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莘庄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上海市闵行区金汇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上海市杨浦区复旦大学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上海市崇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020-2021学年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高级中学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上海市嘉定区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上海市金山区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上海市崇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上海市华东师大二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2019-2020学年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上海市甘泉外国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20-2021学年上海市新场中学高一(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12月份)
上海市闵行区莘庄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句子默写
1.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琵琶行》中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感慨同病相怜,唱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声。
(3)杜甫《登高》中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2.在下而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组是( )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________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____________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_______,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A.鄙视 基础 制约B.蔑视 本来 约束
C.轻视 原本 压制D.藐视 基本 束缚
3.下面是杜甫一首题为《宿江边阁》的小诗,中间两联语序已乱,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眼优战伐,无力正乾坤。
①孤月浪中翻 ②鹳鹤追飞静 ③豺狼得食喧 ④薄云岩际宿
A.①④③②B.④①②③C.②④①③D.②③④①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①国有国格,人有人格,艺术也有自己的品格。品格层次的高下决定着艺术的精神价值和历史地位的高下。艺无格不立。艺术品格是艺术作品屹立于艺术之林的脊骨。艺术品格的内涵至少包括( )品格、( )品格和( )品格。
②中国艺术有“解衣盘礴”的优秀传统。专注痂迷于创造的沉酣而不作世故的权衡和功利的算计,是进入最佳创作状态和确保艺术神圣与纯洁的前提。前人早已发现:人多一分世故即少一分高雅;利多心急者其艺必不工。
③艺术品格的滑坡往往是经不住非艺术的种种诱惑而造成艺术本身相对独立性的丧失。诱于名,艺术降格为自我吹胀的钩誉虫;诱于利,艺术堕落为满身铜臭的摇钱树;诱于权,艺术奴化为察颜观色的登龙符。
④艺术是艺术家在泥泞思路上频频滑倒的激情与感悟,它往往能跌出灵感带血的伤口和心灵震颤的歌吟;而在舒适坦途上装作跌倒,则只能跌出滑稽的丑态和矫情的喊叫。
⑤任何有健康恬力的艺术都构成自己纯真的氛围。__________游离于情节和性格的床头、拳头,噱头,是甩卖发馊肉汤的胡椒、掩盖灵魂的膏药、装扮卖笑丑妇的胭脂。
⑥优秀艺术总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吴昌硕的厚度、齐白石的醇度、潘天寿的力度、傅抱石的速度,都以不与人苟同的艺术个性的戛戛独造在艺术史上留下闪光的篇页。雪地上的第一排脚印最易诱人放弃寻找自己最佳路线的选择。缺乏创造性的模仿艺术已流于下品,没有出息的倒爷艺术更无品格可言。
⑦艺术家的品格是由艺术家的人格决定的。艺术家不是完人,艺术创造所必须的素质偏离也常常给他们带来不可避免的缺点和怪癖,所以艺术人格与道德人格既有重叠又有一定的错位。
⑧艺术人格有它的标准,那就是以严肃的艺术创造为轴心的文化责任感和文化献身精神。
⑨艺术家是文化的先知。他的追求是未来。他的任务是创造。为了人类进步及真理,他甘愿做艺术的探险者和殉道者。他想的不是名利,是争取更多的时间燃烧自己,付出自己。
⑩我们期待艺术品格和艺术人格在新的高度和层次上趋于统一。我们期待创作出优秀艺术品的艺术家同时也创出优秀的自己。
(选自翟墨《艺术的品格》,有改动)
4.联系下文,填写第①段空缺处的词语。
5.“解衣盘礴”是个成语,原本指解开上衣,盘腿而坐: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不得超过10字)。
6.从修辞的角度,分析第③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7.第⑤段空白处有以下三句话,正确的排序是:( )
a.戏不够,“三头”凑,常常是伪劣艺术的特征。
b.它们不能以浩浩正气、铮铮铁骨、绵绵深情等人格力量撼人心魄,便以色情、暴力、笑料等低级趣味迷己惑人。
c.它容不得肮脏泥沙的迷眼、虚矫赘瘤的附身、冒名伪作的蒙混。
A.cbaB.abcC.bcaD.cab
8.对第⑥段画线句所论证的观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艺术家所具备拥有的不与人苟同的艺术个性。
B.艺术家戛戛独造在艺术史上留下闪光的篇页。
C.优秀艺术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增加些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D.艺术家不能泥古,应需要有自己的艺术个性的新的内容。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故乡的傅雷
陆晨虹
①翻译家傅雷先生在上海浦东地区有两处童年的故居:其一是南汇下沙的王楼村傅家宅祖居,其二是在周浦镇东大街租住的曹家厅。南汇是傅雷的故乡。下沙古名鹤沙,古陆水草丰茂、白鹤栖息。白鹤之乡南汇,是江海之汇、孕育人杰的息壤。
②我第一次寻访下沙傅家宅是在2008年的春天,由世居南汇的师大同窗带路,我们几位老同学沿着当时狭窄的下盐路、储楼路、双楼路,蜿蜒四公里一路东行,沿途几乎没有人知道:一代翻译家的祖宅就在田畴深处的小河旁。傅雷祖居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末,三十多间房屋院落由砖墙门洞连通,梁上雕花多处可见,东墙外青砖小道屐痕(甲)。可惜的是,回字形的绞圈房子中,已经硬生生地插入了村民拆旧翻新的三层楼房,旧屋或庭阶(乙),或租住给了务工者,或堆积着不知何年的柴草杂物。传说中的“四乐堂”和傅雷父亲的书房无迹可寻;中庭院落杂草丛生,屋顶瓦片参差不齐,上空电线纵横交错……稍有生机的是:屋后腊梅,花刚开过,可惜“寂寞开无主”,“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译家一生,几经坎坷,傅雷故居,深隐落寞!
③水边的这座老宅,门前张家湾水(丙)流逝,静载世事炎凉;石桥对岸,竹林茂密,村外田畴,桃花(丁)。桥头几位晒太阳的老妪在闲谈,指望着老房子早点拆迁,早点住上新房子。
④我们问:“你们不希望傅雷的老宅保留下来吗?”
⑤“破房子有什么用啊?”“天天盼着拆!”
⑥我们无言以对,挥一挥手,默默告别。
⑦少年时代我曾两次到过周浦,咸塘、周浦塘水路在此交汇,惊鸿一瞥中,云台街、巽龙庵、立雪亭久久留在我对巨镇的记忆里。傅雷母子先借居圈门街张家——主人张以诚(字履中)曾是教育家黄炎培的老师;后租住东大街曹家厅西半宅。曹家厅是座经典的江南明清庭院,相传明代通政使赵文华奉旨阅兵时曾住。1999年的夏天,我初访曹家厅,却见历经沧桑的仪门头、歇山顶斑驳残破,飞檐、木雕干裂发黑。
⑧2011年,傅雷逝世45周年,我们当年曾同访傅雷故居的同仁重聚一堂,在浦东图书馆聆听傅敏畅谈父亲的艺术人生。2013年春,我们重访下沙傅雷故居。拓宽重建的下盐公路上,已辨识不出傅家宅的道口,好在一路问来,当地乡民已对故居非常熟悉。老宅已经搬空,搭建的窝棚、连同原来村民私拆故居建起的三层新楼都已拆为一片瓦砾,留下残缺不全的绞圈房子等待着修复。踏进东间,墙上工整的毛笔字表格是公社化时期的最后一次工分记录。桥头两位老妇见我们在“踏勘”,走过来愤愤地抱怨:“你看那间屋子,一夜之间迁进了好几个户口……”“那么好的新楼房拆掉了,这些破房子倒还要修!”
⑨老妇的话如同五年前一样,让我们再次无言相对:人们改善生活条件的利益诉求,不可能被纸面上的文物法所禁锢——即使是对乡贤:黄炎培先生在川沙城东的童年读书处“东野草堂”,不也被私拆、改建新楼了吗?傅雷在周浦读小学时的恩师、清代末科秀才、苏东坡28世孙苏局仙的牛桥“东湖山庄”,不也是在人去楼空多年失修后,门楼坍塌几成废墟、藏品被盗吗?虽然周浦民间至今仍在流传着傅母教子佳话,可其现实意义或许只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般的教育期望值。傅雷的艺术精神与情感世界属于阳春白雪,其能赋予故乡底层大众文化眼光和人文追求吗?
⑩但是这位译作精湛、刚烈不屈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却感染着几代后世学子的良知:1966年,一位名叫江小燕的姑娘在傅雷罹难后,冒险收存傅雷骨灰,才使之47年后终于归葬南汇故乡。
⑪在江小燕从青年变成耄耋老人的半个多世纪间,傅雷由死而生:《傅雷家书》从十几万字的小册子进化为一部人文经典,与傅雷翻译的《欧也尼·葛朗台》同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当傅雷的名字被写上故乡中小学的校名牌时,当故乡的校园里,莘莘学子琅琅诵读着傅雷的文字时,当下沙的傅雷故居开工修缮、周浦的傅雷图书馆蓝图初谱时……周浦古镇的市井格局,却早已湮没于屡次破旧立新的改造;下沙水乡的田园风光,在日渐扩张的城市面前能保留多久?——“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
(选自2019.7.22《文汇报·笔会》,有删改)
9.给段落②和③中带括号的甲乙丙丁处填入叠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深深 寂寂 脉脉 朵朵
B.寂寂 深深 淡淡 灼灼
C.寂寂 深深 淡淡 朵朵
D.深深 寂寂 脉脉 灼灼
10.文中两次出现老妇的话,有什么作用?
11.文章以西晋名士陆机的诗句“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作结,请联系全文作赏析。
12.文中写作者多次实地走访傅雷故居,表达了复杂而深沉的情感。请结合文意作梳理并作简要评析。
五、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南歌子·寓意
苏轼
雨暗初疑夜,风回忽报晴。淡云斜照著山明。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
卯酒①醒还困,仙材梦不成。蓝桥何处觅云英②?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注]①卯酒:早晨喝的酒。②蓝桥何处觅云英:这一问句,借用唐代裴航遇仙女云英之典故。
13.苏轼,号______________。
14.下列对作品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通过作者于江南水乡行路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关于宦海沉浮的复杂感受。
B.“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一句,由景及人,勾勒出一幅清丽优美的山水人物图。
C.“卯酒”句,写作者因路途劳顿,即使早晨饮酒,仍感困倦。
D.结尾从梦境回到现实,空对流水惆怅,是孤寂凄婉的心绪的写照。
15.画线句情景交融,表达了题目中的“寓意”,请就此进行赏析。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姚崇、张说同为宰辅,不相能。姚既病,诫诸子曰:“张丞相少怀奢侈,尤好服玩。吾殁后,汝其盛陈吾平生服玩,宝带重器,罗列于帐前。若不顾,汝速计家事,举族无类矣。目此,吾属无所虞。便当录其玩用,致于张公,乃以神道碑为请。既获其文,登时录进,先砻石以待之,至便镌刻。张丞相见事常迟,数日之后,必当有悔。若却征碑文,以刊削为辞,当引使视其镌刻,告以闻上可也。”姚既殁,张如之,目其玩服三四姚氏诸孤悉如教诫不数日文成叙述该详时谓极笔。后数日,果使使取文本,以为词未周密,欲重加删改。姚氏诸子乃引使者示其碑,乃告以奏御。使者复,说叹曰:“死姚崇犹能算生张说。吾今日方知才之不及也远矣。”
(《初潭集·君臣八》)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汝其盛陈吾平生玩(________) (2)录其玩用,致于张公(________)
(3)引使视其镌刻(________) (4)姚既,张如之(________)
17.用“/”为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四处)。
目其玩服三四姚氏诸孤悉如教诫不数日文成叙述该详时谓极笔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若不顾,汝速计家事,举族无类矣。目此,吾属无所虞。
19.文中表明姚崇料人极准的一个字是“_________”
20.张说被人算计的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词语问答)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①自余为僇人①,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②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②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③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注]①僇人:通“戮人”,受过刑辱的人。②垤:蚁封,即蚂蚁洞边的小土堆。③培塿:小土堆。
21.下列选项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B.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C.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D.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22.对第②段画线句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忧思绵绵中我的身心与天地间的浩然之气融为一体,已然不知道哪里是边际了。
B.茫茫无际中我的身心与天地间的浩然之气融为一体,已然不知道哪里是尽头了。
C.茫茫无际中我的身心与天地间的浩然之气融为一体,却不能得到它的边际了。
D.忧思绵绵中我的身心与天地间的浩然之气融为一体,却不能得到它的尽头了。
23.对第①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A.“恒惴栗”概括了作者被贬后心情,同下文游西山时的欣喜形成对比。
B.“施施”“慢慢”表现作者游览时寂寞愁闷、无可无不可的精神状态。
C.“意有所极,梦亦同趣”透露出作者内心深处的郁闷已得到完全排解。
D.“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从反面扣题,小结游山感受,自然引出下文。
24.第②段表现“西山之怪特”,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请对此加以分析。
25.纵观全文,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七、命题作文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在你的生命历程中,一定有过这样一个人,或如清香怡人的百合,或如淡雅沁心的野菊,或如逐日欢笑的向日葵,……
请在“心田上的 ”这一短语的横线处填上一种植物,并以此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类文章。
参考答案
1.怅寥廓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名篇名句背诵默写能力。
本题默写时需要注意的字词有:怅、寥廓、涯、曾、作。
2.D
【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第一空,“鄙视”“轻视”和“蔑视”都有看不起的意思,但“轻视”程度略轻。“藐视”则是因为认为某种事物很卑贱、渺小、没有价值或令人厌恶,从而对它加以轻视,加以嘲笑。结合“几分……意味”和后文“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显然这个“看不起”的程度不是很严重,所以“鄙视”和“蔑视”不妥。
第二空,结合“意义”,首先排除A,因为没有“基础意义”这样的说法。“本来意义”和“原本意义”指词原来、原本的意义。“基本意义”指词在语言长期使用中所固定下来的、最常见、最主要的意义。结合“土”字有土块、土地、土壤,又引申为本地的,民间的等各种意义来看,选用“基本”更合适。
第三空,“压制”指竭力限制或制止,有被迫服从、用强力制伏的意味,主语是“土”,不合适,排除C。“制约”是限制约束的意思,“约束”和“束缚”意思接近,但“束缚”有使受到约束限制,停留在狭窄范围里的意思,和后文“飞不上天”相对应,所以更为恰当。
故选D。
3.B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有关律诗的一般常识。这是一首律诗,熟悉律诗的一般常识才能正确排序。中间两联“薄云岩际宿”和“孤月浪中翻”要对仗,中间两联最后一字“翻”“喧”要押an韵,还要注意整首诗的起承转合问题。首联对起,颔联承接首联,写当时所见。颈联转入写诗人深夜无眠时所见所闻。尾联对结,才点出“不眠”的原委。综合起来看,B项最恰当。故选B。
4.独立 真诚(纯真) 创造
5.神闲气定,不拘一格
6.运用了排比、比喻修辞,从名、利、权三个角度全面地诠释了艺术丧失独立品格的原因和世俗之态。用比喻,让抽象的概括表达得形象生动用排比,内容集中,剖析全面,且句式整齐,铿锵有力。
7.D
8.C
【分析】
7.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能力。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
本题结合“任何有健康恬力的艺术都构成自己纯真的氛围”及c句中“它”分析,c句为首句;a句主要讲伪劣艺术的特征,b句的“它们”应该也指“伪劣艺术”,a句应该在b前面,综合分析,D项正确。
故选D。
8.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论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通读文章对应语段内容,梳理文章结构,理清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本题结合“优秀艺术总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属于的东西”“以不与人苟同的艺术个性的戛戛独造在艺术史上留下闪光的篇页”“缺乏创造性的模仿艺术已流于下品”分析,以“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人的创作成就及风格为例,主要论证的观点是“优秀艺术总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增加些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故选C。
9.D
10.文中两次出现老妇人的话从内容上前后照应,强调人们对改善生活条件的利益诉求远胜于对先贤故居的精神诉求;引出下文,为写作者对傅雷的艺术精神与情感世界,是否能赋予故乡底层大众文化眼光和人文追求的反思做铺垫。
11.①以诗句结尾,是作者在担忧,更是在呼吁,希望在破旧立新的改造中,能留住那些熔铸着先贤艺术精神与情感的故居,总结全文,深化主题;②诗句兼问句的形式,引起读者注意和反思;③增强文章的文化氛围和底蕴。
12.①第一次寻访下沙傅家宅时对译家一生,几经坎坷,傅雷故居,深隐落寞的痛惜与无奈;②重访下沙傅雷故居,看到底层大众为改善生活条件,而对先贤故居文化价值的漠视时,引发作者的悲哀和反思;③看到傅雷这位译作精湛、刚烈不屈的形象,感染着以江小燕为代表后世学子的良知时,感到欣慰;④对在破旧立新的改造和日渐扩张的城市面前,下沙水乡的田园风光能否保存,感到深深地忧虑。
【分析】
9.本题考查辨析词语的能力。这里主要涉及到的是叠词,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所给词语的基本含义;然后回归文段,结合上下文语境和词语使用规则、搭配习惯等加以分析。本题是选择题形式,可从最有把握的词语入手,用排除法解答。其中“脉脉”犹默默,多用来修饰流水,文中写“门前张家湾水(丙)流逝,静载世事炎凉”,所以此处应选“脉脉”。排除B、C两项。“灼灼”指鲜明的样子,《诗·周南·桃夭》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原文中说“村外田畴,桃花(丁)”,此处应选“灼灼”。排除A项。甲处“屐痕”指鞋痕、鞋印。应选“深深”,乙处语境写傅雷祖居的荒凉破败,“寂寂”有孤单、冷落的意思,应填“寂寂”比较符合环境特点。
13.东坡居士
14.C项“即使早晨饮酒,仍感困倦”说法有误。“卯酒醒还困”指早上从酒中醒来,却还感到疲困,酒意还未醒透,并非早晨饮酒。
15.①此句写只有多情的流水陪伴着人行走。②作者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流水物以人的情思,情景交融,读来意味深长,余韵不尽。③用“只有”二字表示了轻轻地叹惋,作者欲成仙而不得,从梦境回到现实,空对流水惆怅不已,表达了词人孤寂、落寞、凄婉的心绪。
16. 陈列 送达 拉,邀请 到达、前往
17.目其玩服三四/姚氏诸孤悉如教诫/不数日文成/叙述该详/时谓极笔。
18.如果他不看,你赶快安排家事整个家族将被杀戮净尽。(他如果)看这些宝物的话,我们这些人(就)没有什么担心的。
19.果
20. 奢侈 见事常迟
【分析】
1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解答此类题,一定要结合词语所在的具体语境。
(1)“汝其盛陈吾平生服玩”的意思是“你一定要把我平生置办的服饰珍宝、玉带古玩都排列好”,所以“陈”的意思是“陈列”。
(2)“录其玩用,致于张公”的意思是“选一些珍玩送给张公”,所以“致”的意思是“送达,送给”。
(3)“引使视其镌刻”的意思是“邀请他看刻好的碑”,所以“引”的意思是“拉,邀请”。
(4)“姚既殁,张如之”的意思是“姚崇死后,张说果然前来吊唁”,所以“如”的意思是“到达、前往”。
17.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尤其要关注“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本句的大概意思是“他看中了三四件珍玩,姚氏的儿子们完全按照父亲教诲的去做。不几天,神道碑文写成,叙述详尽完备,一时被推崇为绝笔。”
其中,“目”是谓语,“玩服三四”是宾语,后面断开;“姚氏诸孤”是主语,“悉如教诫”是谓语部分,后面断开;“不数日”是时间状语,“文成”主谓语都全,两者可以断到一起;“叙述”是主语,“该详”是谓语,后面断开。故句子可以断开为:目其玩服三四/姚氏诸孤悉如教诫/不数日文成/叙述该详/时谓极笔。
18.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本题关键词有:“顾”,看;“计”,安排;“举”,整个,全;“类”,古祭名,祭天。“无类”,没有祭天的,指被杀戮净尽;“目”,名词作动词,看;“吾属”,我们;“无所”,没有什么;“虞”;虞,担心。。
19.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审读题干的基础上,回到原文仔细阅读相关内容,画出区域,理解句子大意,然后筛选出相关信息。
题目要求是文中表明姚崇料人极准的一个字是,通读这段文字,发现前面一大段都是姚崇临死前叮嘱儿子的话,把死后的一系列安排说的十分详尽;也预料了关于张说的几种请况以及应对办法,那么,看他预料是否准确,就看张说是否如他所说的就可以了。据此找出“后数日,果使使取文本”一句,题干要求是一个字,就可以确定是“果”字。
20.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
题目问张说被人算计的原因在于他……,可见要从张说本身找原因,考生只需要筛选出表现张说特点的句子即可。比如“张丞相少怀奢侈,尤好服玩”,因为他的“奢侈”,姚崇就安排儿子将自己珍藏的宝物陈列出来,以此试探张说,并诱使张说写神道碑;另外还有“张丞相见事常迟”一句,因为他“见事常迟”,姚崇才让儿子尽快将张说写的神道碑进呈皇上并篆刻好,使张说无法反悔。据此整理答案即可。
【点睛】
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姚崇与张说同为宰辅,感情不和睦。姚崇病了,告诫儿子说:“张丞相年轻时就奢侈腐化,尤其喜爱服饰珍玩。我死以后,你一定要把我平生置办的服饰珍宝、玉带古玩都排列在帷帐前。如果他不看,你赶快安排家事,整个家族将被杀戮净尽。如果他看,我们就不用担心了。可以选一些珍玩送给张公,顺便请他撰写神道碑。得到他撰写的碑文后,立刻誊清进呈皇上,预先磨好碑石等待,拿回碑文就命令刻在碑上。张丞相对事情反应慢,几天以后一定会反悔。如果他以修改为借口,索回碑文,可邀请他看刻好的碑,并告诉他已经请皇上看过了。”姚崇死后,张说果然前来吊唁。他看中了三四件珍玩,姚氏的儿子们完全按照父亲教诲的去做。不几天,神道碑文写成,叙述详尽完备,一时被推崇为绝笔。过了几天,张果然派人来取文稿,说是文辞不周密,想重新加以删改。姚氏的儿子们就领使者看刻好的碑,并告知已经奏请皇上看过。使者回复后,张说悔恨万分,拍着胸膛说:“死姚崇还能算计活张说,我今天才知道才能远远不及姚崇。”
21.C
22.C
23.C
24.正面侧面相结合。第二段正面写游西山的情景,这段文字紧紧围绕着“始”字展开。下面一段用反衬的方法描写西山之高:“岈然洼然”,是颇为形象的摹状;“若垤若穴”,是十分贴切的比喻。用“尺寸”和“千里”构成强烈对照,“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身边青烟白云缭绕,仿佛同天空连为一体,无论朝哪个方向望去,景色都是这徉。
25.此文记叙了作者发现和宴游西山的经过,描写了西山的怪特,抒发了对怀才不遇愤懑和现实丑恶的无奈之情。
【分析】
2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命”的宾语为“仆人”,“过”“缘”“斫”“焚”分别对应“湘江”“染溪”“榛莽”“茅茷”,动词前面需要断开,排除B项、D项。
“茅茷”,指长得繁密杂乱的野草,不应该断开,排除A项。
句意:于是命令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砍伐荆棘,焚烧乱草,一直到山顶才停下。故选C。
22.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悠悠乎”,辽阔浩渺啊;“灏气”,同“浩气”,指天地间的大气;“俱”,在一起;“而”,连词,表转折;“涯”,边际。
A项,“忧思绵绵中”错误。
B项,“已然不知道哪里是尽头了”错误。
D项,“忧思绵绵中”“却不能得到它的尽头了”错误。
参考译文:
我自从成为有罪的人,住在这个州里,就常常恐惧不安。如有空闲时间,就慢慢地行走,无拘束地游玩。每日和那些同伴,上高山,入深林,走到曲折溪流的尽头。幽僻的泉水,奇异的山石,没有一处僻远的地方不曾到过。到了目的地就分开草而坐下,倒尽壶中酒,一醉方休。醉了就互相枕着睡觉,睡觉了就做梦。心里有向往的好境界,梦里也就有(在这种境界中获得的)相同的乐趣。睡醒了就起来,起来了就回家。我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有奇特形状的,我都游过了;可是我还未曾知道西山的奇异特别。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我因坐在法华寺西亭,眺望西山,才指点着觉得它奇特。于是命令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砍伐荆棘,焚烧乱草,一直到山顶才停下。(我们随后)攀援登上山顶,随意坐下观赏,附近几个州的土地,就全在我们的坐席之下了。这几州的地势高低不平,高处是深山,低处是洼地,像蚁封,像洞穴,(看上去)只有尺寸之远,实际上有千里之遥。(这为千里之内的景物)聚集、紧缩、累积在眼下,没有什么能够隐藏。青山萦回,白水缭绕,外与天边相接。向四面望去都是一样的景象。(登上山顶)然后才知这座山的特别突出,与小土丘不一样。辽阔浩渺啊与天地间的大气合一而不能得到它的边际,悠然自得啊和大自然交游而不知它的尽期。(于是我们)拿起酒杯斟满酒,喝得东倒西歪地进入醉态,不知太阳下了山。灰暗的暮色,由远而至,直到看不见什么了还不想返回。(我只觉得)思想停止了,形体消散了,与自然界万物不知不觉地融为一体了。(游过西山)然后才知我以前不曾真正游赏过,真正的游赏是从这里开始的。所以我把这次西山之游写成文章以记载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