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上海语文高一上学期期末古诗阅读汇编
上海市奉城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上海市华东师大二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10月评估语文试题
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评估语文试题
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评估语文试题
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2021上海语文高一上学期期末古诗阅读汇编
__________
一、古代诗歌阅读
(2021·上海交大附中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题目。
沧浪诗话·诗洲(节选)
(宋)严羽
①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诗者,吟咏情性也。
②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注),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且其作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读之终篇,不知着到何在,其末流甚者,叫噪怒张,殊乖忠厚之风,殆以骂詈为诗,诗而至此可谓一厄也,可谓不幸也。
③然则近代之诗无取□?曰:有之。吾取其合于古人者而已。国初之诗尚沿袭唐人,王黄州学白乐天,杨文公刘中山学李商隐,盛文肃学韦苏州,欧阳公学韩退之古诗,梅圣俞学唐人平澹处,至东坡山谷始自出己意以为诗。唐人之风变□。
[注]: 意思是指羚羊夜宿时挂角于树,脚不着地,以避祸患,旧时多用该词语比喻诗的意境超脱。
1.选择最合适的虚词填入文中方框处。( )
A.乎 矣B.焉 也C.耶 哉D.夫 耳
2.第③段中提到的“东坡”“山谷”分别指的是宋代诗人______、______。(请填写姓名)
3.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第②段划线句。
4.选文批评了宋代诗人_________的不良风气。(用自己的话回答)
5.作者认为,作诗应当有“别材”和“别趣”。请以王湾《次北固山下》的颈联为例,说说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021·上海·复旦附中高一期末)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6.出版社准备编辑一套古代文学作品选,可以收录本作品的一书是( )
A.《游子诗吟》B.《唐音慷慨》C.《诗余小札》D.《律诗集粹》
7.“羌笛何须怨杨柳”一句化用乐府诗(横吹曲辞·折杨柳欧牌)“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一句内容,试分析《凉州词》该句的表达效果。
(2021·上海·华师大二附中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
[唐]许浑
南北断蓬飘,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塞遥。
劳歌此分首,风急马萧萧。
8.本诗的体裁是 _________
9.对作品赏析不恰当一项是( )
A.“断蓬”运用比喻修辞,既是自喻,亦喻友人
B.“残云归”句“归”字比拟,写云聚太华山上。
C.“劳歌此分首”呼应开头句“长亭”诉说离伤。
D.“风急马萧萧”运用叠词,写离别时狂风猛烈。
10.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画线句。
(2021·上海金山区·高一期末)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乞食(节选)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节选)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11.上面两首作品的体裁都是________
12.陶渊明的作品擅长通过白描手法呈现日常生活画面;杜甫的作品沉郁顿挫,具有浓郁的现实主义特色。请推断两首诗歌分别是谁的作品,并通过具体诗句的分析来证明你的推断。
(2021·上海·虹口区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采莲曲
(唐)戎昱
虽听采莲曲,讵识采莲心。
漾楫爱花远,回船愁浪深。
烟生极浦色,日落半江阴。
同侣怜波静,看妆堕玉簪。
13.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对仗看,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
B.本诗虽是拟乐府旧题,但在内容上有较大的创新。
C.“讵识采莲心”句写采莲人的心别人难以理解。
D.“日落半江阴”句写太阳下山半个江面都变得阴沉。
14.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
A.豪迈雄奇B.清新高雅C.深沉含蓄D.刚劲凝练
15.扣住“怜”字,赏析“同侣怜波静,看妆堕玉簪”两句。
(2021·上海浦东新区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望月有感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16.本学期我们学过白居易的课内篇目为《____________》。
17.结合诗境,分析“月”的意象,写一则8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
(2020·上海闵行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18.根据诗中的信息判断“谢玄晖”是下面哪个人物( )
A.谢安B.谢灵运C.谢朓D.谢景初
19.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B.本诗写夜晚登楼所见。
C.月下沉吟感叹知音少。D.因眼前景想起谢玄晖。
20.请赏析“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两句。
(2021·上海市青浦区高一期末)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菩萨蛮①
王安石
数家茅屋闲临水,轻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②,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一两声。
(注释)①这是作者受旧党打击,晚年被迫隐居金陵半山而作。②月偃:即偃月,半弦月。
登高①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释)①此诗作于安史之乱四年后的秋天,56岁的老诗人处境极端困窘。当时在夔州,独自登上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
21.下列对《菩萨蛮》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句描写自己隐居的优美环境和休闲的装束打扮。
B.三、四句写经过一夜风吹之后百花开放,不过没有去年那样红。
C.五、六两句写自己昔日的官宦生涯:天天醉生梦死,辜负了良辰美景。
D.最后两句写隐居后,黄鹂的婉转鸣叫最牵动情怀,让作者得到抚慰。
22.下列对《菩萨蛮》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描绘春景时,语言清新、自然,数笔就勾勒出一幅鲜明秀丽、清俊娴静的画面。
B.写景绘声绘色:风声鸟声,这是绘声;青山绿水、花红柳绿,这是绘色。
C.首句的“屋闲”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屋之“闲”寄托了作者隐居的心境之“闲”。
D.“何物”两句,采用反问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壮志未酬的悲哀和愤慨。
23.从诗歌体裁看,《菩萨蛮》是_________,《登高》是_________
24.从情感表达方式上比较两首诗歌的不同及效果。
(2021·上海市浦东新区实验学校高一期末)阅读古诗,完成各题。
苏武庙
(唐)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①,去时冠剑是丁年②。
茂陵③不见封侯印④,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释:①甲帐:《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非甲帐”意指汉武帝已死。②丁年:壮年。③茂陵:汉武帝的陵墓。④封候印: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他爵关内后,食色三百户。
25.本诗的颔联描绘了两幅动人的画面,分别是______图和居塞牧羊图。(四字)
26.对于本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首联想象了当年苏武骤然见汉使的情景。
B.颔联概写了苏武幽禁在异域的漫长岁月。
C.颈联刻画了苏武归来时物是人非的场景。
D.尾联反映了汉武帝对于苏武的痛惜想念。
27.请赏析本诗的尾联。
(2021·上海市进才中学高一期末)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题卢处士山居
温庭筠
西溪问樵客,遥指楚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飞鸦集,满山荞麦花。
2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居”一词,与处士的身份相呼应。
B.“樵客”一词,表明砍柴者并非俗人。
C.“遥指”一词,描写了居住环境的幽静。
D.本诗景物物描写层次清晰,错落有致。
29.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颔联。
参考答案
1.A
2. 苏轼 黄庭坚
3.整散结合,“如……”一连串的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盛唐诗人飘渺灵动的诗歌境界。句式严整,极富音乐美和节奏感;又用若干散句直接点明盛唐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整散结合,参差错落 ,意趣盎然,语言形式与所写的对象特点高度一致。
4.创作诗歌时,雕琢文字,用诗歌发表议论,把诗歌当作个人感情宣泄的工具,卖弄才学。
5.作者认为,作诗应该选取独特的内容,以表达独特的意趣。写了当残夜还未消逝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形象地写了岁月流转,时光荏苒之感,由此流露出,诗人客行在外时的思乡之情,体现了作者面对自然蓬勃生机的喜悦。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第一句是“然则近代之诗无取□?”这明显是一个疑问句。“焉”“”不用于句末表疑问;“耶”一般是表感叹语气;“夫”是用于句首的发语词。只有A项的“乎”最合适。
第二句是“唐人之风变□。”这是文章末尾表总结的陈述句。“也”一般表判断;“哉”表感叹;“耳”多表轻谩的语气。只有A项的“矣”最合适。
故选A。
2.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正如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黄庭坚(1045年6月12日—1105年9月30日),字鲁直,小字绳权,号清风阁、山谷道人、山谷老人、涪翁、涪皤、黔安居士、八桂老人,世称黄山谷、黄太史、黄文节。洪州分宁(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祖籍浙江金华。北宋诗人黄庶之子,南宋中奉大夫黄相之父。北宋大孝子,《二十四孝》中“涤亲溺器”故事的主角。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可见“东坡”“山谷”分别指的是宋代诗人苏轼和黄庭坚。
3.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画线句是“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首先从修辞上看,“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盛唐诗人飘渺灵动的诗歌境界。其次从句式上看,此句整散、长短结合,既有整句和短句,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句式严整,极富音乐美和节奏感;又有散句和长句,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言有尽而意无穷”,直接点明盛唐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这样整散结合,参差错落 ,意趣盎然,语言形式与所写的对象特点高度一致。
4.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文章第二段先写了唐代诗歌的高妙,接着指出当下诗歌存在的问题,“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也就是创作诗歌时,雕琢文字,用诗歌发表议论;甚至其末流甚者,叫噪怒张,殊乖忠厚之风,殆以骂詈为诗”,卖弄才学,诗歌成了个人感情宣泄的工具。
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及运用这种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关于“别材”“别趣”的内容在第一段,“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意思是作诗应该选取独特的内容,以表达独特的意趣。
然后鉴赏《次北固山下》中最有名的诗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所写的内容和抒发的情感。“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流逝,新必替旧,蕴含自然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参考译文:
诗要另有一种特殊的才能,这和多读书有学问没有什么关系;诗要另有一种意趣,它是抽象说理所达不到的。可是古人没有不多读书做学问,不多通晓人情物理的。所谓不运用逻辑推理,不把话说尽而有言外之意,才是上等的。诗,是吟咏内心情志的。
盛唐的诗人着重在诗的意趣,有如羚羊挂角,没有踪迹可求。所以他们诗歌的高妙处透彻玲珑,难以直接把握,好象空中的音响,形貌的色采,水中的月亮,镜中的形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近代诸公对这个问题作特别的理解,于是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以这样的方法来作诗,哪里是不下工夫,却终究不如古人的诗。大概在一唱三叹的婉转悠长的韵味方面,有所欠缺吧。而且他们的作品多致力于使用典实,不讲求神韵情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全篇读完,也不知主旨何在。他们的末流更严重,叫噪怒张,大大违背了忠厚的传统,几乎以谩骂攻讦为诗。诗到了这种地步,可说是一次厄运,可说是诗的不幸了。
那么近代的诗就没有可取的吗? 回答说,有可取的,我取那些合于古人的作品罢了。本朝初期的诗还在沿袭唐人:王禹偁学白居易,杨亿、刘筠学李商隐,盛度学韦应物,欧阳修学韩愈古诗,梅尧臣学唐人平淡的诗风。到了苏轼、黄庭坚,才按照自己的法式来写诗,学唐人的诗风才变了。
汇编不易
需要全部答案可添加作者微信付费3元获取