阁、珠歌翠舞一扫而空,惊心动魄。“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战士浴血奋战,伤于锋刃,百姓饥寒交迫,无辜被戮,死无葬身之地。言念及此,词人恨不得立即统兵北上解民于水火之中。“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这远非“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的新亭悲泣,而言下正有王导“当共勠力王室,克复神州”之猛志。所以紧接二句就写到词人心中夙愿——率领劲旅,直渡黄河,肃清金人,复我河山。“何日”云云,正见出一种迫不及待的心情。最后三句,词人乐观地想象胜利后的欢乐。眼前他虽然登黄鹤楼,作“汉阳游”,但心情是无法宁静的。或许他会暗诵“昔人已乘黄鹤去”的名篇而无限感慨。不过,待到得胜归来,“再续汉阳游”时,一切都会不同,那种快乐,恐怕只有骑鹤的神仙才可比拟呢!词的末句“骑黄鹤”三字兼顾现实,深扣题面。
(5)双关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同音的特点,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作双关。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寓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例2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 夜
朱淑真[注]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注】〔朱淑真〕宋代女诗人,相传婚姻不遂,抑郁而终。
第三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三句的“凉”字语义双关,既指天凉,又指心境的凄凉,表达了诗人秋夜独守空房的孤寂与凄苦。
[解析] (1)审题。题干有两问,一是指出修辞手法,二是分析情感的表达。答题的思路是“使用……手法,表达……情感”。(2)第三句“铺床凉满梧桐月”中“凉”字用得绝巧,使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既承首句的“秋气清”,写床席的冰凉空寂、屋内的月光凄美,突出了眼前实在的“凉”,又写出了诗人三更难眠、烛花频剪、愁绪弥漫难遣的内心之“凉”。(3)任何手法的使用,总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诗意。这里的双关,更好地表达了诗人空房寂寥、与意中人不得团圆的酸楚。既委婉含蓄,又感人至深。
[诗意赏析]
《秋夜》写于漫漫秋夜,孤衾独宿,烛花频剪,夜久无眠的愁绪弥漫之时。
首句直奔诗题,各点“夜”“秋”二字,交代了时间、情态、环境。“夜久无眠”已见思妇愁绪满怀,而时又逢秋,秋风萧瑟,夜气清凉,锦衾单薄,佳人永夜难寝,更添一层愁苦。次句写人事活动。既然辗转反侧难入梦,那么就很难打发漫漫长夜。空房寂寥,红烛高照,百无聊赖中,她只好剪烛花以消遣寂寞了。第三句写床席之月影。一个“凉”字用得独特,这是全诗的诗眼,照应首句的“秋气清”,以触觉状态写视觉形象。从窗外梧桐树缝筛下的婆娑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满了冰凉、空寂的床席,今夜谁都不会给她送来温暖。这情景令人凉从心生。“满”字表面是写光影之浓,其实是写忧思满怀,剪不断理还乱的郁闷之感。末句写窗外梧桐之月,展现了一幅高远、疏朗的秋夜月色图。“月”之明,恰好照出了人心深处无法擦拭的黯淡。“梧桐缺处”,这一背景形象地定格,暗含了思妇不能与意中人团圆的酸楚。
[即学即练]
16.[对应“鉴赏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省试湘灵鼓瑟
钱 起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注】该诗为钱起唐玄宗天宝十载参加进士考试的应试诗。 〔冯夷〕传说中的河神名。
同样是写音乐,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与本诗画线句子在修辞手法的使用上有何不同?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琵琶行》中的“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主要使用了比喻、通感的修辞手法,“花底滑”突出了琵琶声的婉转流利,而“冰下难”突出了琵琶声的滞塞难通,属于实写。《省试湘灵鼓瑟》一诗,“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指瑟音哀婉悲苦,能使坚硬的金石为之凄楚;瑟音清亢响亮,它可以传到那穷高极远的苍穹中去。这两句使用了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虚写想象中的瑟音的凄苦、清亢。
[诗意赏析]
这首诗为“大历十才子”之一钱起参加进士考试所写,是考场之作。诗题“湘灵鼓瑟”摘自《楚辞•远游》,其中包含着一个美丽的传说:舜帝死后,其妃子因哀伤而投湘水自尽,变成了湘水女神;她常常在江边鼓瑟,用瑟音表达自己的哀思。
诗人紧扣诗题展开。开头两句概括题旨,接下来两句,诗人张开想象的翅膀,把读者带入一个神奇虚幻的世界。瑟声引来了水神冯夷,他激动地在湘灵面前伴乐狂舞,然而一个“空”字,说明冯夷并不理解湘灵的哀怨;倒是人间那些被贬谪过湘水的“楚客”能领略,不忍卒闻。后四句,诗人着意渲染瑟声的感染力,瑟声一会儿哀婉悲苦,使坚硬的金石为之凄楚;一会儿清亢响亮,阻遏行云。瑟声感动了舜帝之灵,他让山上的白芷越发吐出芬香,草木为之动情。再两句写瑟声与湘水之源交织汇合,形成一股强劲的悲风,顺着流水,刮过八百里洞庭湖。经过这样层层的描写、铺垫,湘灵的鼓瑟融化了听者,只剩下“数峰”仍深深地沉浸在音乐之中……
《旧唐书》中称诗最后十个字得自“鬼谣”,其实无非说这两句诗是钱起的神来之笔。一是突然转折,出人意料。在尽情地描写乐曲的表现力之后,使乐曲在高潮中戛然而止,这是一重意外;诗境从虚幻世界猛然拉回到现实世界,这是又一重意外。二是呼应开头,首尾圆合。全诗从湘水女神出现开始,以湘水女神消失告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极其省净明丽的画面,给读者留下了思索回味的极大空间。宋代词论家有“以景结情最好”之说,恐怕也是从这类诗作中得到的启迪。
17.[对应“鉴赏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溪 晚 凉
李 贺
白狐向月号山风,秋寒扫云留碧空。
玉烟青湿白如幢,银湾晓转流天东。
溪汀眠鹭梦征鸿,轻涟不语细游溶。
层岫回岑复叠龙,苦篁对客吟歌筒。
【注】〔幢〕旌幡。 〔游溶〕水缓慢流动的样子。
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来展现秋夜的幽静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想象。颈联中诗人想象白鹭沉浸在睡梦中,正梦见了征鸿。唤起了读者的生活经验,由眠鹭酣梦之深感受到溪边的寂静;拟人。在静夜里,溪水也善解人意地“不语”,而是缓缓流淌。苦竹则对着山间的客人吟唱起笛箫般悠长的调子。一静一动,都凸显出山间之静;以动衬静。白狐对月的呼号和苦竹临风的幽鸣都以柔和的自然之声衬托出溪边的宁静;比喻。将晚烟比作风中飘动的白色旌幡,渲染出夜晚宁静的意境。
[诗意赏析]
诗的前半篇描绘秋空的澄碧、瑰丽。起句以月、风点明“晚凉”题意,想象奇特。所谓“白狐号风”,不过写月下风声。想象风声如狐号,表明山风之厉。之所以言“白”,是因为月光下白色不可见,说“白狐号风”,不但使想象之情切合眼前之景,而且“白”字突现了月色之皎洁。“秋寒”之感缘于山风,次句写“秋夜的寒气驱散了浮云”,越发显得山风强劲,凉意侵人。“留”字用得巧妙,表明山风过后,浮云敛尽,天质独露,在我们眼前展现出澄碧而寥廓的夜空。三、四句写晚烟、银河,情态生动,如织如绘。轻烟本呈淡青色,在溪水和夜露的潮润中,缓缓浮动,凝聚不散,显得“青湿”;月色朗朗,夜气澄清,晚烟在月光中洁净明亮如玉,故曰“玉烟”。再看那姿态,缭绕悬浮,摇曳不定,宛如风中飘动的白色旌幡。诗人细腻的笔触,生动的描绘,首先来自他细心的观察。“银湾”即银河,是诗人的造语,却十分妥帖。既称银河,便弯曲宛转如河水,使人产生“流”的感觉。银河在天边倾侧而下,恰似一弯流水奔向天东。“晓”字写银河皎皎,光明如晓;“晓转”便是闪光流转之意,又暗示月移星动,夜色渐深。秋月碧空,玉烟银湾,构成了一幅瑰丽多彩的图景。诗的后半篇写地面景象,极显秋夜之静谧。溪边的沙汀是水鸟栖息嬉戏之地,此刻早已寂无声息。诗人想象白鹭正梦见征鸿远去,引起悠远的梦思。这种巧妙的构想,将人的情态赋予水鸟,意在唤起读者的生活经验,由眠鹭酣梦之深感受到溪边的寂静。接着又拟水如人,“不语”二字,意味着白昼水面的喧闹早已消逝,溪水在夜色的抚摸下安歇。诗人用一连串形容词“轻”“细”“游溶”,分别描写水波轻动、波纹细微、水流徐缓之状,十分细腻逼真。七、八句写远山、近竹,这是岸上景色。夜看远山,不辨草木,唯见山影。“层”字显出峰峦重叠之势,“回”字写出山体盘旋曲折之形,“复叠龙”三字更将山势比作鳞甲重叠、蜿蜒盘曲的游龙。诗人未写竹影,只写风动苦篁泠泠有声,仿佛箫管奏鸣,同过客的吟诵相应和。读者则从这竹声的描绘中,想象到星光之下竹影幢幢、随风摇曳的动人景象。全篇描写,重在“静”境的表现。诗人巧运匠心,寓静于动,将夜中景物写得情态生动,色泽鲜明,而且富于活力,愈显出夜的静谧。尤令人叹服之处是,诗人善于驰骋想象,将不易觉察、不易表现的大自然的声息,化为生动具体的形象,使人可睹可闻,而且情趣横生。奇妙的想象贯穿全诗,成为这首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
18.[对应“鉴赏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折 杨 柳
萧 绎
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
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
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光。
寒夜猿声彻,游子泪沾裳。
【注】〔折杨柳〕古乐府诗题,初多用于写士卒辞家出征,后内容不限于此。 〔萧绎〕南朝梁代梁元帝。
请从修辞手法使用的角度简要赏析本诗“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光”两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两句诗使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山如莲花般明艳,水如月光般素洁,以莲花喻山,以明月比水,尽显山之明丽,水之清素。描绘出一幅明丽清幽的山月美景,诗人以乐景写哀情,与下文写猿声清哀、游子思乡形成反差,倍增其哀伤之情。
[诗意赏析]
这是一首思乡念亲之作。
首句写巫峡秀美的风光。长长的巫峡,两岸是连绵的垂柳垂杨,船行峡中,如在画中游。古人有折柳送行、折柳盼归的风俗。看到岸上的杨柳,诗人想起了故乡、亲人,“同心且同折”,远方的亲人想必同样也在思念自己。“同折”表明游子和亲人互相思念的真诚。一、二句中两个“巫”两个“垂”重复运用,三、四句中“同”“故”重复运用,诗句音韵和谐,妙趣横生。五、六句使用比喻手法,将“山”比作莲花,山像莲花一般明艳美丽;将“水”比作月光,江水像明亮的月光般素洁。此句写出了山水的明丽清素。身处异乡,面对此景,游子情何以堪!以乐景写哀情,历来为人称道。最后两句,夜深了,寒意袭人,声声猿啼彻夜不息;那离乡的游子啊,想着家乡、亲人,泪水成行难成眠。
19.[对应“鉴赏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蝶 恋 花
李清照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注】此词很难确切系年,当作于丈夫赵明诚重新出仕,而李清照自己仍独自留居青州时,夫妻二人曾有过短暂的离别。 〔山枕〕枕头。古代枕头多用木、瓷等制作,中凹,两端突起,其形如山,故名。
“柳眼梅腮”一句历来被称为“易安奇句”,请结合词的上片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柳眼”,是说杨柳初生的嫩叶像人刚刚张开的睡眼;“梅腮”则是因为梅花或呈淡红,或呈粉白,就像少女略施粉黛的面颊一般。词人慧心独具,抓住两个极具早春特点的景物,使用比喻的手法,写出春的生机,但如此大好春光,自己却独处深闺,以乐景衬哀情,表现出词人内心的孤独寂寞。
[诗意赏析]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初春时节,春风化雨,和暖怡人,大地复苏,嫩柳初长,如媚眼微开,艳梅盛开,似香腮红透,到处是一派春日融融的景象。“已觉春心动”,从语意上看,是对春天来临总的概括,亦是自己怀春之情已动的流露。这一句也暗启后两句所抒发的情思:“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面对如此大好春光,词人自然联想到自己独处深闺,孤独寂寞,这与往日和丈夫赵明诚一齐把玩金石、烹茗煮酒、赏析诗文的温馨形成强烈反差。一个“谁与共”,道出此刻词人内心的苦涩。紧接着词人用“泪融残粉”的细节来表现内心的苦涩,泪水使脸上的香粉消融,心情沉重以致觉得头上戴的花钿也是沉甸甸的。
词的下片以细腻的笔触,紧承上片末句,着重刻画自己闺中的寂寞生活。“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春暖天晴,春装初试,然而词人却斜倚在山枕上,以致把精美的钗头凤给压坏了。词人不出户观赏春景,一是怕良辰美景触引伤感之情,二是表明心境郁闷,慵懒至极。一个“损”字,暗示词人的慵懒与无精打采。末两句:“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愁本无形,却言“抱”,可见愁有多浓、多重,更何况是“独抱”,此情更是难堪。“无好梦”,是说现实寂寞无聊,想在梦中去寻求慰藉,但却始终无法进入梦乡,直至夜阑人静之时,仍剪弄灯花,以排遣愁怀。“犹”字写出了词人百无聊赖的情态。
20.[对应“鉴赏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注]《秋斋独宿》
[金]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赵诗:借代,以“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袭人;“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
[诗意赏析]
韦应物借“独宿”写孤独。赵秉文(1159—1232),金代学者、书法家。字周臣,号闲闲居士,晚年号闲闲老人。虽是“和”诗,一样写孤独。
《秋斋独宿》紧扣“秋”和“独宿”展开诗意。开篇即从写月光入笔,山月皎洁,本可以和亲友饮酒唱和,尽享快乐时光,但此时独自栖居山中的诗人,只能听屋外秋风动竹、山鸟惊栖之声,凸显秋夜的寂静。这些气氛的渲染,让人倍感孤独无依,最后,结出“窗间人独宿”的意旨,卒章显志。
《和韦苏州〈秋斋独宿〉》作为唱和之作,除第三句外,其余三句的韵脚都和韦应物的诗作相同。开篇仍然从月光入笔,但这月光已经着上了“冷”的色调,一“冷”一“侵”一“残”,道出了冷月残烛的凄凉之境。而“雨声深竹”的点染,进一步加浓了凄清的氛围。那在雨夜惊飞的山鸟,“寒枝不成宿”的形象,何尝不是诗人自身的写照呢?
21.[对应“鉴赏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谒 山
李商隐
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
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这首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首诗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揭示了岁月难再、世事无常这一宇宙、人生和社会现象,表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对自己怀才不遇、抱负难展的不幸遭遇的哀叹。
[诗意赏析]
《谒山》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登高山望见水去云回日落的景象有感而创作的七绝。
“从来系日乏长绳”,诗人开篇运用典故,表达了时间一去不可留的怅惘之情。古人想用绳子来拉住西沉的太阳,以此挽留流逝的时光,可是哪里又有这样的绳子呢?“水去云回恨不胜”,登高望远,但见滚滚江河向东流去,永无休止。太阳日复一日东升西落,春夏秋冬循环往复不断更替,其中蕴含了人生、社会和宇宙的多少悲哀和无奈。“欲就麻姑买沧海”,何不把沧海买过来,如此一来,时间就可以永远由我来把握了!自古百川归大海,把沧海买过来,流逝的一切不就又重新回来了吗?现在沧海已属于麻姑了,不如去向麻姑买下来。“一杯春露冷如冰”,蓬山周围的海水,据说现在也变浅了,将又一次要变成陆地了,也许麻姑也拿它没办法了。诗人抓住这一点加以发挥,将沧海变桑田的过程缩短为一瞬间,让人透悟这眼前的一杯春露,不过是浩渺的沧海倏忽变化的遗迹,顷刻之间,连这一杯春露也将消失而不复存在了。一个“冷”字,揭示出时间的不可逆转、自然规律的冰冷无情和诗人无可奈何的绝望情绪,诗人曾一度豪情万丈的幻想,瞬间又黯淡下来。
[考向2]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从广义上来讲,表现手法是指诗人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表情达意的方式。常考的表现手法有:衬托、对比、象征、渲染、比兴、用典等。
1.方法
(1)在宏观把握全诗思想内容的前提下,明确所考诗句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2)即使从局部设题,也应与诗歌主旨、诗歌所抒情感的主调联系起来考虑。
2.步骤
第一步:审题。有的是直接问用的什么手法或技法,也有的告诉技法问其作用。
第二步:必须准确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
第三步:结合相关诗句解说这个手法的内容及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
第四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3.答题规范
(1)明确指出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结合诗句阐述这种手法的具体运用。
(3)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传达了怎样的旨趣。
4.答题示例
(1)衬托
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作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鲜明。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的是正衬,利用事物的相反条件来衬托的是反衬。
例2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含山店梦觉作
韦 庄[注]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注】〔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
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达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人是用衬托的方法来表达感情的。“流离”本应生悲,但“惯”则尽显洒脱,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是“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思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解析] (1)审题。题干要求分析表达感情的方法,“简要分析”隐含着必须结合诗句的要求。(2)“流离”成“惯”,“客天涯”也不过“等闲挥袂”之事,再结合后两句理解,此处使用衬托的手法,把诗人进取的锐意,胸襟的洒脱,表现得淋漓尽致。(3)更进一层,还有孤灯、斜月等意象,使诗人的精神世界愈加丰富起来,更好地强化了诗歌的主题。(4)分层作答,叙述要有条理。
[诗意赏析]
在唐代诗人那里,“回家”与“仕进”是一对永远无法调和的矛盾。对于锐意进取、自视甚高的唐人而言,若是功业无成,宁可“一醉任天涯”,也决不轻易还家,所以必须坚忍地前行。在此背景下,韦庄将“流离”“别家”当作一种习惯,使之成为生活常态。与其他诗人相比,韦庄似乎表现得更为洒脱,更加决绝。“等闲挥袂客天涯”,诗人的胸襟、气度与抱负尽出,毫无悲悲切切之感。韦庄的行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是唐末乱世典型的漂泊者,他的这句诗,最能表现唐代士子的气度。“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孤灯所具有的悲剧意味,透露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而“斜月”意象的加入,使诗人的感伤之情表露无遗,那是一种凄然的美,仿佛万籁俱寂之夜,只有一盏孤灯,诗人企图在黑夜中寻找寄托,然而醒来时却只有斜月相迎,此情此景让人愈加惆怅。
(2)对比
对比,是为了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诗歌的表达效果和感染力,把具有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
例2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秦中吟•歌舞
白居易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
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
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
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
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
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
秋宫为主人,廷尉居上头。
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
岂知阌乡[注]狱,中有冻死囚。
【注】〔阌(wén)乡〕旧县名。白居易有《奏阌乡县禁囚状》,详述了无辜妇孺被关进阌乡狱并遭受迫害的惨状。
赏析这首诗对比艺术的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从结构上看,开头两句兴起全篇,接下来十四句详写统治者骄奢侈靡的生活,而结尾仅用两句描述“冻死囚”,文势陡急,有一落千丈之势;从艺术效果看,第三至十六句通过层层铺叙、渲染,为结尾一幕作铺垫,前后构成强烈、鲜明的对比,震撼人心。
[解析] (1)审题。题干要求单一:分析对比手法运用所产生的艺术效果。(2)找出诗中构成对比的“点”。主要有朝廷显贵“无饥寒”与乡里“冻死囚”的对比,还有岁暮自然的“大雪”与“朱轮”“醉暖”中隐含的对比。(3)对比凸显了朝廷显贵与乡里冻死囚的巨大差别,极具冲击力地揭示了社会不公的现象。(4)组织精练语言,按“艺术特色表现在哪些地方,产生了怎样的作用”这一思路准确作答。
[诗意赏析]
贞元、元和之际,白居易在长安,闻见之间,有足悲者。因直歌其事,命为《秦中吟》。
此诗与《秦中吟十首》中的《轻肥》一诗思想内容相近,其中所说虽是阌乡一地之事,在当时却具有普遍意义。诗人只是客观地描述了情况:一方面朱门车马穷奢极侈;另一方面无辜的囚犯冻死狱中。对比之中,主题自然显现。与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相似。表现手法基本相同,都是把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的不同生活境遇加以对照,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阶级之间的尖锐对立。
这首诗把朝廷贵官的骄奢生活与狱中的“冻死囚”相对照,对醉生梦死的统治阶级作了无情的鞭挞,对被迫沦为“囚犯”的劳动人民表达了深切的同情。前者详写,后者却只在末尾重笔点出。因为“冻死”二字已言尽囚犯之惨状,因此简洁而有力;而朝廷贵官的奢靡生活,则必须详尽铺写,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使这个对比变得格外强烈和鲜明。
(3)象征
借用某种具体的物象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托物言志,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
例2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清人冯浩评论此诗“有神无迹”的象征手法高妙无比,请简析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人使用象征手法,句句写柳,而全篇不着一个“柳”字;句句是景,句句咏物,而又句句写人,抒发对稀疏衰落的秋柳的悲叹之情。诗中经历昔荣今枯悬殊变化的秋柳正是诗人自叹身世的生动写照。
[解析] (1)审题。题干借清人对此诗的评价,指出其运用的“象征手法高妙无比”,要求“简析其作用”。(2)全诗围绕“柳”运思,前两句写春日之柳,叫人“乐游”痴迷欲“断肠”,重在凸显柳姿的美与迷人。三、四句突转,写秋柳之衰,令人唏嘘。(3)春柳、秋柳本是同一物,时令不同,反差如此巨大,象征了年少的得意与老来的沉沦,使诗歌显得意蕴深邃。(4)围绕象征手法的体现、作用来组织答案。
[诗意赏析]
《柳》借咏柳自伤迟暮、倾诉隐衷。
诗写的是秋日之柳,但诗人却不从眼前秋日写起,而是先追想它在春日时的情景,然后再回到眼前的柳上来。春日长柳,迎风摆动,但诗人并没有直接描写,而是赋一“逐”字,把柳拟人化。本是风吹得柳动,却偏要写成柳追逐东风,再加上“拂舞筵”三字,更易让人联想到那迎风而动的柳条就是一位酒筵之上翩翩起舞的美女,翠袖绿裙,左摇右摆,煞是好看。“清秋”“斜阳”“蝉”点染了环境的凄凉,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诗人正是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表达了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第四句两个“带”字也分明是将柳写作人。两句连起来读,我们可以这样来解释:你怎么愿意在清秋之日,既带着昏黄的斜阳,又带着凄鸣的寒蝉呢?诗人把斜阳照柳、秋蝉鸣柳反说成“带斜阳又带蝉”,这一反诘,却将柳的形象凸显出来了。诗人以柳自喻,借春柳之荣,写秋柳之衰,构成强烈的反差。叹己之少年得志,老来沉沦失意。
(4)渲染
渲染原指国画中用水墨或淡色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的一种技法,后成为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即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以突出形象,营造意境,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增强艺术感染力。
例2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青 玉 案
贺 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三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渲染。词人紧扣季节,用满地的青草、满城的柳絮、漫天的梅雨来渲染这闲愁之浓、之深。用博喻的修辞手法将无形变有形,将抽象变形象,变不可捉摸为有形有质,显示了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解析] (1)审题。题干给出了“一川烟草”三句,要求指明“运用了什么手法”,并“简要赏析”。(2)三句中的中心词是“烟草”“风絮”“雨”,分别用“一川”“满城”“梅子黄时”来修饰。前两个修饰语描摹空间状况,后一个表示时间;从偌大的空间和特定的时间中,渲染出漫无边际、缥缈朦胧、不可捉摸的烟云雨雾、飞絮风丝,把“愁”写得动人心魄,渲染用得堪称经典。(3)渲染在营造抒情之势时,仍是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把情寓于意象之中。(4)组织精练语言,逐层分析。
[诗意赏析]
这首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抒发词人所感到的“闲愁”。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横塘,在苏州城外,是词人隐居之所。凌波,出自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这里是说美人的脚步在横塘前匆匆走过,词人只有遥遥地目送她的倩影渐行渐远。基于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遗憾,词人展开丰富的想象,推测那位美妙的佳人是怎样生活的。“锦瑟华年谁与度”是用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诗意。下句自问自答,用无限惋惜的笔调写出陪伴美人度过如锦韶华的,除了没有知觉的华美楼院,就是一年一度的春天了。这种跨越时空的想象,既属虚构,又合实情。下阕承上阕词意,遥想美人独处幽闺的怅惘情怀。“飞云”一句,是说美人伫立良久,直到暮色四合,笼罩了周围的景物,才蓦然醒觉。不由悲从中来,提笔写下柔肠寸断的诗句。“蘅皋”,生长着香草的水边高地,这里代指美人的住处。“彩笔”,这里用以代指美人才情高妙。那么,美人何以题写“断肠句”?于是有下一句“若问闲愁都几许”。“若问”一句的好处在一个“闲”字,“闲愁”不是离愁,也不是穷愁。也正因为“闲”,所以才漫无目的、漫无边际,缥缥缈缈,捉摸不定,却又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种若有若无、似真还幻的形象,只有那“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差堪比拟。词人妙笔一点,用博喻的修辞手法将无形变有形,将抽象变形象,变不可捉摸为有形有质,显示了超人的艺术才华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5)比兴
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或营造氛围,或兼有“比”的意味。
例26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桃 夭
(《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 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归〕出嫁。 〔 (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 〔蓁(zhn)蓁〕草木茂盛的样子。
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而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以桃设比,通过对桃花、果实、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子孙繁衍、家族兴旺;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
[解析] (1)审题。题干要求单一:“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2)从诗中找出运用比兴的句子,每章的前两句都是对桃树相关内容的描写,这是“起兴”,以引出下面对新娘的祝愿;以桃设比,来写新娘的美丽贤淑。(3)在比兴中,把一对新人的幸福感呈现出来。(4)按“指明比兴句—分析其作用—指出表达效果”的思路,逐层作答。
[诗意赏析]
这首诗写女子出嫁时的情景,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向往。
诗中塑造的形象十分生动。用鲜艳的桃花,比喻美丽的少女,使人不自觉眼前就浮现出一个像桃花一样明艳,像春桃树一样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女形象。尤其是“灼灼”二字,给人以明亮的感觉。短短的四字句,营造出一种喜气洋洋的气氛。“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细细吟咏,一种喜气洋洋、让人快乐的气氛,充溢字里行间。“嫩嫩的桃枝,鲜艳的桃花。那姑娘今朝出嫁,把欢乐和美带给她的婆家。”这种祝愿,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和美的追求。这首诗反映了这样一种思想:一个姑娘,不仅要有艳如桃花的外貌,还要有“宜室”“宜家”的内在美。这首诗,祝贺人新婚,但不像一般贺人新婚的诗那样,或者夸耀男方家世如何显赫,或者显示女方陪嫁如何丰盛,而是再三地讲“宜其室家”“宜其家室”“宜其家人”,要使家庭和美,立意自然高远。
(6)用典
用典,也就是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借以抒情或表达主旨。
例27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水调歌头
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注】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诏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 “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两个典故分别出自《论语》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前者以楚狂接舆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抗金复国理想无人理解的悲愤之情;后者以陶渊明自况,抒发了词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怀。
[解析] (1)审题。题干有两个要求,一是指出典故的出处,二是分析情思的表达。(2)两个典故分别出自《论语》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要将典故内容与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思联系起来思考。(3)前一典意在表明“不趋炎附势、屈从权贵”,后一典意在表明“不同流合污,要洁身自好”。词人借用这两个典故,表明了自己的心迹:此次奉诏并不是追求个人名利。(4)组织精当语言,逐层作答。注意分析过程中,两个典故“分别”表达的情思,要分开指明。
[诗意赏析]
这首《水调歌头》,是感时抚事的答别之作。
上片“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句乍看似觉突兀,其实稍加思索,就会明白其深刻的感情背景。由于北方金军的入侵,战乱不息,被占区人民处在金人统治之下,而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非但不图恢复,还对主张抗金北伐的人士加以压制和迫害,词人就曾多次受到打击。这对于一个志在恢复的爱国者来说,怎能不感到深切的痛恨?“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一个“狂”字,更突出了他不愿趋炎附势、屈从权贵的耿介之情。“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一韵三句,均化用屈原《离骚》诗句,“滋兰”“树蕙”,是以培植香草比喻培养自己美好的品德和志节;而“秋菊”“餐英”,则是以饮食的芳洁比喻品节的纯洁和高尚。“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则是从另一个角度表明自己的志节和操守。
下片“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遥应篇首,意在抒发自己理想无从实现的感慨,情绪又转入激昂。“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道出“长恨复长恨”的根本原因:南宋统治集团轻重倒置,是非不分,置危亡于不顾,而一味地苟且偷安。“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表明词人和饯行者陈端仁的情谊深厚,彼此都不忍离别之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表明自己此次奉诏赴临安并不是追求个人名利,并且也不想在那里久留,以表明自己的心迹。
[即学即练]
22.[对应“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别韦参军(节选)
高 适
世人遇我同众人,惟君于我最相亲。
且喜百年见交态,未尝一日辞家贫。
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
欢娱未尽分散去,使我惆怅惊心神。
丈夫不作儿女别,临岐涕泪沾衣巾。
请结合全诗赏析“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通过虚写,回忆和韦参军一起下棋、击筑、饮酒、高歌的恣意生活,突出两人友谊的深厚。通过对比,将过去的欢乐与如今的离别惆怅形成强烈的反差。为下面的抒情做了铺垫,更好地表达诗人在面临分别时内心的不舍。
[诗意赏析]
《别韦参军》一诗较长,这里节选了后半部分。前半部分写诗人闯荡京师、客游梁宋、落拓失意的经历。诗人20岁入京时,正是开元盛世。唐王朝虽然表面繁荣,但统治集团日渐腐化,诗人凭“书剑”本领入仕已不可能,不得不离京自谋出路。后宋州刺史张九皋举荐诗人就试于“有道科”,这诗便是诗人离梁宋就试于京师时写的。韦参军是宋州刺史的下属,与诗人交往很深。
后半部分写与韦参军的离别,生动具体地表达了二人之间深挚的友谊和难舍之情。“世人遇我同众人,惟君于我最相亲”两句看似寻常,但其中暗含了诗人的辛酸遭遇和对韦参军的感激之情。“且喜百年见交态,未尝一日辞家贫”,说他们的友谊经过长期考验,韦参军常常接济自己,从未以“家贫”为借口推辞过。“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写二人交往的一些细节,“弹棋击筑”是游戏,是切磋,“纵酒高歌”是欢饮,是交流;“白日晚”说一起时间长,“杨柳春”说相处风光好。这样的深情厚谊,怎舍得分开呢?“欢娱未尽分散去,使我惆怅惊心神”中“惊心神”三字,写出了别韦参军时的痛楚之状。但为事业、为生计,又不得不别,因而劝慰朋友,也自劝:“丈夫不作儿女别,临岐涕泪沾衣巾。”
这诗肝胆刻露,字字情真。一般写诗语忌直出,情忌外露;但这不是否定率真的抒情。“忌直”是为了深化感情,“率真”是为了将实情写得更“醇”更“真”,二者似迥异而实相通。高适别韦参军直吐深情,写苦不见颓靡之态,惜别仍发豪放之情。快人快语,肝胆相照,能以情动人。
23.[对应“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夜 起
黄遵宪
千声檐铁百淋铃,雨横风狂暂一停。
正望鸡鸣天下白,又惊鹅击海东青。
沉阴噎噎何多日,残月晖晖尚几星。
斗室苍茫吾独立,万家酣睡几人醒?
【注】〔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州市)人。晚清著名诗人,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曾积极参与维新变法,被解职后归家闲居,此诗写于闲居期间。 〔鹅击海东青〕暗指俄国侵占我国东北部分地区。
这首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请结合相关的诗句进行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首联以檐铁千声写出了夜晚风雨大作的情景,象征清朝风雨飘摇的局面,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颔联上句写诗人盼望天明,实则一语双关,渴盼时局好转;下句运用谐音双关的手法,表达了对俄国侵占我国领土的震惊与愤慨之情。颈联感慨阴沉的天气太多,夜空只有残月和疏星,以此象征清政府的统治腐败黑暗,民族前途微茫,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尾联“我”独立于斗室,联想(想象)到此时民众都在酣睡,以此隐喻国民的愚昧麻木,表达了对民族命运的忧虑之情。
[诗意赏析]
这首诗约作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其时,诗人因参与维新运动,被迫回乡闲居。当他得知八国联军大举入侵我国,沙俄又趁机出兵侵占我国东三省的消息后,即以沉重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首句写檐铁和风铃在风雨中撞击、晃动,发出了“千”“百”声,令人难寝,写出了雨之大风之狂,照应下句“雨横风狂”。颔联写出了诗人长夜无眠,盼望天亮的心情,“又惊”句揭示了诗人无眠夜起的原因——俄国侵占国土,令诗人坐卧不宁。颈联感慨天色阴沉的日子太多,月光虽然明亮,却是残月,天空虽有星星,却只寥寥数颗。尾联“吾独立”照应诗题“夜起”,与下文的“万家酣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狭小的房间里,只有我一个人,天下之人都在沉睡,风雨飘摇而不觉。表现了诗人鲜有同道的孤独处境。
24.[对应“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谢亭送别
许 浑
劳歌[注]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这两首送别诗在抒发送别之情时,均借助了景物,但具体手法不同,请结合诗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前诗用正衬的表现手法,借哀景抒哀情,通过写花谢、春已尽,渲染了伤春别离的气氛,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伤感寥落;后诗用反衬的表现手法,借乐景衬哀情,两岸青山,满目红叶映衬着一江碧水,色彩越艳丽,越反衬出离别之悲。
[诗意赏析]
《峡口送友人》
《峡口送友人》是司空曙与好友离别后所作。首句写眼前景物,点明时间、地点,“欲尽春”则直接表明季节是暮春。次句中“去住”是主客双方感情的触发点。第三句转写“来时”,为下句作铺垫。第四句用“今日翻成送故人”作结。写出彼此间的惆怅心情。
峡口花已飞落,春将逝去,惜春之情奠定了全诗“悲”的基调。别情总是最伤感最缠绵的,而客中送客更是悲苦深刻。寄身是客,本已凄凉,又遇别客情,则比一般的送别更加的悲凄。作者将别情融入自己的身世处境,情感更加深刻复杂。
《谢亭送别》
这是许浑在宣城送别友人后写的一首诗。前两句以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反衬别绪,后两句以风雨凄凄的黯淡景色正衬离情,笔法富于变化。
第一句写友人乘舟离去。第二句写友人乘舟出发后所见江上景色,这一句没有直接写到友人的行舟,“急”字暗示出送行者“流水何太急”的心理状态。第三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第四句却并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
朋友乘舟走远后,诗人并没有离开送别的谢亭,而是在原地小憩了一会。别前喝了点酒,微有醉意,朋友走后,心绪不宁,竟不胜酒力睡着了。一觉醒来,已是薄暮时分。天色变了,下起了雨,四望一片迷蒙。眼前的江面,两岸的青山红叶都已经笼罩在蒙蒙雨雾和沉沉暮色之中,而朋友的船,此刻更不知道随着急流驶到什么地方去了,于是诗人默默无言地独自从风雨笼罩的西楼上走了下来。融情于景,以景结情,含蓄而富有感染力。
25.[对应“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王 维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注】〔箭〕这里指古代计时的漏壶中所用之箭,用以指示壶上刻度。这里用晓箭借指凌晨这段时间。 〔袁安〕东汉名臣。有一年下大雪,穷人都扫雪出来讨饭吃,袁安却闭门而卧,固穷守志。
本诗为忆友之作,然而全诗无一字提及“胡居士”。请结合尾联简要赏析诗人是如何回忆胡居士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尾联借用典故和想象的手法回忆胡居士,诗人借用袁安卧雪的典故,想象胡居士雪中高卧,写出胡居士像袁安一样贤达而固穷守志,表达了诗人对胡居士的仰慕与怀念。
[诗意赏析]
此诗前六句写山居的静寂,雪景的清幽,结尾处的对雪怀人之情,就是在雪中思友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自然地触发出来的。首联对仗,“寒更”对“清镜”,“清镜览衰颜”有迟暮之感。颔联写开门所见,先倒叙一笔夜间听到的响动——“隔牖风惊竹”,然后反扣眼前所见的景象——“开门雪满山”,诗情跌宕起伏,奇趣横生。颈联继续写雪,从空中写到地上,特别表现晨雪带来的闲静。透过雪景传达无处不在的寒冷,为转写对胡居士的忆念蓄势。尾联用袁安卧雪的典故喻胡居士,以想象的手法十分贴切地表达了作者对这位贤达而固穷守志的胡居士的仰慕与忆念。
此诗中间二联是写雪景的名句。一般人好用鹅毛柳絮(如谢道韫)、碎琼乱玉(如施耐庵)等来写雪景。王维写雪,笔墨空灵,感觉细腻而有层次。诗人先从听觉着笔,写他夜里隔着窗子听见风吹动竹子的声响;接着写视觉所见:清晨开门一看,才发觉皑皑白雪已铺满了山头。“风惊竹”有声,“雪满山”有色,境界空阔,又紧扣着诗人隔窗“听”和开门“看”的动作神态,一惊一叹的内心感受,这使人如临其境。接下来的一联,“洒空”二字摹写动态,描绘雪花纷纷扬扬、漫空飞舞之态;“积素”二字写静,表明地面上已积起厚厚的一层白雪。“深巷静”“广庭闲”则渲染雪夜里深巷、广庭环境的清寂,传达出诗人的心境。诗人通过“惊”“满”“静”“闲”两个动词和两个形容词,细致地表现了自己在雪夜里的思绪变化。王维吸取了前人写雪的艺术经验,同样运用不粘滞于物象而纯从感觉印象着以淡墨的表现方法,绘出一幅清寒、寂静而又有声息、光色、动感和生气的夜雪图。
26.[对应“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赠 边 将
施肩吾
轻生奉国不为难,战苦身多旧箭瘢。
玉匣锁龙鳞甲冷,金铃衬鹘羽毛寒。
皂貂拥出花当背,白马骑来月在鞍。
犹恐犬戎临虏塞,柳营[注]时把阵图看。
【注】〔柳营〕汉代将军周亚夫驻军细柳防备胡人。周亚夫以治军严明著称。
本诗尾联运用了典故,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尾联化用汉代名将周亚夫屯兵细柳、治军严明的典故。诗人把这位将军比作周亚夫,他时刻警惕着犬戎侵犯边塞,为此而仔细查看、研究阵图,表现了将军心系祖国、忠勇有谋、兢兢业业的形象。
[诗意赏析]
施肩吾(780—861),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进士。《赠边将》这首诗,从题目看是赠人之作,应该是施肩吾写给一位守边将军的。全诗塑造了边将轻生奉国、屡经阵战、多次负伤而雄风不减、多谋善战而又机警异常的英武形象。诗人运用了多种手法。一是议论和描写相结合,首联起笔即用议论,“轻生奉国不为难”就是对边将的崇高评价,是本诗的主旨,结构上也是总领句;后三联都侧重描写。二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战苦身多旧箭瘢”,身经百战,艰辛苦痛非常人所能知,身上箭伤瘢痕累累;“柳营时把阵图看”,有汉代名将周亚夫的治兵之才,时时都在运筹帷幄,研判敌情。这是正面描写。颔联和颈联,多写、细写边将的装备,“玉匣”“鳞甲”“金铃”“鹘羽”“皂貂”“白马”等等,从形、声、色多方面展开,相互映衬,不见人而人在其中、人在其上,非常集中地衬托出了边将的英武雄放。这是侧面描写。三是精选最能突出边将形象的细节,除上面提到的“箭瘢”“阵图”,还如“花当背”“月在鞍”等,都突出了边将不以征战为苦、为国靖边的豪情。此外,诗人善于构思、善于用典,都值得品味。在礼赞边将的同时,也含蓄表达了诗人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
27.[对应“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吴中书事
杨 乘
十万人家天堑东,管弦台榭满春风。
名归范蠡五湖上,国破西施一笑中。
香径自生兰叶小,响廊深映月华空。
尊前多暇但怀古,尽日愁吟谁与同。
【注】〔杨乘〕晚唐诗人。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宣宗大中元年(847)登进士第,官终殿中侍御史。 〔香径〕苏州香山旁小溪,吴王种香花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 〔响廊〕用于跳舞的木板长廊。相传是吴王夫差为西施而造。
这首诗是如何表现诗人的“愁”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对比。将当年的繁华和眼前的凄清冷落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感慨,烘托了诗人的悲伤之情;运用典故。通过范蠡帮助勾践灭吴,最终名成归隐的典故,表现了诗人对自己的命运不能自主的悲叹;直抒胸臆。通过写“尊前多暇”,表明自己不受重用,无事可做,只得借酒消愁的悲伤。
[诗意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从题目便可知,诗人有感于吴王夫差旧事。
首联“天堑东”即长江之东,实指吴地苏州,“十万人家”形容当年吴国人烟阜盛,“管弦台榭”极写歌舞游人的兴盛,以此来衬托吴国的热闹繁华景象。此联为虚笔,把人带到热闹之极的苏州之地。颔联运用范蠡与西施泛舟五湖的典故,看似一笔而过,却蕴含着吴越争霸的火药味,盛极一时的吴国,顿时灰飞烟灭了。前两联,一盛一衰,国运变化瞬极。颈联,实写苏州小径的兰草虽然叶子很小,却还葳蕤自生,当年的响廊在月华的笼罩下,显得十分空寂。此联承接前两联,以香径兰草与响廊犹在,反衬吴国灭亡之快,给人以深思。尾联借事抒怀,最后一句又直抒胸臆,诗人生在晚唐,当时国运渐衰,诗人却不能如范蠡那样得到重用,故而生出无限愁绪,借酒浇愁,就顺理成章了。全诗只有最后一句的情感是直接宣泄出来的,前七句或对比或借典或借景、借事,都写得委婉曲致,含蓄深沉。
[考向3] 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
诗词主要运用抒情、描写、叙述、议论四种表达方式,其中抒情和描写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1.方法
(1)首先得明确“表达方式”包含哪些方面,这些方面各自有何特点。
(2)题干若指明了具体的表达方式,就应在诗歌中找具体的对应点。若题干没有指明具体的表达方式,我们就应寻找鉴赏对象中最突出的方式来作答。
(3)答题要联系具体的诗句内容,并指出运用这种表达方式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2.步骤
第一步:审题。一般是对表达方式上所做的要求。
第二步:指出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
第三步:分析是怎样运用这种表达方式的。
第四步:指出这种表达方式运用的效果。
3.答题规范
(1)指出诗歌所运用的表达方式及特点。
(2)结合诗句阐释表达方式是如何运用的。
(3)简析该表达方式在人物塑造、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4.答题示例
(1)抒情方式
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抒情性。抒情是古代诗歌创作中运用最广泛也是最重要的表达方式,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即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例28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写 意
李商隐
燕雁迢迢隔上林,高秋望断正长吟。
人间路有潼江险,天外山惟玉垒深。
日向花间留返照,云从城上结层阴。
三年已制思乡泪,更入新年恐不禁。
【注】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十一月,李商隐应西川节度使柳仲郢之邀入川赴职,开始了四年的梓州幕府生活。此诗即作于李商隐入蜀三年之后。 〔潼江〕江水名,流经地多在今四川境内。
诗人在尾联是如何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人在尾联直抒胸臆。入蜀三年以来,自己一直抑制思乡之泪;若继续羁留下去,到下一个新年,恐怕再也无法禁受了。诗人情不自禁,涌出思乡热泪,又恐于直露,故先退一步,说“已制思乡泪”,再推进一步说“新年恐不禁”,这就显得曲折顿挫,更加凄恻动人。
[解析] (1)审题。题干要求简明,即判断题干所指诗句属于哪种抒情方式,并结合全诗内容分析。(2)认真研读尾联。思乡之泪,多少次就要奔涌而出,但强制压抑了一年又一年,三年过去了,实在是担心到下一个新年,再也不能控制得住!浓浓的思乡之情,是通过直接抒情传达出来的。(3)不能忽视前三联的蓄势,“迢迢”“望断”“天外”“结层阴”都在为尾联的直接抒情蓄势,使得情感表达自然流畅。
[诗意赏析]
本诗借对景象的描写隐含思乡之情,尾联直抒胸臆,直接表达思乡之情。
“燕雁迢迢隔上林,高秋望断正长吟”中的“迢迢”“望断”描述长安远隔,音信难通。诗人远离繁华,心情自然难免惆怅。“人间路有潼江险,天外山惟玉垒深”写蜀地险远,行路艰难,那么,到长安便非常艰难,只能遥望与长叹。“日向花间留返照,云从城上结层阴”写天色已晚,难望故乡,忧愁不由得蓦然升起。“三年已制思乡泪,更入新年恐不禁”直抒胸臆,入蜀三年以来,自己一直抑制思乡之泪;若继续羁留下去,到下一个新年,恐怕再也无法禁受了。诗人情不自禁,涌出思乡热泪,又恐于直露,故先退一步,说“已制思乡泪”,再推进一步说“新年恐不禁”,这就显得曲折顿挫,更加凄恻动人。
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是诗人把自己的“情”移植到其他对象(景、物、人、事)上,也就是所谓的“移情”。
a.借景抒情
指的是借对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的主观情感的抒情方式,它往往使情感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深切动人。
例2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端 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三、四句在艺术手法上使用了拟人和互文的修辞手法,并借景抒情。诗人不说自己寥落、自己愁苦,而是赋予“青苔”“红树”人的情感,表现出寥落、愁苦之情。通过“青苔”与“红树”、“雨中”与“月中”、“寥落”与“愁”,互文错举,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愁苦的氛围,表达了悲秋、孤寂、思亲的情感。
[解析] (1)审题。题干要求简要分析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的特点,即要求答出运用了什么手法,并结合情感主旨的表达进行分析。(2)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认真研读三、四两句。“青苔”“红树”在“雨中寥落”在“月中愁”,使用了拟人和互文的修辞手法,并借景抒情。(3)“青苔”“红树”虽色调明丽,但因夜月朦胧、雨色迷蒙,所以仍黯淡模糊。与全诗的格调是和谐的。
[诗意赏析]
这是诗人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
“远书归梦两悠悠”,正是诗人在盼远书而不至、觅归梦而不成的情况下,从心灵深处发出的一声长长的叹息。“悠悠”二字,既形象地显示出远书、归梦的杳邈难期,也传神地表现出希望皆落空时怅然若失的意态。次句写诗人中宵醒后寂寥凄寒的感受,“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三、四两句从室内的“空床”移向室外的“青苔”“红树”。青苔和红树,色调本来是比较明丽的,但由于是在夜间,在迷蒙雨色、朦胧夜月的笼罩下,色调便不免显得黯淡模糊。在满怀愁绪的诗人眼里,这“阶下青苔与红树”似乎也在默默相对中呈现出一种无言的愁绪和清冷寥落的意态。而“雨中寥落月中愁”的青苔、红树,似乎还可以让读者联想起相互远隔的双方“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默默相思的情景。风雨之夕,月明之夜,胸怀愁绪而寥落之情难以排遣,不禁令人满腹怅然,亦生怜惜之心。
b.触景生情
指诗人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发联想,从而产生某种感情的抒情方式。
例30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兴八首(其一)
杜 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前人评此诗后两联“触景伤情”,你认为这样的说法有道理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说这两联是“触景伤情”,有道理。这里的“丛菊”“孤舟”是眼前之景,诗人见眼前之景,而生出“他日泪”“故园心”等郁积之情。“急暮砧”这样秋日特有的生活情景,也触动了诗人岁暮日晚、羁旅无依的伤感之情。
[解析] (1)审题。题干引前人的评论提出要分析的问题,诗的颈联与尾联“触景伤情”,“你认为这样的说法有道理吗”赏析中带有探讨的意味。(2)颈联“他日泪”“故园心”直接抒情,尾联又回到眼前景,因景而伤情,因伤情而景愈使人悲。(3)写景中融情巧妙,如“丛菊”“孤舟”“寒衣”“暮砧”,都营造了“伤情”的氛围。(4)紧扣颈联和尾联的关键词语,组织精练语言,逐层分析。
[诗意赏析]
《秋兴八首》是杜甫晚年为逃避战乱而旅居夔州时的代表作品,作于大历元年(766),当时诗人55岁。
起笔开门见山,在叙写景物中点明地点时间。“玉露”即白露,秋天,草木摇落,白露为霜。“巫山巫峡”,是诗人所在位置。首联用“凋伤”“萧森”给意境笼罩着败落景象,气氛阴沉,定下全诗感情基调。接着用对偶句展开“气萧森”的悲壮景象。波浪在地而兼天涌,风云在天而接地阴,可见整个天地之间风云波浪,极言阴晦萧森之状。此联于景物描绘之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和时局那种动荡不安、前途未卜的处境及诗人胸中翻腾起伏的忧思与郁积不平之气,把峡谷深秋、个人身世、国家沦丧囊括其中,波澜壮阔,哀感深沉。颈联由继续描写景物转入直接抒情,即由秋天景物触动羁旅情思。“丛菊两开他日泪”,是说去年对丛菊掉泪,今年又对丛菊掉泪,足见羁留夔州心情的凄伤。“故园心”,实即思念长安之心。尾联在时序推移中叙写秋声。西风凛冽,傍晚时分天气更是萧瑟寒冷,意味着冬日即将来临,人们在加紧赶制寒衣,白帝城高高的城楼上,晚风中传来急促的砧声。此诗末二句,关合全诗,回到景物,时序由白天推到日暮,客子羁旅之情更见艰难。
c.寓情于景
诗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与所写的景物融合在一起,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寄寓自己的感情。
例31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唐]李 端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三 峡 吟
[南宋]徐 照
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注]。
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注】〔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首寓情于景,“昏”“繁”二字点明了愁;第二首借典故写愁。第一首以“那堪”唱叹抒情;第二首以理写愁,告诉读者猿声“不自愁”,愁在人心。
[解析] (1)审题。题干要求分析两首诗在抒情手法上的差异。注意“差异”一词,这是重点。(2)弄清两首诗各自的抒情特点,李诗写景起笔,景中寓情;后两句虽直抒胸臆,写诗人的孤独、愁苦及对友人的思念,但仍有景物的描述,如“一声猿”,总体上,抒情采用的是寓情于景。徐诗起笔叙述,写三峡概貌;前两句借用了《楚辞•招魂》的典故,后两句以议论说理来抒情。(3)注意指出比较的方法,差异因比较而显现。(4)分析要抓住“差异”,逐层展开。
[诗意赏析]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本诗写的是诗人的“逢雨”经历,场景具体。除抒写自身落寞、愁苦之情外,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关切之情。“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写的是黄昏时分雨势繁密,景中含情。“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直抒胸臆,表达孤独、思念之情。“一声猿”属写实,也具有象征意义。猿啼既表明周围静寂,也含“愁苦”意。其实,听见猿声的仅限于诗人自己,但是他却将猿猴的哀鸣连同周遭山昏雨繁的景观一起推向友人,设想两处分宿而能共听同感,个人体验便因相思之情而增添了厚度。在这里,诗人没有着意写如何思念友人,而是将视觉意象“日落”“山昏”和听觉意象“萧萧暮雨”“一声猿”并置,从而烘托出萧瑟凄凉的环境氛围,把羁旅逢雨怀友的主题抒发得既情真意切又哀婉凄伤。
《三峡吟》
标题“三峡吟”,意为“吟三峡”,即把“三峡”当作“吟”的对象,因而整首诗类似“咏物”之作,借吟咏三峡来阐明某个道理。“咏物”可以抒情,也可以说理。徐照的这首诗意在说理,告诉读者三峡一带的猿啼本身没什么愁苦之说,“行人”听了觉着愁苦,是因为“行人”心里本身有愁苦,这就是“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的意蕴。至于“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并非实写三峡景致,只是笼统交代三峡的概貌:距离多少,植被怎样。这首诗以猿声来写愁。其景不显愁,而是借典故写愁,以理写愁,告诉读者猿声“不自愁”,愁在人心。
(2)描写方式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就是直接描写对象本身。正面描写包括细节描写和白描。细节描写,可以称为“工笔”,就是精雕细刻;白描是用最朴素、最简练的文字描摹对象。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例如形容女子貌美:“明眸皓齿,貌若天仙”属于正面描写,“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为侧面描写。
例32 阅读下面这首元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木兰花慢•赠弹琵琶者
张伯淳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扫空眼底 筝。 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乍雨初晴。
【注】〔律吕〕此指乐律或音律。 〔 〕一种弦乐器,如筝。 〔语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乡。
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上片从乐曲方面来描写(乐曲的演奏者、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乐曲声律的高雅等),侧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下片从听者方面来描写(气氛感受、典故联想、景色渲染等),侧重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解析] (1)审题。题干要求简明:“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注意其中的“差异”一词,分别概括出上下片的描写角度即可。(2)上片中的“百喙春和”“群喧”“老凤孤鸣”“旧谱与新声”,集中写琵琶演奏的复杂变化,演奏的曲子十分动听,侧重正面描写。下片侧重从听者方面描写,在琵琶曲中想象到的种种情形如“关塞风寒”“浔阳月色”等,都是对琵琶演奏的间接描写。(3)对琵琶演奏的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要区分清楚,这是答题的基础。
[诗意赏析]
张伯淳(1242—1302),字师道,号养蒙,崇德(今浙江桐乡)人。作者一生交游甚广,从政亦有自己的见地,颇得赏识。此词借音乐抒怀。词上片从乐曲方面来描写(乐曲的演奏者、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乐曲声律的高雅等),侧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下片从听者方面来描写(气氛感受、典故联想、景色渲染等),侧重侧面描写、间接描写。词人对“关塞风寒,浔阳月色”这两种曲调、两个意象特别敏感。即使在“天气暖犹轻”的“落红”暮春季节,孤冷心绪被琵琶演奏者的“旧谱与新声”挑拨得愈发凄楚。张伯淳系由宋入元的士子,其前朝情结不易轻去。早年即由科举仕进的阅历,使他在南宋败亡后深深怀抱一种被弃无靠的漂泊感。听到曲终,“怀抱转分明”,这是一种知音感,一种借酒浇愁之后的欣慰满足感,尽管其愁仍未消却。昭君出塞是“去国”,浔阳江头商人妇是被弃,张伯淳从中觅得了“通同”的感受,于是“红颜”薄命与“青衫”落魄,真也“同是天涯沦落人”了。唯其如此,他盛赞之为“天然律吕”,因弹奏出了真情,远非嘈杂的虚假热闹的 声可以比拟。而且认为不论“百喙春和”的烦人还是“群喧夜寂”的空寂,有此琵琶曲“老凤孤鸣”就足够了。读此词,不能轻忽“幽情”前的“寄”字,“关塞风寒”前的“想”字。曲调传情,是词心所在。
虚实结合
“实”,通常是指眼前的现实的景。“虚”,指过去的、想象的或梦中的景。二者结合,使表达的思想感情更有广度、更有深度、更加丰富。
例3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月 圆
杜 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流寓夔州时所作。 〔绮逾依〕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 〔未缺〕指月圆。 〔列宿〕众星。
本诗最后两句“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遥想故园松树长新叶,桂花开放,是虚写;眼前清辉,是实写。故园松树长新叶,桂花正该开放,虚中有实;万里清辉,实中有虚。虚实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盼万家团圆的美好愿望。
[解析] (1)审题。题干肯定尾联“情感真挚”的同时,要求从“虚实结合”角度切入进行赏析。(2)弄清楚“虚”“实”所指。“故园松桂发”是遥想之词,为虚写;“清辉”是眼前之景,为实写;“万里共清辉”则有实有虚。(3)诗人想到故园的松树又长出了新叶,桂花又开了,自己却浪迹天涯,不能置身侧旁;只好让思念飞度万里,才能与故园共清辉。真挚的情感就在这虚实结合中款款地表现出来了。
[诗意赏析]
本诗观月写月,表达了诗人面对明月时的孤独和对远方亲人真切的思念。
首联写从天上月、江上波到门上月光的闪动,视角不断转换,传神地写出了富于变化的月夜景象。颔联诗人从江楼上俯视长江上的月色,又从写江上的月光转到写屋内的月光,在月光的映衬下,席上的光彩愈发柔美。颈联诗人的视线从室内转到了室外,移步换景,仰望星空。尾联诗人由眼前的月亮想象到千里之外的家乡和亲人,联想到与他们远隔万里共沐月光。这是诗人对美好景象的真切憧憬,也是对自己长期滞留异乡,久久难归的无可奈何的告慰。全诗意境宏大,角度丰富,从空中写到江上,从江上写到屋内,从屋内写到眼前,从眼前写到远方。但无论如何写,都始终摆脱不了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感觉,诗人远在他乡,根本无法与亲人团聚,只能借月亮遥寄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因为无法团聚,才会有“万里共清辉”的愿望。
动静结合
山川景物,有静态也有动态:静态是指景物处于相对静止时的形态和神态,动态是指景物处于运动变化中的形态、神态和声响。静态和动态包含了景物存在的基本态势和主要特征:写静态,便于显现事物的外形,却容易产生呆滞感;写动态,有利于传达事物的精神,却有可能失去稳定。因而,诗人在描写景物时,往往把静态与动态的景物描写构想在同一个意境中,使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例3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漫成一首
杜 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诗歌后两句是如何描写景物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人对江上夜景进行了生动的描写,白鹭蜷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光下的沙滩上,船尾大鱼跃出水面发出“拨剌”的声响,一静一动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解析] (1)审题。题干要求分析后两句的景物描写的手法,注意要结合诗句进行赏析。(2)认真研读后两句,“宿鹭联拳静”写江边沙头夜宿的白鹭蜷曲着身子,静静地安恬而睡;“跳鱼拨剌鸣”写江里的鱼偶尔跃出水面,发出“拨剌”的声响。一静一动,在自然里显得十分和谐。(3)动静结合的描写,把江上月夜最有特点的情景写得生趣盎然,诗意动人。(4)逐层分析,分别指出各句的特点,赏析“妙”之所在。
[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流寓巴蜀时期所作,时间为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当时杜甫正在从云安(今四川云阳)前往夔州的船上。
这首诗写夜泊之景。诗人写月夜,不从空中之月写起,而写水中月影(“江月”),一开始就抓住江上夜景的特色。“去人只数尺”是说月影靠船很近,同时写出江水之清明。第二句写舟中樯竿上挂着照夜的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而柔和。桅灯当有纸罩避风,故曰“风灯”。其时江面并没有风,否则江水不会那样宁静,月影也不会那样清晰可见了。一、二句似乎都是写景,但已暗示出一个未眠人的存在(第一句已点出“人”字),这就是诗人自己。从“江月”写到“风灯”,从舟外写到舟内,由远及近。然后再写到江岸,又是由近移远。由于月照沙岸如雪,沙头景物隐略可辨。夜宿的白鹭蜷曲着身子,三五成群聚集在沙滩上,它们睡得那样安恬,与环境极为和谐;同时又表现出宁静的景物中有生命的呼吸。这和平境界的可爱,唯有饱经丧乱的不眠之人才能充分体会。船尾忽然传来“拨剌”的声响,一条大鱼跃出水面,此景以动破静,愈见其静,以声破静,愈见其静。诗末两句分写鸟、鱼,一静一动,相反相成,抓住了江上月夜最有特点同时又最富有诗意的情景,写得逼真、亲切而又传神,诗人体物之工,可见一斑。
视听结合
视听结合是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写景物,相辅相成,相互衬托,使所描写的景物更具立体感,使读者如身临其境。
例3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竹轩诗兴
张 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注]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全联视听结合,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梢影细从茶碗入”生动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叶声轻逐篆烟来”使用比拟(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
[解析] (1)审题。题干指明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要求“简要分析”。(2)认真研读第二联。竹梢的清影从茶碗里进入人的眼睛,是从视觉角度来写;轻风竹影动的微声,随着盘香的烟缕来到耳边,是从听觉角度来写。此联视听结合,细腻地写出竹轩给人的独特感受。(3)诗人运用巧妙的手法,多方面抒发竹轩引起的诗兴,十分精妙。(4)指明运用了什么手法,简析表达效果;分层作答。
[诗意赏析]
张镃(1153—1212?),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他虽然出身于勋业很高的富贵之家,但心志清隽,爱好娴雅,摆脱了富家子弟庸俗的习气,从《竹轩诗兴》可见。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写竹轩面对柴门,清风卷来,柴门被自然地吹开了。轩的前面,是刚刚开辟不久的小径,径边栽上了许多篁竹,环境是非常幽雅的。“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写竹梢的清影和竹叶被风吹动的声响。妙在结合轩中的清事来写,显得自然而洒脱,足以引起诗人的诗兴。当轩静坐,竹梢的影子,都好像通过茗碗细细地落在轩中似的。篆烟升起了,竹叶的声响,宛如随着篆烟轻轻地飘来。在静观当中,确实是体会得非常细致。“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仍然是写竹轩清趣,但和前两句意境显然不同。前两句写的是平时,这两句却写的是暑天的夜晚和冬天下雪的白昼。前两句以写竹为主,以轩中的品茗、焚香为辅;这两句以轩内倦卧看星,和冬天对雪闲吟为主,而以“星穿过”和“雪压摧”相应地写竹,达到水乳交融、情景俱妙的程度。从诗句中诗人告诉人们:暑天,这里宜于乘凉倦卧,可以看到星从修竹的上面穿过;冬天,坐在这儿吟诗,可以看到素雪压竹枝的情景。“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诗人设想到了冬季,这里的情景一定格外宜人。冬天是梅花的季节,梅花的寒香冷蕊,配上修竹的疏枝翠叶。纵使不是雪天,也便梅竹同清,使竹轩更有幽致。若是下雪的话,那么雪地映梅花,静听竹林里敲金戛玉的声音,此境岂不更加清绝。所以诗人在诗中叮嘱自己说:“莫移墙下一株梅。”梅花将为竹轩带来更多的诗兴。到那时节,是“日暮倚修竹”,还是欣赏月下的梅花,那就随自己的便了。
点面结合
所谓“点”,指的是对某个事物或多个事物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多个事物的概括描写。点面结合就是详写和略写相结合的描写方式。
例3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阮郎归•西湖春暮
马子严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注】〔番腾〕同“翻腾”。 〔凌波〕语出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这里指女子步履。
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香红渐渐稀”是面的描写,“花褪雨,絮沾泥”则是点的刻画。勾勒写意,细节传神,点面结合,相互映衬;以景起情,丰富了词作的情感内涵。
[解析] (1)审题。题干要求“从点面结合的角度”赏析词中描写的暮春之景,规定了赏析的具体内容。“点面”的含义要清楚,点为微观,面为宏观。(2)“香红渐渐稀”是从“面”上描写暮春的自然风光,“番腾妆束闹苏堤”是从“面”上描写人们出城赏春的热闹场景。“花褪雨”“絮沾泥”“凌波寸不移”等则是从“点”上描写,也是细节描写。(3)通过点面结合的描写,把人们赏春的场面写得生动形象,丰富感人。(4)分析点面结合的运用及其产生的艺术效果,逐层作答。
[诗意赏析]
马子严(生卒年不详),南宋文人,字庄父,自号古洲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马恤民勤政,长于文词,为寺碑,隐然有排邪之意,为仓铭,蔼然有爱民之心。
本词描写南宋都城临安的市民暮春游览西湖的情景。清明、寒食一过,百花逐渐凋谢,人们为了挽留春光,纷纷出城来到苏堤之上,尽情游赏。然而春之神似乎并不懂得人们的用意,终于随着游人的船儿默默无言地归去了。词作抒写惜春、伤春之情,构思新颖,读来别有一番韵味。《蕙风词话》谓其“番腾妆束闹苏堤”句,形容粗钗腻粉,可谓妙于语言,天与娉婷,何有于“番腾妆束”,适成其为“闹”而已。“闹”字值得玩味,“闹”是说“妆束”。“闹”字把事物无声的姿态说成好像有声音在波动,仿佛在视觉里获得了听觉的感受,有如见其人,如闻其身之感,表达了身临其境的美感。
[即学即练]
28.[对应“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水调歌头•多景楼
陆 游
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缈著危楼。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注】〔多景楼〕在镇江北固山上甘露寺内。1164年10月初,出任镇江府通判的陆游陪同镇江知府方滋(即“使君”)登楼游宴,写下此词。时金兵方踞淮北,镇江为江防前线。 〔貔貅〕猛兽,喻指勇猛战士。 〔使君〕古代州郡长官所称,此处指方滋。 〔叔子〕西晋大将羊祜,字叔子,镇守襄阳,曾登临兴悲。
本词下阕是如何抒发“古今愁”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借景抒情。露珠结在草上,风吹落黄叶飘零,用风露草木点明季节时令,词人登高望远,山河破碎,自己壮志难酬,君国身世之愁,纷至沓来;借事抒情。烽烟未息,知府方滋就携群僚登楼谈笑风生,这种乐观情绪,虽能暂时涤荡词人心中的万千忧愁,但词人内心的忧郁与痛苦却是难以“洗尽”的;直抒胸臆。“遗恨”,直接抒发了自己不能亲手克敌完成恢复大业而黯然神伤之情;借典抒情。借对羊祜“名与汉江流”的赞美来表达自己力主抗金的政治态度,借羊祜劝勉方滋,希望他能像羊祜那样,为渡江北伐作好部署,建万世之奇勋,垂令名于千载。
[诗意赏析]
词的上片追忆历史人物,下片写今日登临所怀,全词抒发了对古今的感慨之情,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
开始从多景楼的形势写起。自“江左”而至“古徐州”,再“连山”,再“危楼”,镜头由大到小,由远到近,由鸟瞰到局部,最后特写点题。词人勾勒眼前江山,意在引出历史上的风流人物,故起则昂扬,承则慷慨。“鼓角”五句,追忆三国时代孙、刘合兵共破强曹的往事。烽火明灭,戈甲耀眼,军幕星罗,而以“连空”“万灶”皴染,骤视之如在耳目之前,画面雄浑辽阔。加上鼓角随风,悲凉肃杀,更为这辽阔画面配音着色,与上一层的滚滚长江、莽莽群山互相呼应衬托,江山人物,相得益彰。上片情景浑然一体,一派豪壮。
下片前三句三字一顿,节奏峻急,露草风枝,绘出秋容惨淡,情绪稍转低沉。接下去“使君”两句又重新振起,展开当前俊彦登楼、宾主谈笑挥斥的场面。“古今愁”启下结上。“古愁”启“襄阳登览”下意,“今愁”慨言当前。最后一层,用西晋大将羊祜(字叔子)镇守襄阳,登临兴悲的故事,以古况今,劝勉方滋,希望他能像羊祜那样,为渡江北伐作好部署,建万世之奇勋,垂令名于千载。
29.[对应“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早发剡中石城寺
赵 嘏
暂息劳生树色间,平明机虑又相关。
吟辞宿处烟霞去,心负秋来水石闲。
竹户半开钟未绝,松枝静霁鹤初还。
明朝一倍堪惆怅,回首尘中见此山。
请结合诗歌内容,赏析这首诗的颈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写景上视听结合。竹编的门半开半掩,寺院清晨钟声隐隐在回荡,松枝在雨后苍翠而宁静,白鹤刚刚飞回停歇,描绘了一幅山林清晨图景,营造出幽深、静谧、出尘的氛围;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通过描绘竹门半掩、寺院晨钟隐隐回荡、雨后松林苍翠宁静、白鹤刚刚飞回的清幽静谧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山中世界的喜爱之情;反衬(或“对比”“衬托”)。“竹”“松”象征高洁,“鹤”象征闲适,与俗世中奔忙忧劳的自己形成对比,呼应尾联末句,反衬出自己在世俗中奔走时内心的无奈、惆怅之情;巧妙扣题。“竹户半开”,可见更有早起之人;“钟未绝”,表明时间尚早,都照应了诗题中“早发”二字,用笔绵密严谨;前后呼应(或“与尾句呼应”)。颈联描写了山中优美宁静的景象,与末句在尘世中回首遥望“此山”相呼应,表达了对山中闲适生活的喜爱和留恋;用词精当(或“精于炼字”)。“静”字表现了松间的宁静,“霁”字写出了雨后的清新,渲染出了静谧、出尘的氛围。
[诗意赏析]
唐代赵嘏的《早发剡中石城寺》,抒写了特定时间(早)、空间(石城寺)、行为(发)中诗人细腻的情感变化,委婉动人。大意是说:劳碌的生活中,难得在秋色渐浓的林间舒缓一下,但天一亮就又要动身了。吟一句诗告别这林泉胜景,有负这闲适的山石在秋色中对我的等待。还有比我起得更早的人已打开“竹户”而去,幽静的松林中有飞鹤乘着晨曦归来。明早我又会在哪里呢,一定会回首凝望这石城寺所在的“此山”吧?“树色”“烟霞”“松枝静霁”;这儿好,“暂息”“闲”“鹤”;这儿不舍——它不舍我我亦不舍它,“吟辞”“心负”“还”“堪惆怅”“回首”。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尘俗奔波劳顿的不满,对幽静闲适环境的喜爱。一个“早”字,突出了“不得不”的无奈,一个“回”字,寄托了“希望能”的向往。写景上的视听结合,衬托的运用,前后的呼应,处处扣住“早”着笔,等等,都为抒写复杂的情感服务,值得再三品味。
30.[对应“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注]
张 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注】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岁次乙卯,退居故乡吴兴的张先度过了他人生的第86个寒食节,写下了这首词。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句以写景工绝著称,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时已深夜,万籁俱寂,院中的月色正是清新明亮的时候,无数的柳絮飘浮空中,没有留下一丝儿倩影。动静结合。写“无影”是虚,写无声是实,写杨花在月下飘浮无影,既极言其小,更极言其轻,别具一种朦胧之美,令人玩味。寓情于景。月色清明,甚至可以看见点点杨花飞舞;而花过无影,又显得清辉迷蒙,明而不亮。词人告别了白日的喧闹,回到了自家的庭院,可以享受月光下的静谧,反映出作者游乐一天之后恬淡而又舒畅的心情。
[诗意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生活情趣的游春与赏月的词。
上片通过一组春游嬉戏的镜头,生动地反映出古代寒食节的热闹场面。“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这里有吴地青年龙舟竞渡的场景,有游女成双成对笑玩秋千的画面。词一开头,不但写出了人数之众多,而且渲染了气氛之热烈。欢声笑语,隐约可闻。着一“竞”字既写出了划桨人的矫健和船行的轻疾,又可以想见夹岸助兴的喧天锣鼓和争相观看的男女老少。“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这里有芳洲拾翠、尽兴忘归的剪影,有秀野踏青、来往不绝的景象。以上四句,句句写景,句句写人,景中有人,人为景乐。这种浓墨重彩、翠曳红摇的笔墨,平添了许多旖旎春光,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息。
下片以工巧的画笔,描绘出春天月夜的幽雅、恬静的景色。“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游人散后,远山渐渐昏暗下来;音乐停止,花园显得异常幽静。前句中着一“暝”字,突出远山色彩的暗淡,衬托出游人去后、夜幕降临的情景。后句中着一“静”字,渲染出笙歌已放、池院寂寥无人的气氛。“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时已深夜,万籁俱寂,院中的月色正是清新明亮的时候,无数的杨花飘浮空中,没有留下一丝儿倩影。写杨花在月下飘浮无影,既极言其小,更极言其轻。这里写“无影”是虚,写无声是实。这种无影有静的写法,令人玩味。这两句还寓情于景,反映出作者游乐一天之后,心情恬淡而又舒畅。词人虽年事已高,但生活情趣很高,既爱游春的热闹场面,又爱月夜的幽静景色。白昼,与乡民同乐,是一种情趣;夜晚,独坐中庭,欣赏春宵月色,又是一种情趣。
词里表现作者喜爱白天游春的热闹场面,也欣赏夜深人散后的幽静景色。反映出作者生命的活力仍然很旺盛,生活兴趣还是很高。上片句句景中有人,富有生活情趣。下片“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是传诵的名句,后人认为在“三影”名句之中。
31.[对应“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赋得暮雨送李曹[注]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注】〔赋得〕分题赋,分到的什么题目,称为“赋得”。这里分得的题目是“暮雨”,故称“赋得暮雨”。
诗人虽为分题赋诗,但写景抒情不流于斧凿,请结合颔联赏析“景”“情”相融的巧妙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从景物状态看,有动,有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帆来鸟去为动,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描绘了一个细雨笼罩的压抑场面。渲染了浓浓的离愁别绪。
[诗意赏析]
这首诗写送别远行的友人。全诗紧扣“暮雨”,虽是分题赋诗,却能做到无斧凿之痕,写景抒情皆信手拈来,佳句天成。首联“微雨里”“暮钟时”直切诗题,有雨丝缠身之状,有烟雨笼罩的压抑之感,还暗含有诗人伫立江边的身影。淡淡几笔,便把诗人临江送别的形象勾勒了出来,同时,也为接下来的画面涂上灰暗的底色。颔联,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虽是写景,但“重”“迟”二字用意精深。颈联的“深”和“远”又着意渲染了一种迷蒙暗淡的景色。这四句诗,从景物状态看,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帆来鸟去为动,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海门、浦树为静景,但海门似有波涛奔流,浦树可见水雾缭绕,这又显出相对的动来。从画面设置看,帆行江上,鸟飞空中,显其广阔;海门深,浦树远,显其邃邈。整个画面笼罩在烟雨薄暮之中,无不染上离愁别绪。景的设置,总是以情为转移的,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尾联一改含蓄之风,直抒胸臆;又在结句用一个“比”字,把别泪和散丝交融在一起,有“别泪比雨丝还长还多”的意思。“散丝”即雨丝,晋人张协《杂诗》有“密雨如散丝”句,化用也很巧的。这样作结,使得情和景妙合,互藏,既增强了情的形象性,又进一步加深了景的感情色彩。从结构上说,以“微雨”起,用“散丝”结,前后呼应;全诗四联,一脉贯通,浑然一体。
32.[对应“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初发太城留别田父
范成大
秋苗五月未入土,行人欲行心更苦。
路逢田翁有好语,竞说宿来三尺雨。
行人虽去亦伸眉,翁皆好住莫相思。
流渠汤汤声满野,今年醉饱鸡豚社。
【注】诗人题注:“西蜀夏旱,未行前数日连得雨,父老云:‘今岁又熟矣!’”〔太城〕成都。 〔社〕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每年二社,即春社和秋社。社日那天,人们聚在大树下祭祀神灵,祭后大家分享祭品。这里指秋社。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尾联的精妙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运用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实写当时的满野潺潺流动的沟渠水,虚写秋社时人们杀鸡宰猪祭祀神灵、庆祝丰收的场景,表达诗人对成都人民真诚而美好的祝愿。
[诗意赏析]
首联写旱情严重,时至五月,秧苗未插,而此时诗人又要离去,内心更加愁苦。行人,是诗人自指。颔联写上路后遇到几个种田老翁,他们争着告诉我,昨晚下了三尺深的透雨。颈联写诗人虽然将要离开了,闻听喜讯,眉头也舒展开了,嘱咐老农好好保重,不要思念自己。尾联写听那渠水汤汤,发出的阵阵声响正回荡在原野,想来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在祭祀时一定能摆上鸡猪等祭品,祭祀结束后你们可以好好享用一番了。
这首诗写了诗人即将离开他做地方官的西蜀时的情景。诗人将要离任时,正值此地干旱,内心焦急不安;然天公作美,普降甘霖,当几个种田老翁争相告诉诗人昨晚下了三尺深的透雨时,他立即喜上眉梢。虽已不在此地为官,但仍为此地百姓的生计着想,并给予当地老农嘱托与祝福,从中我们可以体味到诗人与农民间情谊的深厚和诗人对农事的关心。此诗语言通俗晓畅,接近于口语,就像诗人在路旁与田翁话家常,读来倍感亲切。
33.[对应“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鹧 鸪 天
苏 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 〔红蕖〕荷花的别名。
请简要分析“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一句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视觉、嗅觉相结合。从视觉写色,“白鸟”翻飞与“红蕖”照水;从嗅觉写味,“细细香”香气绵长。远近结合。“翻空白鸟”是远景,“照水红蕖”是近景。动静结合。白鸟在空中翻飞,属于动景;红蕖散发幽香,属于静景。俯仰结合。白鸟在空中翻飞,这是仰视角度;水中红蕖,这是俯视角度。色彩搭配。白色的鸟与红色的荷花,红白相间,色调和谐。运用叠词。“时时”写出了白鸟之多,翻飞之迅疾;“细细”运用通感,将香味视觉化,写出红蕖香气之细腻。
[诗意赏析]
此词上片写景,下片刻画人物形象,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开头两句,词人以推移镜头,由远而近,描绘自己身处的具体环境: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座高山耸入云端;近处丛生的翠竹像绿色的屏障,围护在一所墙院周围。这所墙院,正是词人的居所。靠近院落,有一个池塘,池边长满枯萎的衰草。蝉声四起,叫声乱成一团。在这两句词中,竟然描写出了林、山、竹、墙、蝉、草、池塘七种景物,容量如此之大,在古典诗词里也是不多见的。这里呈现的景象,完全是一种杂乱、衰萎的景象,显得苍白无力,缺乏生机。词人为何会描写出此等景象呢?原来,词人被贬到黄州,充任团练副使,处境十分艰难,才能无从施展,被迫过着隐退生活,所以心情苦闷,精神不振。
三、四两句,含意更深邃。这两句描写得比较优美:在广阔的天空,不时能看到白鸟上下翻飞、自由翱翔;满池荷花,映照绿水,散发出柔和的芳香。意境如此清新淡雅,似乎颇有些诗情画意。“红蕖”,是荷花的别名。“细细香”,是说荷花散发出的香味不是扑鼻的浓烈香气,而是宜人的淡淡芳香。透过这样一幅画面,读者能够隐隐约约看到词人那种百无聊赖、自寻安慰、无可奈何的心境。词的下片,词人又用自我形象的描绘,作了生动的说明。
下片前三句,描写的是在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候,词人拄着藜杖在村边小道上徐徐漫步。这是词人自我形象的写照。但他表现的究竟是怎样的形象呢?是老态龙钟,还是病后的神态?是表现自得其乐的隐者生活,还是百无聊赖的失意情绪?值得仔细玩味。
最后两句,是画龙点睛之笔。词句的表面是说:天公想得挺周到,昨天夜里三更时分,下了一场好雨,使得词人又度过了凉爽的一天。“殷勤”二字,犹言“多承”。细细品评,在这两个字里,还含有某些意外之意,即是说:有谁还能想到几经贬谪的词人呢?大概世人早已把我忘却了,唯有天公还想到我,为我降下“三更雨”。所以,在“殷勤”两字中还隐藏着词人的无限感慨。“又得浮生一日凉”,是词中最显露的一句。“浮生”,是说人生飘忽不定,是一种消极的人生哲学。《庄子•刻意》中说:“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苏轼的这种消极思想,就是受庄子思想的影响。“又得浮生一日凉”中的“又”字,分量很重,对揭示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表现词人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地消磨岁月的无可奈何的情绪。
总观全词,从词作对特定环境的描写和词人形象的刻画,可以看到一个抑郁不得志的隐者形象。
34.[对应“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塞下曲六首(其三)
李 白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注】〔渭桥〕位于唐代长安(今西安)北渭水上。 〔辞汉月〕指离开京城。〔天骄〕指匈奴,这里指敌人。 〔星芒尽〕指战争结束。 〔霍嫖姚〕即霍去病。
诗人采用哪些手法塑造将士们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侧面描写。首联写奔驰的骏马、催马前进的鞭声,从侧面烘托将士们斗志昂扬、杀敌心切的形象特点;细节描写(动作描写)。颔联通过弯弓搭箭的细节描写(动作描写),表现将士们的神勇无敌;用典。尾联用霍去病建功立业的典故突出将士们报效国家的英雄主义气概和献身精神。
[诗意赏析]
首句写战马飞奔,有如风驰电掣。写“骏马”实际上是写驾驭骏马的健儿们,写马壮是为了借喻兵强。在唐代前期,胡马南侵是常有的,唐高祖李渊甚至一度被迫“称臣于突厥”。因此,健儿们杀敌心切,斗志昂扬,策马疾行。
“出渭桥”和“辞汉月”,指出军队的出发点和行军路线。“出渭桥”而“鸣鞭”,正所谓快马加鞭,进一步烘托出健儿们的急切心情,也渲染了军事任务的紧迫和唐军士气的旺盛。从“辞汉月”到“破天骄”,即从军队出发到克敌制胜,是一个极大的转折。“插羽”,安上箭。“天骄”,匈奴曾自称“天之骄子”,这里泛指敌人。从“弯弓”到“插羽”,瞬间就完成了这样一个大转折,省掉了多少鏖战情节和厮杀场面的描写,足见布局的简洁、笔法的洗练。既然是兵强马壮,士气高昂,自然就会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唐军所向,势如摧枯拉朽,也暗示将领指挥得当,这次战役完全符合“兵贵神速”的兵法要求。
五、六句描写“破天骄”后的战场景象。在正义之师面前,敌人不堪一击,土崩瓦解,望风而逃。古人认为客星呈现白色的光芒,就是战争的征兆。星芒已尽,就意味着战争结束。北方沙漠、草原,广阔无垠,浩瀚如海,故名瀚海。“海雾消”,指漠北战争气氛已经消失。
“麟阁”,即麒麟阁,汉代阁名,在未央宫中。汉宣帝时曾绘十一位功臣像于其上,后即以此代表卓越的功勋和最高荣誉。霍嫖姚,指霍去病,汉武帝时大将,曾任“嫖姚校尉”。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最后两句或有讽刺之意。同时也是以士卒口吻表示:明知血战凯旋后只能有“上将”一人图形麟阁,但战士们仍为能报效国家、民族而感到自豪和满足。功业不朽不一定必须画像麟阁。这更能体现健儿们的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使此诗具有更能震撼人心的悲壮色彩。诗人为“济苍生,安社稷”,是“愿为辅弼”的。但他一直希望功成身退,归隐林泉。他多次表示要“功成身不居”(《商山四皓》),“功成谢人间”(《翰林读书言怀》)。从中可以窥见诗人的素志和生活情趣。这首诗前六句为总的铺叙,以引出结尾两句的感慨。在前六句中,前三句描绘出师时的雄壮,后三句状摹破敌时的英威。全诗笔力雄健,结构新颖,篇幅布局独具匠心。
35.[对应“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
宋之问
候晓逾闽嶂,乘春望越台。
宿云鹏际落,残月蚌中开。
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
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
抱叶玄猿啸,衔花翡翠来。
南中虽可悦,北思日悠哉。
鬒发俄成素,丹心已作灰。
何当首归路,行剪故园莱。
【注】本诗作于诗人贬官南行途中。 〔越台〕即越王台,又作粤王台,昔南越王赵佗于广州越秀山立台,以朝汉室,号为“朝台”。 〔裛(yì)〕通“浥”,沾湿。 〔莱(lái)〕草名,即藜。
后人评价此诗描写南国景物很出色,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描写景物的技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联想。诗人借助联想,看见宿云而联想到鹏翼,生动地表现出宿云渐渐消散,天空变得明朗起来的情状。比喻。“残月蚌中开”一句中,诗人把“月亮渐圆”比作“蚌慢慢张开”,把云散月圆的清晨写得极富生机。动静结合。描写碧绿的薜荔如青气在摇动的情景是动景,写茂密的桄榔树遮蔽着碧苔的情景是静景,动静结合,构成一幅生趣盎然的画面。多角度描写(嗅觉、听觉、视觉相结合)。描写桂花带露开放,是视觉和嗅觉的角度;泉水击打溪石,是听觉的角度;回环流转的细泉,是视觉的角度。多角度描写展现了南国宁静清新的环境。
[诗意赏析]
开头四句,点题中的“早发”,交代了时间是在“春”“晓”,并以晨空特有的“宿云”“残月”极力渲染早发时的景象。从诗题看,当时诗人已经抵达虚氏村,村子离动身地点江口在一日行程之内,距离广州尚有数百里之遥,是无法望见越王台的。所谓“望”,只是瞻望前途的意思。“宿云”是隔宿之云。这里是见云而生鹏翼的联想,句意是说宿云渐渐消散,天空变得明朗起来。“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两句是说:碧绿的薜荔如青气在摇动,茂密的桄榔树遮蔽着碧苔。一个富有动感并充满了生命力的“摇”字,生动地描画出了枝叶攀腾的情态。“桄榔”是一种亭亭玉立的乔木,加之碧苔依树,古色古香,与“薜荔”句表现出来的盎然生趣形成鲜明的对照。“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两句是说:桂花带露开放,香气袭人;泉水击打溪石,叮咚有声。由视觉到嗅觉进而写到听觉。“抱叶玄猿啸,衔花翡翠来”二句转写动物:黑毛猴子攀附着树枝在叫唤,翡翠鸟衔着花飞来飞去。这就使画面更充满活力。“南中虽可悦,北思日悠哉”两句是说:南方的景物虽娱心悦目,但我留恋北方的思绪却更长了。这两句使全诗的感情为之一顿,承上启下。“鬒发俄成素,丹心已作灰。”鬒发:黑发。素:白色。这两句是说:黑发忽然变成了白发,赤心已经化作冷灰。这两句说明贬谪对诗人的打击,黑发俄顷变白,丹心已成死灰。在文势上,这两句稍作顿挫,用以托住“南中”二句陡然急转之势,并暗示官场荣辱无常,更增强了自己的思乡之情。“何当首归路,行剪故园莱。”莱:草名,即藜。剪莱:除草。这两句是说,仕进的路已绝,不如回头返回故乡除草过日子算了。末两句的感情直承上二句,并与“北思”二字相呼应。诗人直抒胸臆道:何时能走向返回故乡的路呢?
36.[对应“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千秋岁引
王安石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庾楼月,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谩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
【注】〔王安石〕北宋著名政治家,主持了“熙宁变法”,后因守旧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 〔楚台风〕楚王游兰台时曾赞“快哉此风”。 〔华表语〕曾有得道之人在华表柱上唱“去家千年今来归”。
黄苏在《蓼园词选》中认为这首词应是王安石仕途受挫,退居金陵时所写,因其“意致清迥,翛然(意为无拘无束)有出尘之想”。请结合全词,简析黄苏为何会做如此推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从写景方面看,作者听“寒砧”“画角”之声,看“海上燕”“沙头雁”之景,秋声秋色均寥廓旷远,不是身处政治旋涡的作者常见之景。从抒情方面看,作者对家乡有思归之情,对自己因追名逐利而辜负了光阴有无奈和追悔之情,对往昔无拘无束的生活有留恋与向往之情。这些都是王安石因仕途受挫而产生的厌倦官场、急流勇退的感慨。所以黄苏推断这阕词应该是王安石历经宦海沉浮,退居金陵时所写。
[诗意赏析]
上片以写景为主,古人有秋夜捣衣、远寄边人的习俗,因而寒砧上的捣衣之声便成了离愁别恨的象征。“孤城画角”则是以城头角声来状秋声萧条。画角是古代军中的乐器,其音哀厉清越,高亢动人,在诗人笔下常作为悲凉之声来描写。“孤城画角”四字便唤起了人们对空旷寥阔的异乡秋色的联想。“一派秋声入寥廓”,道出了秋声的悠远哀长,给人以空间的广度感。开头三句以极凝练的笔墨绘写秋声。下两句主要写作者目之所见。燕子东归,大雁南飞,都是秋日寻常景物,都寓有久别返家的寓意,自然激起了词人久客异乡、身不由己的思绪。“楚台风”用典。宋玉《风赋》中说:楚王游于兰台,有风然而飒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庚楼月”亦用典。《世说新语•容止》中说:庾亮在武昌,与诸佐吏殷浩之徒上南楼赏月,据胡床咏谑。这里以清风明月指昔日游赏之快,而于“宛如昨”三字中表明对于往日的欢情与佳景未尝一刻忘怀。
下片即景抒怀,说的是:无奈名缰利锁,缚人手脚;世情俗态,耽搁了自在的生活。风流之事可惜总被抛在一边。“当初”以下便从“风流”二字铺展开去,说当初与心上之人海誓山盟,密约私诺,然终于辜负红颜,未能兑现当时的期约。“华表语”用了《搜神后记》中的故事,指“去家来归”云云。“秦楼”本指妇女的居处,这里王安石表面上写的是思念昔日欢会,空负情人期约,其实是借以抒发自己对政治的厌倦之情、对无羁无绊生活的留恋与向往。然末尾三句又宕开一笔作结,说梦回酒醒的时候,每每思量此情此景。
[考向4] 鉴赏诗歌的构思立意技巧
诗歌构思立意的精妙往往由篇章结构的技巧体现出来。以小见大、卒章显志、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等都是比较常见的构思技巧。这些技巧对提高诗歌的表现力有很大帮助。
1.方法
考查构思立意技巧的试题,多从诗歌的局部设题,但我们回答问题时,绝不能在局部徘徊,而是应放眼全篇,包括前后语境、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主旨。
2.步骤
第一步:审题。明确题干是构思还是立意上的要求。
第二步:点出行文技巧的名称。
第三步:指出诗歌是如何具体运用的。
第四步:指出这个运用的效果。
3.答题规范
(1)指明行文构思的技巧。
(2)阐述内容的转换,景情的关联。
(3)概述这种结构技巧的效果及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4.答题示例
(1)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就是以小景传达大境界、以平凡细微的事物反映重大的主题。
例37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居杂兴二首(其一)
王禹偁[注]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注】太宗淳化二年(991),王禹偁从开封被贬官到商州,任团练副使。此诗即作于次年春。团练副使在宋代是一个常被用以安置贬谪官员的空衔,商州的生活条件在当时也很差。
试从“以小见大”的角度赏析本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人使用比喻手法,以“春风”喻当权者,以“花枝”喻贤才,借春风吹折桃杏的花枝这种平常小事,抒发了忠臣不为皇帝和佞臣所容而蒙冤受贬的怨愤之情,含蓄地表达了对当权者昏庸无知的谴责。
[解析] (1)审题。题干要求赏析诗歌的构思技巧,从“以小见大”的角度切入。(2)“两株桃杏”生长在篱笆旁,本为寻常多见的情形,是为“小”;生长在这么偏僻之处的桃杏也被“吹折数枝花”,这是“何事春风容不得”呢?诗人以此所寓的“诗旨”,却关乎朝廷、人才、忠奸等,可谓“大”了。(3)诗人被贬,心情愤懑,借桃杏之“小”,抒蒙冤之忿,抨击奸佞与当权者的昏庸,发胸中块垒之“大”。(4)分别指明“小”“大”之所在,分析以小见大的效果;逐层作答。
[诗意赏析]
宋太宗淳化二年(991),王禹偁被贬任商州团练副使。无辜被贬的诗人,心情是十分愤懑的。这首七绝就是以触事兴感的形式,通过咏叹风折花枝这样的琐事来曲折隐晦地反映诗人凄苦的生活,并抒发心头的难言之痛。
诗人住所的竹篱下欹侧生长着桃杏树各一株,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的诗人简陋的住房就靠它们装饰点缀着。可是这一日无情的春风不但吹断了几根花枝,连正在树头啭鸣的黄莺也给惊走了。于是诗人责问春风:你为什么容不得我家这点可怜的装饰呢?春风无知,诗人责问得似乎无理,但正是这无理的责问真切地描摹出了诗人心头的恼恨,由此也反衬出诗人对那倾斜于篱前的桃杏和啭鸣于花间的黄莺的深厚感情,曲折地反映出了诗人生活的孤寂凄凉。同时,这一责问似乎还另有深意。灼灼桃杏和呖呖莺声本是装点这明媚春光的,而春风又正是召唤花开鸟啭的春天主宰。如今,这有功无过的桃杏装点了明媚的春光,却不为春风所容,正是隐喻诗人的遭遇。诗人以桃花杏花自比,用春风暗指皇帝和佞臣,既抒发自己蒙冤受贬的怨愤之情,也有对当权者昏庸无知的谴责。以篇幅短小的绝句,不用一典而能包含如此丰富、深远的意蕴,技巧可谓已臻化境。
(2)卒章显志
卒章显志作为一种言志的方式,是指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白居易在《新乐府序》中说,诗歌要“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恰当运用这种构思技巧可以收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例38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夜泊钱塘
茅 坤
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
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
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
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
诗歌尾句在诗歌结构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短愁”指什么“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问)总括全诗,点明羁旅思乡的主旨,卒章显志。(第二问)“短愁”指的是羁旅思乡之愁。
[解析] (1)审题。题干要求有二,一是赏析诗歌尾句在结构上的作用,二是结合诗意分析“短愁”中“愁”的含义。(2)尾句“微吟寄短愁”,从结构上说,收束全诗;从诗意上说,经过前面的蓄势,情感都凝聚在一个“愁”字上(这也正是诗的主旨),一字作结,一字点题,乃卒章显志之法。“短愁”乃羁旅思乡之愁。(3)“愁”总是言“长”才更动人,此句却言“短”;是“短”尚不知可否寄得动、寄得走,更遑论“长”?当然不敢言“长”了。诗人的个性化语言与求新,值得玩味。(4)组织精当语言,分层作答。
[诗意赏析]
茅坤(1512—1601),明代散文家、藏书家。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湖州)人。他漂泊在外时,写此诗寄寓情怀。
“江行日已暮”,行船于江中,夕阳西下,早已是傍晚时分。傍晚之际,正是一家其乐融融的时候,远在天涯的游子看到夕阳,思乡之情也格外深沉。想要落脚休息,可是“何处可维舟”,偌大的钱塘江,竟没有一块可以拴住小船的地方吗?这句话写出了漂泊在外的游子无家可归的凄凉心情。“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树里”“风前”承受着餐风饮露的生活,这就更让诗人思念自己的家乡。此时正是“孤灯”难眠,见“雁”思归之际。“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在诗人的眼里,树叶也因难以承载离别之情而坠落,连“寒流”也载不动思乡之梦。“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寻“酒市”,是想借酒浇愁,可是“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借酒消愁愁更愁”,杯酒哪能化解浓浓思乡之情?轻轻吟唱思乡曲,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
(3)抑扬
抑扬就是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赞扬肯定的方面都表现出来,但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抑扬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例3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咏 山 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两句从形与声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面两句形成了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的效果。首联两句写山泉的平凡无名,为抑;颔联两句凸显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如此描写也为尾联称赞山泉作铺垫。
[解析] (1)审题。题干要求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须联系全诗分析,可从炼字、手法、结构等角度入手。(2)“映地”两句,乍看似和“山泉”没有多大联系,似天外飞来之笔,但和首联一起玩索,方觉妙不可言。首联不仅用语平淡,还强调山泉的“不知名”。颔联却突兀而起,写山泉流淌在平地之时,恰似一面清亮的镜子将蔚蓝的天宇尽映水面;它飞泻于山下之际,又如兴风作雨般泼洒半空;有色有形,有静有动。为突出诗歌的主旨层层蓄势。首联是故作的“抑”,颔联才是“扬”。(3)正因为前面精巧的准备,尾句的“长自清”才能自然有力地彰显了本诗的主旨。(4)组织精当语言,分层作答。
[诗意赏析]
储光羲,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其诗多描绘农家生活、田园风光,抒写个人情怀、朋友情谊,笔调质朴、自然、生动。
首联叙事点题,紧扣“泉”字,起得平和自然。静寂的深山里,一股清泉徐徐流动,给这僻远之所平添了一缕活气;面对此番景象,诗人真想问山泉有无一个让人记得住的名字,可是无从知晓。其既惊喜又遗憾的心情充溢于字里行间。颔联承接上文,从正面立意,描绘山泉的出俗形象。诗人从广阔的立体空间着笔,生动地摹绘出山泉的澄澈与灵动:它流淌在平地之时,恰似一块清亮的镜子将蔚蓝的天宇尽映水面;它飞泻于山下之际,又如兴风作雨般泼洒半空,煞是壮观。此联取景清晰,摹象精致,对仗谨严,通过大胆的想象,细腻的刻画,把飘逸的山泉的形象描绘得生动可感。颈联从反面角度立意,转写山泉遭遇冷落的境况:尽管山泉清净而鲜活,可是当它流入深涧,水满溢出,分引到小池的时候,山泉原先的那种清澄、那种灵气,便尽皆隐去,仿佛有谁不愿意看到山泉的“映地”“飞空”。这些描写,意在为后文蓄势。尾联关合全诗,由叙而议,点明诗旨:山泉的“恬淡”无人关注,可它仍然年复一年,自洁自清,保持着一尘不染的秉性。
(4)借古讽今
诗人借助古代历史人物或事件影射、讽刺现实,抒发自己思想情感的手法。
例40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长沙过贾谊宅[注]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诗人因迁谪南至湘中,瞻仰贾谊故宅写下此诗;此前,才华横溢的诗人因“刚而犯上”被贬。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迁谪命运的无限感伤和对强加于身的不合理现实的强烈控诉。诗歌前两联借感慨贾谊悲凉的命运和对贾谊故宅萧条冷落景象的描写,寄寓了诗人对迁谪命运的悲叹;后两联表面上写贾谊见疏,实际将暗讽的笔触曲折地指向了当今朝廷,借对贾谊命运的悲慨、哀怜来表达诗人对自身命运的喟叹和对现实的讽刺。
[解析] (1)审题。题干要求简明,“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准确概括出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是答题的前提。(2)诗人因贬谪才“过贾谊宅”,贾谊因贬才到此地来,“过”与“被过”有了“心通”。“汉文有道”贾谊犹且遭贬,更何况当时的唐代宗昏聩无能。屈原怎能知道百年后有和自己心意相通的人来凭吊自己呢?贾谊又怎能知道数千年后又有和自己遭遇相同的人来凭吊自己呢?此联反复讲到古人,皆为借古讽今,诗人的用意不言自明。(3)把握诗中所涉及的古人与诗人之间的共同点是答题的关键。明确抒情手法后,结合关键词句,如“悲”“秋草”“怜君”等,便可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思。
[诗意赏析]
诗人联系自己与贾谊遭贬的类似的遭遇,心理上更觉眼中的景色充满凄凉寥落之情。
首联“三年谪宦”,只落得“万古”留悲,上下句意勾连相生,呼应紧凑,给人以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一个“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颔联是围绕题中的“过”字展开描写的。“秋草”“人去”“寒林”“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而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还要去“独寻”,一种景仰向慕、寂寞兴叹的心情,油然而生。颈联从贾谊的见疏,隐隐联系到自己。出句要注意一个“有道”,一个“犹”字。号称“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这样薄恩,那么,当时昏聩无能的唐代宗,对刘长卿当然更谈不上什么恩遇了。接着,笔锋一转,写出了这一联的对句“湘水无情吊岂知”,这也是颇得含蓄之妙的。湘水无情,流去了多少时光。楚国的屈原哪能知道上百年后,贾谊会来到湘水之滨吊念自己;西汉的贾谊更想不到近千年后的刘长卿又会迎着萧瑟的秋风来凭吊自己的遗址。诗人由衷地在寻求知音,那种抑郁无诉的心境刻画得如此动情,如此真切。尾联出句刻画了诗人独立风中的形象。诗人在宅前徘徊,暮色更浓了,江山更趋寂静。一阵秋风掠过,黄叶纷纷飘落,在枯草上乱舞。这幅荒村日暮图,正是刘长卿活动的典型环境。它象征着当时国家的衰败局势,与第四句的“日斜时”映衬照应,加重了诗篇的时代气息和感情色彩。
(5)托物言志
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观点寄托在描摹的事物上,将咏物和咏怀合二为一。
例41 阅读下面这首梁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咏素蝶诗
刘孝绰[注]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问)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第二问)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达技巧。
[解析] (1)审题。题干要求回答两个问题,一是分析诗歌的含意,二是指出采用的表达技巧。要注意两个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2)第一问是对诗意的整体概括,要读懂全诗,关键是对“素蝶”形象意义的准确理解。首联中的素蝶“随蜂”“避雀”,谨言慎行;颔联、颈联中的素蝶“争起”“共归”“花中见”“叶际飞”,显得相时而动,积极有为。素蝶是善于把握“行藏”机遇的智者形象。(3)联系注释中诗人的遭际可知,素蝶所寄托的就是诗人自己,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达技巧。
[诗意赏析]
刘孝绰虽然自负才华,自视甚高,但一生仅做到秘书监,一直都得不到提拔。知其遭遇,可感诗中蕴含着期盼得遇明主之意。
全诗可分两层,第一层,描写邦无道时期,春天的景象只是假象,以素蝶的小心翼翼来告诫自己:邦无道,谨言慎行,候时以动;第二层,描写邦有道时期,素蝶可以大展宏图,可以“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全诗格调清新,积极向上,语言精练,构思奇妙,诗中透露着一代文人刘孝绰遭遇“邦无道”时“哀而不伤”的高洁,诗句穿引之间,体现出诗人超然的才气。
[即学即练]
37.[对应“鉴赏诗歌的构思立意技巧”]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将进酒•城下路
贺 铸
城下路,凄风露,今人犁田古人墓。岸头沙,带蒹葭,漫漫昔时流水今人家。黄埃赤日长安道,倦客无浆马无草。开函关,掩函关,千古如何不见一人闲? 六国扰,三秦扫,初谓商山遗四老。驰单车,致缄书,裂荷焚芰接武曳长裾。高流端得酒中趣,深入醉乡安稳处。生忘形,死忘名。谁论二豪初不数刘伶?
【注】〔接武〕犹言接踵。〔武〕足迹。 〔二豪〕指贵介公子、缙绅处士。晋刘伶作《酒德颂》,曾假设有贵介公子、缙绅处士各一人,起先反对饮酒,后来反被酒徒所感化。
有人说“本词是作者在饱经人生忧患之后对历史、社会和自我的沉思”,对于这一观点你有何看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词以愤慨、嘲讽的口吻描写了历史上一生忙着追求权势和名利的人,“千古如何不见一人闲”写出了词人对这一类人的批判。“高流端得酒中趣,深入醉乡安稳处”表达出词人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襟怀。词人借古讽今,批判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和贪欲而争名夺利的行为,“生忘形,死忘名”表达出词人看透人生世相的沉思。
[诗意赏析]
本词是北宋贺铸的一首怀古伤今之作。词人以愤慨、嘲弄的口吻来描写历史上那些追名逐利、蝇营狗苟、热衷权势、贪得无厌之徒,表达了自己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襟怀。上阕前六句,从自然与人事两方面合写此意。前三句写陆上之变化,墓已成田,有人耕;后三句写水中之变化,水已成陆,有人住。“黄埃”两句写他们为了自己的打算,不顾一切地奔忙着。函谷关是进入长安的必经之路,关开关掩,改朝换代,然而长安道上还满是人渴马饥的执迷不悟之徒。歇拍用一问句收束,嘲讽之意自现。
下阕前两句,“六国扰”概括了七雄争霸到秦帝国的统一,“三秦扫”概括了秦末动乱到汉帝国统一的史实。“初谓”四句,词人写最初还以为商山中隐居着传说中高洁的四老,谁知道一有统治者派车、写信敦请以后,他们就换下了隐士的服饰,一个个穿起官服,在帝王门下行走起来。这四句专写名利场中的隐士,曲尽其妙,表面淡泊名利,其实非常热衷权势。“高流”以下,正面写出本意。高流,指阮籍、陶渊明、刘伶等人。末尾三句是说,酒徒既忘生死、忘名利,那么公子、处士这二豪最初不赞赏刘伶这样的先生,又有谁会去计较呢?肯定刘伶等,也就是否定“长安道”上的“倦客”和“裂荷焚芰”的隐士。
38.[对应“鉴赏诗歌的构思立意技巧”]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自咏示客
陆 游
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
羞将枉直分寻尺,宁走东西就斗升。
吏进饱谙箝纸尾,客来苦劝摸床棱。
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注】〔箝纸尾〕典出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县丞有职无权。属吏抱来文书,左手挟卷正文,右手指着纸尾,要县丞签署,却不许看公文内容。 〔摸床棱〕遇事模棱两端。
诗歌的尾联很有特点,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虚实结合,卒章显志。前一句是以问句形式对州官、对黑暗官场的庄严宣示,后一句用虚笔想象归隐后自己寄情山水的生活。表达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愤懑,甚至产生归隐之念的思想感情。
[诗意赏析]
第一句展示了一幅自画像:白发稀疏,老态颓唐,这已是一层辛酸;官位又不过是辅佐州长官的郡丞,而且是“老郡丞”。陆游自34岁初入官场,在宦海中沉浮二十多年,始终未曾独当一面,以展其抗敌救国的壮志雄心。第二句是反接,以上元灯火的彻夜通明,反衬此翁的颓唐潦倒,更有酒酣耳热,悲从中来的感慨。于是引出颔联直抒胸臆。这两句是近年宦海生涯的概括。谗言可畏,三人成虎,世间枉直,一时谁能评断清楚?显然,他对政治上的翻云覆雨、钩心斗角是十分厌恶的,对那些吠影吠声的群小是不屑一顾的。他宁愿作外郡佐僚,东奔西跑,就升斗之俸以糊口,这样倒能避开许多风波。
但是,高飞远引,甘居下僚,这不能使自己的心安适下来。 “箝纸尾”用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故事,说明自己现任分管茶盐的佐僚,对主官只能唯唯诺诺,天天在公文上随着主官的意志画押签名,丝毫不能做主;甚至,连属吏也不把他放在眼里。他尝尽了俯仰随人的滋味。“饱谙”二字,浓缩了无限屈辱辛酸。下句“摸床棱”用《新唐书•苏味道传》中事,全句说,好心的朋友来了,总是苦苦劝我遇事模棱两可,假装糊涂,不要固执己见。当然,这不失为一种处世自全之道;但,这不是壮夫所为,也不是陆游所愿。
看来,进而分枉直,论是非,诗人不屑;退而走东西,就斗升,更是屈辱难忍,真是走投无路了。愈转愈深的诗情,逼得他说出了一句隐忍已久又不得不说的话。归隐山林,这是更大的退却,是在他心中酝酿了多年的无可奈何的退却。显然,这不是认真的后悔,而是愤激的反语。那么,“笑指庐山”这层归隐山林的意思,自然也只能从反面来理解了。从无可奈何的一再退却中,可以看出作者对颠倒是非、不辨枉直的朝政的愤慨。所谓《自咏示客》者,也就是出示这样一种愤世嫉俗之情。
39.[对应“鉴赏诗歌的构思立意技巧”]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南 轩 竹
曾 巩
密竹娟娟数十茎,旱天萧洒有高情。
风吹已送烦心醒,雨洗还供远眼清。
新笋巧穿苔石去,碎阴微破粉墙生。
应须万物冰霜后,来看琅玕[注]色转明。
【注】〔琅玕〕翠竹的美称。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在《竹石》这首诗中也描绘了竹子的形象。请分析两首诗中竹子形象的异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相同点:两首诗都是托物言志,诗中的竹子都有着无惧困难的勇气,曾诗中的竹子虽遇冰霜,但愈显清明动人;郑诗中的竹子面对肆虐狂风的千磨万击,却还坚劲挺拔。不同点:曾诗中的竹子更多姿多彩,清高脱俗,无论是旱天、雨中、霜后都呈现出其潇洒的姿态;郑诗中的竹子更顽强不屈,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竹子生活在“破岩”石缝中,环境恶劣,但依然坚定不移。
[诗意赏析]
《南轩竹》
首联诗人抓住南轩竹的特征——密竹娟娟数十茎,旱天萧洒有高情。融物与情为一体,使这首咏物诗清新隽永,意韵丰富。颔联表面写风写雨,实则写竹,诗人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描绘南轩竹的形象。颈联形象地描绘竹笋破土而出、竹影斑驳投在粉墙之上的摇曳姿态,意趣盎然。尾联告诉人们应该在万物冰霜雪冻的时候再来看竹子,那时候的竹子会更加清明动人。
《竹石》
这首诗着力表现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执着有力。
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开头一个“咬”字,一字千钧,极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再以“不放松”来补足“咬”字,劲竹的个性特征表露无遗。次句中的“破岩”更衬托出劲竹生命力的顽强。后两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炼与考验。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极言考验之严酷。
[突破点四]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向1]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思想感情,分析其社会意义及其深层内涵,并对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元素加以评价。
1.方法
(1)抓诗题,确定诗歌题材,初步感知诗歌情感。
(2)抓形象,借助描写的景物和典型的意象,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整体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3)抓抒情方式,领悟所要表现的思想情感和主旨。
2.步骤
第一步:审题。抓住题干题眼,掌握作答方向。
第二步:概括情感思想。
第三步:结合诗句分析情感思想是如何表达的。
3.答题规范
(1)先概括。指出表现出了什么思想感情(或主旨)。如果题干只要求“概括”,就不必有以下的步骤了。
(2)联系诗歌内容,摆出之所以是某种思想感情(或主旨)的依据。这是一个分析过程。
(3)如果要求鉴赏评价,可在分析之后进行具体评价。
4.答题示例
例4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临 江 仙[注]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首词蕴含的情感主要有:久别重逢的喜悦;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离别在即的愁绪。
[解析] (1)审题。题干要求简明单一,概括词作所蕴含的丰富情感。难度较大,既要透彻地理解词意,又要能条分缕析地概括。(2)全词以回忆起笔,进士及第的荣耀与一展宏图的抱负,这是和来访的友人共同经历过的,喜悦;然而十年过去,词人却贬离京城,官职低微,空悲;友人要远地赴任,虽路途遥遥,但却是可通仙之地,欣慰;但重重阻隔,望断是蛮荒,添愁;今日离别,孤城寒日,更不是一个愁字了得,离愁。(3)从细微处,还可理出一些情思。考生可紧扣重逢之喜、仕途之悲、离别之愁三个方面的情感作答。(4)组织精练语言,逐层作答。
[诗意赏析]
此词当作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欧阳修被贬任滁州太守期间。
上片抚今追昔。先怀念过去。久别的朋友来访,词人无比喜悦地与朋友畅谈从前:当年自己与朋友一同参加科举殿试,同榜及第,金銮殿上一同被唱报名次,然后一同跨马游街,到琼林苑赴宴赏花,在繁华的汴京,自己和朋友都觉得春风得意、前程似锦。再感慨现在。分别十年,岁月沧桑,如今自己却远离京城,身贬滁州,官职低微,多年在人生的岔路口徘徊,无所成就,徒然辜负和污辱了当年皇上的隆恩和风光荣耀。过去的得志与现在的失意形成鲜明的对比,抒发了词人对过去春风得意的岁月的留恋,对自己宦海浮沉、如今遭受贬谪的境遇的郁闷与悲叹。
下片抒写对朋友的情意。先写对朋友的留恋与关心。听说朋友要去赴任的阆州和神仙的住处相通,那么自己今后也很难见到朋友了,即使登上高楼也够不着神仙之地,看不到朋友的家。久别重逢,自是喜悦,但离别在即,分别难再相见,怎能不让人依恋不舍?何况朋友任职的四川阆州与自己的贬所滁州相比,是更偏远、蛮荒之地,自己和朋友“同是天涯沦落人”,朋友也要各自珍重啊。再想象朋友离开后自己的离愁别绪。朋友的离去,使滁州似乎变成了孤城,太阳不再令人温暖,一天天的日子显得空虚,难以打发,生活孤单、清冷、无聊,心里充满无尽的离愁,只能将思念付与那些经霜的红树以及与它们相连的远处的红霞。
[考向2]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所谓“评价”,即在把握相关观点态度的基础上,对这些观点态度作出自己的判断与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否正确,对别人的评价作何理解,认识是否全面,对读者有什么有益的启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等。
作者的观点态度,指诗人通过诗歌形象表达出来的对人和事的看法、态度倾向以及人生志趣或感悟。
1.方法
(1)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应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切莫用今天的标准去评价古人。
(2)有古人已对特定诗人和诗歌进行了评价,试题要求我们对古人的评价再作评价时,一定要以原诗作为依据,同时也要辩证地看待古人的评价。
2.步骤
第一步:审题。抓住命题题干要求,把握评价的内容。
第二步:点明看法。具体表述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看法。
第三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找出看法的依据。
3.答题规范
(1)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
(2)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找到诗歌中能支撑自己观点的诗句并阐述理由。
4.答题示例
例4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
四黎之舍三首(其二)
苏 轼
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
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注】〔被酒〕刚喝过酒,带着醉意。〔四黎〕子云、威、徽、先觉四人都是海南黎族人,姓黎,故称“四黎”。 〔翁〕苏轼自称。
请结合诗人的思想和本诗内容,分析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和黎族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表现出曾点曾经具有的那种逍遥自在、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儒家思想影响和黎族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仍然向往曾点描述的礼乐之治,表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解析] (1)审题。题干要点有三:一是结合诗人苏轼的思想特征,二是结合本诗的内容,三是回答本诗所表现的苏轼的人生态度。这就要求对苏轼的生平经历和思想特征有所了解。解题难度较大。(2)诗的前两句很简单,写几个孩童调皮地口吹葱叶迎“我”送“我”,隐含着率性、纯真的可爱。后两句陡转,写自己虽被流放到天涯海角,但不要觉得多远,旁边的小溪也有“舞雩风”啊,用《论语》中的典故,表明自己的心迹。(3)苏轼学富五车,为官多美声,但经历跌宕起伏,多次被贬。但儒释道三家思想给他提供了坦然乐观的精神支柱,得以渡过苦难。
[诗意赏析]
此诗作于元符二年(1099),时苏轼在海南岛儋州贬所。子云、威、徽、先觉四人皆姓黎,是苏轼在儋州的好友。
诗篇浅易如话,毫不雕琢,又写了最俗见的情景,但读起来使人感受的不是“浅俗”而是雅,不是“粗丑”而是美。把朴素内容写得生动而富有风趣,于不经意间呈现出行云流水般的活泼姿态,确是大家气格。第一、二两句生动活泼地写出了诗人和当地百姓的亲密关系,几个儿童口吹葱叶迎送微醉的“我”,怡然自得之情寄寓其中。第三、四两句蕴含哲理,使用了对比手法,“莫作”说得斩钉截铁,态度何等坚决;“自有”说得颇具炫耀之意,何等自在;“天涯万里”“溪边舞雩”对举,一舍一取,足见诗人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